气体钻井的适应性评价技术
国内气体钻井工艺技术现状

第一作者简介: 窦金永( 94) 男( 1 8一 , 汉族) 天津人 , , 助理工程师 , 现从事气体/ 欠平衡钻井研究工作 。
21 00年第 1 期 2
西部探 矿工 程
2 3
成 。气体 钻水平井 将 气体 钻 井保 护 储层 与水 平 井扩 大 渗流 面积的 优 点相 结 合 , 三低 油 气 藏 开 发 的有 效 手 是 段 。国内存在大量 的低孔 、 渗 气 藏 , 井 产 量 受裂 缝 低 单 发 育程度 影响较大 , 为提 高单井 产量应 大力 推行气体 钻 水 平井技 术 、 水平 分支井 技术 , 大钻 遇裂缝 机会 。 增
在 的差距 , 图为 国内气体钻 井工艺技术 水平 的提 高提供 新 思路 , 力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和指 导意 义。
关键 词 : 气体 钻 井 ; 艺技 术 ; 状 工 现
中图分类号 : E 4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4 5 1 ( 0 0 1一 O 2 一 O T 2 A 10- 7 621) 2 O 2 3 近年来 , 内各 油 田积 极 推广 应 用气 体 钻井 技 术 , 国 有一 定 的影 响 。大 庆钻 井 院通 过研 究 得 出 了注气 排 量 与影 响 因素 之间 的定 量关 系 。
3 气体钻 井取芯 技术
气体钻 井不存 在液柱 压力 , 取岩 芯 由于应力快 速 所 释放 和钻柱 振动 易形成 薄片状 岩芯块 ; 岩芯人筒摩 阻较 大, 且受 到高速气 流 冲刷 , 降低 了单 筒取 芯 进尺 及岩 芯
收获率 。此外 , 刚石 或 P C钻 头在 气 体钻 井 条件 下 金 D 冷 却存 在 问题 , 易 早 期 损 坏 。针对 气 体取 芯 技 术 难 极
2 2
油气勘探开发中气体钻井工艺的应用与优缺点分析

2018年07月油气勘探开发中气体钻井工艺的应用与优缺点分析齐璐桑明杰刘西增(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青海海西8175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长时间大量的开采造成当前油田的勘探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井漏井斜出水甚至是坍塌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钻井时间,造成了钻井周期延长,成本也随之增加,对于油田勘探开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急需要一种技术来降低钻井的成本提高其工作效率。
气体钻井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钻井工艺其钻速更快,更加容易穿过底层,设备简单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难题,但是这种技术也是有着诸多的难点存在,本为综合分析气体钻井技术在油气方面应用的特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气体钻井工艺;应用;优缺点分析气体钻井相对于传统的水平井钻井技术有着钻速更快成本更低的优点。
其工作原理是将传统钻井过程中使用液体循环的介质换由气体替代,然后通过对其压缩形成环空气将井下钻屑带出地面,它大大的减少了钻井液的使用消除了钻井液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
1气体钻井工艺的特点分析1.1气体钻井工艺的分类气体钻井工艺可以按照介质来分类,其是由空气钻井和惰性气体钻井构成。
而空气钻井可以分为纯空气钻井、雾化钻井、充气钻井、泡沫钻井;惰性气体钻井则是由氮气钻井、天燃气钻井和采油机尾气钻进等构成,其各有各的特点和优点。
1.2气体钻井工艺的优点(1)机械钻速得到提高。
气体钻井的方式使得井筒液压柱的压力得到大幅度的减小,这样井底破岩效率增加,同时有助于减少“压持作用”钻头是继续削切新的岩石而不是对已破碎的岩屑继续碾压做无用功,所以机械钻速得到有效提高。
(2)对于井漏现象有效较少或避免。
对于时常发生的井漏现象来说,裂缝一旦形成就会增加钻井液的成本,同时还需要堵漏成本,甚至是由于漏失的钻井液对于底层造成严重的伤害而带来的损失,从根本上增加了整个钻井工程的成本,而欠平衡工况可以对井漏问题做到减少甚至是避免。
国内外钻井新技术

国内外钻井新技术钻井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外钻井行业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为钻井作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内外钻井领域的一些新技术。
1. 气体钻井技术气体钻井技术是近年来钻井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相对于传统的液体钻井,气体钻井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钻进液,具有环保、清洁、高效等特点。
气体钻井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液态钻井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够减少地下水污染风险。
同时,气体钻井技术还能有效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
2. 高压水力钻井技术高压水力钻井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来切削地层的新型钻井技术。
该技术能够高效地切削硬岩和特殊地层,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它采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切削,可将地下岩层切削成细小的颗粒,减少钻井液量,降低钻井噪声和震动。
高压水力钻井技术不仅提高了钻进速度,还能够减少钻具磨损,延长钻头使用寿命。
3. 快速钻进技术快速钻进技术是一种钻井作业周期较短、效率较高的新技术。
通过优化钻井过程和提高钻具性能,快速钻进技术能够缩短钻进时间,减少钻井成本。
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采用高效钻井液和超强钻头,提高了钻进效率和钻头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体化的钻井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钻井操作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4. 智能钻井技术智能钻井技术是钻井行业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通过装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钻井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智能钻井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钻井参数,预测地层变化,优化钻井方案,提高钻进效率和质量。
此外,智能钻井技术还可以对钻井装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减少了现场人员的风险和作业成本。
5. 高效钻井液技术高效钻井液技术是钻井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采用新型化学品和添加剂,改善钻井液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
高效钻井液技术能够降低钻井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降低地层损害、改善井壁稳定性等,从而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
气体钻井技术及现场应用

一、气体钻井现场试验情况
(2)井壁稳定评估 对邻井窿10井200- 4600m井段岩屑进行了室内 水化膨胀实验。200m取一 个岩屑样品,利用玉门青西 地区地层水对22个岩样进行 了岩屑水化实验。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机械钻速 (m/h)
6.81
8.42
6.91 4.66 5.29 2.67 7.19 2.93 2.50 2.89 4.16
一、气体钻井现场试验情况
与邻井机械钻速对比
井号
钻进井段 (m)
进尺 井眼尺寸 纯钻时间 (m) (mm) (h)
窿14 窿10 窿106
1358-1456.63 1456.63-1977.13 1977.13-2670.02
一、气体钻井现场试验情况
(4)空气螺杆试验 在雾化钻井过程中,在2255.86-2335.84m井段试验了φ197mm 的空气螺杆,钻进79.98m起钻后检测发现空气螺杆不转动,空气 螺杆使用寿命10h。 钻井参数:钻压10-20KN,转速30-40rpm 空气注入参数:注入量100m3/min,注入压力3.0MPa左右 胶液注入参数:注入量25L/min 平均机械钻速7.19m/h,最快机械钻速60m/h。钻至井深2331m 以后机械钻速基本在1.0m/h左右。
一、气体钻井现场试验情况
(3)牙轮钻头空气/雾化钻井 空气锤钻井后,下入牙轮钻头进行空 气钻井,由于地层出水,钻进过程始终不 见岩屑返出,钻进10m后转化为雾化钻井, 岩屑返出正常。钻进井段1456.632430.19m,进尺973.56m,平均机械钻速 4.58m/h。 钻井参数:钻压10-30KN,转速70- 80rpm 空气注入参数:注入量100m3/min,注 入压力2.8MPa左右 胶液注入参数:注入量25L/min
气体钻井技术

空气锤
增压机
✓空气输送管线及阀门 ✓钻具止回阀 ✓排砂管线 ✓检测仪表
4、纯空气钻井井场布置图:
5、纯空气钻井工艺要点:
➢ 按设计要求根据确定的最大注气量和注入压力选择注入设 备、管汇和仪器。设备安装就位后应进行严格的试压试运转
➢ 按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岗位分工和应急预案,在施工中严 格落实
➢ 气举过程中注意注入压力的变化,如压力过高应控制井口 回压,防止出现意外和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钻进技术
第七节 气体钻井技术
主要内容
1. 概论(发展、用途) 2. 气体钻井方式、工艺流程 3. 气体钻井组织与实施 4. 四川地区气体钻井典型应用
一、概论
定义:
气体钻井是以气体作为循环介质代替钻井液的钻井技术
1953年,美国的EI paso天然气公司首次利用空气作钻井 液在犹他州成功地钻成了第一口油气井。自那时起,利用空 气或天然气来进行油气井钻探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 用,采用空气和天然气钻井技术已能钻达5000m的深度。 气体钻井技术在国外(特别是加拿大、美国)已得到广泛应 用。
➢ 钻进过程中注意注入压力变化、岩屑返出情况的变化、钻 具旋转和上提下放阻力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 钻进充分洗井,或调整注入量,保持井眼畅通
➢ 如果需要测井、固井等作业需要替入完井液,则注意注替 过程中控制井口压力和返出量
氮气钻井
1、氮气钻井技术特点:
优点:氮气是最好的气体钻井介质。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基 本与空气钻井技术相同。除具有空气钻井技术的优点 外,还有避免井下爆炸和避免污染的优点。
雾化钻井
3、雾化钻井地面流程图:
空压机组
冷却设备
气体流量计
水泥车
空气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空气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导言空气钻井技术,又称气体钻井技术,是一种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将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注入井底冲刷液中,以取代水泥浆的钻井方式。
这种钻井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钻探中泥浆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很多水泥浆的使用。
现在,这种空气钻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一些对环境有较高要求的项目中,比如煤层气开采、地下储气库、地热开发等。
空气钻井技术的优点与传统的钻井技术相比,空气钻井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环保在传统的钻井方式中,使用的钻井液中会添加多种化学物品,这些物质会严重影响钻井过程中的环境。
比如,钻井液中的砂、粘土等会在钻井过程中随着井液流出,这些物质会对地面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而采用空气钻井技术,不需要钻井液,减少了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钻井过程中排放的空气排放可控,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2. 经济钻井液是钻井中最昂贵的部分之一,其不断循环和替换,使钻井成本相应提高。
采用空气钻井技术,可以避免钻井液及其后续处理的成本,并能更快地完成钻井作业。
3. 高效空气的流动能力更强,使得空气钻井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将井底碎屑冲刷干净,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钻进速度。
此外,钻井时不需要等待泥浆的钻井液排出,可以连续作业,也有助于提高钻井效率。
4. 可控空气钻井技术使用的压缩空气,其流量、压力、温度均可调控,可更精准地控制钻头冲刷液的流动状态,提高钻进的效率,降低了意外发生的风险。
此外,空气钻井技术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井下监测,实时掌控钻井过程,从而使钻井质量可控。
空气钻井技术的应用空气钻井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 煤层气开采煤层气开采的关键是实现“一井多层开采”。
它是在单口井里利用向下压力、水平抽采技术和井下输入压裂液人工侵入调整煤层力学性质,以实现对底部千层以上煤层同时开采的一种复合技术。
而空气钻井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井下操作,并且钻井过程中不会产生钻井液,可避免钻井液对煤层气开采的负面影响。
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进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钻井行业也逐渐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来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评估这些新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钻井活动的成功与否。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详细介绍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目的、结构和概述进行阐述。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我们将对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定义、背景以及相关技术分类。
第三部分将详细说明传统评估方法回顾、钻井活动参数评估方法和地层流体评估方法等具体内容。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解释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学模型与算法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流程以及实例案例分析。
最后,在第五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展望,并讨论钻井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的指南。
通过对相关概念、背景和分类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评估方法。
同时,我们还通过解释数学模型与算法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流程以及实例案例分析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些评估方法的具体内容。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以期对钻井行业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和启示作用。
2. 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概述在本部分中,我们将首先定义并介绍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的背景和相关概念。
随后,我们会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并讨论它们在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 定义与背景钻井新技术评估方法是指对新开发或采用的钻井技术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评价和验证的一种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传统的钻井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钻井行业的要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新技术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然而,这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之前需要经过评估来验证其可行性和优势。
气体钻井技术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二、气体钻井技术及装备 三、应用效果及典型井例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气体钻井技术1953年 起源于美国,是以气体 、气液混合流体作为循 环介质代替钻井液的钻 井技术。
注入泥浆
注入气体、气 液混合流体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气体钻井技术的优点:
➢ 极大降低对产层的损害,提高勘探开发效益 ➢ 消除井漏对钻井作业的影响 ➢ 可获得更高的钻进速度,降低钻井作业的总成本(井越深,其
工艺 技术
基础理论研究和工艺技术比较 成熟,开发了系统的地质适应 性评价技术和设计软件
与气体钻井应用发展的两个阶段相对应,美国气体钻井技术的 发展有明显的“两阶段”痕迹。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1950~1990年)应用于非储层的提速、增效,进 尺占总钻井进尺的16%(美国能源部)
该阶段主要成果 ➢ 大功率空气压缩机、增压机等核心装备研制 ➢ 空气锤、空气钻井系列牙轮钻头等工具研制 ➢ 空气钻井的理论体系、专用软件配套工艺研究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同时,针对井壁稳定、地层出水等难题,国外还发展了基于测井 资料分析井壁稳定、出水预测的公司专有技术,并未形成商业化软 件。针对地层出水,也发展了包括雾化、泡沫、充气钻井在内的技 术系列,以及一些堵水、固结松散地层的公司专有技术。为了研究 气体钻井井筒流动规律,美国Tulsa大学、斯坦福大学、宾西法尼亚 大学以及挪威的国家实验室,都建立了模拟流动试验架,进行了试 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气体钻井流动的理论体系。
一、气体钻井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气体现状对比
项目 应用 规模
装备
国外
国内
进尺占总进尺的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倡本文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气体钻井技术与装备”(编号:2006AA06A1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皋,1976年生,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与储层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610500)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28)83034786。
E‐mail:lgmichael@263.net气体钻井的适应性评价技术倡李皋1 孟英峰1 蒋俊1 肖长久2 王延民1 刘厚彬1 丁振龙31.西南石油大学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 3.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国际工程公司 李皋等.气体钻井的适应性评价技术.天然气工业,2009,29(3):57‐61. 摘 要 气体钻井对地质条件、设备及工艺的要求较高,因适应性评价不充分而导致气体钻井失败的实例屡见不鲜,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应的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技术体系。
基于气体钻井的必要性、工程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评价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技术体系,开发了相应的评价软件系统。
此举有利于促进气体钻井的科学选区、选井和选层,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推进气体钻井技术在油气田、煤层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 气体钻井 适应性 储层损害 钻井速度 井壁稳定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09.03.0160 引言 气体钻井是20世纪50年代始于美国的一项钻井技术,在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克服井漏、钻井提速、煤层气开发、井下作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
国内20世纪60年代,在四川盆地对8口井尝试了利用天然气打开产层,后由于设备不配套和井控问题停止了试验[2]。
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开始了对泡沫钻井等气基流体钻井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在国内四川、新疆、玉门、长庆、吐哈、大庆,以及国外的伊朗TABNAK和SHANUL等油气田开展了上百口井的气体钻井现场试验,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3‐12]。
同时气体钻井又是一项对设备、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的一项复杂钻井技术,不适宜地质对象的选择、不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设备能力不足以及工具缺陷均可能导致气体钻井失败。
Halliburton公司的欠平衡钻井对象筛选和适应性评价主要采用专家评分方式,即根据已经实施欠平衡钻井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列出若干项判断指标,根据工程师利用油气藏基本参数对相应的指标评分高低来确定能否实施欠平衡钻井。
Weatherford公司针对欠平衡钻井适应性评价开发了SURE(SuitableUnder‐balancedReservoirEvaluation)系统,主要用于欠平衡钻井适宜的地质对象筛选。
国内欠平衡钻井和气体钻井技术起步较晚,关于欠平衡与气体钻井的适应性分析主要是集中在对工程可行性的一些具体分析上[13‐16]。
目前国内外还均没有针对气体钻井的适应性评价系统。
已经开展的气体钻井现场试验由于缺乏成体系的科学决策依据,盲目选区、选井、选层,致使气体钻井事故多发,技术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这对于规模推广气体钻井技术,促进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无疑是一种制约。
为此,研究了其适应性评价技术。
1 适应性评价原理 气体钻井应用对象可分为产层和非产层。
应用于非产层的气体钻井目前以提速为主要目的,也有部分以防漏治漏、减少井下复杂事故为目的;应用于产层的气体钻井多以良好保护储层、提高勘探发现率和开发效果为主要目的。
无论是何种目的的气体钻井,首先需要从技术上论证是否必须用气体钻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即气体钻井必要性评价。
必要性评价主要涉及:①储层保护潜力评价,即与常规技术相比,气体钻井所能达到的储层保护效果,主要针对产层;②提速潜力评价,即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气体钻井能够提高机械钻速的程度,主要针对非产层;③克服井下复杂潜力评价,即对于常规钻井容易发生井漏、井喷、水敏性井壁坍塌、压差卡钻等的情况,论证利用气体钻井克服上述复杂的必要性。
气体钻井受井壁稳定、地层流体产出、地层压力、井身结构及场地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评价工程上的可行性也是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的关键内容。
主要涉及:①井壁稳定评价;②井眼净化能力评价;③地层流体产出评价,主要评价流体产出对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压力控制及人身安全的影响;④井下燃爆安全的评价,主要针对空气钻井的情况;⑤设备及施工条件评价。
前4项属于重点评价内容。
除论证气体钻井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外,还需要评价与常规钻井技术、增产措施相比,气体钻井通过储层保护提高产能、通过提速和克服井下复杂事故缩短建井周期、减少复杂事故处理费用等是否具有获得的经济效益优势,即气体钻井的经济可行性评价。
2 适应性评价关键技术2.1 地质工程基础分析 地质工程特征分析是气体钻井的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任务,所需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地质资料和已钻井资料。
通过地质基础资料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地质对象的特征,找出可能影响气体钻井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主要包括:①地层与构造特性,包括岩性剖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②岩石特性,包括矿物组成、岩石微观结构、岩石理化特性、孔隙空间、渗透率等;③流体特性,包括流体组成、性质、产出量、有毒气体产出情况;④温度压力特征。
已钻井工程资料分析主要包括:①井史资料分析,分析已钻井的井身结构、钻井工艺、钻井液、出现的井下复杂情况;②录井、测井资料分析,主要对钻时、钻井流体产出情况、实钻岩石剖面等系统分析;③完井及测试资料分析;④增产措施分析,分析所采用的增产措施及取得效果和投入产出情况。
通过地质工程基础评价,可以根据一些关键制约因素,比如地层产出H2S等有毒气体超标、地层产液量和地层压力已经大大超出经验值、地层岩性明显不满足井壁稳定要求等初步排除不适宜气体钻井的地质对象。
2.2 储层损害评价 主要针对储层气体钻井开展该项评价,包括:①液相钻井条件下的固液相损害,确定主要的储层损害类型和可能的储层损害程度;②液相钻井、完井投产过程中的储层损害程度及产能恢复程度;③所采用的主要增产措施可能存在的主要损害类型、程度及增产改造效果;④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储层损害评价,主要包括应力敏感性评价、钻井液转换以及完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评价。
评价手段包括流动实验、微观分析测试、现场资料分析、模型计算等多种储层损害评价手段,应根据地质对象确定需要评价的项目。
根据评价结果,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某些储层损害只有气体钻井才能克服;②某些储层采用气体钻井可以获得更好的储层保护效果;③采用常规的钻井技术配套的储层保护措施可以获得理想的储层保护效果;④常规钻井储层损害后通过增产改造实现较好的产能;⑤某些储层受自身产能局限,即使采用气体钻井仍无法达到理想产能而必须采用后续的增产措施;⑥对于以勘探发现为目的的探井,如果采用气体钻井比常规钻井技术更有利于发现产层,则需要考虑气体钻井技术。
2.3 提速潜力评价 非储层的提速钻井需要研究气体钻井条件下的提速潜力,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的流程见图1。
主要内容包括:①气体及液体钻井条件下的地应力及井底应力分析;②气体及液体钻井条件下的图1 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流程图岩石力学参数及可钻性参数测试;③建立气体及液体条件下可钻性与岩石力学参数及测井信息之间的关系模型;④结合室内实验数据与测井信息校正获取地层可钻性剖面;⑤获取气体钻井钻速预测剖面;⑥对比液体钻井可钻性及钻速剖面,评价气体钻井提速潜力。
通过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可以确定利用气体钻井提速的预期效果并可以为提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4 井壁稳定评价 气体钻井循环介质不同于常规钻井,井筒内没有液柱压力平衡井壁应力。
气体钻井一旦井壁失稳缺乏有效的井壁稳定措施,极易导致气体钻井失败。
因此,气体钻井对井壁稳定的要求较高。
气体钻井的井壁稳定性评价也不同于常规钻井,在气体钻井条件下能够开展的测井项目非常有限,很难通过已有气体钻井的资料获得气体钻井井壁稳定评价的测井资料。
目前气体钻井所用测井资料仍然通过常规钻井的测井项目获得。
应用常规钻井条件下的测井资料进行气体钻井井壁稳定评价时必须结合室内测试进行测井信息校正。
此外,气体钻井还必须考虑地层流体和液体产出,以及气体钻井转换为液相钻井过程的井壁稳定分析。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井眼应力状态分析、易失稳地层特性分析、岩石力学特性等参数测试、液相侵入规律分析、利用测井信息校正获取气体钻井条件下的岩石力学特性、气体钻井坍塌密度剖面和井眼半径预测剖面(图2)。
2.5 井眼净化能力评价 气体携岩能力要远远低于液体,气体钻井的井眼净化能力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注气量、注气压力、地层流体产出、井眼几何形状、井底岩屑性质等密切相关。
在井身结构、钻具组合、井眼形状、岩屑性质一定的情况下,井眼净化能力的评价需要重点评价地层无流体产出、地层产气、地层产液条件下的井眼净化能力,包括所需最小注气量、推荐注气量、注气压力、岩屑速度、岩屑浓度、允许的地层极限产气量及极限产液量分析等。
气体钻井井眼净化能力评价的主要途径包括:通过多相流研究和气体动力学研究,建立气体钻井井眼携岩模型;建立大型的室内模拟装置,模拟气体钻井的不同情况,包括地层无流体产出的干气钻井、局部层段产气及局部层段产液的情况,模拟实验结果可为模型修正及气体钻井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2.6 井下燃爆安全评价 在空气钻井中钻遇的任何油气层,都有发生井下燃爆的可能,天然气和原油等烃类物质与含氧气体混合后,在混合量达到燃爆范围并有着火条件的情况下,井下就可能发生燃爆,给钻井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以提高机械钻速、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为主的非产层、长井段的空气钻井过程中,钻遇含微量、少量油气的地层的可能性随着井段的增长而增大,发生井下燃爆的危险性也在增加[16]。
在空气钻井提速应用之前,需要对地层流体产出类型、产出量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模拟实验评价气体钻井井下燃爆安全界限,确定空气钻井井下燃爆安全性。
2.7 气体钻井经济效益评价 根据不同的钻井目的,气体钻井经济可行性评图2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评价流程图价考虑的因素不同:①对于以提速为目的的气体钻井,需要结合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分析气体钻井的投入及其与常规钻井提速措施相比是否存在明显的经济优势,同时也考虑气体钻井事故引起的额外钻井成本增加;②对于以提高开发效果为目的的储层气体钻井,需要结合目标区已采用的常规钻井措施及配套的增产改造工艺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分析气体钻井的投入和产出是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③而对于以提高勘探发现率为主要目的的气体钻井,若从技术上分析气体钻井是必需的技术手段且在工程上可行,则只需分析气体钻井的投入是否为投资计划所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