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66例临床分析

全有 效 , 受性 好。 耐
参考文献 :
[ ] 黄 远 桂 . 芳 , 峰 . 吡 酯 治 疗 癫 痫 的 临 床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的 观 1 杜 夏 托
察 []中 华 神经 科 杂 志 ,02 3 ( )7 J. 2 0 ,5 2 :9~8 1
癫痫发作 次 数 较基 础 期 3个 月 中 的发 作 次 数 达 显 效 l (4 2 ) 其 中 3例 治疗 6个 月后 至 观察 期结 束 3例 5 .% ,
周 劲 梅 , 松 礼 张
( 江苏 省 盐 城 市 慈 航 医 院 内 科 , 苏 盐 城 2 4 0 ) 江 20 1
● ●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肝 硬 化 合 并肝 源性 糖 尿病 临床 特 点 。方 法 对肝 源性 糖 尿 病 6 例 患 者 的 发 病 年 龄 分 布 情 况 、 6
维普资讯
州 川 医学 20 06年 】 0月第 2 7巷( 】 ) Scu n)dcl o.a .06 I .7 .0 第 0期 i a l i un 120 , 2 . 】 h e ay ,
肝硬 化 合 并肝 源性 糖 尿病 6 6例 临床 分 析
改善。
【 关键 词 】 肝 硬 化 ; 源 性 糖 尿 病 肝 【 图分 类 号 】 R55 2 R57 1 中 7 .; 8 .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5 120 )013 —2 文 040 0 (06 1—040
我 院在 19 95年 8月. 20 至 0 5年 8月 问治 疗肝 硬 化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41例报告

10例,空腹血糖正常者31例,但餐后2 h血
糖均≥11.1 2结果
mmol/L。
4l例患者均给予积极保肝、营养支持、防治肝硬化并发 症治疗,对较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控,避免静脉输 注葡萄糖,必要时加入同比例胰岛素。在此基础上对于血糖 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单纯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并严密观察 血糖及尿糖变化,或应用小剂量的o【一葡萄糖苷酶抑制阿卡 波糖;对空腹血糖中、重度升高者予以保肝对症治疗的同时 控制饮食,均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剂量比2型糖尿 病相对较小,初始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分3次,三餐前15—
[7]杨霞,张如意.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宁
夏医学杂志.2008,30(5):429—430. (收稿日期:2009一07一15) (本文编辑:尹虹娇)
万方数据
者所在医院18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肝硬化中发生糖尿病4l例,Child—Pugh A级4例,B级15 例,C级22例;发生于乙肝后肝硬化24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丙肝后肝硬化5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3例。伴糖尿 病的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并不明最,仅5例,均无并发酮症酸中毒,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人院时空腹血 糖≥7.0 mmol/L者lO例.空腹血糖正常者3l例,但餐后2 h血糖均≥11.1 mmol/L。给予积极保肝.营养支持、防治 肝硬化并发症治疗,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小剂量的n一葡萄糖苷酶.短效胰岛素治疗。5例死I’:。结论肝硬化易发
[1]Nishida T,Tsuji S,Tsujii M,et a1.Oral glucose tolerance
dicts
prognosis test pre—
心、呕吐、厌油、尿黄等。伴而糖尿病的多食、多饮,多尿及消 瘦并不明显,仅5例,36例无糖尿病症状。41例患者均无并 发酮症酸中毒,无糖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入院时空腹血 糖>17.0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

7 0m lL 餐后 2 h血糖 ≥1. m lL . mo , / 11m o 。且 符合 : / ①有 慢性
肝病史 , 肝病 发生在糖尿病之前或同时发生 。② 无糖尿病 家族
史和既往史 , 排除垂 体 、 甲合 7 。 9例
肝硬化是 并发糖尿病 的常见病 因 , 岛 胰
素抵 抗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 , 实质损 害、 炎病毒 、 剂的使 用等 因素与其并发糖尿病 密切相 关。 肝 肝 利尿
病程 < 0 6 例 , 1 年 7 发病 9例 , 0年 3 >1 3例 , 发病 1 2例 ( = , x 7
糖代谢 。肝硬化是肝脏损 害到 严重 程度 的常 见 内科 疾 病。众 多资料显示 ,0 ~8 % 的慢 性肝病 患者 存在 糖 耐量减 退 , 5% 0 其
两组肝功能指标 、 病毒 复制 、 脾脏 厚度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0 0 ) 病 P .5 ;
程 、 水、 腹 利尿剂等 因素划分的组别糖尿病发病率 不同 ( P<00 ) .5 。结论 【 关键词 】 肝硬 化 ; 糖尿病 ; 相关 因素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 , 功能损 害时可影 响正常 肝
P <00 ) 显示病程越长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 .5 , 2 2 肝 硬化并 发糖尿病 与饮酒 、 水 、 毒感染 、 . 腹 病 利尿 剂 的使 用及肝功能分级 的关 系 : 见表 1 。显示腹水 阳性者 、 乙型肝 炎肝 硬化 H e g阳性 , BA 利尿剂 间断使用 或持续使用 3个月 以上 者并 发糖尿病 明显增高 。C i h d—p g l uh分级 A级 、 B级 、 糖尿病 C级 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饮酒对其发病无 明显影 响 ( >0 0 ) P .5 。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2, 8 1.
黜颥 舫
施
类型 方 面 用方面 合
[ 钱之 玉 . 专业知 识一 [ . 京: 中医药 出版 社, 0 . 2 】 药学 M】 北 中国 2 7 0 [ 陈新 谦. 编药 物学 [ .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7 . 3 ] 新 M】 北 人 1 9 9
肝硬 化 2 例 (0 )。期 中病 原学 检查 丙型 肝 炎病 毒 感染 者 3 例 4 4% 6
于 每 日早 晚两餐前 或三餐前3 mn 0 i皮下注 射 ,根据 空腹血糖 及餐后2 h
年N u y 等学 者首 次提 出。临床 表现 以高血糖 、葡 萄糖耐量 减低 为 a nn 特征 。我 国肝源性糖 尿病患者 多继发于慢性 肝炎 、肝硬 化 。现将建
平县 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病 并发肝源性糖 尿病6例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 0
5 ・临床研究 ・ 8
36其他 .
Oco e 0 , o. , .0 t b r 1 V 1 No3 2 1 9 我们 面前 ,几点突出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告诉 我们 ,叙永县人民医院的处 方质量还有待提 高 ,更重要 的是要避 免给患者带 来不必要 的损 失。 因 此,规范处方质量 ,合理用药原则事在必行 。为 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
【 键词 】慢 性 肝病 ;肝 源性 糖尿 病 ;胰 岛素 关
中图分类号 - 14(0 1 0 0 5- 2 6 1 8 2 1 )3 - 08 0 9
肝 源 性糖尿 病 是指继 发于 肝实 质受 损导 致 的糖 代谢 紊 乱 ,10 6 9
分析 总结如表2 。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5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率, 延长生存期 。现将我科 2 0 02~20 0 7年收治的 5 例肝硬化合 9
并糖尿病 患者 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腹血糖和( ) 或 餐后 2 h血糖 ≥1.m o L 成 为临床糖尿病 , 11 m l , / 名为
肝原性糖 尿病日 。
25 治 疗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病 例 选 择 .
70 oL 餐 后 2 血 糖 ≥ 1.m oL . mm l 、 / h 1I m l 。 /
3 护 理
31 饮 食 护理 .
肝硬化合 并糖尿病 患者的合理饮食至关重要 ,饮食控制应 在肝病病情的基础上结合糖尿病饮食原则制定食谱 ,饮食控制
不好 则严 重影 响治疗效 果及 患者 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血糖和
及胰 岛素用量 。
32 药物 治 疗 护 理 .
一
1 。 7 因肝硬化人院 , 例 有 例 住院期 间诊断糖尿病 , 其余在肝硬化
后 4个月 一2 5年诊 断糖尿病 。
22 临床 表现 .
有乏力 、 纳差者 2 , 9例 恶心 、 呕吐者 9 , 例 腹胀者 3 7例 , 消 化道 出血 1 , 6例 黄疸 3 , 2例 腹水 3 , 6例 胸水 8例 , 肝性 脑病 4 例 。大多数患者糖尿病的“ 三多一少 ” 症状不 明显 , 无一例发生糖 尿病神经及血管并发症。
1.m o L 4 例 , 1. ~1.m o L 1 、重度增 高 ( 50 11 m l ) 1 ( 1 / 2 49 m l )1例 / >1. e l )例。有 2 r oL5 o t / 例入院空腹血糖正常, 2 血糖 >1.m o L 餐后 h 1 ml。 1 /
2 肝硬化 时易患高血糖 . 4 6 %~8 %的患者糖耐 量降低 ,0 0 0 1 %一3 %的患者可有高空 0
55例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论文

5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33-01【摘要】目的总结与讨论 55 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及相关护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 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诊断治疗的肝硬化糖尿病55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及精心护理后,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5-10.0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
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及病毒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糖尿病护理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多发病。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是肝脏调节血糖的重要途径。
各种肝脏疾病都可影响糖代谢,引起糖耐量异常1]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多以肝硬化症状为主,大部分都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这种继发于肝损害基础上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性糖尿病,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其预后及其不良2]病患者要非常重视,现就我科于2009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5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
平均年龄53.5岁,空腹血糖均在8.0mmol/l以上,尿糖阳性。
其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者6例,体重下降者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6例。
基础病变均为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标准。
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4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例。
2 护理2.1 加强病情观察,及早诊断和治疗由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禁食、限食期间及夜间,有些症状易与肝硬化症状混淆,故在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若发现肝硬化患者食欲增加,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检测血糖和尿糖,做好早诊断,早治疗。
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肝功能关系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治 。慢性 肝病 时糖 代 谢 异 常 多表 现 为 糖 耐量 减 低 ,
部 分患者 最 终 进 展 为 糖 尿 病 ( D M) , 这 种 继 发 于肝
实 质损 伤 的 D M 称 为肝 源性 糖 尿病 ( HD) 。肝 硬 化 患 者糖代 谢 异 常 的发 生 进 展 与 肝 功 能 损 伤 密 切 相 关 。肝 硬化 患 者 的预 后 评 估 一 直 是 临 床 医生 亟 待
解 决 的重要课 题 , 研究 一 直 想 通 过 对肝 脏 功 能 进 行
曲张) , 但无腹水 、 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 肝炎 S 4期 也可 出现 早期 肝 硬 化 , 肝 实 质 广 泛破 坏 , 弥漫 性纤 维增 生 , 被 分 隔 的肝 细胞 团呈 不 同程 度 的 再生 及假 小 叶形成 。此期 炎 性 反 应 多 尚在 进 行 , 纤 维 间隔 宽 大 疏 松 , 改 建 尚不 充 分 。这 与 肝 硬 化 不
表现。血清 白蛋 白降低 ( 但 ≥3 5 g / L ) , 胆 红素 ≤ 3 5 mo l / L, 凝血酶原活动度 多>6 0 。血 清 丙 氨 酸氨 基 转 移 酶 ( AL T) 及 天 门 冬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1 4 0 ・
国 际消 化 病 杂 志
2 0 1 5年 4月 第3 5卷
第 2期
I n t J Di g Di s ,Ap r i l 2 5 , 2 0 1 5 , Vo 1 .3 5 ,No .2
・
专 题研 究 ・
肝 硬化 患 者糖 代谢 异 常 与肝 功 能关 系 的临床 回顾 性 分 析
入选 标准 : ( 1 ) 符合 2 0 0 0年西 安会议 修订 的《 病
肝源性糖尿病18例临床分析

出版社 ,94:16 19 8 3 冯光 , . 等 慢性硬膜下 血肿 钻孔 引流术 后并 发症 防 冶体会 . 用 实 神经疾病杂志 ,00;3 :8~1 20 ( )3 1 9
4 程化坤 , . 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机 理的电镜观察 . 中华神经 外
科 杂 志 ,93 (5 2 8 19 ;1 ) :1
颅引流 ; ⑤复发 次数过 多 者行 开颅血 肿摘 除 术 , 除血 肿外 切
膜及硬脑 膜。本组 1 例血肿复 发 3次 , 行骨瓣 血 肿摘 除术 后 而治愈 。 2 3 硬膜外血 肿 . 老年 人存在 不 同程度 的脑 外间 隙过 大 , 若硬膜下 血肿腔压力 下降过快 , 易致毛细 血管撕裂 而 致硬膜 外血肿 。防治 方法 :①抽吸和 冲洗血 肿时 操作 要缓慢 , 对于
可将无 菌引流袋抬 高 , 头部保 持 1 与 0~2 I 的高度 以 防止 0CI T 脑脊液外 漏 , 利于蛛 网膜修 复 , 行腰椎 穿刺 , 有 并 置换 血性脑 脊液 . 防止蛛网膜粘连 。
参 考 文 献
1 陈建 良. 性硬膜 下 血肿的某 些进展 . 慢 国外 医 学— — 神 经 病 学 神 经 外 科 学 分 册 ,97 (4 4 12~15 18 ;1 ) :8 8 2 陈 牺 光 , 编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治 疗 新 技 术 . 阳 : 宁 科 学 技 术 主 沈 辽
收稿 日期 2 0 0 一l 0 2— 4 8
( 辑 编
太行 )
肝 源 性 糖 尿 病 1 例 临 床 分 析 8
王 善 云 山 东 省 莒 南 县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260 760
糖 尿病 是慢 性肝病较 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 , 以慢性 活动 但 性 肝炎 , 炎后 肝硬 化为 常见 。本 文就 我 院 19 肝 9 8年 至今 确 诊的 1 8例做 一分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
法。方法:对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分析。结果:132例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30例(23%)。肝硬化合
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并不典型,可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改善肝
功能,或者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发生
率比较高,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治疗肝硬化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
措施,适当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关键词 肝硬化 糖尿病 并发症 临床分析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19
肝脏可调节血糖平衡,当出现肝硬化使肝脏受损的时候,患者
会发生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情况,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我们称之为
肝源性糖尿病[1]。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几率比较高,血糖的升高
也会加重肝硬化的病情,临床医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2009年6
月~2010年6月收治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现对其临床资
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27例(90%),女3例(10%),
年龄33~73岁,平均47岁;肝硬化病程2~10年,糖尿病病程8
个月~6年;肝炎后肝硬化22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不明原因5
例;血糖轻度升高者23例,中度升高5例,重度升高2例;有明
显多饮、多尿、消瘦状况的患者7例,其余患者以上所述表现均不
典型,没有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肝性脑病3例,肝硬化并发上
消化道出血15例,肝癌3例,自发性腹膜炎2例。
诊断标准:肝硬化发生在糖尿病发病之前无糖尿病既往史和家
族史;血糖升降与肝功能为正性相关;糖尿病生化学检查符合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有明显的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肝损害[2]。
方法:对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析。对于血糖轻、中度升高的28例患者,采取控制血糖和改善肝
功能的治疗方法。一方面控制患者饮食,提倡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另一方面使用护肝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血糖重度升高的2例患者,
给予胰岛素治疗。
结 果
血糖轻、中度升高的28例患者在进行血糖控制以及护肝药物治
疗之后,血糖水平保持在7.0mmol/l左右的为23例,需口服降糖
药的为3例,血糖水平在7.0mmol/l以下者2例。血糖重度升高的
2例患者在给予胰岛素治疗之后,其血糖水平均控制在7.0mmol/l。
讨 论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为
4.8%~50%[3],本组发生率为23%,血糖升高以轻、中度升高为主;
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占90%,女性占10%,男性多见,肝硬化合
并糖尿病的发生与肝病病程没有关系;空腹血糖或降低或正常,以
饭后血糖升高为主。患者多饮、多尿、消瘦等表现不典型,容易漏
诊;血糖升降与肝功能呈一致性改变,患者糖尿病病情会因肝功能
的改善而好转,肝功能恶化的时候糖尿病病情随之恶化,其他并发
症也随之出现,此时血糖水平较难控制。
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上,首要治疗原则是积极应用护肝、
消除或减少诱发肝病病情波动的各种因素[4]。治疗以护肝为主,
降低血糖为辅,在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之前先改善肝功能,同时降血
糖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内。患者的血糖控制要根据其病情采取措
施,原则是血糖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可采取饮食控制、护肝药物治
疗,重度升高的患者则首选胰岛素治疗[5]。
综上所述,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
容易漏诊,应重视这一点。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临床特点
以及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早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血糖,
防止患者出现肝功能恶化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刘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45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
(4):453-454.
2 吴娟,胡乃中.肝硬化合并糖尿病99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
学,2011(12):1990-1992.
3 黄桂生.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
(12):100-101.
4 郭瑞峰.肝硬化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1(23):721-722.
5 莫琦.肝硬化合并糖尿病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