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资料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的热门话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始关注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过采用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绿色建筑有效地改善了建筑物的环境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采用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和利用价值的一种建筑方式。

绿色建筑的目标是通过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技术标准、完善环保监管和督促机制等。

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和规定,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2.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包括高效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建设、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应用等,这些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

3. 企业和社会关注度提升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企业和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始关注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主动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建筑市场上对绿色建筑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4.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绿色建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市场的新兴增长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未来绿色建筑的市场空间巨大。

简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简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简议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展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被写入了国家发展纲要。

政府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都有所要求,同时还成立了多家相关研究机构,推崇绿色建筑理念,开展研究和推广。

同时,国内多家企业也积极响应绿色建筑的号召,依据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

在建筑材料方面,绿色建材的产业链也在迅速完善,绿色建材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

对于绿色建筑的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推广的不断扩大,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主流,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绿色建筑建设将会成为广大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筑造质量、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降低运行成本,更使城市成为宜居化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绿色建筑是指通过高效利用资源、环境友好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

近年来,中国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中国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从2004年开始,中国便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建筑业朝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变。

2016年,中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被动式建筑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

此外,中国政府还提出了“绿色建筑示范区”和“低碳城市”等倡议,鼓励城市和地区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示范和推广。

其次,中国建筑业的绿色建筑意识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纷纷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选择环保材料并应用节能技术。

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也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绿色建筑项目,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绿色化水平。

第三,绿色建筑市场逐渐壮大。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伴随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投资和购买绿色建筑项目。

同时,绿色建筑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绿色建筑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对绿色建筑理念的理解不深入和推广力度不够,一些建筑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法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其次,绿色建筑投资成本较高,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和企业来说,仍存在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此外,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和市场壁垒。

总体来看,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呈现出政府的主导引导、建筑行业的参与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逐渐增长的态势。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强调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从政府到企业,各方都在推动绿色建筑的落地和普及。

绿色建筑的标志性特点是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建设。

例如,国家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和要求。

同时,一些城市也推出了相关的激励政策,如土地使用权的优惠和税收减免等,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此外,一些知名企业也在绿色建筑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例如,中国移动公司在建设总部大楼时采用了多项节能措施,如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应用,以及建筑外墙的隔热处理。

这些举措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达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绿色建筑的未来趋势展望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以下是几个未来的发展趋势:首先,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随着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恶化,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未来的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以达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其次,绿色建筑将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将融入更多智能化的设计和设备。

智能照明、智能暖通、智能控制系统等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中的常态。

同时,数字技术也将应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再次,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人的健康和舒适感。

未来的绿色建筑将更加注重室内环境的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通过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等因素的干扰,绿色建筑将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宜居的环境。

最后,合作和共享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的重要特点。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PPT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PPT

目前根据中国的287个地区级以上城市的调查,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 标的城市达到276个,比例为96.2%。其中,53%开始各种类型的生 态城镇建设,28%开始生态城镇规划,19%提出初步设想。
(资料来源:《建设科技》2011(13))
依托三类生态城市建设强制实施绿色建筑
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示范城市强制 实施绿色建筑
( 源自《绿色建筑2011》、孙大明-绿色星级建筑运行实效研究)
绿色建筑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愿申报(100/年) 第二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300-500/个) 第三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经济激励(1000/个)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三项措施
一、依托于生态城市建设 二、依托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 三、依托于绿色小城镇示范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发展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国家层面研究编制的相关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在修订)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发布)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商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检测标准
No Image
热带、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委员会联盟
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 (WGBC)
部分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推广机构情况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2008年) China Green Building Council (China GBC)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顾问
秘书处
专业学组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逐渐崭露头角。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中注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建筑形式。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绿色建筑的未来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行业的热潮,各国纷纷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资力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绿色建筑市场价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在国内,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也在快速发展,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各地绿色建筑标准的推广也有序进行。

其次,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绿色建筑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设计绿色、高效的建筑模式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现阶段,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节能、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例如,利用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通过绿色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另外,绿色建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价值和吸引力。

一项研究显示,在房地产市场上,绿色建筑的租金和销售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建筑。

这表明绿色建筑具有更好的投资回报率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随着绿色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产业链也将得到推动,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新的机会。

展望未来,绿色建筑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选择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标志。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将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能源的智能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刘译霞(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湖南长沙,410151)摘要:文章概述了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的特征;介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包括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综合利用水资源、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选用高能效设备机组、选择绿色建筑材料)、效益层面。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因地制宜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344(2019)04-0013-02作者简介:刘译霞(1987—),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工程师,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土木与建筑工程。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的建筑形式不断涌现,人们关于居住环境的理念在不断更新,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我国引入绿色建筑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1]的发布,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也在我国得到了积极的推广。

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住建部出台了相应的扶持和激励政策,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在政策、技术、效益等层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1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其根本要求是在最大程度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破坏的前提下,拥有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坚持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通过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方式,使用低能耗的建筑结构、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结合科学化、一体化配置的整体设计以及绿色施工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选址科学合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健康舒适的目标,以增强建筑功能的灵活性和适宜性。

一般来说,绿色建筑的概念被定义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图1)。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环境影响因素,减少对环境的负担,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以此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建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其绿色建筑行业亦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的现状和趋势,本文进行了调研并进行总结归纳。

一、绿色建筑现状分析1. 建筑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绿色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部分大城市已经实施强制性绿色建筑标准,促进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 绿色建筑应用目前,中国的绿色建筑行业主要应用于商业办公楼、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等领域。

其中,商业办公楼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其次是住宅小区。

公共建筑方面,政府机关、学校和医院等单位也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应用。

3. 绿色建筑标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目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等级标识”。

这些标准在绿色建筑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推广等,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增强可持续性未来,绿色建筑行业将更加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和利用、废弃物管理等技术手段,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3.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普及BIM作为一种数字化建模工具,可以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未来,BIM将在绿色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帮助设计师、施工人员和运营团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1. 技术壁垒当前,绿色建筑行业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例如新材料的稳定性、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等。

解决这些技术壁垒是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环境 质量 (共6项)
运行 管理 (共7项) 4 5 6
优选项数 (共9项)
★ ★★
★★★
2 3 4
—— 3 5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等级 节地与室外 环境 (共8项) 4 5 6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6项) 2 3 4 节水与 水资源利用 (共6项) 3 4 5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共7项) 3 4 5
澳大利亚
多单元住宅建筑 医疗建筑 商场 教育建筑 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室内设计 工业建筑 复合功能建筑 既有办公建筑扩建 会议中心 (试用版)
日本
CASBEE-PD CASBEE-NC CASBEE-EB CASBEE-RN CASBEE-UD CASBEE-UB CASBEE-DH CASBEE-HI CASBEE-PA 设计 新建 既有 改造
城市开发 城市与建筑 独立式住宅 热岛 房地产评估
新加坡
新建建筑 既有建筑 住宅建筑 非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国家层面研究编制的相关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在修订)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发布)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商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检测标准
中国 三星标识
能源 水资源 材料 生态 土地使用 交通 污染 健康舒适 管理
能源与大气 可持续场地设计 有效利用水资源 原材料和资源 室内环境 创新和设计
QC (建筑环境性 能质量) 室内环境 服务性能 室外环境 LR (建筑环境负 荷减少) 能源 资源 材料 建筑用地外环 境 5级 C B- B+ A S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2008年) China Green Building Council (China GBC)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顾问
秘书处
专业学组
青年委员会
委员
团体会员
会员
中国绿建委现有: 主任19人,顾问6人, 委员200人,外籍委员10人,会员400多人, 国际团体会员14个,国内团体会员42个。
4级 认证 金级 金+ 白金
4级 合格 铜级 银级 金级
★ 一星 ★★ 二星 ★★★ 三星
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等级
节地与室 外环境 (共8项) 4 5 6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6项) 2 3 4
节水与 水资源利用 (共6项) 3 4 5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共7项) 3 4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进展

绿色建筑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愿申报(100/年)
第二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300-500/个) 第三阶段 公益性和区域性强制与商业性经济激励(1000/个)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三项措施
一、依托于生态城市建设 二、依托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 三、依托于绿色小城镇示范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绿色建筑标识认证的发展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国别
英国
体系名称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80%以上应用项目为绿色建筑,尽快过渡到100%; 示范城市30%新建建筑为绿色建筑;
O 启动既有建筑改造为绿色建筑,“十二五”期间达
20% O 依托“绿色小城镇”推广农村绿色建筑


对新建建筑3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 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2000万元财政补助; 设立乡土绿色建筑创新奖。
会员数量 近2万
Jap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sortium (JSBC) Green Building Council Australia (GBCA)
900 330 900 210
UK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KGBC)
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uncil (GSBC) Singapore Green Building Council (SGBC)
认证20万 认证175项, 认证654项 栋以上, 申请认证 115项。 申请项目 100栋以上。 主要是办 公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进展
2010年83项

2009年20项
2008年10项

30 28 26 25 20 15 10 5 0
徽 安 庆 重 夏 宁 北 河 川 四 西 广 疆 新 西 江 东 山 宁 辽 北 湖 圳 深 津 天 东 广 京 北 江 浙 海 上 苏 江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缩写
BREEAM
建立时间
1990
更新
2011
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 新加坡 中国
LEED
CASBEE
Green Star Green Mark
1998
2001 2002 2005 2006
单位面积成本 增量(元/ ㎡) 增量成本比例 (大约)
绿色住宅建筑
单位面积成本 增量(元/ ㎡) 增量成本比例 (大约)
30-110 120-230 170-370
1.3% 6% 10%
60-100 120-270 300左右
3-5% 7% 11%
( 源自《绿色建筑2011》、孙大明-绿色星级建筑运行实效研究)
截至2010年底,全国 有113个项目获得绿色 建筑评价标识,建筑 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 米。 2011年前10个月,共 有160多个项目获得绿 色建筑评价标识。
9
8
8
7 6
5 2 2 2 2 2 2 1 1 1 1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进展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占绝大比例,约占94%; 二星级标识项目最多,占41%;三星级34%;一星级25%; 绿色建筑中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的数量基本相当;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是很高。 绿色公共建筑 星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管理 能源 水 土地使用及生态 室内环境质量 交通 材料 排放
能效 水效 节材 防止污染 减碳 其他
经济质量 生态质量 场地质量 过程质量 技术质量 社会质量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的 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行管理
4级 合格 良好 优良 优异
最好实践 澳大利亚 优秀 世界领先

已成立的专业学组(17个)
绿色建筑规划设计 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 绿色建筑结构 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施工 绿色建筑检测 绿色人文 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绿色产业 绿色建材 绿色智能 湿地与立体绿化 绿色公共建筑 绿色工业建筑 绿色房地产 建筑工业化 绿色校园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青年委员会
2009年11月20日成立,发展会员180名。举办三届青年论坛。
室内环境 质量 (共6项)
运行 管理 (共7项) 4 5 6
优选项数 (共9项)
★ ★★
★★★
2 3 4
—— 3 5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工具
美国
LEED-NC LEED-EB LEED-H LEED-CI 新建建筑 既有建筑 住宅 商业建筑 装修 LEED-CS 建筑结构 LEED-ND 社区开发
地 方 机 构
国 内 团 体 会 员
国 际 团 体 会 员
专 业 学 组 成 员
青 委 会 会 员
个 人 会 员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已成立地方机构的省市(21个)
广西自治区、浙江省、深圳市、江苏省、新疆自治区、四川省、厦门市、福 建省、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河北省、香港特区、重庆市、湖北省、上 海市、安徽省、郑州市、广东省、海南省、内蒙自治区。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进展

目前根据中国的287个地区级以上城市的调查,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 标的城市达到276个,比例为96.2%。其中,53%开始各种类型的生 态城镇建设,28%开始生态城镇规划,19%提出初步设想。
(资料来源:《建设科技》2011(13))

依托三类生态城市建设强制实施绿色建筑
小结:
1、中国的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跟上了世界 发展的步伐; 2、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方法和实践符合中国 国情; 3、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注重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 4、中国的绿色建筑进入了行政强制与市场化自愿相 结合的第二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
绿色建筑推广机构的发展
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1999年)
热带、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委员会联盟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委员会联盟

2011年10月20-21日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夏热冬冷地 区绿色建筑技术论坛。
新建生态城 城市社区生态化改造 示范 既有建筑80%改造为绿 色建筑 ≥80%新建建筑为绿色 建筑
既有城市升级为生态城市
新建建筑50-60%达到绿色 ≥80%新建建筑为绿色建 建筑 筑 既有建筑20%改造为绿色 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