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跷跷板》比较精品PPT教学课件 (2)

合集下载

2.3《跷跷板》课件

2.3《跷跷板》课件

我还知道比较轻重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掂一掂、称一称。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比轻重
用眼睛看 掂一掂 称一称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比轻重,在重的下面画“
”,在轻的下面画“
”。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
2.高的画“ √ ”,矮的画“ ”。


新知导入
猜 一 猜
有匹马儿两人骑, 一头高来一头低, 虽然马儿不足路, 两人仍是笑嘻嘻。
(打一物品)
新知讲解
说一说: 它们在玩什么?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新知讲解
重, 轻。
把 翘的高高 的,说明了什么?
比重 比轻
新知讲解
跷板一上一下,翘 上去的轻,压下去的重。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比一比,重的画“√”,轻的画“ ”。


课堂练习
2.重的画“√”,轻的画“ ”。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最重的画“√”,最轻画“
”。
天平平衡,数量越 少,物体越重。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跷跷板和天平 的原理是一样的。
新知讲解
操作任务: 1.掂一掂数学书和作业本,看看谁重谁轻? 2.文具盒和直尺哪个轻?哪个重呢?掂一掂。 把轻的举高一些,把重的放低一些。
新知讲解
你能说说它们谁 重谁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跷跷板)比较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跷跷板)比较教学课件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 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比较物体的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 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3.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说一说,图中的动物谁轻?谁重?
掂一掂。
说一说,图中的文具谁轻?谁重?
字典重,数学书轻。
称一称,说一说。
比 重, 比 轻。
圈一圈。
大,反而轻, 是怎么回事呢?
1.轻的画“√ ”,重的画“ ”。
×

×

2.最轻的画“√ ”,最重的画“ ”。
× √
比轻重
轻是指物体的质量小,与 “重”相对;重是指物体 的质量大,与“轻”相对。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 ”。 ○

2.哪个最重?哪个最轻?
2. 如果天平两边一样重,数量多的那边, 一个物体的重量更轻一些。
课外延伸
选择3组物品,分别用掂一掂和 称一称的方法比较它们的轻重。 把你的发现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谢谢观看!!


>
>
探索发现
轻的画“√”,重的画“◯”。
天平是平的! 但是两边水果的数量不一样!
=
如果天平两边一样重,
数量多的那边,一个物体的重


量更轻一些。
探索发现
在重的一边画“√”。


换一换
=
巩固应用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试着比一比!
= =
=
课堂小结
比轻重
大家有什么收 获?
1.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比较谁轻谁重,托盘压 下去的重,翘起来的轻。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跷跷板》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跷跷板》优质教学课件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称一称,说一说
比 重, 比 轻。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天平可以帮助我 们比较谁轻谁重。
我还知道比较轻重的时 候不能只看大小。
比轻重
大家有什么 收获?
1.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比较谁轻谁重,托盘压 下去的重,翘起来的轻。
跷跷板
去看看小动物 们在干什么?
探索发现
轻的画“√”,重的画“◯”。
2个物体比较轻重


在最长的文具后面画钩
说说玩跷跷板的感受。
跷跷板一上一下,翘上 去的轻,压下去的重。
估一估,掂一掂
哪个重?










字典重,数学书轻。
文具盒重,尺子轻。
最轻的画“ √ ”,最重的画“ ○ ”。
2. 如果天平两边一样重, 数量多的那边,一个物体的重量更轻一些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作业
在线完成2.3跷跷板课后作业.
学而不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 动,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再见

北师大一年级上《跷跷板》课件ppt

北师大一年级上《跷跷板》课件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称一称
练一练
比 (大,小) 比 (轻,重)
练一练
练一练
练一练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5日星期六2022/3/52022/3/52022/3/5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52022/3/52022/3/53/5/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52022/3/5March 5,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52022/3/52022/3/52022/3/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2.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 旅游的 经历, 请大家 交流一 下,到 过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 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4.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 展。新 课程三 维度目 标也把 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的 培养提 到与知 识技能 、过程 方法同 等重要 的地位 上来。 基于这 样的理 念,和 谐教育 便以受 教育者 的全面 、健康 、和谐 发展为 目标, 以人的 自身发 展需求 与社会 发展需 要相和 谐为宗 旨协调 组织各 种教育 要素。
比较重量有三种方法:看、掂、称
比较重量有哪几种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
235
224
3
2
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2.看一看,填一填。
1+4= 5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跷跷板北师大版

5.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 上的一 大特色 。本诗 的前三 节,都 用大致 相同的 语言形 式表明 作者相 信未来 不变的 信念, 每一节 最后都 由“相 信未来 ”四个 字结尾 。而且 用冒号 把它们 凸现出 来,如 音乐中 的主题 句反复 出现, 强化了 作品的 主旋律 ,增强 了诗文 的感染 力,突 出了诗 歌的主 旨。

北师大版一上2.3《跷跷板》课件

北师大版一上2.3《跷跷板》课件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新知讲解
比轻重,称一称是个很好的办法。 从刚才的三个活动中,我们发现: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我们可以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新知讲解 你能利用天平比比皮球和铅球的轻重吗?圈一圈。
重, 轻。
北师 一上 2.3《跷跷板》
课堂练习
4.拓展应用:最重的画“
”?最轻的画“ ”?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我会用看、掂、称来比较 物体的轻重了。
我还认识天平,知道天平和跷 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较轻重
看一看 掂一掂 称一称
比较轻重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 1、2题。
一点的书放在一只手上,薄一点的书 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掂一掂、比 一比,感觉一下,谁重谁轻?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新知讲解 文具盒和直尺哪个轻?哪个重呢?掂一掂。
用刚才的方法掂一 掂。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新知讲解
物体轻重差距比较大时,我们放在手上掂一掂就能感觉出谁轻谁重了 ,但是如果两个差不多呢?怎么比较它们的轻重?
北师大版 一上 2.3《跷跷板》
教学目标
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 的必要性。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 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 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 创新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比较《跷跷板》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比较《跷跷板》课件

称一称,说一说。
用天平秤时,托盘低的一端重。
比 重。
比 轻。
圈一圈。( 轻重,大小。)
比 (大,小)。 比 (重,轻)。
巩固练习 看一看。(重的画“”,轻的画“”。)
想一想。( 谁最重重

三种方法 掂 称
天平(上轻下重)
大的不一定重, 小的不一定轻。
课后作业
1. 和你的同桌相互掂一掂文具盒,看一下 谁的文具盒重?
2. 完成教材23页练一练的习题。
北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二 比较
跷跷板
情境导入
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 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着笑嘻嘻。
qiāo qiāo bǎn 跷跷 板
紫球重还是绿球重?
和 同样重。
轻 重
轻的一边翘上去,重的一边压下来。 (上轻下重)
探究新知 说一说。
比 重。
比 轻。
最重 最轻。
掂一掂。 压手的物体较重,不压手的物体较轻。

《跷跷板》(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跷跷板》(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跷跷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 01 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
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02 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 03 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轻

达标练习
最轻的画“√ ”,最重的画“ O ”。
哪个最重?
1个 样重

பைடு நூலகம்
和3个吧 一
达标练习
最轻的画“√ ”,最重的画“ O ”。
哪个最重? 最重?
1个 样重
和3个吧 一
O

达标练习
按从轻到重的顺序,用1,2,3给下面的小动物排序。
321
课后作业
作业:
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 轻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 手掂一掂,还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大家回去后找 生活中的物品体验一下吧。
探索新知
谁轻谁重?
我用掂一掂的办 法感觉差不多重。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小试牛刀
称一称,说一说。
比 重, 比 轻。
小试牛刀
圈一圈。
○ 比 (大,小)。 ○ 比 (重,轻)。
小试牛刀 轻的画“√”,重的画“○”。
○√


小试牛刀
在重的一边画“√”。


知识总结
01 02
轻重的比较
我们可以用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方 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探索新知
说一说,谁重?谁轻?
探索新知
掂一掂,谁重?谁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4
2020/11/22
3
2
5
9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比较轻重的方法,回家后比一比你的爸妈和你谁最轻,谁最 重?
2020/11/22
10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2020/11/22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11
5
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大的东西不一定就 重,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轻。
比较重量有三种方法:看、掂、称
比较重量有哪几种方法?
2020/11/22
6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
235
224
3
2
5
2020/11/22
7
2.看一看,填一填。
1+4= 5
2020/11/22
2+3= 5
8
3.说一说,填一填。
数学一年级
跷跷板
2020/11/22
1
一、探索新知 说一说,谁重谁轻
狮子重,老虎轻
老虎重,豹子轻
2020/11/22
狮子最重,豹子最轻。
2
二、学习新知 掂一掂,谁重谁轻
2020/11/22
3
称一称,谁重谁轻
2020/11/22
梨子重,苹果轻。
4
2020/11/22
(大,小) (重,轻)
大,反而轻是怎么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