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织物课题简介

合集下载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范文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范文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涤棉混纺织物因其良好的吸湿性、柔软性和价格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大量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对这些废旧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的分离,并实现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为纺织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1. 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利用混纺织物中各组分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机械力、电磁力等实现分离。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

常用的物理分离法包括筛选法、浮选法、静电分离法等。

2. 化学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是利用混纺织物中各组分对不同化学试剂的反应差异进行分离。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但需注意化学试剂的选择和使用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生物酶解法生物酶解法是利用酶的专一性,将混纺织物中的某一种组分进行酶解,从而实现分离。

该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等优点,但需考虑酶的来源和成本问题。

三、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1. 纺织领域再利用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棉基纤维素可经过清洁高效分离后,直接用于纺织领域,制造新的纺织品。

通过合理的纤维配比和织物结构设计,可实现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

2. 制浆造纸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棉基纤维素可经过制浆工艺,转化为纸浆或纸制品。

该方法可实现纤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制浆造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

3. 生物质材料制备棉基纤维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制备生物质材料,如生物质塑料、生物质薄膜等。

这些材料在包装、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和生物酶解法均可实现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有效分离。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涤棉混纺织物因其良好的性能和适中的价格而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这些混纺织物的报废与废弃,大量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如何进行有效处理与再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填埋或焚烧,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的分离,以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1. 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利用不同纤维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针对涤棉混纺织物,可采用机械筛分、静电分离等技术进行初步分离。

机械筛分法能够根据纤维的粗细程度进行初步分类,而静电分离法则利用不同纤维的静电性质进行精确分离。

2. 化学法化学法通常指通过化学试剂溶解或分解某种纤维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谨慎使用。

目前,一些新型的酶解技术或生物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废旧纺织物的清洁处理中。

三、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1. 纺织品的再利用经过清洁高效分离后的棉基纤维素可以再次用于纺织品生产。

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漂白、染色等,这些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以再次被制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

2. 其他领域的利用除了纺织品领域外,棉基纤维素还可以被用于造纸、食品包装、农业等领域。

例如,经过处理的棉基纤维素可以被用于制造环保型纸制品和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

此外,在农业领域,它还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的原料。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本研究采用物理分离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分离,并对分离后的棉基纤维素进行了再利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筛分和静电分离的组合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涤纶和棉纤维的分离。

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后,这些再生棉基纤维素纤维在物理性能上与新纤维无显著差异,完全可用于纺织品的生产。

此外,我们还发现再生棉基纤维素在造纸和食品包装等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验十八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技术

实验十八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技术

实验十八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技术【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分散染料常用的热熔染色方法,并学会分散染料热熔法染涤纶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要领。

【实验原理】分散染料是一类分子结构较简单、几乎不溶于水的非离子型染料,染色时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染液中。

它是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主要染料。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根据染色制品的色泽及要求不同,可用多种的染色方法,其一是用一种染料同时染两种纤维获得匀一色,浅色染色制品多用此方法;其二是用一种染料只染一种纤维获得深色,另一种纤维留白;其三是用两种染料同时染两种纤维,这种染色过程比较繁锁,可以用高温高压法先染涤纶,再用棉的染料套染棉纤维。

或者两种染料同浴轧染。

【实验过程】本实验采用分散染料上染涤纶。

一、实验准备1、仪器:染杯(500ml)、烧杯(250ml)、量筒(10ml、100ml)、刻度吸管(2ml-10ml)、水浴锅、分析天平、玻璃棒2、药品:分散红S-R、分散黄、冰醋酸、海藻酸钠、渗透剂JFC、碳酸钠、肥皂3、实验材料:涤纶织物(每块80mm×150mm)4、溶液配制:5%NaAlg溶液:称取5g海藻酸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

二、实验处方1、按处方配好染液,备用。

2、二浸二轧,轧余率60~70%,浸轧温度20~40℃,30秒。

3、用电炉烘干。

将织物一分为二,一半热熔固色,另一半不热熔。

4、热熔,温度170℃,5分钟。

5、染后水洗后,皂煮(95℃,5-10分钟)。

6、水洗,晾干。

四、注意事项1、浸轧染液及烘干应均匀,烘干温度以不超过80℃为宜。

2、织物烘干后应立即热熔,避免遇到水滴而产生水渍疵布。

五、实验报告1、贴样,比较热熔前后织物颜色的变化。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研究混纺是纺织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混合不同类型的纤维,在织物的性能和外观上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中,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组合。

本文将探讨涤纶棉型短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的研究情况和效果,并对此工艺的应用范围和优点进行探讨。

涤纶棉型短纤维是一种由聚酯纤维制成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具备棉纤维柔软、透气和吸湿性等天然纤维的特点。

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织物的性能和品质。

首先,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可以改善织物的舒适性和透气性。

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耐久性。

通过混纺这两种纤维,可以在透气性和舒适性之间取得平衡,提高织物的舒适度。

同时,混纺织物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可以快速吸收和排除身体水分,保持身体干爽。

其次,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可以改善织物的耐久性和维护性。

天然纤维一般比较容易起球和变形,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易起球和变形。

通过混纺,可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和耐洗性,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混纺织物也更容易维护,不易起皱和褪色,省去了用户的繁琐保养工作。

此外,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还可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效果。

天然纤维柔软、亲肤和丰富的颜色成为时尚产业的宠儿,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泽。

混纺后,可以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特点,使织物更具层次感和质感,提高了整体外观的吸引力。

然而,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两种纤维在染色上存在差异,导致混纺后织物的颜色不易均匀。

其次,两种纤维的收缩率和延伸率也不同,可能导致织物在水洗或干燥过程中发生变形。

此外,对于不同纤维比例的混纺织物,其性能和外观也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被广泛用于纺织品的制造,如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用纺织品等。

涤棉混纺织物的醇解及再聚合研究

涤棉混纺织物的醇解及再聚合研究

关键词 : 聚对 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纤维
涤棉 织物 乙二醇
醇解
再生
工艺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4 2 . 2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7 ) 0 l 一 0 0 0 1 — 0 5
涤 纶 由于具 有 结 实耐 用 、 弹性 好 、 不易变形 、 耐腐 蚀等优 异 的物 理化 学性 能而 被广 泛应 用 于服 用和 家 纺 领 域 。我 国 涤 法 各 有 其 优 缺 点 , - 9 ] 。其
中化学 回收 法是 指通 过化 学试 剂破 坏高 分子 聚合
物 分子 结构 , 使 分 子 内部 结 构 发 生 解 聚 进 而 转 变 成 单体 或低 聚物 , 再 利 用 生 成 的单 体 或 低 聚 物制
造 出纤 维 的方 法 ¨ …。化 学 回收 法 能 实 现 多 组 分
织 物 的 回收 利用 , 并且 理论 上可 以一 直重 复 下去 , 是 目前被 研究 最 多 的一种 回收 方法 。
纯, 中国石 化扬 子石 油化 工有 限公 司 提供 ; 乙二 醇 锑: 分析纯 , 巴斯 夫 公 司提 供 ; 二 水 醋 酸锌 、 乙醇 、
研 究 与 开 发
C 合 H I N 成 A 纤 S Y N 维 T H E 工 T I C 业 F , I 2 B E 0 R 1 7 , I 4 N 0 D ( U 1 S T ) R : Y 1
涤棉 混 纺 织 物 的醇 解 及 再 聚 合研 究
王 伟, 王朝生 , 王华平 , 王少 博 , 梁天元 , 秦 丹
无水乙酸钠 、 磷 酸 三 甲酯 、 苯酚、 四氯 乙 烷 : 分 析 纯, 国药集 团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提 供 。

涤棉混纺织物毕业论文

涤棉混纺织物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分析并研究了涤棉混纺织物的特点及其前处理的工艺流程!了解了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的机理(杂质如何去除)!冷轧堆法和汽蒸法各自的优缺点!对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冷轧堆法;汽蒸法目录引言 (2)第1章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及应用 (3)1.1 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 (3)1.1.2其它性质 (3)1.2 涤棉混纺织物的主要应用 (3)第2 章涤纶及棉的性质及其混纺植物的比例分配 (4)2.1 涤纶的性质 (4)2.2 棉织物的性质 (4)2.3 涤棉混纺织物的比例 (5)第3章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 (8)3.1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图 (8)3.2 (8)3.2.1 机压成型 (8)3.2.2 振动成型 (9)第4章焦油白云石砖的干燥和烧成 (10)4.1 干燥 (10)4.2 烧成 (10)第5章焦油白云石砖工艺流程图 (1)结束语 (1)结束语 (2)致谢 (3)参考文献 (4)引言焦油白云石砖是以烧结白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碱性耐火材料,耐火度1750-1900℃,具有较高的抗碱性渣侵蚀性能。

一般先将白云石熟料制成一定要求的颗粒和细粉后,经加热、配料,掺入5%~10%的焦油或沥青,在130~190℃的温度下搅拌、机压成型或振动成型,冷却后制得。

有的在使用前还预先经过低温(250~400℃)处理,排除部分挥发物,有助于提高低温强度,避免在使用初期塌落。

这种砖主要用于砌筑碱性平炉炉墙、转炉炉墙、炼钢电炉炉底、化铁炉熔化带、水泥回转窑烧成带等。

焦油白云石砖也是碱性耐火材料,对碱性渣的抵抗能力强,而对酸性渣的抵抗能力差,荷重软化开始温度同样比较低,只有1500~1570℃。

焦油白云石砖的耐急冷急热性比普通镁砖好得多,可达风冷20 次。

这与结合剂(固定碳)具有好的热稳定性有关。

使用不烧结的焦油白云石砖时,由于焦油或沥青在低温下加热即软化,故烘炉时在500℃下不能停留时间过长,以防止砖软化变形。

涤棉混纺织物单色染色实验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单色染色实验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单色染色实验1.通过单色打样了解分散或活性染料染棉织物上的上染情况2.为后面的配色打下基础重点:上染后分析在全棉或全涤上的色光变化难点同上操作分散染涤工艺复习1 流程2 处方3 条件活性染棉工艺复习1流程2处方3条件实验报告完成涤棉混纺织物浸染染色实验第一课时一,实验安全问题强调二,复习工艺(一)分散染料浸染涤棉混纺织物(单色)1.流程:染色-水洗-烫干2.处方:分散黄RGFC X%HAC 0.5ml/l3.条件T 130摄氏度t 15-30’浴比1:30 织物2g4.红外线小样机(注每次做2块)(二)活性染料单色浸染涤棉混纺织物1.流程:染色-固色-水洗-皂洗-水洗2.处方:活性黄X%Na2CO3 10-20g/l (10g/l)元明粉20-30g/l (20g/l)3.条件:T 70摄氏度t 30’浴比1:504设备:水浴锅第二三四课时三,进行实验(-)准备 1.母液2.助剂(二)计算染料按X%的用量计算出各小样的染料用量的具体值X分别为0.05 0.1 0.8 1.2助剂:按用量计算出具体值(三)进行按计算结果加料注意加料时要准确尽量减少误差(四)实验进行1.红外线小样机(1)设置好工艺曲线按小样机的具体操作进行(2)注意保护小样机接头和别忘开冷水阀2,水浴锅(1)设置温度为70摄氏度(2)使用前观察水浴锅内水位(3)注意实验进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止出现色花四.分散/活性浸染涤棉混纺织物1.分散染料浸染涤棉混纺织物(前面完成)2.活性染料套染原染棉混纺织物3.观察涤棉混纺织物上染情况五.重复实验六,卫生工作,关好电源门窗。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一、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二、实验原理: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就是将常规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合并为一步完成,常常被称为短流程处理工艺。

退煮漂一浴法中的主要助剂为碱性溶剂和氧化剂。

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中含有果胶物质、棉子壳、油脂、蜡质、含氮物质以及色素等杂质,它们在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乳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最终使杂质被水洗去除;涤纶中含杂质较少,主要是一些纺丝油剂和加工中沾的油污,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碱性溶剂和精炼剂可以使之乳化而除去。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加工后成为半成品,其质量主要用毛细效应、白度和织物断裂强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轧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1、实验仪器:涤棉混纺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耐碱渗透剂,高效精练剂,量筒,电子天平,均匀小轧车,蒸箱。

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10g/L100%双氧水8 g/L双氧水稳定剂 5 g/L耐碱渗透剂 5 g/L高效精炼剂 3 g/L总液量200ml浸轧温度室温汽蒸温度95~100℃汽蒸时间60min3、工艺流程:浸轧(二浸二轧)→汽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4、实验步骤:按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练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双氧水,配制成工作液备用。

取一块30×20cm(经×纬)的涤棉混纺织物坯布,在工作液中充分浸湿,室温下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然后放入蒸箱内100℃汽蒸60min,取出后90~95℃水洗一次,50~60℃温水水洗,再冷水洗,最后晾干留做半成品指标测试。

5、退煮漂效果测试:1、毛细效应2、白度3、织物断裂强力四、注意事项:1、织物浸轧前处理液后,马上送入蒸箱,若不能马上汽蒸要用保鲜膜包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简介(课题来源、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及所具备的条件等)
课题开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品质的生活追求越来越予以注重.纺织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但人们对穿着的健康,舒适考虑、已占促成购买纺织品交易的重要因素。

棉纤维是应用较为成熟与广泛的天然纤维,棉纤维以其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的特性,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涤纶具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具有结晶度高,取向度高,纤维强力高(是粘胶纤维的20倍),耐摩性好,弹性好不易起皱,挺括保形性好,耐光、热性好,洗涤后快干免烫,洗可穿性能良好等优良特性。

被广泛的应用在纺织品面料上。

本文重在探讨涤棉织物的纺织成牛仔布方法。

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及发展前景
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混纺品种已由原先的65%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近一、二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开始生产31毫米进口涤纶与棉(或粘胶)的低比例短涤/棉、(或粘胶)混纺产品,由于目前国内化纤印染加工设备缺少,根据纺织、商业两部会议纪要精神,这类产品均系使用棉的生产工艺、设备来加工的。

各地在生产这类产品中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并经试产试销投入了市场。

目前国际纺织品市场上流行的涤/棉混纺产品,其混纺比主要有40T/60C、45T/55c、35T/65C、20T/80C等,品种有巴里纱、细纺、府绸,斜纹,卡其,缎纹以及经纱为65T/35C、纬纱为纯棉的灯芯绒。

日本生产的品种有45T/55C、50T/50C、40T/60C的府绸,细布,巴里纱和条格布,多臂,大提花织物等。

炎国生产的短涤/棉混纺产品,在混纺比方面一般为两大类,一类为65T/35C,主要用作衬衣和外衣,另一类为50T/50C,主要用作床单类织物。

涤棉混纺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向着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类似于65T/35C混纺织物的洗可穿性能,又类似于棉的吸湿性,穿着较舒适等优良特性的低比例涤/棉混纺织物方向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涤棉混纺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

但是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等缺点。

由于涤纶染色所用分散染料,且染色温度为高温1300C,而棉纤维染色为活性染料,染色温度为常温600C。

本文着重探讨在解决两种纤维上染温度不同矛盾的过程中,染料、染色条件、助剂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