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和实验报告封面

思维导图和实验报告封面
思维导图和实验报告封面

实验报告单

__年级__班

思维导图

第_单元:______年级__班

5W2H分析法--案例原因分析

5W2H分析法--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 2008-08-25 14:50 阅读936 评论8 字号:大中小 “5W”是五个英文字母的词头,即“WHAT、WHO、WHEN、WHERE、WHY”,翻译成汉语就是“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因”,这原本是新闻写作的五大要素,外资企业现在也将此要求用于企业管理,并在“5 W”的基础上再加上了“2H”,“2H”也是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即“HOW DO、HOW MUCH”,翻译成汉语是 “怎样做、需要花费多少钱”。 “5W2H”还是所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者在提交报告时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一份报告中没有这些内容,或者这些内容交代得不清楚,那么绝对不会是一份质量高的工作报告。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 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1)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 (5)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6)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 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法。 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相反,有些问题提出来,反而挫伤我们的想象力。发明者在设计新产品时,常常提出: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这就构成了5W2 H法的总框架。如果提问题中常有“假如……”、“如果……”、“是否……”这样的虚构,就是一种设问,设问需要 更高的想象力。 在发明设计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会发明首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阻碍提问的因素,一是怕提问多,被别人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二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提问欲望渐渐淡薄。如果提问得不到答复和鼓励,反而遭人讥讽,结果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看法:好提问、好挑毛病的人是扰乱别人的讨厌鬼,最好紧闭嘴唇,不看、不闻、不问,但是这恰恰阻碍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文化生活思维导图2016

文化生活思维导图 '化的礼会作川为什 么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丈化与补会 文化对人的 影响文化彤响人r '尿什5J*祁『“出祜“ E认谓川界改适冊艸 过卅中转化为tna力战?对社会童展产生探刻 够响 史化的内涵 足什么 特点:人去特竹的现除,足-种攒菲*粉神活动 离不川初厕衲型?轴种严品海不川咄神油型 P优反东川了环琢政祁.丽给卩塔济 枚汕亚人的晌 文化9经济政泊 |< +11心砂 丈化Q政沁相".空融]_________________ : 文化号综介国力k f我现:丈优痢韭超碳为氏族凝囉力和创适力 的猱泉.越来眩厲为综件国m的収绘凶盍 、 怎么办:把疋化住检作为皿喘战略任的 农现 特定的乂化坏境 “來源 各种咛似化辭」j 彫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 影响人们的认谀活动实践活~' 抽点 序响人们的认说活动实践沾 动和型继方式 £替移默化:要参加健屣向上的' 丈化活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远持久:婴欖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吃观价值观 辱厂 r F富人的粘神肚界 文化塑适人生増强人的梢神力雄 X jf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思维导图 民联节日 機表現L 1 ; 文恼产 紙嚥认財民敝北 ,mn^TVL :H 诰,文乳印飙电f 和略 itSfiX :佣 M 熾文化的发 臥促进悄界文化的皴 顛使飢KOOSB 朋文化在巾脱拣XK 洲哗文化创法 世界文化的 多帥 \ 述要It 攵化是民軸戊是世界的 \ _ _________ } 文牝的瓣性与 文北在交流 删中

汇编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学号:100511530 班级:电气信息类1005 姓名:陆淑琴 指导老师:李诗高

实验一、汇编语言上机的基本过程及环境 【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的编辑、汇编、连接及调试的全过程,重点掌握使用DEBUG调试程序的方法。 (2)了解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 【实验内容】 (1)在数据段中定义两个数(数据自拟,包含有正数和负数),要求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出这两个数的和、差、积、商,并用Debug的相关命令查询计算结果(包括对CF,OF,SF,ZF的影响)。 (2)首先对AX,BX,CX寄存器赋初值(数据自拟),再将AX寄存器的中间八位,BX的低四位和CX的高四位拼接成一个新的字,并把结果存入偏移地址为0000H的存储单元。其中BX的低四位作为结果字的高四位,CX的高四位作为结果字的低四位。并用Debug的相关命令查询内存单元的结果字。 源代码: DA TA SEGMENT val1 DW 1000h val2 DW 2000h maxv DW ? DA 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STACK'

DB 100H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CODE' ASSUME CS:CODE, DS:DATA,SS:STACK .386 MAIN: MOV AX, DATA; MOV DS, AX PUSH val1 PUSH val2 CALL MAX ; POP maxv ;栈顶返回值出栈 MOV AX, 4c00H INT 21H MAX PROC PUSH BP ;执行该指令前堆栈情况 MOV BP, SP ;执行后堆栈情况 MOV AX, [BP+4] CMP AX, [BP+6] JA EXIT MOV AX, [BP+6] EXIT: MOV [BP+6], AX ;用栈顶返回值 POP BP RET 2 ;执行后堆栈情况 MAX ENDP CODE ENDS END MAIN 【实验步骤】 (1)用编辑软件(记事本、UltraEdit等)编辑一个扩展文件名为ASM的汇编语言源程序。 (2)用汇编程序MASM汇编上述的汇编语言源程序,形成目标代码文件。(扩展名为OBJ) (3)用连接程序LINK连接目标代码文件,形成可执行文件。(扩展名为EXE)(4)用DEBUG32调试可执行文件,观察执行结果,以验证其正确性。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学习资料

常见的酸和碱主题设计 适用年级九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在的二级主题——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本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酸和碱,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人教版教材初中化学九年级课本第十单元。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四个专题: 专题一:酸及其性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酸,认识酸的性质并知道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对浓酸的使用;了解酸的应用。 专题二:碱及其性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碱,认识碱的性质并进一步学习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对浓碱的使用;了解碱的应用。 专题三:酸碱中和反应。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和碱中的H+和OH-结合成H2O;知道可以通过中和反应的方法降低酸或碱的含量。

专题四:溶液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并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成果:探究实验报告、思维导图、课堂综合检测、主题单元检测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 2.理解物质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的实质 3.初步学会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及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常见酸和碱学会概括归纳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过程学习探究认识事物的方法 3.通过对酸碱溶液的酸碱性的认识学习建立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4.通过对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及酸碱混合后pH的变化测定体会间接观察法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酸碱性质的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对酸碱对生命活动的作用及中和反应的应用学习体会化学的价值所在 对应课标 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5W2H分析方法

5W2H分析方法 前言 在企业管理或者生活中我面临: 对问题不敏感,视问题为常态或者看不出毛病,这往往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 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会发明或设计首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现在阻碍提问的因素: 一是怕提问多,被别人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 二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提问欲望渐渐淡薄。 如果提问得不到答复和鼓励,反而遭人讥讽,结果在潜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看法:好提问、好挑毛病的人是扰乱别人的讨厌鬼,最好紧闭嘴唇,不看、不闻、不问,但是这恰恰阻碍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5w2H的定义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 兵器修理部首创。 5w2H分析法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如图: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 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出创新和发明新项目的思路,更进一步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法

5W分别是: 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2H分别是: 1)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2)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 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初中物理《压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压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4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内容是在前面力的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时需用到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重力、密度,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等重要知识。所以,本章知识也是初中力学知识的延续和综合,学习这些知识对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知识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少,所以应加强实验,如探究液体的压强,了解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专题划分三个专题:认识压强的概念;探究液体压强及大气压强的特点;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理解压强概念、单位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特点,及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

系。 难点:对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应用;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和理解;大气压强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本单元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小组完成一份“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报告单、一份“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单;利用身边常见废旧物品,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挖掘身边资源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九年级物理上册11章12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122F L F L =)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1、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s nh =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2、滑轮组的组装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 FS =单位:焦耳J )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或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力与距离垂直 四、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单位:瓦特 W 1(F G G n =+动)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阶段性实验报告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第一阶段性试验报告 于明贵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的高中作文教学面临很多的困难,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立意不明,想象空间不足,写作思路不清,结构不清,议论记叙文体不明等问题,都是作文教学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思维导图的提出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 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在现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学生的记忆,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数据库。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存在着一种畏难心里。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作

文的中心立意,按照一定的结构去完成作文。让学生明白写什么和如何写,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1、研究思维导图在作文立意中的应用 2、研究思维导图在作文结构中的应用 四、实验假设 如果按照行动研究法和案例法来实施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就会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提高作文审题立意的能力和应用不同结构来写作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研究的基本原则 1、遵循实验方案切实可行;实验目标循序渐进的原则。 2、遵循贴近教学联系实际;积极参与避免空泛的原则。 3、遵循生动活泼突出特色;立足课堂百花齐放的原则。 4、遵循手脑互动讲究实效;师生双主和谐互动的原则。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软件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一测试实例 1. 实验题目 一般软件系统登录页面测试或其它软件简单操作测试。 2. 实验目的 ⑴熟悉.Net 测试环境; (2) 了解软件黑盒测试的重要性; (3) 掌握利用软件功能需求测试的方法; (4) 掌握利用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 3. 实验要求 ⑴通过测试,找出软件的错误与缺陷; ⑵分析该程序的输入,建立不少于5个的等价划分; (3) 分别纪录每组测试用例对应的输出结果,总结自己的结论。4.实验结果:

实验二给出简单的测试用例编写1. 实验题目 书写黑盒测试用例 2. 实验目的 (1)了解测试用例的内容与重要性; (2)熟悉和掌握等价类划分,边界值条件测试方法 (3)掌握测试用例编写要点; 3. 实验要求 ⑴利用实验一的测试过程中所用数据,测试方法完成一个测试用例 (2) 测试用例以表格形式给出,并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 (3) 通过分组交换测试用例,分别再次进行测试。 4.实验结果:

测试用例设计 利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缺陷统计与分析 测试用例12不符合题目给定要求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输入日期为明年的2月29时,程序应报错。 用例质量:8.333% 缺陷密度:6.67% 测试结论与建议:应该对程序纠错性方面进行改进,如测试10情况下,程序进入死循环状态,说明程序鲁棒性不好。 实验三白盒测试用例设计 1. 实验题目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 2. 实验目的 (1) 熟悉和掌握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方法; (2) 理解白盒测试的优缺点; (3) 理解白盒测试的必要性。 3. 实验要求 ⑴以用户管理的添加功能为例,划出其程序流程图; ⑵分析程序流程图,确定各分支条件; ⑶设计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条件覆盖的测试用例,每种不少于三组; (4) 分别纪录每组测试用例对应的输出结果,给出结论; 4.实验报告 1.用java编写一个类,完成下面函数的功能,并编写另外一个类,调用该方法: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x>3)&&(z<10)) { k=x*y-1; //语句块1 j=sqrt(k); } if((x= =4)||(y>5)) { j=x*y+10; //语句块2 } j=j%3; //语句块3 } 2.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思维导图法之创意空间站测试答案

课后测试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下列哪项是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10 分) A 图文并茂式 B 全文字式 C 全图式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在老师的讲述中,下列哪个国家,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将思维导图作为必修课?(10 分) A 韩国 B 中国 C 新加坡 D 英国 正确答案:C ?3、198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斯佩里,当时发现大脑的皮质区,分为左右两边,那左右两边它有不同的心智能力。所以,下列哪项不是右脑所负责的选项?(10 分)

A 图像 B 完形 C 空间 顺序 正确答案:D ?4、史坦教授说:多少百分比的人是以左脑处理语言?(10 分) A 7% B 97% C 9% D 67% 正确答案:B ?5、老师在圆周率的案例中,老师使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思维的转换?(10 分) A 图像的联想 抽象到具象 C 图像到具象 D 抽象的联想 正确答案:B

?6、在老师的案例中,《秋思》是运用了思维导图的哪种呈现形式? (10 分) A 全图式 B 全文字式 C 图文并茂式 D 逻辑式 正确答案:A ?1、我们要是用几力来呈现:思维导图和思维导图法对我们能力的提升的话,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10 分) A 思考力 B 逻辑力 C 沟通力 D 理解力 正确答案:A B C D ?1、东尼·博赞先生在1974年,把这样的一个图解的这个工具通过《启动大脑》和BBC的广播推向了全世界?(10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根据耶鲁大学耗时五年的研究所知,旋转的舞者顺时针旋转时,当下我们更多的是在使用我们的左脑?(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脑速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一个提高?(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5W2H”分析法释义及运用实例

+“5W2H”分析法释义及运用实例 一、“5W2H”分析法含义 1、释义: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易于理解、便于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可广泛用于生产管理各个环节,无论是制定各类方案还是进行各项检修或技术改造,这一方法都可以帮我们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使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将计划和方案做得更周到细致,更少遗漏。项目实施时有助于我们的思路更加条理化、精确化。 ①、1W:WHAT——什么?首先了解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确认工作任务。 比如:管道加盲板,就需要确认:什么管道,需要加什么盲板,盲板名称、型号等明确清楚。 ②、2W:WHO——谁?谁负责?谁策划?谁实施?谁检查?谁配合?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③、3W:WHEN——何时?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什么时间是关键节点?从时间上考虑确定最佳作业时间,合理安排,符合作业条件。 ④、4W: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作业地点在哪里?在高处?受限空间?从地点、空间上考虑符合作业条件。 ⑤、5W:WHY——为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是否可省去?);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了今后工作少犯同样的错误?),使工作目的明确。 ⑥、1H: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怎样策划?如何实施?过程怎么监控?方法怎样?怎样确保安全、环保?明确工作方法、措施、步骤。 ⑦、2H:HOW MUCH——多少?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费用?需要协调多少资源?完成后产生多少效益?用数字来明确、量化。 1 / 2

实例告诉我们:运用“5W2H”分析法,考虑问题思路更有序,更全面、更深入。 三、要求: 全体人员要认真学习、理解、运用5W2H分析法,各车间管理人员、各项目负责人要按照“5W2H”的方法去策划、组织、执行,务必坚持运用到工作实际当中去,养成习惯。只要长期坚持,各项工作的策划就会更加深入、全面、细致、不漏项,从而避免或减少因策划不到位导致的问题的出现。 2 / 2

思维导图最简单的画法!

思维导图最简单的画法! 导语: 思维导图目前可以划分为博赞式思维导图(传统思维导图)和创新创意式思维导图,后者是基于传统的思维导图基础上,经过一些创意升级,比如鱼骨图、时间轴线图、概念图等。本文为你介绍最简单的画法! 用什么软件绘制创意思维导图? 要绘制有创意的思维导图,光靠Word和PPT是绝对不够的,你需要选一款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来绘制。MindMaster思维导图是一款跨平台、多功能的思维导图软件。它具有简洁的操作界面、稳定性高、自定义功能强大等特点,可以让你快速创作内容丰富、时尚精美的思维导图。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812364.html,/mindmaster/ MindMaster里创意的思维导图怎么画出来的? 丰富的模板、例子 颜色丰富,线条很优雅,这都是它自带的模板,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心思,就

能得到一个很“精美”的思维导图。 布局 可一键轻松切换思维导图的布局。 主题 内置的主题样式,可对思维导图上各类型元素的样式进行统一修改,包括主题的颜色、字体、线条、填充等等。 彩虹色 用于设置思维导图的色彩搭配模式,目前提供四种常用类型:单色,彩虹色,交替色和对称色。

【单色】所有分支变成单一颜色。 【彩虹色】每个分支显示不同的颜色。 【对称色】所有分支的颜色左右两边对称。 【交替色】所有分支交替使用两种颜色。

效果 将整个思维导图置为手绘风格。 图标 提供各种各种思维导图通用图标,比如:优先级、进度、箭头、旗帜、星星等。

剪贴画 可从剪贴画的库里按照目录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2020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14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4·浙江高考·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②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③正确;根据材料“井田制”,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2019·北京高考·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选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表现而非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强调汉代推崇儒学的原因而非秦朝对儒学的打击排斥,排除B项;《汉书》是官方史书,《史记》是史学家编撰通史的典范,排除D项。 3.(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故选C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排除A项;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B项;文化政策是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制度性规定,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 4.(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必看!创意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必看!创意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导语: 思维导图目前可以划分为传统思维导图和创新创意式思维导图,后者是基于传统的思维导图基础上,经过一些创意升级,比如鱼骨图、时间轴线图、概念图等。我们具体看创意思维导图怎么画。 用什么软件绘制创意思维导图? 要绘制有创意的思维导图,光靠Word和PPT是绝对不够的,你需要选一款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来绘制。MindMaster思维导图是一款跨平台、多功能的思维导图软件。它具有简洁的操作界面、稳定性高、自定义功能强大等特点,可以让你快速创作内容丰富、时尚精美的思维导图。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812364.html,/mindmaster/ MindMaster里创意的思维导图怎么画出来的? 丰富的模板、例子 颜色丰富,线条很优雅,这都是它自带的模板,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心思,就

能得到一个很“精美”的思维导图。 布局 可一键轻松切换思维导图的布局。 主题 内置的主题样式,可对思维导图上各类型元素的样式进行统一修改,包括主题的颜色、字体、线条、填充等等。 彩虹色 用于设置思维导图的色彩搭配模式,目前提供四种常用类型:单色,彩虹色,交替色和对称色。

【单色】所有分支变成单一颜色。 【彩虹色】每个分支显示不同的颜色。 【对称色】所有分支的颜色左右两边对称。 【交替色】所有分支交替使用两种颜色。

效果 将整个思维导图置为手绘风格。 图标 提供各种各种思维导图通用图标,比如:优先级、进度、箭头、旗帜、星星等。

剪贴画 可从剪贴画的库里按照目录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Word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和步骤 7.1 Word文档基本操作 1、启动Windows后,在桌面上查找Word 2003 快捷图标。尝试启动、退出Word 2003,观察其启动、结束的情况是否正常,同时观察在正常启动后Word 2003的窗口状态、缺省文档名、工具栏的组成等内容是否与教材讲解的一致。 2、在当前文档内随意输入若干中英文文字、词(各十个以上即可)后,将此文档保存为一个名为Test.doc的文档文件(文件夹自定),并观察本操作过程的执行是否正常。 3、请用最便捷的方法和最恰当的编辑手段,使用五号宋体,输入下述阴影部分的文字内容,并注意中文的修饰要求(提示:修饰要求在括号内)。 4、在制作好版面后观察此文档的普通、页面、大纲和阅读版式4种显示模式中的显示效果。 5、将此文档保存为一个名为Test1.doc的文档文件(文件夹自定)。 7.2 Word 2003文档编辑与排版 1、沿用上一个实验输入的文字内容并将其打开读入到文档编辑区内。 2、将文档的范围限定在下述尺寸之内: ●左边界3厘米; ●右边界2.5厘米; ●上、下边界各2.5厘米。 3、请按下述的字体和版面要求设置该文档: ●各自然段向左缩进0.8厘米; ●标题采用的字体和字号标在个标题右侧的括号内(如宋五即表示宋体五号字); ●各级小标题一律左对齐; ●所有正文部分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 ●所有英文字母一律使用Time New Roman体。 4、其他版面如边框、分栏、项目符号等都应与该文档的范例相同。 5、在页眉的中部键入该文档的文件名并在右侧输入学号和姓名;在页脚的中部插入页码。 7.3 Word 2003 文档中的表格编辑 1、建立一个5列、4行的表格框架,所有单元格的文字均设定为中间对齐并要求列的宽度不小于2.5厘米。 2、表格结构的修改操作: ●将自上向下数起的第3行的(自左至右数起)第3列拆分成另外的两列; ●在自上向下数起的第4行的前面插入新的一行,且将新行内的(自左至右数起)第3 列与第4列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删除本表最右侧的一列。 3、设置表头和输入内容: ●绘制斜线表头,并输入文字; ●在首行的任意单元格内输入文字,并有意使文字数超过列的宽度,观察所产生的现象; ●在第2行的某单元格内输入若干文字(不超过该单元格的宽度时)后按回车键继续键 入少量的文字(少于上一行即可),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并将其与前一步的效果对比,有何异同; ●向其它单元格内输入任意的数值或文字。 4、设置表格属性: ●使用“表格属性”将所有单元格内的内容垂直居中对齐; ●使用“表格属性”将整个表格相对于页面居中对齐。 5、将本文档以Test3.doc为名保存。

excel实验报告

实验四电子表格Excel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 1.学习excel的使用,初步了解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操作。 2.学习excel的数据排序和筛选,多工作表的使用,运用电子表格数据生成图表。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任务一:建立一个成绩表并简单设置格式 1.运行Excel,创建一个工作簿文件,文件命名为“学生成绩.xls”; 2.在sheet1中输入如下图所示的数据。注意,学号采用自动填充的功能快速输入; 3.在第1行上面插入一行,在A1单元格中输入标题“2009级学生入学成绩表”,将A1到I1单元格合并居中,设置标题为黑体、16号字、红色,单元格背景色为浅黄色; 4.在学号为“20080008”的记录前插入一行,任意输入数据。 5.删除学号为“20080006”的那一行。 6.将所有学号中的“2008”改为“2009”。 7.运用函数或公式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8.分别在A11和A12单元格输入“最高分”、“最低分”,求出所有学生中各门课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9.设置表中各单元格水平居中对齐、垂直居中对齐。 10.设置第1行的行高为30,其余各行行高为16;列宽为“最适合的列宽”。 11.设置平均分列中的数值格式为保留2位小数位数。 12.为该表增加表格线(不包括标题行),内网格线为最细的实线,粉红色;外框线为最粗的实线,橙色。 13.将第2行的所有字符的字体设置为楷体、加粗,字号为14,颜色设置为红色,填充背景色为青绿色。 14.把sheet1命名为“入学成绩表”; 任务二:练习函数和公式的运用 15.打开“工资表.xls”,计算Sheet1中各职工的应发合计、工会会费、养老保险、实发工

全新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全新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导语: 思维导图目前可以划分为传统思维导图和创新思维导图,创新式的思维导图主要基于软件的画法。本文就来为你介绍这种全新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用什么软件绘制创意思维导图? 要绘制有创意的思维导图,光靠Word和PPT是绝对不够的,你需要选一款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来绘制。MindMaster思维导图是一款跨平台、多功能的思维导图软件。它具有简洁的操作界面、稳定性高、自定义功能强大等特点,可以让你快速创作内容丰富、时尚精美的思维导图。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812364.html,/mindmaster/ MindMaster里创意的思维导图怎么画出来的? 丰富的模板、例子 颜色丰富,线条很优雅,这都是它自带的模板,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心思,就能得到一个很“精美”的思维导图。 布局

可一键轻松切换思维导图的布局。 主题 内置的主题样式,可对思维导图上各类型元素的样式进行统一修改,包括主题的颜色、字体、线条、填充等等。 彩虹色 用于设置思维导图的色彩搭配模式,目前提供四种常用类型:单色,彩虹色,交替色和对称色。 【单色】所有分支变成单一颜色。

【彩虹色】每个分支显示不同的颜色。 【对称色】所有分支的颜色左右两边对称。 【交替色】所有分支交替使用两种颜色。

效果 将整个思维导图置为手绘风格。 图标 提供各种各种思维导图通用图标,比如:优先级、进度、箭头、旗帜、星星等。

剪贴画 可从剪贴画的库里按照目录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插入关系 可以在两个主题之间插入关系线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插入边框 插入摘要 点击获取更多思维导图使用技巧: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7812364.html,/software/mindmap/

向日葵实验报告

河南大学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葵花向太阳 指导老师:张东明 学院:民生学院 专业:2011级电子测控 姓名:侯晓欢 学号:1103623027 实验组号: 5 验收日期: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查询资料,实验整体方案选定。 (2)、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绘制原理图及PCB 图。 (3)、制作PCB电路板及购买元器件。

(4)、根据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5)、测试焊接好的电路板,检验是否能实验预期现象。 (6)、实验结束,请老师验收。 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绘制原理图及PCB图

实验心得体会: (6)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

位示图实验报告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报告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名称编写用位示图法管理文件存储 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程序学生姓名侯康康13 章涛15 张德天32 何天龙10 专业班级12计本(3) 指导教师屠菁 2014 年11 月

1实验目的(字体四号,宋体,行距倍,段前段后行) 理解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基本概念,掌握产生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几种方法,体会位示图算法是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位示图算法,进一步理解位示图算法的原理和执行过程,掌握位示图算法的描述和应用,进一步熟练掌握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的方法。 2 实验内容 程序首先要给出位示图初态。分配时,参数为文件名及需要分配的块数。回收时,参数为文件名。 回答信息:分配时,能够分配时,给出文件名和分配的具体块号。否则,给出无法分配的信息。显示位示图。 回收时:给出回收的具体块号。显示位示图。 3 实验步骤 位示图说明 位示图算法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的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在外存上建立一张位示图(bitmap),记录文件存储器的使用情况。每一位仅对应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取值0和1分别表示空闲和占用。文件存储器上的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通常可用m*n个位数来构成位示图,并使m*n 等于磁盘的总块数。位示图也可描述为一个二维数组map[m*n],如图(1)所示:

概要设计 封装属性 在新建作业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作业名和作业块数。所以新建一个,里面封装两个属性,一个是作业名id;一个是作业块数,我们定义成一位数组ye.用来记录输入作业块数输入时在位示图中的位置。 各功能的实现 存储空间的分配算法 首先要输入作业名和大小,若作业名已存在则报错;若没有,则比较空闲区中空闲块数是否大于欲分配的块数。有的话分配;没有的话报错;分配的时候该作业要记录下自己所占盘块的其实盘号和所占用的盘快数。并修改对应盘块的位示图的值。程序中对应的是从获取id(作业名)和num(块数),再进行分配操作,分配算法如下: String id=("id"); int num=("num")); boolean flag=false; int n=0; int[][] q=new int[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