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试题汇总-填空题

无线传感网试题汇总-填空题
无线传感网试题汇总-填空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汇总

一、填空题

1、狭义的无线传感网络包含()()()。

2、传感器节点由()()()()四部分组成。

3、IEEE802.15.4规范定义了27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其中0号信道,1号信道,26号信道的中心频率分别是()()()。

4、IEEE802.15.4的数据传送有三种方式,一是();二是(),三是()。

5、IEEE802.15.4标准中共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帧:()()()()。

6、定时器1是一个(16)位定时器,可在时钟()或()递增或者递减计数。

7、定时器1有()()()()四种工作模式。

8、定时器通道控制模式包含()和()两种模式。

9、CC2530定时器的精度有()()()。

10、设置定时器1的控制寄存器T1CTL值为0X0E,则时钟进行了()分频,定时器工作于()模式(参看教材246页表6-44)。

11、将定时器通道1设置为下降沿捕获,允许通道1中断,则捕获/比较寄存器T1CCTL1的值为();将定时器通道0设置为输出比较模式,输出置0,通道0的比较模式为:“输出置0”,则捕获/比较寄存器T1CCTL0的值为()(参看教材246页表6-46)。

12、CC2530有()个IO口,其中()()2个8位端口,P2一个()位端

13、将P0口设置为输出,则P0DIR=()。(参看教材174页表6-4)

14、将P1口设置为输出,则P1SEL=()。(参看教材175页表6-5)

15、如果已经允许P0中断,只允许P0口的低4位中断,P0IEN=()。(参看教材184页表6-14)。

16、如果P0IFG=0X05,则哪些端口有中断发生()。

17、TinyOS操作系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Culler领导的研究小组为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简称WSN)量身定制的开源的()操作系统。而nesC语言由C语言扩展而来,用来描述TinyOS 的();nesC语言是TinyOS的(),也是TinyOS应用程序的()。

18、填写TinyOS结构图。

19、接口()和组件()是nesC语言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组件又包含模块()和配置()两种类型。

20、接口提供命令()和事件()两种类型函数,但这两种类型接口函数的实现和调用方式完全不一样,向下调用命令,向上触发事件。命令函数()必须由接口的提供者()实现,接口使用者调用();事件函数必须由接口提供者触发通知(),接口使用者实现事件函数,也就是说,上层组件()调用底层组件(接口提供者)的命令函数,启动底层组件实现命令功能;底层组件实现某种功能后,通过事件触发事件,通知报告上层组件对相应的事件进行处理。

21、模块和配置组件各有两部分代码块,第一块部分为声明部分,主要定义提供或使用接口,第二个块为组件的实现部分,模块的实现()部分C语言一样,完成组件的逻辑功能的实现;而配置的实现()部分只包含将组件接口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代码,实现将组件所提供的接口与其他组件使用的接口连接起来。

22、“->”和“<-”两种操作表示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相互连接,箭头的方向由使用者指向提供

者,即调用者->被调用者,这也确定了组件接口中的命令函数和事件函数调用路径。“->”和“<-”操作符在使用上是完全相同。

23、CC2530 是用于2.4-GHz IEEE 802.15.4、ZigBee 和RF4CE 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CC2530 结合了领先的RF 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 和许多其他强大的功能。CC2530 具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短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

24、CC2530的 ADC转换器支持(14)位模拟数字转换,转换后的有效位数高达(12)位;( 7-12 )位的有效分辨率位。

25、如图7-1所示,CC2530的 ADC转换器(8)个独立输入通道,可接受单端或差分信号;还可以通过(tmp_sensor)采集温度;通过(VDD/3)测试电池电量;参考电压可选为(INT 1.25v)、(AIN7)、(AVDD)和(AIN6-AIN7)。

26、CC2530具有(USART0)和(USART1)两个串行通信接口,它们可分别运行于异步UART 模式或者同步SPI模式。

27、CC2530的异步串行接口提供使用(RXD)和(TXD)的 2 线。

28、当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时,查表7-7确定UxBAUD. BAUD_M[7:0]的值为(59);xCSR. BAUD_E[4:0] 的值为(8)。

20、SPI,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设接口)。

30、IIC(Inter – Integrated Circuit)又称( I2C)总线是菲利浦公司推出的芯片间串行传输总线。它用(2)根线实现完善的全双工同步数据传送。

31、I2C串行总线一般有两根信号线,一根是双向的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所有接到I2C 总线设备上的串行数据SDA都接到总线SDA上,各设备的时钟线SCL接到总线SCL上。

32、CC2530 是美国TI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2.4-GHz (IEEE802.15.4)和(Zigbee)和RF4CE 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

33、TinyOS的主动消息组件ActiveMessageC包含了网络协议中路由层以下的部分,在TinyOS网络通信实际应用,可以利用TinyOS中的主动消息模型(ActiveMessage)的基本功能实现点对点无线通信(Point to Point,简称(P2P);(Point to MultiPoint,简称(P2M)无线通信。

34、TI 公司提供的Packet Sniffer 软件可以捕获和监听(蓝牙)、(Zigbee)、RF4CE、SimpliciTI等通信协议中的消息包。

35、点对多点通信通常用于数据(收集)或数据(分发)。

36、点对多点通信实例中,中心节点或网关节点地址为(1),其它同组的节点不能使用这个地址。

37、TinyOS应用系统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开启中断、触发启动成功的事件以及循环任务调度四个过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WSN?有何特点?

答:无线传感网络简称WSN;特点:(1)大规模网络(2)生存能力强

(3)精确性高和可靠性(4)自组织能力强(5)可扩展性强(6)以数据为中兴的网络(7)能量的局限性(8)硬件资源的有限性(9)通信能力的有限性

2、什么是TinyOS?它有何特点?

答:开源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1)主动消息通信技术

(2)时间驱动模式(3)轻量级线程技术及两层调度技术

3、一个UART 字节包含哪些内容?

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1作为可选项的第9位数据或者奇偶校验位,1个或两个停止位。

4、什么是IEEE802.15.4?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IEEE802.15.4是IEEE针对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制定的无线通信标准。

它的主要特点有:工作频段和数据速率;支持简单器件;信标方式和超帧结构;数据传输和低功率;安全性;自配置。

5、接口提供哪两种类型函数?

这两种函数在使用上有何不同?答:接口提供命令和事件两种类型函数,但这两种类型接口函数的实现和调用方式完全不一样,向下调用命令,向上调用事件。命令函数必须由接口提供者实现,由接口的使用者调用;时间函数必须由接口提供者触发通知,由接口使用者实现。也就是说,在上层组件调用底层组件的命令函数,启动底层函数实现命令功能;底层组件实现某种功能后,通过触发事件通知上层组件对相应的事件进行处理。

6、TinyOS操作系统中,每个nesC应用程序通常包括哪几个文件?这些文件各有何用途?

答: TinyOs操作系统中,每个nes C应用程序通常都包括顶层配置文件、核心处理模块文件、编译文件以及其它诸如头文件等。配置文件主要用于说明应用程序所要使用的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接口关系,通过配置文件的接口连接,能把许多功能独立且相互联系的软件组件构成一个应用程序框架;模块文件主要负责实现应用程序中的具体逻辑功能;编译文件主要引导nesC编译器对应用程序进行编译,包括编译变量的预定义。

7、定时器1的自由运行模式和模模式有何区别?

自由运行模式从oxoooo开始计数,到计数器达到oxFFFF时重新开始计数,而取模模式是从oxoooo开始计数到寄存器保存的最终技术时,重新计数。自由运行模式可以产生独立的时间间隔,输出信号频率,取模技术模式可以用周期小于oxFFFF的应用程序。

8、什么是看门狗定时器?其用途是什么?CC2530看门狗定时器的特性有哪些?

答:看门狗定时器实际上是一个计数器,一般给看门都定时器一个大数,程序开始运行后看门狗开始倒计数。

用途:可以用于受到电气噪音、电源故障、静电放电等影响的环境,或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环境。

特性:(1)拥有四个可选的定时器间隔,(2)可以运用看门狗模式

(3)可以运用定时器模式(4)能够在定时器的模式下产生中断请求;

9、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和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

10、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11、PPDU报文数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PPDU报文数据由用于数据流同步同步头(SHR),含有帧长度信息的物理层报头(PHR)以及承载有MAC帧数据的净荷组成。前同步码用来为后续数据的的收发提供片或数据的同步;帧定界符用来标识同步域的结束及报文数据的开始;帧的长度域用7位定义物理层净荷的字节数;物理层数据域长度根据情况可变,承载了物理层报文数据,包含有MAC层数据帧。

12、MA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哪7方面?

网络协调者,产生并发送信标帧;设备码信标同步;支持PHN网络的关联和取消关联操作;为设备安全性提供支持;信道接入方式采用避免载波监测多路访问机制;处理和维护时隙机制;有两个对等的的MAC实体之间提供一个可靠地信链路。

13、MAC层通用帧格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部分?帧控制域帧类型子域加密控制子域后续帧控制位应答请求位同一PAN指示目的地址模式子域源地址模式子域序列号目的PAN标示符目的地址域源PAN标示符源地址域净荷帧校验序列

14、CC2530的AES协处理器有何特性。

支持ECB CFB UFB CTR CBC-MAC模式硬件支持CCM 128位密钥和初始化向量/当前时间具有DMA传送出发能力

15、异步UART 模式的操作具有哪些特点?

8位或者9位数据奇校验偶校验或者无奇偶校验可软件配置起始位和停止位电平发起数据的顺序可以配置为首先发送待发数据的低位CLSB或者高位CM8B 接受和发送的DMA触发也相互独立提供奇偶校验和帧校验出错状态

16、SPI 接口由哪四种信号构成?

SPI接口由SDI SDO SCK CS

17、SPI总线通信基于主-从配置,它有哪4个信号?

MOSI MISO SCK SS

18、简述nesC程序开发步骤。

答:(1)建立应用程序文件架(2)编写顶层配置文件

(3)编写模块文件(4)编写编译文件

19、简述AES加密一条消息的步骤。

(1)设置加密模式,(2)加载加密钥匙

(3)载入初始化向量(IV) ,(4)为加密/解密而下载/上传数据。

20、简述定时器的自由运行模式和取模模式有何区别?画图说明。

答:自由运行模式计数器从0x0000开始,每个时钟边沿计数器加1,当计数器达到0xFFFF时计数器载入0x0000重新开始计数,

取模计数时,定时器1的16位计数器从0x0000开始,每个时钟边沿计数器加1,当计数器达到寄存器T1CC0保存的最终计数时,计数器将复位到0x0000,重新开始计数。

四、分析题

1、超声波测距原理分析

超声波测距的原理: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已知,测量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计算出发射点到障碍物的世纪距离。超声波测距原理与雷达原理是一样的。

2、多点组网操作

3、光敏电阻测量原理分析

答:这是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的正极,空穴奔向电源的负极,从而使光敏电阻器的阻值迅速下降。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广弱,电阻值增大;

4、信道中心频率计算

5、如何实现点对点组网?

6、CC2530 ADC(模拟/数字)转换器有转换数据寄存器(ADCH:ADCL)具体格式参见表7-1和表7-2。假设ADCH的内容为(aaaa aaaa)ADCL为(bbbb bb00),进行程序分析。

语句:

unsigned int a,b,c,d;

a= (ADCH>>2); //0000 0000 00aa aaaa

a= a<<8; //00aa aaaa 0000 0000

b= ADCL; //bbbb bb00

c=( ADCH <<6)|(b>>2); //aaaaaa00|00bbbbbb=aabbbb bb

d=a|c; //00aa aaaa aabbbb bb

以上语句执行后,变量d 的内容是(00aa aaaa aabbbb bb )。

7、根据ADCCON2(0xB5)--ADC 转换控制寄存器2格式,如果设置转换序列转参考电压选择为内部参考,分辨率为12位,对温度传感器进行采样,则ADCCON2的值为(00111110=0x3e );如果设置转换序列转参考电压选择为AVDD5引脚,分辨率为10位,对通道AIN7进行采样,则ADCCON2的值为(10 10 0111=0xa7 )。(参见教材表7-4)

8、IEEE802.15.4规范定义了27个物理信道,信道编号从0到26,每个具体的信道对应着一个中心频率,这27个物理信道覆盖了3个不同的频段。不同频段所对应的带宽不同,标准规定868MHz 频段定义了1个信道(0号信道);915MHz 频段定义了10个信道(1~10号信道);2400MHz 频段定义了16个信道(11~26号信道)。这些信道的中心频率定义如下:

868.3 =0c f MHz k =

()[][]906211 MHz 1,10c f k k =+?-∈

()[][]2045511 MHz 11,26c f k k =+?-∈

其中,k 为信道编号,F 为信道对应的中心频率。

当K=0,2,10,12时,信道的中心频率分别是多少?

9、点对多组网

1)进行点对多组网时,所有节点的GRP 应该相同,主节点(网关节点)的NID 是1;其它节点的NID 怎么设置?取值范围(2-255),注意每个节点不能相同。

2)如果使用:make enmote install GRP=10 NID=01 编译命令组网主节点,则对NID 为2,5,10的节点组网,写出这些组网命令。 make enmote install GRP=10 NID=02

make enmote install GRP=10 NID=05

3)如果要将通信信道以静态的方法设置为20,则写出组网指令。

make enmote install GRP=10 NID=01 CH=20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践_实验指导书

无线传感网智能组网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类)实验 1.Zigbee基本通信实验 1.1实验目的 ?了解实Zigbee的原理及在软件上如何方便使用; ?掌握在Windows CE 6.0下进行UART编程的方法。 1.2实验设备 ?硬件:EduKit-IV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Mini270核心子板、Zigbee模块、PC 机; ?软件:Windows 2000/NT/XP 以及Windows 平台下的VS2005开发环境。 1.3实验容 ?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编写一个可运行于EduKit-IV型实验箱Windows CE 6.0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 ?学习和掌握EduKit-IV教学实验平台过UART与Zigbee模块通信,实现对Zigbee 模块的配置和对等网模式下的通信。 1.4实验原理 1.4.1Zigbee起源 无线网络系统源自美国军方的“电子尘埃(eMote)”技术,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该系统基于IEEE802.15.4规的无线技术,工作在2.4 GHz或868/928 MHz,用于个人区域网和对等网状网络。ZigBee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依据802.15.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相对于现有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无线ZigBee网络技术将是近距离通信最低功耗和成本的技术。这一技术目前正向工业、民用方向推广和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1教学内容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库1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 信息 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 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 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 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 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 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 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 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2.4GHz、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15.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 78 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 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 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 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 部分组成 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 造一个覆盖万物的网络。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二、基本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无线传感器实验报告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Contiki mac协议与xmac协议的比较 1.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节点由电池供电,其能力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节点能源一般不可补充。因而降低能耗、延长节点使用寿命是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点。 WSN中的能量能耗主要包括通信能耗、感知能耗和计算能耗,其中通信能耗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减少通信能耗是延长网络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同时,研究表明节点通信时Radio模块在数据收发和空闲侦听时的能耗几乎相同,所以要想节能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Radio模块的侦听时间(收发时间不能减少),及减小占空比。 传统的无线网络中,主要考虑到问题是高吞吐量、低延时等,不需要考虑能量消耗,Radio模块不需要关闭,所以传统无线网络MAC协议无法直接应用于WSN,各种针对传感器网络特点的MAC协议相继提出。现有的WSN MAC协议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根据信道访问策略的不同可以分为: X-MAC协议 X-MAC协议也基于B-MAC协议的改进,改进了其前导序列过长的问题,将前导序列分割成许多频闪前导(strobed preamble),在每个频闪前导中嵌入目的地址信息,非接收节点尽早丢弃分组并睡眠。 X-MAC在发送两个相邻的频闪序列之间插入一个侦听信道间隔,用以侦听接收节点的唤醒标识。接收节点利用频闪前导之间的时间间隔,向发送节点发送早期确认,发送节点收到早

期确认后立即发送数据分组,避免发送节点过度前导和接收节点过度侦听。 X-MAC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算法,根据网络流量变化动态调整节点的占空比,以减少单跳延时。 优点: X-MAC最大的优点是不再需要发送一个完整长度的前导序列来唤醒接收节点,因而发送延时和收发能耗都比较小;节点只需监听一个频闪前导就能转入睡眠。 缺点: 节点每次醒来探测信道的时间有所增加,这使得协议在低负载网络中能耗性比较差。而且分组长度、数据发送速率等协议参数还需进一步确定 X-MAC原理图如图3所示: ContikiMAC协议 一.ContikiMAC协议中使用的主要机制: 1.时间划分

(完整版)无线传感器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2、感知目标、网络节点、用户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互联网协议栈的五层协议相对应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业化障碍包括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大规模组网问题、大规模组网问题实用化低功耗技术、微型化加剧信号串扰、可靠性提高资源需求 二、判断题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对) 2、SINK节点:亦称网关节点,与簇头结点的功能完全相同。(错) 3、通过拓扑控制自动生成的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可为数据融合、时间同步和目标定位等很多方面奠定基础,有利于节省节点的能量来延长网络的生存期。(对) 4、美国军方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对) 三、选择题

1、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的国家是(B) A中国B美国C日本D韩国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包括(C) (1)可快速部署 (2)可自组织 (3)隐蔽性强和高容错性 (4)成本高,代价大 A (1)(2)(4) B (2)(3)(4) C (1)(2)(3) D(1)(3)(4) 3、将“信息社会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其中多处涉及对WSN 的研究,启动了EYES 等研究计划的组织是(D) A日本总务省 B韩国信息通信部 C美国国防部 D欧盟 4、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兴起无关的技术是(A) A虚拟运营技术 B无线通信 C片上系统(SOC) D低功耗嵌入式技术

湖南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DV-HOP

无线传感器网络 题目:DV-hop定位算法 学生: 学号: 完成时间: 2014.5.12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了解DV-hop算法原理,熟悉DV-hop算法代码,分析DV-hop算法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 DV-hop算法概述 (一)基本思想: 3、计算位置节点与犀鸟节点的最小跳数 4、估算平均每跳的距离,利用最小跳数乘以平均每条的距离,得到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估计距离 5、利用三遍测量法或者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 (二)定位过程 1、信标节点向邻居节点广播自身未知信息的分组,其中包括跳数字段,初始化为0 2、接受节点记录具有到每条信标节点的最小跳数,忽略来自一个信标节点的较大跳数的分组,然后将跳数数值加1,并转发给邻居节点 3、网络中所有节点能够记录下到每个信标节点最小跳数 (三)计算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的实际跳段距离

1、每个信标节点根据记录的其他信标节点的位置信息和相距跳数,估 算平均每跳距离 2、信标节点将计算的每条平均距离用带有生存期字段的分组广播至网络中,未知节点仅仅记录接受到的第一个每跳平均距离,并转发给邻居节点 3、未知节点接受到平均每跳距离后,根据记录的跳数,计算到每个信标节点的跳段距离 (四)利用三边测量法或者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自身位置 4、位置节点利用第二阶段中记录的到每个信标节点的跳段距离,利用三边测量法或者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自身坐标 三、实验容和步骤 DV-hop代码如下: function DV_hop() load '../Deploy Nodes/coordinates.mat'; load '../Topology Of WSN/neighbor.mat'; if all_nodes.anchors_n<3 disp('锚节点少于3个,DV-hop算法无法执行'); return; end %~~~~~~~~~~~~~~~~~~~~~~~~~最短路经算法计算节点间跳数~~~~~~~~~~~~~~~~~~~~~~~~~~~~~~~~~~~~ shortest_path=neighbor_matrix; shortest_path=shortest_path+eye(all_nodes.nodes_n)*2; shortest_path(shortest_path==0)=inf;

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组网技术-传感网原理实验室建设方案

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组网技术-传感网原理实验室建设方案

目录 1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组网技术-传感网原理实验室 ................................ - 3 - 1.1总体规划............................................................ - 3 - 1.2实验设备............................................................ - 4 - 1.2.1基本介绍........................................................ - 5 - 1.2.2主要特性........................................................ - 6 - 1.2.3智能网关........................................................ - 8 - 1.2.4智能节点....................................................... - 11 - 1.2.5无线模组....................................................... - 14 - 1.2.6感知设备....................................................... - 16 - 1.3课程大纲........................................................... - 20 - 1.3.1课程概要....................................................... - 20 - 1.3.2教学大纲....................................................... - 21 -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填空题 1.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 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 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 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 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 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 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 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 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协议

17. 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 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 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 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二、选择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A A.传感模块模块 C网络模块 D实验模块 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A A.球状 B网络 C直线 D射线 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 A. B. C. D. 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D A.星型结构、B网状结构C簇树型结构D树形结构 5.下面不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的技术。B A.定位技术B节能管理C时间同步D数据融合 6.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的特点D A.能量优先 B.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C.以数据为中心 D预算相关 7.下面不是限制传感器网络有的条件C A电源能量有限 B通信能力受限 C环境受限 D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无线传感网络综合实训大纲(计科院)

《无线传感网络综合实训》课程大纲 江苏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无线传感网络综合实训大纲 一、实训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传感器技术、微电机技术、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计算机信息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应用驱动和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本次实训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具体应用使学生对无线传感网络的体系结构、支撑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有更透彻的理解,并训练学生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系统的网络规划、网络设计以及相关软硬件开发能力。本次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目标跟踪和时间同步等支撑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和一定的软硬件开发技能 二、培养目标 实训的目标:使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掌握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无线网络规划设计能力和一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 三、实训方法 本次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统筹协调和任务分工以及进度监督,小组成员负责某一个具体模块,整个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每个实训小组任意选择一个项目。实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室进行,主要进行项目设计;第二阶段在实验室进行,主要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系统实施、验证。 四、实训课时分配(2周) 1. 2. 自选项目的课时分配 选择自选项目时,自己指定阶段目标和课时分配计划。 五、实训内容的说明 项目一:智能农业系统 智慧农业系统通过大棚内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大棚光照度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组建了一个可以远程感知的数字农业大棚,这些数据通过3G网络传输到中心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关联,打造数字化的智慧农业大棚。系统主要由前端数据采集设备、前端短程无线网络、农业数据管理中心、客户端四部分组成。客户端分为两部分,一是农业专家远程数据诊断显示;二是农户在家中浏览相关实时数据信息。 项目二:智能家居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 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 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 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 路三部分组成 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 万物的网络。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二、基本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若源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否则执行退避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处理、控制和通信等 4、传感器网络常见的时间同步机制有: 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6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 7、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梯度建立和路径加强 8、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10、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2、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 5GHZ

14、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等, 1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 完整性鉴别问题。 16、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 s 、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 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128 s 17、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8、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 19、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0、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二、基本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若源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

无线传感网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指导老师:

第一章基础实验 1 了解环境 1.1 实验目的 安装 IAR 开发环境。 CC2530 工程文件创建及配置。 源代码创建,编译及下载。 1.2 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TI 公司的烧写软件。 1.3 实验内容 1、安装 IAR 集成开发环境 IAR 集成开发环境安装文件所在光盘目录:物联网光盘\工具\C D-EW8051-7601 2、ZIBGEE 硬件连接 安装完 IAR 和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 之后,按照图所示方式连接各种硬件,将仿真器的 20 芯 JTAG 口连接到 ZX2530A 型CC2530 节点板上,USB 连接到 PC 机上,RS-232 串口线一端连接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另一端连接 PC 机串口。 3、创建并配置 CC2530 的工程文件

IAR 是一个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支持非常多种类的芯片。IAR 中的每一个 Project,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配置,具体包括 Device 类型、堆/栈、Linker、Debugger 等。 (1)新建 Workspace 和 Project 首先新建文件夹 ledtest。打开 IAR,选择主菜单 File -> New -> Workspace 建立新的工作区域。 选择 Project -> Create New Project -> Empty Project,点击 OK,把此工程文件保存到文件夹 ledtest 中,命名为:ledtest.ewp(如下图)。 (2)配置 Ledtest 工程 选择菜单 Project->Options...打开如下工程配置对话框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

第三次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O 一六年四月20 日 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名称:CC2530 串口指令控制LED灯 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CC2530 芯片串口配置与使用 2.观察底板上RX、TX串口发送指示灯的变化 3.接收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通过数据内容分析控制LED 注:嵌入式开发中,当程序能跑起来后,串口是第一个要跑起来的设备,所有的工作状态,交互信息都会从串口输出。 二、实验内容 1. 查看数据手册,了解CC2530的串口功能,熟悉串口的相关配置寄存器; 2. 根据实验手册内容配置CC2530的串口相关寄存器,使用P0_2和P0_3 的外设功能将其配置为串口方式,并设置波特率为115200后处理串口的中断,使其允许接收数据并产生中断; 3. 配置所需LED灯的I/O口; 4. 编写串口的初始化、发送数据以及中断处理函数; 5. 在程序入口函数中,设置系统时钟源和主频,初始化完毕后,进入while 循环处理相应指令并控制LED灯。

三、实验相关电路图 图1 PL2303HX串口转换芯片电路原理图 P0_2、P0_3配置为外设功能时:P0_2为RX, P0_3为TX. USART0和USART1是串行通信接口,它们能够分别运行于异步UART模式或者同步SPI模式。两个USART具有同样的功能,可以设置在单独的I/O 引脚。 四、实验过程 1. 串口的配置 1)配置IO,使用外部设备功能。此处配置P0_2和P0_3用作串口UART0。 2)配置相应串口的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3)配置串口工作的波特率。 波特率由下式给出: F 是系统时钟频率,等于16 MHz RCOSC 或者32 MHz XOSC。

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报告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 学院 实训报告 教师: 课程: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 学号: 姓名: 班级:物联网 日期:2016/6/16

评阅页 课程设计题目: 温度采集DS18B20 同组成员: 学生自评:设计方案由讨论组完成,大家一起做硬件DS18B20温度显示,再由大家分工把报告完成。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2016年06月24

前言 ZigBee简介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低速率、 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兼具经济、可靠、易于部署等优势,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具潜力和研究价值的技术,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医疗护理、安全预警、目标追踪等应用场合已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设计利用TI公司CC2530单片机,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完成温度采集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温度值,测温电路简单,适合于-50~150摄氏度温度的测量。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二、硬件设计方案 (1) 2.1 CC2530芯片简介: (1) 2.2 芯片概述 (2) 三、CC2530模块说明 (2) 3.1 CPU 和内存 (2) 3.2 中断控制器 (2) 3.3外设 (3) 3.4 调试接口 (3) 3.5 无线设备 (3) 四、DS18B20 (4) 4.1 DS18B20工作原理 (4) 4.2 DS18B20的主要特性 (5) 五、软件设计方案 (5) 5.1 程序流程图 (5) 5.2 所需用到的部分C语言程序 (7)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 (11) 六、总结 (13) 七、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题目 本次的设计题目要求是基于DS18B20的温度采集显示系统,该系统要求包含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等。其中温度采集模块所选用的是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温度显示模块用液晶显示屏显示。 二、硬件设计方案 2.1 CC2530芯片简介: CC2530 结合了领先的RF 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 和许多其它强大 的功能。CC2530 有四种不同的闪存版本:CC2530F32/64/128/256,分别具有32/64/128/256KB 的闪存。CC2530 具有不同的运行模式,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短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其引脚如图1.1所示。 图2.1 CC2530芯片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选择题 1.简述影响传感网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A.硬件限制 B.容错 C.可扩展性 D.生产成本 E.传感器拓扑 F.操作环境(应用) G. 传输媒介H.能量消耗(生命周期) 2.无线传感器网络预部署策略应满足那些需要? A.减少安装成本B.消除任何预组织与预计划的成本C.增加组织的灵活性D.提升自组织与容错性能 3.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包括哪些指标? A.灵敏度 B.响应特性 C.线性范围 D.稳定性 E.冗余性 4.SPIN协议中使用的消息类型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A.CTS B.ACK C.RTS D.ADV 5.传感器网络有哪些限制条件? A.电源能量有限 B.通信能力受限 C.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D.设计空间受限 6.WLAN的通信标准主要采用( )标准。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11 D.IEEE802.16 7.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 。 A.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B.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一 C.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D.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8.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 A.可移动性B.传输速度快C.安全性高D.抗干扰性强 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传感器B.感知对象C.无线AP D.观察者 10.MANET常采用多跳技术,相比单跳技术,多跳具有的优势不包括( )。 A.增强了可扩展性B.协议实现简单C.提高了吞吐量D.降低了能量消耗 二、填空题。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题库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I/O端口的输出电压为( B ) A. 3V B. 3.3V C. 5V D. 12V 2、ZigBee网络中存在设备类型不包括( B )。 A. 协调器 B. 无线网卡 C. 终端设备 D. 路由器 3、实验板上LED1和LED2与CC2530的连接如下图所示,LED1和LED2的负极端分别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到地(低电平),它们的正极端分别连接到CC2530的( A )端口。 A. P1_0与P1_1 B. P1_1与1_2 C. P1_0与P1_2 D. P1_1与P1_3 4、 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PanId成员是(C)。 A. 发送模块地址 B. 接收模块地址 C. 网络ID D. 通信信道 5、引起中断的原因或是发出中断申请的来源叫做中断源。CC2530共有( D )个中断源。 A.5 B. 12 C. 16 D. 18 6、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channel成员是(D)。 A. 发送模块地址 B. 接收模块地址 C. 网络ID D. 通信信道 7、在basicRf 无线发送数据时,“basicRfConfig.myAddr=SWITCH_ADDR;”的作用是(A)。 A.配置本机地址 B. 配置发送地址 C. 配置发送数据 D. 配置接收数据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 )。 A.传感器B.感知对象C.无线AP D.观察者 9、二进制数 110011011 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 C ). A. 192H B. C90H C. 19BH D. CA0H 10、定时器1是一个()定时器,可在时钟()递增或者递减计数。 C A.8位,上升沿B.8位,上升沿或下降沿 C.16位,上升沿或下降沿 D.16位,下降沿 11、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panId成员是(C )。 A.发送模块地址B.接收模块地址C.网络ID D.通信信道 12、十进制数 126 其对应的十六进制可表示为 ( D ). A. 8 F B. 8 E C. F E D. 7 E 13、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channel成员是(D )。 A.发送模块地址B.接收模块地址C.网络ID D.通信信道 14、I/O端口的输出电压为( B ) A. 3V B. 3.3V C. 5V D. 12V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define和printf都是C语句 B. #define是C语句,而printf不是

短距离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

无线传感器网络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将无线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应运而生。它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的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不仅可以接入Internet,还可适用于有线接入方式所不能胜任的场合,提供优质的数据传输服务。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VLSI,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 systems)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它的应用空间日趋广阔,遍及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但由于网络结点自身固有的通信能力、能量、计算速度及存储容量等方面的限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宽广的空间。本实验系统采用IEEE802.15.4和Zigbee协议实现了多个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对本实验提供的软件操作以及对路由的观察,能够使学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过程、路由协议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 1 目的要求 (1)理解并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及组网过程。 (2)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 2 基本原理 2.1 概述 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低功耗多功能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微小的体积内能够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即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些节点可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特殊的Ad-hoc网络,它是由许多无线传感器节点协同组织起来的。这些节点具有协同合作、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无线通信等功能,可以随机或者特定地布置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它们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自组织起来,能够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且相互协同工作完成特定任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网关、互联网和监控中心等。在传感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它们既是信息包的发起者,也是信息包的转发者。大量传感器节点被布置在整个监测区域中,每个节点将自己所探测到的有用信息通过初步的数据处理和信息融合之后传送给用户,数据传送的过程是通过相邻节点的接力传送方式传送给网关,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卫星信道或者移动通信网络传送给最终用户。用户也可以对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 协议 17.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二、选择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A A.传感模块模块C网络模块D 实验模块 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A A.球状B网络C直线D射线 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 A. B. C. D.

无线传感网技术实验二

《无线传感网技术》实验二 班级:微电子1102 学号:0301110213 姓名:王绪安 一、实验目的 通过仿真实验,掌握无线传感网络联通率与通信半径以及节点数目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在不同节点数目n 情况下,用Matlab 拟合出连通率与通信半径的关系曲线。 (2)在不同通信半径R 情况下,用Matlab 拟合出连通率与节点数量n 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思路分析过程(包括程序说明) 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图的连通性判断算法,判断节点是否连通以及确定连通分支的个数,Warshell 算法实现方法 Warshell 算法 Warshell 算法可解决图是否连通的问题, 而且效率很高。在该算法中,矩阵P 是判断矩阵,1=ij p 表示从i 到j 连通,0=ij p 表示从i 到j 不连通。T 矩阵是模拟节点的两两直接连通矩阵T ij =1表示从i 到j 连通,T ij =0表示从i 到j 不连 通。 (1)置新矩阵 P:= T ; (2)k=1.....9,P=P*T ;循环叠乘得出最终连通矩阵。 (3)对P 矩阵P ij 进行连续判断,若有P ij <=0,则该图不连通,跳出循环。 (4)重复上面操作1000次,累计连通图的次数n,得出连通率。 四、实验程序 (1)在不同节点数目n 情况下,用Matlab 拟合出连通率与通信半径的关系曲线。 rate_1 = zeros(1,100); r=0.01:0.01:1; for k=1:1:100 for number=1:1:1000 flag_overflow=1; x=rand(10,1);

y=rand(10,1); for num=1:1:10 for sec_num=1:1:10 if(sqrt((x(num)-x(sec_num))^2+(y(num)-y(sec_nu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