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含答案

经济学含答案
经济学含答案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 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 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 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 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经济学题库及答案(21)

Economics, 11e, Global Edition (Parkin) Part 4 Review 1 Firms and Markets 1)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her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What is the economic depreciation of Lollipop's capital? A) $3,000 B) $4,000 C) $1,000 D) $25,000 Answer: B Topic: Economic Depreciation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2)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operation, Lollipop paid $28,000 to her employees, $10,000 for utilities, and $16,000 for goods she bought from other firms.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Lollipop's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Lollipop's best alternative to running her candy store is to work as a sales clerk at Winn-Dixie for $15,000 a year. What is Lollipop's total opportunity cost? A) $99,500 B) $94,000 C) $79,000 D) $20,500 Answer: A Topic: Opportunity Costs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产业经济学》选择题库完整

产业经济学》题库 二、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 B ) A 、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 、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A ) 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B .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 .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 .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 、费歇尔 B 、瓦尔拉斯 C 、马歇尔 D 、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 、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 、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A) A 、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 、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 、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 、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 、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 、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 、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 、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 、SCP理论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 12 、HHI 指数的优势在于(C) A 、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完整版)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1—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 、国民经济 C市场 D 、一般均衡问题 答案:A 1—2—1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B 1—2—2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替代品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替代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A 1 —2—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 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B 1 —2—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C 1—2—5 其它条件不变时,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答案:B 1—2—6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答案:C 1—2—7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 答案:D 1—2—8 消费者偏好与商品需求按 A、同方向变动 B 、同方向不同比例C 、反方向变动D 、反方向同比例

微观经济学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 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 ?医生; B ?苹果; C ?铁矿石; D ?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 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 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 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 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 ?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C ?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7.经济学可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个量经济,总量经济D ?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D.个人的生财之道 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经济学常识选择题

经济学常识练习题 专题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18世纪中后期,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A.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 B.殖民战争的爆发 C.“圈地运动”的加速 D.大批失去土地的劳动者的出现 2.为了增加国家财富,重商主义者主张()。 A.富国裕民 B.民穷国富 C.国穷民富 D.民穷国穷 3.在重商主义者看来,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是()。 A.谷物 B.布匹 C.牲畜 D.金银 4.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A.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D.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5.斯密所主张的经济学目标是()。 A.富国裕民 B.民穷国富 C.扩大出口 D.经济自由 6.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是()。 A.降低工人工资 B.发展对外贸易 C.实现财富增长 D.降低劳动力价值 7.下列关于工资的说法中,符合李嘉图观点的是()。 ①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②工资高低与利润率成正比③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④相对工资从量的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以及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以降低本国生产的食物等必需品的价值,可以()。 A.提高本国劳动力的价值 B.带来农业、商业和制造业的繁荣 C.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D.降低个人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 9.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可随意使用资本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致过多地分配到某种商品的生产上。这一观点主要阐明了市场能够()。 A.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B.调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C.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D.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近年来,我国商品出口结构出现了由纺织、服装、鞋帽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和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为主,到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2006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2%。同期,纺织、家电、玩具、鞋等传统商品的出口增速呈现回落趋势。钢坯、未锻轧铝、焦炭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5.6%、20%和10.7%。材料表明()。 A.我国已完全改变以低附加值产品和“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8汇编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和B, B. 对于A和B, C. 对于A和B,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一般均衡6.产品转换率 7.不可能性定理 三.简答题 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试题库

题目内容 A B C D 正确答案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包括()。府部门提供的诸如公 路、桥梁等设施 一种新发行的 普通股; 年终与年初相比 增加的存货量 消费者购买但当 年未消费完的产 品 C 使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下面哪一项是不必要的()工资、利息和租金净出口业转移支付及企 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B 下列各项可被计入GDP的是()庭主妇的家务劳动卖毕加索画稿 的收入 上帮邻居照看孩 子的收入 政府那里获得的 困难补助收入 C 一国从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大于零,说明()GNP>GDP P

浙江2014年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00286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可比论 B.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效用基数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序数效用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 2.苏联采用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国家统一立法 B.国家分项立法 C.统分结合型 D.计划安排型 3.社会保险分配原则应以 A.效率为主,兼顾公平 B.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 4.国际劳工公约对生育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前产后休假不应少于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5.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 A.单位负担的原则 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C.个人负担的原则 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6.国外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一般都占本人原工资收入的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7.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决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______年的即可退休。 A.30 B.15

微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 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西方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解释现象 3、验证 答案: 1、经济学:研究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现象的科学。 2、解释现象: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对现象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并由此推出可验证的含义,然后加以验证。 3、验证:用观测到的事实与理论含义对照,以确定理论是否错误的过程。 二、判断题 1、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2、检验经济模型就要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 3、“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是实证表述。() 4、“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 答案:1、错2、对3、错4、错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2、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都是 3、下列假设小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 A.人们有偏好 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 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 答案:1、C 2、A 3、C 四、问答题 1、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哪些是规范的?为什么? (1)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2)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3)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 (4)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5)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1)是规范表述。了含价值判断,表述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是实证表述。不涉及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 (3)是实证表述。因为这也是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不涉及收入差别扩大是否应该的问题。 (4)是规范表述。因为强调效率更重要就表明认为一个经济应该实现效率优先。 (5)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说明了效率是什么。 2、解释现象包含哪四个过程? 答案:提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推出可验证的含义、验证。 第二章成本与收益 一、名词解释 1、理性人假设 2、成本 3、收益 答案: 1、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2、成本:是指人们选择时放弃的最大利益. 3、收益:指人们获得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 选择题库(昆工版本)

经济学基础选择题题库 制作整理:邹华宇欢迎下载本人的各种资料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稀缺性 稀缺性问题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高速公路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经济适用房。这说明了C.机会成本的概念封闭经济是B.同其他国家没有经济联系的经济 开放经济是D.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 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作出最好的决策 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B.微观经济学 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反映了递减的机会成本的存在 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C.牛排价格从每千克3美元上升到每千克3.5美元 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要增加销售收入,则A.必须降价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需求量增加 低于均衡价格的现象,说明C.市场供不应求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B.玉米价格上升 所谓单元价格弹性是指B.需求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与需求数量的反方向的百分比变化正好相等 某销售者打算通过提高X商品的价格,以达到获取更多销售收入的目的,但结果却是销售收入的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富有弹性 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A.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政府无论调高或调低价格,其结果D.都可能使供求失衡现象持续存在 第三章效用论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D.先增后减 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B.无差异曲线上 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B.向右上方移动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D.边际效用为零 商品的收入不变而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可能线D.绕着一点移动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商品X的边际效

福利经济学简单题答案

第一章 二,简答 1、1、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 答:::福利经济学又称为规范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规范问题较多的分支学科。实际上,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是属于实证性分析;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展开规范分析并作出最佳选择来看,属于规范性分析,因此,它的研究内容具有双重性。 2、个人福利与个人效用的关系:: 答:::个人福利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一般来说,从下面的几种情况下,而这是偏好的。(1)当个人偏好受到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的时候。(2)利他主力行为eg:公交让座。(3)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4)不理智的选择,eg,抽烟,酗酒。 3、3、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答:::(1)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2)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们本性是趋乐避祸,趋利避害(3)福利的创始人:庇古,他主张征收累进税制,(4)20世纪初40年代,柏格森和薛穆尔森分别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第二章帕累托&&&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一,什么是帕累托原理 答:::帕累托原理包括两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1)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革使得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有所改善,那么该项改革是最理想的,是可取的。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动,在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同时,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的影响,该项改革是否可取就难以确定了。(2)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此时达到了最优状态,不需要作任何政策变动;否则就会偏离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二,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类型,主要特点:1.市场主体极多,因此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均不能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2.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3.无市场交易费用,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由于这些特点在现实中很难满足,真正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至多存在某些市场特征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按照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分析。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价格固定不变,P=MC=AC=AR=MR;2.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3.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使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三、帕累托最优与产权分析 答:::由于建议费用的存在,因而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就有影响;并且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也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效果。私产制度由于其交易费用最低,因而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权制度。不仅每一种产权制度都有交易费用问题,而且一种产权制度向另一种产权制度的转变也存在变迁成本问题。因此,制度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引申开来,收入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制度,它与产权制度密不可分。产权制度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补充。故在建议费用不为零的显示经济中,收入分配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与独立经济学第二定理的结论似乎相左,但实际上二者并行不悖。 第三章补偿原理 一、为什么说卡尔多补偿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答:::卡尔多补偿变准是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所谓的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经济政策改革前的状态A和政策改革后的状态B,不存在所有社会成员都一致的偏好B,但相对于原始状态A,均一致的偏好对状态B的一个重新分配,那么我们称B潜在帕累托优于A。卡尔多补偿变准与帕累托改进的关系很直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产业经济学》选择题库完整

《产业经济学》题库 二、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精选试题题库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复习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员工住房福利计划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将这些计划概括为三类,即现金补助、实物资助和(D )。 A.服务补助 B.个人储蓄计划 C.提供公司公寓、宿舍D.购房贷款 2.能体现国家、雇主、雇员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共担原则的基金模式是(C )。 A.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C.社会保险基金D.补充保障基金 3.下列有关政府公共预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没有保值增值压力 B.体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社会公平性 C.可以积累基金 D.政府责任大

4.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烈士的标准是(A )。 A.80个月工资 B.40个月工资C.20个月工资 D.12个月工 资 5.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是指(B )。 A.基金款存入银行 B.基金通过商业运作所创造的收益等于或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 C.收益应当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D.管理好基金,不让流失 6.新型福利制度的主体是(D )。 A.职业福利 B.社区服务 C.老年人福利 D.社会化福 利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福利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包括财政价格补贴、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办福利

B.没有独立运作的福利团体C.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D.就业关联制度 8.下列有关新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 A.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重要标志 B.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制C.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承担 D.统筹基金的起付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 9.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制的计算办法为(A )。 A.RBRVS=(TW)(1+AST)(1+RPC) B.RBRVS=(TW)*(1+AST)+(1+RPC) C.RBRVS=(TW)*(1+RPC)+(1+AST)D.RBRVS=(TW)+(1+AST)+(1+RPC) 10.工伤保险管理部门每年对企业安全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伤保险费率。这种费率确定方法属于(C )。

微观经济学题库选择题带答案

第一章导论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BC A.有用的物品 B.数量有限,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C.稀缺的物品 D.数量无限,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物品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C A.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失业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通货膨胀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A 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 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5.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B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6.经济学中的基本选择包括的D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何时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7.对某个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下列哪一变量是外生变量C A.汽车的年产量 B.生产线的技术水平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 8.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D) A.国民生产总值 B.年生产能力 C.居民收入 D.固定资产价值 9.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年 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1.微观经济学的的基本假设条件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 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 A.单个消费者 B.单个厂商 C.单个市场 D.价格理论 3.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 A.面粉和大米 B.汽油和汽车 C.羊肉和牛肉 D.CD播放机和CD 4.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C A.需求减少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曲线左移 D.需求无法确定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