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政策

农产品价格政策
农产品价格政策

农产品价格政策

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619086572.html,/news/detail.asp?id=36386 2004-07-28

一、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借鉴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别,农产品价格政策有不同的目标和手段。

(一)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

综合各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以下6种: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稳定价格和收入;三是减少农业人口外流;四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五是减少消费者的食品支出;六是为工业发展积累基金。

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不同的目标组合。发达国家一般把前3种作为其目标,如美国、日本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也把第四种作为自己的选择,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把后两种作为其选择的目标,同时强调价格的稳定。

(二)美、欧、日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

1.美国。1996年农业法对收入支持政策作了重大改革,取消了目标价格和差额支付,代之以生产灵活性合同支付。具体形式是对于每一个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农场主来说,其所耕种的某种农产品应获得的支付额等于其85%耕地面积数,乘该种农产品的正常产量,再乘单位农产品适用的支付率。农业法一方面通过放松耕地面积限制,使广大农场主的经营自由度大为增强,农场主可以根据市场信息来自由地安排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取消了目标价格,使农产品所获得的补贴与市场价格完全脱钩,从而农场主承担更大的收入风险。

2.欧共体。上限价格,包括目标价格、指导价格、标准价格。其作用主要是:首先,作为生产者计划和安排生产的指导价格;其次,作为制订其他价格的基准价格;再次,在某些场合下,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最高限价。下限价格,包括干预价格、购入价格、撤出价格、参考价格、代表性价格等。干预价格、购入价格和撤出价格为干预机构向生产者提供的收入保证价格或补偿价格。而参考价格和代表性价格是当市场价格降到这两种价格时,共同体必须或按需要进行干预。进口控制价格,包括门槛价格、闸门价格等。配套措施,包括干预收购、储藏补贴、撤出价格、生产补贴等。

3.日本。直接管理价格政策。主要产品有大米和烟草,政府控制市场的全部流通量,对政府购入的部分,即"政府米",由政府规定其购入价格,并规定对消费者的销售价格。稳定带价格政策。这些产品价格主要有肉类、蚕茧和生丝等,由市场形成,但政府规定了价格浮动的上、下限。最低价格保证制度。政府规定有最低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价格时,政府进行收购。差价补贴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标准价格时,政府按其差额补贴生产者。(5)稳定基金制度。这也是一种价格补偿制度,但其补贴不由政府单独执行,而由政府、杜道府县有关部门、农协和生产者共同组织的基金协会实行。基金协会规定上述产品的保证基准价格、补偿基准价格等。

二、敌国的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

(一)实行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必要性

1.工业化进程的需求。随工业进程的不同阶段制定出不同时期的农产品价格政策。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工业化起始阶段的农产品政策一般采用抑制性低价政策,赖以从中提取更多的工业化资金积累。随着工业化起始阶段向发展阶段转移,农产品价格政策随之由抑制性向保护性价格政策转移;又随着工业化由发展阶段向发达阶段推进,农产品价格政策也应随之由保护性逐步向支持性价格政策转移。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市场机制已经建立并发挥作用,工业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工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加强,农产品的弱势地位已成为制约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实行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农产品实行保护性价格政策。农产品价格本身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规律造成价格波动频繁,而且其供求弹性小;供求的微小变化将引起价格的大幅涨跌,从而引起生产的波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涨跌必然造成市场不稳定,不仅损害消费者而且损害生产者的利益。要避免市场机制的上述负作用,必须制定对农产品的保护性价格政策,从生产环节入手,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

(二)我国实行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设想

1.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目标。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目标选择应集中在以下3点:首先,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是稳定价格;再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绝对的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是首要的目标选择,尤其在目前市场低迷情况下,农民收入不增加,巨大的农村市场不活跃,"扩大内需"是一句空话;稳定价格是出于市场稳定的考虑,只有市场稳定,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才能得到高速健康的发展;稳定价格也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最终目标。

2.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主要原则。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应着眼于:一是以不妨碍价格在市场中发挥作用为前提条件。二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有限的保护资金用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身上,达到集中财力重点保护农业生产的目的,实现"弱势"农业的发展,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目标。三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不可能涉及农产品的全部种类,只能有选择、有限度的保护关系国计民生、有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农产品,以此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四是充分利用WTO有关农产品的协议,尽可能利用政府牧入政策而减少市场价格保护政策。

3.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对象和范围

(1)对象。农产品价格补贴直接补给生产者。我国原来为实现农产品价格歧视政策,往往是采用直接或间接对消费环节进行补助,也就是向消费者直接补贴,如粮价补贴、副食津贴等,或者实行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间接补贴。这种政策以廉价的食品和工业原料,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这样做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过低,损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造

成弃农现象逐步扩大,农业生产下降、农业隐性失业人数猛增等,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我国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重点是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逐步将补贴直接补给农业生产者。

(2)范围。从目前情况看,农产品价格政策只限于保护粮食、棉花等几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品种。主要基于如下两个原因,一是我国政府财力有限,难以达到全面保护的目的;二是据董全海《中国的粮食市场:波动和调控》书中分析,农产品中的大部分品种可以根据市场供求自发运动达到平衡,只有小麦、水稻等少数几种符合传统的发散型蛛网模型,需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收入支持政策。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价格政策属于直接价格补贴,这种价格政策是WTO所不允许的。乌拉圭回合的"特殊例外规定"要求发展中国家在2004年前,农业保护标准达到发达国家1995年的保护量。我国应充分利用此规定在短期内对农业进行价格保护,并逐步地变直接价格补贴为收入支持政策。我国的农产品收入政策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收入支持政策。保护性农产品价格收入政策要求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国家给予生产者市场价与保护价的差额,补贴的发放可以以组织为单位进行。但由于我国财力有限和各品种的不同特点,保护的范围和额度要严格控制,保护只限于粮食、棉花等有限的几种品种,补贴的额度要能够补偿农民的生产成本并有一定的盈利且不影响价格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2)财政支持。包括增加农业科技研究方面的投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护基本农田及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结构调整,间接减少农民的成本支出等。这些属于WTO所允许的"绿箱政策"的执行,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并可通过降低农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作为补偿自然风险和消除不可测力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影响的一种措施,对保障农民收人及稳定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农业生产对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气候的不稳定变动导致农业生产出现较大的波动;种子、农药等生产周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最终农业收成的削减,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因此,农业保险有必要设立。农业保险的运营过程可以这样进行:农户交少量保费,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保费,贸工农一体化组织的龙头企业交一部分,这3部分构成补偿风险的全部基金;当某一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受到其他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风险时,经有关部门鉴定受灾等级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补偿农民损失。

(4)贸工农一体化也可以作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一项保护性政策。贸工农一体化依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并向农民适度倾斜;根据资产联结方式确定的利益分配形式,诸如利益补偿、利益均衡、按股分红、转移支付等,不仅起到农产品价格保护的作用,同时其高级形式还可对农民进行利益返还,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基金和技术支持。

5. 配套措施。配套措施的实施包括储备系统的建立、进行市场建设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3个方面。

农产品储备系统的建立要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安全的需要,合理确定实行政府储备的规模和品种。例如粮食储备就可把小麦、水稻作为主要品种,玉米作为次要品种;粮食储备系统应和市场经营业务分开,严格执行每年的储备计划,其收购和更新应进入批发市场或期货市场,仓储费用和购销差额由财政以补贴的形式支付。储备系统之外的粮食在市场上自由购销,市场形成价格。

市场体系的建设在于根据农贸、批发、期货市场各自在形态、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的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农贸市场,即一方面继续增加市场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改善市场基础设施和加强市场服务,扩大农贸市场的规模。二要突出抓好批发市场建设。批发市场不仅调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农产品供求,而且在交易过程中确定价格、稳定市场,因此要加大对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的改造,改善交通和仓储设施,增强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三要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使其发展成为必然,但其发展要求的客观条件比较严格。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要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在交易条件不具备时可先行发展远期合同,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条件具备时发展商品化程度高、易于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等级标准、生产和交易数量大的农产品期货贸易,然后逐步扩大期货贸易的农产品品种。

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不仅包括完善农业立法,还包括加强农业执法力度。完善农业立法主要是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立法空白问题及加入WTO后出现的与之规则相抵触的相关立法的修改。、补充。加强农业执法力度是为了保证农业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和实施。要加强执法机构,强化其权威性,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手段,提高执法机构的执法能力。同时要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在农业税收方面除烟叶税以外全部取消,农民从此不再纳农业税。

另外,对农民生产粮食进行补贴,每亩可以补贴个几十元吧。

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支持,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农村学生可以免费获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的助学政策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于农村学生也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另外,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也有自己的政策,都采取一些扶持农村的政策。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工业反哺农业。

但是实话来讲,现在农民还是很穷,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正在致富。相反,农村是越来越穷,我就是一名农村大学生,在都市待久了真的对此很痛心。

现在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物价大幅度上涨,农村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农产品价钱依旧偏低,还是有许多的地区靠天吃饭,农民的收入增展缓慢,“三农问题”依旧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国务院在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今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采取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一)再增加15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使每亩粮食种植面积的农资综合补贴比上年增加23元,达到40元。

(二)再增加50亿元良种补贴,扩大补贴范围。对4.4亿亩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由1亿亩增加到2亿亩,玉米良种补贴面积由3000万亩增加到2亿亩。(三)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每斤稻谷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7分钱,早籼稻达到每斤0.77元,中晚稻0.79元,粳稻0.82元。每斤白小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5分钱,达到0.77元;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提高3分钱,达到0.72元。

(四)增加防汛抗旱资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财政增加20亿元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增加2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农作物种子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油料和甘蔗生产基地等建设。(五)增加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在已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再增加6.5亿元,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以调动基层防疫人员的积极性。

(六)将粮、油、肉生产大县增加的奖励资金用于贴息。今年增加的46亿元奖励资金,重点支持发展粮油肉生产、流通、加工等方面的贷款贴息,以及农业保险费补助等支出。(七)延长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免通行费政策。对在全国五纵二横国道主干线“绿色通道”上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继续免收通行费。

(八)加强农资和农产品市场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加强化肥调运和价格监管,加强农用柴油市场调控,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增加农产品储备,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不断档、不脱销,价格不大涨、不大落。

(九)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贷款的总体规模控制实行特别安排,确保农业贷款规模不低于上年水平,根据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率实施有差别的准备金利率,增加中西部和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

(十)抓好政策落实。尽快落实今年中央已出台和这次新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目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季节。要着力搞好灾区灾后重建和农业生产恢复,做好受旱地区的抗旱减灾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民扩大春播粮食、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积极发展生猪、奶牛、禽蛋生产。加强重大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火。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为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西经:

价格是微观经济的核心变量。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发挥重要作用。价格影响需求和供给,供给和需求反过来也影响价格: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供给上升;价格下跌,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供给增加或是需求下降会使价格下降,供给下降或是需求上升使价格上升。

由于价格的不断变动,使得最后需求和供给趋于稳定和平衡,达到P*和Q*,即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对于经济平稳运行无疑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市场在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所指挥下正常运转。

政经:

价格由价值决定的,价格不会和价值一直重合,但以价值为基准上下波动,波幅大小和供给需求都相关,市场在这种关联变量下达到平稳运行

农产品营销策划实施方案

目录 目录第一部分计划概要 (1) 第一部分计划概要 (3)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4) 一、市场分析 (4)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4) (二)习水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4) 二、竞争者分析 (5) 三、消费者需求分析 (6) 四、习水市场分析 (7) 第三部分SWOT分析 (8) 一、优势(superiority) (8) 二、劣势(weak) (9) 三、机会(opportunity) (10) 四、威胁(threaten) (10) 第四部分营销战略STP (11) 一、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11) 二、目标市场(Targeting) (12) 三、市场定位(Positioning) (13)

第五部分营销目标 (14) 一、创造品牌知名度 (14) 二、占领一定的市场 (14) 专业资料 . 三、企业形象增值 (14) 第六部分营销策略 (16) 一、产品策略 (16) 二、定价策略 (17) 三、渠道策略 (18) 四、促销策略 (19) 第七部分营销执行与预算 (22) 一、开业大酬宾活动 (22) 二、新安江旅游文化节—“蔡小珍”杯耐寒勇士比赛 (23) 三、元旦送温暖公益活动 (23) 四、“回忆过去,体验现在”大型体验活动 (24) 第八部分营销控制 (26) 一、产品质量的控制 (26) 二、服务质量的控制 (26) 三、对促销方案进行监控 (27) 四、对公司举行的活动进行监控 (27) 五、对企业风险进行监控 (27)

资料Word . 第一部分计划概要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如今,我国更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大国。无论经济发展得如何迅猛,生活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农产品依旧是国人日常饮食中最基本,且消费频率最高的产品。 浙江蔡小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建德市农业龙头企业,杭州市级科技农业龙头企业,也是杭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理事单位。该企业现有基地面积8000余亩,以生产新鲜蔬菜,酱腌菜,卤蛋,辣椒酱等产品为主,其中“蔡小珍”牌雪菜更是在2000年杭州市第二届农展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金奖,2001年、2002年在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优质农产品银奖等众多奖项。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浙江蔡小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具一定的规模,不仅在建德市设有蔡小珍农产品配送中心,而且与当地的酒店、超市等场所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顾客提供提供绿色、卫生的食品。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不但得到当地人的认可,还受到外地客人的青睐。而现今的消费者正处于认牌购买的时代,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的加深,人们对食品和健康的要求与日俱增,使得人们更加看重品牌,品牌在农产品的营销中同样已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这一现状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次营销策划决定将在杭州设立一家蔡小珍产品配送中心及10家连锁店,通过完善服务、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的实施,加深对本公司的产品认知,提高公司知名度,力求获得双赢的局面。

农产品加工现行优惠政策

附件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税收支持政策,给予相关金融支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扶持产地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对示范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

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和推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保险、科技、用地、用电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动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后果分析 摘要:近年以来,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幅上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供给不平衡。如果这种价格的大幅上涨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那么农民、消费者乃至我国的宏观经济都将深受其害。我们将在这里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的探究并分析它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后果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最早是绿豆,从往年最高6.8元每公斤一度上涨到24元每公斤,后来是大蒜、生姜、棉花、大豆油的价格,都在成倍的上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不得”、“盐王爷”、“棉花掌”相继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戏谑深深的夹杂着百姓的无奈。农产品是每个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与绝大多数公众生活成本密切相关。因此,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公众对这类商品价格的感知更为敏感,更为关注。农产品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内容,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社会来说,首要的问题,都应当是弄清原因,即这种上涨是属于市场正常活动还是人为操纵导致的市场扭曲。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麻志周(2004)、苏振生(2004)、夏建周(2005)、以及蒋平、陈锡文(2006)等学者认为,国内粮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农产品供给量减少,而农产品供给量的减少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根底面积减少在于耕地的减少;刘正山(2006)等人则通过OLS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不能简单将农产品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产量,从而主张通过农产品补贴、技术进步等手段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 一、我本人认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归根结底还是有效供给、需求不平衡造成的。现在对供给、需求方面进行概括性的加以分析。 1.供给方面 ①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出,造成供给不足。近年来第二、三产业GDP中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而农业的地位在持续下降。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引发的工业产品价格上升,我国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已经日趋扩大,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资本的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对生产资料的依耐性增强,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成为农产品成本的主体。政府虽停征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甚至还对农业提供了大量补贴,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却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上涨了10.6%和8.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率达到了82.38%。我国农业是以农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市场集中程度低,产业内数量众多的农户市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在销售中讨价还价的能力不

农产品价格研究--微观经济学学期论文

学期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农产品价格研究 小组排名: 2012年6月4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1. 前言 (3) 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机制的分析 (4) 2.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 (4) 2.2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机制 (5) 3.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制度 (6) 4.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小年现象 (6) 5. 如何稳定产品的价格 (9) 5.1供给方面 (9) 5.2市场方面 (9) 5.3政府做好宏观调控 (10) 6.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即每年都会出现价格高点,随后又有所下降,但很难再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而这种价格的波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对稳定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业长效发展机制,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向读者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在近几年的价格波动规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另外,本文还就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从而可以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大小年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产品问题事关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大局。“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节农产品,包括食品供需的主要信号1。农业生产由于地域、时间,市场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过山车”式的异常波动,形成农产品市场的“大小年”现象。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上的供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还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生产,仍然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供给波动很大。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使得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入世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的影响,生物能源发展计划、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对农产价格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成为国内外市场,政府政策互相叠加的产物。农产品价格的“大小年”现象,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诸多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收益的减少,很多农业生产者停止从事农业生产转为非农业人口,从而给我国的农产品供给甚至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变动机制入手,深入剖析农产品价格“大小年”现象的原因,结合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寻找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出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1 胡延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性 [J]. 经济导刊 2010年第09期.

农产品定价

农产品定价问题 信息06本方交立 [摘要]: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农业发展在各个阶段也有质的区别,并又生产工具、劳动者生产技能和生产力结合方式不同表现出来。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我们所在的阶段就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与市场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业的不断发展,也对农业的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三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也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它也随着社会经济、人民需求、生产成本、运输条件、加工处理等因素有关。本题中某国政府将脂肪和奶粉加工成牛奶、奶油和奶酪等奶制品,并根据供求关系来制定出奶制品的合理价格,使销售的总收入为最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LONGO软件解得最大收益可达到22.50587亿元,具体各奶制品的价格正文里有详细介绍。[关键词]: 奶制品;消费需求;价格伸缩性;百分数; 问题重述 某国政府哟啊为其牛奶、奶油和奶酪等奶制品定价。所有这些产品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国家的原奶生产。原奶首先要分离成脂肪和奶粉两种组合,去掉生产出口产品和农场消费的产品的部分后,余下的共有60万吨脂肪和70万吨奶粉,可用于各种产品的百分比组成见下表: 表 1 各种产品的百分比组成

表 2 往年的国内消费量和价格 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的需求。为表现这方面的规律,定义需求的价格伸缩性E; E=需求降低百分数/价格提高百分数 各种产品发E值,可以根据往年的价格而后需求变化情况的统计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出。另外,两种奶酪的需求,随它们价格的相对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替换。表现这一规律要用需求关于价格的交叉伸缩性EAB定义: EAB=A需求提高百分数/B价格提高百分数 奶酪1到奶酪2的E12值和奶酪2到奶酪1的交叉伸缩性E21值,同样可以凭数理统计方法求出,已经求出牛奶、奶油、奶酪1、奶酪2的E值依次为0.4,2.7,1.1和0.4以及E12=0.1,E21=0.4,试求出4种产品的价格,使所导致的需求使销售总收入为最大。然而,政策不允许某种价格指标上升,这使得新的价格必须使消费的总费用较上一年度不增加。因此,对问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附加要求,是对这一政策限制的经济代价,给出数量表示。 问题分析 1. 根据给出的条件,某国要将余下60万吨脂肪和70万吨奶粉加工成牛奶、奶油和奶酪等奶制品,并参考往年的国内消费和价格,将生产的奶制品出售,使总收入最大,那么这就是个求最大收益的问题,可以确定其数学模型为: 总收入=价格×销售量 价格和销售量都是在变化的,因此总收入也是个变化的函数,这里题目又引进了价格伸缩性E和交叉伸缩性EAB的两个指数,其具体作用在问题重述中已经表述清楚,这里又涉及到价值规律的部分内容,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少于求时,价格上升,E值也就是价格与需求的公式表示。那么如何来解释EAB,由于奶酪1和奶酪2属于同意性质的产品,假设在某一时期此种产品的社会总需求一定,那么对于奶酪1的需求上升

《农产品营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产品营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是下自发地配置生产资源,解决 与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2、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其所依据的标准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地理因素、、心里因素和等。 3、市场商品的购买,是的起点,也是市场的的第一个环节。 4、储存量和受产品生产周期、、销售量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5、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是对市场机会的,因此,分析市场机会,找到机会点,是成功的关键。 6、商品编码化有利于商品分类的标准化和建立系统,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和。 7、品牌是一种,是一个富含品质、服务、的名字。 8、一般来说,迎季农产品供应量大,价格相对;过季产品需要储存与加工,且供应量小,价格相对。 9、农产品定价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在定价时,利润水平要参考销售地区同类农产品的利润水平来确定,以增强销售价的。 10、农产品运输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解决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矛盾。 11、在人员推销活动中,推销人员、和是三个基本要素。 12、网络营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现代营销方式。 13、根据中国加入WTO的原则和立场,我国确立了以《》为基础、采取逐步开放的方式、合理确定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 14、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是我国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性大力地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是发展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 15、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泛开展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的增长。 16、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双轨制”下自由流通部分的,以保证粮食的健康发展。 17、营销人员不仅要及时搜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还要及时反馈给果农或,这是解决市场水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18、饲料行业本身存在过剩,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弱等方面问题。 19、农产品营销代理商既要成为企业的,又要成为顾客信任的。 20、农产品经纪人在与客户进行谈判时,要掌握一定的,善

某农产品会展中心营销策划方案

前言 我国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价格和成本竞争力。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飞速发展,现在我国蔬菜的人均占有量比世界人均占有量居第二位的意大利高出110公斤,比美国高出140--150公斤,比日本高出140公斤。现在国内蔬菜生产的根本矛盾已不是流通不畅,而是生产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生产总量的严重过剩。因此参与和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研究与投资,前景甚好。 而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且具有很强的市场辐射功能。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在向纵深推进。切实把市场流通产业作为先导产业,找准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主攻方向,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持别是发展与实现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开拓潜在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和营销方式,真正发挥市场流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东升。 在这样的大好的形式下,作为即将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投资商——蓉都农产品交易会展有限公司: ——如何实施推广完美的企业经营理念? ——如何较完美地打造西部最具规模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传递中心? ——如何大幅提高广宣投入的回报? ——如何实现经营、管理、营销、广宣活动的最佳决策? ——如何发挥市场的“核心能力”作用,使项目运营保持良性循环? ………… 以上问题要如何解决?解决的方案是什么?这正是本案所期望探讨和研究的。这需要一系列专业而富有创意的统筹规划! 作为专门致力于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对引导农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是令人兴奋的! 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深感荣幸! 今天,我们——成都蓝鸟企划所提的《建议案》,是基于对行业、对地域环境的调查研究,以及对贵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后所作的,鉴于对贵机构的了解程度不深入性,所作《建议案》问题在所难免。我们愿以此引玉,架起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为蓉都公司及项目明天辉煌的前景,尽一份来自蓝鸟人的热情,为最优秀本土品牌而骄傲!

农产品价格分析报告

吉林省长春市豆角价格分析报告 ——以长春市西朝阳市场为例 摘要:为了深化对经济学的认识,了解当前农产品的价格,提高自我科研能力,xx学校第三调查组对长春市西朝阳市场的豆角价格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的方法为:实地调查与历史资料收集。 关键词:豆角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对策 一、前言:当前农产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和负担。由此给消费者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是何种原因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徘徊?为改变此种现象我们又应采取何种措施?为此,2011年8月30日,吉林大学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三调查组对长春市西朝阳市场的豆角价格进行了实地调 查研究,以分析其中的缘由。 二、时间—价格曲线 长春市西朝阳市场6—8月份豆角价格(元/斤) 依据上图数据:长春市西朝阳市场近三个月豆角的批发、零售价格都呈现出上涨

态势。据统计,7、8月份的豆角批发价格同比上升了2.86%,15.56%;7、8月份的零售价格同比上升了15%,8.7%。批发价格从6月份的平均1.75元/斤涨到8月份的平均2.08元/斤;零售价格从6月份的2元/斤上涨到了8月份的2.5元/斤。 三、价格变动(上涨)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元流动性过剩和我国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压力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导致全球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全球通胀压力明显增大。与此同时,美国多次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流动性过剩进而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国际市场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美元的迅速贬值给我国带来的物价上涨的压力不断增大。 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在市场中投入了大量货币资金,四万亿救市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救市举措,各种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流通中的热钱过多,使我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老百姓手中的货币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CPI的增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幅,钱不值钱的状况愈发显现。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的全面性的物价上涨的前提下,豆角价格的上涨只是一个缩影。 (二)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人力、运输成本上升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

第十章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会阻碍到农业资源的配置,进而阻碍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价格关系也阻碍着相对盈利水平和经济刺激。相对盈利水平是各种资源的物质生产力的函数,也是投入物与产生物的比价关系的函数。换言之,提高所施用的肥料的物质生产率以及提高稻米与肥料的比价,都能够增强对稻米生产的刺激。在传统农业中,除非资源生产率随着资源使用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被定义为常量。因而,价格政策的运行恰好与静态的生产环境相矛盾。本章要紧探讨传统农业中的价格问题和价格政策。假如价格在差不多静态的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孤立地考虑价格政策也是合乎情理的。通过研究来确定,在传统农业中,是否能够仅仅依靠价格政策促进生产的进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同样会注意到价

格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单独考虑价格政策而应该联系各方面的变化加以考察。在本书的农业现代化部分,第十章(考察改进农业生产的研究)、第十一章(新生产要素的供应)、第十四章(研究市场运销问题),还将涉及到价格政策,其它许多章节也都与价格政策有潜在的联系。与其它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政策相比较,在现代化过程中,价格政策能够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当这一章将要得出有关价格政策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的几个使人沮丧的结论的时候,这一章也将使人们认识到价格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0.1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企业的替代 尽管差不多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阻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阻碍有所不同。首先,价格促使生产模式转变的效果,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实际上改变不同企业的相对盈利水平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物质的、技术的因素以及基础资源的经济性质。其次,假如存在新的盈利性关系,农民是否对此有所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差不多态度。同一种文化的不同个人对盈利水平的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盈利水平变化的反应的一般倾向可能也有专门大的不同。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县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更是从健康上升的绿色、环保和营养,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我县农产品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蔬菜,水产品,肉食禽蛋,干鲜果品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县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原因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二、农产品市场建设 1、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

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根据现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黔丹公司的硒锌米、城江西瓜、黑毛猪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2、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 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我国农产品国家有关扶持政策

所谓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就是指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产后净化、分等分级、烘干、预冷、储藏、保鲜、包装、商品化处理,以及其他的初加工过程。目前,超过农产品产量一半的产地初 加工,都由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完成。 近些年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精深加工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产后初加工环节非常薄弱、损失浪费十分惊人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们为增产付出的努力。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从2010年6月份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年来由农户储藏和进行初级加工的粮食占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后损失率高达7%~11%,而发达国家可以控制在1%左右。如果粮食产量按1万亿斤、农户储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计算,全国每年产后损失的粮食就达350亿斤以上。华北、东北、西北马铃薯产后损失率为15%~25%,农户贮藏马铃薯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算下来,每年仅北方各省马铃薯产后损失量就在400万吨以上。苹果产后损失率为15%~20%,总产量的50%由果农贮藏(另外有35%是应季销售,还有15%是商业储藏),按这个比例计算,我国两大苹果主产区———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地区,每年苹果产后损失也达340多万吨。还有蔬菜,全国每年总产量7亿吨,近年来产后损失率超过20%,有专家认为应该在20%~35%之间。考虑到蔬菜品种繁多,各品种之间损失率差距比较大,我们用比较保守的数字,按20%计算,每年也有上亿吨的蔬菜在产后环节被损失浪费掉了。 算经济账,上述损失的粮食、马铃薯、苹果和蔬菜,即使按最低价格,粮食和苹果每斤1元,马铃薯和蔬菜每斤0.5元计算,每年农民因产后损失,就要减少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农产品产后损失这么大,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产地初加工大部分由一家一户的农民完成,由于多数农户没有条件应用新技术,没有力量建设新设施,只能 依靠一些传统的、原始的加工方法,一些自然的、简陋的储存设施,所以损失较大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二是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很强,决定了加工储藏设施的使用期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果搞规模化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量大,设施利用率低,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政府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投入不足。 总结起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落后,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是影响了有效供给。大家知道,我国有十多亿人口,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为了粮食等农产品的稳产增产,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农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然而由于收获后加工储藏不当,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消费领域。这些损失,势必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构成巨大压力。二是减少了农民收入。前面已经讲过,这几个品种的损失加起来,农民每年就要减少收入2000多亿元人民币。三是浪费了资源。我国只有18亿多亩耕地,大约有21亿亩左右的播种面积,水资源也十分有限,这是现实的国情。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近年来粮食、马铃薯、苹果和蔬菜的平均单产进行反推,要生产400多亿斤粮食、400多万吨马铃薯、340多万吨苹果和1亿多吨蔬菜,需要占用1.4亿亩耕地。也就是说,仅这几个品种,由于产后储藏加工不当,就相当于每年1.4亿亩耕地没有了收成,投入的种子、肥料和水资源也白白浪费掉了。四是污染了环境。数量巨大的鲜活农产品腐烂变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不仅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增加城乡环境治理的负担,同时还造成地下水源和河流的污染。五是形成了质量安全隐患。一些农产品腐烂变质后,经过简单处理加工成食品或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通过调研分析,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许多大宗农产品,除了应季销售和其他市场主体必要的储藏加工外,占产量50%以上的部分是由农户自行储藏,粮食、马铃薯、苹果都是这样。例如粮食,虽然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 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现状、 成因和国家有关扶持政策 于延申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130033) ·34·岁月花开花落,蔬菜科技带你走向致富之路! 专家论坛 蔬菜科技 服务新农村致富百姓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Census X12季节分解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近年来湖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呈波动上涨趋势。农产品价格主要受需求、供给(成本)、金融因素、外部价格因素影响,且这四大因素与农产品价格呈正向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Census—X12 主成分分析 最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剧烈波动趋势,其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了140.42,为近几年最高值,随后在2009年二季度又迅速回落至80.56。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价格水平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其机制原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中国各省农业发展现状参差不齐,本文以湖南省为样本,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质及其机制原理。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其粮食产量、肉禽类产品、淡水鱼类等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所以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徐雪高(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中,运用H-P滤波法,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六个周期。最近一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罗锋(2011)在《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SV 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贸易传导影响最大,外部需求和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较强的影响。巫国兴(1997)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指出,农产品价格的运动轨迹表现为阶梯式跳跃性上涨与回落相间的阶段性波动,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程国强(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中,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CPI就会上涨10%,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顾国强(2011)在《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中采用马尔科夫局面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发现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两者局面转移呈现一致性。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长期平稳性,高位运行为短期现象。 关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税尚楠(2008)在《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中提到促成近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是用粮食生产能源创造了新的需求。胡冰川(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中着重分析了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傅晓(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中,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走势与原油价格、全球GDP年增长率走势接近,与美元指数、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量的百分比走势基本相反。 综上所述,现有的文献集中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影响因素、机制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总体运行的特点与趋势。尤其研究国内农产品价格时,缺乏从具体的某一地域、省份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为研究样本,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近期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近几个月来,我国CPI不断上涨,并于9月达到3.6%,创下23个月的最高增幅,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防通胀面临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农产品价格变化原因及其走势,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对确保实现今年物价上涨控制在3%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农产品价格变化特点 今年以来,从粮食、“菜篮子”产品到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价格普遍上涨的态势,9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71(以2000年为基期,下同),同比增长5.3%。不同农产品领涨不同季节,呈现价格轮番上涨的格局,其中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只有大豆、油料等少数品种价格上涨相对温和。 (一)“菜篮子”产品价格整体上涨 从今年初到9月份,我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呈现V字型走势。价格指数在春节所在的2月份达到172.9的高点后,逐步走低并下降到6月的最低点155.6,进入7月以后,农产品价格指数迅速攀升,并于8月达到174.8,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分品种看,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开始摆脱二季度低迷的状况,出现较大幅度恢复性上涨,并带动牛肉、羊肉、白条鸡、鸡蛋和鲤鱼价格整体上涨。今年9月中旬,猪肉的平均价格比4月上涨29.4%,超过2009年底阶段性高位的水平;白条鸡价格比4月上涨10.8%,鸡蛋价格也上涨29.4%,牛肉、羊肉价格涨幅超过3%。受6、8月份南方大范围洪灾的影响,6月至9月,蔬菜价格平均上涨了11%。 (二)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主要品种创历史新高 2004年以来,在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

农产品价格形成

重庆科技学院 《价格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营销升12-01 学生姓名谢丹丹 学号2014520428 指导教师幸理 2015 年1 月2 日

浅谈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价格形成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商品价格的确定。价格形成的基础是指价格运动的轴心和重心,或者说是价格运动的长期趋势。研究价格的形成和运行规律,必须从研究价格形成的基础入手。只有弄清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基础,才能进一步揭示价格形成和运行规律。 一、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形成的。依照农产品价格定价主体不同,可将农产品价格分为市场价格和政策价格。 (一)农产品形成的基础 1、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市场价值。农产品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总体比较低,并且主要是以家庭为基层生产组织的自由劳动力型生产,因此农产品价格形成基础必然是价值型的,而由于农业内部各种农产品生产的竞争形成和充分展开,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必然是市场价值。 2、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农产品的价值,它包括三层含义:价格形成的质的基础是凝结在农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农产品价值的实体。一般来说,没有价值的物品也就没有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价格形成的量的基础是由生产农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也就是说,价格水平的高低要以价值为标准,并最大限度地反映农产品的价值,以农产品价值量的大小为根本依据;价格运动的轴心是农产品的价值或其转化形态。价格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背离价值的现象。根据多重因素对价格作用的程度不同,价格背离价值的幅度有高有低,但都离不开价值这一轴心。 (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及形成机制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市场加以形成,是由众多地买方和卖方通过自有竞价形成的价格。 1、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农产品集贸市场以当地农户和城镇居民小笔农产品的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集市价格具有明显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和时点差价。它的变化通过农产品供求变动调节农产品集市贸易,进而影响农户的决策,并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2、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平台反映农产品信息集中、市

农产品营销策划书

农产品营销策划书(一) 一、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东北的盘锦大米、云南的文山的三七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比如苹果,一般的果农都知道,需要喷洒26种以上的农药,才能保证苹果不受虫害的侵扰,而这样的苹果对特别注重健康的高收入阶层,能够接受吗?内行人都知道,一个苹果出口需要147项检测,而内销的苹果几乎没有,现在国内外都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强烈的关注,尤其媒体纷纷报道因为农药超标、重金属超标,产生的中毒事件,作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来说,要想让自己的有更大的收益,决不能吃祖宗和当地特殊环境的老本,加强对品种的改良,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加工工艺等,这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所在。 比如四川圣迪乐村集团开发的高品质鸡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采用树林放养,母鸡都是吃山野间的昆虫,喝山泉水长大的,由于在生产环节中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环境,使圣迪乐有机鸡蛋的品质、色泽、口感、营销含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上海市场,一只蛋卖到4元钱,是普通鸡蛋的10倍,因为品质优异,每天能销售出去数千枚,成为高端人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二、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研究发现,一个产品的价值60%来自于包装,因为消费者有时候往往并不了解产品本质,往往借助于包装形象、文字说明、生动展示才能感觉到,这一点却是许多农产品经营者所忽视的。 而我服务的国内领先有机企业——有机农庄,建议他们在有机蔬菜的包装上率先采用中英文双语,说明有机食品不含农药、杀虫剂、施用生物有机肥等说明,让消费者马上就明白什么是有机食品,他的好处在哪里,打消了消费者选购的疑惑,因此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仅在上海地区家乐福古北店月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而现在,还有大多数的有机食品厂商,到今天也就是在包装上印有各种认证的标志,极少具体说明产品的特色和详细信息,错失了与消费者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沟通机会。 事实上对于农产品的包装,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外包装我们除了选择农产品常用的绿色以外,还可以多采用橙黄色、金黄色、红色等象征阳光、档次、生命的色调,尽量在包装的正面设计一个鲜明的形象,消费者能在5米之外就能看到,而在外包装的背面可以采用图片配合文字的说明方式,介绍产品的来源、历史、产地、文化、特色、营养成分、食用人群、食用方法等,更关键在于介绍余种不同之处,而相应的生产厂家和联络方式的文字相应小一些,因为这不是消费者关注的主要信息。而外包装的材质可以根据产品的质地大小,大胆的采用一些特别的材质,比如陶罐、牛皮袋、瓷器等,从而突出形象,彰显农产品的价值。 对内包装而言,有必要制作一些精美的折页和手册,或者小的工艺品,介绍产品和产地的人文背景、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信任与好感,比如生产的苹果的厂商,完全可以在在包装苹果的包装纸上印有一些:苹果排毒,天天吃苹果不用看医生”科学常识和民间谚语,消费者每天在吃苹果,都会强化他再次使用的行为,进而成为产品的重视消费者打下基础。

农产品批发市场优惠政策

农产品批发市场优惠政策(一)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支持力度,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选址建设采取特事特办原则,打破常规,或将其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作为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列入专项用地指标,或享受产业集聚区用地优惠政策,或通过土地功能置换等给予重点支持,也可以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市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市场建设用地,并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规划批准设立的市场选址,国土部门要积极调整落实用地指标,简化各项审批程序。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7号)中“在土地招拍挂出让前,可参照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确定出让底价”的政策执行。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建设土地出让金的政府财政收益部分,应作为政府市场建设基金,用于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共事业,本身发挥着公益功能,具有公益性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关于提高保障市场供应能力的相关要求,各县、区“要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以及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农

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发挥公益性流通设施在满足消费需求、保障市场稳定、提高应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免除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68号)文件精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区农产品市场建设、改造自项目完工投入使用之日起,三年内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政府奖励形式,用于该项目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及维护。县城范围内建设的农产品市场由当地政府给予奖励支持。 (五)对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用水、用电价格,由有关部门协调,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用电标准收取,也可按工业企业同网同价标准执行。 (六)对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农产品市场,符合相关标准并验收合格的,除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和市财政奖励外,县、区财政也要给予适当奖励或补助。 (七)县、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自检性农产品农药残留等安全检测机构,建成后正常运转及管理由市场投资方负责,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

第十章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会影响到农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价格关系也影响着相对盈利水平和经济刺激。相对盈利水平是各种资源的物质生产力的函数,也是投入物与产生物的比价关系的函数。换言之,提高所施用的肥料的物质生产率以及提高稻米与肥料的比价,都可以增强对稻米生产的刺激。在传统农业中,除非资源生产率随着资源使用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被定义为常量。因而,价格政策的运行恰好与静态的生产环境相矛盾。本章主要探讨传统农业中的价格问题和价格政策。如果价格在基本静态的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孤立地考虑价格政策也是合乎情理的。通过研究来确定,在传统农业中,是否能够仅仅依靠价格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同样会注意到价格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单独考虑价格政策而应该联系各方面的变化加以考察。在本书的农业现代化部分,第十章(考察改进农业生产的研究)、第十一章(新生产要素的供应)、第十四章(研究市场运销问题),还将涉及到价格政策,其它许多章节也都与价格政策有潜在的联系。与其它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政策相比较,在现代化过程中,价格政策可以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当这一章将要得出有关价格政策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的几个使人沮丧的结论的时候,这一章也将使人们认识到价格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0.1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企业的替代 尽管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不同。首先,价格促使生产模式转变的效果,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实际上改变不同企业的相对盈利水平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物质的、技术的因素以及基础资源的经济性质。其次,如果存在新的盈利性关系,农民是否对此有所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基本态度。同一种文化的不同个人对盈利水平的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盈利水平变化的反应的一般倾向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所选择的某种商品能用农民自己支配的一定量的资源生产出来,而且,投入-产出的比率与投入物-产出物的现有比价很接近,那么,盈利水平就会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因此如果每斤棉花的价格是小麦的10倍,(比如说:每斤棉花3元,每斤小麦3角),一位农民能用他支配的资源生产的小麦恰是棉花的10倍,如果其它因素不变,无论是多生产棉花,还是小麦,他都不感兴趣。相对比价的微小变化就会改变两种作物盈利水平的顺序。相反,如果资源的性质使这个农民生产的小麦是棉花的20倍,仍以上述比价关系为准,那么,要使小麦种植向棉花转移相对价格就必须大幅度地变化。 如果我们认识到农业中共同作用的互补关系能够给合并的企业群体带来比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更大的优势,那么这个例子就变得更现实。根据价格导向的变化来选择企业的类型常常是很有帮助的。 基本土地资源(包括土壤、气候、地形)对决定商品替代的生产比率有一系列重要影响。不论在高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基本土地资源比较适宜于种植某些特定的作物,而不太适宜于其他物的生长。因此,即使价格波动大,对相对盈利水平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