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山艺术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研究

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研究

百家论点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研究王颖(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299)摘要: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民间技艺缺少继承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而且在缺少发展资金的情况下,让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举步维艰。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度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唐山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1影响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实问题1.1传承人才匮乏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上极度缺乏能够继承传统文化的人才,以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继承、发展都受到一定的局限。

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技术,无法在高校或者社会中广泛推行培养人才,多数技艺代代相传、手手相教,绝非一蹴而就,而需要长期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才能积淀深刻的文化底蕴,进而表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传统技艺学成极难,需要持之以恒在此项技艺中奉献一生,致使所学者中途放弃的不在少数。

而且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都以进入迟暮之年,能够坚持从事创作的也越来越少,因此传承问题十分紧迫。

例如冀东“三枝花”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后备力量不足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限制。

并且演出市场日趋萎靡,演绎人员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尚存困难,以至于从事此业者已经寥寥无几。

因经济收入不高,多数传统技艺日渐枯竭,以唐山皮影戏为例,在世艺人不足百人而且多数年事已高。

可以说后继无人已经成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最大限制。

1.2缺少资金支持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是目前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根本瓶颈。

由于资金不足,多数非物质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与收藏。

唐山市现阶段每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资金仅为25万元,以至于无法收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产品,例如皮影人、铁画、泥塑、剪纸等,这些都需要较多资金才能收藏。

有其因为资金短缺,致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厂家倒闭。

以遵化铁画为例,始创于康熙年间,被誉为前所未有的绝技,更被郭沫若称赞“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进而在解放后建设了铁画厂一度兴隆,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运营资金严重匮乏,以至于最终厂家倒闭。

我国陶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陶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陶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国陶瓷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国。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我国陶瓷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陶瓷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目前我国陶瓷行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陶瓷产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满足各类市场需求。

我国的陶瓷产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备受世界市场的青睐。

同时,我国陶瓷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逐渐跻身于高端市场。

其次,我国陶瓷行业正逐步转型升级,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和环保型产品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市场对高品质和环保型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陶瓷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环保陶瓷和高新技术陶瓷。

这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而且提升了我国陶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我国陶瓷行业正迅速发展创意产业。

陶瓷在艺术创作和设计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很多陶艺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创了新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他们的优秀作品不仅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赞誉,而且在国际陶瓷艺术展上频获殊荣。

创意陶瓷产品的兴起,为我国陶瓷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产品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我国陶瓷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我国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陶瓷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成本。

其次,我国陶瓷行业的品牌和市场份额还不够突出,与国外陶瓷企业相比,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因此,我国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国陶瓷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高端陶瓷产品市场将继续扩大。

高端陶瓷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巨大潜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陶瓷企业应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唐山陶瓷产业振兴_现状_路径与政策选择

唐山陶瓷产业振兴_现状_路径与政策选择

第7卷第4期2009年12月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Ceramic Research &Vocational EducationVol.7No.4Dec.2009 收稿日期:2009212201 作者简介:纪泽民(1971-),男,河北玉田人,管理学硕士,河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主研方向为公共政策和宏观经济。

唐山陶瓷产业振兴:现状、路径与政策选择纪泽民,吴晓山(唐山市政府,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唐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地,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唐山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技术、品牌、节能减排、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振兴唐山陶瓷产业的政策选择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优化陶瓷产业结构,构建大陶瓷产业格局;持续推动陶瓷企业的科技创新;建立健全陶瓷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对陶瓷企业的资金信贷支持等。

关键词:陶瓷产业;困境;振兴;政策选择中图分类号:TQ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965(2009)0420001204T angsh an C eramic I ndustry Promotion :Current Situ ation ,P aths and Policy OptionsJ I Ze 2min ,WU X iao 2shan(Tangshan City G overment ,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 :Tangshan City is an important ceramic producing area ,but subject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ngshan Ceramic Industry structure ,technology ,brand ,energy 2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 wide range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The revitalization of Tangshan Ceramic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policy op 2tions ,which include :optimization of ceramic industrial structure ,build large ceramic industry pattern ;Ceramic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eramic industry service system ;strengthen the ceramic enterprises financial credit support.K ey Words :ceramics industry ;revitalize ;plight ;policy options0 引言唐山市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素有“北方瓷都”的美誉,是我国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唐山艺术陶瓷深度研发的基础、潜力与途径

唐山艺术陶瓷深度研发的基础、潜力与途径

中 国是 世 界 上几 个 历 史 悠 久 的 文 明 古 国 之一 , 人 类 社 会 的 进 步 与 发 展 做 出 了许 多 重 大 贡 献 。在 陶 瓷 技 术 与 艺 术 对
上 所 取 得 的 成 就 , 其 具 有 特 殊 重 要 意 义 。在 中 国 , 陶技 艺 的 产 生 可 追 溯 到 公 元 前 4 0 尤 制 50年 至 公 元 前 2 0 5 0年 的 时 代 , 可 以 说 , 华 民 族 发 展 史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陶 瓷 发 展 史 , 国人 在 科 学 技 术 上 的 成 果 以 及 对 美 的追 求 与 塑 造 , 中 中 在
前唐 山 陶瓷产 业 结构 中, 艺术 陶瓷 的 比重偏 小。 艺 术 陶瓷 的发 展 前 景 广 阔 , 力无 限 , 潜 开 发 唐 山陶瓷 中艺术瓷 的发展 潜 力 , 寻找合 理 途径 , 对唐 山陶瓷发 展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将
关 键 词 : 山 陶 瓷 ;艺 术 陶 瓷 ;技 术研 发 唐
许 多 方 面 都 是 通 过 陶 瓷制 作 来 体现 的 , 国 的 陶 瓷 文 化 脍 炙 人 口① , 形 成 各 时 代 非 常 典 型 的技 术 与艺 术 特 征 。 中 并
唐 山作 为 具 有 百 年历 史 的北 方 工 业 城 市 , 有 “ 国 近代 工 业 的 摇 篮 ” 美 誉 。 中国 第 一 座 近 代煤 井 、 一 条 标 准 轨 素 中 之 第 距 铁 路 、 一 台 蒸 汽 机 车 、 一 袋 水 泥 、 一 件 卫 生 陶 瓷 等 都 诞 生 在 这 座 城 市 。同 时 , l 是 当 代 中 国 的 “ 方 瓷 都 ” 第 第 第 唐 还 北 。
河 北 青 年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21 0 0年 第 4期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陶瓷行业是我国传统的工艺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陶瓷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下面就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陶瓷行业的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传统的陶瓷产品以日用陶瓷为主,如瓷器、陶瓷工艺品等,但随着市场变化,陶瓷行业开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如建筑陶瓷、电子陶瓷、新型陶瓷材料等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为陶瓷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其次,陶瓷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我国陶瓷行业已经在某些领域达到乃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在电子陶瓷领域,我国的技术已经能够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的增加,陶瓷行业也在加强环保措施,推行可持续发展模式。

再次,陶瓷行业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一些知名陶瓷企业通过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成功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同时,陶瓷行业也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参加国际陶瓷展览会等形式,提升陶瓷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了出口市场份额。

最后,陶瓷行业的发展还受到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加大等也给陶瓷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综上所述,陶瓷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表现出了多样性和鲜明特点。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等措施,陶瓷行业仍然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有望在未来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陶瓷产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陶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陶瓷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陶瓷器皿,而是涉及到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子陶瓷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陶瓷产品行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趋势,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行业。

二、行业现状分析1. 陶瓷产品种类繁多在当前市场上,陶瓷产品已经涵盖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电子陶瓷等多个领域。

每一种陶瓷产品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美观的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陶瓷产品的品种和规格也在不断增加。

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陶瓷产品制造技术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陶瓷工艺不断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也让陶瓷制造更加高效、精准。

3. 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迅速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陶瓷产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之一,陶瓷产品的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在国内市场,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涵盖了建筑、家居装饰、餐饮等多个领域。

4. 竞争激烈,品牌效应凸显陶瓷产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知名陶瓷品牌层出不穷。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品牌效应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三、发展趋势展望1. 技术创新成为发展主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渗透,陶瓷产品制造业也开始迎来技术创新的时代。

以3D打印、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陶瓷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从定制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2. 绿色环保成为关注焦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环保成为陶瓷产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无污染、低放射性、无公害成为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生态陶瓷、环保陶瓷等新产品将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3. 定制化需求增加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个性化的趋势,陶瓷产品市场也不例外。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陶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用于制作各种建筑和生活用品,如瓷器、砖瓦、卫浴用品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陶瓷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探讨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陶瓷行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陶瓷行业,投入生产和销售。

同时,陶瓷行业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发展。

这些因素使得陶瓷行业的规模迅速增长,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贡献。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陶瓷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行业不断引入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采用数字化设计和精密控制的生产线,可以更准确地控制产品的尺寸和外观,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工艺美感。

同时,新材料的研发也为陶瓷行业开辟了更多的市场空间,比如抗菌和自洁等功能性陶瓷产品的推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三、市场前景的广阔陶瓷作为一种常用的建材和生活用品,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建筑行业对陶瓷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品,也受到了收藏家和文化爱好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陶瓷行业还有很大的出口潜力,国外市场对中国陶瓷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这些因素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综上所述,陶瓷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创新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并开辟了更多的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陶瓷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陶瓷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唐山陶瓷发展史

唐山陶瓷发展史

唐山陶瓷发展史唐山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

唐山陶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但真正的繁荣始于唐代。

以下将从唐代开始,介绍唐山陶瓷的发展历程。

唐代是唐山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时,唐山的陶瓷制作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出产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三彩,它以其鲜艳多彩的釉彩而著称。

唐三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成为了唐代陶瓷的代表之一。

宋代是唐山陶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陶瓷制作技术更加成熟,出现了更多样化的陶瓷器。

其中最有名的是宋青瓷,它以其青翠欲滴的釉色和纤细的造型而著称。

宋青瓷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烧制过程。

宋青瓷的烧制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使得青瓷成为了当时陶瓷市场的主导产品。

明代是唐山陶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的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出现了更多种类的陶瓷器。

明代的陶瓷器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著称。

其中最有名的是明代青花瓷,它以其蓝色的花纹和白色的胎体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陶瓷器之一。

明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次烧制和绘制的过程,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清代是唐山陶瓷的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清代的陶瓷制作技术在继承前代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出现了更多样化的陶瓷器。

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代粉彩瓷,它以其丰富多彩的釉彩和细腻的装饰手法而著称。

清代粉彩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需要经历多次的烧制和绘制过程,因此具有很高的技艺要求。

近年来,唐山陶瓷继续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现代陶瓷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唐山陶瓷在设计、工艺和品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唐山陶瓷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唐山陶瓷发展史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唐代开始,唐山的陶瓷制作技术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不断创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唐山艺术陶瓷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刘雪程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6期
摘要:在唐山发展成为中国的北方瓷都的过程中,艺术陶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喷彩、雕金、釉下骨质瓷彩绘等装饰技法,使唐山艺术陶瓷有别于其它瓷区,总结唐山艺术陶瓷的过去的成功,也要看到现在的不足。

关键词:唐山;艺术陶瓷;历史;现状;发展
1 唐山艺术陶瓷的起源历史
唐山陶瓷的历史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

山西、山东等地的居民移居到唐山,带来了制缸的技术。

到清光绪年间开始生产少量仿古瓷。

解放以后得以工业化生产日用细瓷。

曾三次到北京举办大型展览,获得全国业界认可。

由此逐步奠定了北方瓷都的基础。

2 唐山艺术陶瓷的装饰方法种类及现状:
唐山艺术陶主要装饰方法有艺术釉装饰、釉上装饰(包括雕金、喷彩、新彩、粉彩、刻瓷等)、釉下装饰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

2.1 艺术釉装饰
艺术釉是装饰陶瓷制品的一种釉料。

经过艺术釉装饰的陶瓷釉色艳丽,五彩缤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釉的种类很多。

它以各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进行调配,如以氧化亚铜和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铜绿、铜红;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军绿、褐色、黑色等;还有在特殊工艺条件发生了窑变作用的结晶釉。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2年由唐山陶瓷研究院研制的铁红金圈结晶釉,它具有耀眼的虹彩,有一圈晕金色光环,厚度为万分之一毫米左右。

因它极薄,会受光的干扰产生衍射,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它会像霓虹一般的灿烂。

这种釉早在中国宋代就已失传,它的研制成功弥补了历史空白。

2.2 釉上彩装饰
釉上彩装饰以粉彩和新彩为主,粉彩又称软彩,是中国的传统的釉上装饰手法。

现在唐山掌握这门技术的人已经不多。

新彩因其画法与颜料都来源于西方故称洋彩。

如今它在唐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新的色料与金水的出现使唐山陶瓷装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丰富了装饰语言,派生了许多装饰方法,如雕金、印花、喷彩等。

其中喷彩在唐山得到了很大发展。

现有喷边法、刻纸喷法、套版喷法、拉网大理石纹等多种工艺。

利用这些技术工艺,创作出了大量作品,如:瓜蔬、水果、小猫、鸡雏、人物、风光等,表现的生灵活现,淋离尽致。

釉上金饰彩绘琳琅满目,金碧辉煌。

其中雕金是唐山的一个特色,它富丽堂煌、雍容华贵,别具特色。


成唐山独有的陶瓷装饰品种,并逐渐传播至各兄弟产区。

其表现方法也越来越多,除了用针笔划透沥青进行腐蚀以外,还可用毛笔蘸沥青在瓷上面出精细的边花,通过腐蚀后的装饰形成明暗金花,被腐蚀过的釉面表面精糙,为暗效果,被沥青保护的釉面处描金、花纹呈现亮色效果。

发展到现在又有了雕金加彩、金银错技法,即在同一画面中黄色与白色相交,形成色泽的呼应对比,若加入色釉、雕金更为别致。

唐山还出现了刻瓷艺术,刻花加彩均结出了丰硕果实。

但从业人员数量和作品的规模上有很大差距。

近几年,唐山陶瓷研究院又研制成功了“龙锦彩瓷”,它突破了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技艺,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技艺与现代陶瓷生产工艺完美融合的新品种,其画面具有天鹅绒效果,绒光锻彩,如绫罗绣,使人观之心扉洞开,深受收藏界的喜爱与青睐。

2.3 釉下彩
唐山的釉下彩艺术瓷是受江西景德镇与湖南醴陵影响而诞生。

但又区别于景德镇与醴陵,具有唐山独有风格。

启初的釉下彩瓷质地发黑,画面单一,以青花图案为主。

进入九十年代开始用滑石瓷作为釉下装饰,并尝试少量运用釉下五彩。

后因滑石瓷的原料要求严格,生产成本比较高等问题,已不在生产。

近年来陶瓷研究院投入巨资开始研制釉下彩骨质艺术瓷,因其釉面光洁度好,透明度高,色彩艳丽,被藏家所喜爱。

经过数年的研制,骨质瓷釉下彩的工艺已经成熟。

已经成为今日唐山艺术瓷市场的主流。

3 唐山艺术陈设瓷的装饰风格
3.1 风格现状与未来方向
唐山艺术陶瓷的装饰风格对中国北方的陶瓷影响很大。

他首创了用喷枪或喷笔做画的喷彩装饰方法;用氢氟酸腐蚀釉面花纹再添金的雕金装饰方法和运用高温色料在骨质瓷釉下进行釉下彩绘装饰方法。

近些年来,唐山艺术陶瓷装饰风格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打破了多年形成的繁琐工细风格。

采用清新、简约的图案装饰,呈现出轻松、自然、返朴归真的艺术效果。

现在唐山陶瓷研究院院长提出“要在提高陶艺家艺术素质上下功夫。

注重自身修养。

提高作品的思想性,丰富其艺术内涵,创作出更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而非一般工艺品。

3.2 风格存在问题
目前,唐山陶瓷装饰主要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运用花鸟、山水、人物素材进行创作。

引进现代艺术观念进行创作的陶艺作品较少。

陶瓷造型设计不够重视。

唐山艺术陶瓷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创新。

4 唐山艺术瓷的未来发展
唐山艺术陶瓷的现状是在1958年唐山陶瓷研究所成立后,逐渐壮大起来的,使唐山成为中国北方瓷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它在中国艺术陶瓷史册上添上了辉煌灿烂的一章。

就其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以下几点:1)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企业资本性质的多样化会诞生许多私人陶艺
工作室。

2)随着市场和人才队伍的发展对收藏艺术瓷、发展陶瓷文化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

3)唐山的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装饰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增加,观念上会有提升,作品格调越来越高。

4)艺术陶瓷的装饰品种门类越来越多,综合装饰的方法也在发展状大。

5)重装饰轻造型的倾向一定会改变。

6)釉下彩艺术瓷将成为陶瓷收藏的主流。

7)在唐山被誉为“四朵金花”的(骨质瓷、白玉瓷、白兰瓷、玉兰瓷)的基础上还会诞生出新的瓷种。

8)市场意识大大增强,开始重视商机与信息收集。

9)关心环保卫生与人类健康。

10)作品收藏更加重视作品思想文化内函。

11)陶艺家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由于政府的关怀,在各大院校对其专业教育的支持下,唐山陶瓷研究院带动广大陶瓷艺术工作者大胆创新使得唐山陶瓷艺术蓬勃发展。

我坚信唐山艺术陶瓷将展示出无限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玉春《艺术釉》轻工业出版社1976年04月
[2]【美】伊曼纽尔·库珀著陶瓷釉配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1日
[3] 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