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酸化解堵技术在杜66区块应用与研究
稠油老区酸化解堵提高侧钻井投产效果

朱海东 稠油老区酸化解堵提高侧钻井投产效果
1 3
根据 目前 普遍 较 低 的油 层压 力 , 蒸 汽吞 吐 注入 时 井 压过 高 而生 产 时 又低 产 , 分 析 出现 这 一 问题 在 井 筒地 带 存 在 “ 高阻屏障” , 当蒸 汽吞 吐 注入 时 “ 高 阻 屏 障” 使 井压 异 常升 高 , 当下 泵 生产 时 “ 高 阻屏 障” 又 降 低油层 渗 流能 力 , 致 使油 井 出现 供液 差假 象 。 通
一
液 差 现象 , 油井 测试 动 液 面深 、 功 图显示 明显 供液 不 足, 生 产能 力低 于 老层 系正 常油 井 ( 非侧 钻井 ) 。
2 . 2 侧钻 井投产 压 力异 常原 因分 析 体 方 法优 化 塔 河 缝 洞 型碳 酸盐 岩 油藏 堵 漏 工 艺 , 现 场 试 验 证 明效 果 较 好 , 有 效 提 升施 工 安 全 和措 施 有 效率 。 随着 开 发进行 , 塔 河 油 田措 施 愈频 繁 , 施 工方 式 优 化 已不 能满 足 堵 漏 要求 , 应 进一 步 发 展 和封 堵堵 漏 剂 堵漏工 艺 , 为 油 田建产 稳产 提 供保证 。 [ 参 考文 献] [ 1 ] 陈曦 , 康 雪 等. 高 温高 矿 化 度 堵剂 的研 究 和发 展E J ] . 杭 州 化工 , 2 0 1 2 , 4 2 . E 2 ] 周洪涛, 黄 安 华 等. 8 5 ℃高矿 化度 地 层 化 学堵 水剂研 究[ J ] . 石 油钻 采 工 艺 , 2 0 0 9 , 3 1 .
1 . 2 侧 钻 井投产 状 况 为解 决 老区 向上 补层 潜力 空 间逐 年 缩少 和油 井
2 . 1 供液 差侧 钻 井 生产 参数相 互矛盾
利用酸化冲击解堵技术解决锦98块低产问题

锦9 8 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 凹陷西斜坡 的西南部 ,该块含油面 积0 . 8 7 k m 2 , 地质储量 1 3 0 x l 0 4 t , 目前主要开发层位是杜家台油层 。 该 区块 主 要 经 历 了 四个 开 发 阶段 : ( 1 ) 1 9 7 9年 一 1 9 8 2年 为依 靠 天 然能 量 开 发 阶段 。 此 阶段 初 期 区块 产 油量 较 高 , 而后 大 幅 度 下降 。 ( 2 ) 1 9 9 2 年一 1 9 9 6 年 为 实 施 注水 开发 阶 段 。 此 阶段 初 期 效 果 明 显 后 期产量下降较快 。 ( 3 ) 1 9 9 6年一 2 0 0 1 年为停产阶段。 ( 4 ) 2 0 0 1 年一 至今 为复产及恢 复注水阶段 。此阶段在增加开井数 的同时加大注水量 , 效果较为明显但近年来产量逐年下降, 目前 区块单井 日产液 8 - 3 方。 通 过 对 该 区 块进 行分 析 , 该 区块 低 产 原 因 为 油 层 物 性 差 ; 原 油粘 度 高; 修井液污染严重 。( 见表 1 ) 表 1锦 9 8块油井物性表
工 业 技 术
2 0 1 3 年 第2 8 期I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利用酸化冲击解堵技术解决锦 9 8 块低产 问题
姜 佳 悦
( 中油辽 河油田分公 司锦 州采 油厂 , 辽 宁 盘锦 1 2 1 2 0 9 ) 摘 要: 锦 州采油厂油藏开发 已进入 中后期 , 地层堵塞 已经成为一些 中低渗 区块 的主要 问题 。此类型块 自身地层物性较差 , 泥质 含量较 高, 再加上油井修井作业频繁 , 修 井液地层堵塞物主要是 泥质 、 石蜡、 胶质 、 沥青质等 , 其在近 井地带凝结将孔隙通道堵塞. 导致区块油井低产 。为此在这些中低渗 区块运用 了酸化冲击解堵技 术改善油层物性 , 提 高区块产量 。 关键词: 复 合 固体 酸 ; 压 力脉 冲 ; 稠油; 解堵
稠油油藏泥浆污染酸化配方研究及其应用

井 钻井用 泥浆及质 量分数 为 8 的氯化 钾溶液 。 % 实验步 骤为 : ①用 盐 酸 、 氟酸 、 酸 、 酸 、 氢 醋 硝 磷
酸等单 一酸液对 草 1 3区块泥浆 进行静 态酸化 实验 , 2定基础 酸溶蚀 率 , 主体 酸 ; 贝 0 优选 ②用 不 同配 比土酸
后, 填人 直径 为 3 mm、 0 长度 为 lO m 的填砂 管 中 ; Om
物性差 等特点 , 广泛 开展 了水平 井 精 密筛 管 防砂 完
井 系 列 开 发 技 术 的 研 究 应 用 , 得 了 良好 的 效 取
果 ¨ 。但 由于受 筛管完 井水 平段 长 、 层坍 塌 、 储 原 油粘 度高 、 钻井人井 液污染 等 因素影 响 , 常规酸洗 工
明显 。
⑤用 质量分 数为 8 的氯化钾 溶 液测 定填 砂管 岩 心 % 的初始 渗透率 ; ⑥将 泥 浆 泵入 填砂 管 中模拟 地 层污 染 , 用质量 分 数 为 8 的氯化 钾 溶 液 测定 渗 透 率 并 % 损害率 ; 向污 染后 的填 砂 管 中泵 人 泥浆 酸化 解 堵 ⑦
盐酸 、 氢氟 酸 、 酸 、 酸 、 酸 、 D D一 2缓 蚀 剂 、 醋 硝 磷 SA 0
X B 2酸化复合 添加剂 、 L- 防淤渣 剂 、 1 草 3区块水 平
2 1 主体 酸 的确 定 .
在温度 为 6 " 、 0( 实验 时问为 5 2 h条件 下 , 质量 分 数均 为 7 的盐 酸 、 氟酸 、 酸 、 酸 、 酸对 泥浆 % 氢 醋 硝 磷 的溶 蚀 率 分别 为 1 . % ,2 5 , . % ,2 8 4 6 6 . % 5 1 1 . %和 1 . % , 中氢 氟 酸 对 泥 浆 溶 蚀效 果 最 好 , 酸 次 43 其 盐 之 。为此 , 确定 泥浆溶蚀 主体 酸为盐 酸和氢氟 酸 。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摘要: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地层伤害、井筒结垢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的同时,注入的聚合物也常造成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堵塞。
本文主要对油水井近井地带堵塞原因诊断和聚合物凝胶堵塞的化学解堵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油井堵塞诊断聚合物化学解堵稠油解堵原理一、油井堵塞概述油井堵塞是油气层伤害的表现之一。
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种作业时,储集层近井地带流体(包括液流、气流或多相流)产出或注人能力有任何障碍出现时,油气层伤害也就随之产生了。
不论是钻井、采油、注水开发,还是在提高采收率的各种作业中,油井堵塞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钻井液的的固相颗粒、固井液的淋滤、射孔液的水锁、试油作业当中的脏液以及各种入井流体的滤失等的堵塞问题。
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在各个生产部位都可能随时产生结垢,这些垢统称为油田垢。
其中,蜡、沥青、胶质的混合沉析物俗称为有机垢,出砂及有机垢的混合物俗称为泥垢,还有细菌垢(或称生物垢)等。
注蒸汽采油、聚合物驱油、碱水驱油作为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技术,生产中遇到的结垢问题除了与注水采油时碰到的结垢问题类似以外,还因为驱油时分别有蒸汽、聚合物、碱液的存在,导致硅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
我国很多油田都存在结垢和油井堵塞问题。
由于油田结垢对原油生产的种种不利影响,油田防垢除垢、油井解堵问题在国内外均引起极大重视。
二、油井堵塞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油井堵塞诊断属于油气层保护的范畴。
油气层保护的关键和先决条件, 就是正确了解和掌握油气层伤害的机理,但是油气层伤害因素的复杂性,做到这一点又是相当困难的。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伤害机理往往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伤害特征和结果,如果不能确切了解油气层伤害的机理,采取的伤害解除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会加剧油气层伤害的程度。
《酸化解堵技术》课件

绿色环保
未来酸化解堵技术的发展将更加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未来挑战与机遇
技术挑战
随着开采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酸化解堵技术需要不断改进 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法规政策
法规政策的变化对酸化解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影响,需要密切 关注相关政策动向。
02
酸化解堵技术应用
应用领域
01
02
03
油田开发
酸化解堵技术广泛应用于 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解 除地层堵塞,提高油井产 能。
管道输送
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酸化 解堵技术用于清除管道内 壁的垢层和杂质,保障管 道的顺畅运行。
气田开发
在气田开发中,酸化解堵 技术有助于疏通气井,提 高气体的采收率。
应用实例
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家酸化解堵技 术供应商,竞争激烈,但仍有市场 空间。
潜在市场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 拓展,酸化解堵技术在其他领域如 水处理、环保等领域也有潜在的应 用前景。
技术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酸化解堵技术将不断涌现新 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的解堵效
果和降低成本。
智能化发展
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查,评 估地质条件、堵塞程度等因素 ,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前期调研和现场勘查结果 ,制定详细的酸化解堵技术实
施方案。
实施过程
钻孔与注酸孔的布置
根据地质条件和实施方案,合理布置 钻孔和注酸孔的位置。
酸液配制与注入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配制适量的酸 液,通过注酸孔注入地层。
酸化解堵技术

酸化解堵技术介绍酸化是油井增产、水井增重视要方法。
酸化目是为了恢复和改善地层近井地带渗透性, 提升地层导流能力。
达成增产增注目。
一、酸化增产原理碳酸盐岩储层关键矿物成份是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 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
其增产原理关键是用酸溶解孔隙、裂缝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物质以及不一样类型堵塞物, 扩大、沟通地层原有孔隙, 形成高导流能力油流通道, 最终达成增产增注目。
二、酸化类型1 、一般盐酸酸化技(适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 见附件1: 晋古1-1井施工统计)一般盐酸酸化是在低于破裂压力条件下进行酸化处理工艺, 它只能解除井眼周围堵塞。
通常采取15%-28%盐酸加入添加剂, 经过酸液直接溶解钙质堵塞物和碳酸盐岩类钙质胶结岩石。
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 对地层溶蚀率较强, 反应后生成产物可溶于水,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于助排, 不产生沉淀; 缺点是与石灰岩作用反应速度太快, 尤其是高温深井, 因为地层温度高, 与地层岩石反应速度快, 处理范围较小。
此项技术已在华北油田、大港油田、青海油田、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辽河油田、河南油田、冀东油田(唐海)、长庆油田共施工2698井次, 用盐量38979.2方, 成功率98%, 有效率达成92.8%。
2 、常规土酸酸化技术(适适用于砂岩地层: 见附件2: 晋95-16井施工统计)碎屑岩油气藏酸化较碳酸盐岩油气藏难度大, 工艺也比较复杂。
常规土酸是由盐酸加入氢氧酸和水配制而成酸液, 是解除近井地层损害, 实现油井增产增注常见方法。
它对泥质硅质溶解能力较强。
所以适适用于碳酸盐含量较低, 泥质含量较高砂岩地层。
优点是成本低, 配制和施工简单, 所以广泛应用。
此项技术已在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共施工1768井次, 用酸量26872.9方, 成功率97%, 有效率达成91.5%。
3、泡沫酸酸化技术(碳酸盐岩地层)泡沫酸是由酸液, 气体起泡剂和泡沫稳定剂组成。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五 、 稠 油 的 解 堵 增 油 化 学 机 理 造 成有 机堵 塞的 主要 物质为 胶质 、沥 青质 等稠 油物质 。 原油 中的 胶质 、沥 青质 是一 种特 殊结 构 的稠环 芳 香烃 。沥 青质 中 的稠环 芳 香烃
是 其重 要 的组 成 部分 ,此 外还 有 其 他环 和 侧链 ,其 中还含 有 氧 、硫 、 氮等 杂原 子 。沥青质 是胶 质 的进 一步 的缩 合物 ,所 以胶 质 也应 有类 似 沥青 质的 稠环 芳香烃 结 构 。因此 ,要 改变 胶质 、沥 青质 的 的粘 稠特 性 就要 从 它 们较 稳 定 的苯 环 上入 手 。 通 过 合成 并 复 配 以其他 的助 表 活 剂 ,最终 得 到 的产 品 能够 有效 的 打开 稠 环芳 香烃 的 苯 环 ,改变 胶质 、 沥青质 的粘 稠 特 性 ,将 它 们 乳 化 成 O / W 型 乳 化 液 ,彻 底 解 除有 机 堵塞 。
六 、认 识 与 建 议 通过 实践 证 明化学 解堵 在 油 田是可 行的 ,它 能够 达 到解堵 增 产 的 目的 ,另外 ,其还 具有 施工 简单 ,成本 低 ,经济 效果 显著 的优 点 ,这 为低 渗 油 田尤 其是 低渗 老油 田稳 产 增产 、改 善开发 效 果 、提 高开发 效
之一 一 一聚合物驱 油技 术在 获得较好 的增 油降水 效果的同时,注入 的聚合物也 常造成油水井近 井地 带的堵 塞。本文主要对油水井近 井地 带堵塞原 因诊 断 和聚合物凝胶堵塞的化学解堵技术进行 了研究。 关键词 :油 井堵塞
一
诊断
聚合物
化 学解堵
稠油解堵原理
、
油井堵 塞概述
四 、 油 井 化 学 解 堵 酸 化 工 艺 技 术
月
酸化解堵技术的应用分析与酸液的选择

酸化解堵技术的应用分析与酸液的选择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由于油层的特殊性质以及地层环境变化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井筒、油管等管道受到堵塞的情况。
当发现管道堵塞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障油井正常生产。
酸化解堵技术就是解决管道堵塞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酸化解堵技术的应用分析,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酸液来进行处理。
酸化解堵技术简介酸化解堵技术就是将酸液注入受到堵塞的管道,利用酸液对管道内积垢进行化学反应处理,以达到破除堵塞物的目的。
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1.管柱内的机械阻塞。
机械阻塞往往是由于管道内积聚过多的油垢、杂物等形成的,而这些物质在管径变小的部位堵塞了管道。
针对这种情况,通过使用一些酸性化学药物,可以溶解这些积垢物质,使之变得更加容易流动,从而消除堵塞。
2.地层内的化学阻塞。
在弱酸性地质环境下,井壁形成一层薄膜,也叫水化层。
这层薄膜会吸附油气中的一些物质,导致油管管径变小,最终形成管道堵塞。
针对这种情况,酸化解堵技术就可以通过溶解薄膜上的物质,使之变得更加容易流动,从而消除堵塞。
酸液的选择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的堵塞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酸液来进行处理。
下面将针对不同堵塞情况,介绍一些常用的酸液:盐酸盐酸是一种常用的酸性化学药品,可以用于溶解管道内的碱性垢、铁锈、钙盐等物质。
盐酸的pH值很低,处理效果比较强,但同时也会对井壁产生一定的侵蚀作用,如果不慎操作有可能会对井身产生损伤。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可溶解管道内的多种沉积物、杂质、铁锈、腐蚀产物等。
硫酸作为一种撬孔液,常用于处理难以溶解的大块油垢、钙、铁焊等,其化学作用力强,但同时对金属材料带来的腐蚀性也很大。
螯合剂螯合剂可以与金属及其他物质形成化学配合物,具有特殊的选择性与温和的腐蚀性,因此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酸剂。
钙在一定PH值范围内与碳酸根离子可以生成螯合物,若嵌入于垢层内,则不再占据管壁空间,从而垢层变薄。
此外,锌、铜等金属也可以形成螯合物,这在一些操作中可以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曙光采油厂2012年度青工油水井分析答辩赛论文稠油酸化解堵技术在杜66区块应用与研究(技术组)答辩人:于福涛指导领导:赵永鸿单位工艺研究所2012 年7 月30 日目录一、概况二、存在问题及分析三、稠油酸化解堵技术与研究四、现场应用情况五、结论及认识稠油酸化解堵技术在杜66 区块应用与研究、八、-前言随着杜66块进入开发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油井由于在生产和井下作业过程中受到伤害,产生堵塞,使近井地带渗透率降低,产液指数下降,为了能够较彻底的清除井筒周围的污染物,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改善近井地带的渗流条件,确保油井稳产、增产目标的实现,我们针对性地应用了稠油酸化解堵技术,并根据杜66块的施工条件要求这种技术施工工艺简单、相对容易实施。
对于稠油区块稳产增产、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来说,稠油酸化解堵技术提供了一个高效、稳定的技术手段。
本文对近三年内在杜66 区块实施的稠油酸化解堵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措施针对性与经济效益,为稠油持续稳产做出贡献。
一、概况杜66 块位于辽河断陷西斜坡中段,南部与杜84 块、杜68 块相邻,北部与杜48 块相接,东部为41-20 块,西部为曙一区上台阶。
主要含油层系为杜家台油层,含油面积km2,地质储量3940 X 104t,原始地层压力,压力系数为,目前地层压力为—MPa。
储层物性较好,主力层一般孔隙度为23-27%,平均%渗透率一般为300-1000 X 10-3卩m2,平均为781 X 10-3卩m2储层粘土矿物为蒙脱石,占%伊利石占%高岭石占%上层系蒙脱石含量高达%采出液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 s , 一般为300 —2000MPa・s ( 50C),密度cm3,胶质、沥青质含量为30 —40%含蜡量7-12%,属普通稠油。
层间水属NaHCO型,HCO3为1144-5037mg/l , cl-为594-975 mg/l ,总矿化度为3359-8760mg/l。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1、高周期高采出,地层压力水平低杜66块目前平均吞吐周期为,5周期以下占11% 6-9周期占29% 10周期以上占60%目前采出程度为%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为一。
低产能关井的油井有69 口,占关井总数的70% 油汽比小于的油井142口,占吞吐井的48%2、 层间动用差异大杜66块动用状况 图:动用程度最低%最 高%层间动用不均 衡,整体动用程度 低。
3、 吞吐后期注汽压力逐年升高,周期生产时间缩短, 周期产油减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蜡及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逐 年沉积、长期生产致使胶结疏松导致粘土颗粒向近井地带 运移,一部分与原油中的重质成分混合形成油泥沉积在近 井地带、地层水和注入水的地层结垢、长期吞吐导致近井 地带润湿反转,造成水锁以及粘土膨胀等因素最终导致注 汽压力逐年升高;近井地带污染,加上地层压力低,造成 油井周期生产时间缩短,周期产油减少,低产甚至不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方法:① 利用土酸低伤害酸等酸化近井地带,解除无机堵 塞物;加入防膨剂抑制粘土膨胀。
② 加入优化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分散、剥离沥青质胶 质等有机堵塞物,解除有机9 8 98700 29 9 997 9 T —5 95 4 1O%度程岀采6 2 1182 0 8 6 4 a^力压2 O05 O 203 20层 渗号 透率40动用程度(%90物的堵塞;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③配套实施调剖或选配注措施,提高纵向动用程度。
三、稠油解堵技术与研究1、酸液的选择常用酸液主要特点和适用条件典型配方:6%^ 15%HCI+%r 3%HF+2%r 3%缓蚀剂+2%^ 3%表面活性剂+1%- 3%铁离子稳定剂+1%- 3%占土稳定剂(根据泥质含量,适当调整氢氟酸和盐酸的浓度,当泥质含量较高时,适当提高氢氟酸浓度,降低盐酸浓度;当碳酸盐含量较高时,适当提高盐酸浓度,降低氢氟酸浓度。
)1、酸化原理1) 盐酸FeS + 2 HCI ―►FcCI, + H臣t CaCDj * MgCO, + 4 HCI— CiC1t + MgCt + 2 CO, f + 2 H S(J4- 6 HCI —2 FtCl, + 3 HQ CaCO, + 2 RC1 —* CaCii + CO. t + H,0盐酸可去除油层近井地带渗滤面上的腐蚀产物及水垢,恢复地层的渗透性,也可溶解灰岩(石灰岩、白云岩),改善地层的渗透性。
2) 氢氟酸+ 72HF—* B H^SiF t+ 4 H)AIF t+ 24 H t0S心+ 6HF—* + 2 HQ氢氟酸可去除油层近井地带渗滤面上的粘土堵塞,恢复地层的渗透性,也可以溶解砂岩,改善地层的渗透性。
3) 低伤害酸MS+2HPQ=M(H2PQ) 2+H2SMC(3+2H3PQ=M(H2P(O) 2+fO+COFe2Q+6H3PQ=2Fe(H2PQ)+3H2O低伤害酸和浓缩酸的主体酸都是HPQ, H 3PQ可解除硫化物、腐蚀产物及碳酸盐类的堵塞物, 在地层条件下, 反应产物主要是CG)和易溶于水的磷酸二氢盐。
3、选井原则对各种因素造成产出状况差的油水井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原理上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般优先考虑符合下列条件的油水井:1)井连通率高,井距较小,对应油水井供液能力较差的油水井;2)生产过程中由于污染、结垢、堵塞造成注汽压力升高的油水井;3)泥质含量相对较低的井。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杜66块油藏的油水井符合以上工艺选井条件,于是就提出了实施稠油酸化解堵的整体方案4、酸液配方体系1)预处理液:盐酸+ 缓蚀剂+活性剂2)前置液:盐酸+ 缓蚀剂+ 铁离子稳定剂+ 抑渣剂3)隔离液:盐酸+缓蚀剂+粘土稳定剂+抑渣剂4)主体酸:多元复合酸+缓蚀剂+螯合剂+抑渣剂+pH控制剂+ 防破乳剂5)后置酸:盐酸+粘土稳定剂+缓蚀剂+抑渣剂6、室内配伍性实验a)酸化试验:配方一:10% 土酸+ 5%氟硼酸+ 5%甲酸配方二:10% 土酸+ 5%氟硼酸+ 5%乙酸配方三:5%氟硼酸+ 5%甲酸5%乙酸配方四:10% 土酸+ 5%甲酸+ 5%乙酸+ 5%氟硼酸酸化试验在恒温箱内模拟地层温度40C ,酸液添加剂有助排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粘土稳定剂等结果分析: 通过酸化实验我们得知,当土酸、甲酸、乙酸和氢氟酸复配 时,引起中偏弱酸敏,酸化效果较好。
b )效果评价实验取原油50g ,加入现场使用配制好的 50ml 酸液,充分搅 拌后,放入80C 恒温箱中,恒温 4小时,并且每隔20分钟 搅拌一次,最后取出静止 30分钟后,观察烧杯中酸液层有 否絮团、微粒生成。
四、现场应用情况截至2012年7月20,杜66区块共实施稠油酸化解堵16井次,措施增液18156吨,措施增油6692吨,周期同期对 比增液9951吨,周期同期对比增油 3933吨。
1井次不可对 比。
措施投入万元,吨油按850元计算,投入产出比 1:1 .措施前后注汽压力对比杜66区块稠油解堵技术施工前后注汽压力对比表满 要从上表可看出,措施后注汽压力平均下降,效果较好。
2. 措施增油截至2012年07月底措施增油6692t,措施增液。
平均单井增油418t。
3. 典型井例1)曙1-42-052 :2011年1月30日现场实施,挤入低伤害酸40t。
施工压力0MPa 2011年9月5日本周期结束。
从措施前后和周期同期对比来看,措施效果较好。
措施前后日生产曲线图如下:措施前后注汽压力对比: 上周期注汽压力,措施后注汽压力,下降2)曙 1-41 -053曙1-41-053 : 2012年2月1日现场实施,正挤解堵剂40t 。
压力0MPa 本周期轮次为12,捞油转产后第二轮注汽 吞吐。
措施前日产液,日产油。
从措施前后和周期同期对比 来看,措施效果较好。
措施前后日生产曲线图如下:曙1-42-052井日生产曲线—日产液(t )一^日产油(t )40 -----------------------------------------------------------------------------------------------------------上周期生产情况前产量 天数产液产日尸诙产周 天数产萨洞尸日液增油本周期阶段生产情况施措施 比 油增 比 增] 199.0645 10.80412150153737.1B0 .21.9 141 油6677323286.9施前后注汽压力对比:上周期注汽压力,措施后注汽压力,下降4.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按以下公式计算:E=P X Q/10000 —I式中:E-经济效益,万元;Q- 增加的油气产量,吨;P- 原油价格;元/吨;I- 投资,万元。
E=850 X 6692/10000 —(万元)投入产出比:1 :五、结论及认识1. 充分利用各种动静态资料,提高对稠油井的全面认识,以深入的分析为依据,确定酸化解堵井。
2. 稠油酸化解堵工艺可有效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消除有机及无机垢沉积对油层造成的伤害, 恢复近井地带的渗透率。
油井解堵后, 油井产能得到恢复, 且有效期较长, 经济效益可观。
3. 对于注汽后因注汽压力高临时实施解堵措施的油井措施效果较差,建议在注汽前实施解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