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例举

常识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例举
常识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例举

常识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例举

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齐仲燕

板书是常识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好的板书能促进一堂课的教学效率的提高,能使学生感到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能振奋学习精神,激发学习兴趣,理清课文脉络,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达到牢固掌握。我近年来的做法例举几种:

一、集中抓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用总分式板书

如教《机械传动》一课,机械传动的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简单机械工具盒里提供了一些零件,我将自行车、缝纫机搬上了讲台,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动手摇摇来理解,形成知识链,把知识间的包含关系用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从整体出发,了解局部。在教学中,我设计如下板书:

例1.

名称部件方式应用

传动方向不变

链传动链条、大齿轮、小齿轮自行车

机传动速度可以变

械连杆传动连杆、踏板、曲轴运动方式发生了改变缝纫机

传皮带传动皮带,大、小皮带轮交叉后,可改变运动方向碾米机磨粉机动齿轮传动大,小齿轮可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钟表摩擦传动摩擦灯,车轮自行车灯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常识中有许多地理、历史的知识,为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多媒体组合的直观教学。如教学《古城西安》一课文时,采用幻灯、挂图结合,把学生带入名胜古迹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学习常识的兴趣。

例2.

一、位置陕西省中部,我国西北部

古二、优越气候()雨量()地势()土地()

七大古都之一十二个王朝,延续3000年

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三、古都古迹

西唐代大雁塔碑林等

古城楼

安城墙丝绸之路

四、新貌:改旧扩新、工业、商业

直观形象的板书点燃了学生观察兴趣的火花。课后,学生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使认识过程和活动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学习起来精神愉快,乐不知疲,有学生

还说:以后当个考古学家,还有的说以后去游览时,要保护好名胜古迹,讲究卫生,注意安全,文明游览。

例3.

地400多年前,航海家麦哲伦(葡萄牙)

球圆球,棕色陆地,蓝色海洋,周长约4万千米,半径约6千多千米

地轴:地球自行旋转时围绕的想象轴和地轴、两极和赤道北极

两极:位于地轴两端

南极

地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大圆圈

仪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和纬线

纬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备课时,我精心设计板书,集中抓住课文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如果不用清晰的板书,让学生在一节课去记,肯定是效果不好。通过上述板书,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听、记都比较方便,利于理解和回忆。

二、一目了然,突出要点。用列表式板书

在教学《摩擦力》一课中,为了得出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或滚动中,有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产生,力的大小跟两种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与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实验一:用同一木块放在两个光滑程度不同两种方式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秤拉着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把弹簧秤读数填入下列的表格里。

例4.《摩擦力》

根据表内要求很快得出:表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表2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例5.

三、借助直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用图解式板书

兴趣是创造之母,它可以孕育愿望,滋生新动力,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源泉。学生好奇心最为强烈,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现有条件下诱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其朦胧的创新意识。例如上《怎样接亮小电珠》一课时,教学着眼点不仅是学生认识简单电路的知识,还要注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体激发学生探求让小电珠发光秘密的兴趣,组织好分组实验探索过程。在让学生认识了电珠、电池、导线、开关后,省略介绍电路的过程而直接让学生动手自己找出让小电珠发光的方法,选择这样的切入点意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大多数学生实验成功的情况下,问题出现了:个别学生的方法与其他学生甚至与书本都不一样,学生们开始自由讨论,互相借鉴,终于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出了另外一些方法,如将小电珠接在电池的底部,小电珠也能发光。虽然学生此时并不能说出其中原因,但起码找出了不同常规的方法,一个朦胧而模糊的创新理念已在学生心里萌芽。这时,教师再加以提问:“你能让两个,或者三个,四个小电珠同时发光吗?”这时课堂活跃的程度不言而喻。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对科学大胆探索的精神。这样从“趣”字入手,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多角度思考,有了探求多种答案的可能。例6.《怎样接亮小电珠》

(甲)(乙)

用同一电源使两个小电珠同时发光,有几种组装电路的方法?利用哪种方法小电珠发出的光比较强?

在教学《水的三态变化》中,溶解和汽化是课文的重点,我采用一边实验、一边板书过渡,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7.《水的三态变化》

(液态)

受受

冷热

0℃解化汽

以溶液化

下热冷

凝受受

受冷至℃凝华

冰水蒸气

(固态)(气态)

升华

在教学《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一课,我出示思考题: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些地方? (2)云、雨、雪是怎样形成?(3)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4)是什么力量使水在自然界里不断地循环运动? 一边演示水在什么条件下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何种情况成水?

例8.《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采用图文双下的板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四、动脑动手,发展学生兴趣,用标号式板书

学生动脑又动手,能在学习申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使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设法让学生在乐学的情趣中探求磁铁的性质,我准备了磁铁性质实验盒及金属的和非金属之类的物品,还自制了电磁铁,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同时,出示思考题:

例9.《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2)磁铁各处吸铁的本领相同吗?

(3)用线把磁铁系住并悬挂起来,做上记号,停下来时指向如何?转动一下停下来指向有无变化?

(4)用另一块磁铁去靠近悬挂的磁铁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纷纷动手实验后,认真总结出以下几点性质:

(1)磁铁能吸铁;

(2)磁铁两端磁性最强;

(3)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4)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

接着自己设计实验,探索磁铁的其它性质,学生把磁铁放在桌面上,隔一张纸,隔一本书或隔桌面,环形针都能随之移动,既高兴又惊异地提出这是为什么?个别学生会神秘地说,大概是磁铁的第5性质了,我告诉他们这是磁力有穿透物体的性质,你们今后可能还会发现磁铁的第6种、第7种……性质呢。有的学生发现磁铁接触过的环形针还能吸起另外一些环形针,就高兴地说:“环形针也变成了磁铁了……”我趁热打铁,这叫磁化,并把自制的电磁铁演示给学生,一种能吸起环形针,另一种却不能,学生心存疑虑,并告诉学生,磁铁还有许多种性质,但磁铁绝对不能靠近电视机、电脑之类的电器用品,这是为什么,我们以后再研究……。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验中学到了知识,又清晰地记住几种性质,为以后学习物理这门知识埋下了伏笔。

我在教学《多种多样的塑料制品》一课时,课前收集各种各样常见的塑料制品,塑料制成的机械零件及电器部件,另外还寻找来与塑料制品体积大小相近的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瓶盒、布、桶等。在讲解塑料的特性时,我与学生一起用面粉团、橡皮泥捏各种形状的物品,把塑料的可塑性的含义概括出来了。用塑料绳、线来代替电线,能不能使电灯发光,用塑料制成电器外套零件,绝缘性好;再拿各种制品大小相近的物体来逐一比较,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从而得出塑料的重量最轻。塑料的特性有三点:

例10.《多种多样的塑料制品》

特可塑性:玩具,纽扣,包装袋,捆扎绳,电影胶片、胶卷、机器零件等。

绝缘性:灯头,插座,开关等。

性重量轻:塑料瓶,盒子、盖,薄膜等。

五、阶递式

配合阶递帮助理解记忆,变抽象为形象。

例11.《毕升和活字印刷》

例12《历史悠久的汉字》

综上所述,精心设计板书是上好常识课的重要一环。它能直观形象,抓住重点,突解难题;能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同时也避免了死记硬背。遵循“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启发性。”根据知识体系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体现自身的教学风格,显示自身的教学特色。

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齐仲燕

2002年10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