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凡是轻小物体均可视为质点

B.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C.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2.(3分)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或不受力时,物体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的运动

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率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

D.速度变化量很大时,速度变化率也一定很大

4.(3分)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是标量,它的正负表示功的大小

B.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就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D.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5.(3分)如图所示,水平轻质横梁的A端被铰链固定在竖直墙面上,O端连接两根轻绳OB和OC,其

中轻绳OC下端悬挂重物m,轻绳OB与横梁之间的夹角θ=30°,若已知横梁OA能承受的最大力为180N,轻绳OB和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00N,g=10m/s2,则悬挂的重物m的质

量不能超过()

A.10kg B.10kg C.6kg D.6kg

6.(3分)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两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一起恰能沿斜面以共同速度v匀速下滑,则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沿斜面向上B.垂直斜面向上

C.竖直向上D.沿斜面向下

7.(3分)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高度相同但倾角不同(α<β)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小物块m分别从甲、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设此过程中小物块所受合外力对其所做的功分别为W和W′,重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和,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W=W′,=B.W=W′,<C.W<W′,>D.W>W′,<

8.(3分)下列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可能不变

B.重力对物体做功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D.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

9.(3分)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大小分别为10N、5N和4N的共点力作用,则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做a=7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可能做a=3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0.(3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对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运动的加速度小于乙车运动的加速度

B.在t=2s时刻,乙车刚开始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在t=s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D.在t=4s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11.(3分)如图所示,在轻绳OA下端悬挂一物体,用力F作用于A点,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使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α>β),现保持A点位置不动,使拉力F的方向从图示位置沿顺时针缓慢旋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轻绳OA的拉力大小及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轻绳OA的拉力大小逐渐减小

B.轻绳OA的拉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F的大小逐渐增大

D.F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12.(3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圆弧槽内表面粗糙,固定在水平面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圆弧槽的圆心O点,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上,轻质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滑块在圆弧槽内表面上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滑块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B.圆弧槽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

C.剪断弹簧瞬间,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g

D.取圆心O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滑块的重力势能为0.5mgR

13.(3分)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此后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8N

B.前6s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312J

C.第8s末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33W

D.前2s内,拉力F所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0W

14.(3分)某学校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电梯地板上固定了一个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上表面

水平,将一个重力G=20N的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观察在电梯运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的变化情况,若某段时间内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如图乙所

示图线,则根据图线分析可知()

A.在第1s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第3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

C.在第4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第6s内,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

15.(4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请填正确答案标号)。

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

16.(4分)在测定某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在光滑桌面上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水平轻绳连接,轻绳绕过定滑轮,另一端可悬挂钩码,当轻绳不挂钩码时,弹簧右端刚好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再将5个钧码逐个挂在轻绳下端,每次稳定后,记录弹簧右端对应的刻度及对应的钩码个数,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g=10m/s2。

(1)通过以上实验得到图乙中5组数据,请在图丙中利用描点法作出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挂钩码质量m的关系图象,其中第五组数据(当挂5个钩码时)应忽略,原因可能为(不考虑操作因素)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17.(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实验时,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将橡皮筋和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个位置O点。

(1)关于在这个实验中的一些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请填正确答案标号)

A.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个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若某次实验测得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

则(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18.(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其中小车一端通过细绳、滑轮与力传感器及重物相连,另一端连接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未

画出)。

(1)实验时,下列必要的操作是(请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C.将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略微垫高,以平衡摩擦力,调节滑轮高度,使两绳拉力方向与板面平行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

E.更换所挂重物(改变重物质量),重复以上过程,打出多条纸带

(2)若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其中一条纸带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S1=3.58cm,S2=4.40cm,S3=5.20cm,S4=5.98cm,S5=6.78cm,S6=7.60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2点时小车的速度v=m/s,小车的加速度a=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处理多条纸带,得到多组(a,F)数据,若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可表示为

A.k B.2k C.D.

三、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如图所示,物体A静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A通过不可伸长的足够长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定滑轮与物体A之间的轻绳平行于桌面。由静止释放B后,A、B都开始运动,此时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8N,已知A、B质量分别为m A=2kg和m B=lkg,g=10m/s2.求(1)物体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A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0分)如图所示为竖直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额定功率为P=11kW的电动机通过足够长的轻绳使电梯厢从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电动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电动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继续提升电梯厢,最后电梯厢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已知电梯厢质量为M=200kg,不计一切损耗,g=10m/s2,求

(1)电梯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2)电梯厢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动机对电梯厢所做的功。

21.(10分)一动车轨道和一平直公路平行,在动车轨道上有一辆长L=350m的动车正以v0=50m/s 的速度向前行驶,在动车车头前方S0=2400m的公路上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汽车一直以v=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由于动车要在距车头5000m处的车站“车头停止标”处停车,因此动车从此时开始刹车使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按要求停车。不考虑动车的再次启动,求

(1)动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从动车开始刹车到它的车头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

(3)从动车车头追上汽车到车尾超过汽车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

22.(1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固定的足够长斜面底端,t =0时刻,开始对速度为零的物体A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如图乙所示的拉力F,t=3s 时刻撤去拉力F.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A受到的最大静摩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sin37°=0.6,求

(1)在t=0.5s时刻,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

(2)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物体A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解答】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比如原子体积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取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错误;

C、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故C正确;

D、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保持静止。故A是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运

动状态,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或不受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

误;

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加速度也叫速度的变化率,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率为零,它的速度不一定为零。

故A错误;

C、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C正确;

BD、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就是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只知速度变化量不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B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功的正负表示能量转移转化的方向,不表示大小,故A错误

B、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力,不一定有力做功,即使有力,位移也不一定在力的方向上,故B错

C、功需要两个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的话不做功,故C错误

D、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所以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故

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假设OB段绳子先达到最大拉力,即为:T=200N,

根据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OC段绳子拉力等于所挂重物的重力,即为:F C=Tsinθ=100N<200N;

此时横梁OA杆的拉力为:F=Tcosθ=100N<180N,

故OB段绳子先达到最大拉力,故悬挂的重物m的质量不能超过m==10kg,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对B物体受力分析,由于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故A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

所以A对B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等于B的重力;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物块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小物块所受合外力对其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做的功。

则知W=W′=mgh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mv2

得:v=

所以两个物块滑至斜面底端时,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重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mg sinα=mg??sinα

=mg sinβ=mg??sinβ

因α<β,所以<。

故选:B。

8.【解答】解: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下降,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故A错误;

B、重力做功无路径无关,也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只取决于初末两点间的高度差,故B正确;

C、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上升,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

D、重力势能E P=mgh,h为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故大小与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故D错误。

故选:BC。

9.【解答】解:根据力合成的方法得合力范围为1N~19N,

AB、由求得的合力范围可知,物体的合力不为零,所以不会处于静止状态,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的范围为m/s2~m/s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0.【解答】解:A、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则知甲车运动的加速度小于乙车运动的加速度。故A正确。

BC、两者速度相等前,甲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车间距增大。速度相等以后,乙的速度比甲的大,两车间距减小,所以在速度相等时刻,即t=s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故B错误,C正确。

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几何关系知t=4s两者位移相等,

即相遇,故D正确。

故选:ACD。

11.【解答】解:A点受三个拉力处于平衡,向上的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作图法(如图)

使拉力从图示位置缓慢运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大小逐渐增大,轻绳OA的拉力大小逐渐减小,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2.【解答】解:A、对滑块受力分析:一定受到重力、槽的支持力、摩擦力,弹簧可能有弹力也可能没有,故A正确;

B、在垂直弹簧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摩擦力f=mgsin60°=mg,故B正确;

C、因不知道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所以剪断弹簧瞬间,滑块可能静止,也可能滑动,故C错误;

D、取圆心O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滑块的重力势能为﹣mgRcos60°=﹣0.5mgR,故D错误。

故选:AB。

13.【解答】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v0t+at2,可得质点的初速度为1m/s,加速度a=4m/s2。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4N,故A错误;

B、由位移公式得前6s内发生的位移x6=v0t+=78m,拉力F所做的功W=Fx=312J,故B

正确;

C、由速度公式得第8s末的速度v8=v0+at=33m/s,第8s末拉力F的瞬时功率P=Fv8=132W,故

C错误;

D、由位移公式得前2s内发生的位移x2=v0t+at2=10m,拉力F所做功的平均功率==20W,

故D正确。

故选:BD。

14.【解答】解:A、第1s内,压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变小,电梯可能向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A错误

B、第3s内,压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则B正确

C、在第4s内,压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可能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C正确

D、第6s内,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加速度为0,则要可能静止,则D正确

故选:BCD。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

15.【解答】解: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

A、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正确;

B、位移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得了,故B正确;

C、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C错误;

D、瞬时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交流,0.02,AB。

16.【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L﹣m图线,如图所示。第五组数据(当挂5个钩码时)应忽略,原因可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图象的斜率表示,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弹簧的劲度系数,k==20N/m

故答案为:(1)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20

17.【解答】解:(1)A、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可以有效减小实验的误差,故A正确;

B、为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细绳的夹角要适当大些,并不是两个细绳的

夹角越大越好,故B错误;

C、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同一位置,并不是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

故选:AD

(2)若某次实验测得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分力的合力为4=5.7N,所以则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

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

故答案为:(1)AD;(2)不能

18.【解答】解:(1)A、实验中使用力传感器,不需要保证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错误;

B、实验中使用力传感器,不需要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故B错误;

C、实验中使用力传感器,将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略微垫高,以平衡摩擦力,调节滑轮高度,使

两绳拉力方向与板面平行。故C正确;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对应的力传感器的

示数F.故D正确;

E、为进一步减小实验的误差,需更换所挂重物(改变重物质量),重复以上过程,打出多条纸带。

故E正确;

故选:CDE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 C==0.48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结合作差法得:a=

,(3)由图可知,在水平方向物块受到的拉力为绳子拉力的2倍,则:2F=ma

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线的斜率:k=

所以:m=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CDE;(2)0.48,0.80;(3)C

三、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解答】解:(1)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B g﹣F=m B a 解得:a=2m/s2

(2)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 A a

竖直方向由F N=m A g

又F f=μF N

物体A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答:(1)物体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2)物体A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

20.【解答】解:(1)设电梯箱向上运动速度最大时,轻绳拉力为F1

F1=Mg

P=F1v m

所以v m==m/s=5.5m/s

(2)设电梯箱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轻绳拉力为F2

F2﹣Mg=Ma

当电动机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v=

电梯箱做匀加速运动上升的高度:h=

电梯箱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动机做的功:

W=F2h

代入数据解得W=2.75×104J

答:(1)电梯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5.5m/s;

(2)电梯厢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电动机对电梯厢所做的功为2.75×104J。

21.【解答】解:(1)由动车刹车x=5000m处的站点停车,则汽车刹车加速度为:a=

(2)动车相对汽车车做初速度为:v′0=(50﹣10)m/s=40m/s、加速度大小为a=﹣0.25m/s2的匀减速运动。

则动车头追上汽车历时为t1,则有:S0=v′0t1+at12。

代入数据得:2400=40t1+×(﹣0.25)t12。

代入数据解得:t1=80s或240s

动车刹车时间为

t1=240s>200s,舍去

从动车开始刹车计时,动车车头追上汽车车尾所需的时间为80s

(3)设从动车开始刹车计时,动车车尾从后方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为t2,则S0+L=v′0t2+at22。

代入数据得:2400+350=40t2+×(﹣0.25)t22。

代入数据解得:t1=100s或220s(舍去)

则动车车身超过汽车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t=t2﹣t1=100﹣80s=20s

答:(1)动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25m/s2;

(2)从动车开始刹车到它的车头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为80s;

(3)从动车车头追上汽车到车尾超过汽车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为20s。22.【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mgsinθ=F1+F f1

解得:F f1=2N

(2)由(1)可知,0至1s内,A处于静止状态;

当F2=12.5N作用在A上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沿斜面:F2﹣mgsinθ﹣F f2=ma1

垂直斜面:F N=mgcosθ

F f2=μF N

得:a1=2.5m/s2

由运动学公式可知:x1==5m v1=a1t=5m/s 撤去F的作用后:mgsinθ+μmgcosθ=ma2

得:a2=10m/s2x2==1.25m

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x=x1+x2=6.25m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3

解得:a3=2m/s2

由v2=2a3x

则物体A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5m/s

答:(1)在t=0.5s时刻,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2)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是6.25m;(3)物体A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是5m/s。

XXXX年山东省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76页)

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

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促进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编制《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3)《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10年)》; (4)《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8年); (5)《山东省海岸带规划》(2010年); (6)《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年)》; (7)国家、省、市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第3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第4条规划重点 (1)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2)科学合理地调整市域城镇体系结构,统筹城乡健康发展。 (3)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4)明确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做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 (6)统筹规划社会服务设施,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7)发展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8)塑造城市特色。 第5条城市规划区 烟台城市规划区的范围为:烟台市五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和桃村镇,总面积约为3002平方 公里。 第6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第7条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1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把烟台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港口城 市和富有历史、人文、山海特色的滨海旅游城市。 到2013年,烟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771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834美元左右,综 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城镇化水平达到60%,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初见成效。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万美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全市社会、 经济等各项主要指标达到现代化水平。 第9条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1)港口带动战略:建设大型港口,发展临港产业,积极承接外来产业辐射,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 (2)集聚发展战略:突出北部滨海城市带建设,为承接外来产业辐射、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保障。 (3)中心强化战略:促进烟台制造业集群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烟台中心城市的产业带动能力和中心服务职能。 第10条经济发展战略 (1)努力培育支柱产业簇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结构,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 (2)积极接受外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全球经济。 (3)统筹城乡经济与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加强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第11条社会发展战略 (1)积极应对老龄化、新一轮婚育高峰和外来人口增加等人口结构性变化,规划相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居住生活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爱弥尔》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发明“助产术”、卢梭代表 作《爱弥尔》。故选D。 2、以下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内潜性 C、操作外显性 D、结构展开性 【答案】B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故选B。 3、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答案】B 【解析】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故选B。 4、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观点适用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D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体现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是()。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D 【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因为讨论发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有利于学生的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故选D。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 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D、不良行为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故选C。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A.白炽灯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B.轮船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密度小 C.玻璃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D.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2.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古人冬天在路面上泼水成冰运送巨石,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 擦 B.日晷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D.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 C.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被子上的灰尘会脱落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坚硬的地面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4.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拉人 B.安装电路时,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C.保险丝熔断,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D.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 5.如图所示,演员与观众高声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A.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 6.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 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热气球升空 D.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7.深圳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8.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弹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B.用液体氢作为发射火箭的燃料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用胶木作为制作热水壶手柄的材料 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烟台市历年最低工资及平均工资标准

山东省烟台市历年来最低工资、小时工资、职工平均工资、 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 一、烟台市2000年-2013年的最低工资标准 1999年-2001年烟台市最低工资标准:牟平区、福山区、蓬莱市、莱阳市290元,海阳市、栖霞市260元,其他县市区320元。 2001年7月-2002年9月,牟平区、福山区、蓬莱市、莱阳市340元,海阳市、栖霞市310元,其他县市区370元。 2002年10月-2004年12月,牟平区、福山区、蓬莱市、莱阳市380元,海阳市、栖霞市340元,其他县市区410元。 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牟平区、莱阳市、海阳市、栖霞市、长岛县470元,其他县市区530元。 2006年10月-2007年12月,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开发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为610元;牟平区、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为540元。 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开发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760元;牟平区、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620元。 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2月30日;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龙口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为920元(原

为760元);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为760元(原为620元)。小时工最低工资分9.6元、7.8元两个档次。 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920元调整为1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9.6元调整为11.5元;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月最低工资标准由760元调整为9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7.8元调整为9.8元。 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烟台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两个档次。其中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是较高档次,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100元调整为12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1.5元调整为13元。 2013年3月1日起至今,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240元调整为13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3元调整为14.5元;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100元调整为12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1元调整为12.5元。 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是较低档次,月最低工资标准由950元调整为1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9.8元调整为11元。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重要参考。 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 一、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三、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 四、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烟台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烟台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烟台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烟台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烟台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烟台海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3.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B. C.D. 4.放假了,小明斜拉着拉杆箱离开校园。如图所示,小明的拉力大小为F,方向沿拉杆斜向上,与水平地面夹角为 .与拉杆箱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且不受拉力相比,此时拉杆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A .减少了sin F θ B .增大了sin F θ C .减小了cos F θ D .增大了cos F θ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放置着一片树叶和一个小石子,现将玻璃管迅速翻转180°,玻璃管内非真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叶和小石子同时落到底部 B .小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树叶在下落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将玻璃管抽成真空,重复上述实验,在树叶和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树叶和小石子都处于超重状态 6.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 21 2 v B .2+1)v C 2v D . 12 v 7.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 .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套)

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奥运会冠军刘翔的跨栏技术时可将刘翔看作质点 B. 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 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 2.如图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 B. 0-4s,两质点走过的路程不相等 C. B质点0-8 s内x≥0,故其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D. 0-4 s,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 3.下列各实例中力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碗对筷子的弹力 B. 图乙中,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对篮球的弹力 C. 图丙中,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行驶,传送带对A的摩擦力 D. 图丁中,物体A上滑时,斜面对A的摩擦力 4.汽车以大小为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1:1 B. 1:2 C. 3:4 D. 3:5

5.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落地速度为20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描述错误 ..的是()A. 下落的时间为2 s B. 距地面的高度为20m C. 最后1s的位移为为15m D. 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5m/s 6.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正下方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B. 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7.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F1增大、F2减小 B. F1增大、F2增大 C. F1减小、F2减小 D. F1减小、F2增大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置在质量为2m的长木板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木块和木板一起以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 1=2 2 B. 1<2 2 C. 1≤3 2 D. 1≥32 9.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 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C.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N、m、s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用压强计可以准确测量液体内部各处压强的大小 B.图乙杯口的纸片和杯中水不掉下来,是因为纸片受到的吸力非常大 C.图丙实验中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所产生的压强的大小 D.图丁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片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饮料中的冰块变小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了“白气” 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冬天,树枝上出现了“雾凇” 3.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5.用下列器材,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发生变化的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a 、b 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只闭合开关 S 、S 1时,a 、b 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 向左移动,a 的示数不变,b 的示数有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是电流表 B .只闭合S 、S 2,将滑片P 向右移动,a 的示数一定变小 C .只闭合S 、S 2,将滑片P 向右移动,R 1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 D .只闭合 S 、S 1,将滑片P 向右移动,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一定变大 8.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 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 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 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 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9.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 .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10.小阳在科技月制作了一个双档位电热器模型,为了分析接入电路的电阻对电热器的电功率的影响,他将各电表接入电路中,电路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 1=30Ω。当开关S 闭合,S 1、S 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U 1,当S 、S 1、S 2都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 2,已知U 1:U 2=3:8;两种状态时,R 2消耗的功率最大值P 大和最小值P 小之比为4:1;R 3的最小功率为0.9W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山东省烟台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卷

物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B .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C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的规律 2.在一平直的水平路面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5m 处,从该时刻开始计时,0~4s 内甲、乙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s 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B .t =4s 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C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D .此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3.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有能力到太空去探索未知天体。 假设某宇宙飞船绕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行周期为T ,宇航员在离该行星表面附近h 处自由释放一小球,测得其落到行星表面的时间为t ,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 A .2222hT t π B .222 2t hT π C .2228t hT π D .2 2 28hT t π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ab 、bc 、ca 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V-T 图 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ab 的反向延长线过坐标原点O ,图线bc 平行于T 轴,图线ca 平行于V 轴,则 A .ab 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气体从外界吸热 B .bc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 C .ca 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气体从外界吸热 T 3 4

2018年山东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2018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都给出标号为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并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8山东烟台,1,3分)的倒数是( ) A .3 B .-3 C .D . 【答案】B 【解析】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如果是分数,只需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即可,所以的倒数是-3. 【知识点】有理数的倒数. 2.(2018山东烟台,2,3分)在学习《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这一节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设计图案.下列设计的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C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A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C . 【知识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3.(2018山东烟台,3,3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增加到82.7万亿,稳居世界第二.82.7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82.7万亿=.故选C . 【知识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4.(2018山东烟台,4,3分)由5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放置,一面着地,两面靠墙.如果要将露出的部分涂色,则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A .9 B .11 C .14 D .18 1 3-131 3 -1 3 - 14 0.82710?12 82.710?13 8.2710?14 8.2710?10n a ?4 8 13 8.271010108.2710???=? D C B A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血清学试验的前带现象是指()。 A、抗原过量 B、沉淀物显著 C、溶血明显 D、抗体过量 【答案】B 【解析】前带现象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以定量抗原检测抗体,若抗体过剩,可使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而不出现凝集。 2、感染灶脓液稀薄易扩散,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明显的细菌可能是()。 A、无芽胞厌氧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解析】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3、下列哪种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靠食物供给()。 A、缬氨酸 B、精氨酸 C、半胱氨酸 D、组氨酸 【答案】A 【解析】根据氮平衡实验证明,人体内有8中氨基酸不能合成。这些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成为营养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故选A。

4、血液白细胞数正常、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多见于()。 A、恙虫病 B、败血症 C、流行性出血热 D、斑疹伤寒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选答“恙虫病”,要点立克次体病患者的血液白细胞数正常,而伤寒患者血液白细胞数减少。 5、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是()。 A、拉贝洛尔 B、硝普钠 C、氯沙坦 D、卡托普利 【答案】C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包括氯沙坦、厄贝沙坦等。故选C。 6、胸痛的性质多种多样,如()引起的多呈烧灼感。 A、心绞痛 B、胸膜炎 C、食管炎 D、气胸 【答案】C 【解析】胸痛的程度可呈剧烈、轻微和剧痛。食管炎则多为烧灼痛。故选C。 7、常见的副反应是干咳的药物是()。 A、硝苯地平 B、卡托普利 C、氢氯噻嗪 D、美托洛尔 【答案】B 【解析】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无痰性干咳是此类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产生机制可能与ACEI使缓激肽、前列腺素等在肺内的蓄积有关,吸入色甘酸二钠可以缓解。故选B。 8、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 A、四环素

高一上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物理期末测试卷 1.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 A.10m B.18m C.50m D.7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试题解析】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所以汽车5s内的位移等于3s内的位移。 即,故B正确。 【答案】B 2.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在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试题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结论可知,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得,,,故B 正确。 【答案】B 3.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 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 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F N不变,T变大 B.F N不变,T变小 C.F N变大,T变大 D.F N变大,T变小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试题解析】 对小环P、Q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对小环Q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时,减小,不变, 变小,故B正确。 故选B

2019年重点高中高一招生分班考试 物理卷 及答案

物理试题 第1页(共10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10页) 2019年重点高中提前招生试卷 物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艺术节上,小明表演击鼓,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 3.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湖光倒“影” B .毕业合“影” C .立竿见“影” D .形“影”不离 4.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B .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 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 km 外的用户,其输出功率是3×106 kW 。现用500 k V 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 A 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 kV C .若改用5 kV 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 W 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 =U 2/r ,U 为输电电压,r 为输电线的电阻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 .(a)图运动员把弯弓拉开将箭射出 B .(b)图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 C .(c)图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 D .(d)图运动员骑自行车冲向坡顶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B .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C .小球取出后,甲烧杯液面高度低于乙烧杯液面高度 D .小球取出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甲烧杯大于乙烧杯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里装入半管水,再倒入半管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将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把糖放在热水里比放在冷水里化得快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快递公司尝试用无人机运送包裹,在带着包裹匀速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受到的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包裹的动能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_____(填

山东省烟台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在水中下沉的石块 B. 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 C.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 D. 在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在水中下沉的石块受水的阻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在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拉力,而且拉力做正功,所以集装箱的机械能在增加,故B项不符合题意; C. 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受地面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C项不符合题意; D. 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支持力,但支持力始终不做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故D项符合题意。 2.某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为圆 B. 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 在相等的时间内合外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D. 该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方向是变化的,所以在恒定合外力作用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圆,故A项不符合题意;

B. 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不变,则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 a t ?=?相等,故B 项符合题意; C. 曲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不一定相同,所以合外力做的功不一定相等,故C 项不符合题意; D. 某物体受到恒定合外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其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结合其特点可知,该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故D 项不符合题意。 3.已知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质点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B. 该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是一种匀速运动 C.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 该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是恒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故A 项符合题意; B.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沿圆弧的切线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匀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 C.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向心加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匀变速运动,故C 项不符合题意; D. 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力,故D 项不符合题意。 4.在距水平地面一定高度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质量m 越大,在竖直方向上下落越快 B. 由0x v t =可知,小球的初速度越大,飞行时间越短 C. 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小球下落高度之比为1:3:5:…… D. 由212 h gt =知,小球未落地前下落的高度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答案】D 【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8中考数学试题和答案

2018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都给出标号为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的倒数是() A.3 B.﹣3 C.D.﹣ 2.(3分)在学习《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这一节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设计图案.下列设计的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14B.×1012C.×1013D.×1014 4.(3分)由5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放置,一面着地,两面靠墙.如果要将露出来的部分涂色,则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A.9 B.11 C.14 D.18 5.(3分)甲、乙、丙、丁4支仪仗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丁 平均数(cm)177178178179方差 哪支仪仗队的身高更为整齐?() A.甲B.乙C.丙D.丁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 B.任意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偶数的概率是 C.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90%,则明天一定会下雨 D.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则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中奖

7.(3分)利用计算器求值时,小明将按键顺序为显示结果记为a,的显示结果记为b.则a,b的大小关系为() A.a<b B.a>b C.a=b D.不能比较 8.(3分)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的玫瑰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成的,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个图形中有120朵玫瑰花,则n的值为() A.28 B.29 C.30 D.31 9.(3分)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的菱形ABCD如图所示,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折叠菱形,使B,B′两点重合,MN是折痕.若B'M=1,则CN的长为() A.7 B.6 C.5 D.4 10.(3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I是△ABC的内心,∠AIC=124°,点E在AD的延长线上,则∠CDE的度数为() A.56°B.62°C.68°D.78° 11.(3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3,0).下列结论:①2a﹣b=0;②(a+c)2<b2;③当﹣1<x<3时,y<0;④当a=1时,将抛物线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2)2﹣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2.(3分)如图,矩形ABCD中,AB=8cm,BC=6cm,点P从点A出发,以lcm/s 的速度沿A→D→C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C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C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s),△APQ的面积为S(cm2),下列能大致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

2018-201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列表格内)1.(3分)若关于x的方程kx2﹣4x﹣2=0有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2 C.k>﹣2且k≠0 D.k≥﹣2且k≠0 2.(3分)若+x=5,则下列x的取值不可能是() A.6 B.5 C.4 D.3 3.(3分)若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9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A.15 B.9 C.﹣9或15 D.9或15 4.(3分)若两个最简二次根式和是同类二次根式,则n的值是()A.﹣1 B.4或﹣1 C.1或﹣4 D.4 5.(3分)把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运算结果是() A.B.C.﹣D.﹣ 6.(3分)若一组数据a1,a2,……,a n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4,那么数据2a1+3,2a2+3,…,2a n+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13,4 B.23,8 C.23,16 D.23,19 7.(3分)如图,将△ABC绕点B(0,1)旋转180°得到△A1BC1,设点C的坐标为(m,n),则点C1的坐标为() A.(﹣m,﹣n﹣2)B.(﹣m,﹣n﹣1)C.(﹣m,﹣n+1)D.(﹣m,﹣n+2)8.(3分)若x1是方程ax2+2x+c=0(a≠0)的一个根,设M=(ax1+1)2,N=2﹣ac,则M 与N的大小关系为()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9.(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根为﹣1和3,则将x2﹣mx+n进行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