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1. 一个角的余角是30o,则这个角的补角是 .

2.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o,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

3. 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

4. 如图②,∠1 = 82o,∠2 = 98o,∠3 = 80o,则∠4 = 度.

5. 如图③,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 = 28o,则∠BOE = 度,∠AOG =

度.

6. 如图④,AB∥CD,∠BA E = 120o,∠DCE = 30o,则∠AEC = 度.

7. 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⑤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70o,则∠OGC = .

8. 如图⑦,正方形ABCD中,M在DC上,且BM = 10,N是AC上一动点,则DN + MN的最小值为 .

9. 如图所示,当半径为30cm的转动轮转过的角度为120时,则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 cm 。

10.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B与∠C互余,将AB,CD分别平移到图中EF和EG的位置,则

△EFG为三角形,若AD=2cm,BC=8cm,则FG = 。

11. 如图9,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3的内错角等于,∠3的同旁内

角等于.

12. 如图10,在△ABC中,已知∠C=90°,AC=60 cm,AB=100 cm,a、b、c…是在△ABC内部的矩形,它们的一个顶

点在AB上,一组对边分别在AC上或与AC平行,另一组对边分别在BC上或与BC平行. 若各矩形在AC上的边长相等,矩形a的一边长是72 cm,则这样的矩形a、b、c…的个数是_ .

二、选择题

1. 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 . 1, B. 2, C. 3, D.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 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⑶、⑷、⑸,

D. ⑴、⑵、⑸

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

°°°°

5. 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

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

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

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

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内错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 )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8.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下列图案中,不能由一个

9.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构成的对顶角共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10. 如图,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 )

个个个个

11. 如图6,BO平分∠ABC,CO平分∠ACB,且MN∥BC,设AB=12,BC=24,

AC=18,则△AMN的周长为()。

A、30

B、36

C、42

D、18

12. 如图,若AB∥CD,则∠A、∠E、∠D之间的关系是 ( )

A.∠A+∠E+∠D=180°

B.∠A-∠E+∠D=180°

C.∠A+∠E-∠D=180°

D.∠A+∠E+∠D=270°

答案

120°

1.100°

2.75°

3.80°

4.62°,

59°

5.90°

6.125°

7.10

8.20π

9.直角,6cm

10.80,80,

100

11.9

BDDBDDCCDAA

C

C D

最新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技巧及练习题

最新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CD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140,∠=?则D ∠=( ) A .40? B .100? C .80? D .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E 、F 分别是线段BC 、BA 的中点得到EF 是△BAC 的中位线,得出∠CAB 的大小,再利用CD ∥AB 得到∠DCA 的大小,最后在等腰△DCA 中推导得到∠D. 【详解】 ∵点E 、F 分别是线段CB 、AB 的中点,∴EF 是△BAC 的中位线 ∴EF ∥AC ∵∠1=40°,∴∠CAB=40° ∵CD ∥BA ∴∠DCA=∠CAB=40° ∵CD=DA ∴∠DAC=∠DCA=40° ∴在△DCA 中,∠D=10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推导得出EF 是△ABC 的中位线. 2.如图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 .80° B .50° C .30° D .2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4=∠2=5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3=∠4-∠1=50°-30°=20°.故答案选D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3.如图,直线AB AC ⊥,AD BC ⊥,如果4AB cm =,3AC cm =, 2.4AD cm =,那么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 ) A .3cm B .4cm C .2.4cm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根据AB ⊥AC ,得出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AC . 【详解】 解:∵AB ⊥AC , ∴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指AC 的长度,即等于3cm .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难度适中.

人教版初一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及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初一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及测试题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2_______, ⊥,∠=? 127,则∠= FOB__________. ∠=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 AB⊥CD,垂足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

∠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七年级数学试卷与答案

七年级数学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中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 ) A .-2 B . 22 7 C .0.010010001 D . π 2.如图是我市十二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该天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 A.-3℃ B. 7℃ C. 3℃ D.-7℃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a b a b a 2 2 2 2=+- B .22=-a a C .4 2 2 523a a a =+ D .ab b a 22=+ 4.如图,它需再添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图中的黑色小正方形分别由四 位同学补画,其中正确的是 ( ▲ ) A. B. C. D. 5.把方程 20.31 20.30.7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结果应为( ▲ ) A. 231237x x +--= B. 10203102037x x +--= C. 1020310237x x +--= D. 2312037 x x +--= 6.如图,AD ⊥BC ,ED ⊥AB ,表示点D 到直线AB 距离的是( ▲ ) A .线段AD 的长度 B .线段AE 的长度 C .线段BE 的长度 D .线段D E 的长度 7.下列说法中:①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②若AB =BC ,则点B 为线段AC 的中点; ③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⑤直线外一点与直线 A B E D C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 2.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 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 .400 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 .400名学生的体重 D .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以方程组2 34 x y x y +=??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 是( ) A.25=±5 B. 4=- 2 1 D.=6.不等式组211420x x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7.在 22 7 , 3.141592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8.有2元和5元两种纸币共21张,并且总钱数为72元.设2元纸币x 张,5元纸币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21, 5272. x y x y +=?? +=? B .21, 2572. x y x y +=?? +=? C .2521,72.x y x y +=??+=? D .5221, 72.x y x y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 10.已知样本容量是40,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3:2:4:1,则第 二小组的频数为 ,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11.如果163+x 的立方根是4,则42+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不等式4x -6≥7x -12的正整数解为 . 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 1x y =??=-? ,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 ?=+=-0432y x y x 的解是???==b y a x ,那么a+b= . 1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D 平分∠BEF ,若∠1=72°, 则∠2= °. 16.如图所示,在10×20(m 2)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宽为2m 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m 2 .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A 21 2 1B 2 1D 21 C (第15题) (第16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 题及拔高训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课标要求 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判定与性质 例1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 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 点引一条直线EF ∥AB ,则有∠B =∠1,再设法 证明∠D =∠2,需证 EF ∥CD ,这可通过已知AB ∥CD 和EF ∥AB 得到。 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B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已知), 又∵EF ∥AB (已作), ∴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D =∠1+∠2, ∴∠BED =∠B +∠D (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 ∥CD ,求证:∠BED =360°-(∠B +∠D )。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 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BED 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 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B +∠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 ∥CD (已知), 又∵EF ∥AB (已作), ∴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 +∠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 +∠1+∠D +∠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 =∠1+∠2, A B E D 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考号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3.如图,如图,要从小河引水到村庄A ,请设计并作出一最佳路线,理由是:__________. 4.如图,∠1和∠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角; ∠3和∠2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角; 5.如图,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 1101=∠,则=2∠(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6.如图,∠1=700,a ∥b 则∠2=_____________, 7.一棵小树生长时与地面所成的角为80°,它的根深入泥土,如果根和小树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2等于°.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剩下十分钱:;斗牛. 9.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比是7:11,则这两个角分别为. 二、选择题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0.如图,∠1=62°,若m ∥n ,则∠2的度数为( ) (A)118° (B)28° (C)62° (D)38° 11.如图,直线m 、n 相交,则∠1与∠2的位置关系为( ) (A)邻补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对顶角 12.下面的每组图形中,右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左面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2 m n 2 3 4 n m 1 2 1第( 6)题b a 1 280° 第题 第8题 2 1 图①第(5)题A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A .垂线是直线 B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一定垂直 C .过一个已知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线中垂线最短 14.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A . //,//,a b b c ∴//c d B .∵//,//,a c b d ∴//c d C .∵//,//a b a c ∴//b c D .∵//,//a b c d ,∴//a c 三、解答题(共58分) 15.按要求作图(每小题5分,共10分) (1)已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 ① 作直线PQ , ② 过点P 作 OB 的垂线, ③ 过点Q 作OA 的平行线. (2)将字母A 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16.推理填空:(10分) 如图: ① 若∠1=∠2,则∥( ) 若∠DAB+∠ABC =1800 ,则∥( ) ②当∥时,∠ C+∠ABC=1800 ( ) 当∥时,∠3=∠C( ) 17.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 若∠1=118°求∠2为多少度?(10分) 18.如图,已知:21∠∠=, 50=D ∠,求B ∠的度数。(10 分) H G 2 1 E D C B A 32 1 D C B A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 答案全套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检测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 9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36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5(--的相反数是)5(- (B)3和3-的绝对值相等 (C)若0>a ,则 a 一定不为零 (D)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小 2、已知a a -=、b b =、0>>b a ,则下列正确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3、若a a +-=+-55,则a 是( ) (A )任意一个有理数 (B )任意一个负数或0 (C )任意一个非负数 (D )任意一个不小于5的数 4、对乘积)3()3()3()3(-?-?-?-记法正确的是( ) (A )43-(B )4)3(-(C )4)3(+-(D )4)3(-- 5、下列互为倒数的一对是( ) (A )5-与5 (B )8与125.0 (C )321与2 3 1 (D )25.0与4- 6、互为相反数是指( ) (A )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B )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所得的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D )相加的结果为O 的两个数。 7、下列各组数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节约汽油10公斤和浪费酒精10公斤 (B )向东走5公里和向南走5公里 (C )收入300元和支出500元 (D )身高180cm 和身高90cm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2=- (B )4)2(2-=- (C )6)2(3-=- (D )9)3(2=-

9、计算:22)2(25.03.0-÷?÷-的值是( ) (A )1009- (B )1009(C )4009(D )400 9- 10、下列的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2 1 ()32(43)21(0+-<-+<--<--< (B ))2 1(0)21()32(43--<<+-<-+<- - (C ))21 ()32(043)21(+-<-+<<--<-- (D ))2 1 (043)32()21(--<<--<-+<+- 11、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折5次后,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 (A )0.03125 (B )0.0625 (C )0.125 (D )0.25 12、已知5=x 、2=y ,且0<+y x ,则xy 的值等于( ) (A )10和-10 (B )10 (C )-1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用计算器计算 6 8)2()9(-+-,按键顺序 是: 、 、 、 、 、 、 + 、 、 、 、 、 、 ;结果是 。 14、用计算器计算:=-+-÷--)10259()26()57.2(4.133 。 15、某公司去年的利润是-50万元,今年的利润是180万元;今年和去年相比,利润额相差 万元。 16、观察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并填空:-57、49、-41、 、 。 17、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则=--n m 3 。 18、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上标注的是05 .003.020+-(单位mm )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19、若10032a a a a A ++++=Λ,则当1=a 时,=A ,当1-=a 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 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3.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4、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5.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ο,则∠=α ( ) A. 60ο B. 50ο C. 40ο D. 30ο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α A l 1 B l 2 α C

C F 1 A D B E 6.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7.同一平面内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 )对对顶角。 A 4 B 5 C 6 D 7 8.如右图,长方体中棱之间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下列说法:①AA /平移能与BB /重合;②B /C /平移能 与DD /重合;③AB 、A /B /、CD 、C /D /通过平移可 以互相得到;④将四边形ABB /A /向后平移BC 长度能与DCC /D /重合。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若a ∥b ,b ∥c ,则a c. 理由是 2. 直线AB 与CD 互相垂直,垂足为O ,P 是直线CD 上一点,则P 到AB 的距离是 __________。 3.已知:如图,CD AB ⊥于D ,∠=?130,则∠=FDB ________,∠=ADE ______, ∠=BDE __________。 50° A 28° a C b B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全章测试(一)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它们( ). (A)平行 (B)相交 (C)相交、垂直 (D)平行或相交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 ). (A)垂直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确定 3.已知:OA ⊥OC ,∠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为( ). (A)30° (B)60° (C)150° (D)30°或150° 4.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5.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1)∠1=∠2; (2)∠3=∠4; (3)∠2+∠4=90°; (4)∠4+∠5=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 7.∠1和∠2是两条直线l 1,l 2被第三条直线l 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 1∥l 2,那么必有 ( ). (A)∠1=∠2 (B)∠1+∠2=90° (C) o 9022 1121=∠+ ∠ (D)∠1是钝角,∠2是锐角 8.如下图,AB ∥DE ,那么∠BCD =( ).

(A)∠2-∠1 (B)∠1+∠2 (C)180°+∠1-∠2 (D)180°+∠2-2∠1 9.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 ). (A)3个(B)2个 (C)1个(D)0个 10.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图1图2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二、填空题 11.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______°,∠3=______°,∠4=______°. 1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______. 13.如图直线l1∥l2,AB⊥CD,∠1=34°,那么∠2的度数是______. 14.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______度.

七年级上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3-2004学年七年级(上)数学试题 题 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1~8 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得 分 信你在小学原有的基础上又掌握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变得更加聪明了,更加懂得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仔细思考,认真作答,成功将属于你——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精心选一选!(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计32分) 1、下面几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 A、-3和+(-3) B、-5和-(+5) C、-7和-(-7) D、+2和│-2│ 2、平面上有任意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 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无数条 3、在数轴上表示a、b两数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 4、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5、2002年11月23—29日在泉州销售8000万元即开型福利彩票(每张面额2元),特等奖100万元,结果中一百万元者有15名,假如你花10元买5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写() A、中一百万元是必然事件 B、中一百万元是不可能事件 C、中一百万元是可能事件,但可能性很小 D、因为5÷15=1/3,所以中一百万元的可能性是33.3% 6、计算(-1)1001÷(-1)2002所得的结果是() A、1/2 B、-1/2 C、1 D、-1 7、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不是负数 C、一定大于它本身 D、一定不大于它的绝对值 8、如图,AOC ∠和BOD ∠都是直角,如果 A C B O D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方的“月亮”图案可以由如图所示的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A.B.C.D. 2.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00094m,将0.0000009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4×10﹣7B.0.94×10﹣6C.9.4×10﹣6D.9.4×107 3.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ab+ac+d=a(b+c)+d B.a2﹣1=(a+1)(a﹣1) C.(a+b)2=a2+2ab+b2D.a2b=ab?a 4.二元一次方程2x+3y+10=35的一个解可以是() A.B.C.D. 5.已知a>b,则下列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a>﹣b B.3a>3b C.a﹣1<b﹣1D.a+1<b+2 6.如图,在Rt△ABC中,∠A=90°,直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DE =30°,则∠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 7.命题“若a=b,则|a|=|b|”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性为() A.该命题与其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B.该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是假命题 C.该命题是假命题,其逆命题是真命题

D.该命题与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 8.已知AB=3,BC=1,则AC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2≤AC≤4B.2<AC<4C.1≤AC≤3D.1<AC<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 9.计算:a5÷a2的结果是. 10.计算(x+1)(2x﹣1)的结果为. 11.因式分解:ab2﹣2ab+a=. 12.不等式2x﹣1<3的解集是. 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DE 与BC相交于点G.若∠1=40°,则∠2=°. 15.将不等式“﹣2x>﹣2”中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可得到“x<1”,该步的依据是.16.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17.如图,BE是△ABC的中线,D是AB的中点,连接DE.若△ABC的面积为1,则四边形DBCE的面积为. 18.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可能无解.例如方程组无解,原因是:将①×2得2x+4y =2,它与②式存在矛盾,导致原方程组无解.若关于x、y的方程组无解,则a、b须满足的条件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4分)

(word完整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第二章拔高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 A.∠ABE=3∠D B.∠ABE+∠D=90° C.∠ABE+3∠D=180°D.∠ABE=2∠D 2.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 A.55°B.60°C.65°D.70° 3.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 A.60°B.65°C.72°D.75° 5.下列生活实例中,数学原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其中数学原理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 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如图,已知AB∥DE,∠ABC=80°,∠CDE=150°,则∠BCD=() A.30°B.40°C.50°D.60° 7.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

A.120°B.108°C.126°D.114°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 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G处,点D落在点H处.若∠1=62°,则图中∠BEG的度数为. 10.如图,已知DE∥BC,2∠D=3∠DBC,∠1=∠2.则∠DEB=度. 11.如图,已知AE∥BD,∠1=130°,∠2=28°,则∠C的度数为. 12.如图,BE∥CF,则∠A+∠B+∠C+∠D=度. 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3.如图,若OP∥QR∥ST,则∠1,∠2,∠3的数量关系是:. 1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一定满足的等式是. 15.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此时∠ODE=∠ADC,且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 第13题第14题第15 题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6.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交于点G,H,GM⊥GE,∠BGM=20°,HN 平分∠CHE,求∠NHD的度数.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E 和∠AOF C.∠AOF D.∠BOC 和∠AOF 3. 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 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 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5. 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 C.∠A+∠P+∠C=360° D.∠P+∠C=∠A 6. 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 图1 F E O 1 C B A D 图3 D A P C B

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 A.75° B.105° C.45° D.135° 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1 C B A 32 4 D E 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 ⑤若a ∥b ,b ∥c ,则a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如图6,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OCD ,△ODE ,△OEF ,?△OAF ,?△OAB ,其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1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13.观察图7中角的位置关系,∠1和∠2是______角,∠3和∠1是_____角,∠1?和∠4是_______角,∠3和∠4是_____角,∠3和∠5是______角. 图5 图6

初一数学上册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试卷及答 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七年级数学期中调考试卷 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 -的绝对值是( ). (A) 12 (B)12 - (C)2 (D) -2 2.武汉长江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6800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 (A)1.68×104m (B)16.8×103 m (C)0.168×104m (D)1.68×103m 3.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元. (A)+5 (B)+20 (C)-5 (D)-20 4.有理数2(1)-,3(1)-,21-, 1-,-(-1),1 1 --中,其中等于1的个数是 ( ). (A)3个 (B)4个 (C)5个 (D)6 个 5.已知p 与q 互为相反数,且p ≠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1p q = (B) 1q p = (C) 0p q += (D) 0p q -= 6.方程5-3x=8的解是( ). (A )x=1 (B )x=-1 (C )x=133 (D )x=-133 7.下列变形中, 不正确的是( ). (A) a +(b +c -d)=a +b +c -d (B) a -(b -c +d)=a -b +c -d (C) a -b -(c -d)=a -b -c -d (D) a +b -(-c -d)=a +b +c +d

8.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a>0(B) a -b>0(C) ab >0(D) a +b>0 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1022.0099取近似值是( ). (A)1022.01(精确到0.01) (B)1.0×103(保留2个有效数字) (C)1020(精确到十位) (D)1022.010(精确到千分位) 10.“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若设这数是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 (A)x=-x+4 (B)x=-x+(-4) (C)x=-x-(-4) (D)x-(-x )=4 11. 下列等式变形:①若a b =,则a b x x =;②若a b x x =,则a b =;③若47a b =, 则74 a b =;④若74 a b =,则47a b =.其中一定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等于-4的2次方,则式子 1 ()2 cd a b x x ---的值为( ). (A)2 (B)4 (C)-8 (D)8 二、填一填, 看看谁仔细(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2分, 请将你的答案写 在“_______”处) 13.写出一个比12 -小的整数: . 14.已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m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m ,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_________m . 15.十一国庆节期间,吴家山某眼镜店开展优 惠学生配镜的活动,某款式眼镜的广告如图,请你 为广告牌补上原价. 16.小方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 1.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A.75°角 B.135°角 C.160°角 D.105°角 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40°,则∠2等于 A.50° B.60° C.140° D.160° 3. 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4. 下面正确的是 A.三条直线中一定有两条直线平行 B.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一定平行 C.若直线∥22,l l ∥3l ,…1-n l ∥n l ,那么1l ∥n l D.直线13221,,l l l l l 则⊥⊥∥3l 5.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ON+∠NOP=90o则∠MOP 是直角 B.若α与β互为补角,则α与β中必有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C.两锐角之和是直角 D.若α与β互为余角,则α与β均为锐角 6.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若∠EOB =55o,则∠BOD 的度数是 A.35o B.55o C.70o D.110o 1 2 a b A B C A B C D B E C O D A

. 7. 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8. 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A.144°41′ B. 144°81′ C. 54°41′ D. 54°81′ 9. 如图,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α∠=?,则β∠等于 A.56? B.46? C.45? D.44? 10. 如图,已知∠1=∠2,∠3=80O ,则∠4= A.80O B. 70O C. 60O D. 50O 11. 如图,AB ∥CD ,AC ⊥BC ,∠BAC =65°,则∠BCD =______________度。 A B C D E F 2 1 O O l 2l 1 β α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单元目标检测题(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3.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 180=∠+∠ACD D 4.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ο 30,第二次向右拐ο 30 B. 第一次向右拐ο 50,第二次向左拐ο 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 50,第二次向右拐ο 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 50,第二次向左拐ο 130 5.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① 2 121② 1 2 ③ 1 2 ④ E D C B A 432 1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所示,已知BC AC ⊥ ,AB CD ⊥,垂足分别是C 、D ,那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 A. AD CD > B. BC AC < C. BD BC > D. BD CD < 8.如右图,CD AB //,且ο 25=∠A ,ο 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ο 60 B. ο 70 C. ο 110 D. ο 80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10.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①,ο 1101 =∠,则=2∠ (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2.有一个与地面成30°角的斜坡,如图②,现要在斜坡上竖一电线杆,当电线杆与斜坡成的=1∠ °时,电线杆与地面垂直。 3.如图③,按角的位置关系填空:A ∠与1∠是 ; A ∠与3∠是 ; 2∠与3∠是 。 D 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2 1 图① 1 图② 30? 图③ C B A 3 2 1

初一上册数学 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仔细选一选(30分) 1. 0是( ) A.正有理数 B.负有理数 C.整数 D.负整数 2.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其中36属于( ) A.计数 B.测量 C.标号或排序 D.以上都不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0的绝对值是0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4. 在数- , 0 , 4.5, |-9|, -6.79中,属于正数的有( )个 A.2 B.3 C.4 D.5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 ) A.3 B.-3 C. D. 6.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2>0>-4>-1 B.-4>-1>2>0 C.-4<-1<0<2 D.0<2>-1<-4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 A.1 B.±1 C.0 D.-1 8. 把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 ) A.5 B.1 C.5或1 D.5或-1 9. 大于-2.2的最小整数是( ) A.-2 B.-3 C.-1 D.0 10.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西边20米,书店在家东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共30分) 11.若上升15米记作+15米,则-8米表示。 12.举出一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 13.计算:__________。 14.计算5.24÷6.55,结果用分数表示是______;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