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电路课程教案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电路课程教案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电路课程教案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3 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本章重点

1、独立independent KCL、KVL 方程equations 个数;

2、支路法列方程construct equations 解电路;

3、网孔法列方程解电路analyse circuit ;

4、回路法列方程解电路;

5、节点法列方程解电路。

本章难点

1、含有理想电源Ideal Power 的回路法Loop method ;

2、含有受控源Controlled source 的回路法;

3、含有理想电源的节点法node method ;

4、含有受控源的节点法。

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讲述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即方程法。本章采用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共需6 课时。对独立KCL、KVL 方程个数确定,可以自学;有关图论Graph 的内容,在15 章统一讲解;对支路法、网孔法、回路法、节点法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建立方程等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要讲解透彻,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牢固掌握。为使学生能区分各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对象,可采用一个电路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

授课内容

3.1 支路法

一、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CL、KVL 列关于支路电流的方

程, 进行求解的过程。

图 3-1

仅含电阻和电压源的电路

第 1 步 选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 3-1 所示。 第 2 步 对(n -1)个独立节点列 KCL 方程

如果选图 3-1 所示电路中的节点 4 为参考节点,则节点 1、2 、

3 为独立节点,其对应的 KCL 方程必将独立,即:

1 I 1 I 3 I 4 0

2 I 1 I 2

I 5

3

I 2 I 3 I 6 0

第 3 步.对 b (n 1) 个独立回路列关于支路电流的 KVL 方程

Ⅰ: R 1I

1

R

5I 5

U

s4

R

4I 4

U

s1

0 Ⅱ: R 2 I 2 U s2 R 6 I 6 R 5 I 5 0 Ⅲ: R 4I

4

U

s4

R

6I 6

U

s3

R

3I 3

第 4 步.求解

3.2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一、网孔电流法

1 、网孔电流 :是假想沿着电路中网孔边界流动的电流,如

3-2 所示电路中闭合虚线所示的电流 I m1、I m2 、I m3。对于一个节

点 数为 n 、支路数为 b 的平面电路,其网孔数为 (b- n+1) 个,网孔电 流数也为 (b- n+1) 个。网孔电流有两个特点:

、基本步

图 3-2 网孔电流

2 、网孔电流法: 以网孔电流作为独立变量,根据 KVL 列

出关 于网孔电流的电路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

3 、建立方程步骤:

第一步,指定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以此作为列写 KVL 方程 的回路绕行方向 bypass direction of the Loop.

第二步,根据 KVL 列写关于网孔电流的电路方程。

R 1I m1 R 5(I m1 I

m2

) U

s4 R 4

(I m3 I

m1

) U

s1 0

U s2 R 6(I m3 I m2) R 5(I m1 I m2) 0

I

m1) U s4 R 6

(I m3 I

m2

) U

s3 R 3

I m3 0

R 4)I m1 R 5I

m2 R

4I

m3 U

s1 U

s4

式中, R ij (i= j )称为自电阻 self-resistance ,为第 i 个网

孔中各支 路的电阻之和, 值恒为正。R i (j i ≠j )称为互电阻

独立性 Independence :网孔电流自动满足 KCL ,而且相互独 立。

完备性 流表示。

Completeness :电路中所有支路电流都可以用网孔电 R

2I m2

R 4(I m3 (R 1 R 5

R

5I m1 (R 2 R 5 R 6)I m2

R

6I m3

U

s2

R

6I m2 (R 3 R 4 R 6)I m3 U s3

R

4I m1 第三步,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

R

11i m1 R 12i m2 R 13i m3 R

21i m1 R 22i m2 R 23i m3

R 31i m1 R 32 i m 2 R 33i m3

U s4

u

s11

u

s22 u

s33

R 1

I

2

+ U s1

R 2

I 2

R3

I 3 +

R

s3

Mutual-resistance

R 1

R 3

U s + s

I m1

R 2

为第 i 个与第 j 个网孔之间公共支路的电阻之和 the sum of

public resistance between Meshs ,值可正可负; 当相邻网

孔电流在公共 支路上流向一致时为正,不一致时为负。 u sii 为第

i 个网孔中的等效 电压源。其值为该网孔中各支路电压源电压值

的代数和。当电压源 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取负,不一致时取正。

4 、电路中仅含电压源的网孔法

第一步 , 选取各网孔电流绕行方向 The bypass direction

of the mesh-current ;第二步 , 利用直接观察法 Direct observation 形成方程;第三步 , 求解。

5 、电路中含电流源时的网孔法 第一类情况:含实际电流

源:作一次等效变换。 第二类情况:含理想电流源支路。 ①理想电流源位于边沿支路 Edge branch ,如图 3-3

R 1

图 3-3

a:选取网孔电流绕行方向,其中含理想电流源支路的网孔电 流为已知量 I m2 =-I S

b:对不含有电流源支路的网孔根据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R 1+R 3)I m1-R 3I m2 =U S c:求解。

②位于公共支路 Public branch ,如图 3-4

a:选取网孔电流绕行方向,虚设电流源电压 U

图 3-4 图 3-5 b:利用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R 2

U s I m1 R 3 I m2

I m2

(R1 R2)I m1 R2I m2 U U s

R2I m1 (R2 R3)I m2 U 0

c:添加约束方程: I m2 I m1 I s

d:求解。

6、电路中含受控源时的网孔法 (如图3-5 ) 第一步,选取

网孔电流方向;第二步,先将受控源作独立电源处理,利用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R1 R2)I m1 R2I m2 U s

R2I m1 (R2 R3)I m2 rI 第三步,再将控制量用未知量Unknown quantity 表示

I I m1 I m2 第四步,整理求解。

(R1 R2)I m1 R2I m2 U s

(注意:R12≠R21 ) (r R2)I m1 (R2 R3 r)I m2 0 可见,当电路中含受控源

时, R ij R ji

二、回路电流法

适用于含多个理想电流源支路的电路。

回路电流是在一个回路中连续流动Continuously flow 的

假想电流Imaginary current 。一个具有b 条支路和n 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回路数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loop

为(b- n +1) 。以回路电流loop current 作为电路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 进行电路分析circuit analysis 的方法称为回路电流法。

例: 电路如图 3-6 ,求 I =?

+

5V

图 3-6

解:适当选取回路,使独立电流源支路只有一个回路电流流过

I l1 2A ,I l2 3A , I l3 1A 于是只需对回路 4 列写回路电

流方程

∴I l4 3.2A 则 I I l4 3.2A

3.3 节点电压法

一、节点电压 任意选择电路中某一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余节点与此参考节 点间的电压分别称为对应的节点电压,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均以所 对应节点为正极性端,以参考节点为负极性端。如图 3-7 所示的电 路,选节点 4 为参考节点,则其余三个节点电压分别为 U n1、U n2、 U n3。节点电压有两个特点:

独立性:节点电压自动满足 KVL ,而且相互独立。 完备性:电路中所有支路电压都可以用节点电压表示。

二、节点电压法 以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作为独立变量, 根据

KCL 列出关于节点

电压的电路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

I l2

I l1

I l3

I l4

3V +

2A

2I l 1 2I l2

5I l4 513 1V 1Ω

1A

节点 1: G 1(U n1 U n2) G 5(U n1 U n3) I s

节点 2: G 1(U n1 U n2 )

G 2U n2 G 3(

U n2

U n3) 0

节点

3: G 3(U n2 U

n3) G 4U

n3 G

5(U

n1 U n3) 0

第三

步,

具有三个独立节点的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的一

般形式

G

11u n1 G

12 u n 2 G

13u u 3 i

s11

G 21u n1 G 22u n2 G 23u n3 i

s22

G 31u n1

G 32u n 2

G 33u n3

i

s33

式中, G ij (i j) 称为自由导, 为连接到第 i 个节点各支路电导之和,

值恒正。 G ij (i j )称为互电导,为连接于节点 i 与 j 之间支路上的电 导之和,值恒为负。 i sii 流入第 i 个节点的各支路电流源电流值代数 和,流入取正,流出取负。

三、仅含电流源时的节点法 第一步,适当选取参考点; 第二

步,利用直接观察法形成方程; 第三步,求解。

四、含电压源的节点法 第一类情况:含实际电压源:作一次等效

变换。 第二类情况:含理想电压源。 ① 仅含一条理想电压源支路,如图 3-8 a.取电压源负极性端为参考点:则 U n1 U s

G 1

I S

G 2

G 5 2

G 3

G 4

图 3-7

第一步,适当选取参考

点。 根据 KCL 列出关于节点电压的电路方程。

4

图 3-8

b.对不含有电压源支路的节点利用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G 1U n1 (G 1 G 2 G 3)U n2 G 3U n3 0

G 5U n1 G 3U n2 (G 3 G 4 G 5)U n3 0 c.求解

② 含多条不具有公共端点的理想电压源支路,如图

3-9 a.适当选取参考点:令 U n4 0,则U n1 U s 。

b. 虚设电压源电流为 I ,利用直接观察法形成方程

G 1U n1 (G 1 G 2)U n2 I 0

G 5U n1 I (G 4 G 5)U n3 0

c.添加约束方程: U n2 U n3 U s3

G 5

+- U S3

G 3

G 5

2

G 1

G 2

G 3

G 4

U S1

G 2

G 4

G 1

d.求解图3-9

4

五、含受控源的节点法 (如图 3-10 ) R 3

R 4 U n2

U n1

R 1 + U S

图 3-10

第一步,选取参考节点; 第二步, 先将受控源作独立电源处理, 1 1 1 (

)U

n

1

R 1 R 2 R 3 R 4

n1

R 2 利用直接观察法列方程; 1 U s R

3 R 4

U n2

R 1

第三

步, 第四步,

1

U n1

( 1

n1

R

3

R

4

R

3

R

4

再将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

整理求解。

1 1 1 ( )U n1 R 4

n1

gR 3 R 1 R 2 R 3 ( gR 3 1

)U n1 (

R 3 R 4 R 3 注意: G 12 ≠G 21 )

六、含电流源串联电阻时的节点法

R 1

+ U S

R 1

5

)U n2

gU

1

R 3 R

U

n1 U n2

R 3

R 4

R 3

U n2

4 11

1

)U n2

R 4 R 5

如图 3-11

Un R 2

图 3-11

(

R 11 R 12

)U n U s

R1

I s

R 3

结论: 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出现在自导或互导中 U s

R 1

I S

例:如下图 3-12 ,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列

方程。

图 3-12 网孔电流方程: (R

1 R 4 R 5)I m1 (R 4 R

5)I m3

U

S2 U 5

(R 2 R 3)I m2

R

3I m3

U U s2

I

m3 I 3

约束方程: I

m3 I m2

I

s4

补充方程: U

5

R

5(I m1 I

m3) ; I 3 I m2

节点电压方程:

( R

1

1 R 1

2

)U n1

1

U

R 2 n3

I

U 5

R 1

1

U

R 4 R 5 n 2

I I

s4

1

U

R 2 U n1

R 12

U n3

I

s4 I 3

约束方程: U n1 U n2 U

s2 补充方程: I U n1 U n3

; U 5

R 5

U n2

R 2

R 4 R 5

图 3-13

上述电路也可以列写回路电流方程图3-13 ,如下:

回路电流方程:

(R1 R4 R5)I m1 (R4 R5)I m3 U S2 U 5

I m2 I S4 I m3 I S3

补充方程: U5 R5(I m1 I m3) ; I 3 I m2 I m3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答案 第一章 【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2】:D 。 【3】:300;-100。 【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第二章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120学时)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编写单位:信息技术系通信、电子教研室 编写人:蒋雯雯 审批:李明燕 编写日期:2007 年07月 修订日期:2011年03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学时数:120学时 适应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我院普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通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测量仪器等)的基础,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通信、电子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前期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1.知识目标: 简单直流电路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2.职业技能目标: 电路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电路图识图能力,并能在电工操作台上正确连接电路;能够对实际直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能够对实际交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安全用电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耐心细致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信息获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 教学要求:本课程应适应电路内容的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着重介绍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力求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适当淡化手工计算的技巧,并根据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每章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测量,同时加入16个(包括5个选做)电路的实践操作实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教、学、做”的统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教学目的: 1.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 第12章

第12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 本章重点 1、非正弦量有效值及非正弦周期电路平均功率计算; 2、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 ● 本章难点 1、非正弦周期电路计算时,恒定分量与不同次谐波分量单独作用电路区别及求解。 ● 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讲述了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平均功率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采用谐波分析法。本章共用4课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讲例题加以分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对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等内容,本章采用自学方式。 ● 授课内容 12.1非正弦周期信号 1、非正弦周期电流 2、非正弦产生的原因 1)激励为非正弦; 2)电路中存在非线性元件; 3)不同频率信号作用在电路中。 3、解决方法 激励: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 01 ()cos() ()2S km k S k u t U U k t u t T ω?π ωω∞ ==++= ---∑为非正弦周期函数 基波频率k ---k 次谐波频率 响应:利用叠加定理求解 12.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及电路平均功率 1、有效值 周期量有效值的定义:()dt t f T F T ? = 2 1 注意:在正弦电路中,正弦量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之间存在2 倍的关系,m F F = 。 对于非正弦周期信号,其最大值与有效值之间并无此种简单关系。 非正弦周期量: 01 ()cos()km k k f t F F k t ω?∞ ==+ +∑ 将f (t )代人有效值定义式,并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22000 1,T i F dt F T =? 001,2cos()0T k k ii F F k t dt T ωψ+=? ()k km k Y km F F dt t k F T iii ==+?2 cos 1, 2 02?? 0 1,2cos()cos()0 T km k qm q iv F k t F q t dt k q T ωψωψ++=≠? 则有 222220 1 1 k k k F F F F F F ∞ ==++++=+∑…… 非正弦周期电流的有效值 2222220 1 2 3 1 ...k K I I I I I I I ∞ == +++=+∑ 同理,非正弦周期电压的有效值 2222220 1 2 3 1 ...k K U U U U U U U ∞ ==++++=+ ∑ 以上两式表明,非正弦周期电流或电压的有效值为其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有效值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 如图所示一端口N 的端口电压u (t )和电流i (t )的关联参考方向下,一端口电路吸收的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为 1()()*() ()T p t u t i t p p t dt T ==? 一端口电路的端口电压u (t )和电流i (t )均为非正弦周期量,其傅里叶级数形式分别为 01 01 ()cos() ()cos() km uk k km ik k u t U U k t i t I I k t ωψωψ∞ =∞ ==++=++∑∑ 在图示关联参考方向下,一端口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 0011()()*()T T P p t dt u t i t dt T T = =?? 将上式进行积分,并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1)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电路原理 电路理论是教育技术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电类问题准备必须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电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是教育技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初步分析,设计实际电子线路的能力,并为电声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拟采高玉良主编:《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普通高校教材(信息技术)编委会主编一书 4、邱关源主编:《电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江缉光主编:《电路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钟文耀主编:《EWB设计入门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本章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为了深刻理解和掌握好本章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在复习物理中已介绍过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基础上提出这些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和讨论了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还介绍电气设备额定值、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及电路的工作状态等内

电路(第五版)._邱关源原著_电路教案__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概要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本章重点 1、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及电路阻抗的计算; 2、相量法分析计算电路; 3、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复功率的理解; 4、最大功率; 5、谐振的条件及特点的理解。 ●本章难点 1、相量图求解电路; 2、提高功率因数的计算; 3、含有谐振电路的计算。 ●教学方法 本章是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举例较详细地讲述了相量法的解析方法和几何方法;对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如何求解及两者间的关系也要详细讲解;对正弦稳态电路有关功率的概念、公式以及所代表的含义要讲解透彻,通过例题讲清楚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意义;对谐振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串联谐振,并联谐振按两者间的对偶关系加以理解。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共用8课时。 ●授课内容 9.1 阻抗和导纳 一、阻抗 1.定义:在正弦稳态无源二端网络端钮处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定义为该

二端网络的阻抗,记为Z , 注意:此时电压相量U g 与电流相量I g 的参考方向向内部关联。 u i U U Z I I ψψ∠== ∠ (复数)阻抗()Ω z j Z R X ψ=∠=+ 其中 ()U Z I =Ω —阻抗Z 的模,即阻抗的值。 Z u i ?ψψ=- —阻抗Z 的阻抗角 z cos () R Z ?=Ω —阻抗Z 的电阻分量 z sin ()X Z ?=Ω —阻抗Z 的电抗分量 阻抗三角形 电阻元件的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为 R R U R I = R I 与R U 共线 则 R R R U Z R I == 电感元件的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为 L L j U L I ω= 则 L L L L j j U Z L X I ω== = g U U Z I =- g g g R X |Z | Z ? g R U g g g

中考专题复习 动态电路分析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动态电路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问题的分析巩固电表的使用方法、欧姆定律以及电学相应物理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题的分析,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乐于探讨物理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学重点: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或是相应物理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手段:讨论法、归纳法、总结法 引入 先复习电学的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再通过下面两道例题引出动态电路 例题1:当S闭合,滑片P向右滑动时 (1)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 (2)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K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动态电路------由于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导致电路中的物理量 发生变化的电路 教学过程 一滑动变阻器引起的变化 分析思路: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局部电阻的变化情况→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情况→电路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定值电阻(或小灯泡)电流的变化情况→定值电阻(或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例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例题一讲解完之后总结出第一类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步:简化电路(去表)第二步:留值(恢复电表)第三步:动态分析 练习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练习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 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1章

课程名称:电路理论 使用教材: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专业班级:自动化08101-08103班 授课时数:64课时 授课教师:蔡明山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江泽佳主编.电路原理(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沈元隆主编.电路分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张永瑞主编.电路分析基础.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电路理论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电路理论是一门研究电路分析和网络综合与设计基本规律的基础工程学科。电路分析是在电路给定、参数已知的条件下,通过求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而了解电网络具有的特性;网络综合是在给定电路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设计出电路并确定元件参数。 主要内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中的基本规律。 课程特点: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一般电路的分析计算,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前期知识基础:一定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尤其是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给定电路的结构及元件的参数,在掌握电路基本概念、性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掌握电路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掌握等效电路的概念与等效电阻计算,掌握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熟悉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了解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4、掌握电路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置换定理、叠加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理解强制分量、固有分量,暂态和稳态,时间常数等概念,学会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6、掌握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周期、频率、角频率、有效值、相位及相位差;掌握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即相量法,理解阻抗、导纳、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及功率因数等概念。 7、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概念。 8、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9、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10、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 12、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了解极点、零点与响应的关系,会用卷积定理分析电路。 13、掌握电路的图、树的概念,会写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理解状态方程的含义。 14、理解两端口的含义,会计算两端口的参数。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与动态电路分析讲课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 1、电压表示数为零的情况 A 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B 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C 电压表故障或与电压表连线发生断路(两灯都亮,电流表有示数) 2、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的情况 A 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注:此时不能把电压表看成断路,而把它看成是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 同时会显示电压示数的用电器,由于电压表阻值太大,根据串联电路 分压作用,电压表两端几乎分到电源的全部电压,电路中虽有电流但 是很微弱,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也不足以使灯泡发光。如 果题目中出现“约”、“几乎”的字眼时,我们就锁定这种情况。 B 电路中旁边用电器发生短路(一灯亮一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 总结:如图,两灯泡串联的电路中,一般出现的故障问题都是发生在用电器上,所以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1.若两灯泡都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断路。此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无示数。 2.若一个灯泡亮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一定是某个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有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串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如果电压表此时无示数,则一定是和电压表并联的灯泡发生了短路。此只供学习与交流 两种情况电流表均有示数

只供学习与交流 3、用电压表电流表排查电路故障 A 、 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重要结论: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和电压表串联的线路正常,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有故障。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压表无示数时,和电压表并联的线路一定正常。 电源电压为6V ,用电压表测得:Uab=0;Ued=6v;Ucd=0;Uac=6v,灯泡不亮,哪里出现故障? 解题思路: 先找有示数的,Ued=6v 说明从e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d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Uac=6v 说明从a 点到电源正极线路完好,从c 点到电源负极线路完好,这样将故障锁定在ac 之间了,由Uab=0,说明bc 之间出现故障,故电阻出现断路。 B 、用电流表测电路的通断,有示数说明和电流表串联的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没有示 数则有两种情况:1断路 2 电路中电流太小,不足以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例如: 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见上面2A ) 互动训练 1、如图1是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 作的过程中对两只电表的量程选择是正确的,但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则闭合 开关S 后( ) A 、 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 、电流表损坏,电压表 示数为零; C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 数为零; D 、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 2、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B 、电压表的连接是正确的; C 、两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D 、电流表将会被烧坏。 3、如图3所示,两只电灯L 1和L 2并联在电路中,当S 1和S 2都闭合时,电路中可能出现 ( ) A 、电流表被烧坏; B 、电压表被烧坏; C 、两只灯会被烧坏; D 、两只灯都能发光。 4、如图4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 A 、 电源接线接触不良; B 、电流表损坏,断路,其他元件完好; C 、灯L 1发生灯丝烧断; D 、灯L 2发生短路,其他元件完好。

(完整版)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4章.

第4章 电路定理 ● 本章重点 1、叠加定理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替代定理的含义; 3、应用戴维南、诺顿定理分析电路;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的内容。 ● 本章难点 1、含有受控源电路应用叠加定理; 2、求解含有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 ● 教学方法 本章讲述了电路理论的一些重要定理,共用6课时。采用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为使学生能理解定理内容,并应用定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讲述了大量例题,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使学生能学会学懂,由于课时量偏紧,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自学。 ● 授课内容 4.1 叠加定理 线性函数)(x f : )()()(2121x f x f x x f +=+ —可加性Additivity )()(x af ax f = —齐次性Homogeneity )()()(2121x bf x af bx ax f +=+—叠加性Superposition (a 、b 为任意常数Arbitrary Constant ) 一、定理 对于任一线性网络,若同时受到多个独立电源的作用,则这些共同作用的电源在某条支路上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个独立电源各自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分量的代数和。 例1:试用叠加定理计算图4-1(a )电路中3Ω电阻支路的电流I 。

图4-1(a ) 二、注意事项 (1)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求电压、电流,不适用于求功率;也不适用非线性电路; (2)某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独立电源全为零值,电压源用“短路” 替代,电流源用“断路”替代; (3)受控源不可以单独作用,当每个独立源作用时均予以保留; (4)“代数和”指分量参考方向与原方向一致取正,不一致取负。 例2:电路如图4-2(a ),试用叠加法求U 和x I 。 图4-2(a ) 解:第一步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2(b )。 _ 2Ω 6V 2I x + _ 26Ω ' A 3 I =- 6V + "A 3 I =- 2Ω _ 'x I + _ '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专题教案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分析 专题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动态电路分析专题 复习目标: 1.会分析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 复习重点: 1.知道串、并联电路特点. 2.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3.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复习难点: 1.会分析动态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闭合以及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学会用“动态”的观点,用“隔离法”把电路简化,从而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电压表所测电压. 课堂教学: 一、知识储备 1.电路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变形式: 3.判断电路连接——可以先简化电路,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图1) 2 121211 11R R R U U U I I I + ===+=电阻关系:电压关系:电流关系:R U I =U R IR U ==2 1 2 1 2 1 R R R U U U I I I 电阻关系: 电压关系: 电流关系:

4)。 的电流; 的电流; 如何判断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方法一: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 . 方法二:回路法——看电压表与哪个用电器构成一个回 路,而且该回路上没有电源,则电压表就测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 压(如图6). 两端的电压. 二、动态电路的类型及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 阻 的变化. 例1.如图7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 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先看好开关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最好画 出等效 电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针对练习:如图8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 和R 2是 联,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如图9所示电路中,灯泡L 1和L 2是 联,当 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的示数 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 图4 图5 图6

《电路分析(A)》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A)》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Analysis (A) 课程编号:1001011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104(80 +24学时实验)学分数: 6.5 执笔者:张奕黄编写日期: 2002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机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1.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6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迭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定理。 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互易定理。 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4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1.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阻抗与导纳。 4.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正弦量的概念,会用相量图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电路教案-第3章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 本章重点 1、独立independent KCL 、KVL 方程equations 个数; 2、支路法列方程construct equations 解电路; 3、网孔法列方程解电路analyse circuit ; 4、回路法列方程解电路; 5、节点法列方程解电路。 ● 本章难点 1、含有理想电源Ideal Power 的回路法Loop method ; 2、含有受控源Controlled source 的回路法; 3、含有理想电源的节点法node method ; 4、含有受控源的节点法。 ● 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讲述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即方程法。本章采用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共需6课时。对独立KCL 、KVL 方程个数确定,可以自学;有关图论Graph 的内容,在15章统一讲解;对支路法、网孔法、回路法、节点法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建立方程等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要讲解透彻,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牢固掌握。为使学生能区分各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对象,可采用一个电路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 ● 授课内容 3.1 支路法 一、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CL 、KVL 列关于支路电流的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 二、基本步骤 U s3 3 3

图3-1 仅含电阻和电压源的电路 第1步 选定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3-1所示。 第2步 对(n -1)个独立节点列KCL 方程 如果选图3-1所示电路中的节点4为参考节点,则节点1、2、3为独立节点,其对应的KCL 方程必将独立,即: 1 0431 =+-I I I 2 052 1=+--I I I 3 063 2=-+I I I 第3步.对)1(--n b 个独立回路列关于支路电流的KVL 方程 Ⅰ:014445511=--++s s U I R U I R I R Ⅱ:05566222=--+-I R I R U I R s Ⅲ:033366444=+-+-I R U I R U I R s s 第4步.求解 3.2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一、网孔电流法 1、网孔电流:是假想沿着电路中网孔边界流动的电流,如图3-2所示电路中闭合虚线所示的电流I m1、I m 2、I m3。对于一个节点数为n 、支路数为b 的平面电路,其网孔数为(b ?n +1)个,网孔电流数也为(b ?n +1)个。网孔电流有两个特点: 独立性Independence :网孔电流自动满足KCL ,而且相互独立。 完备性Completeness :电路中所有支路电流都可以用网孔电流表示。

电路分析教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5(可编辑修改word版)

淄博职业学院《电路分析》课教学方案教师:张涛序号:5 授课时间2012 年 10 月 9、10 日 授课班级P14 电气 4、5、6 班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学习内容电阻的连接课时 2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 1.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结构特点,典型电路图的画法、实物电路图的连接 2.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电流特点、电压特点、等效电阻、电功特点、电 功率特点、电热特点。 方法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并联电路特点、分析、综合知识的能力。 2.注重对学生探究科学方法、创新精神的培养。 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目标群体1、具备了一定的电工学基础知识与常见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技能; 2、掌握了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与电工工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引导文、案例 时间 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90 分钟 (一)资讯(25 分) 一、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二)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2章.

第2章 电阻电路resistor network 的等效变换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 本章重点 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 2、输入电阻input resistance 的概念及求解。 ● 本章难点 1、电阻电路的Y/△等效变换; 2、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输入电阻的求解。 ● 教学方法 本章是等效变换法的基本内容,主要讲述了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元件的串联和并联、Y/△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共用4课时。本章采用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不仅要把概念讲解透彻,还要针对例题加以分析,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牢固掌握。对于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相对较简单的内容简单讲解;对于含受控源的电路及一端口输入电阻的求解则占用课时较多;Y/△变换的等效公式的推导要求自学。 ● 授课内容 2.1等效变换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的概念concept (二端网络)i =i ’ (二端网络) 若两个二端网络Two-terminal network N 1和N 2,当它们与同一个外部电路External circuitry 相接,在相接端点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时,则称N 1和N 2为相互等效的二端网络. + + _ _ u u

2.2 电阻的串联in series 、并联in parallel 和混联 一、电阻的串联 1、特征:流过同一电流(用于以后判断是否为串联) 2、KVL: i R u u u u u k R k ?==++∑321 3、等效电阻Equivalent resistor :∑=k eq R R 4、分压公式:u R R u eq k k = 5、功率:2i R P k k = ∑=k P P 二、电阻的并联 1、特征:承受同一个电压 2、KCL: ∑=++k i i i i 321 分流不分压,分流电路 u G R u i k k k == u G i k )(∑= ∑=k eq G G 3、等效电导:∑=k eq G G 4、分流公式:i G G u G i eq k k k = = 5、功率:2 u G P k k = ∑=k P P 并联串联???,,i u G R _ _ u 2 u 1 i R 3 R eq i R 1 G 1 i 1 (R eq) G eq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邱关源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2012.8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电路理论》是自动控制类、电气电子类和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牢固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电容、电感、耦 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充分理解两类约束是分析电路的基本依据。充分理解各种电路元件的功率与能量关系。 3、掌握独立变量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来分析、 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理解两个单口网络等效概念,能正确运用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来分析电路。掌握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4、能熟练地分析、计算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全响 应。掌握二阶动态电路的计算、分析方法。牢固掌握时间常数、固有频率的概念。充分理解零状态和零输入响应的概念,理解暂态和稳态的概念、了解记忆、以及状态的概念。 5、充分理解相量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条件。能熟练地运用相量法计算、分析 正弦稳态响应及用相量图求解正弦稳态电路。掌握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会分析对称三相电路。 6、理解电路的频率响应概念,深入理解谐振现象。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 路的计算方法。 7、能熟练分析含有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掌握双口网络的基本分 析方法和各种参数意义及相互转化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讲授64学时,每章学时分配及习题供参考。 第一部分电阻电路分析

动态电路分析教学总结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4皆为定值电阻,R 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 ,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U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臂向a 端移动过程中( ) (A )I 变大,U 变小 (B )I 变大,U 变大 (C )I 变小,U 变大 (D )I 变小,U 变小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 1是定值电阻,R 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 ,当R 2的滑动触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U 3表示,它们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则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 )U 1I 不变,ΔU 1ΔI 不变 (B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 (C )U 2I 变大,ΔU 2ΔI 不变 (D )U 3I 变大,ΔU 3 ΔI 不变 3.下列四个电路中(各表均视为理想表),如果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能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同时变大的图是:( )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 1和R 3均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的滑动触点在a 端时合上开关S ,此时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和U 。现将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 1增大,I 2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增大,U 减小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D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5.如图所示电路中,不管电路的电阻如何变,流入电路的总电流I 始终保持恒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电压表、电流 表的读数变化量分别为△U 、△I ,则I U ??为( ) (A )R 0 (B )R 1 (C )逐渐增大 (D )逐渐减小 A V a R 3 A V A V A V A V A . B . D . C . R 1 A 2 V A 1 R 2 R 3 S E ,r a b V A R 2 R 0 R 1 I

电路分析教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10

淄博职业学院《电路分析》课教学方案

表示支路电流,代入 KCL 方程中,得到节点电压方程组。求解出节点电压,由此可进一步求得 其他电量。 节点电压: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其余各节点(称为独立节点)与参考节点之 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 其参考方向规定为 由独立节点指向参考节点。 压方程的推导:(4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文](10分钟) 给出一个电路,如右图所示。引导学生分析时发现,如果 用刚刚学到的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会比较麻烦,为了解决 此类问题(支路数较多,结点较少)提出一种新的解题 a E O 方法:结点电压法。 R2 Ii □! R3 I 2 结点电压法(10分钟) 基本思路:以节点电压 为电路变量,列写独立节点的 KCL 方程,同时根据VCF 用节点电压 仅含2个结点的结点电 设:V )= 0 V, 结点a 电压为 U 参考方向从 1.用KCL 对结点a 列方程: 11 — I 2+ I S — 13 = 0 2.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或欧姆定律求各支路电流 将各电流代入 KCL 方程则有: E 1 U R 1 I l E 2 U R 2 I 3 U R 3 时间 安排 + U

将各电流代入KCL方程则有: 整理得:U 即结点电压方程: 注意:(10分钟) 巳E2 R1 R2 I S 1 1 R2 R3 E1 U R1 E R 1 R (1) 上式仅适用于两个结点的电路。E2 U 1 U R2 IS R3 (2)分子为各含源支路等效的电流源流入该结点电流的代数和,有正 负之分,流入结点为正,流出为负;分母为各支路的所有电阻的 倒数之和。 节点法解题步骤: (1) (2) (3) (4) 选参考节点,标出各独立节点序号,设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为电路变量。用观察法列写各独立节点的KCL方程。 联立方程求解节点电压。 由节点电压求各支路电压和各支路电流,进而求解其他电量。 【注】:若电路中含有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 首先通过电源的等效变换,将其变成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支路,再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例1]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设: V b = 0 ( 20 分钟) a 解: 1 1 I3①求结点电压u ab U ab R I S 丄 R 42 7 12 V 1 1 1 12 6 3 18V 42V —) 112I1I2I3 应用KVL和欧姆定律求各电流 42 U ab 12 42 18A 2A 12 12 U ab 0 7A]Q3n 18A 3A 6 U ab 3 18 3 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