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期末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增氧殖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转水:由水华转变为臭清水的过程叫转水。

池塘水中出现块状水华,水色呈暗黑色或乳白色,使水浑浊度上升,在某时间内水

突然变清澈,在水池边可闻到腥臭味,常由疏忽管理而引起。

2水华:(是水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应,某种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有些藻类在小水体中或净水湖中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3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对给系统的正常(平衡)产生冲击,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内部的自动调节反应,以避免这种冲击引起的系统平衡状态的破坏,来维持

其相对的平衡,这种效应就叫做对污染的“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反馈,

一般说成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4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则为水体污染。

5气浮(浮选):气浮法是靠通入空气,以微小气泡为载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微粒吸附于气泡上,借助气泡的浮力,带动上浮,从而使杂物与水分离。

6絮凝:水中悬浮固体虽浓度不高,但固体颗粒有凝聚性能,在沉淀过程中,颗粒能互相黏合,成为较大的絮凝体,且沉降速度在沉降过程中逐渐增大,称为。(投放三价铁

盐或铝盐以及高分子混凝剂,使水中悬浮小颗粒形成絮凝体,用过滤及沉淀法除去)混凝:投加无机或有机混凝剂促使胶体凝聚成大颗粒而自然沉淀去除。

7混合堆肥:将无机肥和有机肥堆在一起,再经发酵,投入池塘,这叫做

8效应时间:指亲鱼注射催情剂之后(末次注射)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9仔鱼期:刚下塘的鱼苗,主要特征是鱼苗身体具有鳍褶,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仔鱼全长0.8—1.7cm。

10稚鱼期:进入到乌仔开始基,鳍褶完全消失,身体鳞片披挂完全(体侧开始出现鳞片,以至全身披鳞)全长1.7—7.0cm,乌仔,夏花和7cm左右鱼种属于此期。

11幼鱼期:全身披鳞,侧线明显,胸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全身7.5cm 以上鱼种属于幼鱼期。

12轮捕轮放:分期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即在养殖的水体中,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放鱼种,以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

单位面积鱼产量,即“一次放足,分布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

13多级混养:据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特点,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分成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鱼塘里进行饲养,能更好的利用水体使密度适量。

14工业化养鱼: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鱼类生长对环境需要建立人工小气候,以控制其最适合生长环境,根据鱼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量供应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

和配合饲料,促进他们在健康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实行标准化养殖,使养鱼生产走

上工业化道路(包括流水鱼池,水质控制,水温调节,水中增氧,水体净化,人工

培养的活饵料,配合饲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它是集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

15内陆水域鱼类的增氧:指鱼类资源再生产的过程,且增加鱼种,发展数量,改造组成,改善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6内陆水域鱼类的养殖:在人工放养的基础上,对鱼类加以护养,采取适当地施肥,投饵强化措施以提高鱼产量。

17沿岸带:湖底能够遭受到风浪,波浪,湖流的直接作用,光线直接透射到底部的浅水区。18湖盆:由沿岸带和亚沿岸带和深水区组成。

19湖流:指湖水中的水团沿着,某个方向做前进运动。

20吞吐流:由于出入湖水引起水面局部上升或下降,使水面发生倾斜。

21常量流(风成流):由于在定向风力作用下,使湖水从背风岸流向迎风岸,引起背风岸的落水,迎风岸的涨水。

22密度流:由于不同水层受热承受度不同,造成密度不同的湖水运动。

23整合:沉积在湖底的各种物质通过理化和化学反应改变原有性质,且沉积物逐渐变得密实。

24鱼类区系复合体:指有共同的地理起源,发育在同一地理带,并与该带的生物,非生物条件相适应,在一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群鱼类。

25鱼产力:指鱼类把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

26饵料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以及外来的动物性,植物性饵料及其分解产物的总和

27合理放养:根据水域条件,选择适当地放养对象和合理地搭配比例,适中的放养规格以及合理地放养密度,结合资源保护措施和合理捕捞,使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全面转

化成为鱼产品的合理放养措施。

28二级放养:鱼苗培育在池塘中进行,利用池塘与大水面相配套所进行的粗放养殖模式。29三级放养:利用三个不同等级的水体进行配套放养。

30渠道金属网栏养鱼: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渠道内,利用金属网材和渠壁,渠底构成封闭的网栏,从事高密度养殖。

31人工放流:指把苗种投放到天然水域中,任其自然地生长繁殖,以获得资源的再生产。32鱼类的移植:把鱼类引入到(移植于)与原水域条件相似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无根本性变化。

33鱼类的驯化:把鱼类引入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改变原有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征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1污染:外力冲击强度超过了自我维持范围(阀值),会出现生态系统的功能紊乱结构破坏。2脱氮作用:利用折点氯化法和吹脱法去除水中的氯氮。

3微生物制剂: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意或无害物质,而达到水质(底质)环境改良净化的目的。

4排卵:从固着状态的初级卵母细胞向游离状态的次级卵母细胞过度。

5产卵:在适宜的生态生理条件下,游动的卵子排出体外的过程。

6乌仔头:鱼苗经10-15d饲养,养成1.5-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头。

7夏花:鱼苗经18-22d培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

8水花:刚下塘的鱼苗基鳍皱折没有完全消失。

9春片:经越冬后称春花。

10秋片: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

11发塘(鱼苗)饲养:指鱼苗下塘后经20d左右,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鱼种。

12挤鱼法:是清楚鱼苗中野杂鱼的一种方法,降低容器内的含氧量,使野杂鱼鱼苗死亡,家鱼苗还能存活的方法。

13双季塘养鱼:4月放(鱼种大),7月捕7月放,11月捕,明年反复

14水域负荷力:在保持水质基本正常的条件下,单位水面所能负载投饵网箱的最大养鱼量。15围网养殖:利用竹箔,金属网片,合成纤维网片作为网栏设施,进行投饵或不投饵的养殖模式。

16水域污染:指外界污染物质进入水域的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不断积累使水体理化性状,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