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其他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其他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其他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其他

一、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

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二、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一一元朝关汉卿;《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精忠旗》——明朝冯梦龙;《清忠谱》一清朝李玉;《桃花扇》——清朝孔尚任;《汉宫秋》——元朝马致远;《琵琶记》——明朝高则诚;《娇红记》一明朝孟称舜;《长生殿》——清朝洪异;《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西厢记》——元朝王实甫;《看钱奴》——元朝郑廷玉;《中山狼》——明朝康海;《墙头马上》一元朝白朴;《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之;《幽闺记》——元朝施惠;《绿牡丹》一明朝吴炳;《玉簪记》——明朝高濂;《风筝误》——清朝李渔。

三、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等分支。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也称小花脸。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能力提升练习

1.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是( )。

A.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大沽口自卫反击战

2.我国封建社会家长专制体制下最有效的统治方式是( )。

A.清静无为,垂拱而治

B.严刑峻法,重典立威

C.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D.恩威并用,宽猛相济

3.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场自强运动。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的是( )。

A.创办军工企业

B.试行君主立宪制

C.兴办军事学堂

D.派遣留学生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诗句表达了伟大诗人屈原( )。

A.坚定执著的探求精神

B.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心

C.遭受冤屈后的愤怒之情

D.两次被流放的痛苦之情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标志是( )。

A.1949年9月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

B.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

C.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英勇气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2.D【解析】“恩威并用,宽猛相济”(D)是道家统治方式(A)与法家统治方式(B)的融合,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统治方式。“以民为本,实行仁”(C)是儒家主张的统治方式,但止于理想,很难在现实中实施。

3.B【解析】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良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试行君主宪制。

4.A【解析】“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诗句表达了伟大诗人屈原坚定执著的探求精神。

5.A【解析】1949年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及答案 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一) 1、自从核战略武器出现以后,各国都加紧研制,到目前为止已有好几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但是几乎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签订了一系列禁核条约,这主要是因为:(C) A、无核国家舆论的压力 B、这些国家爱好和平 C、核武器具有毁灭性,一损俱损 D、经济实力不能支持核军备的扩张 2、用玻璃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A) A、石灰水变得浑浊 B、没有反应 C、石灰水沸腾 D、石灰水呈现淡紫色 3、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在其加速度变为零之前:(D) A、物体速度逐渐变慢,接近停止 B、物体保持匀速运动 C、物体速度匀速加快 D、物体速度越来越快,但变化速度减慢 4、迄今为止,科学家所发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一百多亿光

年,他们是如何观测到这么远的天体的呢?(C) A、使用高倍望远镜 B、向太空发射激光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其反射回来的时间来估算 C、使用特殊的光学望远镜,通过分析到达地球光线的衰变估算出来的 D、宇航员说的 5、在行政管理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叫做回避原则,父子、夫妻等凡是具有直系或较近的旁系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地区或机关工作,涉及亲属的事件处理要由他人代为执行,实行这一原则的原因不可能包括:(D) A、为了保证公平、公正 B、为了防止家庭腐败 C、为了行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D、为了行政人员专心于工作 6、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指出:人类财富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而人口则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地球会因发生人口爆炸而灭亡。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生什么人口爆炸,这主要是因为:(D) A、灾难、瘟疫、战争减缓了人口的增长 B、马尔萨斯的理论是错误的 C、时间还不够长 D、人口增长具有内在约束机制,而且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7、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的国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试题库

“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_____ A: 李白《长干行》 B: 白居易《长恨歌》 C: 李煜《虞美人》 D: 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 A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 A: 东周 B: 后周 C: 南宋 D: 北宋 参考答案: B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___ A: 《礼记》 B: 《中庸》 C: 《周易》 D: 《春秋》 参考答案: B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 A: 士可忍,孰不可忍 B: 是可忍,孰不可忍 C: 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参考答案: D 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_____ A: 女性身份的象征 B: 约束女性的行为 C: 装扮作用 D: 表示女性已婚 参考答案: B 七月七日长生殿,_____ A: 夜深无人私语时 B: 相逢何必曾相识 C: 夜半无人私语时 D: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答案: C 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_____ A: 湘剧

C: 豫剧 D: 川剧 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____ A: 《警世通言》 B: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西厢记》 参考答案: D “宰相”的“宰”最早指:_____ A: 高级官吏 B: 官吏统称 C: 低级官吏 D: 皇帝 参考答案: B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_____ A: 蛇 B: 凤 C: 龙 D: 虎 参考答案: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_____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参考答案: A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_____ A: 西施 B: 杨贵妃 C: 貂禅 D: 王昭君 参考答案: B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_____ A: 8 B: 10 C: 12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建议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 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本题库中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列出,做完即可保证高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管理学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中管理常识包含管理学常识和行政管理知识。 1.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4)具有个体性;(5)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 功能;(6)效率功能。 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 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管理热点常识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管理热点常识汇总 推荐阅读:事业单位考试题库|201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管理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一个常考考点,由于范围广,内容多,所以并不利于记忆。因此,中公教育总结整理出一些管理热点常识,以备考生的不时之需。 1.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4)具有个体性;(5)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创新功能;(5)约束功能;(6)效率功能。 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结构,是横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职能制,即同级行政机关和每级行政机关内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合方式。 1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尚书》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3、《春秋》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4、《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着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着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6、孔丘与《论语》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7、墨翟与《墨子》 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着,是墨家学派的着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8.孟轲与《孟子》 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6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6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下列关于珠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我国历史上对珠算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东汉的《数术记遗》 B.珠算是我国第30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C.“半斤八两”的说法来源于二五珠算盘的进制方式 D.世界上最大算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我国辽宁省阜新市持有√ 解析:解析:2009年10月25日,我国辽宁省阜新市制作出了一个长13.11米的算盘,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长的算盘;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算盘的纪录由印度持有。故本题选D。 2.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的主人翁是( )。 (分数:2.00)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欧阳询 解析:解析: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就是“入木三分”的来历,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东晋大臣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蝽嫁给了他。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该成语后用来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故选A。 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 (分数:2.00) A.《春秋》 B.《资治通鉴》 C.《左传》√ D.《竹书纪年》 解析:解析:《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此本题选C。 4.下列诗词中,不是描写节日情景的是( )。 (分数:2.00) A.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B.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D.重湖叠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解析:解析:A项出自李贺的《七夕》,由其中的“鹊辞穿线月”可知描写的是七夕节,七夕节有曝衣的习俗;B项描写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出自柳永的《望海潮》,描述的是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并不涉及节日,故选D。 5.下列《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及其事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 A.晁盖——托塔天王——怒杀阎婆惜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常识(常考题目)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Urwick)与美国的古利克(L.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条原则,后者概括提出了“POSDCORB”,即管理七项职能。 [编辑本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论-Y理论”等。 战后4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孔茨(H.Koontz,1908-1984)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和控制以解决企

选调生:2014年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人文

选调生: 在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历史人文部分考点会经常出现,这部分内容往往由于范围较广、知识点繁杂,出题点也比较零碎,对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平时的常识积累要求较高。所以考生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部分内容完全掌握很难。在此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将提出一些历史人文部分的备考技巧,帮助选调生考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常识积累,在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 总的来说,在学习历史人文这部分内容时,要分横向和纵向两条线,纵向就是跟着历史的发展顺序和发展轨迹进行梳理,比如从夏商周奴隶社会开始到明清,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横向则是在某一特定时期,要通过政治、经济、民族融合、文化特点和社会状况来了解和掌握。这样学到的知识相对而言,就会比较充实和丰满,能基本覆盖考点。 这部分的复习,如果要求考生去研读专门的历史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难度太大,考生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看。所以在本文中推荐一些小窍门和小技巧,比如看一些年轻人爱看的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虽然现在有些影视作品编剧有时候脱离历史,但是至少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我们是可以掌握的。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影视作品,考生可以在平时休闲娱乐时看些电视舒缓压力的同时学习知识。比如前两年大热的《神话》,在这部电视作品中,既有养眼的帅哥美女、感人的爱情故事,而且我们能够从中比较清楚的了解到秦朝以及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以及一些历史典故,如“指鹿为马”等等。比较适合考生看到一些作品有《楚汉传奇》、《美人心计》、《汉武大帝》、《昭君出塞》、《三国演义》、《贞观长歌》、《武则天》、《大明宫词》、《精忠岳飞》、《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以及尤小刚的秘史系列。甚至一些戏说成分较多的影视作品我们也可以拿来做为知识点学习,比如今年热播的穿越剧,如《步步惊心》,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清朝康熙以及雍正年间,著名的“九子夺嫡”的历史知识。 更多北京选调生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选调生网络辅导课程 2014北京选调生交流群: 290064789

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题刑法常识题

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题刑法常识题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常识练习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A 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答案:D 3.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拘留 答案:C

4.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C 5.( )的主体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该罪。 A.贪污罪 B.受贿罪 C.行贿罪 D.玩忽职守罪 答案:C 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侵权法 答案:A 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3.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 A.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C.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三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二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答案:B 4.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5.刑法是( )的法律。 A.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B.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5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5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下列属于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 )。 (分数:2.00) A.金田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解析:解析:金田起义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的,排除A。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排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BC。 2.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后人在太庙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下列历代帝王与其庙号对应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唐高祖一一李渊√ B.明太祖——朱棣 C.宋太祖——赵匡胤√ D.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 解析:解析: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唐朝李渊称“高祖”,其子李世民称“太宗”;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称“世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称“圣祖”。 3.两宋的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许多促进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的新事物,包括( )。 (分数:2.00) A.柜坊 B.交子√ C.商帮√ D.飞钱 解析:解析: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故本题应选BC。 4.以下事件与汉武帝有关的有( )。 (分数:2.00) A.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B.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 C.建立年号,创立太学√ D.反击突厥,开拓疆土 解析:解析:七国之乱发生于汉景帝在位期间,B项说法错误。突厥兴起于南北朝后期,汉代的边患主要是匈奴,D项说法错误。 5.“……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出自列宁的《四月提纲》,下列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革命的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列宁作为共产国际的主席领导了这次革命 D.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借鉴√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答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精选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和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3.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6.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A.说明制发的意义 B.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 C.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 D.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及答案(一)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 及答案(一)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汉书》 C.《诗歌总集》 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1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碧螺春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 ) 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 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 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化 D.台湾菜重酸味 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 A.软玉 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 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 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 A.75年 B.76年 C.77年 D.78年+ 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 d8 d* h;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0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下列著作与其作者及其历史地位前后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 A.《孙子兵法》一孙膑一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B.《千金方》一张仲景一中医史上的不朽之著 C.《齐民要术》一贾思勰一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D.《农政全书》一徐光启一“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解析:解析:A项,《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B项,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的不朽之著,《千金方》为孙思邈所著;D项,《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明末科 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前后对应正确。 2.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古代数学家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 A.刘徽——割圆术 B.杨辉——垛积术 C.李治——天元术 D.秦九韶——《九章算术》√ 解析:解析: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学著作是《数书九章》。《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 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 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A、B、C项均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3.下列人物中,在15世纪航行到达印度的有( )。①哥伦布②郑和③迪亚士④达.伽马⑤麦哲伦 (分数:2.00)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 解析:解析: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05一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 洲东海岸,在第二次下西洋时到达印度;1488年迪亚士探险至非洲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领舰队绕过 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1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所以15世纪航线到达印度的人是郑和与达.伽马。故选D。 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全国有14个省市先后宣布独立。独立的各省 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的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有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提督等。由此说明辛亥革命( )。 (分数:2.00) A.属于自下而上的革命 B.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解析: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担任行政长官者的背景不尽相同,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选C。 5.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分数:2.00) A.1946年、1949年 B.1952年、1956年√ C.1966年、19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