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项目7个人所得税的核算与代.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八个人所得税会计PPT课件

《税务会计》八个人所得税会计PPT课件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基础知识;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确定; ◆掌握企业涉及个人所得税业务的会计处理; ◆掌握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方法。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五、个人所得税税率
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5%~45%。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 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 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适用) 3.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 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4.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加成征收: 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5.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 税率,税率为20%(出租居民住用房适用10%的税率,居民 储蓄利息税率调为5%)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 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 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1. 适用的范围 2. 标准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人民大2024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14版)PPT第8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人民大2024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14版)PPT第8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第8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引言 对企业所得税,不能望文生义,认为只有企业才缴企 业所得税、所有企业都缴企业所得税。对个人所得税, 同样也不能望文生义,认为只有个人才缴个人所得税、所 有个人都缴个人所得税。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居民个人 和非居民个人,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但其税务会计主 体则是预扣预缴/代扣代缴义务人;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居民企业,既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又是税务会计主体 。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 0
210 1 410 2 660 4 410 71 60 15 160
8.1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8.1.3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3.居民企业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 见表8-5。
表8-5 居民企业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8.1.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
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情形。
8.1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8.1.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第8章 所得税会计
8.1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8.2 个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 8.3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与申报 8.4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1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8.1.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纳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
种直接税。根据属人与属地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 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8.2 个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
8.2.1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2)专项附加扣除。具体包括以下七项:

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方法

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方法

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方法
嘿,大家知道吗,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方法可是很重要的哦!这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呢。

首先呢,咱得清楚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简单来说,就是你从各种来源获得收入后,达到一定标准就得交税啦。

那怎么进行账务处理呢?
当你拿到工资或者其他收入的时候,公司或者付款方会先代扣代缴一部分税。

这时候,他们就会做相应的账务记录。

然后呢,到了年底或者规定的时间,我们自己也得算一算,看看有没有多交或者少交。

要是有差异,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比如说,如果你有一些可以扣除的项目,像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之类的,没申报的话就可能多交税了,这时候就得去补申报,把多交的钱拿回来。

还有啊,如果你的收入来源比较复杂,那账务处理就得更仔细啦,每一笔都要算清楚。

总之呢,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方法虽然有点麻烦,但搞清楚了对我们很有好处。

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别稀里糊涂地多交税或者少交税哦!
结论:个人所得税账务处理很重要,大家要认真对待,确保交税准确合理。

项目五 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项目五 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率 及
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

纳 税
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
所 得
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的 计
特别提示1: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特别提示2: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4.财产租赁所 每次收入≤4000元
定额扣除(每次800元)
额 的

每次收入>4000元 定率扣除(20%)
计 5.财产转让所得
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算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偶然所得
无费用扣除,以每次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
(1)劳务报酬所得 (2)稿酬所得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税 税
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及 应
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税 所
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额 的
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由本人扣除。


19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B.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所 得
扣除标准:

税 率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纳 税
稿酬所得

得 额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计 算
财产租赁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收入确定

2024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2024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2024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24年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的。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一个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各项所得计算后的额度。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个人所得税扣除-专项扣除-其他扣除其中:税前收入:指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从各个渠道获取的所有收入。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个人所得税扣除:个人所得税扣除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减除的金额。

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享受不同额度的扣除。

例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

专项扣除:专项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可以以固定金额扣除的具体项目。

例如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等。

其他扣除:其他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可以减除的其他支出。

例如赡养老人的支出、继续教育支出等。

2.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024年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档次。

应纳税所得额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

2024年个人所得税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适用税率3%;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适用税率10%;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适用税率20%;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适用税率25%;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适用税率30%;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适用税率35%;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适用税率45%。

3.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需要使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2024年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的基本规则,实际计算还需参考具体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以及税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公告。

个税资料.doc

个税资料.doc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者扣除金额后的余额。

个人取得的收入一般都是现金收入。

如果个人取得的收入为实物的,应当按所取得实物的凭证上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无凭证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个人所得为有价证券,则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值和市场价格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特殊项目外,都允许从收入中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者扣除金额,包括为取得收入所支出的必要的成本或费用。

具体地,针对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项目采用三种不同的扣除方法,即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方法。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和对企业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采用定额扣除方法,即从所取得的收入中减去规定金额的费用,其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财产转让所得采用会计核算办法扣除有关的成本、费用或规定的必要费用。

对于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则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方法。

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因为不涉及必要费用的支付,所以规定不得扣除任何费用。

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企业应当在“应交税金”账户下专设“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专门用来核算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该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情况,借方登记企业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情况,其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已经代扣而尚未向税务机关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情况。

企业按规定代扣个人所得税时,根据代扣税款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有关科目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实际代缴个人所得税时,根据实际代缴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由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确定方法不同,其税率按征税项目分别设置,相应的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三、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对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实务:个人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

会计实务:个人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

个人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一、个人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计提时: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贷:现金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缴纳保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其他应收款-个人(个人承担部分)贷:银行存款缴纳个税时: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二、个人所得税的上缴比率是怎样的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税务会计项目六: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

税务会计项目六: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

一般情况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性收入-免税项目-3500或4800) ×适
用税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算扣除数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3、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税 务 会 计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
6.1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确定 6.2 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
6.3 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 6.4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一、纳税人的确定
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人员与港澳台同
胞、个体工商业户
住所 居民纳税人
无限
居住时间 纳 税 义 务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15000元的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税率(%) 5 10
速算扣除数 0 750
3
4 5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20
30 35
3750
9750 14750
三、税率的选择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速算扣除表
通过以下渠道进行的捐赠,可以全额税前扣除: 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以及公 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6.1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确定 6.2 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
6.3 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 6.4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体工商户的产、经营所得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06
OPTION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