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9:个人所得税会计共7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会计

个人所得税会计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上缴的承包费可以税前扣除,合理的费用按2000元/月扣除的(和个体工商业户相同).
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 )×20% 每次收入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 )×速算扣除 率-速算扣除数
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惯例,我国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采用了各国常用的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判定标准。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规定
*
*
: 这里所说的“住所”是税法的特定概念,它不是说居住的场所和居住的地方。而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纳税人
注意:私营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的区别:
纳税范围
纳税范围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规定
*
*
重点关注:
工资、薪金所得:特别关注全年一次性奖金、双薪。
注意:
两个不同的扣除额,即一个是按月扣除2000元,另一个是按月扣除4800元,这二种扣除额所分别适用的人员。
月不含税所得额的问题,如果是不含税应纳税所得的话,要套用不含税所得额的税率。如何来确定不含税所得额,因为不含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会计处理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缴所得税 注意两种情况: 一是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仅按照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 二是承包、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只向发包方、出租方缴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所得归其所有。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征收。

税务会计学(第七版)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

税务会计学(第七版)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

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本节 目录
第1节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2)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于非货币性资
产转让、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时,确认转让收入,在
发生应税行为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的,可合理确定分期缴纳计划并报
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自发生应税行为之日起不超过5
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交易
第1节 个人所得税税制要素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纳税范围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
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依照
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
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
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也应依法缴纳个人所
本节 目录
第2节 个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
(二)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 1.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
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 得税前扣除,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
本节 目录
第2节 个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
2.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 范围和标准为其业主和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 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 伤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准予扣除。为从 业人员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 别在不超过从业人员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 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得税(非居民纳税人)。本节 目录第1节 个人所 Nhomakorabea税税制要素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和纳税范围
判定标准

税务会计个人所得税核算

税务会计个人所得税核算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总结词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分 红利润等。
详细描述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资、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企业 和事业单位的分红利润等。这些所得都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纳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总结词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类型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综合所得税制适用范围
适用于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结构复杂的经济 体。
混合所得税制
01
混合所得税制定义
结合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将个人所得分为综合所得和
分类所得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征收所得税。
02
混合所得税制特点
既考虑了不同来源的所得,又能够全面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计
详细描述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类型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资、稿酬等 按次或按期纳税,而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分红利润则按年纳税。税率分为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 形式。
个人所得税核算方法
02
分类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定义
01
将个人所得按照不同来源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
所得分别征收所得税。
税务会计个人所得税核 算
目录
• 个人所得税概述 • 个人所得税核算方法 • 个人所得税核算流程 • 个人所得税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 个人所得税核算案例分析
个人所得税概述
01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总结词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 所得税。
详细描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纳税义务人因多获得而产生的个人所得税 收的税收。它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 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会计[自动保存的]

个人所得税会计[自动保存的]

超过80 000的部分
45
速算 扣除数
0 105 555 1 005 2 755 5 505 13 505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适用税率-速 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案例
案例1
李某为公司技术人员,2011年12月工资收入 为7000元,缴纳“三保一金”共1430元,试 问李某12月份应纳税额是多少?
思考: 哪些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税范围? 每月的工资薪金如何计税? 年终奖如何计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1.所得范围
个人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 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其他与任职受雇等 相关的所得。
不计税项目:独生子女补贴、差旅费津贴、误餐 补贴、托儿补助费、符合标准的用车及通讯在中国境内居住满 1年的个人。
负无限纳税义务
负有限纳税义务
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 无住所且在中国境内居住 不满1年的个人。
非居民纳 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人理解
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习惯性居住 地在中国)
居住时间标准: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 一年(其中临时离境,一次离境不超过30天 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天。
判断标准:满足其一就可界定为居民纳税人。
例如:某外籍人员在2010年10月来中国任职, 11年纳税年度两次临时离境,3.7-3.20, 12.10-12.30,
两次临时离境,累计未超过90日,离境天 数不扣减,仍然视同在华居住365天,应将其 判断为居民纳税人)。
2.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
涉及11个项目(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 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 他国务院规定的项目)

个人所得税会计讲义

个人所得税会计讲义

模块三所得税模块个人所得税会计【学习目标】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收优惠,熟悉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

第一节部分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依据居所和时间两个标准可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列举的征税范围共有11项,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三、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一)免税规定(二)减税规定(三)已纳税款的抵扣1、境内所得的税额扣除2、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四)对部分在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的照顾第二部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范围(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收入-费用扣除数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7-1】李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8 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8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如下:应纳税额=(8 000-800-3500)×10%-105=265(元)上例中,若李某在国内交养老保险,而在境外取得收入,则有: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8 000-800-4 800=2 400元,李某应纳税额的计算为:应纳税额=2 400×10%-105=135元。

个人所得税会计讲解课件

个人所得税会计讲解课件
临时离境工作期间仅就境内支付的部分纳税 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
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 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二)劳务报酬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 3、每次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以上的,加成征收 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4、按次纳税:一次性收入,以取得收入为一次
不够3500部分后再按上述方法计算
刘某为某企业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规定,企业为刘某负担 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全部个人所得税税款。2011年12月刘某 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刘某当月工资、薪 金为3000元,则刘某当月应缴纳(含企业负担)的个人所 得税是( )元。
A.3012.85 B.3032.76 C.3161.11 D.3342.58
不包括不属于工资性质的补贴:如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免税 退休人员再任职按此项目计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所得,按有关规定征税(如:股息 红利) 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不征 个人从事彩票代销业务的所得属于此项 出租车属个人所有,向挂靠单位交管理费的按此项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此项
某外籍普通工作人员2011年2月20日来华,境内、境外均 担任职务,任职的境内外商投资企业每月支付工资10000
元,境外单位每月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20000元,11月20 日离开中国,则2011年11月份该外籍人员在我国应缴纳个
人所得税( )元。Fra bibliotek A.3530
B.3217.5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税务会计》PPT课件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税务会计》PPT课件

1.稿酬所得,按照20%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后,再按其应纳税额减征30%,故稿酬所得的 实际税负为14%。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特殊规定
2.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照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3%~45%的七级超额 累进税率。
3.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 3.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方式。
• 纳税人可采用本人申报、委托他人申报、邮寄申报等方式,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申报纳税。邮寄申报纳税的,以寄出地的邮戳日
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 纳税人确有困难,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
• 纳税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限最后一日。
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11.1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11.1.5 境外个人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为了避免重复征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对该所得在境外已 缴纳的税款,准予其在境内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税法所指的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 税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 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或地区的法律 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
➢ 4.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地点。
• 申报地点一般应为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可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
务机关申报纳税;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向境内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要求变更申报纳税地点的,
须经原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二)代扣代缴
5年。
11.1 个人所得税核算的基本规定
11.1.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税务会计课件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

税务会计课件课件:个人所得税会计
例5—4:某出版社向中国居民王先生支付稿酬50000元,应预扣预缴税款计算如下: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0000×(1-20%)×70%=28000(元) 应预扣预缴税额=28000×20%=5600(元)
“ 5.2 税款的扣缴和申报
三、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计算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缴税款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会计
目录
“ 5.1 个人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税制要素
201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第四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707号),并印发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 4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新的 法律法规体系。
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以上三项综合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当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 20%计算。以上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5.2 税款的扣缴和申报
三、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计算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 0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 5.2 税款的扣缴和申报
四、非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计算
例5—5:某出版社向某非居民个人支付审稿的劳务费18000元,另支付在本社出版作 品的稿酬30000元,应扣缴税款计算如下:
表一,查找适用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据此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 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如果计算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 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明确允许扣除项目及扣除标准
3.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
4.掌握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
任务重点
1.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
人所得税的计算
3
3.其他个人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
任务难点
1.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 产经营所得的允许扣除项目及扣除标准
(3)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4)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 应纳税额减征30%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偶然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其他所得适用20%的 税率。
4
9.1.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和税率
个人所得 税的税收
优惠
1
①省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部委和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以上 单位奖金。 ②国债和国家发 行的金融债券的利 息。 其他3-9条
输费用1万元,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直接记入了“资本公积”账户(注:城
任务要求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税率3%)。 计算张先生2019年度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完成张先生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工作。
1
案例评析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专门将个人确立为(自然人)纳税 人,并对其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本着“税负从轻、 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原则,将征收范围涵盖了工资薪金 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十一大类 个人常见所得,以实现对我国居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小贫 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本案中,我们应判定张先生 各项所得所属类别,从而确定税款的计算方法和申报要求, 进而完成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工作。
引导案例
张先生为国内某大学的教授,身份证号码430804196109118442, 每月从学校领取工资,并由学校扣缴“三险一金”,2019年12月份 ,取得工资收入5 000元,单位及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900元, 另取得某公年司终主奖营3业6务0为00生元产。销售个纺人织缴设纳备,的2个01人9年所度得自行税申已报由取学得产校品于销发售放收入工 资时扣5 0缴00。万2元0,1扣9年除的,成除本年费收用和入销90售0税0金0共元计之4外60,0万张元先,生实现还会取计得利以润总下额收 入。 (1)3月40出0万版元一,本公司专张著会,计取向税得务稿机酬关1申5报0应00纳元税,所得个额人40所3万得元税,已并由按2出5%版的社扣 缴。 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100.75万元。2019年4月,经某税务师事务所审查 (2)5月,份该公外司出2讲019课年一的次核算,资取料得中存讲在课以费下2情8况0:0元(1),完工个的人自所制得设备税未未交扣付缴使 。 (3)6月用在前取某得广租播金电收入台2担5万任元兼,职直接主冲持减人了取在建得工收程入成5本0;0(02)元扣除,的个费人用所中含得全税 已由广年发播生电的台业扣务招缴待。费28万元; (3)2019年10月公司接受一批捐赠商品,取 (4)10月其撰写的一本小说稿在一次竞价中取得拍卖收入80 000元, 个人所得的得增税值已税由专用拍发卖票公上司注明扣金缴额。20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支付捐赠方运
9.1.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和税率
所得税 来源的 确定
个人所 得税的 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依据“所得来源 地”判断经济活动的实质,征收 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 率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业、事业 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 超额累进税率
9.2.1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 税的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9.1.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和 税率
个人所 得税的 纳税对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 税所得,共有11项,包括现金、实物、 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税务会计
主编:徐田强 李西杰
情境9 个人所得税会计
【情境要求】 1.明确个人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进行个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申
报的实务操作。
【能力要点】 1.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划分;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 3.掌握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 费用扣除额较宽。 · 计算简便。 · 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办法
9.1.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 缴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人是 指在中国境内无 住所又不居住, 或者无住所而在 境内居住不满1 年的个人
1、居民 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 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 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2、非居 民纳税

3、个人 所得税 扣缴义 务人
凡支付应纳税 所得的单位和 个人,都是个 人所得税的扣 缴义务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1.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思考: 美籍人士汤姆逊2019年2月10日来华工作, 2019 年4月15日回美国总部述职,同年6月15日述职完 毕后重新入境。请问:2019、2019年汤姆逊属居 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
任务1 认识个人所得税
1
任务目标
1.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2.明确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税率
2
任务重点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3
任务难点
所得税来源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的劳务 和非劳务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主要特点
2
①残疾、孤老人员 和烈属的所得。 ②因严重自然灾害 造成重大损失的。 ③其他经国务院财 政部门批准减免的 。
3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 形式或实报实销形 式取得的住房补贴 、伙食补贴、搬迁 费、洗衣费 等等 。。。
免税项目
减税项目
暂免征税项目
4
任务2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会计 处理
1
任务目标
1.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