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的诗歌

叶芝的诗歌
叶芝的诗歌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 爱尔兰诗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 eats,1865-1939)于1864年6月13日出生在都柏林。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担任过爱尔兰教堂的教区长,但他的父亲却叛离宗教,靠画画谋生。

叶芝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爱尔兰西部的港口城镇斯莱戈度过的。那里住着他的母亲的许多亲戚。叶芝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色,这后来成了他许多诗歌的背景。叶芝也喜欢与那里的渔民谈天,爱听淦民讲故事,这后来成了他创作民间故事的源泉。

1874年,叶芝全家移居伦敦,可是他们一直思念着爱尔兰,于是在1880年,他们又回到都柏林。

叶芝曾在高陀尔芬、哈姆摩史密士学校和都柏林的高等学校受过教育。

1884年,他在父亲影响下想成为一个画家,进入都柏林的艺术学校学习。

但是到1886年,他不想在绘画上有所发展,便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并立志要成为一个诗人。

1889年,对叶芝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这部诗集的题材和语言都带有爱尔兰的地方色彩,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兴趣。这一年开始直到1899年,叶芝就住在伦敦,结交了不少著名的诗人,其中包括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诗人摩利斯,他们对叶芝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过影响。这一年,叶芝帮助一批年轻的诗人亚瑟·塞墨斯、里昂纳尔·约翰逊和艾尼斯特·道逊等建立“诗人俱乐部”。这个组织,后来成了英国最重要的世纪末文学社团。叶芝赞成他们的唯美主义观点,但他并没有被他们的观点所束缚。叶芝的兴趣主要在于关于人格和哲学的理论以及诗人布莱克的研究,他编过《布莱克诗选》(1893),从布莱克那里吸取过以幻景表达诗思的艺术手法。

这一年,叶芝还认识了爱尔兰的爱国主义者茅德·冈,并爱上了她。以后叶芝还帮助过她进行革命活动,虽然最后他们未能结合,但叶芝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伦敦期间,叶芝还几次去巴黎,接触到当时法国的诗派,特别是象征派,这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叶芝1900年以前的诗,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较深,但由于叶芝的诗大多在爱尔兰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选取题材,从布莱克、雪莱和斯宾塞的诗作中汲取表现方法,所以他早期的诗常常把浪漫主义的幻想与理智的思索融为一体,把抽象的观念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语言富有音乐美和爱尔兰的地方色彩。

叶芝早期的诗除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外,还有诗集《诗选》(1895)和《芦丛之风》(1899)等。

《茵纳斯弗利岛》(1890)是叶芝早期著名的抒情诗,它具有叶芝早期诗歌的特点。全诗内容上具有躲避现实,美化退隐生活的消极倾向,在艺术上,把退隐的幻想与小岛上的具体形象相结合,具有吸引人的艺术力量。

这一时期,叶芝还写了不少思想上比较积极,艺术上比较成功的作品,如为毛特·冈写的抒情诗《当你老了》、《深沉的誓言》等,以丰富的想象,缓慢的音乐节奏,朴实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毛特·真挚、健康的爱情。他著名的诗篇还有《丽达与天鹅》、《天青石雕》。

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叶芝从伦敦回到了都柏林,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个运动,并热心地参加了爱尔兰的戏剧改革过动,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等一起创办了阿贝剧院,上演有关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叶芝在1902年写的剧本《呼立翰的凯瑟琳》,已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意愿。此外,如《国王的辩证槛》(1904)、《黛尔丽德》(1907)、《绿盔》(1910)等剧中,也都表现了爱尔兰的民族精神。他的戏剧大多取材于爱尔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语言优美,背景美丽,具有诗的“美”。叶芝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诗歌,但对爱尔兰的文艺复兴却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的诗歌,因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影响,诗风有了变化,已摆脱了唯关主义的倾向,他把象征手法用以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他的诗已没有早期的虚幻和朦胧,而是充满着他自己早期所排斥的战斗性和现实感。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好诗,如诗集《责任》(1914)中的《灰岩》和《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1916)等。

《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是诗人为纪念1916年爱尔兰共和兄弟会起义而写的。在诗中,诗人歌颂了烈士们的高贵品质,认为正是由于烈士们的壮烈牺牲,才使爱尔兰获得民族的尊严,才改变了任人统治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才产生了悲壮的美。但因诗人不很理解这次起义,因此诗中也流露出对起义的迷惘心情。

在爱尔兰经过斗争获得自治以后,叶芝于1922年当上了参议员,并担任货币委员会主席,直到1928年。

1923年,叶芝由于“始终富有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末,是叶芝生活和创作的后期。由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有维护贵族文化的一面,因此叶芝在后期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上,贵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认为贵族拥有财富、懂得礼仪,只能在他们之中产生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只有他们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时间创造艺术。在后期,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东方哲学,还翻译了印度古挖哲学经典《奥义书》,因此他在后期的哲学思想上强调善恶、生死、美丑的矛盾统一并追求圆满和永恒。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后期的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1928)和《拜占廷》(1929),它们歌颂古挖贵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征为永恒,是一个脱去了人间生死哀乐的乐园,在那里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都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是诗人所追求的圆满境界。

叶芝后期的诗在艺术上已完全成熟,如在《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新诗集》(1938)和《最后的诗》(1939)中,他创造性把象征主义与写实手法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感情融为一体。在诗中,形象包含了多层意义,并且从整体上表现了

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叶芝后期诗歌的语言更为简洁明了,赢得广大读者的赞赏。

叶芝与他的好友、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样,愈到晚年,愈富有创作活力。他在最后两年中,极力反对文艺创作从观念出发,主张从“心智的洞穴”中出来,到现实生活中,特别从原始的、粗犷的事物中吸取艺术素材进行创作。所以他最后两年的诗风又有新的发展,摆脱了后期象征派玄奥莫测、意象繁复的弊病,使诗篇直接歌公布人生,表现情欲,艺术上具有歌谣体的特色。

叶芝除了诗与戏剧外,还写有小说《约翰·肖曼与杜耶》(1891),论文集《克里底微光》(1893)等。

叶芝于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的凯帕玛汀去世。他的遗骨直到1948年才被护送到爱尔兰,埋葬在斯莱戈的“鼓崖”之下,那里是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地方。

爱的遗憾

一件无可言喻的遗憾,

深深藏在爱情的心中:

那些在买卖东西的人们,

那些在头顶上赶路的云,

那又冷又潮地紧吹的风,

还有荫影幽暗的榛子林,

那里,鼠灰色的水流急涌,

威胁着我热爱的那个人。

裘小龙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咏,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以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着它的赧颜。

飞白译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茅德·冈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茅德·冈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叶芝这样描写过他第一次见到茅德·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叶芝深深的爱恋着她,但又因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叶芝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恋情煎熬着他,但他尚未都她进行表白,一则是因为羞怯,一则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一个穷学生为妻。

茅德·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在给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为她对自己做了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的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她拒绝了,说她不能和他结婚,但希望和叶芝保持友谊。此后茅德·冈始终拒绝了叶芝的追求。她在1903年嫁给了爱尔兰军官麦克布莱德少校,这场婚姻后来颇有波折,甚至出现了灾,可她十分的固执,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时,依然拒绝了叶芝的追求。尽管如此,叶芝对于她的爱慕终身不渝,因此,难以排解的痛苦充满了叶芝一生的很长一段时间。

叶芝对于茅德·冈爱情无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于茅德·冈的诗歌来,在数十年的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茅德·冈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

《当你老了》、《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白鸟》、《和解》、《反对无价值的称赞》……都是叶芝为茅德·冈写下的名篇。

白鸟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

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

露湿的百合、玫瑰梦里逸出一丝困倦;

呵,亲爱的,可别梦那流星的闪耀,

也别梦那蓝星的幽光在滴露中低徊:

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

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

在那里岁月会以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

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傅浩译

我想着你的美——这一支箭

射入我的骨中,一种狂野的思想做成的箭。

没有人能这样仰视她,没有一个人;

当豆蔻梢头刚刚绽开,一个女人,

修常雍容,还有胸脯与脸蛋,

肤色美艳,就象苹果花瓣。

这种愈加亲切了,但因为

一个理由,我想哭那已过了季节的旧时的美。

裘小龙译

他给他爱人的诗韵

用一枚金色的发针把你的头发系紧,

把每一绺散开的秀发轻轻扎起,

我命令我的心塑造这些可怜的韵:

一天又一天,心在韵上工作不已,

从那往昔的战斗中

塑造一个悲伤的纯洁。

你只需把一只珍珠般洁白的手抬高,

扎好你长长的秀发,叹息长长;

所有男人的心呵,都得燃烧、剧跳;

暗色的沙滩上,泡沫象蜡烛一样

星星爬上夜空,夜空中露珠轻掉,

星星亮着,只是为了把你的纤足照亮。

裘小龙译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

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

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

鱼的瀑布,青花鱼充塞的大海,

鱼、兽或鸟,一整个夏天在赞扬

凡是诞生和死亡的一切存在。

沉溺于那感官的音乐,个个都疏忽

万古长青的理性的纪念物。

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

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

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了它的

皮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

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

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

因此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

拜占庭的神圣的城堡。

哦,智者们!立于上帝的神火中,

好像是壁画上嵌金的雕饰,

从神火中走出来吧,旋转当空,

请为我的灵魂作歌唱的教师。

把我的心烧尽,它被绑在一个

垂死的肉身上,为欲望所腐蚀,

已不知它原来是什么了;请尽快

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

一旦脱离自然界,我就不再从

任何自然物体取得我的形状,

而只要希腊的金匠用金釉

和锤打的金子所制作的式样,

供给瞌睡的皇帝保持清醒;

或者就镶在金树枝上歌唱

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给拜占庭的贵族和夫人听。

查良铮译

他想起了那忘却的美

当我的手臂紧紧拥抱着你,

我把我的心贴着那片纯洁——

那世上早已消失的纯洁;

那顶皇帝在溃逃的军队中

扔进暗池里的珍贵的皇冠,

那些做着梦的女人在地毯上

用银丝织出的,只是使吞咽

一切的蠹鱼肥了的爱情故事;

那些在往昔的日子里曾是

簪在女人的乌发中的玫瑰,

那些女人走过神圣的走廊时

都捧在手里的露珠一样的百合;

走廊里,灰色的云似的烟悠悠

升起,只有上帝的眼睛没有闭:

因为那苍白的胸脯和依恋的手

来自一个充满梦幻的土地,

一个比它更充满梦幻的时刻,

当你从吻到吻,渴望不已,

我听到白色的美神也渴望着

那样的时刻,一切都象露珠般消失,但是,火焰上的火焰,海洋下的海洋,王座接着王座,那些地方浅浅地睡了,

他们的剑垂于铁一样的膝上,

她沉思着她那高傲、孤独的神秘。

裘小龙译

他希望得到天堂中的锦绣

倘若我能得到天堂中的锦绣,

织满了金色的和银色的光彩,

那蔚蓝、黯淡、漆黑的锦绣,

织上夜空、白昼、朦胧的光彩,

我愿把这块锦绣铺在你的脚下;

可是我穷,一无所有,只有梦,

我就把我的梦铺到你的脚下;

轻轻地踩,因为你踩着我的梦。

裘小龙译

丽达与天鹅

突然袭击:在踉跄的少女身上,

一双巨翅还在乱扑,一双黑蹼

抚弄她的大腿,鹅喙衔着她的颈项,他的胸脯紧压她无计脱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惊呆了,哪还有能力

从松开的腿间推开那白羽的荣耀?身体呀,翻倒在雪白的灯心草里,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异的心跳!

腰股内一阵颤栗.竟从中生出

断垣残壁、城楼上的浓烟烈焰

和阿伽门农之死。

当她被占有之时

当地如此被天空的野蛮热血制服

直到那冷漠的喙把她放开之前,

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

飞白译

诗人致他的爱

我用充满敬意的手给你带来

我的无穷无尽的梦的书本,

激情的折磨使得女人苍白,

像潮水磨得沙子灰而微红;

呵,从苍白的时间之火中传来的

号角声,但更古老的是我的心,

因为无穷无尽的梦而苍白的

女人,我向你献上激情的音韵。

裘小龙译

他诉说十全的美

呵,白皙的眼睑,迷惘的眼,

为了用韵文塑出十全的美,

诗人们终生辛劳不停,

却别一个女人的注视而毁。

也被天空逍遥的部族所毁;

因此当露水撒下睡意,我的心

愿向你和自在的星星致敬,

直到上帝把时间烧尽。

袁可嘉译

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

如果爱情是想当然,就仿

佛不值得一想,她们从未想过

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

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

因为那些女人,尽管巧嘴多伶俐,

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

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

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

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

裘小龙译

优秀现当代诗歌赏析

现当代诗歌选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月月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叶芝诗歌特色

叶芝的诗歌创作生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诗歌创作包括从1883年起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发表的诗歌直到1899 年出版的第三部诗集《芦苇中的风》。这一时期影响他诗歌创作的因素如下:(1)雪莱的诗作特别是《阿拉斯特》和父亲约翰叶芝的影响,促使他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并从雪莱和斯宾塞等人的诗歌中吸收表现手法。 (2)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但融进个人对爱尔兰乡间生活和民族神话的探索和思考,从中获取题材。 (3)唯美派诗人,特别是他同乡王尔德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主要是音韵、字句的雕琢技巧,但他对这些技巧的局限性也作出了透彻的认识。 (4)布莱克的神秘主义,叶芝用四年时间编辑创作布莱克的作品,这四年的研究丰富了叶芝的思想,培养他诗歌创作中运用想象的能力,逐步建立起一套神秘的象征主义。 (5)爱尔兰民主主义情节的影响,他试图通过写作创建出一种民族思想,从而取得国家民族的独立;爱情诗中融入民族主义是他诗歌较鲜明的特征之一。 前期叶芝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有《度人致所爱》、《叶落》、《蜉蝣》、《致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尘世的玫瑰》、《爱的叹惋》、《当你老了》、《白鸟》、《两棵树》、《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鱼》、《恋人伤悼》、《他记起遗忘了的美》、《他赠给爱人一些诗句》、《他记起遗忘了的美》、《他赠给爱人一些诗句》、《他愿所爱已死》、《他翼求天国的锦缎》。 (二)叶芝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因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以及艾兹拉庞德的影响,诗风有了变化,他摆脱了唯美主义的倾向,用象征手法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在诗集《在七座森林里》(1903)和《绿盔》(1910)中,叶芝逐渐摆脱了凯尔特和神秘主义的一些影响。在1914年问世的诗集《责任》中,他早期抒情诗中超俗、迷幻的气氛消失了、表现出的是日趋成熟的精炼和坦诚,这以后叶芝的象征主义体系才日趋完善。1917年发表的诗集《库尔德野天鹅》使叶芝登上创造的顶峰。 这一时期叶芝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有《箭》、《听人安慰的愚蠢》、《切勿把心全交出》、《亚当所爱的诅咒》、《呵,别爱得太久》、《没有第二个特洛伊》、《和解》、《面具》等。 (三)1919年到30年代末是叶芝生活和创作的后期。他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同时他创造性的把象征主义与写实手法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多以死亡和爱情为题,以表达某种明确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他完成诗歌创造的嬗变,体现出个人风格。他诗歌的成熟“既是个人风格的发展,也是技巧的提高” 这一时期他著名的爱情诗有:《活生生的美》、《残破的梦》、《深沉的誓言》、《狂放的老坏蛋》、《失去的东西》、《她在树林中的幻视》、《一个女人的青年和老年》。. 以上三个阶段叶芝诗歌创造所出现的不同转变,在其爱情诗中也有很明显的反应。他的诗在技巧上虽不断变化,但有一种情感自1889年以后矢志不渝地贯穿在他的整个诗歌生命中即毛德冈情结。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她时,她年仅22岁。“她伫立窗畔,身穿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叶芝这样描写他第一次见到毛德冈时的情形。她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乱世佳人,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同时拥有一颗勇敢且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心。她对叶芝一直若即若离,但叶芝对她的爱慕终身不渝,这段无望的爱情带给叶芝的是不尽得痛苦和不幸,它也不断激发叶芝的创造灵感,有时是激情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与恨之间复杂的纠葛,所以他的爱情诗是更人文、更深层和更宁静的心灵体验,因而具有十足的张力。总之毛德冈是叶芝一生的烦恼。不得回报的爱升华成一篇篇感情复杂、思想深邃、风格高尚的诗,它们贯穿叶芝的第二本到最后一本诗集中。正向毛德冈对叶芝所说的:“世人会因她没有嫁给他而感激她的”。最初叶芝对她的爱可能是出于肉体美的愛悦,但青年时的叶芝在他的爱情诗创造中有意识地

诗人叶芝的苹果花

诗人叶芝的苹果花 文/蒋蓝 植物学家说,一棵管理得好的苹果树可以活50年。美国19世纪著名的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尔曾经说苹果是最民主化的水果:“不管是被忽视,被虐待,被放弃,它都能够自己管自己,能够硕果累累。”这固然是针对苹果树的功用而发的议论。古希腊神话里,“欲望的金苹果”不但可以引发争风吃醋的战乱,也暗示了苹果是情欲的象征。那么,苹果花就是欲望之巅。 读过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的人,丽达、天鹅、玫瑰、苹果花一直是叶芝诗里的重点喻体,也是诗人毕生唯一爱恋的象征。在这当中,美人毛特·岗就是“一切的一切”。她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爱尔兰自治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更是爱尔兰名冠一时的美人。我从爱德华·傅克斯的《欧洲风化史》里得知,英国女人历来号称是欧洲最为美丽出色的,对这一结论我倒是心存疑惑。她们天然的壮硕的腰身与红扑扑的脸蛋总是稍微"漫"出了我们审美的范式。但毛特·岗似乎是另一种类型。她身材高挑,并把这副瘦削的背影保持到了晚年。我现在从纪念她的网站上还可以看到她伫立于青春时代的傲慢表情。那时,大胡子萧伯纳曾经与之惊鸿-瞥,为时年16岁的毛特o岗"异乎寻常的美丽"而深深感叹。现在看来,大概是为自己的运气不佳而发吧。1889年1月30日,经约翰·奥莱利的介绍,叶芝结识了这位鹤立鸡群的刚满22岁的演员。这是-个值得铭记的时间概念。这一年,26岁的叶芝初涉文坛和江湖,叶芝后来曾详加描述当时的印象:“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光瓣。”苹果的意象一直是西语中爱情的集大成者,而喇叭型的苹果花率先吐露着颤动的秘密。被料峭的春风从爱尔兰土地上吹拂起来的一曲民谣《伦敦德里小调》,就把苹果花提升到了一个永恒的语境中:“我心中怀着美好的愿望,像苹果花在树枝上摇荡。它飘落在你温柔的胸膛,把它当作我的家……” 毛特·岗带给他的一切记忆和细节,都与美相连,相距首次见面的12年后,他依然回忆起毛特·岗穿着白衣裙,去修整花瓶里的花枝,叶芝把那个印象写进诗里: 花已暗淡,她摘下暗淡的花, 在飞蛾的时节,把它藏在怀里。 我记得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在《苹果树的历史》一文里曾经说过:“苹果花也许是所有树当中开得最好看的,与其嗅觉效果相得益彰。要是见到一棵不同凡响的苹果树,花苞绽放了大半,香味氤氲,恰到好处,路人不免会它勾住脚步。这是多么卓尔超然,梨树在它面前将尽失花容。”苹果花在叶芝的咏叹里拒绝凋谢,它在思的高处以灿烂的白光拒绝所有成熟或退缩,就像他为毛特·岗写下的《箭》(1901)、《漫游的安格斯之歌》(1893)等作品一样,苹果花不但是毛特·岗的象征,也就是但丁笔下那“永恒女性”的隐喻,同样也是性的晶体。自此,愉悦与痛楚所缔结的单方面的山盟海誓,以前所未有的张力,既撕裂、又激活了深植于

席慕容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席慕容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席慕蓉,散文家,诗人,画家。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初相遇/席慕容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抉择/席慕容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那麽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吧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与你同行/席慕容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让今夜的我终於明白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

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莲的心事/席慕容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重门却已深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回眸/席慕容前世,我频频回眸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多少相思多少离愁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跋山涉水走进你的眼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像飞蛾扑向火可以不计后果可以不要理由回眸再回眸千次万次你在我眼中也在我心中我频频回顾着期待你的温柔我频频回顾着渴望长相厮守前世我在舟中回眸莲叶一片一片连成我眼中的哀愁今生佛成全我的思念让我走进你的眼中我寻觅了很久累了只想在你怀中停息只想让你的手揩去我脸上的泪痕只想让你的体温温暖我冰凉的双手不要问我为何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我没有喝孟婆汤心中牵挂着你不要问我为何哭泣我没有喝孟婆汤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的绝望说我喜极而泣吧泪落在你的襟上前世的种种哀愁开成一树繁密的丁香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来世我还会和你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

纪念 叶芝最美的20首诗

纪念叶芝最美的20首诗 他被艾略特称作“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一首《当你老了》享誉世界,歌手赵照曾把它改编成歌曲。 2015年春晚,莫文蔚唱了这首《当你老了》,令屏幕前无数观众泪湿眼眶。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最著名的诗人,世界最著名的“备胎”。 一生以诗作征服世界,却始终得不到爱人的驻足。 1889年1月30日,那时23岁的叶芝还不知道,他一生的烦恼,将从这一天开始。 在这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大学生,平时有空就写写诗,作作画,偶尔还读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 可就在这一天,一个女孩闯入了叶芝的世界,她的名字叫——茅德·冈。

身高1米8的舞台剧演员,出身于一个军官家庭,眼神中带着高雅的忧郁,以风流和美丽著称。 那时坊间已经有很多传闻,说她19岁就跟一个年迈的记者同居,还曾有过私生子云云。 不过这些传闻在她耀目的颜值面前,通通变得不值一提。 茅德·冈特地托人找到了叶芝,她告诉叶芝自己非常喜欢他的诗歌,想见上一面。 不曾想一见茅德·冈,叶芝直接就慌了神,一代大诗人在餐桌上竟显得不知所措。 后来叶芝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茅德·冈的画面: 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神雕侠侣》中说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这句话用在叶芝身上也十分恰当。 从此叶芝疯狂地喜欢上了茅德·冈。两人常常书信往来互诉衷肠,叶芝给茅德·冈分享他的诗作,茅德·冈则向叶芝诉说她那炽热的理想。 就这样,叶芝渐渐成了茅德·冈的头号男闺蜜。后来据统计,叶芝在那两年给茅德·冈寄去的信件超过150封。 古人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两年多的通信过程中,叶芝胸中的那团火,越烧越烈。 一天,叶芝收到了茅德·冈的一封信。

叶芝 中英诗词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A Dearm of Death Yeats I dreamed that one had died in a strange place Near no accustomed hand

叶芝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叶芝最经典的八首诗歌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深沉的誓言》 因你未守那深沉的誓言 别人便与我相恋 但每每,在我面对死神的时候, 在我睡到最酣的时候, 在我纵酒狂欢的时候, 总会突然遇到你的脸。 《白鸟》 但愿我俩,亲爱的, 是双白鸟飞翔在大海浪尖! 流星虽未殒逝, 我们已厌倦它的耀眼; 暮色中蓝色的星星低垂天边, 其微光已在我们心中,

亲爱的,唤醒一丝不灭的伤感。 沉溺于梦幻, 露沁的百合与玫瑰让人生厌; 啊,莫梦它们, 亲爱的,划过夜空的流星璀璨,或那徘徊于降露时低垂蓝星的惚光:但愿我俩:我和你, 化作双白鸟流连于浪尖! 我心头萦绕着 无数的岛屿和丹南海岸, 那里岁月定将我们遗忘, 悲伤不再重现; 只要我们远离玫瑰, 百合和恼人的星光, 我俩就会是双白鸟, 亲爱的,激荡于大海浪尖! 《青春的回忆》 那些时光,流逝如剧中场景; 我又了爱情带来的智慧; 我有些天赋,然而, 无论我说些什么, 虽能得到她的赞许,却挡不住 一片从苦寒的北方飘来的云 突然隐去了爱神的月亮。 相信我的每一句话, 我赞美她的肉身与灵魂 直到骄傲光耀了她的眼, 直到幸福绯红了她的颊, 直到虚荣轻盈了她的脚步, 然而,虽有这样的赞美,我们 能找到的也只有头顶的阴黑。 《致风中跳舞的孩子》 在岸边跳舞,

叶芝诗集翻译

ADAM'S CURSE WE sat together at one summer's end, That beautiful mild woman, your close friend, And you and I, and talked of poetry. I said, "A line will take us hours maybe; Yet if it does not seem a moment's thought, Our stitching and unstitching has been naught. Better go down upon your marrow-bones And scrub a kitchen pavement, or break stones Like an old pauper,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For to articulate sweet sounds together Is to work harder than all these, and yet Be thought an idler by the noisy set Of bankers, schoolmasters, and clergymen The martyrs call the world.' And thereupon That beautiful mild woman for whose sake There's many a one shall find out all heartache On finding that her voice is sweet and low Replied, "To be born woman is to know --Although they do not talk of it at school -- That we must labour to be beautiful.' I said, "It's certain there is no fine thing Since Adam's fall but needs much labouring. There have been lovers who thought love should be So much compounded of high courtesy That they would sigh and quote with learned looks precedents out of beautiful old books; Yet now it seems an idle trade enough.' We sat grown quiet at the name of love; We saw the last embers of daylight die, And in the trembling blue-green of the sky A moon, worn as if it had been a shell Washed by time's waters as they rose and fell About the stars and broke in days and years. I had a thought for no one's but your ears:

英文诗歌赏析翻译

《英语诗歌欣赏》课程教学诗选 Types of Poetry Unit one Nature The Pasture Robert Frost (1874–1963) I’M going out to clean the pasture spring; I’ll only stop to rake the leaves away (And wait to watch the water clear, I may): I shan’t be gone long.—Y ou come too. I’m going out to fetch the little calf That’s standing by the mother. It’s so young, It totters when she licks it with her tongue. I shan’t be gone long.—Y ou come too. 牧场 罗伯特·弗罗斯特 (1874–1963) 我去清一清牧场的泉水, 我只停下来把落叶全耙去 (还瞧着泉水变得明净—也许); 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我去把那幼小的牛犊抱来, 它站在母牛身边,小得可怜,一摇一晃,当母牛给她舔舔;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方平译)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关于诗人叶芝的生平故事

关于诗人叶芝的生平故事 提起叶芝,就不得不说他的爱情,他的一首经典诗歌《当你老了》,让人们为他的深 情而感动着。这首诗歌是叶芝最广泛流传的情诗,这深情的背后是让作者感到痛苦的单恋 经历。对于叶芝爱情,我们从诗歌中能够读出他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即使他心爱的人一 次次拒绝了他,但是他仍然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 18,叶芝与茅德·冈相识,他对这位女士一见钟情,同时这位女士也是叶芝创作爱情 诗作的源泉。两个人经过密切交往之后,叶芝向冈求婚,但是却受到了拒绝。叶芝前前后 后一共向冈进行过三次求婚,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叶芝热烈而又忠诚地深爱着这位革 命女战士茅德·冈,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是她的存在对叶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论是 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中。 早期的叶芝对爱情充满向往,对美好事物不懈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没有给他带来爱 情的幸福,总是充满着迷茫和痛苦。有人只读到了这首诗歌的感人,但是却不知道这诗歌 背后是那么痛苦的爱情悲剧。当初,叶芝爱上这位女子的时候是多么自然,仿佛世间的事 物都美好了起来。但是,对于他而言,这个女子却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痛苦和喜悦交织,失望又与希望互相跟随。这种爱情让他在感情上痛苦了一辈子,但是又使得他在灵魂 上得到了升华,他的创作才显得那么动人。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人之一。叶芝因为受到神秘主义、唯美主义、浪漫 主义的影响,演变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叶芝出生在一个名叫山迪蒙的城市,他的父亲是一位肖像画家。叶芝的童年分别在爱 尔兰都柏林和英国伦敦度过。早年叶芝进行绘画学习,当时是伦敦艺术家和作家中的一员。1886年,叶芝创作了一部名叫《摩沙达》的诗歌戏剧。之后,又创作了另外四部作品。 为了父亲的绘画事业,叶芝一家迁到了伦敦居住。最开始,叶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 者家庭思想的教育。叶芝的母亲因为非常思念故乡,于是常常给他们讲关于家乡的故事。1877年,叶芝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在葛多芬小学学习了四年。叶芝在那里的学习并不突出,表现平平。之后,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原因,他们一家又迁回了柏林。开始是住在市中心, 后来又搬到了郊外皓斯进行居住。 叶芝在皓斯的时光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皓斯周围全都是森林和山丘,叶芝家雇的女 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因此经常给叶芝讲一些传奇的故事,这些神秘的冒险之后也被收录 在了叶芝作品《凯尔特黄昏》中。之后,叶芝在柏林的一所中学中继续完成他的学业。由 于父亲的画室在学校的附近,叶芝经常去父亲画室消磨时光,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的艺 术家和作家。

欣赏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深情的恋歌 _____评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是1893年为毛特.岗而作。毛特.岗是爱尔兰自治运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曾是叶芝长期追求的对象。 这首小诗文字优美,如形云流水,构思奇妙,产生了一种震摄魂魄的艺术效果。“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诗篇一开头,作者就设想了这样一幅图画:自己爱慕的人头发白了,在炉火边打盹。这样就把时间推向的末来某时,并以此为基点展开诗歌的想象。 小诗的结构十分独特。它不同于一般的求爱诗。诗人不是一上来就让自己的感情尽情倾泻,而是采用的一种独特的手法,从末来的角度审视当今的情感。诚然,对于一位老年人,有什么比回忆往事,特别是那些令人遗憾的往事更令人痛苦的呢?在寂寞的时光里,也许她应该庆幸,幸有一部诗歌为伴。这部诗歌也正是诗人要献给恋人的心灵。这诗将使她回忆起“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起它们那“浓重的阴影”,叶芝只选取了“眼神”和“阴影”就让一位神采奕奕,楚楚动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眼神”和“阴影”给人留下的美感不止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女郎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伟大的艺术家们的笔尖都是能够超脱血肉,穿透灵魂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有一张“难以描绘其风韵的脸,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的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下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了一抹淡淡的阴影。”“纯净的眉毛”和“一抹淡淡的阴影”与其看成是对茶花女外在美的刻化,不如看成是对她内在美的称赞,因为茶花女已经出卖了这种外在美,但在她的内心中却还保留着一块净土。那象征忧愁的阴影;象征纯洁的眉毛,正是茶花女光彩照人的地方。叶芝在写到她的心上人的时候,也只描写了“眼神”和“阴影”,这种巧合不仅仅是一个偶然。叶芝看到的也是心上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他才会在一张绝美的脸上只寻出“眼睛”和“阴影”这两个着笔处。这正是叶芝的爱与别人的爱不一样的地方。 下一段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一篇爱情的宣言,它阐发了诗人的爱情观:“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脸上的痛苦皱纹。/”爱慕青春,爱慕美丽,本是人之常情,但青春美貌必竟不能常驻人间,如果爱情以此为基础,红颜衰退时,此不就是爱情终止时吗?因此,不管那群追求者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的爱都太浮浅了,都是诗人所不屑的。诗人也同样欣赏女郎的美丽容貌,但他更珍爱的是“她那朝圣者的灵魂”。 前面已经说过,这首诗是叶芝写给自己终生追求的女友毛特.岗的。叶芝在他的自传中追忆毛特.岗给他的第一印象时写到:“她似乎是春天之古典的化身;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名句‘步履姗姗,宛若女神’就像是专为她写的。她仃立窗前,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阳光的花瓣。”毛特.岗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她还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为争取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而英勇斗争。叶芝爱的正是毛特.岗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诗中所说的“朝圣者的灵魂”。叶芝一直对爱尔兰的民族自治斗争抱同情的态度。他的“Easter 1916 ”就是为纪念爱尔兰为谋求独立的起义运动的。所以叶芝对毛特.岗的爱上升到灵魂的高度是很自然的事情。

关于叶芝诗集中的爱情名句

关于叶芝诗集中的爱情名句 1、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叶芝《when you are old》 2、奈何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叶芝《凯尔特的薄暮》 3、人心只能赢得,不能靠人馈赠。——叶芝 4、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叶芝《当你老了》 5、我将不停地行走,不停地歌唱。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歌吟,我自己的诗章。——叶芝 6、"Come away, 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ery, 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去吧,人世间的孩子,到那溪水边和田野上去,与精灵手牵着手,这世上的哭声太多,你不懂。——叶芝《the stolen child》" 7、多少人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迷人的青春。假意,或者真情。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灵魂,爱过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当你老了》 8、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你不会懂得。——叶芝《失窃的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赏析(英文版)

The appreciation of “When You Are Old” This poem chooses from the poetry "rose" of Yeats, which is written in 1893,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early works of Yeats, addresses to his heart goddess, who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in his life. “Whe 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 nd nodding by the fire”, the poet starts with a pencil like painting a picture which interlaces the shadow with light , no vivid color, atmospheric background and lingering characters’ move, only a quiet life fabric of old age. Although at this time, Yeats was only 29, his lover was only 27 years old, but the "white head", "Sleep giddy" , "snoozing by the fire", a simple image, but let time rapidly move forth to the future of her. At that time, she lost the charming appearance, lost fresh youth; maybe the readers can't help asking: what kind of emotion is the poet for her at that tim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very

世界10首最经典的诗歌

世界10首最经典的诗歌 当你老了 --- 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再别康桥 --- 徐志摩(中国)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gāo),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乘着歌声的翅膀 --- 海涅(德国)乘着这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 去到那恒河的岸边,最美丽的地方。 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月亮在放射光辉。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等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微笑地耳语,仰望着明亮星星。 玫瑰花悄悄地讲着,她芬芳的心情。 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跳过来细心倾听。 远处那圣河的波涛,发出了喧啸声。

我要和你双双降落,在那边椰子林中。 享受着爱情和安静,做甜美幸福的梦。 草 致 ... --- 雪莱(英国)有一个字经常被人亵渎,我不会再来亵渎。 有一种感情被人假意鄙薄,你也不会再来鄙薄。 有一种希望太似绝望,何须再加提防! 你的令悯之情无人能比,温暖着我的心。 我不能给你人们所称的爱情,但不知你能否接受 这颗心对你的仰慕之情,连上天也不会拒绝。 犹如飞蛾扑向星星,又如黑夜追求黎明。 这种思慕之情,早已跳出了人间的苦境! 雨巷 --- 戴望舒(中国)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例谈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情思

焦扬 内容摘要: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也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渴望创立纯粹的爱尔兰文学,让世界认识到爱尔兰的历史,并勾画出爱尔兰民族文化的轮廓。本文从诗歌《丽达与天鹅》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挖掘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情思来探寻诗人的民族文化身份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叶芝《丽达与天鹅》民族文化身份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n Butler Yeats,1865-1939),英语诗坛上的文学巨匠,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爱尔兰题材和元素,他的爱尔兰主题多为表现在对爱尔兰历史和现状的思索。在宣扬爱尔兰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扎根于本土文化,却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语境,使其文学创作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叶芝深信,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就必须首先寻根溯源、追寻过去,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T·S·艾略特曾高度评价叶芝说:“他当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而且我还可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诗人。”可见在20世纪的英语诗坛上,其魅力和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本文从叶芝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情思的挖掘来探寻诗人的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历史意义。 爱尔兰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爱尔兰人民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大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可是在12世纪末期,她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在七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爱尔兰惨遭奴役和剥削。1171年英格兰国王享利二世率军入侵爱尔兰,次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封享利二世为“爱尔兰领主”。1534年享利八世正式宣布英国国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离,自此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与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之间冲突不断。英国统治者对信奉天主教的广大爱尔兰人民进行宗教迫害。政治上,英国对爱尔兰人实行歧视,剥夺了他们的许多权力。同时,以新教为国教的在英国的暴政下,爱尔兰田园荒芜,水利失修。1801年英国强行将爱尔兰纳入英国版图。1845—1850年爆发了爱尔兰大饥荒,人口锐减了约二百万,加上几个世纪的被剥削和被压迫以及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爱尔兰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爱尔兰爱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19世纪中叶,爱尔兰人的民族独立斗争从未间断,几度形成高潮。 19世纪晚期,英爱矛盾纷繁不断,越演愈烈。叶芝出生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中,他的祖先是英格兰移民,父亲是肖像画家,母亲是爱尔兰西部斯莱戈郡一位富裕商人的女儿。叶芝曾随父亲迁往伦敦,在那里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却因为他是爱尔兰人而经常受到不公的待遇,加之父亲的潜移默化促成了叶芝从小的爱尔兰文化意识。在后来的创作中,他坚信爱尔兰的文化艺术能够增强爱尔兰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他研究爱尔兰的历史、民歌和语言并鼓励其他作家挖掘和弘扬爱尔兰民族题材,积极地参与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使叶芝意识到要自治或者独立,必须确立爱尔兰独特的文化身份。 写于1923年、定稿发表于1928年的《丽达与天鹅》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主神宙斯化形为天鹅,同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结合,丽达产蛋,生下了绝世美女海伦和另一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这两个美女都为人间带来灾难。为争夺海伦,特洛伊人与希腊人爆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而克吕泰涅斯特拉则因与人通奸而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全诗分四节,共十五行。字面上看第一节描写了天鹅的强大与丽达的无助,第二节描写了丽达的惊恐与柔弱,第三节暗示了两者结合的后果即特洛伊城的覆灭,第四节写了丽达从事件中可能获得的智慧和力量。叶芝赋予了神话故事以新的蕴涵,以达到表现其民族观的目的。 诗歌前八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粗野的“天鹅”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扑向了美丽的“少女”,他是那样的迅猛、肆虐,使少女丝毫无法进行反抗。诗人采用了一系列色彩浓

诗歌《当你老了》鉴赏

诗歌《当你老了》赏析 摘要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当你老了》的创作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创作背景,与感情经历。并且分析了诗歌的美丽之处。辞藻的朴素之美,感情的真挚之美。 关键词:当你老了叶芝爱情诗歌诗歌鉴赏 一、引言 叶芝写给爱尔兰著名演员茅德·岗的一首情诗,诗里虽然没有用大段激情的情话描写他对女主角热血沸腾的激情,却像是一只夜莺的歌唱,温柔婉转将他的爱温柔诉说,朴素而含蓄,温柔且优雅。这首诗歌历史悠久,在偶然间听到一首歌曲,唱的人动情不已。我始终认为,一首好的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而是纵使朴素的语言,依然能让人觉得它美到你的心都化了。《当你老了》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二、叶芝创作的感情之美 这首诗歌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并且在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因支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诗风逐渐走向坚实明朗和接近现实。叶芝几乎没有失败的作品,许多诗篇是如此的饱满圆熟,又不失活力。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家族中,很少像叶芝这样深入人心,具备永久魅力

的。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遇见心仪的女子的时候,心里依然激荡万分。叶芝这样形容他第一次遇见茅德·冈的情形:“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在这其间,叶芝数次向冈求婚,即使冈早已结婚,当然结局总是以拒绝收尾。可以这样形容叶芝对冈的感情,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叶芝一直等待,在像冈的女儿求婚被拒后,终于停止无望的念头,直到52岁,才结婚。在这些年间,叶芝的无望痛苦和不幸促使他写下大量诗歌。包括这首1893创作的《when you are old》。 三、诗歌朴素的辞藻之美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内心震撼住了。年轻的岁月,容颜正好,你拥有无数青春欢畅的时辰,你拥有美丽的容颜,爱当然也就会有假意。只有岁月流淌后,容颜不再,才会明白谁是真心。这些句子表现了,叶芝内心对冈浓烈的爱,冈是如此之美,他多想让冈明白,他的爱不同。“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轻柔而朴素的句子,犹如两双不再清澈的眼睛在灯火昏黄的小屋里相视而笑。这是一种怎样的凄美,让读者内心隐隐作痛,却不知痛在何处。这样的结尾,是一种圣洁的悲剧美。诗人在倾诉,只有我一人是爱你圣洁的灵魂,只有我一人想陪你从最美的年华走到最苍老的岁月,只有我一人会心疼你欣赏你,无论什么时候。叶芝的爱情观是多么震撼,深刻脱俗。他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永恒的情感世界,悠远,

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二、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年轻时的叶芝对爱情充满自信、激情和向往,尤其是遇到一见钟情的毛德冈时,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尽管叶芝的深深爱慕一再遭到拒绝,但他始终向追求真理一样追求着心中神圣的真爱。这一时期,他创造的爱情诗大都充斥着诗人对美好爱情亘古不变的终极向往与追求,及对爱人无限深情,如《白鸟》、《他祈求锦绣天衣》、《诗人致其所爱》等。 他祈求锦绣天衣 要是我有锦绣天衣, 交织着金和银的光彩, 那蔚蓝、暗淡和深黑的锦衣, 为黑夜,白昼和晨昏穿戴, 我愿把它铺在你脚下; 但我:穷,只能有美梦, 我把我的梦铺在你脚下, 轻点踩,因为你踩着我的梦。 袁可嘉译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得到心上人的芳心,诗人愿摘下天上的锦绣铺在爱人的脚下,后半部分诗仿佛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现实,现实中诗人一穷二白,但他并没有放弃。本诗从头到尾贯穿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气息。年轻的诗人不畏惧任何挑战和失败,他愿为心上人付出自己所有,无尽的青春气息跃然纸上,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爱情,纯真且浪漫,又带有些许深沉。虽有想象与现实的反差,但没有宿世的烦恼,没有猥琐的胆怯,全诗传达出的都是诗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冲动。 (二)伴着年华的流逝和岁月的打磨,诗人冷静地对爱情和人生从新做了理性的思考。这时的爱情诗中退出了年少轻狂,而多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永远追求不到的爱情的无奈。例如《绝不献上整颗心》、《呵别爱的太久》、《亚当所受的诅咒》等。 决不献上整颗心 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 如果爱情是想当然, 就仿佛不值得一想, 她们从未想过 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 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 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 因为那些女人,尽管巧嘴多伶俐, 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 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 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 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