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罩压合模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1 .车罩部件的特点 (3)2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3)2 . 1汽车面板件冲压工艺设计内容 (3)2 . 2绘图工艺设计 (9)2 . 2 . 1拉深方向的确定 (9)2 . 2 . 2拉深工艺补充、装订面、凸模轮廓设计 (9)2 . 2 . 3拉延筋的应用与设计 (11)2 . 2 . 4拉丝毛坯形状及展开 (17)2 . 2 . 5 DL图19的内容与设计..........................2 . 3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22)2 . 3 . 1切边冲孔方向的确定 (22)2 . 3 . 2切边冲孔工艺方案设计 (25)2 . 4翻边工艺设计 (39)2 . 4 . 1翻边冲孔方向的确定 (39)2 . 4 . 2翻边工艺方案设计 (39)2 . 5塑料工艺设计 (45)2 . 6回弹分析与修正工艺设计 (46)2 . 6 . 1回弹的分类及原因 (46)2 . 6 . 2常见回弹及其对策 (46)2 . 7特殊材料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49)2 . 7 . 1拼焊板冲压工艺设计 (49)2 . 7 . 2复合板......................... 52冲压工艺设计2 . 7 . 2铝合金板....................... 53冲压工艺设计三.......... 、汽车板件典型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5)3 . 1顶盖........................... 55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3 . 2后壁外板....................... 55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3 . 3车门外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6)3 . 4长头轿车56前围外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3 . 5油底壳......................... 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57一、车罩部件的特点(内容见原书)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2.1 汽车面板件冲压工艺设计内容随着人们对汽车面板冲压工艺设计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面板冲压工艺的设计内容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工艺排序和图纸补充,而是深入到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甚至模具以及冲压检验等方面。

汽车发动机舱盖冷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汽车发动机舱盖冷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汽车发动机舱盖冷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作者:***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04期摘要:針对汽车发动机舱盖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采用斜顶杆抽芯机构,解决了内部结构不规则,有倒扣、脱模困难等问题。

该产品尺寸较大,注塑充填同样存在困难,为保证产品充填质量,节约材料,提高生产率,故采用多点冷热流道相结合的浇注系统。

关键词:发动机舱盖斜顶抽芯充填热流道1 引言汽车中的塑料件通常尺寸都比较大,结构复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一些大型的汽车塑料件的模具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热流道技术[1-3]。

下面介绍一款某品牌的汽车发动机舱盖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针对这种大型薄壁,且内部又有倒扣的塑料件模具设计,供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2 塑料件结构分析汽车发动机舱盖塑件外形尺寸为1395mmX490mmX75mm,平均壁厚2.5mm,表面粗糙度Ra0.8,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流痕以及顶白现象。

塑件内部结构有2处倒扣,要求卡扣有足够的强度;塑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设计有大量的加强筋。

塑件还有多处靠破面,容易形成熔接痕和困气。

机舱盖要经受-40℃~140℃左右的温度,对材料的耐热性、传导性、对流性要求较高,故材料选为PA6+GF15,收缩率为1.0045。

结构如图1所示。

3 模具结构分析塑料模具的模具结构在设计时应结合产品的结构,材质以及使用性能和使用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后期成型的结构工艺性,确保模具结构的最优化[4]。

具体分析如下:(1)根据塑料件尺寸规格,采用一模一腔。

(2)充填区域较大,采用多点进浇结构。

(3)预防短射,需提高充填速度,选用热流道系统。

(4)塑料件有大量的加强筋,要合理设计镶拼件结构。

(5)塑料件有两处倒扣,采用斜推抽芯结构。

4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结构及尺寸限制,模具采用一模一腔、多点热流道注塑的设计形式。

本着设计适用的原则,选用非标模架,规格380mmX820mmX350mm,如图2所示:4.1 成型零件设计4.1.1 分型面设计机舱盖为内部结构件,对分型线要求一般,该制件分型线取投影面的边界线,制件周边高低断差较大,导致分型面存在局部插破面和靠破面,为简化整个分型面,采用以低点为基准,结合插破、靠破做为辅助,将分型面设计为平面[5],如图3所示。

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设计要求指南

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设计要求指南

汽车发动机气门室罩盖总成设计指南1、总成说明1.1气门室罩盖总成的功用气门室罩盖下是气门机构和凸轮轴。

工作时,气门机构做高速往复运动,凸轮轴做高速旋转运动。

机油泵泵出机油经过缸体和缸盖的油道对这些运动件进行润滑。

因此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打开气门室罩盖可以看到罩盖上附着有很多机油,所以气门室罩盖要起密封作用,防止机油泄漏。

由于活塞漏气量的存在和机油的汽化,在曲轴箱里存有燃油和气体的混合气,如将这些气体直接排入大气则影响排放法规,故一般用闭式的曲轴箱通风系统来将这些气体引入进气歧管进行再燃烧,所以在气门室罩盖设置一出口将其经由曲轴箱通风系统引入进气歧管。

发动机的缸盖内的气门机构的运动和燃烧等产生的噪声有很大部分从这里传送出去,所以气门室罩盖又起隔音和屏蔽噪声的作用。

综上所述,气门室罩盖的作用:密封气缸盖,防止机油泄漏;屏蔽气门机构运动产生的噪声;阻挡飞溅的润滑油和油气预分离;机油加注等作用。

1.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

1.3气门室罩盖总成爆炸图管座对于铸造的气门室罩盖,由于壁厚较大(一般约3~5mm),而且一般都采用铝合金,所以强度和刚度都比较大,不易变形,对密封有很大好处,而冲压的气门室罩盖,一般壁厚较薄,所以容易变形,密封效果相对较差。

而且,铸造的气门室罩盖由于壁厚比冲压的气门室罩盖厚,所以对降低噪声有利。

在成本方面,铸造的气门室罩盖比冲压的气门室罩盖价格要高。

2、气门室罩盖总成设计2.1气门室罩盖设计2.1.1气门室罩盖设计原则由于气门室罩盖的主要功用是密封气缸盖,防止机油泄漏,所以,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个基本原则。

在具体设计时,要考虑到曲轴箱通风管的安装位置,加机油口的位置,以及密封垫片的配合等问题,此外,要考虑到不能与缸盖上的挺柱,摇臂,凸轮轴等干涉。

为了使发动机结构紧凑,降低发动机高度,一般气门室罩盖与运动件之间至少应留有3~5mm的间隙。

2.1.2主要设计参数对于铸造气门室罩盖,具体的设计参数主要是壁厚、拔模角、加强筋厚度和高度、加工余量等。

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设计及低压铸造工艺

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设计及低压铸造工艺

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设计及低压铸造工艺摘要:目前,对于汽车铝合金发动机缸体采用压力铸造的方法较为广泛。

因此,压铸造工艺在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中的应用过程,通过缸体模型合理的设计,调整与优化相关工艺参数,可以达到提高合格率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模具设计;低压铸造工艺引言下缸体是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零件,其上部与气缸体、下部与油底壳相连;气缸体与下缸体之间安装有曲轴。

下缸体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特点是: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承受较大的热冲击作用和承受较大的力,工作条件较为恶劣。

下缸体对气密性要求较高。

另外,此铸件在缸体的螺栓孔处及水泵孔凸台处较为厚大,极易产生铸造缺陷。

选择低压铸造工艺方法,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及局部快冷生产此铸件,不仅能解决铸件上厚大部位铸造缺陷的问题,同时也能满足此铸件组织致密性的要求。

1汽车发动机缸体结构本次研究以GM-L850发动机下缸体为例,铸件重为10.3 kg,轮廓尺寸为471 mm,371 mm和91mm,壁厚平均为4.0 mm。

材质是铝合金,这种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以及铸造工艺性能好的特点,因此,在汽车发动机铸造中应用比较广泛。

为了满足具体的工艺条件,在结构设计中进行的主要措施有两个:①在曲轴孔半圆处对工艺余量增加,以能够在下部形成一个厚大部位;②为了能够对模具结构简化,可以不铸出产品机械加工斜孔。

发动机铸件结构如图1。

2发动机缸体铸造模具设计铸造模具设计中所采用的是UG软件CAD模块,依照具体的工艺和产品毛坯三维模型,实施分型拆模,从而得到模具型芯、型腔、滑块以及镶块等,之后将这些模具分型与标准或者是非标准零件结合实施装配,经过一系列干涉检查、成型分析等流程之后,也就能够获取模具。

在进行模具三维设计中,重点是要表而形成分模成型特征,其他特征则较易实现。

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工作流程如图2.3模具设计3.1模具结构形式为了顺利开模,模具分型要采用多分型面,模具有6个方向开模,分别是:底模、顶模、右模、左模、前模及后模(具体模具结构见图3)。

发罩设计说明书

发罩设计说明书

发动机罩设计说明书一、设计原则:1、发罩结构设计原则1)按照制造策略及相关成型原则肯定成型工艺尺寸,尽可能使设计出来的零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2)按照装配原则及装配工艺尺寸,尽可能使各零件搭接合理,便于工人操作。

3)按照生产本钱,尽可能使各零件分块合理,减少废料产生。

4)按照零件数量,在制造可行的情形下尽可能减少零件分块。

2、发罩开度原则1)对利用方便性来讲,要求开关灵活、轻便、自如,当二级锁(安全钩)被打开,发罩应能在气撑杆的带动下自动开启。

2)发罩开启高度知足95%male人体头部活动空间,知足5%female人体展开手臂活动空间3、发罩靠得住原则1)行驶安全和开启安全原则:保证所有利用状态(锁止或非锁止)下,顾客的安全性(机罩不开启),这里包括极限值情形:最大速度。

在最大速度时,一级锁处于解锁位置,但发罩维持在安全钩(二级锁)位置上,在任何情形下,发罩不能自行打开。

2)高速碰撞(正面碰撞,偏置碰撞),设计时考虑机罩在碰撞时变成V字形,限制机罩的后退,避免机罩进入座舱,机罩铰链无断裂。

机罩/铰链机罩/前围不脱开(机罩不该是伤人的)3)机罩防腐性,在机罩内板上事前考虑电泳排液孔和水的排出孔。

4)行人碰撞要知足GTR法规(全世界技术法规)5)降噪功能:密封胶条,隔音垫的设计安装保证绝缘,吸音。

6)牢固性印象,保证车辆给人以牢固耐用的印象,保证在特殊情形下的永久变形程度能够被用户所同意,即知足抗凹性要求。

7)机罩过冲击和耐久,要求发罩刚度大,强度高,在反复开关下,不因变形而影响发罩性能。

4、发罩轻量化原则1)在知足要求的情形下,尽可能选择轻质材料。

2)在知足要求的情形下,尽可能减小零件尺寸和数量。

3)在知足要求的情形下,尽可能减小零件壁厚和料厚。

5、发罩附件布置原则1)各附件能正常发挥其应有功效。

2)使各附件的工作状态、工作环境达到最佳效果。

3)使各附件方便安装、拆卸,便于维修。

二、设计目标一、发罩强度、刚度、模态、抗凹性等知足各项法规要求。

汽车发动机盖内外板包边模结构浅析

汽车发动机盖内外板包边模结构浅析

汽车发动机盖内外板包边模结构浅析摘要:介绍了一种对汽车发动机盖内外板进行包边的包边模,针对模具工作的运动过程及其预弯机构的特点做了简要阐述,并给出了包边凸模危险部位的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包边模预弯机构包边凸模危险区1 引言在大型汽车覆盖件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刚性及强度,增加产品美感,通常要把内外覆盖件进行包合,在汽车覆盖件的所有产品中需要包合的零件有前后门内外板、行李厢门后门内外板、以及发动机盖内外板等6种零件,即俗称的“五门一盖”。

对于批量较小或者要求较低的车型采用包边夹具进行包边即可,但是由于包边夹具包合的力量仅靠气缸和液压缸提供,其压边力较小,容易是零件包合的不平整,所以对于要形成大批量生产或零件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中高档车型一般采用包边模在液压机上完成包边。

目前,在国内外模具制造厂家和模具设计研发人员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不断改进,已经开发出一些结构紧凑的包边模具,其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安全、省时,生产出来的包边件质量稳定且能够达到较高标准的使用要求。

现就以某面包车的发动机盖内外板的包边模为例介绍一下包边模的设计过程。

2零件简介图1所示为发动机盖内外板的总成图,它由1外板,2内板组成,对于包边后的总成一般要求包边圆角过度均匀,内、外板贴合处无褶皱。

总成的左、右两侧与翼子板及侧围相配合,其配合部位不仅要求有4.5±1mm的间隙,同时还要保证±1mm的面盖。

发动机盖总成的制造工艺为:发动机盖内板分总成的焊接→涂密封胶→与发动机盖外板在油压机上包合。

由于发动机盖在车头部位,直接影响到整个面包车的外观质量,包合完成后要在发动机盖组合检具上进行尺寸检查,同时还要进行外观质量的判断,要求包合后的表面质量与外板单件表面质量一致。

图1 发动机盖内外板的总成图3工艺分析由于包边所用的发动机盖外板是拉延后经过修边、翻边而成的,其包边部分90°立边(如图2-a),而模具在垂直运动中无法将立边压片,因此就需要在包边模中增加预弯凸模,在包边前将立边预弯成45°(如图2-b),最终完成包边(如图2-c)。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I.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II.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原理- 弹压片复合工艺概述- 多工位复合模的设计原理III.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方法-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表面处理- 模具材料选用- 模具加工工艺IV. 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实验与结果分析- 模具试制- 模具性能测试- 模具应用实验V.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注:此提纲仅供参考,具体编写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一章引言在汽车工业中,汽车覆盖件作为外观和保护汽车重要部件,在汽车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汽车覆盖件的功能和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制造汽车覆盖件时需要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技术。

弹压片是制造汽车覆盖件的重要工艺,而多工位复合模则是弹压片复合技术的关键,因此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章将对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设计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综述。

1.1 研究背景弹压片技术是一种利用模具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型的方法,具有高效、可控、精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汽车覆盖件,如车顶、车门、引擎盖等。

多工位复合模是弹压片技术的重要工具,通过在多个工位上进行成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制品的精度。

因此,多工位复合模的研究和设计对于弹压片技术和汽车覆盖件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轻量化、高强度、低碳的方向发展。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量化、高强度材料,在汽车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如何设计更高效、更精确的复合模具,对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的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工艺流程,为汽车覆盖件制造提供更高效、更精确的复合模具设计理论支撑。

1.3 研究意义汽车覆盖件弹压片多工位复合模的研究对于推动汽车覆盖件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包边工艺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包边工艺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包边工艺吕进;潘川【摘要】对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包边工艺方式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压合模包边、包边专机包边、机器人滚边及手工包边的工艺要求和工艺特点,对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包边方式的选用和发动机盖外板制件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模具制造》【年(卷),期】2015(015)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发动机盖外板;包边工艺;压合模【作者】吕进;潘川【作者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85.21 引言汽车发动机盖是车身制造中的关键外观部件,装配后要求与之配合的汽车前大灯、前保险杠、翼子板等间隙均匀、面差良好,同时发动机盖也兼具着开启和闭合功能,对包边后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此外,汽车发动机盖外板也属于外观可视A区,发动机盖外板包边后外表面质量状态要好,应没有明显的变形缺陷,包边R应光滑平顺,所以,发动机盖外板包边作为发动机盖装配前的最后一步,尤其重要。

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 包边工艺很难做到将发动机盖外板翻边从大于90°一步翻折到0°和内板结合并包实。

一般将包边工艺分成预弯和包边两步,首先将发动机盖外板翻边从某个角度预弯至45°, 然后再将其从45°包边至0°并压实。

目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包边主要有压合模包边、包边专机包边、机器人滚边、手工包边等工艺方式,每种包边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各个汽车企业也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包边方式。

2 压合模包边压合模包边是将压合模安装在压力机上,通过操作压力机,压力机上滑块带动压合模运动实施预弯和压合。

发动机盖外板压合边经预弯镶块弯折后经压合镶块压合到发动机盖内板表面上,实现发动机盖外板和发动机盖内板的接合。

2.1 压合模的结构压合模一般主要由模具支撑部件、工作型面部件、预弯机构、压料机构、顶料托料挡料机构等构成,其中模具支撑部件包含上下模座,工作型面部件包括胎模、压合镶块等,预弯机构包括预弯支座、驱动器等,压料机构包括压芯、压芯镶块、压芯导柱导套等,气动阀、顶升器等,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 言
在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制造中,为提高表面质 量, 通常把内外覆盖件通过压合工艺连接在一起, 而不像车架零件那样采用焊接的方法。 压合工艺的一般过程: ①将已 焊装好的汽车内 覆盖件涂胶后, 通过夹具与相应的外覆盖件扣合在 一起, 如图 l所示; a ②通过压合工装将外覆盖件上 的垂直翻边向内覆盖件本体方向预压合,如图 l b 所示; ③将垂直翻边向内覆盖件本体方向压合, 最 终使内 外覆盖件总成牢固的连接成一体, 如图1所 。 示。发动机罩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覆盖件总成, 其
Z A G n , N G n- n H N J g W G eg u i A y (te y brt y De& M u T cnl y H ahn U i r t o S t K L oa r o i a e a o f ol eho g , zog v sy d o u nei f Si c ad cn l y Wua , bi 04 C i ) c ne T ho g , hn H e 407, n e n e o u 3 ha T e ut a ds n t p sftg f at oi eg e o w s t . e h s c rl i o h r sii d o uo be i h d s e T t u r e g f e - n i r m l n n o e t e a t d h a e r u u f d g n h e- nw p o pers ft g ehns t s ut a spot hl n pd d e a r e t e rp s i m cai y f e in t m, h t c rl pr o o i a a t m t i i pi o h h h e u o d e r s r u e i eal rc cl lai s w d t i t c e l no n . asid g v e wa it d c d d ti Pata ap ct n o e ta t d s utr cu lh ln d i - ei ec m e t r u e et t po ut acrc ad et ehne pout n iec. et e i m n fr rdc cuay g ay ac t rd co e c ny h qr e o h e s n r l n h e i fi f K y rs eg e o ;p s ft g ; pes i ; ds n e w d : ni h d r s i d pers ft g d ei o n o e in i r t e in t i e g
《 模具工业》20 年第3卷第3 06 2 期
阀板 冲压工 艺分析 与模 具 设 计
柯 欣’ ,罗 毅 ‘ ,汤建云 2 (. 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1’ 华南
50 4 ; 16 0
2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湖北 武汉 407) . 300 摘要: 针对汽车空调压缩机上的阀 板零件, 分析了 过程的3 成形 种不同冲压工艺 从理论探讨及实 , 验上
图5 压料块 1 压料块 2 发动机罩内板 . .
经过分析比 决定采用结构上更先进的四连 较, 杆式预压合机构, 其结构简图及预压合镶块的运动 轨迹, 如图4 所示。 该结构采用了2 个固定的摆动轴
为了使压料块既能提供足够大的压料力,又不 会因此而压坏零件, 影响制件的表面质量, 设计了 1
《 模具工业》20 年第3卷第3 06 2 期
汽 车 发 动 机 罩 压 合 模 设 计
张 京,王耕耘
304 ( 科技大学 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07) 华中
摘要: 介绍了 汽车发动机革压合模的结构 设计, 对模具中采用的新型预压合机构、 压料板支撑结构和档 料装里进行了 详细闲述。 实践证明, 模具结构能很好池满足产品压合后的精度要求,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效率。
关键词: 发动机革; 压合模; 预压合; 模具设计 中 图分类号: 3 . 文献标识码: T 75 G 6 B 文章编号: 0一 1 ( 0) 一 0 一 3 1 1 26 2 6 3 03 0 0 80 0 0
D s n te es iig e r tmo i E g e o ei o h P s-tn D f A o bl n i H d g f r ft i o u e n o
成形过程就是通过压合工艺完成的。 2 零件分析
图 1 压合工艺过程
a 在夹具上涂胶并扣合 b 在压合工装 — — 上预压合 C 在压合工装上压合 —
发动机罩沿周边轮廓均要与其他车身零件配 合, 前端与汽车隔热栅、 前大灯和保险杠配合, 左、 右两侧与汽车翼子板配合,而后端则要与左、 右风 窗支柱和前档玻璃配合。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 并设计出模具, 简要分析了 模具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制造。
套如图6 所示的压料块支撑结构, 先用4钢板替代 5 铸铁作为压料块 7 的材料, 这样降低了压料块的高 度, 节省的空间则用于增加压合镶块安装座 4 的高 度, 从而保证了所设计的压料块支撑机构不会与压 合镶块安装座干涉。压料块支撑机构一共设计了3 个,均布在模具上,以保证具有良好的支撑稳定 性。 其具体结构由 下两部分组成, 上、 下支撑块 1 采 用焊接结构并固定在下模座上, 上支撑块 3 采用焊 接结构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重量, 上 支撑块 3 通过安装座 5 固定在压料板 6 上,且与压 料板 6 联动。为了方便加工和调整, 在上下支撑总 成之间还设计了支撑调节块 2 ,其作用类似于拉伸 模的平衡块,可以用来调节支撑高度,保证 3 点支
撑在一个平面上。
压合模在待压合总成送进的方向上都要设计 1 套活动的挡料机构,通常采用气缸提供动力的旋转 机构, 但该结构往往很庞大, 占用模具空间, 从而会 提高模具的制造成本,本模具在设计挡料机构时充 分考虑了模具空间的利用率,从而采用了图7 所示 的斜推式挡料结构。 在该结构中, 气缸2 通过气缸安 装板 1 被固定在下模座上,挡料块 3 则通过螺钉和 销钉连接在气缸2 气缸2 上, 的顶出轨迹是一斜线, 这样在满足不与上模工作部分干涉的同时,大大节 省了 模具空间, 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取得了良 好 的经济效益。
覆盖件模具中结构复杂的压合模设计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33 挡料结构设计 .
图7 斜推式挡料结构
1气缸安装板 2 气缸 3 挡料块 4 制件初始位置 . . . .
图6 压料块支撑结构 1下支撑块 2 支撑调节块 3上支撑块 . . . 4 压合镶块安装座 5 上支撑块合件安装 . .
座 6 压料板 7 压料块 . .
4 结束语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罩压合模设计及其中采用的 新结构, 说明了关键的四连杆式预压合结构, 对汽车
作者简介: 京( 7- , 湖北武汉人, 张 1 2 )男, 9 硕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 是汽车覆盖件模具无图纸生产的实现, 地址: 科技大学 华中
图2 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罩总成简图,该零件 除具有一般汽车发动机罩轮廓配合要求高的特点 外, 还具有轮廓复杂、 型面曲率变化大、 表面质量和 精度要求高及生产批量大的特点。正是由于该零件 具有以上特点,常用的专用气动夹具由 于压边力小 易造成压合边不平。为了保证压合的质量,需要采 用安装在液压机上的压合模来完成该零件的压合。 该零件产品设计出于美观和刚性考虑,要求沿 周边都要压合, 而由于其轮廓复杂, 需压合的拐角多
且角 度变化大, 后端两处为锐角, 其中 压合困 加 难。
模 具技术国 重点实 家 验室。电 0 1 7 6 5
80 电 0 , 子信箱:4 7 6. 8 z0 )23 e i 2 n t
收稿日 20 一 7 9 期: 5 0 - 0 2
32 压料块结构设计 . 实际上,压合模上模的压料块主要作用并不在 于压料,而是用来防止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 发生的被压合总成窜动而导致废品。汽车发动机罩 由 于产品限制,压料块只能作用于如图5 所示的发 动机罩内板的悬空处。
图3 摆动式预压合机构 1驱动滚轮 2 斜楔 3 拉簧 4 垫块 . . . . 5 摆动轴 6 随动轴 7 刚性返楔 . . .
上有型面曲率变化大和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使得该 零件的压合模设计与以往的压合模相比 具有相当大 的难度, 需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 模具工业》20 年第3 卷第3 06 2 期
图2 汽车发动机罩总成图
3 模具设计
31 预压合结构设计 . 图4 四连杆式预压合机构及其运动图 预压合结构是压合模的主要 1驱动滚轮 2 斜楔 3 拉簧 4 摆动轴 . . . . 工作结构,也是压合模成败的关 5垫块 6 随动轴 7 刚性返楔 . . 键。 在以往的压合模设计中通常采 用如图3 所示的摆动式预压合机 4 个随动轴 6 这4 和2 , 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 构, 该结构只采用 1 个固定的摆动轴 5 1 及 个随动 运动过程中, 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保持不变, 其角度则 轴6 ,其上安装的预压合镶块的运动轨迹是以摆动 随着预压合的行程而不断地变化,其上安装的预压 轴为圆心的一段圆弧, 其优点是结构紧凑, 节省模 合镶块的运动轨迹也不再是简单的圆弧,而是由2 具空间, 缺点是回程力小, 机构刚性差, 形的预压 圆 点固定的四连杆装置传递出的复合运动轨迹。该结 合轨迹造成被压合边受力不好。 而对于汽车发动机 构的优点是回 程力大, 刚性好, 复合运动的预压合轨 罩, 于其压合轮廓变化大, 由 型面曲率变化大, 所以 迹可以产生良 好的前推力,适合轮廓复杂大曲 率零 这种摆动式结构不适合用在该零件的压合模上。 件成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