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咏月诗三首》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咏月诗三首》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咏月诗三首》教案北师大版

《咏月诗三首》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把酒问月》以纵横恣肆的笔触,多侧面、多层次地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对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洒脱的个性。

《月下独酌》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诗人月下独酌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宏图未展、无人可与之共语的极度孤独之情,表现了诗人独自排遣寂寞的狂放不羁的个性。

《月夜》是诗人在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诗人发挥想象,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思念自己,反衬出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

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建议】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月夜图片,教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

2.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

3.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4.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人——影孤独中的向往

5.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教学建议】(第2课时)

1. 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1)正音。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

(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

2.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3.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语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

(2)教师明确:

4.当堂背诵《月夜》。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达到背诵)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课文中涉及的月夜图片、作者图像等。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文意境,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配乐录音范读咏月诗三首。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感受诗文语言与意境的优美。

3.课堂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

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诗文。

4.诗三首的字词注释等。

课件使用目的:通过注释等,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三)教学资料要求: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赏识。后因遭权贵谗毁,仅三年,就弃官而去,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当涂县令李冰阳,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

《月下独酌》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嫉贤妒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也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借酒消愁,写下了本文。

(2)杜甫(712—770),生于河南巩县,是唐初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史诗”。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月夜》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fū)州,自己投奔灵武的唐玄宗,行在半路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2.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

3.评析资料

课文简析

《把酒问月》这首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头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也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料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周啸天文,引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月下独酌》课文简析

《月下独酌》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本诗是李白在对现实极度失望、心情非常苦闷的情况下,借月、酒寄托情志的诗。诗人在现实中到处感受到的是丑恶、庸俗,小人卑鄙,而知己难遇,孤寂难耐,但诗人的心情是灼热的,追求光明的希望并没有破灭。在一个不能入眠的月夜,他为了消遣愁情,捧着酒壶来到了月下花前,自己独酌,愈觉孤独寂寞。人间的黑暗他看到的太多,在这里也找不到知己,但是把眼光移向当头的明月,再看一看月下自己的身影,咦,原来也并不孤单:举杯邀明月对饮,又有身影伴饮,来一个三人同醉,岂不更好!诗人这时举杯劝月,把酒予影,幻想当场破灭,原来明月不懂得饮酒,身影乃是自我的异化。虽然如此,中天明月还是可以寄情的良伴,会饮不能,且来与月、影作醉后的同歌共舞。诗人恨憾自己在人间不能与明月永久相共,期望有一天自身能高登云汉之间,与明月各忘其我,永远结为忘情的好友,不再分散。这首诗可分为三段。头四句为一段,写孤独中幻想月、身、影三人共饮。中间的六句为一段,写幻想既灭情况下的苦中作乐,歌送月去,舞乱形影。最后四句为一段,写与大自然同归的未来幻想,实际是无边失望中的一点慰藉。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外在的形象的存在,显示了内在的没有自身形象的孤独感。一个人的内心愁苦就自身感觉来说是具体的,但由于它是一个内在的情致,它本身又是无形的东西,要使其见诸形象表现,谁也无法直接拿来示人,因为它只能依附人的动作,托系人的语言,并在动作、语言所及的对象世界中得到观照。李白的孤独感在本诗中托附于花、酒、月、影、舞多种对象条件,生动可感地体现出来了。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越孤寂,在自然环境里想交结的对象就越多;他在这些对象身上寄托的越多,对现实的冷漠感也就越重。一个人在他要与自己身影及当头明月交朋友的时候,正是以无可奈何的行为证明,生活中的知己太难求了!所以,李白这幅春宵月下行乐图,完全是用他自己孤愁的心泪染成的,空寂氛围中的我、月、影“三人”,是一样的悲苦,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虚幻,不论是“醒时”和“醉后”,只有不能销愁的“我”身,是永远的、真实的存在。

(王向峰文,引自《古典抒情诗鉴赏》,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月夜》课文简析

此诗中实有三种月夜境界:一、诗人所在之长安月夜,诗中未着一字;二、家室所在之鄜州月夜,诗中拟想而写到的;三、将来与家人团圆的月夜,诗中对之而寄托希望的。

诗人身在长安,望月有怀,但入手却从对面鄜州着笔,反写进一层。“独看”二字,一篇之眼。三、四句接写“独看”:说儿女尚幼小,不解看月思人。既不会想到身在沦陷了的长安的父亲,也不理解他们的母亲对月想念长安亲人的心境。闺中解忆远人,已是悲愁,小儿女未解忆父,且不解其母所忆,更是可悲,这是又进一层,如此写“独看”,真可谓力透纸背!“长安”二字,从鄜州倒点出来,亦出人所料。

此联作流水对。承上一气呵成。五、六句写闺中望月之久,所以鬓发已湿而玉臂觉寒。写望月之久,即写忆夫之深,而实则还是说自己的思念不尽。杜甫诗中提到妻子,惯用“老妻”、“瘦妻”等语,从不夸耀,这里却丽词工句,用“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形容,如说佳人丽姝,此正由于怀人心绪使得柴门茅屋之家,在想象中真如天堂仙境,这也是人之常情。末联作希望之词,回应发端。“何时”,写出茫然心情,与开头“今夜”相应:“双照”由“独看”生出,又不脱“月”字。写他月夜双照泪干,正写此夜独望而泪不干也。处处从对面着笔,字字从月色照出。心往神驰,诗意盎然。

(吴熊和、蔡义江、陆坚文,引自《唐宋诗词探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