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分解练习题

模式分解练习题
模式分解练习题

有关模式分解题目重点放在三范式的分解上,包括分解算法及无损连接性的判断,这类题目的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将已有的函数依赖集转化为最小的函数依赖集(我们已经练习很多,不再多讲)

第二步、进行三范式分解(分解算法见书P192——算法5.3)

第三步、判断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分解算法见书P190——算法5.2)

一、已知关系模式R(U,F),U=(A,B,C,D,E,G);F={AB→C,D→EG,C→A,BE→C,BC→D,CG→BD,ACD→B,CE

→AG};试求最小依赖集,然后采用模式分解算法将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规范为三范式,并用算法说明该分解是否具有

无损连接性。

1、求最小函数依赖集

(1)利用分解规则,将F中所有函数依赖变成右边是单个属性的函数依赖,得:

F1={AB→C,D→E,D→G,C→A,BE→C,BC→D,CG→B,CG→D,ACD→B,CE→A,CE→G }

(2)去掉F1中多余的函数依赖:

对AB→C,在F1-{ AB→C }中计算(AB)G +=AB

∵C∈AB,∴AB→C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D→E,在F1-{ D→E }中计算(D)G +=DG

∵E∈DG,∴D→E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D→G,在F1-{ D→G }中计算(D)G +=DE

∵G∈DE,∴D→G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A,在F1-{ C→A }中计算(C)G +=C

∵A∈C,∴C→A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BE→C,在F1-{ BE→C }中计算(BE)G +=BE

∵C∈BE,∴BE→C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BC→D,在F1-{ BC→D }中计算(BC)G +=ABC

∵D∈ABC,∴BC→D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G→B,在F1-{ CG→B }中计算(CG)G +=ABCDEG

∵B∈ABCDEG,∴CG→B是多余的函数依赖,可以去掉

对CG→D,在F1-{ CG→D ,CG→B }中计算(CG)G +=ACG

∵D∈ACG,∴CG→D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ACD→B,在F1-{ ACD→B,CG→B }中计算(ACD)G +=ACDEG

∵B∈ACDEG,∴ACD→B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E→A,在F1-{ CE→A,CG→B }中计算(CE)G +=ABCDEG

∵A∈ABCDEG,∴CE→A是多余的函数依赖,可以去掉

对CE→G,在F1-{ CE→G ,CG→B ,CE→A }中计算(CE)G +=ACE

∵G∈ACE,∴CE→G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经上述计算得:

F2={AB→C,D→E,D→G,C→A,BE→C,BC→D,CG→D,ACD→B,CE→G }

(3)去掉F2中函数依赖左部多余的属性:

对AB→C,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A,求(B)F +=B,∵C∈B,∴A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B,求(A)F +=A,∵C∈A,∴B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BE→C,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B,求(E)F +=E,∵C∈E,∴B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E,求(B)F +=B,∵C∈B,∴E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BC→D,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B,求(C)F +=AC,∵D∈AC,∴B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C,求(B)F +=B,∵C∈B,∴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CG→D,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C,求(G)F +=G,∵D∈G=(G)+,∴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G,求(C)F +=AC,∵D∈AC=(C)+,∴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ACD→B,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A,求(CD)F +=ABCDEG,∵B∈ABCDEG =(CD)+,∴A是多余的属性,可以去掉F2={AB→C,D→E,D→G,C→A,BE→C,BC→D,CG→D,CD→B,CE→G }

对CD→B,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C,求(D)+=DEG,∵B∈DEG,∴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D,求(C)+=AC,∵B∈AC,∴D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CE→G,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C,求(E)+=E,∵G∈E=(E)+,∴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E,求(C)+=AC,∵G∈AC=(C)+,∴E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最终得最小的函数依赖集:

F m={AB→C,D→E,D→G,C→A,BE→C,BC→D,CG→D,CD→B,CE→

G }

2、规范化处理分解为三范式

(1)找在Fm中不出现的属性,没有;

(2)在Fm中找X→A,XA=U,没有;

(3)对Fm按具有相同左部的原则分解为:ρ={ABC, DEG, BCE, BCD, CDG,,CEG }

分解为三范式后的结果为:

R1(A,B,C)

R2(D,E,G)

R3(B,C,E)

R4(B,C,D)

R5(C,D,G)

R6(C,E,G)

3、判断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首先构造初始表,如下图:

由BC→D可以把B14、B34改为A4,由BC→E可以把B15、B45改为A5,由D→G可以把B16、B36、B46改为A6,此时表中第一行为A1、A2、A3、A4、A5、A6,所以此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二.已知R, 其中U=(A,B,C,D,E,F,G,H,I,J)满足下列函数依赖:F={AB→E,ABE→FG,B→FI,C→J,CJ→I,G→H},试求最小依赖集,然后采用模式分解算法将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规范为三范式,并用算法说明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1、求最小函数依赖集

(1)利用分解规则,将F中所有函数依赖变成右边是单个属性的函数依赖,得:

F1={AB→E,ABE→G,ABE→F,B→F,B→I,C→J,CJ→I,G→H }

(2)去掉F1中多余的函数依赖:

对AB→E,在F1-{ AB→E }中计算(AB)+=ABFI

∵E∈ABFI,∴AB→E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ABE→G,在F1-{ ABE→G }中计算(ABE)+= ABEFI

∵G∈ABEFI,∴ABE→G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ABE→F,在F1-{ ABE→F }中计算(ABE)+= ABEFGIH

∵F∈ABEFGIH,∴ABE→F是多余的函数依赖,可以去掉

对B→F,在F1-{ B→F }中计算(B)+=BI

∵F∈BI,∴B→F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B→I,在F1-{ B→I }中计算(B)+=BF

∵I∈BF,∴B→I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J,在F1-{ C→J }中计算(C)+=C

∵F∈C,∴C→J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J→I,在F1-{ CJ→I }中计算(CJ)+=CJ

∵I∈CJ,∴CJ→I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G→H,在F1-{ G→H }中计算(G)+=G

∵H∈G,∴G→H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经上述计算得:

F1={AB→E,ABE→G,B→F,B→I,C→J,CJ→I,G→H }

(3)去掉F2中函数依赖左部多余的属性:

对AB→E,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A,求(B)+=BFI,∵E∈BFI=(B)+,∴A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B,求(A)+=A,∵C∈A=(A)+,∴B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ABE→G,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A,求(BE)+=BEFI,∵G∈BEFI =(BE)+,∴A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B,求(AE)+=AE,∵G∈AE=(AE)+,∴B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E,求(AB)+=ABEFGIH,∵G∈ABEFGIH,∴E是多余的属性,可以去掉

用AB→G取代ABE→G

对CJ→I,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C,求(J)+=J,∵I∈J=(J)+,∴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J,求(C)+=CIJ,∵I∈CIJ=(C)+,∴C是多余属性,可以去掉

用C→I取代CJ→I

最终得最小的函数依赖集:

F m={AB→E,AB→G,B→F,B→I,C→J,C→I,G→H }

2、规范化处理分解为三范式

(1)找在Fm中不出现的属性,D没有出现过,将其从U中去掉得:U=(A,B,C,E,F,G,H,I,J);

(2)在Fm中找X→A,XA=U,没有;

(3)对Fm按具有相同左部的原则分解为:ρ={ABEG, BFI, CIJ, GH}

分解为三范式后的结果为:

R1(A,B,E,G)

R2(B,F,I)

R3(C,I,J)

R4(G,H)

3、判断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首先构造初始表,如下图

由B→F可以把B15改为A5,由B→I可以把B18改为A8,由G→H可以把B17改为A7,而对于C→J、C→I、AB→E、AB →G,表不改变,所以此分解不具有无损连接性。

三.设一关系模式R, 其中U={c,t,h,r,s,g,q},F={c→tq,cs→g,ht→r, hr→c,hs→r},试求最小依赖集,然后采用模式分解算法将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规范为三范式,并用算法说明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1、求最小函数依赖集

(1)利用分解规则,将F中所有函数依赖变成右边是单个属性的函数依赖,得:

F1={c→t, c→q, cs→g,ht→r, hr→c,hs→r}

(2)去掉F1中多余的函数依赖:

对c→t,在F1-{ c→t }中计算(c)+=cq

∵ t∈cq,∴c→t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q,在F1-{ c→q }中计算(c)+=ct

∵q∈ct,∴c→q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cs→g,在F1-{ cs→g }中计算(cs)+= cstq

∵ g∈cstq,∴cs→g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ht→r,在F1-{ ht→r }中计算(ht)+= ht

∵ r∈ht,∴ht→r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hr→c,在F1-{ hr→c }中计算(hr)+=hr

∵c∈hr,∴hr→c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对hs→r,在F1-{ hs→r }中计算(hs)+=hs

∵r∈C,∴hs→r不是多余的函数依赖,不能去掉

经上述计算得:

F2={ c→t, c→q,cs→g,ht→r, hr→c,hs→r }

(3)去掉F2中函数依赖左部多余的属性:

对cs→g,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c,求(s)+=s,∵g∈s=(s)+,∴c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s,求(c)+=ctq,∵g∈ctq=(c)+,∴s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ht→r,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h,求(t)+=t,∵r∈t =(t)+,∴h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t,求(h)+=h,∵r∈h=(h)+,∴t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hr→c,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h,求(r)+=r,∵c∈r=(r)+,∴h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r,求(h)+=h,∵c∈h=(h)+,∴r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hs→r,在F2中分别计算

对于h,求(s)+=s,∵r∈s=(s)+,∴h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对于s,求(h)+=h,∵r∈h=(h)+,∴s不是多余的属性,不可以去掉

最终得最小的函数依赖集:

F m={ c→t, c→q, cs→g,ht→r, hr→c,hs→r }

2、规范化处理分解为三范式

(1)找在Fm中不出现的属性,没有

(2)在Fm中找X→A,XA=U,没有

(3)对Fm按具有相同左部的原则分解为:ρ={ctq, csg, htr, hrc, hsr}

分解为三范式后的结果为:

R1(c,t,q),R2(c,s,g),R3(h,t,r),R4(h,r,c),R5(h,s,r)

3、判断该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

首先构造初始表,如下图

由hr→c可以把b31、b51改为a1,由c→t可以把b22、b42、b52改为a2,由c→q可以把b27、b27、b47、b57改为a7,由cs→g可以把b56改为a6,从而表中最后一行为a1、a2、a3、a4、a5、a6 a7,所以此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关于无损分解和保持依赖的判断,是系分和数工考试中每年基本上都会考的题,而且绝大部分是对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两个模式的考察,分解为三个以上模式时无损分解和保持依赖的判断比较复杂,考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只对“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两个模式”这种类型的题的相关判断做一个总结。

以下的论述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R是具有函数依赖集F的关系模式,(R1 ,R2)是R的一个分解。

首先我们给出一个看似无关却非常重要的概念:属性集的闭包。

令α为一属性集。我们称在函数依赖集F下由α函数确定的所有属性的集合为F下α的闭包,记为α+ 。

下面给出一个计算α+的算法,该算法的输入是函数依赖集F和属性集α,输出存储在变量result中。

算法一:

result:=α;

while(result发生变化)do

for each 函数依赖β→γ in F do

begin

if β∈result then result:=result∪γ;

end

属性集闭包的计算有以下两个常用用途:

·判断α是否为超码,通过计算α+(α在F下的闭包),看α+ 是否包含了R中的所有属性。若是,则α为R的超码。

·通过检验是否β∈α+,来验证函数依赖是否成立。也就是说,用属性闭包计算α+,看它是否包含β。

(请原谅我用∈符号来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那个表示包含的符号我找不到,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给定关系R(A1,A2,A3,A4)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2,A3→A2,A2→A3,A2→A4},R的候选关键字为________。(37)A. A1 B. A1A3 C. A1A3A4 D. A1A2A3

首先我们按照上面的算法计算A1+ 。

result=A1,

由于A1→A2,A1∈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2=A1A2

由于A2→A3,A2∈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3=A1A2A3

由于A2→A4,A2∈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3=A1A2A3A4

由于A3→A2,A3∈result,所以result=result∪A2=A1A2A3A4

通过计算我们看到,A1+ =result={A1A2A3A4},所以A1是R的超码,理所当然是R的候选关键字。此题选A 。

无损分解的判断。

如果R1∩R2是R1或R2的超码,则R上的分解(R1,R2)是无损分解。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当所有的约束都是函数依赖时它才是必要条件(例如多值依赖就是一种非函数依赖的约束),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保持依赖的判断。

如果F上的每一个函数依赖都在其分解后的某一个关系上成立,则这个分解是保持依赖的(这是一个充分条件)。

如果上述判断失败,并不能断言分解不是保持依赖的,还要使用下面的通用方法来做进一步判断。

该方法的表述如下:

算法二:

对F上的每一个α→β使用下面的过程:

result:=α;

while(result发生变化)do

for each 分解后的Ri

t=(result∩Ri)+ ∩Ri //(result∩Ri)+表示result∩Ri的闭包

result=result∪t

这里的属性闭包是在函数依赖集F下计算出来的。如果result中包含了β的所有属性,则函数依赖α→β。分解是保持依赖的当且仅当上述过程中F的所有依赖都被保持。

●设关系模式R,其中U={A, B, C, D, E},F={A→BC,C→D,BC→E,E→A},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43)。

(43) 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先做无损链接的判断。R1∩R2={C},计算C+。

Result=C

由于C→D,C∈result,所以result=result∪D=CD

可见C是R2的超码,该分解是一个无损分解。

再做保持依赖的判断。

A→BC,BC→E,E→A都在R1上成立(也就是说每一个函数依赖左右两边的属性都在R1中),C→D在R2上成立,因此给分解是保持依赖的。

选A。

●给定关系模式R,U={A, B, C, D, E},F={B→A,D→A,A→E,AC→B},其候选关键字为

(40),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41)。

(40) A.ABD

B.ABE

C.ACD

D.CD

(41) A.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看见了吧,和前面一题多么的相像!

对于第一问,分别计算ABCD四个选项的闭包,

(ABD)+ = { ABDE }

(ABE)+ = { ABE }

(ACD)+ = { ABCDE }

(CD)+ = { ABCDE }

选D。

再看第二问。

先做无损链接的判断。R1∩R2={C},计算C+。

result=C

因此C既不是R1也不是R2的超码,该分解不具有无损分解性。

再做保持依赖的判断。

B→A,A→E,AC→B在R1上成立,D→A在R1和R2上都不成立,因此需做进一步判断。

由于B→A,A→E,AC→B都是被保持的(因为它们的元素都在R1中),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D→A是不是也被保持。

对于D→A应用算法二:

result=D

对R1,result∩R1=ф(空集,找不到空集的符号,就用这个表示吧),t=ф,result=D

再对R2,result∩R2=D,D+ =ADE ,t=D+ ∩R2=D

一个循环后result未发生变化,因此最后result=D,并未包含A,所以D→A未被保持,该分解不是保持依赖的。

选D。

名词解释

(1)函数依赖:FD(function dependency),设有关系模式R(U),X,Y是U的子集, 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 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 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为X→Y。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

(2)平凡的函数依赖:对于FD X→Y,如果Y∈X那么称X→Y 是一个“平凡的函数依赖”,否则称为“非平凡的FD”。

(3)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F+: 被逻辑蕴涵的函数依赖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称为F的闭包(closure),记为F+。

(5) 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设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X,Y是R的属性子集,如果从F中的函数依赖能够推出X→Y,则称F逻辑蕴涵X→Y,记为F|=X→Y。

(6) 依赖集的覆盖和等价:关系模式R(U)上的两个函数依赖集F和G,如果满足F+=G+,则称F和G是等价的。如果F 和G等价,则可称F覆盖G或G覆盖F。

(7) 最小依赖集:如果函数集合F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F中每个函数依赖的右部都是单属性; (2)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A,其F-{X→A}与F是不等价的;(3)F中的任一函数依赖X→A,Z为X的子集,(F-{X→A})∪{Z→A}与F不等价。则称F为最小函数依赖集合,记为Fmin。

(8) 无损联接: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πR2(r)...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10) 保持依赖集:所谓保持依赖就是指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中保持不变,即关系模式R到

ρ={R1,R2,...,R k}的分解,使函数依赖集F被F这些R i上的投影蕴涵。

(11) 1NF: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 则称R是属于第一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都是第一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存模式属于第一范式的数据库模式。第一范式的模式要求属性值不可再分裂成更小部分,即属性项不能是属性组合和组属性组成。

(12) 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二范式的,则称该数据库模式属于第二范式的数据库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13) 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如果某个数据库模式中的每个关系模式都是第三范式,则称为3NF的数据库模式。

(14) 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

(17) 4NF:第四范式。设R是一个关系模式,D是R上的多值依赖集合。如果D中成立非平凡多值依赖X→→Y时, X

必是R的超键,那么称R是第四范式的模式。

3.4 对函数依赖X→Y的定义加以扩充,X和Y可以为空属性集,用φ表示,那么X→φ,φ→Y,φ→φ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函数依赖的定义,以上三个表达式的含义为:

(1)一个关系模式R(U)中,X,Y是U的子集,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 由t1[X]=t2[X]必有t1[φ]=t2[φ]。即X→φ表示空属性函数依赖于X。这是任何关系中都存在的。

(2)φ→Y表示Y函数依赖于空属性。由此可知该关系中所有元组中Y属性的值均相同。

(3)φ→φ表示空属性函数依赖于空属性。这也是任何关系中都存在的。

3.6关系模式R有n个属性,在模式R上可能成立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 其中平凡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非平凡的函数依赖有多少个?

(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数学排列组合问题。对于数据库本身而言,本题没多大意义)所有属性相互依赖时,函数依赖最多。平凡的函数依赖:对于函数依赖X→Y,如果Y X,那么称X→Y是一个“平凡的函数依赖”。

3.7已知关系模式R(ABC),F={A→C,B→C},求F+。

可以直接通过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加以推广:

F+={φ→φ,A→φ,B→φ,C→φ,A→C,B→C,AB→φ,AB→A,AB→B,AB→C,AB→BC,AB→AB,AB→ABC,BC→φ,BC→C,BC→B,BC→BC,AC→φ,AC→C,AC→A,AC→AC,ABC→φ,ABC→A,ABC→B,ABC→C,ABC→BC,ABC→AB,ABC→ABC}

4.6 试分析下列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的特点:

(1)设R(ABC),F1={A→B} 在R上成立,ρ1={AB,AC}。

首先,检查是否具有无损联接特点:

第1种解法--算法4.2:

(1) 构造表(2)根据A→B进行处理

结果第二行全是a行,因此分解是无损联接分解。

第2种解法:(定理4.8)

设 R1=AB,R2=AC

R1∩R2=A

R2- R1=B

∵A→B,∴该分解是无损联接分解。

然后,检查分解是否保持函数依赖

πR1(F1)={A→B,以及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πR2(F1)={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F1被πR1(F1)所蕴涵,∴所以该分解保持函数依赖。

(2)设R(ABC),F2={A→C,B→C}在R上成立,ρ2={AB,AC}

首先,检查是否具有无损联接特点:

第1种解法(略)

第2种解法:(定理4.8)

设 R1=AB,R2=AC

R1∩R2=A

R2- R1=C

∵A→C,∴该分解是无损联接分解。

然后,检查分解是否保持函数依赖

πR1(F2)={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πR2(F2)={A→C,以及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F1中的B→C没有被蕴涵,所以该分解没有保持函数依赖。

(3)设R(ABC),F3={A→B},在R上成立,ρ3={AB,BC}.

首先,检查是否具有无损联接特点:

第1种解法:

(1) 构造表(2)根据A→B进行处理

没有一行全是a行。因此这个分解不具有无损联接特性。

第2种解法:(定理4.8)

设 R1=AB,R2=BC

R1∩R2=B

R2- R1=C,R1- R2=A

∵B→C,B→A不在F3中∴该分解不具有无损联接特性。

然后,检查分解是否保持函数依赖

πR1(F3)={A→B,以及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πR2(F3)={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F1被πR1(F3)所蕴涵,所以该分解保持函数依赖。

(4)设R(ABC),F4={A→B,B→C}在R上成立,ρ4={AC,BC}

首先,检查是否具有无损联接特点:

第1种解法(略)

第2种解法:(定理4.8)

设 R1=AC,R2=BC

R1(AC)∩R2(BC)=C

R2- R1=B,R1- R2=A

∵C→B,C→A不在F4中∴该分解不具有无损联接特性。

然后,检查分解是否保持函数依赖

πR1(F2)={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πR2(F2)={B→C,以及按自反率推出的一些函数依赖}

∵F1中的A→B没有被蕴涵,所以该分解没有保持函数依赖。

4.7 设R=ABCD,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B→C,A→D,D→C},R的一个分解ρ={AB,AC,AD},求:(1)F在ρ的每个模式上的投影。(2)ρ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吗?(3)ρ保持依赖吗?

(1)

πAB(F)={A→B,及按自反律所推导出的一些平凡函数依赖}

πAC(F)={A→C,及按自反律所推导出的一些平凡函数依赖}

πAD (F)={A→D,及按自反律所推导出的一些平凡函数依赖} (2)

(1) 构造表 (2)根据A→B,B→C,A→D,D→C 进行处理

每一行都是a ,ρ相对于F 是无损联接分解。 (3)πAB (F)∪πAC (F)∪πAD (F)={A→B,A→C,A→D}, 没有满足B→C,D→C 函数依赖,

因此ρ相对于F 的这个分解不保持函数依赖。

4.8 设R=ABCD,R 上的F={A→C,D→C,BD→A}, 试证明ρ={AB,ACD,BCD}相对于F 不是无损联接分解。 根据算法

4.2

(1) 构造表 (2)根据A→C,D→C,BD→A 进行处理

没有一行都是a ,所以,ρ相对于F 不是无损联接分解。

4.9 设R=ABCD,R 上的F={A→B,B→C,D→B},把R 分解成BCNF 模式集。 (1)若首先把R 分解成{ACD,BD},试求F 在这两个模式上的投影。 (2)ACD 和BD 是BCNF 吗?如果不是,请进一步分解。 (1)πACD (F)={A→C} πBD (F)={D→B}

(2)因为根据BCNF 的定义,要求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 的侯选键。 BCD 中(A ,D )为候选键,可是(A,D)→A, A→C,所以它不是BCNF 模式。 它可进一步分解为:{AC,DC},此时AC ,DC 均为BCNF 模式。

BD 是BCNF ,因为R2(BD)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D(候选键),所以它是BCNF 模式。

4.10 设R=ABCD,ρ={AB,BC,CD}。F1={A→B,B→C};F2={B→C,C→D};

(1)如果F1是R 上的函数依赖集,此时ρ是无损联接分解吗?若不是,试举出反例。 (2)如果F2是R 上的函数依赖集呢?

(1)不是无损联接。可由算法4.2判断或由定理4.8判断。 根据算法4.2

(1) 构造表(2)根据A→B,B→C进行处理

结果没有出现一行全a的情况,所以它不是无损联接。举例如下:

设模式R的一关系r为{(a1b1c1d1),(a2b2c1d2)}

则有:r1=πAB(r)={(a1b1),(a2b2)}

r2=πBC(r)={(b1c1),(b2c1)}

r3=πCD(r)={(c1d1),(c1d2)}

令a=r1r2r3={ (a1b1c1d1),(a1b1c1d2),(a2b2c1d1),(a2b2c1d2)}

r≠a,所以ρ不是无损联接。

(2)如果F2是R上的函数依赖,则可以判断,ρ是无损联接。判断过程同上。

4.11 设关系模式R(S#,C#,GRADE,TNAME,TADDR),其属性分别表示学生学号、选修课程的编号,成绩、任课教师地址等意义。如果规定,每个学生每学一门课只有一个成绩;每门课只有一个教师任教;每个教师只有一个地址(此处不允许教师同名同姓)。

(1)试写出关系模式R基本的函数依赖和候选键。

(2)试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并说明理由。

(3)试把R分解成3NF模式集,并说明理由。

(1)F={(S#,C#)→GRADE,C#→TNAME,TNAME→TADDR}

侯选键是(S#,C#)。

(2)在模式R中,TNAME不完全依赖于键(S#,C#),因此需进行分解,可分解为下列两个关系。

SC={S#,C#,GRADE} C={C#,TNAME,TADDR}

分解后,SC中,GRADE完全依赖于侯选键(S#,C#),在C中,主属性是C#,TNAME、TADDR均完全依赖于C#。因此,该分解符合2NF模式。

(3)3NF:若每个关系模式是2NF,则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于R的候选键。

按上述已分好的两个模式,SC中已满足“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于R的候选键”,已是3NF,而在C中,C#→TNAME,TNAME→TADDR,TADDR传递依赖于C#,因此还需分成两个模式:CT(C#,TNAME), T(TNAME,TADD)。

分解后,总共有SC={S#,C#,GRADE},CT(C#,TNAME), T(TNAME,TADD)三个模式。

该分解符合3NF模式。

1、关系数据库通过表与表之间的公共属性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些)个公共属性是一个表的主码,是另一个表的外

码;它们应满足参照完整性约束条件。(T)

2、在SQL Server中,数据存储在一个个的关系表格中,这些关系表格也叫数据表,或基本表。(T)

3、一个关系(relation)就是一个二维表,二维表的表名就是关系名。一个数据库包含一个表。(F)

4、关系中的主码不能取空值,它要求每一关系中的每个元组在组成主码的属性上不能为空值是实体完整性。其中“空

值”是指没有值,是不确定的值。(T)

5、规则用来保证输入到列中的数据的实体完整性。规则比检查约束更简明,一个列只能应用一个检查约束,但是却可

以应用多个规则。(F)

6、在SQL Server中,登录对象和用户对象是权限管理的两种完全相同的对象。(F)

7、事务日志本身是一个数据库,用来保存所有更新数据库事务的操作。其主要用途是恢复由各种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

将DB恢复到最近某个一致性状态。(T)

8、已经更改了数据库中数据,但还没有完成的事务在恢复过程中,SQL Server从磁盘上读取数据页,重新套用更改,然后再将数据页写回磁盘上。(F)

1、SQL Server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T)

2、在关系中,如果某个属性(或属性组)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这个关系的外键(外码)。外键的

值可有两种选择:一是来源于所参照关系的主键,二是为空值。(T)

3、缺省对象与缺省约束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为插入语句中未指定的数据列提供数值。(F)

4、SQL Server还提供了一种被称为触发器的特殊机制来实现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T)

5、如果登录名还没有被映射到用户名上,可以用guest用户访问数据库。(T)

6、事务反映现实世界中需要以完整单位提交的一项工作。它是一个逻辑工作单元,不必完整地执行或者全都不执行。

(F)

7、从差异备份还原,必须先从完整备份还原,然后还原上次完整备份后的所有差异备份文件,并且还原时必须使用

NORECOVERY选项。(T)

1、用DROP语句可以删除数据库。(T)

2、参照关系也称主关系,被参照关系也称从关系,它们是指以外键相关联的两个关系。以其他表的外键为主键的关系

称为参照关系;外键所在的关系称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F)

3、触发器的嵌套是指触发器在更改一个表中的内容时,激活了该表的另外一个触发器,而该触发器又以这种方式激活

了第三个触发器,依此类推。(T)

4、使用事务日志文件可以恢复非日志事务。(F)

5、事务的永久性意味着在事务完成后,所有的数据保持一致的状态,这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F)

1、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它由四大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和

数据库管理员。(T)

2、SQL Server的服务管理器允许用户输入SQL语句并且迅速查看这些语句的结果。(F)

3、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通过完整性约束机制,当用户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操作时,

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序上保证数据的正确性。(T)

4、实现数据完整性有三种方式,即声明数据完整性、实现数据完整性和过程数据完整性。(F)

5、事务的一致性使SQL Server确保事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来执行。(F)

1、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并不一定是该数据库的所有者。(F)

2、在SQL Server中,可用两种方式对数据表进行操作:在图形界面上的菜单方式和使用T-SQL语言方式。(T)

3、在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公共属性实现的,这(些)个公共属性是一个表的主码,是另一个表的外

码,这就是参照完整性。实现它的规则为外码的取值必须是另一个表主码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T)

4、事务日志记录了系统的各种操作和出错情况,通过观测日志,可以分析系统的缺陷,找出错误的来源。(T)

1.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统一用二维表表示。Y

2.同一个关系模型中可以出现值完全相同的两个元组。N

3.投影操作是对表进行水平方向的分割。N

4.在一个关系中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元组是通过实体完整性规则实现的。Y

5.建立数据库中的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8~25岁之间。这种约束属于参照完整性约束。N

6.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并且关系模型必须满足这三类完整性约束条件。N

7.“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方式建立的表结构既说明了表中字段的名称,也说明了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N 8.修改表结构在设计视图中完成,编辑表记录只能在数据表视图中完成。Y

11. 任何数据类型的字段都可以建立索引以提高数据检索效率。N

12.数据表的复制既可以在不同数据库间复制,也可以在同一个数据库下复制。Y

14.一对一的关系可以合并,多对多的关系可拆成两个一对多的关系,因此,表间关系可以都定义为一对多的关系。Y 15.在定义表间关系时,应设立一些准则,这些准则将有助于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就是在输入、删除或更新记录时,为维持表之间已经定义的关系而必须遵循的规则。Y

16. 我们可以根据表来建立查询,但不可以根据某一个查询来建立新的查询。N

17. “SQL”视图用来显示与“设计”视图等效的SQL语句。Y

18. 查询的“数据表”视图看起来很像表,它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N

19. 使用选择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或查询中检索数据,可以对记录组或全部记录进行求总计、计数等汇总运算。Y

20. 建立多表查询的两个表必须有相同的字段,通过这个相同字段建立起两个表之间的关系。Y

21. 使用查询“设计”视图中的“条件”行,可以对查询中的全部记录或记录组计算一个或多个字段的统计值。使用“总计”行,可以添加影响计算结果的条件表达式。N

25. 执行参数查询时,数据库系统显示所需参数的对话框,由用户输入相应的参数值。Y

26. 查询在运行过程中对原始表不能做任何修改。N

27. 操作查询是指在一个操作中只能更改一条记录的查询。N

29. 使用SQL语言的CREATE TABLE 命令可以直接建立表。Y

30. SQL中,ALTER命令有两个选项,其中MODIFY用于修改字段的类型、宽度等,ADD用于添加字段。N

31. SQL命令能在Access中使用,也能在其它高级语言中使用。Y

32. 当进行多表查询时,即可以在JOIN中建立连接条件,也可以在WHERE中建立连接条件。Y

33. 在进行数据查询时,不能指定查询结果的标题,只能用字段名作标题。N

34. 可以用UNION将两个查询结果合并为一个查询结果。Y

35. 可以将查询结果送入一个新表中。Y

36. 当用SELECT进行查询时,结果可以是字段值,也可以是统计值。Y

37.在一个窗体中能显示多条记录的窗体只有表格式这种类型的窗体。N

38.当源数据发生更改时,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不会随之更新。 N

55. OLE 对象(如Windows画图图片或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可以链接或嵌入到字段、页、窗体或报表中。Y

56. 对一个关系做选择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小于或等于原来关系的元组个数。Y

58. 外键一定是同名属性,且不同表中的同名属性也一定是外键。N

59. 记录筛选是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不符合条件的记录被隐藏。Y

60. 索引有助于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因此建立索引的数量越多越好。N

1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值是数据。以一种有意义、有用的方式处理的数据就是信息。(真)

2. 在文件系统中,不容易做到数据共享,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容易做到数据共享。(真)

3. 在文件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假)

4. 空值代表空格值。(假)

5. ER模型直接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与计算机系统无关,充分反映用户的需求,用户容易理解。(真)

6. 当所列出的某个条件为true 时,OR 运算符不会显示记录。(假)

7. 当列出的所有条件为true 时,AND 运算符会显示记录。(真)

8. 如果理解了数据库设计,则将能更有效地使用RDBMS程序。(真)

9. DBMS只提供数据定义语句,不提供数据操纵语句供用户使用。(假)

10. 一个关系若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则必然会造成数据冗余,但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能正常执行。(假)

11. 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学号→系号,系号→系主任”,则学号不能函数决定系主任。(假)

12. 在制定任务陈述时,无需了解单位的情况。(假)

13. 可以修改聚集视图中的数据。(假)

14.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为数据库中的每个字段建立字段说明。

15. 主键(标识, PK)是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一行数据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真)

16. 不同的记录可以具有重复的主键值或空值(假)

17. 一个表中的主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字段(真)

18. 在一个表中的主键只可以是一个字段(假)

19. 判断真假:可以对设计过程取捷径,且仍能得到良构的、可靠的设计。(假)

20. 应该同时与用户和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假)

21. 当修改一个视图时,将对相应的基本表产生影响。(真)

22. 当建立和删除一个视图时,对相应的基本表没有影响。(真)

23. 在一个关系中,不同的列可以对应同一个域,但必须具有不同的列名。(真)

24.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对关系中一些属性的取值给定相应的约束条件,禁止非法数据进入数据库。(真)

25. 对于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真)

26. 空值表示遗漏或未知的值。(真)

27. 关系模式由一个关系名以及组成该关系的所有属性名构成(真)

28. 候选键只能包含一个字段。(假)

29. 视图是观察数据的一种方法,只能基于基本表建立。(假)

30. 视图是虚表,观察到的数据是实际基本表中的数据。(真)

31. 视图可以看成是虚表,因为它是从基表中提取数据,自己不存储数据。(真)

32 当要设计一个新的系统时,可以采用当前数据库的结构作为新数据库的基础。(假)

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

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 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 基础。在插花中渗透数的组成,使数的概念得到具体化。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插花艺术,帮助幼儿积累感知7的分和的经验。 2.观察,感受艺术插花的造型美。 3.能用语言清楚地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各色皱纹纸,插花泥(橡皮泥代替)记录纸笔,每人准备好一朵做好的花,蜡笔,视频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看我们的教师真漂亮,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的花,今天我们也来学做花吧。花是怎么做的呢?桌子上 每人有一朵花你们可以拆开来看看,看看花到底是怎么 做的,等回儿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小朋友。(小朋友探索花

的做法,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探索情况)评析:“花是怎么做的?”为引出主题作铺垫,提升了幼儿的好奇性,按排幼儿拆花的过程,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插花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达到求知欲和操作欲都达到了极点,为下面的插花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你们发现花是怎么做的? 幼儿A:用了五颜六色的皱纹纸做的。 幼儿B:用长方形的皱纹纸捏起来塞进吸管。 幼儿C:发现有的皱纹纸的边是锯齿形的。 师:谁已经看懂了花是怎样做的?上来给小朋友看(请一位幼儿上来示范,教师口述)取一张长方形的皱纹纸用手捏成一朵花,下面要捏的特别紧。然后把捏紧的插到吸管里,一多花就做好了。 师:小朋友做花时按老师的要求,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做成7朵花做好后也来插一盆好看的花。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观察了解幼儿的插花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评析:让幼儿讲述自己在拆花过程中的发现,既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也是对插花知识条理性的总结。

幼儿园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模板

幼儿园大班《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模板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6种分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课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弹子,磁性吸铁,吸管,铅笔,羊骨头,各种图形,纽扣,果冻盒,各种图片(与幼儿人数相当),幼儿操作材料(过生日)。 1、复习6的组成拍手游戏: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师:小朋友我问你6可以分成2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学习7的分解。 (1)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将幼儿分成8组,每组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2)创设情境,并出示课件: 7只小猪在玩,让幼儿看图片找出小猪的不同,并写出分合式。让幼儿看分合式,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部分数大。 (3)出示花的图片让幼儿区分花的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7的分解组成。 (4)出示漂亮的鱼图片让幼儿分解,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玩游戏:拍手问答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巩固幼儿对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戏:“找朋友”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的学习掌握。 每位幼儿手拿一张卡片,听《找朋友》的音乐开始找朋友。(两个幼儿拿的卡片上的实物图数量合起来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组对抗赛,巩固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出示课件题卡让幼儿抢答比赛,看哪一组获胜,并奖励。 7、完成幼儿操作材料上的练习。 8、评价幼儿参与活动及完成操作情况。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和小组对抗赛,

数的分解和组成

数的分解和组成 熟练《数的分解和组成》可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多 位数计算奠定速算的基础。 一、你会把这些数分解吗 2 3 1()1() 4 4 1()2() 1 ()2() 6 6 6 1() 2 ()3() 7 7 7 1() 2 () 3() 8 8 8 8 1() 2()3()4() 9 9 9 9 1() 2() 3() 4() 注意:分解时按顺序就不会遗漏了。 二、你能很快把下列的数分解吗 10 10 10 10 10 9 () 8 () 7 () 6 () 5 () 10 10 10 10 4 () 3 () 2 () 1 () 三、你会凑十吗 10 10 10 10 10 ()()()()()() ( ) () ( ) () 10 10 10 10 ()()()()()() ( ) () 四、算一算 9 + 1 = 8 + 2 = 7 + 3 = 6 + 4 = 5 + 5 = 4 + 6 = 3 + 7 = 2 + 8 = 五、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算出来。 2 + 1 = 5 + 2 = 4 + 3 = 3 + 2 = 6 - 5 = 4 - 1 = 5 - 2 = 9 - 7 = 3 + 5 = 4 + 1 = 3 + 6 = 2 + 7 =

5 - 5 = 7 - 3 = 8 - 4 = 6 - 3 = 4 - 3 = 2 - 1 = 9 - 2 = 8 - 7 = 4 + 5 = 2 + 7 = 5 + 3 = 3 + 3 = 六、看图列式算式。9个 ① 吃了4个还剩个 ② 5 只 3 只 只 你都学会了吗把不懂的记下来。 20 以内进位加法 按从左到右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对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脱口而出。 三、学习活动: 1、按顺序算一算,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1+6= 8+2+7= 7+3+4= 6+4+5= 5+5+2= 9+1+8= 6+4+3= 8+2+9= 3+7+8= 4+6+1= 8+2+2= 9+1+7= 2、请算一算,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 9 + 7 = 你算对了吗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算的 看大数,(9和7比,9是大数,7是小数) 9+7= 16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练习题 (2)

一、2的分成 2 2 0 2-0= 1 2-1= 二、2的组成 0 1 2 1+1 = 2 0+2= 三、2的分成变式 -1=1 2- =2 四、2的组成变式 +0=2 1+ =2 3的分成与组合 一、3的分成 3 3 0 3-0= 1 3-1= 3 3 2 3-2= 3 3-3=

二、3的组成 1 2 1+2= 2 1 2+1= 3 0 3+0= 1 2 2 1 3 0 1 2 3 3 3 3 三.3的分成变式 -0=3 -1=2 -2=1 3- =2 3- =1 3- =0 四.3的组合变式 1+ =3 2+ = 3 3+ =3 4的分成与组合 一、4的分成 4 4 0 4-0= 1 4-1= 4 4 4 2 4-2= 3 4-3= 4 4-4= 4 4 4 4

二、4的组成 1 3 1+3= 2 2 2+3= 3 1 3+2= 1 3 2 2 3 1 1 2 3 4 4 4 4 4 三.4的分成变式 -0=4 -1=3 -2=2 -3= 1 4- =3 4- =2 4- =1 4- = 0 四.4的组合变式 1+ =4 2+ = 4 3+ =4 4+ = 4 5的分成和组合 一.5的分成 5 5 5 1 5-1= 2 5-2= 3 5-3= 5 5 4 5-4= 5 5-5=

5 5 5 5 5 1 2 3 4 5 二、5的组合 1 4 1+4= 2 3 2+3= 3 2 3+2= 4 1 4+1= 1 4 2 3 3 2 4 1 1 2 3 4 5 5 5 5 三.5的分成变式 -0=5 -1=4 -2=3 -3= 2 5- =4 5- =3 5- =2 5- = 1 四.5的组合变式 1+ =5 2+ = 5 3+ =5 4+ = 5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1]

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 1和1可以组成2 1和2可以组成3 1和3可以组成4 2和2可以组成4 1和4可以组成5 2和3可以组成5 1和5可以组成6 2和4可以组成6 3和3可以组成6 1和6可以组成7 2和5可以组成7 3和4可以组成7 1和7可以组成8 2和6可以组成8 3和5可以组成8 4和4可以组成8 1和8可以组成9 2和7可以组成9 3和6可以组成9 4和5可以组成9 数的组成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组成 1 1 2 1 2 3 1 3 4 1 4 5 1 5 6 1 6 7 1 7 8 1 8 9 2 2 4 2 3 5 2 4 6 2 5 7 2 6 8 2 7 9 3 3 6 3 4 7 3 5 8 3 6 9 4 4 8 4 5 9 3 2 1 1 5 3 3 1 6 2 7 2 3 5 2 2 5 4 4 3 1 3 4 5 2 4 8 1 6 2 4 1 3 2 2 7 4 5 3 3 4 4 3 3 8 1 6 1 4 1 3 6 2 5 4 2 2 6 6 3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组成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分解 数的分解: 2可以分成1和1 3可以分成1和2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2和2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6可以分成1和5 6可以分成2和4 6可以分成3和3 7可以分成1和6 7可以分成2和5 7可以分成3和4 8可以分成1和7 8可以分成2和6 8可以分成3和5 8可以分成4和4 9可以分成1和8 9可以分成2和7 9可以分成3和6 9可以分成4和5 3 5 1 2 5 8 3 7 2 5 2 6 3 9 2 4 4 8 4 9 1 5 5 6 2 7 1 5 2 3 4 7 3 6 7 9 5 6 3 7 4 8 3 9 8 9 1 7 1 4 3 8 5 7 2 6 2 9 6 7 4 2 1 5 5 8 3 7 2 8 3 5 1 1 5 3 1 4 6 9 2 7 1 6 3 8 4 1 2 6 5 4 2 6 4 7 3 6 4 4 7 2 1 8 3 4 5 8 4 7 5 8 2 4 6 9 3 6 5 4 2 1 1 3 1 2 4 1 3 4 2 2 5 1 4 5 2 3 6 1 5 6 2 4 6 3 3 7 1 6

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 XX课件大班数学:的分解组成活动目标:感知的分解组成。 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胡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张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 张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二基本活动教师出示小猴图片,教师:这位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个桃子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个桃胡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幼儿操作,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胡,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把这个桃胡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来,张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教师提问:教师: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们晶晶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胡的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好,张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胡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胡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好了,现在我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给月月分两个月月分四个月月分五个。 。

7的分解与组成

7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 (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 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 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3、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数的组成与分解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六、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6的分解和组成》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6的分解和组成》教案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 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 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 3、 4、5 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动 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6的分解和组成,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每人布置一个任务,如果小朋友现在有6个桃子,老师想让小朋友分给你的爸爸妈妈吃,那应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分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范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 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不 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好像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一直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时都会谈论这部 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 么不按他们喜欢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究竟 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 这样,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 协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 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 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数的分解和组成

数的分解和组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数的分解和组成 熟练《数的分解和组成》可为学生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多 位数计算奠定速算的基础。 一、你会把这些数分解吗 2 3 1()1() 4 4 1()2() 1 ()2() 6 6 6 1() 2 ()3() 7 7 7 1() 2 () 3() 8 8 8 8 1() 2()3()4() 9 9 9 9 1() 2() 3() 4() 注意:分解时按顺序就不会遗漏了。 二、你能很快把下列的数分解吗 10 10 10 10 10 9 () 8 () 7 () 6 () 5 () 10 10 10 10 4 () 3 () 2 () 1 () 三、你会凑十吗 10 10 10 10 10 ()()()()()() ( ) () ( ) () 10 10 10 10 ()()()()()() ( ) () 四、算一算 9 + 1 = 8 + 2 = 7 + 3 = 6 + 4 = 5 + 5 = 4 + 6 = 3 + 7 = 2 + 8 = 五、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算出来。 2 + 1 = 5 + 2 = 4 + 3 = 3 + 2 = 6 - 5 = 4 - 1 = 5 - 2 = 9 - 7 = 3 + 5 = 4 + 1 = 3 + 6 = 2 + 7 =

5 - 5 = 7 - 3 = 8 - 4 = 6 - 3 = 4 - 3 = 2 - 1 = 9 - 2 = 8 - 7 = 4 + 5 = 2 + 7 = 5 + 3 = 3 + 3 = 六、看图列式算式。9个 ① 吃了4个还剩个 ② 5 只 3 只 只 你都学会了吗把不懂的记下来。 20 以内进位加法 按从左到右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对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脱口而出。 三、学习活动: 1、按顺序算一算,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1+6= 8+2+7= 7+3+4= 6+4+5= 5+5+2= 9+1+8= 6+4+3= 8+2+9= 3+7+8= 4+6+1= 8+2+2= 9+1+7= 2、请算一算,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 9 + 7 = 你算对了吗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算的 看大数,(9和7比,9是大数,7是小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三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第组加减二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会分”说课稿三

幼儿园大班数学7的分解组成一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分解组成。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 分数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 3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胡、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导入 1、幼 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张 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 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张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猴图片,教师:这位猴妈 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7个桃子 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7个桃胡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 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胡,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 把这7个桃胡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 过身来,张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3、教师提问:教师: 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 咱们晶晶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 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 4、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胡的 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好,张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胡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 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胡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 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

数的组成与分解

大班数学:学习7的组成 执教:刘霞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学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刚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学习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大班幼儿对数的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手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组成,发现数的组成里“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2、积极参加游戏,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7的组成 活动难点:发现数的组成里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自由组合,分四组坐好。 2、PPT课件 3、幼儿操作材料(7条鱼卡片、1支笔、1张记录卡、1块操作板) 4、人手一个钓鱼竿、鱼卡片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1-6的分解组成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分享故事《小白和小兰》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播放PPT。 二、学习7的组成 1、数鱼 师:小白和小蓝一共钓到了几条鱼?(7条) 2、引发分鱼的思考

(1)教师:7条鱼分成2分,可以怎么分?(幼儿大胆回答) (2)弹弹球的分法:把7条鱼分在桶里4条,盆里3条。 3、幼儿动手操作 (1)分一分,说一说 每组商量后用操作板和小鱼卡片找出一种分鱼办法,并上来展示。 (2)各小组继续探索多种分鱼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4、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各小组的操作结果,观察发现数的组成里的“递增递减 规律” 5、接龙游戏:把找到的6种7的分法用接龙的形式念给小白和小蓝听。 6、寻找发现数组成里“互换规律”: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位置交换,总数不变。(1)教师:在刚才我们找到的方法里,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2)弹弹球用互换规律找到两种分法,鼓励幼儿用互换规律找剩下的分法。三、游戏:小猫钓鱼,巩固7的组成知识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择帮助小白或小蓝,并按规定站好。游戏开始:幼儿跑到鱼塘,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课件上显示的数字,钓到与它合起来数量是7的鱼,然后返回原处。时间到,哪一组钓到的正确数量鱼的幼儿多,哪一队就获胜,游戏反复2-3次。 四、故事结尾 幼儿回到班上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故事和钓鱼游戏。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1)
姓名:
2
3
3
4
4
4
1
2
1
3
2
1
1
2
1
3
2
1
2
3
3
4
4
4
2 1
3 2
3 1
4 3
4
4
2
1
3
2
1
1
4
3
1
2
4
4
3
2
2

照样子,做一做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2)
姓名:
3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4)
姓名: 默写 2 至 4 的分解组成
2
3
4
2
3
4
4

照样子,列式计算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5)
姓名:
2
3
2-
3-
1=1
1=2
-1 1
-1 2
3
4
3-
4-
2=1
1=3
-2 1
-1 3
4
4
4-
4-
2=2
3=1
-2 2
-3 1
2
5

1+1= 1+2= 1+3= 0+1= 0+2= 0+3= 0+4= 2+1= 2+2= 4+0= 3+0= 2+0= 1+0= 0+0=
4 以内加减法练习(1)
姓名:
3+1= 4-0= 4-1= 4-3= 4-4= 3-0= 3-1= 3-2= 3-3= 2-0= 2-1= 2-2= 1-0= 1-1=
5 的分解组成练习
姓名: 按 5 的分解组成式,用直线划分图中玩具。
5
6
1
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 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 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 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 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 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 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 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baidu幼儿教育 )就是原来的数,即整 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 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 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1)
姓名:
2
3
3
4
4
4
1
2
1
3
2
1
1
2
1
3
2
1
2
3
3
4
4
4
2 1
3 2
3 1
4 3
4
4
2
1
2
1
3
4
1
1
2
3
2
3
4
4

照样子,做一做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2)
姓名: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4)
姓名:
默写 2 至 4 的分解组成
2
3
4
2
3
4

照样子,列式计算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4 以内分解组成练习(5)
姓名:
2
3
2-1=1
-1 1
-1 2
3-1=2
3 -2 1
4 3-2=1
-1 3
4-1=3
4
-2 2 2
4 4-2=2
-3 1
4-3=1

1+1= 1+2= 1+3= 0+1= 0+2= 0+3= 0+4= 2+1= 2+2= 4+0= 3+0= 2+0= 1+0= 0+0=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4 以内加减法练习(1)
姓名:
3+1= 4-0= 4-1= 4-3= 4-4= 3-0= 3-1= 3-2= 3-3= 2-0= 2-1= 2-2= 1-0= 1-1=

7的分解与组合教案与反思

《7的分解与组合》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数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在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成时,我发现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活动时孩子们兴趣不浓,只是被动的接受。为了很好的完成教育目标,让孩子们乐学,体验合作操作、交流的乐趣,我设计了这堂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6种分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弹子,磁性吸铁,吸管,铅笔,羊骨头,各种图形,纽扣,果冻盒,各种图片(与幼儿人数相当),幼儿操作材料(过生日)。

活动过程 1、复习6的组成拍手游戏: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师:小朋友我问你6可以分成2和几?幼儿:张老师我告诉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学习7的分解。 (1)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将幼儿分成8组,每组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2)创设情境:7只小猪在玩,让幼儿看图片找出小猪的不同,并写出分合式。让幼儿看分合式,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部分数大。 (3)出示花的图片让幼儿区分花的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7的分解组成。(4)出示漂亮的鱼图片让幼儿分解,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 3、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玩游戏:拍手问答教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巩固幼儿对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戏:“找朋友”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的学习掌握。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幼儿园分解组成练习题 姓名:照样子,做一做4以内分解组成练习(4)姓名:默写2至4的分解组成4以内分解组成练习(5)姓名:照样子,列式计算4以内加减法练习(1)姓名: 1+1=1+2=1+3=0+1=0+2=0+3=0+4=2+1=2+2=4+0=3+0=2+0=1+0=0+0=3 +1=4-0=4-1=4-3=4-4=3-0=3-1=3-2=3-3=2-0=2-1=2-2=1-0=1-1=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按5的分解组成式,用直线划分图中玩具。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按5的分解组成式画图,并在右边的方格中填写数字。边写边念: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按5的分解组成式画图,并在右边的方格中填写数字。边写边念: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照样子写一写并记住。5-1=4数的加减运算中的减法“—”,就是借助分解组成中的“分”。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按5的分解组成式画图,并在右边的方格中填写数字。边写边念: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5的分解组成练习姓名: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照样子写一写并记住。数的加减运算中的减法“+”,就是借助分解组成中的“和”。5以内小应用题练习姓名:

1、盘子里有3个苹果,吃掉了1个,盘子里还剩几个?答:盘子里还剩个。 2、树上有4串葡萄,摘掉了2串,树上还剩几串葡萄?答:树上还剩串葡萄。 3、院子里有5朵葵花,摘掉了1朵,院子里还剩几朵?答:院子里还剩朵。看图列式计算???? ????5支 ? ????????? ? ????????4部??4以内分解组成练习(6)姓名:照样子,列式计算4以内分解组成练习(3)姓名:

数的分解与组成

5的分解 5 /\ 14 5 /\ 23 5 /\ 32 5 /\ 41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 5的组成 1和4组成5,2和3组成5,3和2组成5,4和1组成5。6的分解 6 /\ 15 6 /\ 24 6 /\ 33 6 /\ 42 6 /\ 51 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 6的组成 1和5组成6,2和4组成6,3和3组成6,4和2组成6,5和1组成6。

7的分解 7 /\ 16 7 /\ 25 7 /\ 34 7 /\ 43 7 /\ 52 7 /\ 61 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3和4,7可以分成4和3,7可以分成5和2,7可以分成6和1。7的组成 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4和3组成7,5和2组成7,6和1组成7。 8的分解 8 /\ 17 8 /\ 26 8 /\ 35 8 /\ 44 8 /\ 53 8 /\ 62 8 /\ 71 8可以分成1和7,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4和4,8可以分成5和3,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7和1。 8的组成 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8,5和3组成8,6和2组成8,7和1组成8。

9的分解 9 /\ 18 9 /\ 27 9 /\ 36 9 /\ 45 9 /\ 54 9 /\ 63 9 /\ 72 9 /\ 81 9可以分成1和8,9可以分成2和7,9可以分成3和6,9可以分成4和5,9可以分成5和4,9可以分成6和3,9可以分成6和2,9可以分成8和1。 9的组成 1和8组成9,2和7组成9,3和6组成9,4和5组成9,5和4组成9,6和3组成9,7和2组成9,8和1组成9。

幼儿园大班7的分解教案

幼儿园大班7的分解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7的分解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 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7的6种分法 2、总结归纳7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7的分解式)、7个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每人7个小批每个苹果卡片、铅笔、橡皮、1 6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秋天来了,树上的平果熟了,树妈妈要把苹果送给两只小猴子。出示挂图、苹果树、7个苹果 问:树妈妈要把它送给小猴子,怎样分呢? 2、出示大挂图引出 7的分解组成 师:把苹果分到小猴家里,一共有几各苹果(和幼儿一同点数共7只)出示 7的数字卡。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将7个小苹果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 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 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 7 的6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 7 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7个苹果的分法,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 子苹果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7 可以分成1和6、2和5、3 和 4、4和3、5和2.6和1 (2)、幼儿观察 7 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 7 的分解组成, 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 7 的分解组成,记 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 6)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 的数字和在一起是 7 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 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 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 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 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 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本次 活动以尝试分苹果,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 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苹果进行,。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 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 第一次给分苹果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 7 的6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 7 的6 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 7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 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 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分苹果,一边分一边和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