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补肾的中药 疏肝健脾汤疗效好
【优秀文档】调肝健脾汤中药方剂

调肝健脾汤中药方剂
肝气郁结在中医领域里,是比较复杂的疾病。
治疗此症,也需要多注意调理,慢慢保养才会有效果。
这里小编介绍大家服用调肝健脾汤中药方剂,调肝健脾汤的效果很不错的。
能治疗肝气郁结、调肝健脾。
来看调肝健脾汤的用法!
处方
南柴胡12克,焦茅术10克,茯苓10克,姜朴6克,焦内金10克,炙香附6克,炒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炒抗芍10克,焦建曲10克,广木香3克,壳砂仁3克,萸连2克。
功能主治
调肝健脾,和中分泄。
主胃热脾弱,肝气郁结,清浊不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瞿文楼方。
肝气郁结
中医名词。
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
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发病原因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急躁易怒。
气郁生痰,痰随气升,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
气聚血结,日久成啯瘕积聚。
治宜疏肝。
补脾胃肝肾的中药有哪些

补脾胃肝肾的中药有哪些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药物学的珍品,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中药可以达到养生护身的效果。
中药可以补益脾胃肝肾,保持身体的盛情、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补脾胃肝肾的中药有哪些,以及食谱和偏方的用量和制作步骤。
一、补脾的中药1. 白术:根据《本草纲目》所述,白术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中药,可以增强人体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用法:将10—12克的白术与20—30克的糯米混合,煮成米粥即可。
白术的用量不能过多,一般不能超过15克,否则会导致腹泻。
2. 山药:山药具有祛痰咳嗽、益气补肾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脾胃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用法:将山药削皮后切成丝,放入清水中,用大火煮沸,再将火调小,保持沸腾15分钟后即可食用。
用量不宜过多,一次不要超过200克,否则会导致腹泻。
3. 茯苓:茯苓是一种名优中药,有清热利湿、益气安神等功效。
可用于增强人体脾胃功能和免疫系统。
用法:将10—15克的茯苓放入清水中煮沸,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将其滤出,待其凉透后即可饮用。
二、补胃的中药1. 红枣:红枣是一种常见的养生食品,主要功效是补血养神、助消化。
用法:将10—15个红枣洗净,加入适量的水中煮20—30分钟,即可浓缩成红枣汁。
注意:红枣最好在早上或者晚上空腹时食用,因为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最佳。
2. 苦苣子:苦苣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功效是强化消化系统,增强胃肠道的吸收功能。
用法:将10—15克的苦苣子用适量的水煮15—20分钟,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食用。
注意:苦苣子的药性辛温,不易与其他药物混用。
3. 黄芪:黄芪是一种挥发油性的中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增强胃肠机能,可有效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
用法:将10—15克的黄芪浸泡在开水中,待水变温后便可以喝。
三、补肝的中药1. 五味子:五味子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肝胆问题的中药,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改善肝脏的功能。
补肝肾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

补肝肾最好的中药方有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肝病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你们知道治疗肝病中药方都有哪些吗?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肝肾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肝肾的中药方1、新肝方:马鞭草15克,枸杞子、泽泻、赤芍、白芍各9克,木香6克,龙胆草、生甘草各4.5克。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每2周复查肝功能1次,连续观察至少4个月。
在服药期间,除服用维生素及临时对症用药外,均不再加用其他方法治疗。
2、和肝胶囊:生三七130克,杭白芍、粉甘草各100克,青连翘60克,上肉桂(去粗皮)30克,薄荷、制斑蝥各25克,冰片20克,朱砂10克。
研为细末混匀,分装在0号胶囊内,每粒净重0.5克,共分装100粒,每天服2次,每次3~4粒,饭后服。
3、清肝煎:茵陈45~60克,连翘、蒲公英各30~40克,郁金、丹参各10~25克,青黛6~10克。
每天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绝对卧床休息。
4、调肝降球合剂:柴胡5~10克,郁金、茯苓各10~30克,生黄芪、紫丹参各15~30克,炒白术10~15克,黄精、茵陈、秦艽各15克,炒赤芍,炒白芍、山楂、神曲各10克,青皮、陈皮各6~10克,甘草5克。
每天1剂,水煎2次,于上午9点、下午3点各服1次,连服30天为1疗程。
待其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恢复正常,改为2天服1剂,每天服1次,连服15剂为1个巩固疗程。
每服药1个疗程,复查1次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值。
5、补肝降酶汤:柴胡、当归、泽泻、白芍各9克,黄精32克,丹参15~32克,郁金10克,焦山楂15克,五味子10~15克,田基黄32~45克。
每天1剂,水煎服。
6、健脾解郁汤:党参、白术、丹参、板蓝根各15克,柴胡、郁金、白芍、陈皮、黄芪、茵陈各10克,半夏曲12克。
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空腹分服,1个月为1疗程。
一般观察2~3个疗程。
补肝肾的护理工作一、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让自己太劳累,禁止熬夜只有充足的休息,才能让受损的肝细胞得到及时的修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肝脏及时排毒;二、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调整绝对禁止饮酒,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极大破坏性,所以肝功能不好的人都要绝对禁止饮酒;在食物选择上,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可以减轻肝脏负担,另外油腻、烧烤煎炸类食物和加工过的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往往都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毒素,会给肝脏带去很多伤害的;另外也可服用富含中药五味子的养肝片进行调理,改善身体状况。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肝脾失调引起的脾胃
功能紊乱。
中药中有一种疏肝健脾方剂,对治疗这种病症具有显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药
疏肝健脾方剂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疏肝健脾方剂的主要成分是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神曲和甘草。
柴胡具有疏肝解
郁的作用,可调节情绪,缓解肝郁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
白芍具有养血安神的
作用,可缓解焦虑和失眠等情绪问题。
白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
消化吸收。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减轻脾虚引起的水肿和湿热症状。
神曲具有健脾
消食的作用,可促进食欲,增强胃肠蠕动。
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可以增强其他药物
的效果,并缓解不良反应。
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疗效显著。
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剂能有效缓解
脾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
该方剂长期应用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其他疾病的发
生。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有效药物。
它通过疏肝解郁、养血安神、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和调和药性等多个方面的作用,能缓解病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应用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治疗时
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
生。
国医大师张锡纯:加味黄精汤(养肝疏肝,滋补肾阴,运脾和胃)

国医大师张锡纯:加味黄精汤(养肝疏肝,滋补肾阴,运脾和
胃)
国医大师张锡纯:加味黄精汤
[组成] 黄精30克当归12克, 细生地30克, 夜交藤30克. 苍白术各10克, 青陈皮各10克, 甘草6克, 柴胡10克, 姜黄10克, 郁金10克, 薄菏3克
[功能] 养肝疏肝,滋补肾阴,运脾和胃。
[主治] 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证见胸胁满闷、胁下痞痛、舌红苔干,同时兼见胃脘不适、纳少便溏等,属肝肾脾胃同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消退之后体力未复者。
[用法]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
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两次服用,饭后2小时温服。
连服二剂,停药一天,每月可服20剂。
[加减] 大便溏薄者,酌减生地用量;血瘀明显者,可加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名日丹鸡黄精汤;气虚明显者,可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名日参芪黄精汤。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一种有效药物。
该方剂由苍术、白芍、柴胡、陈皮、炙甘草、山楂、枳壳、香附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健脾、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表现。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指由肝郁引起脾虚,脾虚引起脾胃失调而导致的脾胃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纳呆疲乏、舌苔白腻、脉虚弱等症状。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就是通过疏肝健脾、消食化滞的功效来调理肝脾,从而缓解或治愈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症状。
苍术、白芍是中药中常用的补脾药,能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脾的功能。
柴胡、陈皮、山楂、枳壳具有疏肝健脾、消食化滞的功效。
炙甘草则具有调和其他药物的作用。
香附具有温中理气、行气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的用法和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1剂,水煎服。
剂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剂量为10~15克,儿童每次剂量为5克左右。
治疗时间一般为1~2个月,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可以适量延长用药时间。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口干、口苦、恶心、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用药后1~2天内自行消失。
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总之,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有效药物,具有独特的治疗机制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持续跟踪自己的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中医学常见的一种证型,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痰湿内蕴、脾胃失调等症状。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疏肝健脾方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疏肝健脾方剂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中的应用及疗效。
我们来了解一下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表现。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口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这些症状常常是由于情绪不畅、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表明脾胃失调,肝郁气滞,痰湿内蕴,脾胃失调。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针对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表现而制定的。
它的基本原则是疏肝调情,健脾化湿,解郁通滞。
根据中医理论,疏肝可以调节情绪,健脾可以消化食物,改善脾胃功能。
疏肝健脾方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常用的疏肝健脾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汤、护肝消食汤、越鞠丸等。
这些方剂中所含药物均有疏肝健脾的作用,能够调节肝气,健脾化湿。
柴胡疏肝汤中的柴胡、黄芩、半夏等药物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改善脾胃功能;护肝消食汤中的茯苓、泽泻、白术等药物则有利于健脾化湿,消化食物。
这些药物的配伍应用可以使疏肝健脾方剂具有更好的疗效。
使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质,可以对疏肝健脾方剂进行调整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疏肝健脾方剂的疗效发挥。
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疏肝健脾方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疏肝调情,健脾化湿,改善脾胃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使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时,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补脾胃肝肾吃什么药最好

补脾胃肝肾吃什么药最好补脾胃肝肾是现代人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养生方面之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会有疲劳,食欲减退等情况,这些因为脾胃肝肾的不健康导致的。
今天,作为高级养生师,我将分享一些药材、食谱和偏方来补充脾胃肝肾。
一、补脾补脾是调养脾胃的第一步,补脾以健脾胃、益气血为目标。
以下是一些补脾的草药:1. 白术:单方或配伍都可,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2. 甘草:用量每次3-5克,水煎服。
3. 枸杞: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4. 蒲公英: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5. 山楂:每次10克,水煎服。
二、补胃补胃是指调理胃部消化功能,使其正常。
以下是一些补胃的草药:1. 人参:用量每次3克,水煎服。
2. 熟地黄: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3. 玉竹: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4. 大枣:用量每次10克,水煮服。
三、补肝肝主疏泄,常见的补肝草药如下:1. 当归:每次5克左右,水煮服。
2. 桂枝:每次3克左右,水煮服。
3. 牛膝:每次10克左右,味苦,不宜过量。
四、补肾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肾的补养十分必要。
以下是一些补肾的草药:1. 枸杞子:每次10克左右,水泡服或直接咀嚼食用,口味较甜。
2. 塔拉皮:每次10克左右,水煮服或泡茶。
3. 熟地黄:每次10克左右,水煮服,亦可用来保养肾。
5. 黄芪:每次3~6克,水煮服。
补脾胃肝肾的吃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以下分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食谱1. 一碗蕨根炒肉:蕨根性凉,肉性温,两者结合既能保持肠胃的温度,又能防止肠胃热化。
制作方法:蕨根煮热水焯一下头,捞出沥干水分备用;热锅凉油下肉,加盐、胡椒粉炒熟后放蕨根一起翻炒,加入少许酱油、醋、味精即可。
2. 香煎蒜酱鸡翅:鸡翅肉能够促进脾胃的吸收,蒜能助消化,兼具滋补作用。
制作方法:鸡翅洗净切成小块,加蒜泥,姜丝、盐、胡椒粉、淀粉等调料腌制10~15分钟;平底锅加热,放适量油和腌制好的鸡翅,煎至金黄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疏肝健脾补肾的中药疏肝健脾汤疗效好
导语:肝脏是身体的将军之官,肝脏健康了,身体才能够更舒服,如果肝脏不好,就很容易出现恶性,特别是吃了油腻的东西就想吐,平时吃饭也感觉不到
肝脏是身体的将军之官,肝脏健康了,身体才能够更舒服,如果肝脏不好,就很容易出现恶性,特别是吃了油腻的东西就想吐,平时吃饭也感觉不到香,疏肝健脾汤这味中药效果特别好。
一、疏肝健脾中药方
1、处方
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功能主治健脾疏肝。
主治肝脾不和。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功能主治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
处方组成
柴胡12克、枳壳12壳、川芎12壳、香附12克、郁金15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白术15克、黄芩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肾气虚加黄芪3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仙灵脾15克;兼血虚者加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白芍15克、丹参30克;兼阴虚者加生地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丹皮12克、炙鳖甲1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5克;兼瘀血者加穿山甲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兼有湿热者加制大黄15克、甘露消毒丹30克(包)。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