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最全版)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最全版)一、前言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二尖瓣狭窄进行性加重可导致严重症状及并发症出现(如:肺水肿、体循环栓塞、肺动脉高压)。
急性风湿热后形成二尖瓣狭窄估计至少需要2年,通常需5年以上的时间。
多数患者的无症状期为10年以上[1]。
根据北美洲对1 000例急性风湿热儿童2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65%的患者在从最初的风湿热痊愈后才出现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而在这些患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发生率达到12%[2]。
在我国,根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人数达到了250万[3]。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仍有大量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1.8‰,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3[4]。
先天性畸形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为二尖瓣狭窄的罕见原因。
二尖瓣狭窄早期表现为瓣膜交界边缘处发生水肿和渗出,随后纤维蛋白沉积使瓣膜边缘增厚,瓣膜交界处逐渐粘连、融合,进而二尖瓣口变小形成二尖瓣狭窄。
纤维性病变还可累及瓣下腱索和乳头肌,使其缩短和粘连,这也是导致二尖瓣狭窄的重要因素[5]。
正常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 cm2。
当瓣口面积<2.0 cm2时,即发生有意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瓣口面积减小至1.5~2.0 cm2属于轻度狭窄,1.0~1.5 cm2属于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 cm2时属于重度狭窄[6]。
当严重狭窄时,左心房压需高达20~25 mmHg(1 mmHg=0.133 kPa)才能使血流通过狭窄的瓣口。
升高的左心房压会导致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从而发生劳力性呼吸困难[1]。
当左心房压超过30 mmHg 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脏瓣膜病指南中并未再提出以上分级,而是根据二尖瓣瓣口面积的大小,将二尖瓣瓣口面积≤1.5 cm2定义为"严重狭窄",因为这种情况通常表示在正常心率时二尖瓣跨瓣压力梯度>5~10 mmHg。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47例临床观察

球囊扩张法行 P MV B 。结果
与术前 比较 , 后即刻 平均左 房压 、 术 二尖瓣 跨瓣压 差显 著下降 ( P<
0 O ) 术后第 3 .1 ; 天超声心动 图示 二尖瓣 口面积显著扩大 ( 0 O ) 心功 能明显改 善( 0 O ) P< . 1 , P< . 1 , 左 房内径 、 动脉收缩 压显著减小 ( 肺 P<0 0 .5或 < . 1 , 室 内径无显 著变化 ( 0 O )左 P>0 0 ) 6例 . 5 。4 患者平均随访 ( 1 ) 3 ±5 个月 , 左房内径 、 左室 内径 、 二尖瓣 口面积 、 动脉收缩压及 心功能与术 后第 肺 3天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t - e e a e f t e e e c cf ai n w r r ae t B y— s v n c s so wi s v r a i c t e e t td wi P MV r d al na g n to . MS h l i o e h i ga u l e lr i gmeh d n y
【 bt c】 O j te T vl t t hrt m adl gtm ee ia s ns ( S A s at r be i oea a es te n n r fc o mt eo s M ) cv u e h o r o e tf r t i l
wt eee a ict nt a dwt p ruaeu a onmia v v o l t( B i svr c c i i et i e t os l o t a u pa y P MV) M e o Fr h l f ao r e h e n bl r ll l s . t d o- h
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中远期疗效观察

s gecne [ 3 i l etr J .Cl ri ,20 ,2 () 0 ;20 ,2 n i Cado n l 0 4 7 9 :5 9 0 5 6
隔 穿 刺 球 囊 扩 张术 治 疗 风 湿 性 心脏 病 二 尖瓣 狭 窄 的 资 料 。结 果 :5 例 经 皮 二 尖 瓣 狭 窄 球 囊 扩 张 术 均 获 成 功 .左 房 9 平 均 压从 ( 7 5 ±7 5 ) mmHg降 至 ( 5 1 ± 5 7 ) mmHg ( 2.4 .4 1. 7 .8 P< 0 0 1 ,经 3 7年 随 访 , 二 尖 瓣 口 面 积 从 .0 ) ~ (. 2 . 0 m 加至 ( . 3 . 6 m ( < O 0 ) O 9 士0 2 )c 增 i 6 ±0 2 )c P . 1 ,肺 动 脉 收 缩 压 从 (5 7 1. 4 4 . ± 9 5 )mmHg降 至 (6 2 士 3. 4
( ) 6 — 6 0. 5 49 5
产 的 Ampazr 堵 器价 格 昂 贵 , 国 内 ( lte 封 尤其 是 在
经 济落后 的边远 地 区) 由 于经 济 原 因 较 难普 及 ,应 用 国产封堵 器 ( 北京 华 医 圣 杰科 技 有 限公 司)进 行 房 间隔缺损 的封 堵 介 入 治疗 ,成 为 最佳 选 择 。本 组
1.i 3 2 )mmHg ( < 0 0 ) P . 5 .再 狭 窄率 1 . 。 结论 :一 步 法 经 皮 球 囊 扩 张 术 治 疗 重 症 二 尖 瓣 狭 窄 成 功 率 高 。 中远 53
期 疗效 好 。
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陈炳煌;王焱;王挹青;陈慧敏;刘文辉;郑剑涛;董俊泽【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13)4【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13例年龄≥60岁的MS患者施行PBMV,其中10人接受5~12年中长期随访,收集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有关心脏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术后及随访5~12年测得参数:(1)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分别为:0.96±0.15 cm2、1.73±0.27 cm2、1.51±0.32 cm2(P<0.01),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2)二尖瓣跨瓣压分别为2.82±1.51 kPa、0.87±0.34 kPa、1.52±0.41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3)左房平均压分别为3.82±1.73kPa、1.81±0.95 kPa、2.16±0.52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100%,术后5~12年随访心功能仍维持在Ⅱ级以上者占80%,5~12年后再狭窄发生率20%.结论:PBMV治疗老年人MS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均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总页数】3页(P349-351)【作者】陈炳煌;王焱;王挹青;陈慧敏;刘文辉;郑剑涛;董俊泽【作者单位】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厦门市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相关文献】1.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25例临床分析 [J], 侯子山;马建国2.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肺功能的改变 [J], 张文琪;李树岩;李淑梅;刘万车;孙健;王莉;高爽;孙哲莹3.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J], 张学洪;邱波;陈斌4.利用现有设备及国产球囊导管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J], 蔡文阳;胡义民;沈观钦;李惠芳5.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康复的影响 [J], 马小丹;何瑞香;刘慧;贾莎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93例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93例
秦永文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应用乳胶尼龙网球囊导管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3例,女63例,男30例,平均年龄38岁。
成功90例结果表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方法之一。
【总页数】1页(P270)
【作者】秦永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 [J], 李霖;杨立华;黄创
2.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30例 [J], 周裔忠;盛国太;洪明;李华泰
3.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临床分析 [J], 范骞;邓锁琴;王子良;齐佳昕
4.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可行性及意义探究 [J], 林彬
5.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J], 白雪洋;白中乐;刘刚琼;王琎;洪晋;辜和平;李凌;董建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尖瓣狭窄

尖瓣狭窄【概述】绝大多数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风湿热的后遗症极少数为先天性狭窄或老年性二尖瓣环或环下钙化。
二尖瓣狭窄患者中2/3为女性。
约40%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患者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诊断】一.病史、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峻时端坐呼吸;极重者可产生肺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多于睡眠或活动后加重,可伴有咳痰,痰中带血,咯血,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下肢浮肿、尿少时,则呼吸困难可减轻。
二.体检发现:二尖瓣面容,口唇轻度紫绀。
心前区隆起,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细震颤,心界于第三肋间向左扩大。
心尖部S1亢进,辅助检查:呈拍击性,在胸骨左缘川〜W 肋间至心尖内上方可闻及开拍 音,若瓣叶失去弹性则亢进的 S1及开瓣音可消失;心尖部 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性,以左侧卧位, 呼吸末及活动后杂音更明显;肺动脉瓣 P2音亢进伴分裂; 在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H 〜川肋间闻短促的舒张早期泼水样 杂音,(Graham-Steell 杂音)深吸气时加强。
X 线检查示肺动脉干突出,左心房大,右心室大,左主支气 管上抬,食道可见左房压迹。
肺上部血管影增多、增粗,肋 隔角可见Kerley ' s 线。
ECG 示:P 波增宽0.11s ,有切迹, 右心室肥大;后期可有房颤。
UCG 示二尖瓣瓣膜增厚、粘连、 钙化,瓣口狭窄,左房、右心室腔扩大,心房可见血栓;多 普勒超声示二尖瓣下舒张期湍流频谱。
四.鉴别诊断:应与其他病因的二尖瓣狭窄鉴别。
【治疗措施】(一) 代偿期治疗适当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保护心功能;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防备链球菌感染与风湿活动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失代偿期治疗出现临床症状者,宜口服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右心衰竭明显或出现快速心房颤抖时,用洋地黄类制剂可缓解症状,控制心室率。
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一年以内者,应考虑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二尖瓣狭窄治疗新进展

二尖瓣狭窄治疗新进展
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狭窄,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目前,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近年来,一些新进展包括:
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该技术可用于一些中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通过在二尖瓣口放置支架和球囊,可以扩大二尖瓣口,改善心脏功能。
经皮瓣膜置换术:该技术是一种非手术治疗,通过在体外制作人工瓣膜,然后通过导管放置到患者的二尖瓣位置。
该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在一些患者中得到应用。
小切口二尖瓣修复手术:相比传统二尖瓣修复手术,小切口二尖瓣修复手术使用更小的切口,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三维打印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瓣膜情况,并设计出最佳的手术方案。
总的来说,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手术创伤大、手术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上述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机会,有望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改善生活质量。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伴重度钙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3 成 翼 娟 , 红 霞 , 宁 . 床 路 径 在 膝 关 节 镜 手 术 病 人 中 的 应 用 究 - 4 戴 宁 临
E] 巾华 护 理 杂 志 ,0 4 3 () 4 9— 9 J. 2 0 ,9 7 :8 4 .
E ] 周 颂 华 , 凤群 , 雪 飞 . 证 护 理 在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病 人 护 理 中 s 石 黄 循
循 证 护 理 有 利 于 提 高 整 体 医 疗 管 理 水 平 。传 统 护 理 病 人 住
院 后 没 有 标 准 化 的 工 作 流 程 , 意 性 大 , 病 人 在 住 院 期 间存 在 随 使
无 效 住 院 E , 作 效 率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有 很 大 的 差 距 。循 证 l工 ]
吴秀 兰 , 段 雯
摘 要 : 目的 ] 讨 风 湿性 心脏 病 ( HD 伴 重度 钙 化 的二 尖 瓣 狭 窄 ( ) 人 行 经 皮 二 尖 瓣 球 囊 成 形 术 ( B [ 探 R ) MS 病 P MV) 近 期 疗 效 及 安 全 的 性 。[ 法] 方 回顾 性 分 析 6 例 伴 重度 钙 化 的 M S病人 行逐 步球 囊 扩 张 法 P M V 治 疗 的 临 床 资料 。 [ 果] 3 B 结 术后 左 房 压 、 尖 瓣跨 辩 二
的 应 用 E] 护 理 研 究 ,0 7 2 (C :5 3 5 4 J. 2 0 . l5 ) 1 5 —15 . E] 蒋冬梅 、 署红、 6 王 张其 键 . . 床 路 径 在单 病 种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I] 等 临 -. j
现 代 护 理 , 0 4 l ( 2 : 0 9—1 8 . 2 0 ,O 1 ) 1 7 01 作者简介 李小 云(97 ) 奠. 西壮族 自治区桂林人 , 管护师 , 15一 , 广 主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