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ppt演示文稿
孤独症研究PPT模板

PATIENT MONITORING
WEEK 1
Mars is a cold place
Venus is nice name
WEEK 3
Mercury is the closest
Jupiter is the biggest
WEEK 2
Mars
Venus
First Phase
Second Phase
DEPOPULATION IN THE
WhVenILmLAodGeErnSlife
arrived, people left cattle jobs and left the
villages
RAPID GROWTH OF CITIES
Cities grew. We moved away from collectivism and focused on the self
333,000.00
Earths is the Sun’s mass
24h 37m 01s
Is Jupiter’s rotation period
386,000 km
Between Earth and the Moon
04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You can enter a subtitle here if you need it
Saturn is a gas giant and has
rings
TIMELINE
FIRST CIVILIZATIONS
You grew up and lived in groups of 150 people
WESTERN SOCIETY
Started talking about individualism as a person
孤独症及其治疗PPT课件

智力发育障碍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 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 力超常,出现“孤独症才能”,如在音乐、计算、推算 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超常表现。
第17页/共54页
(3)FOXP2基因:FOXP2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7q31。在胎儿和成人脑中高表达,参与人类语 言功能的发育。FOXP2的编码产物作为一种调 控因子,可诱导大脑神经元迁移后分化;突变 后影响了个体言语能力的发展。
第18页/共54页
(4)NRP2基因:位于2q34。NRP2已经证明 可引导轴突并控制神经细胞迁移。还可将皮质 和纹状体的信息整合并传送到目的地。通过对 169个汉族的孤独症患者家系的队列研究发现, 孤独症与NRP2基因的变异有关。
第7页/共54页
三、孤独症的认识过程
1
1943年,美国 医生、心理学家 利奥·凯纳首先提 出“早期婴儿孤 独症”的概念。 认为父母养育方 式不当是主要病 因。
2
20世纪60~70年 代,Rutter的研 究指出,孤独症的 行为是从出生到童 年早期的发育障碍 所致。由此,逐渐 把孤独症看作为是 一种躯体性的、与 父母抚育方式无任 何关联的发育障碍。
第30页/共54页
(3)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与催产素释放相关CD38基因:催产素不仅促进子宫平 滑肌收缩及产后乳母产乳;还广泛作用与大脑边缘系统,对依恋的形成、社交、 认知功能都有影响。许多研究均显示,催产素神经通路异常可以解释孤独症的许 多方面如重复行为、认知障碍、神经发育的改变等。其受体基因OXTR位于 3p25.3。研究表明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段rs2254298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 有关。而CD38作为一种细胞膜糖蛋白,在催产素的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D38基因位于4p15,其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相关。 第31页/共54页
(医学课件)孤独症演示课件

结合个案分析和家庭支持等多种手段,帮助孤独症患者 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05
孤独症的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理解和包容
家长需要了解和理解孤独症的症状和特点,以包容和耐心对待孩 子的行为和情绪。
提供安全环境
家庭应为孤独症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及有利于学习和发 展的家庭布局。
培养生活技能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技能,如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简 单家务等。
03
孤独症的病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
遗传因素在孤独症中的作用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 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孤独症的遗传率较高,家族 中有孤独症患者的人群中孤独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基因突变与孤独症的关系
孤独症患者往往存在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包括染色体异 常、非整倍体异常、单基因突变等。一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神经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和连接,从而 导致孤独症症状的发生。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孤独症患者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包括情绪调节、认知重 构和应对技巧。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孤独症患者提高社 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小组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帮助孤独 症患者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孤独症患者的社交技能缺陷,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 ,包括观察、表达、倾听、解决冲突等技能的培养。
学校支持
个性化教育计划
学校应为孤独症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 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专业的教师
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引导 和管理孤独症孩子的学习。
(医学课件)儿童孤独症-ppt演示课件

1
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心理、社会方面
广泛发育延迟或偏离的发育性障碍。 最早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卡内 (1938)观察到这类患儿,于1943年报导 10例。 1968年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Rutter 分析文 献后提出:孤独症的四个特点①缺乏社会化 的兴趣和反应;②言语损害(从缺乏语言到 独特的言语方式);③怪异的行为,如刻板、 仪式、强迫行为等;④早发:起病于38个 月内。
.
13
总之,有关神经生化改变与
病因关系的研究报告甚多, 但目前尚未见有公认的结论。
.
14
神经电生理研究
10%~83%的患儿有脑电的异常,慢波增多,
但未发现特异性改变。 围产期并发症 患儿围产期并发症较多,但大样本、跨国际的 研究,也很难发现其明确的因果关系。 感染中毒因素 现代研究发现患儿合并或有病毒感染者较多, 有的患儿血内泡疹病毒或其他病毒抗体等明显 增多。再者,许多研究报导近20多年来,世界 各地的患病率增加。有人推测与现代病毒感染 增加可以有关。
.
9
形态学研究
脑影像学检查:不少研究者对患儿作过CT, MRI,PET(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SPECT(单光子计算机扫描成像) 等检查, 大多数未发现异常,个别报导不同脑区,如: 额、顶叶,丘脑、小脑,脑干等有不同程度 的损害。 病理解剖发现:鲍曼等(1985)报导1例, Ritvo等(1986)报导4例病理解剖发现杏 仁核、小脑、海马等神经细胞有结构改变。
.
11
脑中DA(多巴胺受体)系统影响行 为及多种功能,如认识、动作、吃 喝、性、选择性注意等。对孤独症 脑脊液及血浆中DA的代谢产物的研 究,发现其升高或正常。但用神经 阻滞剂对DA受体阻滞后,可控制其 过度活动刻板、攻击和自伤等行为。
儿童孤独症-演示课件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游戏
通过与儿童孤独症患者进行互动性的游戏,帮助他们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合 作意识和规则意识。
社交故事
针对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社交障碍,运用社交故事法帮助他们理解社交场合中的规 则、意图和情感表达。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家庭支持
家长需要为儿童孤独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陪伴、 沟通、鼓励和帮助等,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
生活技能培训
为孤独症患者提供生活技能培训,包括独 立生活、财务管理、社交技能等。
社会融入
鼓励孤独症成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 社会意识和接纳程度,促进社会融入。
06
儿童孤独症的预防与筛查
孕期及孕前预防措施
1 2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 期问题,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发现并干预。
02
预防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包括孕期保健、婴儿期母乳喂
养、定期健康检查等,以降低孤独症的发生风险。
03
早期干预
对于疑似孤独症的儿童,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如行为干预、药物治
疗和特殊教育等,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而且可能会面临情感和经济压力。
发病率:孤独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 升趋势,据估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超过 7000万人受到孤独症的影响。
对儿童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可能面临社交、 情感和认知方面的挑战,可能导致学习和成 长困难。
02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倾向
研究显示,儿童孤独症的家族聚集现象明显,存在多个遗传 因素影响。
家庭参与
强调家长在特殊教育过程中的积极 参与,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进步。
(医学课件)儿童孤独症-演示课件

孤独症儿童往往难以使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如用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要点三
孤独症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重复的行为和仪式,如不断地拍手、旋转物体或拒绝改变常规习惯。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行为和仪式
孤独症儿童的兴趣爱好往往非常有限,只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感兴趣。
兴趣狭窄
孤独症儿童往往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人。
社交游戏
社交故事
社交技能训练课程
利用故事情境,让儿童孤独症理解社交规则和社交情境,提高他们的社交适应性。
通过专门的课程,教授儿童孤独症基本的社交技能,如打招呼、交流、解决冲突等。
03
社交技能训练
02
01
药物治疗
针对儿童孤独症的伴随症状,如焦虑、抑郁等,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家庭治疗等,提高儿童孤独症的情绪调节和社会适应性。
感官异常
孤独症儿童可能使用不连贯的语言、缺乏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难以理解和表达情感和需求。
孤独症儿童可能对某些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不断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
孤独症儿童可能对某些声音、光线、触觉等感官刺激特别敏感或迟钝,导致不适或行为异常。
02
病因探讨
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孤独症有家族聚集现象,并与多个基因相关。部分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发育异常,增加孤独症的风险。
01
02
03
04
治疗与干预
关键反应训练
针对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进行干预,提高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行为矫正疗法
通过正向强化或负向惩罚的方式,纠正儿童孤独症的行为问题,如社交障碍、刻板行为等。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ppt课件

行为疗法
强化行为疗法
通过奖励正向行为,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消退法
逐步减少对问题行为的关注和反应,促使儿童自行调整行为。
行为疗法的效果
行为疗法在处理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但需耐 心实施,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综合应用。
家庭与社区支持
1 2 3
提供家庭支持
为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资源, 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05
研究展望与未来方向
深入研究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
遗传因素
01
深入研究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与基因变异的关系,探索遗传因
素在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
02
研究环境因素对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如孕期和围产期
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交环境等。
神经生理机制
03
探讨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了解大脑结构和功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
•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概述 •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 干预与治疗方法 • 预防与教育策略 • 研究展望与未来方向
01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孤独症 儿童在情绪、行为和社交等方面 出现的不适应、不适当的行为。
特征
问题行为常常表现为自我刺激、 攻击性、逃避、刻板等,对孤独 症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负 面影响。
药物治疗并非针对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且可能带来副作用和依赖性。因此,药 物治疗应作为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帮助孤独症儿童识别和应对问题
行为。
心理动力疗法
探索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情 感体验,促进自我认知和情感表
(医学课件)孤独症演示课件

孤独症演示课件•孤独症概述•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孤独症的治疗干预措施•孤独症的社会支持系统目•孤独症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录01孤独症概述孤独症的定义02孤独症多发于儿童期03孤独症患者通常表现出沟通障碍、社交障碍和重复性行为孤独症的发病率01孤独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02孤独症在男孩中的发病率高于女孩03孤独症在家庭中存在遗传倾向孤独症的主要症状孤独症患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缺乏眼神接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受限社交障碍语言障碍重复性行为兴趣狭窄孤独症患者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有些甚至没有口语能力孤独症患者常常表现出重复性行为,如不断旋转、拍打或反复进行某些游戏孤独症患者的兴趣范围可能非常有限,只对某些特定事物感兴趣,缺乏对其他事物的兴趣02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多项研究表明,孤独症在家庭中具有聚集性。
若有一名亲属患有孤独症,个体患有孤独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家族遗传倾向已发现多个与孤独症相关的基因变异,包括脆性X综合征、Shank3基因等。
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神经发育和社交互动能力。
基因变异遗传因素孕期感染孕妇在孕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增加孤独症风险。
出生时并发症出生时出现缺氧、感染等并发症可能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孤独症风险。
环境因素大脑结构异常孤独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可能存在异常,如脑体积增大、皮质异常增厚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神经网络连接异常,影响社交和沟通技能。
神经化学因素与孤独症相关的神经化学因素包括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孤独症症状。
神经生物学因素孕期和婴幼儿期的营养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若缺乏关键营养素(如叶酸、碘、锌等),可能影响神经细胞发育和功能,增加孤独症风险。
营养不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善孤独症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营养因素03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社交沟通障碍孤独症患者在社交场合或与他人交往时,存在沟通障碍,如缺乏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难以建立和维持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语言,比如重复对方说过的
话或者重复电视里看到的动画片;只和别人谈自己喜欢的话题;不会
回答问题比如,“谁,什么,哪里”的问题;在游戏时不会模仿其
他孩子的动作,不会做一些有“想象力”的游戏,比如不会把椅
子放成一排、把椅子当成火车来玩。
社交方面: 不能很好的保持对视;不会运用他们的面部表情
孤独症症状
话语上,由双语构成,语调,平板无变 化。喃喃自语和放射语言较多,与治疗 者语言、思想交流几乎没有。活动盲目, 控制力差,表情冷漠,感情只能断续地 表现出来,对治疗者的鼓动反应反应稀 少,基本上漠不关心,几乎没有自发的 主动性;治疗者视线很难和其接触,游 玩的内容与兴趣狭窄有关,形式固定!
字之后,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说「拿过来」。只要
将每个单字,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孩子就能听得懂。
当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之后在用之前方式来和孩子说
话
行为异常处理的前提 在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之前,先要
了解他的行为背景与动作语言有何意义。 注意细心观察、耐心探询,并且要有随 时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和灵活脑筋。 自闭儿与自闭儿彼此之间个别差异 相当大,也许这个孩子的增强物,却是 另外一个孩子的反增强,所以在用行为 改变技术处理孩子问题时,一定要针对 孩子的具体情况再实施方案。
应以简短且浅显易懂的单字清楚地对孩子说
和孤独症孩子交谈的时候,要掌握的诀窍在于尽
可能使用简短又浅显易懂的字句。
例如若是想要传达「先去把手洗干净,然后再来
吃饭」的意思时,就先告诉孩子说「去洗手」,等孩
子把手洗干净后,再跟他说「来吃饭」,这样清楚简
洁的方式,孩子就能理解。
若想要求孩子「把碗拿过来」,就在讲完「碗」
和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不知道如何用肢体语言来索要事物;
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身体不适;不能和同龄孩子建
立并保持友谊;不能主动分享感受。
行为方面: 对一种事物“着魔”,比如喜欢旋转一个物品、
把塑料小人排成一排、或记住所有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名字等;喜欢
规律的生活,不喜欢一贯的日程安排被改变或打乱;在玩游戏方面
自闭症儿童面临的问题
社会交往障碍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 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 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 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 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 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 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
孤独症ppt演示文稿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简称PDD),以严重的、广泛 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为 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DSM-IV-TR》将 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 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 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 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 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自闭症最典 型的特征是社会交流障碍, 这是自闭症患儿面临的最 大问题。
三、周围环境上:
要尽量温馨舒适,让孩子喜欢。
在物品的摆放上,要有条理、不零乱。因 为舒适的环境也会降低不良情绪、行为的产生, 同时也更容易让孩子养成物好习惯。
四、社会环境上:
家长要积极去向相关政府部门为孩子争取
应有的权益,这样,孩子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
更容易生活。
精神统合疗法(PIT)的治疗过程
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到不安。同时,长
期不良情绪行为的影响更容易让自闭症孩子产生叛逆
行为。在生活中平和的相处模式,也容易平缓孩子的
不良情绪。
二、自闭症孩子能力培养上:
行为的规范与情绪的稳定高于学业、社交等能力
。
自闭症儿童不同于其他孩子,只有在自闭症孩子首先 能保证不影响别人,不违反一些社会规则的前提下, 才能更容易被大众和社会所接纳。
心相连,塑奇迹
用“心”去交流 一般人总以为自闭儿无感情、没反
应。但是与之相处,妳会发现他们天真、 单纯、敏感,以“心”与人相交。真诚 的待他,将赢得他的注意及信赖。固定 模式的教法,且坚持妳的原则,最后妥 协的会是“他”。
爱,用心写的故事
有一个小孩,从生出来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较之其 他小孩,他更少说话,对刺激反应不大,爱一个人发 呆,对别人不感兴趣。总之,他很少关注别人和外在 事物。后来,经过诊断,他得的是自闭症,也叫孤独 症。知道这个情况后,他的父亲很难过,但却没有放 弃,自小起,他就花很多时间和他儿子玩,想进入孩 子的世界,可是一直没有效果,后来,孩子上学了, 他就在孩子上学经过家门口的时候穿着卡通服,来吸 引孩子注意,可谁知孩子一点都感兴趣,这样,他还 是没有选择放弃,日积月累,邻居被他的行为感动了, 于是有一天,当孩子打开家门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外 面多了很多穿卡通服的人,当时,他就笑了。爸爸看 见了,就更加坚定了,多年后,那个自闭症孩子终于 走出自己世界,回到社会上来了。
有他们自己的“一贯方法”,一旦被打乱就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
感统方面的失调,比如对灯光、声音、味道的多度或过低承受能
力。
其他方面 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该
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 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 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 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 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 以上是自闭症儿童平时的一些症状 表现,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或 者有这方面的倾向,家长要提高警惕, 及时向专家咨询,谨防儿童自闭症
交流障碍1.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 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 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 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 己的意愿。
解决孤独症问题该怎么办 ?
一、亲子关系上:
做好他*的角色,少做老师的角色
因为在带自闭症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者的焦虑
对自闭儿童的治疗,是一个分阶段性的治疗! 1.对儿童自闭世界的尊重和理解 2.儿童自闭世界的参与与共事 3.引入新的世界及扩大共同的快乐感 4.开启积极关心治疗者的心灵“窗口”,鼓励
与他人交流的意愿。 5.双方在感情、要求上的表达及其对抗。 (材料来源:自闭症儿童的精神统合疗法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