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考试海洋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公考 海洋知识的考点

公考 海洋知识的考点

公考海洋知识的考点
公务员考试中涉及海洋知识的考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地理:如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基本特征、地理位置、重要海峡与运河(如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主要岛屿与群岛、海陆分布及海岸线类型等。

2.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鱼类、贝类、藻类等水产资源,以及鲸鱼、海豚等珍稀保护动物)、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锰结核、深海矿藏等)、能源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与利用等。

3.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如海洋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海洋保护区建设、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珊瑚礁保护、赤潮现象及其防治等。

4.海洋法与国际海洋事务: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国际海底区域及其开发管理规定等。

5.海洋科技与发展战略:例如海洋观测技术、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或全球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规划(如“蓝色经济”、“海洋强国”战略等)。

6.海洋气象与灾害:包括海洋气候特点、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台风路径与影响、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海洋气象学知
识,以及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公考中海洋知识的具体考点会根据当年的考试大纲和题目设置而变化,考生需要结合最新的考试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海洋学基础知识(大纲解释)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考试海洋学基础知识(大纲解释)

(一)海洋科学1.[掌握]: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其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了解]:海洋科学的分支及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海洋科学的分支:海洋科学体系既有基础性科学,也有应用与技术性研究,还包括管理和开发研究。

基础性科学的分之学科: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

属于应用与技术研究的分支有卫星海洋学、渔场海洋学、军事海洋学、航海海洋学、海洋声学、光学与遥感探测技术等。

管理开发方面的分之有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海洋法学、海洋监测与环境评价、海洋污染治理等。

(海洋科学导论P5)海洋科学研究有以下明确特点:首先是它明显的依赖于直接观测;其次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第三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和总体化的研究趋势日趋明显。

(二)地球运动和结构2.[熟悉]:科氏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科氏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差别地球自转偏向力(简称地转偏向力),是指地球上一切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而发生偏向的一种力。

这种水平运动的偏向力,最早是法国数学家科里奥利加以研究和确定的,故又称科里奥利力。

由物理学知道,如果质点相对于以匀角速转动的参照系运动,则该质点要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该惯性力依赖于相对速度和参照系的转动角速度以及质点的质量,这种惯性力称为科里奥利力。

同理,由于地球的自转,当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对于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感到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设想物体受到一力的作用,此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也就是物理学中的科里奥利力。

3.[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及内部和外部圈层的构成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海洋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海洋生物B. 海洋物理、化学、地质和生物现象C. 海洋气象D. 海洋资源开发答案:B2.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A. 70%B. 60%C. 50%D. 40%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浮游植物B. 浮游动物C. 深海热液喷口D. 森林答案:D4.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什么?A. 蓝鲸B. 大白鲨C. 巨型乌贼D. 珊瑚礁答案:A5.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哪里?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答案:A6. 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海洋污染B. 海洋温度升高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D. 海洋盐度变化答案:C7. 海洋中的“珊瑚白化”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珊瑚自然老化B. 珊瑚疾病C. 海洋温度升高D. 海洋酸化答案:C8. 海洋中的“赤潮”现象通常与哪种环境因素有关?A. 海洋污染B. 海洋酸化C. 海洋温度升高D. 海洋盐度变化答案:A9. 海洋中最大的洋流是什么?A. 墨西哥湾流B. 印度洋流C. 黑潮D. 北大西洋暖流答案:A10. 海洋中“海啸”现象通常是由什么引起的?A. 地震B. 火山爆发C. 飓风D. 气候变化答案:A11. 海洋中的“潮汐”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地球自转B.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C. 地球公转D. 海洋温度变化答案:B12. 海洋中的“盐度”是指什么?A. 海水中的盐分含量B. 海水中的氧气含量C. 海水中的氮气含量D.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答案:A13. 海洋中的“上升流”现象通常发生在什么地方?A. 赤道附近B. 极地附近C. 海洋中脊附近D. 海洋盆地附近答案:A14. 海洋中的“深海热液喷口”通常含有什么?A. 高温海水B. 富含矿物质的热水C. 低温海水D. 富含氧气的热水答案:B15. 海洋中的“海冰”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A. 赤道附近B. 极地附近C. 热带地区D. 温带地区答案:B16. 海洋中的“海山”是什么?A. 海底山脉B. 海底火山C. 海底平原D. 海底峡谷答案:A17. 海洋中的“海沟”是什么?A. 海底山脉B. 海底峡谷C. 海底平原D. 海底火山答案:B18. 海洋中的“海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A. 加剧全球变暖B. 调节全球气候C. 导致全球变冷D. 没有影响答案:B19. 海洋中的“海啸”预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A. 通过监测海底地震活动B. 通过监测海面温度变化C. 通过监测海面盐度变化D. 通过监测海面风速变化答案:A20. 海洋中的“珊瑚礁”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A. 提供食物B. 提供栖息地C. 调节海洋气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海洋中的“海洋酸化”可能带来哪些影响?A. 珊瑚礁退化B. 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C. 海洋生物生长速度减慢D. 海洋盐度增加答案:ABC22. 海洋中的“上升流”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B. 增加海洋营养物质C. 减少海洋污染D. 增加海洋温度答案:AB23. 海洋中的“潮汐能”可以用于哪些用途?A. 发电B. 导航C. 渔业D. 航运答案:A24. 海洋中的“海冰”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A. 反射太阳光,降低地球温度B. 吸收太阳光,增加地球温度C. 影响海洋环流D. 没有影响答案:AC25. 海洋中的“深海热液喷口”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A. 提供能量B. 提供矿物质C. 形成特殊的生物群落D. 没有作用答案:ABC26. 海洋中的“海山”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A. 提供栖息地B. 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C. 影响海洋环流D. 没有作用答案:ABC27. 海洋中的“海沟”对海洋地质活动有什么影响?A. 增加地震活动B. 增加火山活动C. 减少海洋地质活动D. 没有影响答案:AB28. 海洋中的“海流”对海洋生物分布有什么影响?A. 影响海洋生物的迁徙路线B.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范围C. 减少海洋生物的多样性D. 没有影响答案:AB29. 海洋中的“海啸”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A. 破坏沿海基础设施B. 引发洪水C. 造成人员伤亡D. 没有影响答案:ABC30. 海洋中的“珊瑚礁”对人类社会有什么价值?A. 提供渔业资源B. 提供旅游资源C. 保护沿海地区免受海浪侵蚀D. 没有价值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 海洋中的“海洋酸化”是由于海洋污染引起的。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大全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大全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大全
一、海洋基础知识
1.什么是海洋?它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多少?
2.介绍海水的组成成分及特点。

3.什么是盐度?如何测量海水的盐度?
4.海水的密度和深度有何关系?
二、海洋生物学
1.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2.什么是珊瑚?它的形成和作用是什么?
3.海洋中最常见的鱼类有哪些?它们的生存环境是什么?
4.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海洋地理
1.介绍世界五大洋及其位置。

2.海岸线和海岛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海底地形?有哪些主要的海底地形?
4.介绍海洋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2.什么是海洋渔业?全球渔业资源是否丰富?
3.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4.海洋能源利用的方式及发展趋势有哪些?
五、海洋环境保护
1.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危害。

2.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列举一些保护海洋的具体措施。

3.什么是海洋保护区?其作用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4.介绍全球海洋保护组织及其主要工作。

以上是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库的大全,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参考文献
- 某某某,'《海洋生物学教程》',XX出版社,2000
- XXX,《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论》,XX出版社,2015
- YYY,'《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方案》',XX出版社,2018。

海洋知识竞赛活动的答案

海洋知识竞赛活动的答案

海洋知识竞赛活动的答案
一、海洋基础知识
1.1 海洋的面积是全球陆地面积的几倍?
海洋的面积是全球陆地面积的4倍。

1.2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1.3 海水的含盐量约为多少?
海水的平均含盐量约为3.5%。

二、海洋生物
2.1 以下哪种动物被称为“海洋之鹰”?
a)海鹰
b)海龟
c)海鳗
d)鲨鱼
正确答案:d) 鲨鱼
2.2 海豚属于以下哪一类动物?
a)鱼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
正确答案:b) 哺乳动物
2.3 珊瑚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珊瑚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碳酸钙。

三、海洋地理
3.1 以下哪个海域位于太平洋?
a)印度洋
b)地中海
c)红海
d)南海
正确答案:d) 南海
3.2 以下哪个大洋没有与南极洲接壤?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正确答案:a) 太平洋
3.3 阿拉斯加的冰川主要倾注在哪个海洋?阿拉斯加的冰川主要倾注在北冰洋。

四、海洋环境
4.1 海洋中的。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基础知识笔试.doc

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基础知识笔试.doc

2008年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基础知识笔试大纲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基础知识笔试是根据人事部和国家海洋局有关规定,结合海洋工作实际需要,对应聘局属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的海洋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测试。

一、笔试形式与题型(一)笔试方式及分值:闭卷考试。

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海洋基础知识占40 分,职业能力测试占60分。

(二)笔试用时:海洋基础知识笔试60分钟,职业能力测试90分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三)试卷题型:海洋基础知识笔试题型可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职业能力测试题型为选择题。

二、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黑体字为知识点)(一)海洋管理与海洋法律法规基本知识***1、相关职能职责: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应聘单位职责和主要任务*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背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3、领海和毗连区:领海领海基线无害通过毗连区的宽度毗连区的管制权**4、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过境通行制**5、群岛国:群岛国概念群岛水域概念群岛海道通过权***6、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概念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与义务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界限的划定***7、大陆架:大陆架概念沿海国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其他国家在大陆架的权利与义务大陆架的宽度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大陆架界限的划定大陆架界限委员会**8、岛屿:岛屿概念岛屿制度***9、公海:公海自由登临权紧追权***10、国际海底区域:概念支配国际海底区域的原则国际海底管理局*11、国际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海洋法法庭***12、海域使用管理基本概念:海域海域使用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临时海域使用*13、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原则海洋功能区划与相关规划关系**14、海域权属管理: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海域使用权登记海域使用权期限填海项目管理**15、海域有偿使用:海域使用金海域使用金减免*16、海域使用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责任和措施海域使用法律责任***17、海洋环境保护基本概念:《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范围授权监管部门和职责海洋环境污染损害*18、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沿海地方各级政府的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19、海洋生态保护:重点保护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20、防治陆源污染:陆地污染源入海排污口设置禁止、严格限制和严格控制排放的污染物污水处理**21、海洋工程污染: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工程建设*22、废弃物倾倒:倾倒许可制度海洋倾倒区选划原则与分类废弃物分类禁止倾倒的物质倾倒概念海上焚烧概念参考书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张海文、李海清等编写,海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二)海洋科学基本知识***23、海洋科学:概念研究的对象与特点体系***24、世界海洋的分布:海陆比例大洋划分深度***25、中国近海:海洋的划分面积特点海岸线***26、海底地貌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陆坡大陆隆中央主脊大洋盆地*27、海洋矿产资源:滨海砂矿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热液硫化物锰结核**28、海水物理性质: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海水的热性质*29、中国近海海冰和海洋温度分布:海冰的分布海冰的年变化海洋温度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30、海水的成份:主要成份微量元素营养成份气体成份*31、海洋化学污染:海洋化学污染物海洋化学污染要素*32、海洋动力要素:海流要素海浪要素潮汐要素*33、海洋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海面风*34、海洋环境分区:浅海区大洋区**35、生物多样性:概念内容层次*36、海洋生物生态类群: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37、赤潮:定义类型成因发生过程*38、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鱼类资源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资源海洋植物资源参考书目:《海洋科学导论》(冯士莋、李凤歧、李少菁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说明:笔试知识点分三个层次,分别为“一般性了解”(使用*标识)、熟悉(使用**标识)和掌握(使用***标识)。

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

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

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一、海洋基础知识1.什么是海洋?2.请简述海洋的地理分布特点。

3.介绍一下海水的成分和性质。

4.什么是海水的盐度?如何测量海水的盐度?5.什么是海水的密度?密度与温度、盐度之间有何关系?6.请简要介绍海水的循环过程。

7.请简述海水的运动特点及其影响。

8.什么是海浪?海浪的形成原因是什么?9.介绍一下潮汐及其形成原因。

10.请简述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二、生物海洋学1.什么是海洋生物学?2.请简述海洋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特点。

3.介绍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特点及生态作用。

4.什么是海藻?请简述海藻的分类及生态作用。

5.介绍一种海洋鱼类的分类、特点及生态作用。

6.什么是珊瑚?简述珊瑚的特点及在海洋生态中的作用。

7.请简述海洋生物的适应策略。

8.什么是海洋食物链?请简述海洋食物链的结构及作用。

9.介绍一种海洋生态系统并分析其稳定性。

10.什么是生态位?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有何作用?三、海洋环境保护1.什么是海洋环境保护?2.请简述海洋污染的类型及来源。

3.介绍一种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4.介绍目前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5.什么是海洋保护区?请简述海洋保护区的作用和管理方式。

6.介绍一种海洋生态恢复工程及其效果。

7.请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保护措施。

8.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何影响?9.介绍一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及其意义。

10.请简述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什么是海洋资源?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海洋资源。

2.请简述海水的开发利用方式及其应用领域。

3.介绍一种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及其优势和劣势。

4.什么是海洋渔业资源?请简述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5.介绍一种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储量和开发利用方式。

6.请简单介绍海洋药物资源的价值和开发前景。

7.什么是海洋旅游资源?请简述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危机。

预报中心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

预报中心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

预报中心海洋基础知识笔试大纲
1、海洋工程污染: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洋工程建设限制要求
2、海洋科学:概念;研究的对象与特点;体系
3、世界海洋的分布:海陆比例;大洋划分;深度
4、中国近海:海洋的划分;面积;特点;海岸线
5、海底地貌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陆坡;大陆隆;中央主脊;大洋盆地
6、海水物理性质: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海水的热性质
7、中国近海海冰和海洋温度分布:海冰的分布;海冰的年变化;海洋温度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8、海水的成分:主要成分;微量元素;营养成分;气体成分
9、海洋化学污染:海洋化学污染物;海洋化学污染要素
10、海洋动力要素:海流要素;海浪要素;潮汐要素
11、海洋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温度;海面;风
12、海洋环境分区:浅海区;大洋区
13、赤潮:定义;类型;成因;发生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对海洋基础知识认知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将知识点划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明白并理解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

【熟悉】——清楚地知道相关知识点,认知的程度比较深刻。

【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①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某一知识点的认识;②解释: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或概述;③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即预期的结果。

第一部分:海洋科学基本知识(一)海、洋概观1.[掌握]: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熟悉]:海和洋的主要特征洋: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一般>2000m;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被陆地围隔成的形态各异的小水体。

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m以内。

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

海湾: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

海峡: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了解]: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当潮波传入不同形态的海区,将有不同的波动形式,如果是窄长半封闭海湾,由于湾顶的反射将形成驻波;若在半封闭的宽海湾,因科氏力对潮波运动的影响不能忽略,潮波成为旋转潮波;当在长海峡中传播,由于地转效应也使潮波发生变形。

在不同形态的海区,潮流、潮汐的变化规律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相近的海区,潮差及潮时都可能不一样,潮汐动力理论对这些现象能给出很好的解释。

海洋按照位置的分类:海的分类(按所处位置):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红海和加勒比海。

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陆间海和内海一般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大洋有明显差别。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白令海等。

世界大洋按照位置的分类: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1、渤海:内陆海,从老铁山角(老铁山头)至蓬莱角(登州头)联线与黄海为界。

面积7.7万km2,平均深度18m,最深83m。

2、黄海:半封闭浅海,南界为启东嘴至济州岛连线与东海相接。

面积38万km2,平均深度44m,最深超过100m。

地形中央凹地。

3、东海:太平洋边缘海,水域辽阔,面积77万km2,平均深度370m,最深2719m。

4、南海:太平洋边缘海,350万km2,平均深度1212m,最深5377m。

属于深海,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盆地等形态相当齐全。

[了解]:中国近海各海区所属海洋类型一、渤海渤海是中国内海。

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性的一个浅海。

它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沟通;其北、西、南三面均被陆地包围,即分别邻接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

渤海海峡北起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南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角,宽度约106km。

渤海的总面积为24,海区平均水深仅18m,最深处也只有83m,位于7.7km10老铁山水道西侧。

渤海海岸以粉砂淤泥质海岸占优,尤以渤海湾与莱州湾为最。

黄河口附近的三角洲海岸,则是比较典型的扇状三角洲海岸。

辽东半岛西岸盖平以南,小凌河至北戴河,鲁北沿岸虎头崖至蓬莱角等几段,属基岩沙砾质海岸。

二、黄海黄海是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一个半封闭的浅海。

因古代黄河在江苏北部入海时,携带大量泥沙而来,使水色呈黄褐色,从而得名。

黄海北界辽宁,西傍山东、江苏,东邻朝鲜、韩国,西北边经渤海海峡与渤海沟通,南面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东海相接,东南面至济州海峡。

习惯上,以山东半岛的成山角与朝鲜半岛的长山串连线为界,将黄海分为两部分:北黄海和南黄海。

黄海南北长870公里,东西宽约556公里,最窄处193公里,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其中北黄海面积241013.7km ⨯,南黄海面积更大,为24109.30km ⨯ ,比渤海大3倍多。

黄海海底为一近南北向的浅海盆,西、北、东三面向中部及东南部倾斜,坡度较缓,平均坡度为0°01′21〃,中部水深约60~80米,最大水深位于济州岛西北,可达140米。

平均水深44米,具西浅东深,北浅南深的特征。

黄海海岸类型复杂。

沿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多为基岩沙砾质海岸或港湾式沙质海岸。

苏北沿岸至长江口以北以及鸭绿江口附近,则为粉砂淤泥质海岸。

三、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

为一西有宽广陆架、东有深海槽,兼有深浅海特征,海况十分复杂的海区。

位于中国近海的中部,西接中国大陆,北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和黄海相连。

东北部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半岛南端连线为界,并经对马海峡及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

东以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诸岛连线与太平洋相隔。

南以福建、广东省交界线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南端猫鼻头连线与南海为界。

面积约241077km ⨯,相当于黄海的2倍,渤海的10倍。

平均深度约为370m,最大水深2719m ,位于台湾东北方的冲绳海槽中。

东海岛屿众多,东部各岛间有一系列海峡、水道与太平洋相通。

东海沿岸的最大海湾为杭州湾。

流入东海的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瓯江和浊水溪等。

其中以长江的径流量最大,为东海沿岸低盐水的主要来源。

海岸类型北部多为侵蚀海岸,但在杭州湾以南至闽江口以北,也间有港湾淤泥质海岸。

南部在北纬27度以南,则有红树林海岸,属于生物海岸的一种;台湾东岸则属于典型的断层海岸,陡崖逼临深海,峭壁高达数百米。

四、南海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

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位居热带,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陆架富石油。

盛产鱼、虾和名贵海产。

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

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

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它的面积最广,约有251035km ⨯,几乎为渤、黄、东海面积总和的3倍。

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m ,最深处在马尼拉海沟南端,可达5377m 。

北部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注入。

南海岸线绵长,曲折多变,形态类型更为复杂,但以各种形式的生物海岸占优势,如众多的红树林海岸和各种形式的珊瑚礁海岸。

珠江口附近属于三角洲海岸,但以多汊道多岛屿为特色。

3.[掌握]:世界大洋按照位置的划分及各大洋形态特征世界大洋的划分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其北侧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接;东边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68°W)与大西洋分界;西以经过塔斯马尼亚岛的经线(146°51E)与印度洋分界。

印度洋与大西洋的界线是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20°E)。

大西洋与北冰洋的界线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尔辰角经冰岛、过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的连线。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世界最小、最浅、最寒冷的大洋。

世界各大洋形态特征1)、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面积的1/2;平均深度4028m,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

海底地形:东部洋脊为主;东北部为洋盆,上有断裂带;中部海山集中,群岛很多;北部和西部多岛弧、海沟和边缘海。

2)、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3627m。

海沟4个,最深9218m。

洋脊横贯南北。

赤道窄,分南北大西洋,海岸形态:南:平直无附属海;北:迂回曲折,多岛屿、港湾和附属海3)、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过大西洋,平均3897m。

最深7450m。

“入”字型洋脊:由南而北扩张速度减小。

4)、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深最浅,平均1200m。

有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

具有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1000km。

[了解]:“南大洋”的概念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靠近南极洲的那一片水域,在海洋学上具有特殊意义。

它具有自成体系的环流系统和独特的水团结构,既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又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从海洋学(而不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一般把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在1970年的会议上,将南大洋定义为:“ 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二)海岸带和海底地形4.[掌握]:海岸带、潮间带等概念[熟悉]:海岸带组成[了解]:海岸带类型海岸带概念: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

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

海岸带组成: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或称之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概念: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

海岸带类型: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将我国海岸分为河口岸、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和红树林岸等六种基本类型。

5.[掌握]:大陆边缘类型及各部分的名称大陆边缘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特征: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按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

稳定型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部分组成.大陆架简称陆架,亦称大陆浅滩或陆棚。

根据1958年国际海洋法会议通过的《大陆架公约》,大陆架定义为“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以及“邻近岛屿与海岸的类似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

依自然科学的观点,大陆架则是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