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合集下载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2019-5-18
谢谢观赏
5
槐米中芦丁的提取
槐米(槐树Sophora japonica L. 花蕾)加约6倍 量水,煮沸,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至 pH8~9,在此pH条件下微沸20~30分钟,趁热 抽滤,残渣同上再加4倍水煎1次,趁热抽滤。 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为5, 搅匀,静置24小时,抽滤。沉淀物水洗至中性, 60℃ 干 燥 得 芦 丁 粗 品 , 于 水 中 重 结 晶 , 70~80℃干燥得芦丁纯品。
2019-5-18
谢谢观赏
17
分离游离黄酮主要是吸附作用,极性小 大顺序洗脱。
分离黄酮苷类,主要是分子筛作用,分 子大小顺序洗脱。
总的洗脱顺序:糖多的苷糖少的苷 游离苷元(极性小大)
2019-5-18
谢谢观赏
18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中常用的洗脱剂有:
碱性水溶液(如0.1mol/L NH4OH), 含盐水溶液(0.5mol/L NaCl等)。
2019-5-18
谢谢观赏
3
有时溶剂萃取过程也可以用逆流分 配法连续进行。常用的溶剂系统有: 水-醋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等。
溶剂萃取过程在除去杂质的同时, 往往还可以收到分离苷和苷元或极 性苷元与非极性苷元的效果。
2019-5-18
谢谢观赏
4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黄酮苷类虽有一定极性,可溶于水, 但却难溶于酸性水,易溶于碱性水, 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于碱水提取液 中加入酸,黄酮苷类即可沉淀析出。 此法简便易行,如芦丁、橙皮苷、黄 芩苷的提取都应用了这个方法。
2019-5-18
谢谢观赏
6
在用碱酸法进行提取纯化时,应当注意 所用碱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性 下,尤其加热时会破坏黄酮母核。在加 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生成 (金羊)盐,致使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 又重新溶解,降低产品收率。

黄酮提取

黄酮提取

实验项目 木芙蓉花中有效成份提取与性能研究【课前预习】1.预习植物中有哪些有效成份。

2.预习植物中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其测定方法基本原理。

3.预习抑制亚硝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目的要求】1.了解植物中有效成份的药用价值。

2.掌握植物中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其测定方法。

3.掌握抑制亚硝化反应的操作与方法。

【基本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

是一大类以苯色酮环为基础的酚类化合物。

植物中由苯丙氨酸产生的肉桂酰辅酶A ,经碳链延长环化生成的查耳酮,再衍生成的各种α-苯基衍生物。

OO A B2-苯基色原酮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

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酮苷类。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

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

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

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

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极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大多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生物抗氧化性、抗衰老、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其中有些可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

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s),又称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为多羟基苯,如苯二酚、苯三酚等,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

在维管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含量可达20%。

植物单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天然有机化合物。

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王璐;田歌;常霞;郭黄萍;韩玉虎;郝国伟;张晓伟【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0)004【摘要】野生荠菜黄酮含量较高,但因其采收季节短,无法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本文旨在采收季节,大量采收,将其烘干、贮存,并对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只用乙醇做提取溶剂,对其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及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80℃,料液比20∶1,浸提时间1 h提取效果最佳.【总页数】4页(P312-315)【作者】王璐;田歌;常霞;郭黄萍;韩玉虎;郝国伟;张晓伟【作者单位】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相关文献】1.魔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r及挥发油成分研究 [J], 田梦南;周秀秀;周欣;王志花;靳素荣2.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J], 张世瑶; 袁浩麟; 刘超怡; 高鹏宁; 李方方; 刘祖翔3.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J], 高亮亮;钱令芝;张霞4.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 石敏;何春玫;胡金贵;赖文英;陈群5.马尾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J], 张宇铭;吴晨昀;石新茹;陈玉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法提取荠菜黄酮

微波法提取荠菜黄酮

荠 菜 ( asl us- atr ., C pel b r p oi L)又名 护 生草 、 a a s s 净
肠草 等 , 十字花科 ( rc e t) 属 Cui r e 荠菜 属 , 或二年 生 fa 一
条件进行 了研究 ,并初步试验 了荠菜黄酮清 除 自由基
的能力 ,力争 为荠菜 的开发利用及天然抗 氧化剂 的研 究提供究与开发
F o ee r h A d D v l me o dR sac n e e p n o
21 0 2年 1月
第3 3卷第 1 期
4 1
微波法提取荠菜黄酮
许剑平
( 东华理工大学 , 江西 抚州 34 0 ) 4 0 0
摘 要: 以荠菜为原料 , 以乙醇溶液为溶剂 , 采用微 波法提取 荠菜中黄酮类物质 , 以芦丁为标 准品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
之功 ” 。 菜嫩 茎 叶可食 用 , 荠 气味 清香 甘甜 , 既能开
11 材料 .
荠菜 : 采摘 于抚 州市 灵谷 峰( 经东华理 工 大学生 物 系老师鉴定 )经 自来水 冲洗去 泥沙后 , , 于鼓风干燥 箱 中5 0℃干燥 , 过筛后备用 。 粉碎
1 试剂 . 2
胃 , 能滋 养肌 体 , 以有 “ 月 三 , 菜赛 灵 丹 ” 又 所 三 荠 之
XU Ja — ig in — n p
( at hn stto cn l y F zo 4 0 ,i gi C ia E sC ia ntue f eh oo , uhu 4 0 0 J n x, hn ) I i T g 3 a
Ab t a t T ee t cin o a o e o C p e l s - a t r a t d e yt etc n lg f co a e sr c : h x r t f v n sf m a s l b ra p so i w ss id b h oo o r w v . a o l f r a u s u h e y mi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2. 碱水提酸沉淀法
适用于含酚羟基的化合物,如槐米中芦丁的提取。 注意事项: ①酸碱度不宜过大
②邻二酚羟基的保护:碱性条件下,邻二酚羟基易 被氧化,加硼砂保护
③石灰乳的加入可除去果胶、粘液等水溶性酸性杂 质
3. 炭粉吸附法
• 适用于苷类的精制工作。
• 植物的甲醇提取液加活性炭至吸附完全,过滤 得吸附苷的活性炭粉末。
2)硅胶层析
①对酚羟基多的黄酮类,如多羟基黄酮及 其苷类,硅胶减活性使用
②对酚羟基少的黄酮类,如甲基化、乙酰 化黄酮及二氢黄酮、异黄酮,则无须减 活性。
2. 利用分子大小不同,用葡聚糖凝 子筛分离
胶分
主要用两种型号的凝胶 Sephadex-G和Sephadex-LH20 分离游离黄酮主要是吸附作用,极性小大洗脱。 分离黄酮苷类,主要是分子筛作用,分子大小洗脱。 总的洗脱顺序:糖多的苷 糖少的苷 游离苷元(极性 小大) 常用洗脱剂:①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 ②醇及含水醇 ③含水丙酮,甲醇-氯仿
三、分离
1. 极性大小不同,利用吸附或分配原理进行分离
常用吸附剂有聚酰胺、硅胶、纤维素粉。 1)聚酰胺层析:主要有聚己内酰胺型 (Perlon)、六次甲基 二胺已二酸盐(Nylon)型、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clar)型三种。 其原理是酰胺羰基与黄酮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吸附,吸 附能力与酚羟基多少、位置及氢键缔合力大小有关。
各种溶剂在聚酰胺柱上洗脱能力由弱至强依次为:
水,甲醇,丙酮,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 胺,脲素水溶液。
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洗脱时有下列规律:
①苷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为: 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相应减慢 羟基位置的影响:具有邻位羟基黄酮 具有对 位(或间位)羟基黄酮 ③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一般 是: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吸附力强,故查 耳酮往往较相应的二氢黄酮难于洗脱。

(整理)猴腿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整理)猴腿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蕨菜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前言: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少部分以游离形式,大部分与蔗糖合成苷类,以配基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芸香料、唇形科、豆科、伞性科、银杏科与菊科等。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5000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具有C6 – C3 – C6的基本骨架,根据中间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苯基)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呈环状等特点,分为许多不同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

在众多的黄酮化合物中,因其结构不同,有的表现出生物活性,有的没有生物活性,生物活性因结构的差异也所不同,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抗自由基、防癌等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作用,引起了人们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对该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下面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新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1、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结构的物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提取剂。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

刘峙嵘等采用微波萃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微波辐射5min后抽提1.5h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微波处理,在短时间内抽提的提取率按鲜银杏叶重量可达到0.536%,是传统工艺提取率的2.2倍,董良云等研究了在微波辅助下,一乙醇为萃取剂提取杨梅果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0%,固液比为1:40,微波档位为抵档,处理时间为4min时,提取率较高,为3.45%,唐课文等利用微波辅助从藜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以75%的乙醇做提取溶剂,功率200W,料液比为1g:25ml,辐射时间为20s/次乘3次时提取率最高,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工艺简单、产率提高、提取时间缩短。

提取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

在植物学、药学以及医药领域中,提取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提取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和技术。

一、提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根、茎、叶、花等不同部位,因此,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提取方法:1. 浸提法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

将研究对象的植物材料与适量的溶剂(如乙醇、乙醚、水等)一起浸泡一段时间,使溶剂渗入植物材料中,溶解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将其提取出来。

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加速提取过程。

将植物材料与溶剂置于超声波浴中,超声波的压缩与膨胀引起溶剂中形成微小气泡,气泡破裂时带动溶剂迅速进入植物细胞内,加快提取过程。

3.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温和的提取方法。

将植物材料与水一起在蒸馏器中加热,水蒸气通过植物细胞,带走黄酮类化合物,随后凝结回成液体,得到提取物。

二、纯化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后的植物提取物中往往还有其他杂质和成分,需要通过纯化技术进一步分离和纯化黄酮类化合物。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纯化方法:1. 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之一。

将提取物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填充了固定相的柱子进行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在固相上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差异而被分离。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之一。

利用高压泵将样品通过填充了固定相的柱子进行分离。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可以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3. 冻干法冻干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水分通过减压冻结脱水的方法。

将提取物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经过冷冻和真空干燥过程,将溶剂中的水分蒸发掉,得到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

三、应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荠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荠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气 管 炎 、 血压 病 的 辅 助 药 膳 [, 除 国外 将 其 加 高 2但 ]
工 成 止 血 剂 外 . 内 外 未 见 有 关 对 其 成 分 进 行 分 国
瓶 中 , 旋 转 蒸 发 器 上 旋 转 蒸 发 , 乙醇 蒸 发 掉 , 在 将 在 锥 形 瓶 内得 到黑 褐 色 的 物 质 . 即为 粗 提 黄 酮 浸 膏 。加 热 水 溶 解 , 溶 液 倒 人 分 液漏 斗 , 石 油 醚 水 用
为 十 字 花 科 植 物 。 长 于 田野 、 边 及 庭 院 . 药 生 路 是 食 同 源 的 植 物 。 由 于荠 菜 含 有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 生 物 碱 、 几 种 氨 基 酸 等 成 分 ,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十 在 防治 、 止血 等 方 面 具 有 较 多 的应 用 E。 菜 还 可 作 I荠 J
刘 春 风
( 苏绿 源工 程设计研 究有 限 公司 , 苏 连 云港 220 ) 江 江 200 摘 要 : 究 了 从 荠 菜 中 提 取 总 黄 酮 的 工 艺 条 件 及 其 含 量 的 测 定 条 件 , 讨 了 乙 醇 浓 度 、 取 时 间 和 投 研 探 提
料 液 固 比 ( 菜 质 量 与 乙 醇 用 量 比 ) 提 取 率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最 佳 提 取 工 艺 为 : 醇 浓 度 7 % , 取 时 荠 对 乙 0 提 间 1 h 固 液 比为 11 ;用 分 光 光 度 法 进 行 含 量 测 定 的 适 宜 条 件 为 :测 定 波 长 为 5 0n N NO %、 ( O ) 1 , :4 1 m, a 2 AIN 33 5 l%、 a %, 定 荠 菜 提 取 物 中 总 黄 酮 含 量 为 01 0 N OH 4 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1卷 第 4 期
2 01 1经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 n lo n a gAgiutr olg o r a f Xiy n r l a C l e c ul e
V0 . . 1 21 No 4 De . 01 c2 1
1 2月
蕨 菜 中黄 酮 类化 合 物 的提 取 与 测 定
赵丽平 , 李 向
(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生物技术系 , 信 河南 信阳 440 ) 600
摘 要 : 用乙醇提取蕨菜中黄酮类化合物, 得到粗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蕨菜粗黄酮含量 , 用颜色反应
做定性分析并与标准 品芦丁作 比较实验。结果表 明 : 蕨菜干粉 中总黄酮含量为 72 % , .1 粗黄铜 中黄酮含 量为 1. 3
进行了研究 , 并进行了吸收光谱测定 , 聚酰胺薄膜层 酸 、 水 、 酸 、 氧 化 钠 、 % 氯 化 铝 、% 氯 化 铁 、 氨 盐 氢 1 1 0 5 析定性分析黄酮成分等, 为蕨菜保健功能的研究提供 1 %硝酸 铝 、% 硝酸 钠等均 为分 析纯 。
依据。
2 试 验 方 法
作者简介 : 赵丽平 (99)女 , , 许昌人 , 17一, 讲师 河南 硕士 , 主要从事化学方面教学与研 究

l9・ 1
第2 1卷 第 4期
信 阳农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21年 1 0 1 2月
层石 油醚 , 下层 乙醇浸 提 液 定 容一 粗 黄 酮 液一 水 浴 , 因子的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剂是否吻合 , 因此选定提取 减压 浓缩一 13 0℃烘 干 粉碎 一粗 黄酮粉
6 % , 菜黄酮类 化合 物主要有黄酮和黄酮醇两类 。 6 蕨
关键词 : 蕨菜; 黄酮; 层析; 分光光度法; 颜色反应
中图分类号 :242 文献标识码 : R8. A
文章编号: 0 - 1 (0 10 -190 1 8 96 2 1 )40 1- 0 4 3
Exr cin a d d tr n t n o a o od r m trdu a ul u v r 1t suu ta t n ee miai ff v n isfo P eiim q in m a .ai c lm o o l i u
不同的温度 、 提取时间、 提取剂、 提取剂用量等条件下 3 进行 了平行试验 , h 测其总黄酮分别为 4 36 %、. .52 4
做单 因子平行试验。 根据平行试验的结果 , 采用正交 4 7 % 、. 4 8 、 . 6 5 。结 果 显 示提 取 时 间 2 5 6 4 53 % 4 38 % h 试验设计 , 应用 3 正交表 , 对提取剂 、 提取温度、 时 总含量 最大 。为 了确 定在 多 因子条 件 下 与 单因子 提 取 时间 、 提取 剂用 量 4因子 在 3个 水平 进 行优 选 , 见 的条 件下 的最佳提 取剂是 否 吻合 , 因此选定 提取 时 间 表 1结 果采用 直观分 析和 方差分 析 。 , 1 、h3 h2 、h作 为正交试 验 的 3个水 平 。
Ke r s P ei u q in r a. a uc u l vn i ;crma g p y l a i e v i e se t o oo t ; y wo d : t d m a al un vl 1t su m;f o o ri i e i l a d h o t r h ;ut vo t i b p c oh t r oa r l-s l r me y
b oo ai n a d c mp r e r s h i e r s l fr t tn a d s mpi g y c lr t n o a e t e u s w t t e u t o u i sa d r a l .Re u t s o h tt e t tlf v n i o h hh s n n s ls h w t a oa a o od h l
c n e t n t ed y w ih fP e ii m q i u v l 1t s uu i 7 21 , u ef v n i o g a o od i 3 6 o tn r eg t tr u a u l m a . ai c l m . % p r a o o d i r u h f v n i 1 . 6% , i h o d i " u s l n l s l o od fP e i u n a u l u V t c m r il a o od a o os f v n is o tr ir q i n m u .i s u u a e man y f v n i s a d f v n l. a d i r u l l n l
表 1 正 交试 验 的 因子 与 水 平
3 14 提 取 剂 用量 的 选择 ..
在 8 ℃ 用 7 % 乙醇 溶 O 0
液提 取相 同时 间 , 对提取 剂 11 、 :5 13 、 :5进 :5 12 、 :5 14 行 了 平 行 试 验 , 其 总 黄 酮 分 别 为 3 68 % 、 . 测 . 63 3
物与铝 盐 生 成 红 色 络合 物, 芦 丁为 标 准 品, 以 在 50 m处测 定 吸光度 。所 得数 据 经 回归处 理 可 得 标 1n 准 曲线 的 回归方程 : =1 .1 4.0 1 c为芦 丁浓 A 3 0 C 30 1 ( 度 mgm , 为 50 m 的 吸光 度 ) 相 关 系 数 r . / lA 1n , =0 97 。由回归方 程计 算 出黄酮含 量 。 96
75 % 、.67 、 .48 。为 了确 定 在 多 因子 条 2 1 3 52 % 3 53 %
2 3 蕨菜 黄酮提 取物 的颜 色反应 【 . 2 】
件下于单因子的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剂是否吻合 , 因此 选定 料液 比 11 、 :5 13 为正 交试 验 的 3个 水 :5 12 、:5作
2 2 提取 条件选 择 .
温度 6 ℃ 、0 、 c作为正交试验的 3 0 7℃ 8 【 O= 个水平。 3 13 提 取 时 间 的 选 择 料 液 比 1 3 、0 用 .. :5 8℃
称取 5 g蕨菜 粉末 若 干 份进 行 平 行试 验 , 别在 7 %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对提取 时间 1 、. h2 、 分 0 h 15 、h
2 1 蕨菜 提取 工艺流 程 .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
干燥密封保存的蕨菜 ( 信阳贤山上采摘 ) 。
12 仪器 。
收稿 日期 :0 】1-2 2 1 一02
烘干_ 粉碎 称量_ + +乙醚脱脂 , 除色素 挥尽 乙醚 — % 已醇 回流 提取 浸 提 液无 色 , 1 0 约 0次 合并浸提液_浓缩定容 11 ÷ : 加石油醚脱脂 弃上
Ab t a t E t c ru hi v n i f m Pe du q in r v r1 isuu yu iga o o , n lz u h f v n i sr c : xr t o g ao o o tr im a ul u a.a u c lm b s l h l a a er g a o o a l dr i i a t n c y o l d
c ne t i h trd u a u l u V . 1 t s u u b p c o h tmer i to s n e k u i t e a a y i o tn s n te P ei i m q i n m , .a i c l m y s e t p oo t c me d ,a d t n ma e q a t i n lss i 9 F u r y h h l av
由极 差 数 据 K 可 外取定容后的芦丁 6 1 m 分别置于 6 只试管中, 相应依 以提取 温度 对 提取 率 的影 响 最 大 , 各 提 提 次加 人 浓 硫 酸 、 酸 一 镁 粉 、 L 1 FC, 氨 水 、 见 , 因子对 提 取 率 的影 响依 次 为 : 取 温 度 、 取 盐 A C e 1、 提取 时 间 、 提取 料液 比。直观分 析正 交试 验结果 , NO a H进行反 应 , 反应后 出现 明显 的颜 色 变化 。结 果 剂 、
病能 力与 自愈 能力 的作 用 , 有 抗 衰老 、 节 内分 泌 (05 微升 , 还 调 1- 0 上海联盛实验仪器厂 ) 。
和脂质代谢 、 促进肌 肉生长等功能…。此外 , 还有抗 13 试 剂 .
菌 、 制真 菌和 酪氨 酸 蛋 白激 酶 活性 、 抑 改善 皮 肤 增强 芦 丁 ( 化试剂 , 生 中国药 品生 物 制 品检 定所 ) 无 ; 美 容 的功能 。本 文对 蕨 菜 黄酮 的提 取及 其 含 量 测定 水 乙醇 、0 乙醇 、 油 醚 、 7% 石 甲醇 、 乙酸 、 粉 、 硫 冰 镁 浓
分别取最佳条件下 的粗黄酮液和 0 0 g . 1 芦丁用 平 。 . 7 O乙醇定 容至 1 0 l进行 下 面的定性 颜色反 应 。再 3 2 正交试 验结 果及直观 分析 0m , 由表 2 表 3可看 出 , 、 在正 交 试验 的 4个 因子 中 , 分别取 定容后 粗 黄酮液 1 1 别置 于 6只试 管 中 , m分 件 的选 择 . 3 1 1 最佳提 取剂 浓度 的选 择 .. 料液 比 1 2 、 :5 水
浴 8。 提取 时间 , 不 同乙醇浓 度提取 剂 3%、 OC 对 0 5 % 、0 、0 进 行 平 行 试 验 , 其 总 黄 酮 分 别 为 0 7% 9% 测
c l rt n ra t n o o ai e c i o o
U .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V7 5 上海精 密科学仪 蕨菜, 学名 Ped maui m vt1i cl 别 ti qi u . t s u ru l n a au u m, 名拳头菜 、 龙爪菜、 如意菜等 , 属于凤尾蕨科。因其生 器 有 限公 司 ) Z -A 型 手 提 式 紫 外 分 析 仪 (5 n ;F5 24 m, 长在 山林野地 , 少受污染 , 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 上 海 国麟 实 验设 备有 限公 司 ) HH 数 显 恒 温 水 浴 ; - 4 成分 , 而备受人们青睐。但是有关蕨菜含黄酮类物质 锅 ( 国华电器有 限公 司) F 4 0 ;W- A倾 斜式 高速万能 0 的研究却鲜见报道 。黄酮类物质具有提高人体 的抗 粉碎机 ( 北京 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 司) 微量移液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