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附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拟立项类别1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研究与制订刘克新北京大学重大课题2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效率的研究黄开胜清华大学重大课题3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研究”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报告2018》冯建跃浙江大学重大课题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技术队伍规模和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杨树国清华大学重点课题5新形势下高校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及对策研究尤静林上海大学重点课题6高校化学试剂库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研究姜周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点课题7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建设赵建新江南大学重点课题8长三角区域高校大型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及实践研究金承钰上海交通大学重点课题9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实体化平台改革探索与实践朱臻西安交通大学重点课题10地方院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控制机制研究王益民天津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11双创人才培养机制下文科类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章牧暨南大学重点课题12高等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张继河江西农业大学一般课题1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陈浪城广东工业大学一般课题14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及决策支持信息化体系构建李印川西南交通大学一般课题15面向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周积壮烟台大学一般课题16医学院校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的构建与实践曹蓓南方医科大学一般课题17基于网络荐购和情景感知的经管实验资源建设策略与机制研究刘琴西南石油大学一般课题18基于信息共享的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朱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般课题19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金仁东北京科技大学一般课题20大数据计算支持下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研究与实践张龙钊暨南大学一般课题21新工科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施金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一般课题22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调研与探索焦敏中国人民大学一般课题23基于PDCA模式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赵宏伟大连大学一般课题24高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运行评价研究李霞上海交通大学一般课题25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课程在线开放与管理毛兴宇集美大学一般课题26应用型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发展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孟凡欣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一般课题27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建设转型期实验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证那威北京建筑大学一般课题28海军战现场急救模拟教学的信息化条件建设研究李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一般课题29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李凌寒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30高职院校化工类实训基地安全与环保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KPI关键绩效指标法为例申奕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31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杜文意江苏师范大学一般课题。
党员学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心得体会《“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范文1 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
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规划提出12项主要指标,其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现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提高到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认为,规划突出顶层设计,坚持有序推进,充分体现了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确立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进而部署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认为,首先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规划,它不仅关注科学技术研究、改革和发展,更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创新的全链条进行的一次整体规划。
其次,规划更加注重科技的超前引领性,更加关注依靠创新构建先发优势。
第三,规划非常关注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问题。
四川武胜段氏家族演变研究

Ә地方历史文献与文化㊀㊀收稿日期:2019-10-11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 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课题 基地重大项目 (SC19EZD043)作者简介:熊㊀梅(1981-)ꎬ女ꎬ四川宜宾人ꎬ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ꎬ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人文地理ꎻ冉桂玲(1993-)ꎬ女ꎬ四川阆中人ꎬ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ꎮ四川武胜段氏家族演变研究熊㊀梅ꎬ冉桂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ꎬ四川南充㊀637009)摘㊀要:武胜段氏家族的演变是 湖广填四川 背景下众多移民家族迁徙发展的一个缩影ꎮ段氏家族通过不断加强宗族建设㊁积极构建社会关系和全力维持地方秩序ꎬ逐渐掌控了地方政治和武装权力ꎬ终成豪门望族ꎬ影响深远ꎮ建国后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地方权力的重组ꎬ段氏家族迅速走向衰败ꎮ关键词:四川武胜ꎻ段氏家族ꎻ演变中图分类号:K92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20)02-0013-05㊀㊀四川武胜段氏家族是清至民国时期的一支地方豪门ꎬ在当地具有极大的影响力ꎬ时称 段半县 ꎮ段氏并非当地土著ꎬ而是在清初移民运动中由湖南迁入四川的移民家族ꎬ段氏入川后很快在武胜站稳脚跟并在此后两百年间发展为地方豪门ꎮ武胜段氏家族的兴衰可谓与地方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ꎬ从宗族与乡土互动的视角展开文献㊁族谱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ꎬ或可为清至民国时期巴蜀地方治理提供个案参考ꎮ一㊁段氏家族的迁入据«段氏族谱»记载ꎬ武胜段氏家族原籍湖南祁阳ꎬ康熙年间随 湖广填四川 的移民浪潮迁入四川定远(今四川武胜)ꎬ并在此插业落籍ꎮ[1]8(一)段氏入川的背景从明末开始ꎬ四川因频繁的天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乱ꎮ先是 摇黄 势力在川北和川东地区肆虐ꎬ后又有在成都建立政权的张献忠部ꎮ在历经地方武装势力间的厮杀㊁明军对反政府军的镇压㊁明清军队之间的对垒以及吴三桂叛乱的连锁影响ꎬ四川的战乱持续约半个世纪以上ꎬ[2]68致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ꎬ人口锐减ꎬ土地荒芜ꎮ时方志记载清初的四川 丁户稀若晨星 ꎬ[3]卷五 而乡镇市集ꎬ昔之棋布星罗者ꎬ今为鹿豕之场 [4]卷十ꎮ为尽快恢复发展四川经济ꎬ一场由清廷主导ꎬ各省群众积极参与的移民运动 湖广填四川 兴起ꎮ湖广填四川 是清前期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移民运动ꎬ移民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的湖北㊁湖南㊁江西㊁福建及广东等地区ꎮ其中两湖地区因地狭人稠ꎬ自然灾害频发ꎬ又紧邻四川成为迁出人数最多的地方ꎮ清廷为使移民顺利㊁有序进行ꎬ做了相应的政策引导ꎮ顺治十年(1653)ꎬ清政府为招川人回川复垦ꎬ提出 四川荒地ꎬ官给牛种ꎬ听兵民开垦ꎬ酌量补还价值 [5]卷六十二的政策ꎬ同时宣布 凡抛荒田地ꎬ无论有主无主ꎬ任人尽力开垦ꎬ永给为业 ꎮ[6]49康熙十年(1671)ꎬ清政府又将 起科年限由三年延长到五年ꎬ并宣布各省贫民携妻子入蜀开垦者ꎬ准其入籍ꎮ [2]79不仅延长了起科年限ꎬ更是大大扩展了招垦对象ꎬ外省贫民皆可入蜀ꎮ康熙十二年(1673)ꎬ起科年限宽至十年ꎮ[7]103康熙二十九年(1690)ꎬ清政府宣布凡流寓垦荒居住者ꎬ将地亩给为永业ꎬ同时还准许移民入籍子弟ꎬ可一体参加科举ꎮ[2]80这些持续颁布的优惠政策解决了入川移民的籍贯问题㊁土地问题和子弟科考问题ꎬ对外省移民有着极大吸引力ꎮ至康熙中期ꎬ 湖广填四川 运动掀起高潮ꎬ段氏家族正是此时期入川插业ꎮ(二)段氏落户定远段氏一家十八口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ꎬ在入川始祖段文魁的带领下从湖南永州府祁阳县归阳乡迁入四川定远县德清里四甲小池口ꎮ段家原籍所在的永州ꎬ是湖南外迁移民的重要地区ꎬ从明朝开始ꎬ永州就因紧挨江西ꎬ接纳了大量江西移民ꎮ到了清代ꎬ不断的外来移民和移民后嗣的繁育以及本地自身的人口增长使得该地区人地关系极为紧张ꎮ段氏作为祁阳七大盛族之一ꎬ[1]8也面临着生存空间不足的压力ꎬ而段家自古就有审时度势㊁未雨绸缪㊁绝不固守㊁奋斗创新的传统ꎬ段文魁随即带领全家移民四川 别创鸿业 ꎮ[1]7段氏所迁居的定远县ꎬ在明末战乱中受损严重ꎬ人口锐减ꎬ荒芜待垦ꎮ县志记载: 当国初时ꎬ蜀中甫经献贼之难ꎬ定邑土著绝少 [8]卷六ꎬ 自逆张毒屠ꎬ城社烬煨 ꎬ[9]卷三十二 田中树围已径尺 ꎮ[10]第三章然定远地处川东ꎬ北接顺庆府ꎬ南至合州ꎬ西交潼川府ꎬ嘉陵江穿县而过向南汇入长江ꎬ 当嘉陵之要隘ꎬ亦水陆之通衢 ꎮ[8]卷四区位和交通上的优势ꎬ令定远成为湖广之人的理想去处ꎬ史载 民多自楚来徙垦荒占田遂为永业 ꎮ[8]卷六康熙三十六年(1697)ꎬ段文魁率一家十八口由湖南溯江而上ꎬ至合川北进嘉陵江流域入蜀ꎮ移民在向外迁徙过程中ꎬ同宗及同籍乡亲的相互牵引是一个重要因素ꎮ[2]107大多数的移民在选择插业地时ꎬ都比较重视地缘关系ꎬ会首选同族或同乡所在地ꎬ这样同宗㊁同乡聚于一处有利于加强入川移民在当地的实力ꎮ[11]337段文魁在决定迁往四川时ꎬ就选择了投靠同乡的童姓好友所落脚的定远县小池口ꎬ段氏其他族人也大多依附而行ꎬ插业定远(见表1)ꎮ表1㊀(武胜)段氏入川简况表入川始祖入川时间迁出地迁入地段文魁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祁阳县归阳乡定远德清里四甲小池口段文香段文元(段文魁堂弟)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祁阳县归阳乡定远德清里四甲小池口段文学(段文魁胞弟)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祁阳县归阳乡康熙三十六年随段文魁入川ꎬ后返楚ꎬ复来止于万县(今重庆万县)段文智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祁阳县越塘定远惠新里三甲石桥沟段文缙(段文智堂兄)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祁阳县越塘始迁顺庆府岳池县葛麻湾ꎬ继迁定远惠新里四甲龚家湾段学经康熙四十八年(1709)湖南祁阳县旧阳乡定远惠新里三甲肖家沟段四明康熙年间湖南祁阳县蔴杆乡鹅公大坵今武胜高石乡三元桥段祖柏康熙年间湖南定远仁化里望乡坪ꎮ段兆才嘉庆十九年(1814)成都金堂白象寺定远仁化里十甲烂泥沟㊀㊀资料来源:公元二〇〇六段氏族谱编纂组.段氏族谱段氏血脉世系人物事迹史料[M].武胜:武胜龙海印务有限公司ꎬ2006.㊀㊀原湖南段家各支在康熙时相继迁入四川ꎬ定居于定远ꎬ这与移民重视地缘㊁血缘关系相关ꎮ首先ꎬ同为湖南祁阳人ꎬ从地缘上讲是同乡关系ꎬ同乡之间聚居一邑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联系㊁增强移民的实力ꎻ其次ꎬ同为段氏族人ꎬ尽管并不完全同支ꎬ但同姓之间比异姓更容易结成天然的同盟关系ꎮ因而ꎬ在移民中ꎬ有不少家族为求得先至有一定实力的移民家族的庇护或移民彼此间为增强实力而进行联宗ꎮ[11]43段氏分支聚族迁居四川定远ꎬ在既是同乡又可联宗的优势下ꎬ有利于形成足够的实力去应对移民初期所面临的不同省籍移民之间以及移民与土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ꎬ快速在当地站稳脚跟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ꎮ二㊁段氏家族的发展段氏家族入川之初仅仅是一个拥有十八口人户的移民家庭ꎬ经过两百年的生息ꎬ发展成为武胜一方豪族ꎮ综观段氏家族的兴盛之路ꎬ与其自身宗族建设及晚清基层社会中国家与地方势力的关系演变紧密相关ꎮ(一)不断加强宗族建设通常而言ꎬ移民为求得更好的生存ꎬ先是依托同乡关系形成同乡聚居区完成定居任务ꎻ此后以更亲密的血缘关系相连接的宗族发展起来ꎬ有实力的宗族之间通过联姻等方式结成紧密的社会关系ꎬ逐渐增强对地方的影响力和话语权ꎬ成为不可小觑的地方势力ꎮ[12]310一个宗族的形成至少要100年以上的时间ꎬ要历经五代及五代以上ꎻ[2]106一个团结㊁富有活力而强盛的宗族更需要对自身进行建设ꎬ如修建祠堂㊁设置祭田㊁编纂族谱㊁赈族助学等ꎮ武胜段氏家族原是湖南祁阳七大族之一ꎬ宗族组织向来成熟发达ꎬ在入川后ꎬ亦不断从事宗族建设ꎮ按«段氏族谱»记载ꎬ段氏入川始祖之一段文香无嗣ꎬ生前 积有银十八两ꎬ田三亩ꎬ大小九坵 ꎬ[1]10死后将其全部留与族人ꎮ段家当家人段文魁弥留之际嘱咐子孙把这些田银附入后世祠堂永作祭祀ꎮ乾隆五十九年(1794)ꎬ在段氏入川近百年后ꎬ随着段家经济实力的积累及社会地位的提升ꎬ段氏家族正式重建宗族ꎮ在中国传统社会ꎬ宗祠是家族祭祀的中心ꎬ每年在祠堂举行祭祀活动是增强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措施ꎬ因而ꎬ修建祠堂是建设宗族的重要手段之一ꎮ乾隆五十九年(1794)ꎬ段氏移民第四代传人ꎬ族长段永科利用段文香所遗银两及历年田产收入 建宗祠ꎬ置祀田ꎬ立族规ꎬ设义学 ꎬ[1]264首构宗祠正屋三间ꎬ其后各代均有增修补葺ꎮ段氏家族每年都会在宗祠进行春秋祭祀ꎬ通过举行祭祀活动ꎬ段氏族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ꎮ作为宗族的公产 族产ꎬ是建设宗族的重要经济保障ꎬ宗族祭祀㊁赈族㊁助学的经济来源多由族产承担ꎮ段氏家族的族产最早为段文香的十八两遗银㊁三亩水田和九处丘地ꎬ后在宗祠管理人的经营下ꎬ祭田增置数百亩ꎮ族内公产的富足显然增强了对本族的赈济力度ꎬ强化了族人对宗族的认同感ꎬ增进了宗族之间的凝聚力ꎮ随着家族势力的不断壮大ꎬ嘉庆十九年(1814)ꎬ段氏家族开始着手兴修族谱ꎬ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竣工ꎮ通过纂修族谱ꎬ段氏家族加强了对宗族组织的管理ꎬ亦加强了族人间的向心力ꎮ设义学和助学也是段氏家族不断进行宗族建设的重要途径ꎮ段永科在重建宗族时就面向族众设立义学ꎬ族中家资富足者更设私塾精心培养子弟ꎬ段家从第五代开始ꎬ已有获取功名者ꎬ往后愈多ꎬ并有不少出任官宦者ꎮ段氏通过设立义学㊁私塾及助学等方式培养宗族子弟进学科考ꎬ获取功名和官职ꎬ成为四民之首的 士 ꎬ进而成为地方士绅ꎮ士绅有 功名 和 身份 的保障ꎬ是一个具有统治身份的特权阶级ꎮ[13]18清代ꎬ国家的权力向下延伸到县ꎬ却难以控制县以下的基层社会ꎬ拥有功名和身份的士绅实际成为了基层社会的控制者ꎮ宗族通过培养子弟晋升为士绅ꎬ士绅则通过封赠制度把荣耀和特权扩展到家族成员ꎬ回馈整个宗族ꎬ最终实现宗族的士绅化ꎮ[14]宗族也凭此积极参与地方上的政治和社会事务ꎬ使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ꎮ(二)积极构建社会关系旧时代ꎬ经营土地是家族安身立命的基础ꎬ而建立一个良好而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则是实现家族稳定发展的首要保障ꎮ 移民迁到一个新的地方ꎬ除了首先要解决经济上的问题ꎬ如得到土地外ꎬ其次就是处理好当地社会的各种关系ꎮ [15]25段氏家族自段文魁入川后一直在增置田产ꎬ随着家族的壮大ꎬ族人在分产析居后继续购置土地ꎬ段家拥有的土地也越来越多ꎮ晚清时期ꎬ段家被时人称为 段半县 与其家族庞大的土地占有量不无关系ꎮ联姻通常是搭建新型关系最直接且颇有成效的社交方式ꎮ 婚姻既可以调解㊁缓和敌对矛盾ꎬ又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ꎬ抬升家族的社会地位ꎬ所以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常常使用这一方法ꎮ [15]26段氏家族也不例外ꎬ不但与本地的大族王氏家族形成世婚关系ꎬ还积极与周边大族如合川秦氏㊁蓬溪周氏等结成姻亲关系ꎮ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因婚姻结成紧密的社会关系ꎬ增强了彼此的实力ꎬ也逐渐增强了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ꎮ[12]310为进一步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ꎬ提升家族地位与地方名望ꎬ段氏家族还积极投身地方公益事业ꎮ在修桥建学㊁育婴恤嫠㊁赈患救灾中慷慨解囊ꎬ捐资出力ꎮ当时段盛能㊁段邦璿与段邦玙就主持创建了慈善组织 十全会ꎬ又兴平粜㊁义学等ꎬ被当地民众称为大善人ꎮ段平瑄不但在县令车申田向阖邑绅耆劝捐社田㊁移社仓的活动中ꎬ[8]卷十三响应官府号令ꎬ积极捐资捐物ꎬ而且 岁捐稻谷数十石ꎬ分润穷民ꎬ遇旱平粜ꎬ不惜金米 ꎬ[1]265获得了来自官府授予的 从善如登 匾额ꎮ段氏家族通过多方联姻和系列善举ꎬ构建了良好的社会关系ꎬ不仅扩大了地方影响力ꎬ更是得到了官府的倚重ꎮ(三)全力维持地方秩序士绅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基层的实际统治者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ꎬ正式的基层政权组织与官僚体系只下延到县级ꎬ [16]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利用具有双重身份的士绅阶层来进行调控ꎬ协助地方官府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及维持地方治安ꎮ清后期的几次社会动乱中ꎬ由于绿营军衰朽不堪ꎬ清廷不得不借助宗族士绅的力量ꎬ实行地方军事化来抵御动乱ꎬ这为段氏家族势力的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ꎮ1.发迹于 教匪之乱嘉庆初ꎬ白莲教起义爆发ꎬ势头迅猛ꎬ官府派军队屡次镇压均未成功ꎬ不得不改变策略ꎬ实行 坚壁清野 ꎬ依靠地方乡勇民团和宗族势力抵御教匪ꎮ嘉庆三年(1798)ꎬ定远境内由田朝贵领导的白莲教起义爆发ꎬ随即被缙绅罗含章等组织乡勇与官军联合剿灭ꎮ但此后ꎬ在定远境内嘉陵江以东区域ꎬ白莲教还时有活动ꎬ为防止白莲教势力祸及嘉陵江西ꎬ定远沿江设防ꎮ段氏家族世居嘉陵江以西ꎬ为自保亦积极组织乡勇襄办江防ꎮ[1]13嘉庆四年(1799)ꎬ 坚壁清野 之策推行ꎬ川东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筑寨修堡运动ꎬ段氏家族选定入川始祖段文魁当年插业所在地雨台山ꎬ修筑雍睦寨ꎮ嘉庆五年(1800)ꎬ教匪渡江ꎬ肆虐嘉陵江以西ꎬ在族长段永科的带领下ꎬ雍睦寨与相邻的龙伞㊁毗卢二寨守望相助ꎬ保全了众人ꎬ取得了 独我寨族人无一损ꎬ并戚党来附者亦得安堵无恐 [1]14的成绩ꎮ乱后ꎬ段永科被官府授予 义勇有成 等军功ꎻ而 邑孝廉邓公某ꎬ庠生陈君学畴等ꎬ共送 德绍磻溪 匾额为颂ꎮ [1]264段氏家族在此次匪乱中积极组织乡勇㊁修筑山寨ꎬ人身财产均得到了保障ꎬ成功抵御了过境教匪ꎬ受到了官府的嘉奖与重视ꎬ巩固了在地方民众和宗亲戚党中的威望ꎮ2.发展于 滇匪之乱咸同年间ꎬ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ꎬ而后西南地区又爆发了 滇匪之乱 ꎬ清廷军队却腐朽衰败㊁无力平乱ꎮ为尽快恢复地方治安ꎬ清廷不得不下放部分军权ꎬ地方军事化在此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ꎮ段氏家族作为地方士绅势力的代表ꎬ再次抓住了机会ꎬ积极组建团练ꎬ协助政府抵御入境的滇匪ꎬ参与到地方军事化的过程中ꎬ进一步获得了基层社会的控制权ꎮ咸丰九年(1859)九月ꎬ 滇匪之乱 爆发ꎬ咸丰帝下令四川总督崇实仿效嘉庆年间推行坚壁清野之法㊁督办团练ꎬ全川响应ꎮ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ꎬ 滇匪 何国梁部围攻定远县城并盘踞定远约半月ꎮ段氏家族随即修复雍睦寨ꎬ族人段盛昭组织团练参与县城的守卫ꎬ族长段兴国组织寨勇守卫乡里ꎬ 族人举公为寨长ꎬ守御有方ꎬ出其才力ꎬ以全众姓ꎬ并以钱谷施济贫苦 ꎬ 寨团有济ꎬ而贼多忌 ꎮ[1]269段氏家族依靠山寨又一次保全了族人和乡邻ꎬ并借助地方军事化的机会掌握了团练等武装势力ꎬ获得了权力资源ꎬ巩固和扩大了家族在地方权力结构中的优势地位ꎮ[17]1703.兴盛于 军阀混战面对动乱时期的社会变革ꎬ段氏家族为维持地方权势ꎬ亦积极参与到新的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之中ꎮ 在辛亥革命时期ꎬ由于新旧政权交替ꎬ地方社会出现了权力 真空 ꎬ各省为了维护社会治安ꎬ自发改建或新创了各类武装力量ꎮ [18]从清朝团练发展而来的民团成为了基层新的军事化社会控制组织ꎮ辛亥革命后ꎬ川内各路军阀长期混战ꎬ四川成为全国最为混乱的地方ꎮ为发展势力ꎬ军阀各划防区形成割据ꎬ地方政府形同虚设ꎬ无法行使有效管理ꎬ社会秩序混乱不堪ꎮ[19]武胜位于川东㊁川北交通要道上ꎬ为兵家必经之地ꎬ因而局势复杂ꎬ常被多股势力交替控制ꎬ曾出现一年五易县长的情况①ꎮ武胜混乱的局面ꎬ使得地方秩序失控ꎬ土匪横行ꎬ为了自卫ꎬ在政府的鼓励下ꎬ乡村民团建立起来ꎮ通常ꎬ 依托地方原生权威资源是官方组建民团的基本原则ꎮ [20]9武胜段氏家族正是官方授权并主要依托的地方资源ꎬ时段绩就担任了武胜㊁遂宁等相邻五县的团防司令ꎬ段家凭借对民团的控制ꎬ称霸一方ꎮ在掌握地方军事势力的同时ꎬ段家还积极参与地方行政管理ꎮ自清末新政以来ꎬ地方自治制度被引入基层社会ꎬ城乡议会成为地方重要行政机构ꎮ地方精英通过自治选举进入城乡议会ꎬ并借用地方自治所赋予的合法地位ꎬ获得了较以前更大的活动空间ꎬ地方社会形成了以地方精英为中心的新的权力秩序ꎮ[21]段氏家族成员在地方自治运动中表现活跃ꎬ时段绩炽担任万善乡乡长㊁县参议员ꎬ四川省武胜县参议员ꎬ段氏家族成功参与到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中ꎮ在政局动荡㊁社会混乱的晚清民国时期ꎬ段氏家族再一次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地方自治运动ꎬ谋求了政治上的地位ꎻ积极组建民团ꎬ掌握了地方军事权威ꎬ一直活跃于基层社会新的权力秩序构建过程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ꎬ段氏家族也在此时发展到鼎盛ꎮ三㊁段氏家族的衰落随着川政的统一ꎬ南京国民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四川地方社会的控制ꎮ民国中晚期ꎬ为加强国民党的统治根基ꎬ稳固乡村统治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县政改革ꎮ[22]28随着国民政府县政改革的推进ꎬ逐步形成了一套由县而区直至乡镇保甲的基层行政系统ꎬ国家权力向农村社区有效延伸ꎬ地方社会基本被县政府等基层行政机构所掌控ꎬ传统地方精英势力被压制ꎮ[23]由于当时社会时局动乱ꎬ以及县政改革在基层系统中并不完善ꎬ地方精英的势力尚未受到根本性影响ꎮ段氏家族作为武胜地方豪强ꎬ在此变革中虽受到了一定的掣肘ꎬ但武胜混乱的政局以及段氏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ꎬ使其长期以来的优势地位仍不可小觑ꎮ建国后ꎬ新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终结了国民党旧政权对中国农村的专制统治ꎬ使得具有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新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得以建立ꎬ土地改革则彻底颠覆了中国农村传统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秩序ꎮ[24]36基层社会原有的地方士绅势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ꎮ1950年夏天ꎬ在新解放的农村地区ꎬ保甲制被彻底废除ꎬ地方军事武装力量被解除ꎻ然而ꎬ以地主为首的乡村传统势力依然颇具声望ꎬ农村社会的权力支配体系仍未发生彻底改变ꎮ[24]55段氏家族虽不再有强大的地方武力支持ꎬ但依然凭借其广大的土地占有量在地方社会上享有权势ꎮ为改变农村社会关系ꎬ重建农村社会结构ꎬ实现国家政权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ꎬ尽快恢复发展农村经济ꎬ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泛开展起来ꎮ[24]55土改完成后ꎬ农村社会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摧毁ꎬ而生长发展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家族再也没有了适宜的生存土壤ꎮ1951年夏ꎬ武胜封建土地制度改革开始ꎬ此次土改中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财产ꎬ镇压了反革命分子ꎮ昔日拥有大量土地的 段半县 也无例外ꎬ段绩炽㊁ꎬ段氏家族自此衰落ꎮ综上ꎬ武胜段氏家族原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湘入川的移民家族ꎬ经过两百年的生息和发展ꎬ终成一方豪门ꎮ段氏家族的演变与地方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ꎮ段氏先是凭借宗族建设成为了地方士绅势力中的一员ꎬ在社会动荡中ꎬ凭借地方权威逐渐掌控了军事武装ꎬ进而涉足行政事务ꎬ影响地方政治生态ꎮ随着新中国社会制度的确立与基层政权的建设ꎬ段氏家族走向衰落ꎮ段氏家族的兴衰历程折射出清至民国时期地方乡绅的起伏规律与巴蜀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ꎬ既是动荡时期区域人群求生存㊁谋发展的缩影ꎬ也是乡土社会不断变迁的典型案例ꎮ(本文写作得到了西华师范大学蔡东洲教授的思路点拨ꎬ在此特别鸣谢!)[责任编辑:杨和平]注释:①㊀如1920年武胜更换了五任县长ꎬ同年武胜境内出现了刘湘㊁余际唐㊁滇黔联军多股势力且反复来回ꎬ而这些军阀势力都在武胜境内进行过战斗ꎮ参考文献:[1]㊀公元二〇〇六段氏族谱编纂组.段氏族谱段氏血脉世系人物事迹史料[M].武胜:武胜龙海印务有限公司ꎬ2006.[2]㊀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ꎬ1997.[3]㊀黄廷桂修.四川通志[Z].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4]㊀蔡毓荣修.四川总志[Z].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5]㊀常明修.四川通志[Z].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6]㊀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ꎬ1984.[7]㊀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ꎬ1993.[8]㊀姜由范修.定远县志[Z].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9]㊀沈远标修.定远县志[Z].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10]何承道修.定远乡土志[Z].清宣统刻本.[11]陈世松.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 历史解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ꎬ2016.[12][日]山田贤著ꎬ曲建文译.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ꎬ2011.[13]王玉杰.清代地方社会控制与政府控制的研究[D].烟台大学ꎬ2014.[14]薛彦乔.从螺江陈氏家谱和清代硃卷看宗族士绅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ꎬ2011(3):8-11.[15]岳精柱.清代巴山移民土著化研究[D].西南大学ꎬ2006.[16]㊀张伟.民团㊁学校与公所 1930年代广西乡村基层政权之建构[J].中国农史ꎬ2005(3):78-89.[17]李平亮.卷入大变局 清末民初南昌的士绅与地方政治[D].厦门大学ꎬ2004.[18]李平亮.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团与社会权势转移 以«江西民报»为中心的研究[J].史学月刊ꎬ2006(1):98-104.[19]简亦.试论中共早期农民运动对民团的争取与改造 四川早期党团组织改造民团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ꎬ2017(1):109-119. [20]黎志辉.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和民团 乡村权力结构变动视野下的乡村革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ꎬ2004.[21]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的反应 川沙 自治风潮 的个案研究[J].开放时代ꎬ2002(3):32-50.[22]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 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ꎬ2004.[23]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J].求索ꎬ2004(7):241-243.[24]刘文瑞.建国初期中共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49-1958)[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ꎬ2013.AStudyontheEvolutionoftheDuanClaninWushengofSichuanXIONGMeiꎬRANGui ̄ling(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ꎬ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ꎬNanchong637009ꎬChina)Abstract:TheevolutionoftheDuanclaninWushengisanepitomeofthemigrationdevelopmentofmanyimmigrantfamiliesunderthebackgroundof fillingSichuanwithHuguang .Bycontinuouslystrengtheningtheclanconstruc ̄tionꎬactivelyconstructingsocialrelationsandfullymaintainingthelocalorderꎬtheDuanclangraduallymasteredthelocalpoliticsandarmedpowerꎬandeventuallybecameaprosperousfamilywithfar ̄reachinginfluence.AfterthefoundingofthePeople sRepublicofChinaꎬtheDuanclanrapidlydeclinedduetothesocialreformandthereorgan ̄izationoflocalpower.Keywords:WushengofSichuanꎻtheDuanclanꎻevolution。
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体制转型的攻坚时期,是xx建设国家中心城市、xx实现全面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挑战,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对于加速xx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现提出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编制“十三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速xx崛起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以进一步优化城区功能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着力将xx打造成立足xx辐射华中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生活性服务中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生活便利、生态秀美的新xx。
(二)基本原则编制“十三五”规划,既要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的基本特征,又要立足xx和xx的实际,抢抓xx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三镇三城”建设的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体制各项改革,着力推进城区功能转型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xx全面崛起战略构想;既要针对“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发展要求,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形成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又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区人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十三五规划十四五文旅工作规划编制重点

十三五规划十四五文旅工作规划编制重点“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重点“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2-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
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
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
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
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
市“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模板】

XX市“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1、XX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研究研究要点:(1)全面总结XX“十三五”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成效与问题;(2)研判当前及“十四五”期间国内外形势和XX发展的机遇风险挑战;(3)概括提出XX“十四五”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研究“十四五”追赶超越的战略路径;(4)研究提出“十四五”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战略布局、重大任务以及到2035年的战略重点;(5)明确XX“十四五”发展的保障机制。
2、XX市“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体系研究研究要点:(1)紧密对接“十四五”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梳理项目谋划方向和项目支撑重点;(2)科学提出XX市“十四五”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框架体系。
3、XX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研究要点:(1)分析研判XX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2)提出XX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方向原则、框架体系;(3)提出XX“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布局模式、重点任务;(4)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和制度体系。
4、XX与周边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研究要点:(1)梳理XX与关中、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并论证协同优先级关系;(2)分析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局限;(3)研究提出XX融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思路、突破路径、协同重点。
5、XX市园区创新发展思路研究研究要点:(1)分别梳理我市农业、工业、物流、旅游四类园区发展现状;(2)分析四类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3)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六大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按照统筹布局、错位发展理念,调整优化“十四五”四类园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6、XX市幸福产业发展研究研究要点:(1)理清幸福产业的概念、范畴,明确幸福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区别;(2)梳理国家对幸福产业的政策支持,分析我市幸福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3)研究提出“十四五”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家政、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的思路、目标、举措。
幼儿教科研课题: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幼儿自主性游戏适用性幼儿发展评价策略研究》

幼教课题申报\幼儿综合课题申报XX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编号:D/202X年7月28日幼儿自主性游戏适用性幼儿发展评价策略研究游戏中幼儿发展评价多元策略研究﹡XX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填报说明1.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
2.填写前,请先上网认真阅读《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填写时,态度要认真负责,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严谨明了,字迹要清晰易辨。
可以直接上网下载本《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后用钢笔填写。
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评审时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
“研究方向与范围”栏按“课题指南”中的分类填写,如申报基础教育“政策与体制研究”类课题就在此栏填写“基础教育1”,申报职成教育、高等教育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则在此栏填写“自选课题”。
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栏中,“课题主持人”相关信息以第一主持人为准。
“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
申报者只须在“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
“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
5.《申报评审书》和《申报评审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中规定的申报程序报送。
《申报评审书》只需一份原件,《申报评审活页》一式五份(其中一份为原件)。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申报评审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三五”时期是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全面提高我区的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做好《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发改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融入主城区、迈向现代化”目标,聚焦“改革创新、智慧发展”关键,深入实施综合改革,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民生保障,努力打造创新型、学习型、生态型、乐居型、智慧型城市,围绕把xx 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江南现代生态休闲科技新城、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发展目标,更新理念,突出重点,改进方法,明确“十三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我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主要任务研究提出我区“十三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
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1、开展规划工作调研及学习培训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省市发改委有关“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探索规划编制创新,研究我区“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建设重点等。
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业务培训、专题研究等形式开展。
2、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消化吸收近年来省市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对关系我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战略目标、产业布局、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
3、编制形成全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在调查研究、资料意见征集、课题研究及形成基本思路等基础上,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邀请有关专家的参与,共同编制完成《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报送xx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
公开选聘入选单位名单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课题负责人
四川省“十三五”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阶段性特
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刘元春
四川省“十三五”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研究
省农科院
吕火明
四川省“十三五”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路
径研究
省经济信息中心
陈雅维
四川省“十三五”培育新兴增长极、强化多点多
极支撑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王德忠
四川省“十三五”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研
究
四川大学
赵建伟
四川省“十三五”深入推进两化互动、促进产城
融合发展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唐志红
四川省“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戴宾
四川省“十三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姚星
四川省“十三五”扩大消费需求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王裕国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四川大学
顾新
促进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
高辉
四川省“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姜玉梅
四川省“十三五”推进文化建设总体思路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景小勇
四川省“十三五”建设美丽四川,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总体思路研究
四川大学
蔡尚伟
四川省“十三五”创新社会治理研究
四川大学
姜晓萍
四川省“十三五”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总体思
路研究
四川大学
徐继敏
四川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风险分析和
评估
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
方贵金
四川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四川大学
夏志强
四川省“十三五”促进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研究
四川大学
蒲晓红
四川省“十三五”人口发展与老龄化社会研究
省社科院
陈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