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精选

计算机病毒论文精选随着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危害性的增加,逐渐成为计算机工作人员防范的重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分析计算机这一科技产品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使得科技改变生活这件事情被演绎的越来越精彩。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提升计算机应用的可靠性。
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中毒这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轻则引起无法使用计算机,重则会导致重要信息丢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计算机网络中毒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已经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建立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控制这些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抵御网络病毒侵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一)非授权性正常的计算机程序,除去系统关键程序,其他部分都是由用户进行主动的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提供软硬件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这些正常的程序是与用户的主观意愿相符合的,是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病毒首先是一种隐蔽性的程序,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那些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这些病毒就得到了计算机的优先控制权,病毒进行的有关操作普通用户也是无法知晓的,更不可能预料其执行的结果。
(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影响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其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病毒不仅会对正常程序进行感染,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件,这是一种恶性的破坏软件。
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的论文

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的论文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的代码,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在用户不知情或者未批准下,大量自我复制或运行的一组计算机程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分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的论文篇一《计算机病毒的解析与防范》【摘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安全备受关注,其中计算机病毒的普及与防范尤为重要,本文就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解析防范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的代码,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在用户不知情或者未批准下,大量自我复制或运行的一组计算机程序。
它像生物病毒一样可以很快地蔓延,常常难以根除。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2.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或者其他设备中的特征。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判断是否为病毒的主要依据。
当用户利用U盘,网络等载体交换信息时,病毒程序趁机以用户不能察觉的方式随之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扫描一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在非官方网站下载软件、甚至点击一些恶意链接,都有可能会感染上计算机病毒。
2.2潜伏性病毒程序感染正常的计算机之后,一般不会立即发作,而是潜伏下来,等到条件满足时才产生破坏作用。
一个编制巧妙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可以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隐藏在合法程序中,对其他系统进行感染而不被人们发现。
2.3隐藏性计算机病毒在附着到文件上之后,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检查不出来,因为大多数病毒都采用特殊的隐藏技术,比如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压缩,留出空间嵌入病毒程序,这样病毒很难被发现;有些病毒修改文件的属性;还有些病毒可以加密或者防跟踪等。
2.4破坏性当病毒程序发作时,通常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些不正常的信息,同时对磁盘上的数据文件和程序进行破坏。
计算机病毒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确定都不生疏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讨论和描述学术讨论成果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计算机病毒论文11引言在网络环境中,当计算机的系统存在漏洞时,病毒便“趁虚而入”,攻击计算机的程序,使计算机产生运行故障。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文件、消息通过邮件、谈天工具等进行传输,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
一旦发生计算机系统中毒时,就会导致信息被窃取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人们渐渐开头关注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所带来的安全威逼,不断地开发系统程序,完善系统漏洞,而一些恶意的病毒程序仍能捕获到系统的漏洞,并进行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进展的严峻阻碍,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的讨论是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否则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肯定的损失,严峻的会威逼人们的生存。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特点2.1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隐蔽在系统中,当遇到合适的程序开头运行时,它就可以快速地传播和集中。
它可以将硬盘格式化、删除文件信息、占用磁盘空间、强占系统资源等,通过各种方式破坏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对人们的工作或是学习造成严峻的影响。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人们更喜爱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包括购物、转账等交易,一些存在恶意行为的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猎取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损失,有的甚至窃取密码等,在经济上给人们或是企业等带来极大的损失。
2.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2.1.1网络环境下病毒具传播性和集中性在网络环境下,病毒可以借助网络的传播而快速集中,由于病毒通过攻击系统漏洞,随着网络中的一些网页下载、邮箱传送、谈天工具等将病毒快速地传播开。
在网络病毒史上较有影响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病毒“Creeper”,消失在1971年,一旦进入网络,便快速地在许多计算机中传播。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论文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病毒的类型越来越多,对病毒的定义也越来越广义,即“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制作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代码”,这又意味着凡是人为进行编译的程序,并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干扰,造成了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出现故障,甚至是一些能够破坏计算机数据自我复制的程序或者代码都归类于病毒,我国从法律上定义计算机病毒是在1994年2月正式提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直接嵌入到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或者破坏数据,让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程序或代码,根据这个定义,我国就将计算机木马、蠕虫等破坏性程序纳入到病毒的范畴中进行研究。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编译人员的编程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所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特征也各不相同。
但总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传染性、可执行性、破坏性、隐蔽性、非授权性、可触发性等,随着计算机编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计算机病毒还新增了许多特性,如:诱骗性、变形性、抗分析性、远程控制性、攻击手段多样性、攻击目标多元性等,以下简单分析几种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非授权性我们知道正常的程序都是由用户主动进行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给用户操作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正常程序是符合用户主观意愿的,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来说,病毒首先是隐藏的,用户一般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实践上病毒优先得到了计算机的控制权,病毒执行的操作也是用户不知情的,其执行的结果用户也是无法得知的。
2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中就可以得知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仅会感染正常程序,严重的还会损坏计算机软硬件,它是一种恶性的破坏性软件,首先受到攻击的必然是计算机整个系统,最先受到破坏的也是计算机系统。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加深,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来定义计算机病毒,我们也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但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可以提现在不同的层次,所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其结果迥然不同。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论文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论文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网络技术逐渐普及的今天,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也在不断地出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论文篇一摘要: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网络用户,造成用户不同程度的损失。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进行科学的模型化分析,首先论述网络病毒传播的稳定性,然后分析其控制措施,希望此研究能够提升我们对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稳定性;控制计算机这一科技产品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使得科技改变生活这件事情被演绎的越来越精彩。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提升计算机应用的可靠性。
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中毒这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轻则引起无法使用计算机,重则会导致重要信息丢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计算机网络中毒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已经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建立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控制这些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抵御网络病毒侵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一)非授权性。
正常的计算机程序,除去系统关键程序,其他部分都是由用户进行主动的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提供软硬件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这些正常的程序是与用户的主观意愿相符合的,是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病毒首先是一种隐蔽性的程序,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那些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这些病毒就得到了计算机的优先控制权,病毒进行的有关操作普通用户也是无法知晓的,更不可能预料其执行的结果。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5000字 3篇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5000字3篇计算机类毕业论文5000字·1谈计算机病毒与防护措施【摘要】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如何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以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表现。
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并对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进行了技术分析,针对不同的计算机病毒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复制;英特网;病毒来源;防护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家用电脑用户的不断扩大,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对电脑的攻击与防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全球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
目前,计算机病毒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尽皆知,所以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已成为计算机工作者和计算机使用者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怎样才能彻底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病毒是什么?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那么到底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呢?计算机病毒是一个人为编写的程序,或一段指令代码。
我们强调这里的人为性,计算机病毒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因为计算机病毒的可复制性,所以计算机病毒得以迅速地蔓延,并且往往难以根除。
计算机病毒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寄生性,就像我们学习生物的中的寄生虫一样。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扩散开来。
所以说计算机病毒的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复制功能。
当然,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并不完全是计算机病毒的原因。
家用电脑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也有很多原因是因为电脑本身的软件或是硬件故障引起的,如果是网络上的故障,也有一些是因为涉及到权限问题引起的。
所以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便根据故障原因进行处理。
一、如何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1、电脑感染病毒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电脑运行速度比平常慢。
例如,上午打开一个网页还很快,下午开机打开网页的速度明显变慢,最大可能就是感染病毒。
计算机病毒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论文1在这个全新的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和科技的力气为主宰的时代,经济和科技的进展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的进展也依靠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时代的飞速进展使得网络掩盖到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强大,但是,一项技术的快速进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网络的快速进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的快速进展也给许多非法分子供应了通道,并且,由于网络经济的特别性,使得该领域的法律规制更为简单。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经济进展快速,计算机也被人们普遍使用进入了千家万户,虽然,计算机的使用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也给许多不发分子带来了机会,开头制造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他自己特有的复制力量,计算机病毒可以特别快速的遍布在计算机中,而且,在清除这些计算机病毒的时候又特别困难,这些计算机病毒可以把自己附在各种文件上面,随着文件的传播,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传播。
这种计算机病毒的制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来对计算机内部所储存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破坏。
,我国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也制定着各种使用方式和使用原则,可是今日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朝‘钱’看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许多人为了的利益投资:成本小、时间短、风险低并且快速获得大量资金。
因此通过网络的方式实行一些不正值的竞争手段,制造一些计算机病毒,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自己供应收益。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面,但是计算机的飞速进展也给许多不法分子供应了机会,计算机病毒开头被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主要有:隐藏性、程序性以及传播性,同时计算机病毒还有很强的危害性,计算机资源的损失和破坏,不会造成资源和财宝的铺张,但是可能会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2.1隐藏性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是隐藏性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小巧的程序,这种计算机病毒通常依附在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之中,或者是隐蔽在磁盘中,然后随着这些有病毒隐蔽在其中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和磁盘的使用,使得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5000字 3篇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5000字 3篇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感染表现和防护措施。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对电脑的攻击与防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计算机病毒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了计算机工作者和计算机使用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人为编写的程序或一段指令代码,具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和寄生性,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并随文件一起扩散开来。
因此,计算机病毒的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复制功能。
电脑感染病毒最明显的特点是电脑运行速度比平常慢。
特别是有些病毒能控制程序或系统的启动程序,因此会需要更多时间来打开程序。
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计算机病毒,需要进行全盘查毒和杀毒。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种类,并针对不同的计算机病毒提出多种防范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和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等。
在处理电脑故障时,我们需要充分地了解故障原因,以便根据故障原因进行处理。
如果是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需要进行全盘查毒和杀毒。
如果是电脑本身的软件或是硬件故障引起的,需要修复软件或更换硬件。
如果是涉及到权限问题引起的,需要调整权限设置。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更新防护技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
2、电脑经常出现死机现象,这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打开了多个文件或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运行了大容量的软件,或是测试软件的使用也会造成一定的硬盘空间不够等等。
3、计算机操作系统无法启动的原因可能是计算机病毒修改了硬盘的引导信息,或是一些启动文件被破坏或删除。
引导区病毒会破坏硬盘引导区信息,使电脑无法正常启动。
硬盘分区丢失或人为操作错误,误删除了系统文件等原因也会造成系统无法启动。
4、系统经常出现提示信息显示内存不够,可能是因为计算机病毒非法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打开了大量的软件,运行了需内存资源的软件,或是系统配置不正确等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与防治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COMPUTER VIRUSES姓名:学号: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09级指导教师:2012年 11 月 20 日摘要自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俨然已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慢慢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形影不离。
虽然计算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更高的财富价值,但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作为计算机的使用者,我们应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防方法以维护正常、安全的计算机使用和通信环境。
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能够安全工作,研究计算机病毒防的方式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本论文从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防和清除入手,浅谈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相应的一些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入侵途径;病毒防治AbstractSince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our indispensable part, which slowly infiltrates into our lives and never leaves us. Although the computer has enriched our lives, facilitated our work, improved our work efficiency and created greater wealth value, but along with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it also inevitably brings computer viruses. Computer viruses bring tremendous damage and potential threat to our daily work. As computer users,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nvasion and the prevention ways of computer viruses to maintain a normal and safe use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of computer.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mputer security, studying how to prevent computer viruses is imminent.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prevention and removal of computer viru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viru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Key words:computer viruses; computer security; invasion ways; virus preventionI目录中英文摘要 (I)1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1)1.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1)1.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 (2)1.3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5)1.4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6)1.5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0)2 计算机病毒的防和清除 (11)2.1计算机病毒防的概念和原则 (11)2.2计算机病毒防基本技术 (11)2.3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21)3 典型计算机病毒 (22)3.1引导区计算机病毒 (22)3.2文件型的计算机病毒 (23)3.3脚本型计算机病毒 (23)3.4特洛伊木马病毒 (24)3.5 蠕虫病毒 (24)4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25)参考文献 (26)致 (27)1计算机病毒的概述有计算机的地方就会伴随着计算机病毒。
说起计算机病毒,想必计算机的使用者都不会陌生了,因为我们时刻都在与它斗争着。
很多人对计算机病毒憎恶但又充满了好奇,对病毒的制造者既痛恨又敬畏。
计算机病毒当然不值得崇拜,它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了太多的损失了,每年因为计算机病毒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百亿美元,而且还以逐年递增的趋势增长。
但与此同时,它也促进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比如反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隔离、数据恢复技术等等……这一根根救命稻草,使很多企业和个人用户免遭侵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加入到信息安全领域,同层出不穷的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做着顽强的斗争。
但稻草毕竟是稻草,救得了一时不一定救得了一世。
目前市场上主流厂商的信息安全产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精心的研发,无论从产品线还是从技术角度来讲,都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
但是,再好的产品,如果不懂得如何去使用,发挥不了产品真正的优势,又与稻草有什么区别呢?很多用户在被病毒感染以后才想起购买杀毒软件,查杀以后就再也不管,没有定期的升级和维护,更没有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策略,可以说把产品的使用效率降到了最低,这样的状态,怎能应付日新月异的病毒攻击呢?那么,如何将手中的稻草变成强大的武器,当危险临近时,能够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呢?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对“对手”的了解。
我们要能未雨绸缪,配合手中的工具,防患于未然。
1.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
由于它与医学上的“病毒”同样具有传染和破坏的特性,例如,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感染力、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等等,因此由生物医学上的“病毒”概念引申出“计算机病毒”这一名词。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依据此定义,诸如逻辑炸弹,蠕虫等都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1994年2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1.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人类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之后,也制造了计算机病毒。
自从1983年发现了全世界首例计算机病毒以来,病毒的数量已达三十多万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高速增长。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是众所周知的,发明计算机病毒的人同样也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谴责。
也许有人会问:“计算机病毒是哪位先生发明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下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1)科学幻想起源说1977年,美国科普作家托马斯.丁.雷恩推出轰动一时的《P-1的青春》一书。
作者构思了一种能自我复制,利用信息通道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幻想出来的计算机病毒。
我们的很多科学技术都是先幻想之后才产生的,因此,这种科学幻想起源说也是有理有据的。
(2)恶作剧起源说这种说法是认为计算机病毒是那些对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均有兴趣的人,他们或是要显示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或是报复他人或单位从而编制一些程序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出发点多少有些恶意的成分在,世界上流行的许多计算机病毒都是恶作剧者的产物。
(3)游戏程序起源说据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计算机程序员为了娱乐,在自己的实验室的计算机上编制吃掉对方程序的程序,看谁先把对方的程序吃光,有人猜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4)软件商保护软件起源说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由于对软件资源的保护不尽合理,使得许多合法的软件被非法复制,从而使得软件制造商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因此,软件制造商为了处罚那些非法复制者并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在软件产品之中加入计算机病毒程序并由一定条件触发并感染。
IT行业普遍认为,从最原始的单机磁盘病毒到现在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的手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主要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2]:(1)DOS引导阶段1987年,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病毒。
当时的计算机硬件较少,功能简单,一般需要通过软盘启动后使用。
引导型病毒利用软盘的启动原理工作,它们修改系统启动扇区,在计算机启动时首先取得控制权,减少系统存,修改磁盘读写中断,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在系统存取磁盘时进行传播。
1989年,引导型病毒发展为可以感染硬盘,典型的代表有“石头2”。
(2)DOS可执行阶段1989年,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系统加载执行文件的机制工作,该类型的典型代表为“耶路撒冷”、“星期天”病毒,病毒代码在系统执行文件时取得控制权,修改DOS中断,在系统调用时进行传染,并将自己附加在可执行文件中,使文件长度增加。
1990年,发展为复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 文件。
(3)伴随、批次型阶段1992年,伴随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加载文件的优先顺序进行工作。
具有代表性的有“金蝉”计算机病毒,它感染.EXE文件时生成一个和.EXE同名的扩展名为.COM伴随体,它感染.COM文件时,改原来的.COM文件为同名的.EXE 文件,这样,在DOS加载文件时,病毒就取得控制权。
这类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不改变原来的文件容、日期及属性,接触计算机病毒时只要将其伴随体删除即可。
(4)幽灵、多形阶段1994年,随着汇编语言的发展,实现同一功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完成,这些方式的组合使一些看似随机的代码产生相同的运算结果。
幽灵病毒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每感染一次就产生不同的代码。
例如,“一半”计算机病毒就是产生一段有上亿种可能的解码运算程序,计算机病毒体被隐藏在解码前的数据中,查解这类计算机病毒就必须要对这段数据进行解码,这就加大了查毒的难度。
(5)生成器、变体机阶段1995年,在汇编语言中,一些数据的运算放在不同的通用寄存器中,可运算出同样的结果,随机的插入一些空操作和无关指令,也不影响运算的结果,这样,一段解码算法就可以由生成器生成。
当生成的是计算机病毒时,这种复杂的称之为病毒生成器和变体机的病毒就产生了。
具有典型代表的是“计算机病毒制造机VCL”,它可以在瞬间制造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计算机病毒,查解时就不能使用传统的特征识别法,需要在宏观上分析指令,解码后查解计算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