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1 / 20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 .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D .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

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有CO 2生成

B .正极反应为O 2+2CO 2+4e ﹣═2CO 32﹣

C .反应每消耗1molCH 4转移6mol 电子

D .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烧杯内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总和逐渐减小

B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C .逐渐溶解的一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 .电子从产生大量气泡的一极流出

4.下列对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

I Ⅱ Ⅲ Ⅳ

A ..I 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B .Ⅱ可表示爆炸反应

C .Ⅲ可表示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D .Ⅳ可表示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H 1的是()

A.2H2(g)+O2(g)=2H2O(g) △H1;2H2(g)+O2(g)=2H2O(l) △H2

B.S(g)+O2(g)=SO2(g) △H1;S(s)+O2(g)=SO2(g) △H2 C.1/2C(s)+O2(g)=CO(g) △H1;C(s)+O2(g)=CO2(g) △H2 D.HCl(g)=1/2 H2(g)+1/2 Cl2(g) △H1;H2(g)+Cl2(g)=2HCl(g) △H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平衡体系:H2(g)+I2(g)==2HI(g),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加深

B.—定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4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NO3③Na2CO3④NaOH,pH 的大小顺序是④>③>①>②

C.0.1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增大,c(H+)减小D.常温下,c(H+)/c(OH-)=10-10的溶液中:Na+、Al3+、SO-2-、NO3-可大量共存

7.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 (g),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和熵变:ΔH>0,ΔS<0

B.温度降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升高温度,n(CH3OH)/n(CO2)增大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25 mol/(L·min)

8.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 + O2 =2H2O

9.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C>B C.A>B>C D.B>C>A

10.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min内,测得υ(A)=1.2mol·L﹣1·min﹣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

11.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做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做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

B.燃料电池是一类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 8OH-一8e-═BO2-+ 6H2O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3molH2O2,转移电子数为3N A

1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3 / 20

A.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D.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 CH4转移12mol电子

13.元素周期表中钌(Ru)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某钌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Ru II*表示激发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理论上,n(被还原的I3-):n(被氧化的Ru II*)=1:2

C.在周期表中,钌位于第五周期第ⅧB族

D.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Ru3++e-=Ru2+

14.工业废气H2S经资源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C.若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电池内部释放632kJ热量

D.若有17gH2S参与反应,则会有1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二、填空题

15.已知31 g白磷(P4)变为31 g红磷(P)时释放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5 / 20

(1)上述变化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31 g 白磷具有的能量_________(填“>”或“<”,下同)31 g 红磷具有的能量。

(3)已知白磷和红磷燃烧均生成P 2O 5。31 g 白磷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___________31 g 红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16.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要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通过观察和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 2需要的________来实现;在KMnO 4与H 2C 2O 4反应中,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SO 2↑+H 2O 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___ 来测定。

17.在体积为10L 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 和H 2O ,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 2O(g) CO 2(g)十H 2 (g) △H<0 , CO 和H 2O 浓度变化如下图,

(1) 3min —4min 之间反应处于____状态(填平衡、不平衡);

(2)要使反应在8min 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 ___,要使反应在8min 后,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a,b,c,d ) a .增加水蒸气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加氢气浓度

(3)求出8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CO 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 18.在2L 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 (g )+O 2(g )

2NO 2(g )体系中,n (NO )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2)如图所示,表示NO 2变化曲线的是 ________。用O 2表示从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19.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CH 4(g)+H2O(g)CO(g)+3H2(g) △H1= +206.1 kJ/mol

②CH 4(g)+CO2(g)2CO(g)+2H2(g) △H2= +247.3 kJ/mol

③CO(g)+H 2O(g)CO2(g)+ H2(g)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min内,v(H2) =_________;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3)反应③中△H 3 =___________。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7 / 20

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

a . v (正) v (逆)

b . v (正)< v (逆)

c . v (正)= v (逆)

d .无法判断

三、实验题

20.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的Na 2S 溶液、新制的氯水、0.5mol/L 的盐酸、3mol/L 的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③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实验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4)实验④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5)通过实验④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 或 。

21.化学实验离不开水。请根据水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分析以下四个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一:制取氢气

(1)图甲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气密性。

(2)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会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请解释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

实验二:喷泉实验

(3)图乙所示装置中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进行喷泉实验时应该先___________(填“挤捏胶头滴管”或“打开止水夹”)。

(4)如果只提供如图丙所示装置,若想迅速引发喷泉,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热毛巾捂住烧瓶

b.用冰块捂住烧瓶

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饱和食盐水

d.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硫酸

实验三:探究一定温度下能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开始实验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指向铁丝;

②再用盛蒸馏水的注射器缓慢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振荡,在指针恰好开始反转指向铜丝时停止实验;

③重复三次实验得平均加水量为2.5 mL(水的密度按1.0g/mL计算)。

(5)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指针第一次指向铜丝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7)根据此实验计算,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质量分数为。

四、推断题

22.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由A、B、C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4∶2∶3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选填“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与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C两元素的单质与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逆反应2EC2(g)+C2(g) 2EC3(g)在一密闭容器A中进行,A容器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 (如右图所示),若在A中充入1 mol C2和2 mol EC2,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②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 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C2同时生成2a mol EC3

2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F是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

9 / 20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消耗了2 molG,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五、计算题

24.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

(1)密闭容器的体积是__________L;

(2)若t1=15时,则t0~t1 s内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5)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初始状态的________________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错误;B、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错误;C、纯碱属于盐,错误;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都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混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属于合金,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判断。

2.D

3.A

【解析】如图所示装置为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A项,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每2mol H+反应生成1mol Zn2+,则烧杯内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总和逐渐减小,故A正确;B项,反应没有生成有颜色的物质,一段时间后溶液仍为无色,故B错误;C项,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逐渐溶解,故C错误;D项,负极失电子,所以电子从负极流出,溶液中的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所以正极产生大量气泡,故D错误。

4.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图是可以知道: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爆炸是剧烈的燃烧过程,反应物和产物能量差距大,过程表现为放热,故B正确;

C、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故C正确;

D、弱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5.B

【解析】

试题分析:△H是有正负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H<0,A、H2O(g)=H2O(l) △H<0,△H2=△H1+△H,推出△H1>△H2,故不符合题意;B、S(s)=S(g) △H>0,△H2=△H1+△H,△H2>△H1,故正确;C、C、前一反应是不完全燃烧,后一反应是完全燃烧,所以后一反应放出热

1 / 20

量多,即△H1>△H2,故说法错误;D、前者是吸热反应,△H1>0,后者是放热反应,△H2<0,前者大于后者,故不正确。

考点:考查△H大小比较等知识。

6.A

【解析】

试题分析:A、增大体系压强,I2的浓度增大,体系颜色加深但方程式两边气体分子数相同,平衡不移动,错误;B、NaOH是强碱,而CH3COONa、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且越弱越水解,NaNO3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定为中性,pH的大小顺序是④>③>①>②,正确;C、氨水加水稀释后,NH3•H20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减小,c(H+)增大,错误;D、c(H+)/(OH-)=10-10,溶液呈碱性,Al3+不能存在,故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离子共存。

7.B

【解析】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ΔS<0,A错。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CH3OH)/n(CO2)减小,C错。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CO2)==0.075 mol/(L·min),v(H2)=3v(CO2)=0.225 mol/(L·min),D错。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8.B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电极是负极,A正确;B、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实质是氢气的燃烧反应,所以总反应为2H2 +O2=2H2O,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负极的判断,发生的反应类型,能量的转化,电池反应方程式

9.A

【解析】试题分析: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A>C;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则金属活动性B>A。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以A、B、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B>A>C。选项是A。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比较的知识。

10.D

【解析】

【详解】

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1.2mol·L﹣1·min﹣1,则1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n(A)= 1.2mol·L ﹣1·min﹣1×1min×1L=1.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量数关系可知B减少0.4mol,则1min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4mol-0.4mol=3.6mol,故D项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由题意知,该燃料电池反应中,NaBH4作还原剂、H2O2作氧化剂。

A.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一般向正极定向移动,所以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是正确的;

B. 燃料电池是一类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B是正确的;

C. 还原剂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负极同时通入了NaBH4和NaOH,所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 8OH-一8e-═BO2-+ 6H2O,C正确;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3molH2O2,O的化合价由-1降到-2价,所以转移电子数为6N A,D不正确。选D。

点睛:判断电极反应式是否正确时,可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并用电解质溶液检验产物是否合理。

12.C

【解析】原电池工作时,CO和H2失电子在负极反应,则A为负极,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B上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A.A为负极,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A移动,故A错误;B.负极上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A反应为:

H2+CO+2CO32--4e-=H2O+3CO2,故B错误;C.B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反应为O2+2CO2+4e-=2CO32-,故C正确;D.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 CH4转移6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C。

13.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钌(Ru II)的配合物获得太阳能转化为激发态Ru II*,激发态Ru II*失去1个电子转化

3 / 20

为Ru III,电极X构成原电源的负极;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 III+3I-=2Ru II+I3-,电极Y 上发生反应I3-+2e-=3I-,故电极Y构成原电源正极。由此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电极X上钌(Ru II)的配合物获得太阳能转化为激发态Ru II*,激发态Ru II*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Ru III,所以是太阳能先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

B.电极X(负极)上的反应:Ru II*-e-=Ru III,电极Y(正极)上的反应:I3-+2e-=3I-。根据原电池两极转移的电子守恒,n(被还原的I3-):n(被氧化的R II*)=1:2。B项正确;

C.因为Fe在第四周期第VIII族,钌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铁,所以钌位于第五周期第VIII族,C项错误;

D.该原电池的正极是电极Y,其电极反应式为I3-+2e-=3I-,D项错误;答案选B。

14.C

【解析】A.由2H2S(g)+O2(g)═S2(s)+2H2O反应,得出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B.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B正确;C.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则消耗1mol氧气,但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内部几乎不放出能量,故C错误;D.每17g即=0.5molH2S参与反应,则消耗0.25mol氧气,则根据O2+4H++4e-=2H2O,所以有1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故D正确;故选C。

点睛:结合电池总反应分析电极反应,难点是根据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本题总反应式为2H2S(g)+O2(g)═S2(s)+2H2O,得出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15.化学 > >

【解析】(1)白磷转化为红磷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2)31 g白磷(P4)变为31 g红磷(P)时释放能量,这说明31 g白磷具有的能量>31 g红磷具有的能量。(3)31 g 白磷具有的能量>31 g红磷具有的能量,因此31 g白磷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31 g红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16.时间;溶液颜色;出现浑浊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略

17.(1)不平衡(2) d , b (各2分)

(3)0.6 (2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5 / 20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3min —4min 之间物质的浓度在变化。所以不平衡

(2)a .增加水蒸气,衡向正方向移动 b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 .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 d .增加氢气浓度,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3) CO(g) 十 H 2O(g) CO 2(g) 十 H 2 (g)

初始浓度(mol/L ) 0.2 0.3 0 0

变化浓度(mol/L ) 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 ) 0.08 0.18 0.12 0.12

K = c(CO 2) c(H 2) / c(CO) c(H 2O) = ( 0.12 mol/L *0.12 mol/L ) / (0.08 mol/L* 0.18 mol/L) = 1

CO 的平衡转化率 = 0.12 mol/L / 0.2 mol/L = 0.6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考察

18.(1)是(2)b 。 v =1.5×10-3mol·(L·s)-1

(3)b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3s 时NO 为0.007mol ,且不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所以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2)NO 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所以图中表示NO 2变化的曲线是b ,2s 内用N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

率 =3.0×10-3mol•L -1•s -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

(O 2)= v (NO )/2=3.0×10-3/2mol•L -1•s -1=1.5×10-3mol•L -1•s -1。(3)a 、当v (NO 2)=2v (O 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b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气体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故正确; c 、v 逆(NO )=2v 正(O 2)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的标志

19. 0.3 升高温度 -41.2 a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可知,前5min内甲烷的浓度由1.00mol/L减小为0.50mol/L,

则v(CH4)= 1.00/0.50/

5

mol L mol L

min

=0.1mol/(L•min),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

之比,

则v(H2)=3×0.1mol/(L•min)=0.3mol/(L•min),由图可知,10min时甲烷的浓度继续减小,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0.3 mol/(L•min);升高温度;

(2)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且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不变,乙的压强不变,则假定甲不变,乙中发生CH4+CO2⇌2CO+2H2,其体积增大,则相当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增大,但压强小,反应速率减慢,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则乙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反应③,则

△H3=+206.1kJ/mol-(+247.3kJ/mol)=-41.2kJ/mol,

800℃时,反应③的K=1.0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气体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与浓度成正比,Q=<K=1.0,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选a,

故答案为:-41.2 kJ/mol;a。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反应方向的判断的相关知识。20.(1)生成黄色沉淀 Cl2 + S2— = 2Cl—+ S↓(2分)

(2)氯原子得电子能力强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其他合理答案同样得分)(2分)

(3)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4)否

(5)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本题除注明分数外,每空1分)【解析】

21.(1)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导管的液面高于试管的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面,液面差保持不变一段时间,说明气密性良好(2)Zn+Cu2+=Zn2++Cu,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3)打开止水夹(4)ab (5)没有尾气处理装置(6)NO3-+e—+2H+=H2O+NO2↑ (7)47.9%

【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由于装置中使用的是长颈漏斗,则检查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导管的液面高于试管的液面,液面差保持不变一段时间,说明气密性良好。

(2)由于锌能把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从而构成锌铜原电池而加快反应速率,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2+=Zn2++Cu。

(3)根据装置图可判断进行喷泉实验时应该先打开止水夹。

(4)加热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当氨气与水接触时,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或者使烧瓶内压强降低,利用与大气压的压差,答案选ab。

实验三:探究一定温度下能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开始实验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指向铁丝;

②再用盛蒸馏水的注射器缓慢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振荡,在指针恰好开始反转指向铜丝时停止实验;

③重复三次实验得平均加水量为2.5 mL(水的密度按1.0g/mL计算)。

(5)由于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6)当指针第一次指向铜丝时,正极是硝酸根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NO3-+e—+2H+=H2O+NO2↑。

(7)根据此实验计算,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质量分数为47.9%。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22. S2- O2- Na+极性键和离子键 2Al+2OH-+2H2O===2AlO2-+3H2↑ H2-2e-+2OH-===2H2O ②③

7 / 20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分别为水和双氧水,所以A 为H、C为O;;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所以B为N、E为S。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D为Na.所以A、B、C、D、E分别为H、N、O、Na、S等5种元素。

(1)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中,硫离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半径最大;氧离子和钠离子有2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较小的半径较大,所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由A、B、C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4∶2∶3组成的化合物是硝酸铵(NH4NO3)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极性键;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铝,它与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A、C两元素的单质与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其负极上氢气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H2-2e-+2OH-===2H2O;

(4)A是一个恒压密闭容器,若在A中充入1 mol O2和2 molSO2,发生的可逆反应2SO2(g)+O 2(g) 2SO3(g)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气体的密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是变化量,变化量不变时为平衡状态,所以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为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和③(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①压强一直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④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O2同时生成2a mol SO3,描述的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不是平衡状态的标志。

23.(每空2分,共10分)(1)CO2(2)Al3++ 4OH-=AlO2-+2H2O

(3)2Al2O2↑(4)2O3 4N A(或2.408х1024)【解析】

试题分析:(1)明矾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CO2和水。CO2能与A反应,则F是CO2。

(2)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4OH-=AlO2-+2H2O。

(3)CO2能与偏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

生成氧气和铝,则B电解生成E和D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2↑。

(4)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分别是是氧化铜和铝,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铝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9 / 20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O 3。反应中铜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

因此若该反应消耗了2mol 氧化铜,则转移的电子数是4N A 。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24.2 0.004 mol·L -1·s -1 3A

B+2C 0.04 mol 1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象中A 的起始浓度及物质的量求算体积;

(2)根据图象中C 的浓度变化求算其反应速率;

(3)A 的浓度减小为反应物,C 的浓度增大为生成物,且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反应前后计量数相同,确定B 为生成物以及B 的化学计量数;

(4)B 为生成物,根据反应的量和平衡时的量求出初始量;

(5)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详解】

(1)由图象可知A 的起始浓度为0.15mol/L ,A 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则体积为V= =

=2L ; (2)由图象C 的浓度变化为c (C )=0.11mol/L-0.05mol/L=0.06mol/L ,则其反应速率为v

(C )= = =0.004 mol•L -1•s -1

; (3)A 的浓度随时间推移减小为反应物,A 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mol/L ,C 的浓度随时间推移增大为生成物,C 的浓度变化为0.11mol/L-0.05mol/L=0.06mol/L ,则A 、C 的计量数之比为3:2,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没有变化,则反应前后计量数相同,所以B 为生成物,且计量数为1,所以反应方程式为:3A

B+2C ; (4)B 为生成物,B 的变化量为 ×△c (C )= ×0.06mol/L=0.03mol/L,B 的平衡浓度为

0.05mol/L ,则B 的起始浓度为0.05mol/L-0.03mol/L=0.02mol/L ,则B 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L×2L=0.04mol;

(5)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保持不变,所以平衡时体系内的压强保持不变,为初始状态的1倍。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方程式的确定等,题目涉及的内容较多,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配套光盘练习: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解析)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均是吸热反应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5.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SO2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臭氧空洞(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 7.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浓度增大D.溶液的密度增大 C.溶液中的SO 2 4 8.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废电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锌 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铜锌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上有4.48 L气体(标准状况)放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转移电子0.2 mol B.铜为负极,有12.8 g铜溶解 C.锌为正极,有13 g锌溶解 D.反应过程中消耗0.4 mol氢离子 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 2e-===Mn2O3(s)+2OH-(aq)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番茄组成的水果电池,锌片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4.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钙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 g(a、b相差不大,但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活泼金属作正极,不活泼金属作负极 C.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6.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 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电池 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 B.固体NaOH C.浓硫酸 D.固体NH4NO3 2.已知 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5.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6.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为正极。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7.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2019版化学人教版必修2训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二章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望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替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铝的密度小,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 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 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答案:D 解析:铝的密度小,燃烧时放热多,是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矿资源丰富,这些都是用铝作新型燃料的有利条件。但是电冶铝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这一点考虑,如果没有开发出新的冶炼金属铝的技术,则用铝作新能源的做法是不划算的。 2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答案:D 解析: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3(2018北京学考)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CO2(g)+H2(g)。当 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D.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A 解析:当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等,选项A正确、选项B和D错误;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选项C错误。

2020春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和能量练习题及答案

2020春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成水放出热量 B.金属与酸反应吸收能量 C.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D 2、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参考答案】C 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 当m、n、p、q为任意整数且C为有色物质,可逆反应一定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 A∶v B∶v C∶v Q=m∶n∶p∶q ⑥体系颜色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③④⑥⑦ 【参考答案】C 4、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其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 B.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C.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参考答案】D 5、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B 6、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 s时测得各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D .液氢气化,转化为动能,从而使火箭上天 【答案】C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填空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非选择题 1. 在25℃、101kPa的条件下,断裂1molH—H键吸收436kJ能量,断裂1molCl—Cl键吸收 243kJ能量,形成1molH—Cl键放出431kJ能量。H 2+Cl 2 ===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 (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 (3)判断反应H 2+Cl 2 ===2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4)反应物的总能量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2.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滴入5 mL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 2溶液和H 2 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 和盐酸的总能量。 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氧化钙、水的能量与氢氧化钙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2.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增大容器容积 B .移去部分SO 3 C .通入大量O 2 D .降低体系温度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10秒内反应物SO 2的物质的量由 1mol 降到0.6mol ,则反应速率ν(SO 2)为 A .0.02mol/(L·s) B .0.04mol/((L·s) C .0.2mol/((L·s) D .0.4mol/((L·s) 4.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锌锰电池 B .氢氧燃料电池 C .镍镉电池 D .铅蓄电池 5.A 、B 、C 三种金属片,把A 、B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是负极;把B 、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 发生还原反应。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 > B > C B .C >B >A C .A >C >B D .B >A >C 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7.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B .不少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键的断裂和生成都要释放能量 G 铜 铜 稀硫酸 A G 铜 锌 稀硫酸 C G 银 稀硫酸 B G 铜 锌 乙醇 D

2021年旧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 的是( )。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 .浓硫酸和水 B .生石灰和水 C .熟石灰和水 D .氯化钠和水 3.对放热反应:A +B===C +D ,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 A 、E B 、E C 、E D 分别表示物质A 、B 、C 、D 所具有的能量)( )。 A .E A >E B B .E A >E B +E C C .E A +E B >E C +E D D . E A +E B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 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均相同) 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 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能量 C. 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3.在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CO浓度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A. A 2+3B 2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5B 2==4AB 3 D. 2AB 2+B 2="=2" AB 3 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单元综合检测卷: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单选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如下:PbO 2+Pb+2H 2 SO 4 ===2PbSO 4 +2H 2 O, 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铅是正极 B.二氧化铅得电子,被氧化C.负极反应是Pb+SO-2e-===PbSO 4 D.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3.对化学电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 B.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 C.都是安全、无污染的 D.都为可充电电池 4.用铁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 A. 2H++2e-===H 2 ↑ B. Cu-2e-===Cu2+ C. Fe-3e-===Fe3+ D. Fe-2e-===Fe2+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6.下列有关电池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 B.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 C.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 D.水果电池是高效环保的家用电池 7.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取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①Si(s)+3HCl(g)SiHCl 3(g)+H 2 (g) ②SiHCl 3(g)+H 2 (g)Si(s)+3HCl(g) 对以上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①所需粗硅可通过反应:SiO 2 +2C Si+2CO↑来制备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 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2.下列各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10 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 为( ) A. X 2+2Y22XY2 B. 3X2+Y22X3Y C. 2X 2+Y22X2Y D. X2+3Y22XY3 4.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 2H2O===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作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 Li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该电池可以选用硫酸为电解质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补充蒸馏水来补偿散失的水分 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 A.金属的腐蚀 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 D.氨的合成 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9.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0.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2(g)2NH3(g)。在10 s 内氮气的浓度由5 mol·L-1降至4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氨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 l·L-1·s-1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增加氢气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反应足够长时间,氮气、氢气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新)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整理含答案)

(新)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 ) A.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C.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共价键断裂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 C.上图可表示放热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D.焰色反应有能量变化,所以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 3.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 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 4.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 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 -1 盐酸20 mL(过量);乙:在试管中加入2 g 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 -1盐酸20 mL(过量);下列CO 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 (CO 2)同反应时间t 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6.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 2(g)+2CO 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O 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7.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C(s)+H 2O(g)===CO(g)+H 2(g),能量增加(b -a ) kJ·mol -1 B .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 .1 mol C(s)和1 mol H 2O(l)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 2(g)吸收的热量为131.3 kJ D .1 mol C(s)、2 mol H 、1 mol O 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 2(g)放出的热量为a kJ 8.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 2(g )1 mol H 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436 kJ 能量2H (g )12O 2(g )12 mol O 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249 kJ 能量O (g ) 形成1 mol H 2O 的共价键释放930 kJ 能量H 2O(g) A .2 mol H 2(g)跟1 mol O 2(g)反应生成2 mol H 2O(g)吸收能量为490 kJ B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习题

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煅烧石灰石 ) B .加热浓盐酸和M nO D .小苏打受热分解 混合物制氯气 ( 2 C .木炭燃烧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氨气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B D .乙醇燃烧 .氧化钙溶于水 ) B .浓硫酸溶于水 D .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4、下列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释放能量的是 C .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 ) A .铝与稀盐酸反应 B .铜与浓硫酸加热 C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D .天然气燃烧 5、已知反应 X+Y=M +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X 的能量一定高于 M B . Y 的能量一定高于 N ( ) C .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对于放热反应 2H +O =2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2 A. 产物 H 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 H 和 O 所具有的总能量 2 2 2 B. 反应物 H 和 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 H O 所具有的总能量 2 2 2 C. 反应物 H 和 O 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 H O 所具有的总能量 2 2 2 D. 反应物 H 和 O 具有的能量相等 2 2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 1molH - H 键消耗的能量为 Q kJ ,破坏 1 1molO = O 键消耗的能量为 Q kJ ,形成 1molH - O 键释放的能量为 Q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 2 3 的是 ( ) A. 2Q +Q >4Q B. 2Q + Q < 4Q C. Q +Q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题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图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锌得电子,被还原 C.锌为负极,铜为正极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的金属腐蚀现象.可以通过下列装置所示实验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图Ⅰ装置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采用下列方法: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 B.图Ⅱ是图Ⅰ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Ⅱ的正极材料是铁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Ⅲ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 D.图Ⅲ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3.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4.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 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若用该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MnO2电极质量减少8.7g,则铅蓄电池阴极增重9.6g 5.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氮气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少到8mol,则2min内氮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1.2mol•L﹣1•min﹣1B.0.8mol•L﹣1•min﹣1 C.1.0mol•L﹣1•min﹣1D.0.6mol•L﹣1•min﹣1 6.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9年春季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春季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00 mL 6 mol·L-1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粒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 B.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C.加入适量NaCl溶液 D.加热 【答案】C 【解析】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消耗硫酸,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少,A项错误;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项错误;加入适量NaCl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C项正确;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D项错误。 2.反应A(g)+B(g)C(g)+D(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ΔH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E2都减小 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ΔH不变 C.加入催化剂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催化剂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 【解析】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则E1、E2都减小;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活化能差值不变,

则ΔH不变;升高温度,并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3.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铅和二氧化铅,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铅为正极被氧化 B.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硫酸根离子只向二氧化铅处移动 D.电子由铅极流向二氧化铅极 【答案】D 【解析】由铅蓄电池工作时反应的方程式可知,铅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铅为负极; 反应过程中硫酸不断被消耗,溶液的pH不断增大;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Pb极)流向正极(PbO2极);内电路中,阴离子(硫酸根离子)移向负极(Pb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番茄组成的水果电池,锌片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答案】C 【解析】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故A错;水果电池中,锌片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原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故D错;铅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相同温度下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 10 mL 0.1 mol·L-1硫酸和10 mL水 B. 5 mL 0.1 mol·L-1硫酸和15 mL水 C. 20 mL 0.2 mol·L-1硫酸 D. 10 mL 0.2 mol·L-1硫酸和10 mL水 【答案】C 【解析】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Na2S2O3浓度相同,硫酸的浓度越大,其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出现浑浊最快。 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g)+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 (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的生成速率与 B 的生成速率相等 B .A 、B 、 C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 .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A ,同时消耗3nmolB 2.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标准状况下每消耗44.8L H 2,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电量为3.85×105C(一个电子电量 1.6×10−19C) B .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e -= Zn 2+ C .丙:MnO 2在石墨电极上失电子生成MnO(OH) D .丁:铅蓄电池比能量高,成本低,且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3.对于反应2SO 2 + O 22SO 3 ,如果2min 内SO 2的浓度由6mol/L 下降为2 mol/L ,则用 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mol/(L·min)B.2 mol/(L·min) C .1 mol/(L·min) D .3 mol/(L·min) 4.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 B . C . D . 5.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2H 时,下列能延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的是 A .加入少量3NaNO 溶液 B .加入少量4CuSO 溶液

C .加入少量3CH COONa 固体 D .改用98%的浓硫酸 6.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2molO 2和2molSO 2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SO 2(g)+ O 2(g)2SO 3(g),半分钟后,体系中O 2的物质的量变为1.4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 .v (O 2) = 0.002mol/(L•s) B .v (SO 2) =0.002mol/(L•s) C .v (O 2) = 0.02 mol/(L•s) D .v (SO 3) = 0.04mol/(L•s) 7.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如图所示的氢氧燃料电池以石墨为电极,两极分别通入氢气和氧气,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电池反应中每转移2mol 电子,正极消耗O 2的体积为11.2L B .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 C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碱性减弱 D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将两种气体单质A 2、B 2(浓度均为1 mol·L -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 ,平衡时测得各 物质的浓度:c(A 2)=0.86 mol·L -1,c(B 2)=0.58 mol·L -1,c(C)=0.28 mol·L -1,则C 的 分子式为( ) A .A B 2 B .A 2B 3 C .A 2B D .AB 3 9.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3223CH CH OH 4e H O CH COOH 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 +向负极移动 B .若有0.4mol 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 氧气 C .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 32CH CH OH O CH COOH H O ++ 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2O 4e 2H O 4OH --++ 10.根据如图关系(图中计量单位为mol)计算2NO(g)+2H 2(g)===N 2(g)+2H 2O(g)的ΔH 为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