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第一篇: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3.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容:

1.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脊柱关节病、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激素用药原则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三、了解内容:

1.靶向治疗的概念;

2.生物制剂作用机制。

四、基本技能:

1.动脉血采集、骨髓穿刺、腰穿、关节腔穿刺及唇腺活检等检查方法;

2.初步掌握关节的检查方法;

3.基本掌握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免疫学基础知识

2.常见风湿免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血管炎。

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和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策略。

4.各类自身抗体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5.不同病情状态下SLE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6.激素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原

7.风湿免疫病发病机理和靶向治疗的概念和运用。

二、熟悉内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发病机理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相关的细胞因子和免疫学紊乱。

2.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处理。

3.风湿免疫病疾病活动与感染的鉴别。

4.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结缔组织病合并症的处理。

三、了解内容: 1.本领域药物开发进展,新报告的毒副作用和适应症。2.常见病种诊治手段的国内外新进展。

四、基本技能:

1.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特异性体征的检查方法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2.熟练掌握关节腔穿刺术及微创唇腺活检术。

3.本科室疾病特征性皮肤关节体征。

第二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洪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需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特结合我院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的实践,制定我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尽早成才;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培

2、从其他单位调入的医师,经医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

三、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培训,使其全面具备中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的要求,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主治中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医院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尊重病人合法就医的各项权利。

3、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4、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

四、培训阶段培训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第一阶段为轮转培训阶段。旨在通过临床实践,使在医学院校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阶段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进一步完成轮转,逐步以三级学科为主进行专业训练,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第二阶段的培训,目的是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培训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临床能力、专业理论、医疗文件书写、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等。业务培训以科室培训为主,专业理论、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自学为主。

1、政治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技

术上精益求精;遵纪守法,严格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培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廉洁行医,服务态度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不弄虚作假;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完成任务。

2、轮转医师须达到借助工具书可熟练地查阅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资料。

3、医疗法律法规知识:以自学为主,阅读指定的法律法规知识手册,掌握基本的医疗法律法规知识,避免医疗纠纷等的产生。

4、科研能力:积极参加科室的临床科研活动。结合临床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可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学术论文。

5、专业理论的培训详见各学科的培训实施细则。

6、临床能力:包括临床实践时间、医疗文件书写和临床技能等,其培训要求详见各学科的培训实施细则。

六、考核内容及标准

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实行学分制管理(百分制),合格线为86分。

1、医德医风(20分)

服务态度较差;利用工作之便向病人及家属索要钱物,收受“红包”;违犯规定参加院外医疗有偿服务、行医卖药;乱开处方及医疗证明书;人情漏费,或有其它违犯职业道德行为者,经查属实该项考考评为0分。

2、理论知识(13分)

参加院和临床部统一组织的住院医师理论学习。

3、临床实践时间(10分)

脱离临床工作时间超过三个月者,延长培训期1年。不足三个月的脱离临床工作满1周扣除1分,不足1周按1周计算。

4、临床技能(25分)

根据相应阶段科室或院专家考核成绩记分。

5、医疗文件书写(10分)

按照医院病案质量标准及处方书写标准打分。发现弄虚作假现象

本考核不合格。

6、参加学术活动(10分)

参加院内外组织的新业务、新技术讲座、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会等学术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每少参加一次扣1分。

7、科研工作(5分)

轮转医师每年写出1篇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总结、综述或个案报告;专科住院医师每年须写出至少1篇专业论文,至专科培训结束时须有2篇论著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

8、医疗法律法规知识(5分)

由院统一组织考试,按实际考试成绩的5%折算成学分。

9、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2分)

应有大局意识,坚持原则,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善于与人沟通,尤其应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考核成绩由各项考核组织单位认真填写到《住院医师培训考核手册》中。

七、轮科培训需知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临床住院医生都必须按计划轮科,必须凭由科教科开出的“转科入科通知单”到临床科室轮科。

2.每轮转科的出科前一周内住院医生需完成转科自我小结,小结内容包括基础及专业理论学习情况,诊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作的掌握、病史书写、服务态度、思想及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等。完成转科自我小结及科评语交科教科后,领取下一轮转科入院通知单,进行下一轮转科。

在住院医师培养阶段,我们希望每一位住院医师努力学习,勤奋上进,认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附一:

住院医师行政管理制度

(一)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上岗前教育、技能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

(二)住院医师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

医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不得擅自调班、私自请他人代班。认真履行《住院医师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科教科将责其离岗教育,离岗期间扣发工资及补贴。

(三)科教科每月组织一次全体住院医师培训活动,进行上课、教学查房、专题培训、会议等,科教科给予学分,全体培训医师不得请假。

(四)住院医师按计划轮转科室,必须凭科教科开出的转科通知单到下一个科室报到,各科室不得自行接收住院医师到科培训,否则不予认定。

(五)住院医师必须经过出科考核,考核成绩经科教科认证合格者,由科教科开具出科通知单,方能进入下一科室培训,成绩不合格或表现不好者,科室提出意见、科教科审定,将继续本科室培训一轮。

(六)请病、假事假超过两周者,应延长该科室培训一个月;未完成该科室培训计划者不能出科,应继续该科室培训一个周期。

第三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本站推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需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特结合我院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的实践,制定我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培

训。

2、从其他单位调入的医师,经医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

三、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培训,任职条件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医院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尊重病人合法就医的各项权利。

3、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4、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

第四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临沭县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需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医德及医疗技术水平,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规定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各学科特点,制定规范化培训的计划。

一、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包括医院资质、教学条件、组织管理以及支撑条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二、尽快与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网络学院完成对接工作,保证具有满足住院医师接受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

三、分批次指派住院医师到临沂市人民医院和沂水中心医院进行业务学习,提高住院医师的业务技术水平。

四、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将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1、2、3年在我院一级学科培训;经考核合格,第

二阶段进行二级学科即专科培养。第二阶段培养的具体培训时间视专业而定,一般为2-3年。旨在通过临床实践,使在医学院校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阶段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

从进入第二阶段起固定科室,即专科医师培训。主要在定向的学科工作学习,目的是为专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专科培养要求:(1)通过自学和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讲座和学术活动,提高专科专业理论水平;(2)熟练掌握本专科常用诊疗技术,能独立解决本专业较复杂或疑难、急重症;(3)能正确应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解决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4)能独立完成院内专科一般会诊,协助上级医师承担本科部分管理工作,使医师在跨学科知识、会诊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5)具备独立完成进修生、轮转生、实习生教学,具备参加部分科研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临沭县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

长:郑淑欣

副组长:冯

刘俊海

成员:王京宝

陈秋善

郑庆梅

闫临一

刘后勤

临沭县人民医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名单:杨

刘文艳

张梅爱

王洪源崔会军

辛洪兵

陈爱红

旭高

朱艳艳

李媛媛

刘晓芹

彭学玲史桂英

宋仕云

王秀云

于合侠

朱孟香

袁洪健陈飞飞

高雪英

冷相红

李宝洁

宏于晓霞

张孝斌

吴迪清

姚鹏飞

梁国栋

高志宇王维美解丽丽

李玉彩

王晓红

王秀芬

婧邰德生

王方方

姚广会

伏秀洁

王洪涛

超郑淑锋

郝学丽

刘校伶

马云萍

伟晁红梅

李荣超

吕芳芳

马玉群

沈艳艳

王维波尹久法张洪玺

周春梅

马守军

峰于海游

孟金玲

赵光磊

钟书玲

王秀霞

林张

朱孟允

李英彬

李运荣

孟令国

王学丽杨

李小飞

鑫管照广

胡彦龙

傅建伟

马新法

吴玉宝尹寿杰

刘忠可

葛新峰

计亚林

洋尹晓涛杜堂山

赵俭江吴绍鹏陈德恒

田家勇

高志玉

第五篇:2015级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风湿免疫科试题2015级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风湿免疫科出科考试

专业:姓名:得分

2017年5月31日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类风湿关节炎初期病变主要在:(D)A.关节软骨 B.骨组织 C.关节韧带 D.滑膜

2.女性,48岁,发热伴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晨僵3个月,查ANA 低滴度阳性,RF(+)和IgG补体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C)A.多肌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

D.干燥综合征

3.女,35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5年,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蛋白尿无明显下降,近3个月来肌绀快速上升,已达360Iμmmo1/L,下一步你将采取何种诊治方案:(C)A.抗核抗体谱检查 B.C3、CH50检查 C.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D.利尿等对症处理

4.男,27岁,日晒后暴露皮肤出现皮疹,对称性关节痛,查血小板下降,尿蛋白阳性,血ANA(+),最可能的诊断是:(C)A.日光性皮炎B.类风湿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免疫性血小板下降

5.以下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D)A.晨僵B.腕、掌指关节肿痛C.近端指间关节肿痛D.远端指间关节肿痛

6.以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为特征性体征的风湿病是:(D)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风湿热关节受累 D.骨性关节炎

7.下列关于SLE的一般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活动期病人应卧床休息B.慢性期或病情稳定患者可适当活动C.疾病缓解期也不可进行疫苗接种D.避免日晒

8.几乎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均有的表现为:(D)A.发热 B.皮疹 C.关节痛 D.肾脏损害

9.下列哪项与SLE发病无关:(D)A.免疫缺陷 B.药物因素 C.内分泌因素 D.皮肤化脓灶 1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常用而有价值的病理检查是:(D)A.肾穿刺 B.骨髓穿刺 C.肺穿刺D.皮肤狼疮带试验11.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B)A.心肌炎 B.尿毒症 C.消化道大出血 D.颅内高压

1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肤护理哪项不妥:(D)A.常用清水清洗 B.忌用碱性肥皂 C.忌用化妆品D.10℃水局部湿敷 13.下列哪一项是链球菌感染证据:(A)A.抗“O”>500U B.血沉增快 C.CRP阳性 D.扁桃体化脓 14.除了关节肿痛之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B)A.肘膝部肌腱附着端痛与足跟.脚掌痛 B.关节隆起与受压部位有无痛性皮下结节C.小腿发现紫红色痛性皮下结节D.弥漫性肺间质改变伴肺内结节15.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症状是:(D)A.晨僵

B.关节畸形

C.关节肿

D.关节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属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学特征是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出现。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肾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较差。

2、干燥综合征:

是一组侵犯外分泌腺,特别是唾液腺、泪腺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痛风:

痛风(gout)是一组疾病,由于遗传性和(或)获得性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从而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4、类风湿关节炎: / 5

专业:姓名:得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疾病。开始时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其后波及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最后破化关节软骨和骨组织,导致关节强直。

三、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8分)

1、强制性脊柱炎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

2、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错)

3、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血沉增快不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

4、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斑点型抗核抗体(ANA)滴度大于1:1000为血清免疫学特征。()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判断包括:、、、以及急性炎症指标等。

2.系统性硬化病的分类、、、、。

3.大动脉炎临床可分为:头臂动脉型、胸腹动脉型、广泛型、肺动脉型。

4.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

性血管炎,可侵犯、和等脏器的、、和。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过多紫外线暴露,避免过度疲劳。

2.去除各种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注意控制高血压,防治各种感染。

3.药物治疗①轻型:NSAIDs;抗疟药;短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可小剂量口服;权衡利弊必要时可使用免疫抑制剂。②重型: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基础药;免疫抑制剂。

4.对症治疗。

/ 5

2、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3、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1.感染性关节炎:有两种类型,一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尤其发生败血症时。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以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X线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局部脱钙、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变窄,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另一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是在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菌痢后关节炎、脑膜炎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及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红肿,一般经1~2周白愈。

2.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主要侵犯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腕、肘、肩等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起病。关节炎症状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损害,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阳性。

3.结核性关节炎:为全身性结核及低热、盗汗等结核病毒性症状。

初期关节肿及瘘管形成。另一类型为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好发于青年而有肺或淋巴结结核病者。急性期关节有轻度红肿热痛,呈游走性,有周期性好转与恶化。主要侵犯指、腕、肩、踝及膝关节,可有结节性红斑,无骨质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4.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面部有蝶形红斑,有心、肾、肺、脑等多脏器损害,雷诺现象常见,而皮下结节罕见,血清抗核抗体阳性,可找到狼疮细胞。本病的关节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 5

专业:姓名:得分

5.痛风:痛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痛风早期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混淆。痛风多见于男性,好发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也可侵犯踝、膝、肘、腕及手指等关节。发作时多急骤起病,数小时内出现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时不能触碰。由于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附近或皮下,形成痛风结节。结节逐渐增大,致使局部畸形及骨质破坏。血清尿酸常在357μmol(6mg/dl)以上,关节腔穿刺或结节活检可见到针状尿酸结晶。

/ 5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二阶段培训(分科基础培训)细则

XX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第二阶段培训(分科基础培训)细则 受训人员开始固定科室,根据科室工作需要,按《XX医院各级人员职责》中住院医师职责,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多专业的科室暂不固定专业。 通过第一阶段培训并考评合格者方可进入本阶段的培训。本阶段共两年。 第一年按本细则各专业的基本标准要求。内科医师独立完成60份病历,要求基本掌握腰穿、胸穿、骨穿等临床操作技术;外科医师独立完成50份病历,独立完成小手术30例,参加中等手术15例,并完成相应的手术记录。 第二年按本细则各专业的较高标准要求。独立完成病历数同上,其中危重、疑难病例不得低于30%。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手术数同上。处理本科疑难、重危病人能力有较大提高;能独立完成院内各专科一般性会诊;能协助上级医师承担本科室部分管理工作。 细则中未列较高标准的,培训进度和较高标准由科室由科室自行掌握。 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统一要求为: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第一篇大内科基础培训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和代谢、营养、结缔组织、关节、理化因素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疾病。 一、培养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不确定专业。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二、培养方法自学为主,边干边学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1.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操作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病种例数(≥)心力衰竭 5 常见心律失常10 高血压 5 常见瓣膜病 2 心肌炎与心肌病 2 冠心病(包括稳定性、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 死)5 血脂异常 5 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10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例数(≥) 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10(独立报告)电复律术 2 12导联心电图操作 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共20(独立报告)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 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早搏、室性心动 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 病种

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第一篇: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与细则 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3.常见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二、熟悉内容: 1.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脊柱关节病、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激素用药原则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三、了解内容: 1.靶向治疗的概念; 2.生物制剂作用机制。 四、基本技能: 1.动脉血采集、骨髓穿刺、腰穿、关节腔穿刺及唇腺活检等检查方法; 2.初步掌握关节的检查方法; 3.基本掌握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第二阶段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免疫学基础知识 2.常见风湿免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痛风、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血管炎。 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和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策略。 4.各类自身抗体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5.不同病情状态下SLE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6.激素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原

7.风湿免疫病发病机理和靶向治疗的概念和运用。 二、熟悉内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发病机理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相关的细胞因子和免疫学紊乱。 2.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处理。 3.风湿免疫病疾病活动与感染的鉴别。 4.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结缔组织病合并症的处理。 三、了解内容: 1.本领域药物开发进展,新报告的毒副作用和适应症。2.常见病种诊治手段的国内外新进展。 四、基本技能: 1.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特异性体征的检查方法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2.熟练掌握关节腔穿刺术及微创唇腺活检术。 3.本科室疾病特征性皮肤关节体征。 第二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洪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需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特结合我院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的实践,制定我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尽早成才;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培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 篇一:20XX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20XX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春去冬来,我们已站在20XX的年尾,即将迎来新的一年,20XX年对我们来说是个重要的一年,因为就在未来的金秋十月,我们将迎来创建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最终评审,过去的所有辛劳都将在那天得到鉴证,而我院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因此,为了创建附属医院能够顺利通过,也为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更加顺利、有序的开展,特制订本年度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为轮科培训阶段,按照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计划如下: ①人员情况:计划今年新入住院医师以本科生为主,本科生5-6人,专业为内科、疼痛康复科、儿科、放射科等;其他在培住院医师共有8名。 ②培训重点:我科通过对我院医生实际调查了解,大部分医生在专业英语方面仍较为薄弱,而结合其他医院住院医师情况,专业英语也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问题,所以,本年度一阶段住院医师培训计划,除在保证临床专业技能的巩固掌

握外,今年重点加强对住院医师专业外语的培训考核,按照卫生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总则》要求,专业外语应达到每小时能笔译 2500 个印刷符号以上。 ③住院医师个人情况:每位到位住院医师自身根据《细则》要求做好个人培训计划、住院医师第一阶段考核工作以及必修课报名、培 训、考核工作,力求每个住院医师都能顺利通过全省住院医师必修课考试。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①积极组织医院各专科副高以上参加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我院有计划的组织对承担全科医学教学的人员临床、社区实践基地带教人员参加上级单位统一组织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进行全科医学理论知识,相关技能和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培训,使其具备全科医学临床、社区实践教学能力,能顺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②先学带动后学,争取共同进步:对上级组织的培训课程,各高职称医生除自身培训掌握外,我们还定期在本院组织医学讨论会,将上级所教授的先进的、创新医学思想及技能传授于年轻医生,争取做到共同进步。 医务科 20XX年1月 篇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一、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 临床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培训要求住院医师独立完成 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具备较强的危急 重症医学技能,同时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需进行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 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学习和掌握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医疗伦理、医学人文等知识。 2.临床实践培训:住院医师要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培 养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通过参与科室轮转和值班,住院医师需 要独立处理疑难杂症,学会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3.科研创新培训:住院医师需要通过文献阅读、科研讨论和参与科研 项目等方式,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 法和流程,有能力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研究设计。 4.健康管理培训:住院医师需要掌握职业健康知识,学会科学合理地 管理个人的身心健康。培养自我调控的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提 高对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的应对能力。 三、培训方法

1.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住院医师要接受系统的理论培训,参与交流 讨论,完成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通过开展病例讨论、病例 报告等形式,培养住院医师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视频教学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通过观看专业教学视频,学习临床技 能和操作方法。通过模拟操作、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住院医师的实际 操作能力。 3.师徒传承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通过与临床高水平医师的师徒关系, 学习和接受临床经验的传承。高年资的医师可以担任住院医师的指导教师,进行临床操作指导和技能培养。 四、考核方式 1.临床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技能考核来评估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和临 床决策能力。包括对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解读、制定合理 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考核。 2.病例讨论考核:住院医师可以通过参与病例讨论和报告的方式,展 示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病例讨论考核,评估住院医师 的学术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3.科研项目考核: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完成情况,评估住院医师的 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情况。 通过制定规范化培训细则,可以规范住院医师的培养过程,提高其临 床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降低 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完整版) 第一部分:培训目标和背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以确保住院医师具备广泛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技巧以及独立决策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培训目标: 1.提供系统的理论培训,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临床科学和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2.提供全面的临床实践机会,包括在不同科室的轮转和实习,以及参与各种医疗服务和临床研究项目。 3.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以确保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和结果可衡量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和方式 1.理论培训: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科学: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科等各个专科方面的知识。 -医学伦理:包括患者权益、医疗伦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科研方法和医学统计学:包括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写作等方 面的知识。 2.实践培训: -轮转和实习:住院医师将在不同科室轮转,包括内科、外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 -参与临床项目:住院医师将参与各种医疗服务和临床研究项目,包 括参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参与医疗团队的工作等。 -独立执业:住院医师将逐渐独立承担诊断和治疗工作,在监督下提 供独立的医疗服务。 3.培训评估机制: -考试评估:通过定期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评估住院医师的知 识和技能水平。 -临床案例评估:通过评估住院医师在实践中处理不同临床案例的能 力来评估其专业素养。 -个人评估:通过定期的个人评估来评估住院医师的学习进展和发展 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部分:培训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1.培训计划的执行: -学习计划:每位住院医师将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首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实施细则应明确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每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 其次,实施细则应明确住院医师的培训期限和实习要求。一般来说,住院医师的培训期限为三到五年,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临床实习和科研训练。实施细则需要具体规定住院医师每个年级的培训目标和任务。 第三,实施细则应明确培训机构和导师的责任。培训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实施细则需要规定导师的数量和配备标准,以及对导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第四,实施细则应明确培训的评估和考核制度。评估和考核应全面客观,包括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实施细则需要具体规定每个年级的考核要求和程序,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 第五,实施细则应明确住院医师培训的休假和劳动保障政策。住院医师的工作强度较大,需要合理安排休假和保障其劳动权益。实施细则需要明确每年的休假安排、加班补偿等政策内容。 第六,实施细则应考虑到住院医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应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实施细则需要明确支持和鼓励住院医师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机制和政策。 最后,实施细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应建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罚或调整。

总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明确培训目标、任务、 要求和规定相关政策,可以促进住院医师的全面发展,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是为了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规范住院医师职业行为,加强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培养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估三个方面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训内容 1.专业基础知识培训:住院医师需深入学习和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能力。 2.临床技能培训:重点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技术操作等,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水平。 3.工作能力培养:培养住院医师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使其能在医疗团队中融洽工作,并能有效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4.伦理道德培训:加强住院医师的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训方式 1.理论教学:开设专业课程,由有丰富临床经验或研究成果的专家授课,系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2.病例讨论:组织住院医师参与病例讨论,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住院医师的独立思考能力。 3.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应参与临床工作,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增强临床能力。

4.研究培训:组织住院医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训评估 1.理论考试:通过理论考试对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评估住院医师的学习效果。 2.技能考核:开展临床技能考核,评估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操作水平。 3.病例分析:对住院医师的病例分析能力进行考核,评估住院医师的问题解决能力。 4.师承评估:通过对住院医师在师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确认住院医师的师承质量。 除了以上评估方式,还可以进行定期的满意度调查,了解住院医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规范化培训,还能够提高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伦理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住院医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训内容: 1. 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各个专科的临床病例讨论、操作技能培训、临床路径指南等。 2. 学术研究培训:包括科研方法论、科研课题选择、科研表达等。 3. 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各个专科的知识学习、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培训。 4. 人文素质培训:包括医患关系、医学伦理、沟通技巧等。 三、培训方式: 1. 线下培训课程:由专家教授各个专科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 线上培训课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讨论。 3. 实践培训:通过医院实际工作中的临床操作,培养实际能力。 四、培训阶段: 1. 基础阶段:在住院医师入职之初,开展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临床技能操作、病例讨论、学术研究方法等。 2. 中级阶段:在住院医师有一定临床经验后,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培训。 3. 高级阶段:对表现优秀的住院医师进行高级培训,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和指导,学术表达能力的培养等。 五、培训评估与考核: 1. 培训过程中的评估: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培训成果的评估,包括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病例讨论的质量评估、学术研究的成果评估等。 2. 培训结束后的综合考核: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组织综合考核,评估住院医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六、培训资源: 1. 培训专家: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培训讲座和指导。 2. 线上资源:建设网络平台,提供线上学习资料和课程,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 3. 医疗设备: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模拟器材,进行技能操作培训。 七、培训计划: 1. 时间安排:根据培训阶段和内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表,明确每个阶段的培训时间和内容。 2. 培训课程设计: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每个阶段的培训课程和教学计划。 3. 培训进度控制:设置培训的起止日期,并监控培训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 八、培训后的跟踪与反馈: 1. 培训后的工作评估: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工作评估,评估培训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和效果。 2. 培训后的反馈:组织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反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需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特结合我院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以来的实践,制定我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尽早成才;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高尚,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的住院医师试用期三个月进行试用期考核。 2、从其他单位调入的医师,经医院考核后,按实际业务水平参加住院医师培训。 三、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培训,使其全面具备住院医师岗位工作的要求,达到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主治中医师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医院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尊重病人合法就医的各项权利. 3、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4、具有本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 四、培训阶段 培训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第一阶段为轮转培训阶段。旨在通过临床实践,使在医学院校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住院医师是医院的主力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为了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和水平,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 制度和考核细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1.培训内容和要求:明确住院医师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包括理论学习、临床轮转、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住院医师全面系统地掌握医学知 识和临床技能。 2.培训目标和进度:制定住院医师的培训目标和进度,分阶段明确培 训的重点和重要任务,使住院医师能够有计划、有序地进行培训,并能逐 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培训师资和导师制度:着重培养和选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 力的医师作为住院医师的导师,指导住院医师的学习和实践,提供科学合 理的指导和帮助。 4.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定期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对住院医 师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和改进意见。 5.培训资源和设施保障:提供充足的培训资源和设施,如图书馆、实 验室、培训室等,确保住院医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设施进行学习和 实践。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1.理论知识考核:设立定期的理论知识考试,考核住院医师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2.临床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评估住院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能力和治疗规范,以及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能力。 3.科研项目考核:要求住院医师积极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对其科研成果进行考核,包括科研论文发表情况、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等。 4.工作表现考核:对住院医师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包括科室医师组织能力、协作精神、临床工作质量等方面,评估住院医师的整体能力和发展潜力。 5.培训评价和总结:每一阶段结束时,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以便针对性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的一些建议。通过建立这样的制度和细则,可以规范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计划 为加强我院住院医生标准化管理,加强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住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住院医生标准化管理培训计划: 一、培训总论 凡本科和专科医学院毕业生均需实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完成住院医师五年两阶段培养计划〔包括第一阶段的三年轮科培养,第二阶段的两年定向培养〕,如未参加第一阶段住院医生培训,将不安排该医生转科为第二阶段定向培训;如未参加第二阶段住院医生培训,将影响该医生的晋升、进修及继续再升造。 二、培训原则 理论学习与实践,以实践为主;实践与能力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理论学习方式,以业务自学为主;培养全过程,重视医德医风培养。 三、住院医师制度、标准化培养考核内容 1.政治思想、医疗道德考核:授予50学分,每年下半年度12月份考评一次,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1〕病人满意调查5分/次;〔2〕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5分/次。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均结合,未到达不给分。

2.临床专业技能 〔1〕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①病历检查:授予60学分,在住院医生进入临床轮科1年内,不定期抽查每位10份病历,每份病历6分,达甲级病历者得分,未到达不得分。 ②医疗文书其他记录书写质量:授予60学分,住院医生进入临床科室第一轮科时间内,完成主任医师查房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行临床科室第二轮轮科时间内,需完成临床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讨论记录各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会诊讨论记录各5分,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住院医生进入临床科室 抢救记录、死亡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5份,每份记录授予2分,书写内容合格者得分。以上各种记录由医政科组织住院医生考评小组考核。 ③基本常规医疗操作:授予30学分,住院医生的在进入临床科室轮科的3年时间内,需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常规医疗操作,并将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导尿等5项基本操作、对每项操作5例病人的操作过程进行书面描述,每例病人操作描述授予1.2分,描述内容合格得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一、培训目标和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对住院医师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为了保证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规范化培训已经成为 必要的举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提高住院 医师的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和医疗行为规范,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 时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1.临床技能培训: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2.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相关医学科学 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学习。 3.医疗行为规范培训:培养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包括尊重患者权益、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能力、医疗纪律等方面的培训。 4.学术研究培训:提供住院医师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和培训,鼓励住 院医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 1.系统培训:住院医师需要参加相关专业的系统培训,包括理论课程 和实际操作。 2.师承培训:住院医师需要由资深医师担任导师,进行师徒制的培训。导师将对住院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评估。

3.医院轮岗:住院医师需要在不同医院和科室轮岗,以获得更广泛的 临床经验和培训机会。 4.培训时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长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培训阶 段进行安排,一般为3-5年。 四、考核和评估 1.学术考核:住院医师需要参加学术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 考核。 2.培训评估:导师将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临床技能、专业知识和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 3.患者评价:患者可以对住院医师的服务进行评价,并提出医疗质量 和医疗安全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4.培训总结和反馈:住院医师需要进行培训总结和反馈,包括自我评 价和导师的评价,并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五、培训管理和机构责任 1.培训管理:医院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资源的配置、培训过程的监管和评估等工作。 2.导师制度:医院需要优化导师的配备和管理,确保导师的专业水平 和指导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师承培训。 3.环境保障: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资源,包括临床试验、学 术交流和科研平台等,以促进住院医师的全面发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一、规范培训机构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应具备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技术操作等教学设施和资源。 (二)培训机构应组建专业骨干队伍,包括教学副院长、专家教授等教师,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二、规范培训内容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手术操作、病案管理等内容,以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需求进行设置,并与相关科室进行紧密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临床教学资源。 (三)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病例讨论、实地考察、技能操作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三、规范培训方式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采取全日制培训方式,住院医师需住在培训机构内。 (二)培训期限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确定,一般应为1-3年。培训期限结束后,住院医师需参加相关考试,评定培训合格与否。 (三)培训期间应注重实践操作,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提高自己的病人管理和技术操作能力。 四、规范培训评估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住院医师 的临床技能、医学素养和专业水平等。 (二)评估结果作为住院医师培训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对于未达到 要求的住院医师,应进行特殊培训,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五、规范培训证书发放 (一)住院医师须完成规范化培训计划,并在评估合格后方可获得培 训证书。 (二)发放培训证书的培训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认证资质,并确保证书 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规范培训管理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培训的组织、评估和监督工作。 (二)培训管理机构应与相关专业学会、卫生行政部门等建立密切合 作关系,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 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规范化培训还 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各相关方可 根据细则的指导,积极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共同促进医疗事 业的发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前培训课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及实施细则 一、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上岗前教育、理论考试、岗前试用(一般试用期为三个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经本人申请,科室、医院两级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 二、住院医师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不得擅自调班、私自请他人代班。(未独立值班者,科室排班可考虑两种方案:一是和带教老师排同一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每周排6天正常班,在当班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成绩计入年度考核理论或实践技能成绩,该项考核成绩为核心考核项目,任意一项成绩不合格,即视为全年考核不合格。 四、住院医师按计划轮转科室,各科室不得擅自调整轮科计划,因故需要调整的个人或科室,需向科教科申请,获批后方可调整。原则上现有临床科室必需全部轮转,在某一科延长轮转时间的,不能累计到下一科室. 五、住院医师必须经过出科考核,考核成绩经医务科认定合格者,由科教科开具出科通知单,方能进入下一科室培训,成绩不合格或表现不好者,科室提出意见、医务科审定,将继续在本科室培训一月,再重新考核。 六、请病假、事假任意一个月超过15天者,应延长该科室培训一个月; 七、未完成该科室培训计划者不能出科,应继续该科室培训一个周期。

八、住院医师在轮科培训期间,应认真填写《轮科培训考核登记表》,科室考核以科主任上报的科室轮训考核登记表为主. 九、住院医师在三年培训期间应按规定参加国家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每年不得少于25学分,中医药学分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为核心考核项,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达不到规定学分的,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 十、新调入人员,在原工作单位已经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由原工作单位出具培训证明,培训工作量予以承认。 二、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内容 1、住院医师培训模式:3+X(2—5)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5年,第一阶段为通科轮转3年,主要在二级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选择内科方向、外科方向、专科方向,三年培训结束后不得更改专业方向),第二阶段专科培训2—5年,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达到低年资专科医师水平. 2、住院医师培训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相关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二级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三级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 (2)有本专业三级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三级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专业三级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3)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4)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三级学科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年度教学计划

一、背景和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提高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住院医师,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和科学的医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临床工作、科研工作和医学教学工作。本年度教学计划旨在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素质,加强其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 二、培训内容和方法 1.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住院医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讲座,培训其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其学术交流和思维能力。同时,要求住院医师通过阅读相关医学文献和参加小组讨论,深入学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2.临床技能的训练:在临床岗位上,住院医师要参与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夯实其临床技能。我们将组织住院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包括模拟病例讨论、实际操作指导以及临床技能考核。 3.科学研究的开展:培养住院医师具备科研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是培训的重点之一、我们将组织住院医师参与科研项目,在医学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其科研能力。同时,鼓励住院医师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会议等,提升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4.医学教学工作的参与:住院医师是医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安排住院医师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工作,包括授课、讲座、临床指导等。通过参与医学教学,提高住院医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培训计划 1.第一阶段(3个月):住院医师入职并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培养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模拟病例讨论和实际操作指导,提高临床技能。 2.第二阶段(6个月):住院医师在临床岗位上参与和组织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同时,参与科研项目,并进行科研方法和统计学的培训。 3.第三阶段(6个月):住院医师在临床岗位上独立负责一些病区的工作,提高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同时,完成科研项目并准备学术论文的发表。 四、考核和评价 1.临床技能考核:定期举行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诊治水平。 2.科研项目评估:对住院医师参与的科研项目进行评估,评价其科研能力和成果。 3.学术论文评价:评估住院医师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4.教学考核:评估住院医师参与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能力。 五、总结和改进 年度教学计划结束后,将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同时,为住院医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促使其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医院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师旳必需阶段。为深入提高我院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好临床住院医师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特结合我院实行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以来旳实践,制定我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鼓励青年医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尽早成才;加强理论和实践旳结合,提高临床技能和诊治水平;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措施,拓宽知识面,为此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视医德医风培养,培养良好旳职业道德。通过系统培训,使其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专业技术、医学理论、科研、教学及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成为医德崇高,技术过硬,理论扎实旳专业技术骨干。 二、培训对象 1、新入院旳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 2、新入院旳从事医院临床医疗工作人员,若无工作经验,直接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若有部分工作经验者,需参与对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一样旳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3、外单位调入旳住院医师,需参与对应水平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分别纳入不一样旳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三、培训目旳 住院医师通过培训,使其全面具有临床住院医师岗位工作旳要求,到达临床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旳主治医师水平。 详细规定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遵法,贯彻执行党旳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旳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专业及有关学科旳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旳专业知识,理解本专业旳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具有较强旳临床思维能力,较纯熟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4、基本掌握临床科研措施,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旳学术论文(包括病例分析、综述等)。 四、培训阶段 培训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轮转参与本学科各重要科室旳临床医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旳临床工作基本训练。第一阶段为轮转培训阶段。意在通过临床实践,使在医学院校所学知识尽快转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临床基础培训(6个月) 1.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基础学科 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 2.学习临床技能:包括患者体格检查、医学影像学解读、常见疾病诊 疗等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模拟患者、实际患者等方式进行培训。 3.参与门诊工作:担任门诊医师助理,学习患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 制定等基本临床技能。 第二阶段:临床轮转培训(12个月) 1.内科轮转:在内科病房实习,学习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外科轮转:在外科病房或手术室实习,学习外科手术技术和患者术 前术后护理。 3.儿科轮转:在儿科病房实习,学习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妇产科轮转:在妇产科病房实习,学习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急诊科轮转:在急诊科实习,学习急诊医学知识和处理急症的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发展培训(12个月) 1.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住院医师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2.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了解科研方法和研究过程,提 升科研能力。

3.参与学术会议和讨论: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和讨论,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与同行交流和学习。 4.进修和进修考试:根据自身需要和专业要求,参加相应的进修课程和考试,提升专业技能。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提升培训(6个月) 1.承担独立诊疗工作:根据培训期间的积累和能力提升,逐步独立承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2.学习管理和领导技能:学习医疗机构管理、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3.学习医疗质量控制:学习医疗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的大致框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此外,培训计划应注意医生的实际需求,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徒传承和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医生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促进医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前培训课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及实施细则 一、住院医师必须经过上岗前教育、理论考试、岗前试用(一般试用期为三个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经本人申请,科室、医院两级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 二、住院医师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岗位。不得擅自调班、私自请他人代班。(未独立值班者,科室排班可考虑两种方案:一是和带教老师排同一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每周排6天正常班,在当班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成绩计入年度考核理论或实践技能成绩,该项考核成绩为核心考核项目,任意一项成绩不合格,即视为全年考核不合格。 四、住院医师按计划轮转科室,各科室不得擅自调整轮科计划,因故需要调整的个人或科室,需向科教科申请,获批后方可调整。原则上现有临床科室必需全部轮转,在某一科延长轮转时间的,不能累计到下一科室。 五、住院医师必须经过出科考核,考核成绩经医务科认定合格者,由科教科开具出科通知单,方能进入下一科室培训,成绩不合格或表现不好者,科室提出意见、医务科审定,将继续在本科室培训一月,再重新考核。 六、请病假、事假任意一个月超过15天者,应延长该科室培训一个月; 七、未完成该科室培训计划者不能出科,应继续该科室培训一个周期。 八、住院医师在轮科培训期间,应认真填写《轮科培训考核登记表》,科室考核

以科主任上报的科室轮训考核登记表为主。 九、住院医师在三年培训期间应按规定参加国家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每年不得少于25学分,中医药学分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为核心考核项,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达不到规定学分的,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 十、新调入人员,在原工作单位已经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由原工作单位出具培训证明,培训工作量予以承认. 二、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内容 1、住院医师培训模式:3+X( 2 —5)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5年,第一阶段为通科轮转3年,主要在二级学科及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选择内科方向、外科方向、专科方向,三年培训结束后不得更改专业方向),第二阶段专科培训2-5年,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达到低年资专科医师水平。 2、住院医师培训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相关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二级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

肾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肾内风湿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1.入科教育及职责教育 1)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肾内风湿科的各项医疗制度与常规。 2)遵守工作时间。 3)每日参加交班:周一至周五 8:00。 4)按时上午,下午查房(上午8:00,下午15:00)。5)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以及医德医风。6)请假或补休需向科主任提出并得到批准才能执行。 2.医疗工作 1)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病房各项医疗工作。 2)做好住院医师各项临床工作。 3)基本掌握肾内科、风湿系统一些主要诊疗方法:A.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B掌握对肾脏病、风湿专科检查结果的分析. C. 熟悉肾穿刺活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关节腔穿刺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D.完成住院病历的书写及一般病程记录的书写。E.操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 3.业务学习 1)掌握(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肾穿刺活检、深静脉穿刺治疗适应症

和禁忌症):泌尿系感染、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系统性硬化、成人Still病、痛风性关节炎等。血液透析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常规检查:泌尿系B超、尿常规、急诊生化、免疫五项、自免八项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常规操作: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肾穿刺活检术。 常规手术:腹膜透析术。 2)熟悉:IgA肾病、肾结核、多囊肾、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血管炎、各种中毒等疾病,泌尿系CT、MR检查、关节X线读片,心肺复苏抢救。 3)了解:肾小管酸中毒、肾囊肿、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