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9次战争

合集下载

新中国经历的六次战争

新中国经历的六次战争

结束 。 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 , 3 共
毙、 、 伤 俘敌军 19 0 万人 , 中美 其 军 3 万。 9 击落击伤敌机 10 架 , 20 战车 30 余辆。中国军队、 00 中国 人 民在抗美 援朝 战争 中作 出了 重 大 的牺 牲 。
中 印边境反 击 战
在有计划地后撤 , 企图引我们南
愿 军 只剩 下 2 0多 辆汽 车 。由于 6
日成 :人 民军 现状 怎样 ?有 多少 “
兵 力 ?” 日成 摇 头 道 : 现 在 情 金 “
况 不 好 。实 话 说 吧 , 在 我 只 有 现

冻饿 而减员 的士兵 , 每个军都在 万人 以上。面对种种困难情况 ,
部队打到三八线 以后 , 彭德怀断 然 下令停止对敌人追击。
在这六次对外战争 中 , 中国 的对手 分别是 号称 世界 最强 的
美 国 、 级 大 国苏 联 、 区 霸 主 超 地
印度和 号称 “ 世界第 三军 事强
国” 的越南 。然 而 , 界看 到 的不 世 是 加 之 于 这 些 国家 头 上 的 “ 桂 冠” ,而是 在 六 次 战争 中更 加 强 大 的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中华人 民
日, 中央军委下达 了反击人侵印
军 的作 战命 令。按照中央军委的 命令 ,西藏边防部队组成东线指 挥部 ,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 任东段指挥部司令 ;新疆边防军 向喀喇昆仑 山地 区集结 ,由南疆 军 区司令员何家产任西段指挥部 司令 。1 0月 2 0日前 , 中国边 防部 队在中印边界全线 已准备就绪。
16 9 2年 1 O月 2 日清 晨 7 0
方终于达成停战协议 。这场从三 八 线 上爆 发 的 战争 ,在 经 历 了 3 年多之后 , 于又在三八线附近 终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

·1919-1937(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以前):五四运动《新青年》出版秋收起义·1937-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重庆谈判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1949-1978(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前):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9至今(改革开放以后):“四人帮”余党被粉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表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并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布党的最高纳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纳领是削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章程。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在革命中的政治态度;着重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亦称中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两面性根源于其软弱性,两面性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指出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贫农;半无产阶级包括:绝大部分来自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最早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

侵略

侵略
开放。 客 促进中华 刺激民族 观 民族不断 资本主义 学习,出现 -马克思 作 觉醒。 产生与发展。 三次思想解 用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放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所未 有的震撼,成为“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由此揭 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大条约比较
名称 战争 割地 赔款 特权 影 响
南京 鸦片 条约 战争
甲午 马关 中日 条约 战争
香港岛
2100 关税权 万元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辽东半岛 白银 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 台 湾 二亿 资本输出 半殖民地化 澎湖列岛 两
八国 北 京 白银 辛丑 联军 东交民巷 4.5 条约 侵华 战争 使 馆 界 亿两 注 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对西方列强残暴行径的认识 (1)如何认识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 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落后 就要挨打,勿忘国耻,青少年学生要奋发图强,努力学 好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强大的祖国。据理力争,通过外 交和法律手段索回流失文物。 (2)如何认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经?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 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行径的实质。 要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事 实的行径,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要特点: 1、阶级广泛: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
2、普遍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
3、学习内容上具有层次性。由学习西方的技术——政治制 度——思想文化 4、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5、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都未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九次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九次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九次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年,基本处于和平建设环境,但也经历了数场较短时期的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大致有:援越抗法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援老抗美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

从根本上讲,这九场战争都是其他国家带给中国的灾难,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严重挑战。

根据形势变化,中国及时调整军事战略,以积极防御为指针,取得每场局部战争或作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利益。

【援外作战: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建设和发展。

但是,为了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捍卫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毅然参加了援越、援朝、援老等战争。

当时中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别国的。

援越抗法战争。

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次年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访苏,与斯大林和当时在苏访问的毛泽东商讨有关越南革命的重大问题。

2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物资援助和派遣军事顾问团的请求,以帮助越南的抗法战争。

此时中国革命刚刚取得全国性胜利,正面临各种困难,但为了支援越南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即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

从1950年8月赴越,到1954年越南抗法战争结束,中国军事顾问团先后协助越南人民军组织指挥了边界、红河中游、东北(18号公路)、高平、西北、上寮、奠边府等7次较大规模的战役。

越军许多建制部队都是先在中国境内接受装备,进行训练,尔后回国参战的。

中国还向越军提供枪支15.5万支,枪弹5785万发,炮3600余门,炮弹108万余发,手榴弹84万余枚,汽车1200余辆,军服140余万套,粮食和副食1.4万余吨,油料2.6万余吨,以及大量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志愿军实行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帮助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反攻,连续进行5次大规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之前涵盖了从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时期。

以下是该时期一些重要的事迹:
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清朝与英国的冲突,导致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多个港口。

2. 太平天国起义(1850-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形成了唐王府,期间与清朝展开了长期的战争。

3.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国清朝再次与英国发
生战争,导致中国被迫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

4.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启动的改革运动,旨在改革清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最终未能成功。

5.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反清起义,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6. 五四运动(1919年):学生与市民抗议巴黎和约中将中国
的山东省租借给日本,使得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7. 五卅运动(1925年):在上海发生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反
对帝国主义和对中国工人的剥削。

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国共合作时期。

9. 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政府中的领导地位。

10.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进行的战争,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

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中国建国后历次对外战争(简介)2012-09-14陆军121师npx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七次对外战争。

这七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的联、“地区霸主”的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

通过几次战争,全世界认识了一个不屈不挠的中国,一个面对强权毫不低头的中国,从而使这些国家头上的“桂冠”黯然失色。

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也让世界意识到仅靠战争手段很难征服中国,直接遏制了阴谋家的战争企图,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

这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值得中国人自豪和骄傲!1、抗美援朝战争时间:1950年10月1至1953年7月地点:朝鲜半岛导火索:美国侵朝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地区。

对手:中国、朝鲜——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结果:迫使美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中印边境反击战时间:1962年6月至11月地点:中印边境导火索:印度在边界制造流血事件。

对手:印度(美国、英国、联支持)结果:换来数十年的边境安宁。

3、抗美援越战争时间: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地点:越南境导火索:美国军机入侵岛、、广西等地轰炸,威胁中全。

对手:越南、中国——美国结果:迫使美国与越南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4、中珍宝岛之战时间:1969年3月地点:珍宝岛导火索:联军队武装入侵珍宝岛,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

对手:当时的超级大国联结果:常年驻军影响:中国让联震惊,让世界刮目相看。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时间:1974年1月地点:琛航岛导火索:越南贪婪地侵占南海诸岛对手:中国——南越结果:收复了西沙岛屿。

6、对越自卫还击战时间:狭义:1979年2月-1979年3月;广义:1979年到1989年。

地点:中国和越南边境导火索:越南1975统一后开始反华排华。

开始时是南部反华排华,后来在1977年北部也开始反华排华,造成了华人华侨数十万人死亡,同时越南军方在中越边境不断进行骚扰并挑起武装冲突,打死、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等行为和事件,由此点燃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中共党史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中共党史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第四节 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1、农业、交通、工商业的恢复。成渝铁路1952年7月1日
建成;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开始兴修。 2、“三反”和“五反”
三反:1951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 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中共天津前任地委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堕落 成大贪污犯被执行枪决。
4、中国共产党自身队伍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从农村到城市、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不被腐蚀。
总之,新生的政权能否站得住脚,共产党能否 管好国家,在相当一部分群众中仍然是一个疑问, 要有实践来回答。国际间的朋友和敌人,也在注视
和等待这个回答。
面对困难和考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 清醒的头脑,井井有条地采取一系列措施,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卓有成效 的斗争。
承认。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也通过谈判,确认同国
民党政府断交而同新中国建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 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不肯放弃与中国 人们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 新中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两年中,中朝又歼敌72万人。 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此时担任“联合国”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他 的回忆录中沮丧地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
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 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第三节
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一、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 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 人口一半多的农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土 地改革运动)。 1950年,国家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

新中国历史

新中国历史

的准备。
02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情况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安全稳定以及各民族平等权利。
政治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了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政 治体制,以保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 国家统一。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政治背景
0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支持
02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共号召,支持新政协
的召开和新中国成立。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0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 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 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
前途命运的决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
• 国民党内战政策: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之间矛盾升温,国民党 一边假意和谈一边积极抢占地盘,准备发动战争。
扫盲运动
针对当时班等形式,让许多成年人也 有机会学习识字和阅读。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 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 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9次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年,基本处于和平建设环境,但也经历了数场较短时期的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大致有:援越抗法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援老抗美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

从根本上讲,这九场战争都是其他国家带给中国的灾难,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严重挑战。

根据形势变化,中国及时调整军事战略,以积极防御为指针,取得每场局部战争或作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利益。

援外作战: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建设和发展。

但是,为了支持民族解放斗争,捍卫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毅然参加了援越、援朝、援老等战争。

当时中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别国的。

援越抗法战争: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次年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访苏,与斯大林和当时在苏访问的毛泽东商讨有关越南革命的重大问题。

2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物资援助和派遣军事顾问团的请求,以帮助越南的抗法战争。

此时中国革命刚刚取得全国性胜利,正面临各种困难,但为了支援越南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即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

从1950年8月赴越,到1954年越南抗法战争结束,中国军事顾问团先后协助越南人民军组织指挥了边界、红河中游、东北(18号公路)、高平、西北、上寮、奠边府等7次较大规模的战役。

越军许多建制部队都是先在中国境内接受装备,进行训练,尔后回国参战的。

中国还向越军提供枪支15.5万支,枪弹57 85万发,炮3600余门,炮弹108万余发,手榴弹84万余枚,汽车1200余辆,军服140余万套,粮食和副食1.4万余吨,油料2.6万余吨,以及大量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志愿军实行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帮助朝鲜人民军转入战略反攻,连续进行5次大规模战役,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

1951年7月至1 953年7月,志愿军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作战与谈判紧密配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创造性地解决物资运输补给和坚守防御问题,越战越强,越战越主动,终于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定,胜利实现了朝鲜停战。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消耗62.5亿元人民币,如果按当时人民币与美元2. 5:1的比值计算,约为25亿美元。

消耗作战物资560多万吨。

志愿军共投入2 7个野战军参战,损失36.6万人。

美国的损失更大,战争费用高达400亿美元,物资消耗高达7300万吨。

朝中方面公布的毙伤俘敌总数为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7万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第一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和平与安全的战争。

敢与美国这个最强大的国家进行战争较量,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援越抗美战争:20世纪50年代,法国从越南撤走后,美国极力阻挠越南统一。

1960年代,美军侵入越南,挑起战争,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应越南政府请求,中国决定坚决支持越南抗美救国斗争。

1965~1975年,中国在物力和人力上向越南提供了真诚、巨大、无私的援助。

援越抗美战争中,中国参战部队共计32万余人,4200多人负伤,1100多人牺牲。

中国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数千家科研单位、工厂承担武器装备和其他物资的生产。

中国对越南的军事物资援助约合40亿元人民币,可装备200余万人的部队。

就连后来反华的越共总书记黎笋也承认:“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兄弟的中国人民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巨大援助分不开的。

”(《人民日报》,1977年11月21日)援老抗美战争: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干涉越南内政的同时,还接替法国控制了老挝。

老挝人民在人民党和爱国战线的领导下,建立武装,进行抵抗。

老挝鉴于自己武装力量弱小,请求中国给予援助。

老挝是中国的邻邦,中国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援老抗美的义务。

从1959年起,中国向老挝无偿提供各种枪11万余支,各种火炮2780余门,枪弹1.7亿发,炮弹267万余发,以及其他武器装备。

在战争中,共有269位中国人牺牲,其中210人长眠在老挝孟塞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园里。

1975年,老挝抗美斗争胜利结束。

边境作战:非常时期维护国土安全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邻国与中国存在领土或领海纠纷。

尽管新中国政府一再表示愿意在公平的原则下解决历史争端,但一些国家一再挑起事端,企图以武力压服中国。

在谈判无效的情况下,新中国对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进行反击,先后进行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

(其中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笔者已于《同舟共进》2009年第11期有专文详述,此不赘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从1951年起,印度乘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抢占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尔后又陆续侵占中印边境中段的巨哇、曲惹、波林三多和西段的巴里加斯等地。

从1961年起,印度大肆推行“前进政策”,蚕食中国领土,侵犯中国领空。

1962年9月20日,印军越过东段“麦克马洪线”侵入克节朗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哨所发起攻击,制造了择绕桥流血事件。

10月10日,印军向中国尺冬哨所发起进攻,再次制造流血事件。

为了维护领土主权和尊严,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作战。

作战历时1个月。

在西段,清除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所有43个侵略据点。

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进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共毙、俘印军87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自卫反击作战取得胜利后,为促进中印边界问题和平解决,表示决不以武力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中国政府于1962年11月21日发表声明,决定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

1962年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东线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地区。

随后,中国又向印度政府交还大批战缴物资,释放了全部俘虏。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国边防部队在特殊高原地区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融军事、政治、外交斗争于一体,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策略与斗争思想。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 30公里的海域中,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和其他岛礁组成,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航海要津。

它的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和其他矿产储量充沛,鱼类品种众多。

西沙群岛同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956年,印度支那停战以后,法国别有用心地将它侵占的珊瑚岛移交南越政府。

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和严正警告,不断扩大占领岛屿,袭扰中国渔船。

至1973年8月底,南越军队已占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的6个岛屿。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护渔业生产,针对南越军队的侵犯活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加强巡逻,采取相应的军事措施。

1974年1月17日,中央军委命令海军南海舰队立即派出舰艇驶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进行巡逻,海南军区派出民兵随海军舰艇进驻西沙永乐群岛的晋卿、琛航、广金三岛。

1月19日海战结束后,南海舰队为输送陆军收复南越侵占的岛屿和打击南越军舰,组织后续部队向战区开进。

20日10时10分,中国海军输送船队第一梯队4艘护卫艇掩护载运步兵的402、407号渔轮收复甘泉岛。

11时25分收复珊瑚岛。

南越官兵范文红少校以下30余人全部被俘。

13时45分,中国海军输送船队第三梯队275号猎潜艇收复金银岛。

至此,中国海军全部收复永乐群岛。

西沙群岛之战,是一次远离大陆以海战为主的陆、海、空军和渔民、民兵参加的协同作战,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海岛反侵略作战,赢得了战斗胜利。

此战共击沉南越护航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毙伤“怒涛”号舰长及以下官兵一百余人,俘虏南越军队少校以下官兵48人和美国驻岘港领事馆联络官1人,收复了被南越军队侵占的3个岛屿。

但中国损失也较大,海军274号艇政治委员冯松柏等18人牺牲,67人受伤,舰艇重伤轻伤各1艘。

1974年1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嘉奖令,表彰了参战的全体指战员。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尚未结束,就暴露出地区霸权主义嘴脸。

从1974年开始,越南当局不断制造边境挑衅事件,驱赶华侨和华裔。

1978年,越南出兵20万侵略柬埔寨,加剧中越边境摩擦。

仅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越南就侵占中国领土160多处。

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至1989年,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进行了3次战役。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在广西、云南边境全线对侵犯中国边境的越军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回撤后,中国政府一再建议举行边界谈判,协商两国的边界领土争端。

越南当局一面同意改善中越关系,另一面却不断挑起事端,仅1980年武装挑衅即达1500多次。

同时,指使越军加紧扩军备战,抢占边境要点。

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中国决定在适当时机教训越军,收复被占领土。

于是,广西边防部队于1981年5月6日收复法卡山,云南边防部队于5月7日收复扣林山。

越军不甘心失败,在此后几个月里多次发起反攻,但都被中国边防部队击退。

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收复老山地区。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历时10余年,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的决心,沉重地打击越南当局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

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越南政府所发表的声明和正式照会,所出版的地图和教科书,一直承认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可是越南在抗美救国战争结束后,忘恩负义,出尔反尔,开始抢占中国南沙群岛,对中国科学考察活动进行骚扰。

至1980年代,越南的骚扰活动日益加剧,最终导致军事冲突。

1988年3月14日6时25分,越南海军604、605运输船和505登陆舰突然窜到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区,对正在此进行考察的中国海军舰船进行挑衅。

越军4 3人携带轻机枪、冲锋枪,强行登上赤瓜礁,开枪打死中国海军考察人员1人。

中国海军立即进行自卫还击。

战斗持续28分钟,越军604运输船被击沉,605运输船和505登陆舰遭重创。

南沙群岛自卫还击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是中国对越南等国家觊觎中国领海主权的严正警告,意义深远。

军事战略: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到和平建设对于刚刚从中国革命战争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新中国面临的战争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既要打退敌人的挑衅,也要保护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这一时期的军事方针,总体来看是“立足于战争”。

朝鲜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非常险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