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课件—古诗《梅花》
2023年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2023年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活动过程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2)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1)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四、学习朗诵古诗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大班古诗梅花公开课教案2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梅花》这首诗诗意明白晓畅,参考注释学生基本上能说出诗意,故教师可把指导重点放在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上。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主要教学步骤: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
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
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第一、二句。
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
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024年幼儿园古诗教案《梅花》来啦~

2024年幼儿园古诗教案《梅花》来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古诗教材第四单元《四季之美》,具体章节为《梅花》。
内容包括古诗《梅花》的全文解读,梅花的特点以及诗人通过梅花所表达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梅花》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梅花》的基本内容和梅花的特点。
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梅花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梅花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梅花的美丽。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古诗《梅花》的全文,逐句分析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小诗,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4. 课堂互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梅花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梅花》全文2. 梅花的特点3. 诗人所表达的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以梅花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答案示例:梅花傲骨立寒霜,独占枝头一点香。
不与群花争艳丽,清风傲骨自张扬。
2. 课后拓展:请同学们收集其他关于梅花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梅花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了古诗的基本内容,培养了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梅花意境的理解,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季节的代表性花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梅花的图片选择和展示方式。
2. 例题讲解中诗句意义分析和生僻字词的解释。
3. 课堂互动环节的梅花知识问答设计。
大班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古诗《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朗读《梅花》这首古诗
2.感受梅花所表现的美丽和坚强
3.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梅花》这首古诗
2.梅花图片或真实的梅花
3.音乐和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图片或真实的梅花,让学生看看,让他们感觉一下梅花的美丽。
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鉴赏
教师播放梅花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感受梅花的美妙。
第二部分诗歌朗读
引导学生感受《梅花》中所表现的美好,让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这首古诗。
如下:
梅花
作者:曹雪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三部分影片欣赏
播放影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梅花,感受它们的生长和坚强。
第四部分童谣复述
让学生根据《梅花》的意境编写一首童谣,以鼓励他们表达个人对梅花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童谣示例:
梅花呀,梅花呀,
墙角的梅花真高雅。
它不怕寒冰,不怕雪,
开的漂亮别有心机。
总结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然周围的美丽事物,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快乐。
后记
这是一节简单的大班古诗教学课程,旨在通过音乐、影片和诗歌的结合,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美丽和坚强,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这样的课程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发展。
2024版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古诗一百首》中王冕的《梅花》,诗歌内容如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2. 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和寓意,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
3. 学会用古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难点:理解古诗意境,学会用古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梅花图片、古诗卡片、录音机、录音带。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征,如颜色、形状、花瓣等。
2. 朗读古诗:播放录音带,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古诗。
朗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正确发音、停顿。
3. 讲解古诗:教师逐句讲解古诗《梅花》,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香味等。
5. 描绘梅花:发给幼儿画笔、画纸或彩泥,让他们动手描绘自己心中的梅花。
6. 分享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7. 背诵古诗: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背诵古诗《梅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诗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古诗《梅花》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象。
2. 作业答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梅花盛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对古诗《梅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在描绘梅花环节,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美丽的画作。
但在朗读和背诵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发音不准确、节奏感不强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王安石《梅花》课件PPT

教师展示《梅花》诗句与初读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⑴。 遥知不是雪⑵,为有暗香来⑶。
注释:
• ⑴凌寒:冒着严寒。 •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 学生根据音频有感情的朗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解与赏析
1 这首诗从哪三方面表达了梅花高洁、坚韧 不拔的品格?
3. 试写一篇以花为题的段落,文 长不少于100字。
梅花 王安石
导入: 教师播放梅花图片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 日),字介甫,号半山,
王安石图像
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 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 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 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 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 “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 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 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 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这首诗从梅花的颜色(白胜雪),梅花的 气味(幽香)和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 三方面,表达了梅花高洁、坚韧不拔的品 格。
2 寒天,其他花朵都因为畏惧寒冷而凋谢了, 可是墙角的几枝梅花却冒着严寒盛开,这 说明了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
这说明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 精神。
趣味教学
1.农历新年期间,你家做了些什么布置?
小学语文《梅花》ppt课件

梅花
202X
劳动节卡通 风模板
王安石,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他一生主张变法,改变国家贫困落后的面貌。
借助拼音读古诗,为你不认识的生字做上你喜欢的记号, 可以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再把古诗读两遍。
自读要求
(梅花)
(黑暗)
(清香)
(围墙)
(单独)
(遥远)
梅花
再读古诗
宋.王安石
暗香:幽香。淡 淡的香味。
理解诗句
知:知道。
01 03 0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遥:远。从远处看。 知:知道。
为: 因为。 暗香:幽香。淡淡的香味。
(我)远看就知道是花不是雪,是因为有缕缕清淡的香气从远 处飘来。
02 04
理解诗句 句意:
06
墙角有几枝梅花, 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远望知道是花不是雪。 因为有缕缕清淡的香 气从远处飘来。
○ 墙角 / 数枝梅, 凌寒 / 独自开。
○ 遥知 / 不是雪, 为有 / 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
01
凌寒/独自开。 凌寒:冒着严寒。 03
数枝:(shù)几
02
枝。 04 理解诗句
翻译古诗的方法:
把诗中的字、词语变成现在说 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改写成一句 通顺的话。为使句子通顺,可根据 意思加上一些字,或者调整一些词 的顺序。
请你读读
STEP1
STEP2
STEP3
STEP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在作者笔下, 梅花有什么 特点呢?
美读体会
01
梅花
02
宋.王安石
0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古诗《梅花》的作者、写作背景和含义;•培养孩子们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一份古诗《梅花》的文本;•适量的小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涂色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在孩子们上课前就摆放好准备好的画纸和涂色笔,让他们进到教室后自己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为下面课程内容做好准备。
课文背景介绍(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梅花》这首古诗的作者——陆游,以及其写作背景。
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孩子们对古时的文化和特点产生好奇心,以此引导孩子们了解古诗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课文分析(20分钟)老师将分段解读和讲解《梅花》的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和领会古诗的含义。
可以通过朗读和解释古诗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义。
知识点巩固(15分钟)提问:孩子们还记得这首古诗中表达了什么吗?以及古诗的主题是什么?老师可以发问或者提供多种方法来加强知识点。
情感教育(30分钟)第一步:唱歌发声(10分钟)老师播放一段适合孩子们年龄段的古琴或笛子音乐,引导孩子们跟着音乐哼唱、练习发声。
第二步:观察梅花(1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分配画纸和涂色笔,让孩子们观察学校里的梅花树。
孩子们可以先描摹,再着手绘制,体会梅花的细腻和美丽之处。
第三步:情感分享(1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分享这些在绘画中体验到的情感。
感受到梅花的美可以表达出来的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提高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总结(10分钟)老师再次强调《梅花》的重要性和美丽所在,让孩子们对古诗的主题和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保护之重要性。
教学反思整节课结束后可以听到孩子们在课后的讨论和感想。
可以从中提炼及更好地制定一个更合适的课程计划,以更好的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也让他们更爱古诗、学习古文化。
小清新中国风古诗《梅花》课件模板

叁
创 品 赏 析
唯 有 暗 香 来 。
遥 知 不 是 雪 ,
凌 寒 独 自 开 。
墙 角 数 枝 梅 ,
作 者 ︓ 王 安 石
梅 花
白话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肆
名 家 点 评
肆
名 家 点 评
“他的抒情写景小诗,在当时就是很著名的。例如《江上》 《梅花》……以上这些诗,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诗。”
作 者 ︓ 王 安 石
梅 花
目录
壹பைடு நூலகம்
作 者 介 绍
contents
贰
创 作 背 景
叁
作 品 赏 析
肆
名 家 点 评
壹
作 者 介 绍
壹
作 者 介 绍 王安石
(1021-1086年) •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 •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 家、改革家。 • 与“韩愈、柳宗元”等,并 称“唐宋八大家”。 • 病死于江宁钟山,谥号 “文”,又称王文公。 •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 纪伟大的改革家”。
现代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冯其庸
“王安石《梅花》诗不仅写了梅之色,更写出了梅之香, 这也是从梅有暗香的角度来写梅胜雪的方面,诗人借雪的 形象,突出了梅花之香。”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管士光
汇 报 人 ︓
谢 谢 观 看
XXX
贰
创 作 背 景
贰
创 作 背 景
1068年 1068 年,王安石上《本朝 百年无事札子》,主张 “发富民之藏”以救“贫 民” 。
1074年 1074 年春,天下大旱,饥 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 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