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跟盐溶液置换反应

合集下载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指的是一种金属和某种盐类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其结果是一种新的溶液形式。

实际上,这是一种金属与某种盐类之间的反应,最终产生一种新的溶液,这种溶液可能会析出新的离子,也可能会形成新的共价化合物。

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金属离子会通过固定溶解度常数置换盐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

这种新的离子称为置换离子,它们将替换原先存在的离子,并在反应过程中由溶液中移除。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离子被有机络合物所络合,并形成新的共价化合物。

例如,在一个铁/盐/液体的系统中,铁离子会与盐溶液中的氯离子置换,最终形成可溶性的氯化铁溶液。

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被移除,而氯化铁溶液取而代之。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可以用来促进重要的工程过程。

例如,低碳钢当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离子。

这些离子会随着温度的升高,累积在钢中,导致钢中痕量元素的浓度升高。

同时,共价化合物也会形成,这会降低钢的耐磨性和抗断裂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钢铁厂通常使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流程来将痕量元素与某种离子置换,以加强钢的性能。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也被广泛用于石油开采和精炼领域。

在这种过程中,油井井壁中会挥发出大量不透明的、浑浊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油流停滞,影响石油抽采过程。

因此,石油生产商会采用置换反应来将石油中存在的有害离子置换成更有利的形态,以利于更多的石油抽提。

总之,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帮助提高一些工业过程的效率。

这种反应的发生不仅可以帮助净化污染物、解决金属污染问题,还可以帮助提高钢的耐久性和抗断裂能力,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中考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2024年中考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Ag、Cu、R。
Zn与AgNO3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Zn与Cu(NO3)2和R(NO3)2溶液反应,溶液质 量均增大;当增大的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
13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考点回顾 基础训练 省市模拟 链接中考
7.【20A23(2)】某化学小组从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中提取金属铜的实 验步骤如下:将孔雀石粉碎,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一种金
的切法有 Zn Fe Ag Zn Fe Ag Zn Fe Ag 。
8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考点回顾 基础训练 省市模拟 链接中考
1.【15A21(3)】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 、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Z_n__、__C__u_、__A__g_(_或__锌__、__ 铜、银) ________。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 理的原因。 滤液中有AgNO3 时,一定也有Cu(NO3)2,因为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 反应。【滤液中无Cu(NO3)2时,也一定没有AgNO3,因为Cu(NO3)2与Zn反应生成 Cu,而Cu能与AgNO3反应。】
Mg Zn Cu 。
Zn+CuCl2 = ZnCl2+Cu
(4)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滤渣中一定没有 Zn ,此时有
两种切法:Mg Zn Cu 、Mg Zn Cu ,第一种切法滤液中含有 MgCl2、ZnCl2、. CuCl2,滤渣中含有Cu ;第二种切法滤液中含有 MgCl2、ZnCl2 ,滤渣中含有Cu 。

盐酸与锌反应

盐酸与锌反应

盐酸与锌反应
锌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锌和盐酸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锌在盐酸溶液的作用下,会逐渐溶解;同时锌与盐酸接触面上会产生许多细小的气泡,同时会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置换反应是什么
置换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置换反应可表示为A+BC=B+AC 或AB+C=AC+B,通常认为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一些特殊的反应,例如金属羰基化合物间的置换,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四、根据物质类别分类
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1、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Na+2H2O=2NaOH+H2↑ 2Mg+CO2=2MgO+C 3Fe+4H2O=Fe3O4+4H2 H2+CuO=Cu+H2O C+FeO=高温=Fe+CO↑ 2F2+2H2O=4HF+O2 2C+SiO2=Si+2CO↑ 2Al+Fe2O3=Al2O3+2Fe C+H2O(g)=高温=CO+H2 Si+2FeO=2Fe+SiO2 3H2+Fe2O3=Δ2Fe+3H2O 2、单质与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H2+SiCl4=Si+4HCl H2S+Cl2=S+2HCl 3Cl2+8NH3=6NH4Cl+N2 4NH3+3O2=2N2+6H2O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湿态置换遵守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置换反应是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发生的。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全部的 Cs、 Rb、 K、 Ra 、Ba 、Sr、 Ca、 Na 、Li、Ac、 La、 Ce、 Pr 、Nd 、Pm 、Sm 铯、 铷、 钾、镭、 钡、 锶、 钙、 钠、锂、锕、 镧、 铈、 镨、 钕、 钷、 钐、 Eu、Gd 、Tb 、Y 、Mg 、Dy、 Am 、Ho、 Er 、Tm 、Yb、 Lu 、 (H)、 Sc、 Pu 、Th 、Np 、Be 铕、 钆、 铽、 钇、 镁、 镅、 镝、 钬、 铒、 铥、 镱、 镥 (氢)、钪、 钚、 钍、 镎、铍、 U、 Hf 、Al 、Ti 、Zr 、V 、Mn、 Nb、 Zn、 Cr 、Ga 、Fe 、Cd 、In 、Tl 、Co 铀、铪、铝、 钛、锆、 钒、锰、 铌、 锌、 铬、 镓、 铁、 镉、 铟、铊、 钴、 Ni、 Mo、 Sn 、Pb 、(D2)、 (H2)、 Cu、 Tc、 Po、 Hg 、Ag、 Rh 、Pd 、Pt 、Au 镍、钼、 锡、 铅、(氘分子)(氢分子)、铜、 锝、 钋、 汞、 银、 铑、 钯、 铂、 金 初中要求掌握的 1.钾(K) 2.钙(Ca) 3.钠(Na) 4.镁(Mg) 5.铝(Al) 6.锌(Zn) 7.铁(Fe) 8.锡(Sn) 9.铅(Pb) 10.氢(H) 11.铜(Cu) 12.汞(Hg) 13.银(Ag) 14.铂(Pt) 15.金(Au) 其中10号氢是过渡元素,它前面的可以置换出氢,它后面的则不可以.也就是说,氢前面的可以和 酸反应生成 氢气,而氢后面的基本不和酸反应,就算反应也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化学
方程式
离子
方程式




①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质为

前者是置换反应,其中铝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后者为复分解反应,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总反应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②酸、碱、盐均可以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所以铝制餐具不宜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含盐的食物
总反应为:
固将钠投入盐溶液时,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
实验
现象
试管中有冒出,铝片逐渐,且刚开始反应较慢,后来逐渐,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声,证明有生成。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置换g后的金属(包括Mg)】
(2)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单质与高价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金属Na与盐反应
钠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蓝色沉淀生成,发生如下反应:

金属活动性相关规律

金属活动性相关规律

金属活动性知识总结【基础】必须掌握好,能根据规律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一、金属跟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反应规律:(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

(2)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流酸,硝酸。

否则得不到氢气。

(3)Fe跟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二、金属跟盐溶液反应规律:(1)反应物中单质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

(2)反应物中盐必须是可溶性的,即是盐溶液,否则反应不能进行;(3)Fe跟盐溶液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4)K、Ca、Na等活动性极强的金属由于常温下就能与盐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故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不要设计这三种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可以练习一下课本下册13页练习1-5【应用】一、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相关规律(一般常用四种金属:Mg Al Fe Zn)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找出反应中金属与氢气的质量比: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65 2 56 2Mg+ 2HCl === MgCl2 + H2↑2Al + 6HCl== 2AlCl3 + 3H2↑24 2 54 618 2分析四个反应可以看出:如果都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四种金属质量份数是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l相当于相对原子质量是18的正二价金属),就是说,如果产生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金属质量从少到多顺序是:Al Mg Fe Zn 。

反过来:如果参加反应的四种金属质量相等,则生成氢气质量从多到少顺序是:Al Mg Fe Zn①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是:Al>Mg>Fe>Zn。

(等量金属足量酸,金属完全反应)(正二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Al可以看作是相对原子质量为18的正二价金属,注意:Al是正三价金属,只是在这个计算中可以看作正二价而已)②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同种酸(同样的酸)与足量的四种金属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一样多。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类型二:定性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类型三:定量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1.解题方法第一步: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第二步:判断能发生哪些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步: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现象、隐含条件等)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及质量变化等。

2.反应物质类型(1)一种金属与两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种金属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1.(2023春·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欲选用下列几组试剂探究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Fe、Cu、Al2(SO4)3溶液B.Al、Cu、FeSO4溶液C.Fe、Al2(SO4)3溶液、CuSO4溶液D.Al、Fe、Cu、稀H2SO4【答案】A【详解】A、Fe、Cu与Al2(SO4)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Al>Cu,但无法确定Fe与Cu的活动性强弱,不能达到目的;B、Al可与Fe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Fe,说明活动性:Al>Fe,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C、Fe与Al2(SO4)3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Fe可与Cu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Cu,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D、Al、Fe均可与稀H2SO4反应并置换出H2,说明活动性:Al>H、Fe>H,但Al比Fe与稀H2SO4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活动性:Al>Fe,Cu与稀H2SO4不反应,说明活动性:H>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汇编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汇编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3=2Ag+Cu(NO3)2Fe+CuSO4=FeSO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2O+CuSO4= Na2SO4+Cu(OH)2↓+H2↑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三、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2类反应.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种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间的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例题1:在KNO3、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滤渣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 ;一定没有 。 ②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 Fe(NO3)2 则滤液中一定有 ;可能 有 Cu(NO3)2 AgNO3 ;滤渣中一定有 Ag 。
说明一定没有铁粉 Cu(NO3)2 AgNO3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 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先反应:Fe +2AgNO3 === Fe(NO3)2 +2 Ag
后反应:Cu+2AgNO3 === Cu(NO3)2 +2 Ag
Fe+Cu(NO3)2 === Fe(NO3)2 +Cu Fe不能和Cu(NO3)2溶液共存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 金属先与盐反应; 前换后,最前先换
例题: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 将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 别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和滤液可能出现几种情况? 解释: 活动性:Zn > Cu >Ag。 先反应:Zn+2AgNO3= Zn(NO3)2 +2Ag, 后反应: Zn+Cu(NO3)2 = Zn(NO3)2 +Cu。
H2
Fe Ag (2)图中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2HCl=FeCl2 +H2↑
Fe +CuSO4=FeSO4 +Cu 7、. 某工厂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 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F(浮力)=
Vg
⑴中溶液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浮力增大,所以弹簧秤的 读数减小。 ⑵中溶液的质量减小,密度减小,浮力减小,所以弹簧秤的读 数增大。
Fe+2AgNO3= Fe(NO3)2 +2Ag,
6、根据下列图示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Zn(NO3)2 Fe(NO3)2 Ag Fe 过滤 (1)图中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
•滤液中金属化合物(金属离子)消失的顺序是由弱渐强(后到前)
•能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
Zn>Fe>Cu
练习:1.
不能置换ZnCl2中的Zn
在Cu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与盐酸反应放出
气体。则所得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A: CuCl2 ZnCl2 FeCl2 B: CuCl2 FeCl2 C :FeCl2 ZnCl2 A.D: CuCl2 ZnCl2
单独看滤液和滤渣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金 属 的 质 量 逐 渐 变 多

滤渣的成分 Ag Ag 、 Cu
滤液的成分
2+ 3)2 Zn(NO AgNO Zn Cu2 Ag+ 3 、 Cu(NO ) 、 3 2 +、
Cu(NO3)2
、 Zn(NO )
Zn2+
3 2
Cu2
+、
Ag 、 Cu、 Zn
Zn(NO3)2
若滤纸上只有Ag,则滤液中必有Cu2+、Zn2+可能有Ag+
A.若滤纸上只有Ag,则滤液中必有Ag+、Cu2+、Zn2+
B.若滤纸上有Ag和Cu,则滤液中必有Zn2+,可能有Cu2+ C.若滤纸上有Ag、Cu和Zn,则滤液中必有Zn2+,可能有Ag+ D.若滤纸上有Ag、Cu和Zn,则滤液中有Ag+、Cu2+ 若滤纸上有Ag、Cu和Zn,则滤液中必有Zn2+肯定没 有Ag+、Cu2+ 滤渣肯定有Ag,滤液肯定有Zn(NO3)2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支试管中反应后 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 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 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铜(或Cu);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 铜、铁(, 或Cu、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Fe)(漏选不对) 镁(或Mg)。 可能含有__________
Zn(NO3)2(生成) AgNO3、(剩余) Cu(NO3)2 (未反应)
Zn(NO3)2(生成) Cu(NO3)2 (未反应)
2
Ag
3 4
锌与部分Cu(NO3)2 Zn(NO )2( 生成) Ag、Cu 3 溶液反应 先反应:Zn+2AgNO = Zn(NO ) +2Ag , 3 3 2 Cu(NO3)2 (剩余) 锌刚好Cu(NO3)2溶 液完全反应
Zn2+
Cu+2AgNO3 === Cu(NO3)2 +2 Ag 滤渣有Cu,滤液肯定没有AgNO3 滤渣有Zn,滤液肯定没有AgNO3、Cu(NO3)2
我找到的规律有:
•滤渣中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
•滤液中一定有最活泼金属的化合物(金属离子)
•滤渣中的物质种类由少到多 •滤液中的物质种类由多到少 •滤渣中金属出现的顺序是由弱渐强(后到前)
Fe + CuSO 4===FeSO 4+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试管 丙 __________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 Mg>Fe>Cu
Cu+2AgNO3 === Cu(NO3)2 +2 Ag
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 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 前换后,先换最后 能反应的物质不能同时存在
加入Zn的质量 1 加入少量的锌, AgNO3溶液没有完 全反应 锌刚好AgNO3溶液 完全反应
固体(滤渣) Ag
溶液(滤液)
课后练习:1.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 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D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
Zn>Cu>Ag 先反应:Zn+2AgNO3= Zn(NO3)2 +2Ag, 后反应: Zn+Cu(NO3)2 = Zn(NO3)2 +Cu。
Zn>Fe>Cu
5.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 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 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 ④ 理的是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 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 ③猜想三:硫酸锌、 硫酸亚铁、硫酸铜 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 (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 用磁铁吸引,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 量铁的混合物,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

C
说明:铁粉有剩余,CuCl2 已经全部参加反应生成 Cu和FeCl2
Fe+CuCl2=== FeCl2 +Cu
2.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Zn 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
Zn>Cu>Ag 先反应:Zn+2AgNO3= Zn(NO3)2 +2Ag, 后反应: Zn+Cu(NO3)2 = Zn(NO3)2 +Cu。
[或56 (溶解)>2(气体逸走)] [或56 (溶解) < 64(析出固体)]
三、判断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的产物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1.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 属先与盐反应; 2.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 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
向含有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Fe、Cu粉
5.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 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⑵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则将A 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 将 变大 。 Fe+ H2SO4= FeSO4+ H2↑ 56 98 152 溶液由98变为152,质量增大。 Fe+CuSO4=FeSO4+Cu 56 160 152 64 溶液由160变为152,质量减小。
2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 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 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 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B
A.Z>X>M>Y C.X>Z>Y>M
B.X>Z>M>Y D.Y>M>Z>X
3、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 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 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 A.滤渣中只有铜 B. 滤渣中一定有铁 C. 滤渣中一定有锌 D. 滤渣中一定有铜 、铁、锌 4、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 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 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 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 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 误的是( ) D A.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 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