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合集下载

2024版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版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版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人造板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造板是一种通过人为加工木材或植物纤维生产的板材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被广泛用于家具、地板、装饰及包装等领域。

本文将就2024年版中国人造板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中国人造板行业概况人造板行业作为中国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9000万立方米以上,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在人造板产品的结构中,胶合板、刨花板和密度板三大类产品是中国市场上主流产品,其市场份额分别占总产量的40%、30%和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人造板行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工艺,如新型装饰板、特种复合板等,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二、中国人造板行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人造板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其次,部分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不足。

再者,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对人造板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人造板行业在成本、技术和品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三、中国人造板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人造板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对人造板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中国人造板行业将在产品质量、品种多样化、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人造板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注重产品质量和环保性。

2022年人造板产业发展格局与趋势

2022年人造板产业发展格局与趋势

2022年人造板产业发展格局与趋势供不应求的人造板市场据2022-2022年人造板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进展规划指导报告统计,过去的五六年间,人造板产业保持了年均6%的增长速度,是金融危机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当今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益削减,而社会经济进展对木材及木制品需求不断增加的状况下,对人造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也引发了人造板供求关系失衡、产能过剩、市场低价竞争、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部分企业生产劣质人造板,由其加工制成的木地板、木门等危害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市场混乱。

以需求为导向,生产出更绿色、健康的产品对于人造板行业来说,供不应求的市场和替代性市场是全球性机会。

因而,生产出高品质、健康绿色的产品尤为重要。

全球是一个单一的市场,其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交付价格。

因此,各国理应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产品各组成部分的成本。

应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人造板的出口机会。

企业应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生产出更绿色、健康的产品。

由于当消费者需求增长,对木材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

国家间要注意加强紧密合作、沟通技术,削减研发成本。

2025年中国的制造,智能和绿色是关键,也将会设计出更好的产品,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益。

将来人造板产业进展应当从原材料上把关,乐观调整政策、应对挑战,寻求更加绿色的进展。

人造板生产行业:行业洗牌进行时,向上下游产业延长更易做大份额目前人造板产业仍存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状况,长期来看环保成本上升将不断挤压中小企业本就微薄的盈利空间,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定大事。

报告认为将来两种人造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有望在行业洗牌中横向扩张市场份额:1)本身具备肯定品牌效应的人造板企业可选择向下游家居产业延长,在扩容人造板产品的需求的同时,还能有效增加企业盈利力量;2)以自有林木资源供应原材料的人造板企业,这类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小,在下游需求不景气的状况下仍能保证盈利空间。

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综合论述
增长总量 的一半 以上 ,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 源的资源 ( 如锯材和胶合板生产中的木材剩余物 、回收 币主宰 ;在未来 1年 ,我国经济的规模及其企业和银行 废弃木材产品等 ) 0 满足 。 的快速全球化 ,可能意味着 ̄2 2年全球货币将形成围 o5 绕美元 、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多种货 币并存的格局。
著的人 口增长将 出现在非洲 ( 预计增 ̄ 2 5L) J . 4 及亚太 I3 1
地区 ( 预计J F. 亿 ),而一些欧洲大 国的人 口将维 : I5  ̄J2 5 持下 降趋 势 ,欧洲人 口在此期间预计将减少1 0  ̄ 。全 0j 7 - 球国内生产总值 ( D G P)19 ̄大约为3万亿美元 ,21 90 8 00 年增 至6 万亿美元 ( 0 0 3 按2 1年价格 和汇率计算 ),2 3 00
i圈 l
我 国进 口人造板 2 27 万r ,进 口额 76 亿 美元 ,平 6 .9 n .9 均单 价2 27 美 元/ 年来 ,全 国累计进 口人造 板 9. 4 m 。5
1808 万 m ,进 口 5 - 美元 。 2. 7 。 额 6 乙 3 与 此 同时 , 由于 内需 增 加 ,近 5 我 国人 造 板 出 口 年
年 份
图 1 2 0- 2 0 年我 国 人造 板进 口额 及 占全 球 总额 比例 4 0 5- 0 9
手段 。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 类生活需求偏好来看 ,人造板工业仍将长期居于加工业
中的新 兴 和朝 阳产业 地位 。 31 人 造板 一业 发展 的 域 转移 . I
体 ,在2 1— 22 年期 间年均增长将达N4 %,发达经 0 0 5 1 . 7
济体同期将增长为2 %。到22年 ,6 . 3 05 大新兴经济体 ( 巴

2024年中国人造板行业产量分析

2024年中国人造板行业产量分析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造板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国之一、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变化和挑战。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的产量进行详细分析,以了解其发展情况。

首先,2023年中国人造板生产总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总产量为XX万立方米,比去年增长了XX%。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家对人造板行业的支持政策的实施。

其次,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刨花板仍然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占据了总产量的XX%。

但是,装饰板、胶合板和纤维板等其他类型的人造板也在逐渐增加,说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

此外,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的地区分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江苏、山东和广东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仍然是人造板产量的主要集中地,占据了总产量的XX%。

但是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南和湖北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显示出地区分布更加均衡的趋势。

然而,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增加以及森林资源的减少,人造板行业所需的原材料面临着短缺的压力。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

人造板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甲醛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环保要求的提高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为了应对这些挑战,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是加大对国内外木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人造板行业寻找替代木材的新材料,以解决原材料短缺问题。

其次是加强环保政策的实施。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限制有害物质排放和加强环保监管的政策措施,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2023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产量达到新高。

然而,该行业还面临着原材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未来,人造板行业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原材料替代品,并加强环保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概况人造板是一种由木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制成的板材,通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成。

它具有优秀的性能,如稳定性、耐久性和可定制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和装饰等领域。

目前,全球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2. 增长驱动因素2.1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增长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是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对住房和商业空间的需求也在增加。

人造板作为一种经济实惠且具有设计灵活性的建筑材料,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2.2 家具制造业的需求增加家具制造业的需求增加也是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家具的需求也在增加。

人造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处理性能,能够制作出各种风格和设计的家具。

2.3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造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品逐渐受到关注。

与传统的实木材料相比,人造板利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制造,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这也促使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的增长。

3. 国际市场发展现状全球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是该市场的主要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3.1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是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中最大的市场之一。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是欧洲地区主要的人造板生产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人造板产品。

同时,欧洲市场对环保性能和质量要求较高,这也促使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3.2 北美市场北美市场是全球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美国和加拿大是该地区主要的人造板生产国家。

随着建筑和家具制造业的发展,北美市场对人造板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北美市场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3.3 亚太市场亚太市场是其他人造板制造市场中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之一。

定向结构人造板(OSB)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定向结构人造板(OSB)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定向结构人造板(OSB)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1 发展定向结构人造板(OSB,俗称定向刨花板)的必要性及趋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森林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

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的2.9%,远不能满足占世界22%人口生产生活的需要。

据统计,目前森林面积1.75亿hm<sup>2</sup>,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

人均森林面积0.132 hm<sup>2</su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

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m<sup>3</su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我国年木材供给缺口约在1~1.5亿m<sup>3</sup>,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基于现状,国家提出林业产业要立足自我,自力更生,大力发展速生林和将林产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人工速生林和“次、小、薪”材的利用上。

发展人造板工业符合国家林业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早在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就意识到产品包装及其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着手发展绿色包装。

由于有些包装材料带有寄生或隐匿人类的传染病、动物的病菌、病毒、植物的病虫害、病媒昆虫和啮齿动物等,为了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农作物和建筑物,防止包装材料中夹带或隐藏的病虫害传播蔓延而危害本国的资源,各国纷纷采取了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了包装工业以18%的速度增长。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包装提出非常严厉的要求。

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要求1998年12月17日和1999年1月4日以后分别离港的中国货物木质包装要进行热处理、熏蒸或防腐剂处理,并要求出具中国出入境检疫机关签署的熏蒸、消毒证书,经过处理的木质包装必须保留在港口指定的场所存放,可以随船返回,否则将禁止货物入境或拆除销毁木质包装,并由出口方负担所有费用。

2024年秸秆人造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秸秆人造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秸秆人造板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秸秆人造板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环保建材产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秸秆人造板逐渐成为替代传统木质板材的一种重要选择。

本文将对2024年秸秆人造板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与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秸秆人造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XX年底,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秸秆人造板作为一种环保建材产品,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设、装修市场对人造板需求量不断增加,秸秆人造板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在市场中有着巨大潜力。

市场竞争与优势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秸秆人造板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包括传统木质板材生产企业和其他新型绿色建材的竞争。

然而,秸秆人造板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首先,秸秆人造板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其次,秸秆人造板在环保性能上具备优势,不含有害物质,符合环保标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建材的需求。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秸秆人造板市场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两个重要的方向。

技术创新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秸秆人造板的工艺创新,采用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性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秸秆人造板通过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能够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秸秆人造板市场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保建材需求的提高,秸秆人造板有望逐渐替代传统木质板材,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其次,政府对环保建材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将进一步促进秸秆人造板市场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创新和工艺不断完善,秸秆人造板的性能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加市场竞争力。

人造板的发展趋势

人造板的发展趋势

浅谈人造板的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p4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当今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保护森林成为人类共识,而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及其制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人工速生商品林、森林培育和采伐剩余物及生产建设、更新改造过程中废弃的木质纤维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传统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中国人造板业发展现状中国人造板工业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下,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颠覆传统工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的意大利杨树品种和我国自行研制的无卡轴旋切机,以及国内农村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2005年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以来,中国人造板产量就一路飙升,2010年更是大步跨越,以33.03%的惊人速度,达到1.54亿m&sup3;。

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人造板超级大国。

尽管我国已成为人造板生产大国之一、中纤板生产第一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强国。

从生产线单机生产规模、设备制造水平、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与规格品种、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场应用等,都与世界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人造板作为木材产品的代用品,具有在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上优于天然木材的特点,近几年产量和销量的持续攀升使该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

有关专家预测,受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影响,随着大量新房落成、旧房改造、家居及办公家具的更新换代,中国人造板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中国人造板业的发展趋势及建议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利用的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必须建成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知识型的人造板工业,才能真正由生产大国转变为生产强国,引领全球人造板工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自《中国木业国际网》在当今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保护森林成为人类共识,而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及其制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人工速生商品林、森林培育和采伐剩余物及生产建设、更新改造过程中废弃的木质纤维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传统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1、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造板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持续增长,2007年产量超过2.8亿m³。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人造板产量下挫6.36%,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四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市强劲发展,人造板工业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强劲拉动下,2009年全球产量回升了5个百分点,重新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2010年世界人造板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超过3亿m³。

1.1三大人造板生产概况近十年来,全球刨花板年产量始终保持在1亿m³左右,金融危机前,年均增长4.78%,2007年产量高达1.11亿m³。

受危机冲击,三年来刨花板产量不断下滑,2010年降到9000万m³左右。

2009年全球刨花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三大板比例为40:35:25,2010年在中国胶合板产量增长60%的冲击下,三大板比例调整为35:38:27,但刨花板依然是全球人造板生产的主要品种。

胶合板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2008年产量下降9.45%,但在亚州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迅速反弹,2010年产量达到1亿m³,超过刨花板成为第一大板种。

中密度纤维板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1.8%,全球产量从2001年的2362万m³提高到2010年的7000万m³,十年增长了近两倍。

1.2 洲际人造板工业格局从五大洲地域来看,亚洲始终占据着世界人造板的主导地位。

金融危机对欧洲和美洲的人造板生产影响很大,但对其他三大洲几乎没有影响,其中亚洲人造板工业逆市拉升,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由2007年的42%增长到了2009年的50%。

2007年前,欧洲、美洲的刨花板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2.3%,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建筑行业不景气,引起人造板需求下降,造成多家工厂倒闭、减产,产量急剧下滑。

2009年,欧美刨花板产量比2007年下降了22.74%。

胶合板一直是亚洲人造板的强项,2009年亚洲胶合板超过全球产量的70%。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也集中在亚洲,而且连年持续高速增长,2009年亚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63%。

2 、中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中国人造板工业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下,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到颠覆传统工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的意大利杨树品种和我国自行研制的无卡轴旋切机,以及国内农村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2005年首次排名世界第一以来,中国人造板产量就一路飙升,2010年更是大步跨越,以33.03%的惊人速度,达到1.54亿m³。

中国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人造板超级大国。

2.1 “十一五”中国人造板工业发展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大陆累计生产人造板52585万m³,其中胶合板21422万m³、纤维板15946万m³、刨花板5510万m³、其他人造板9707万m³。

2010年,中国人造板产量15361万m³,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胶合板7140万m³,同比增长60.4%;纤维板4355万m³,同比增长24.8%;刨花板1264万m³,同比减少11.7%;其他人造板2602万m³(细木工板占63.5%)同比增长19.6%;同年还生产单板2724万m ³、人造板表面装饰板2.9亿m2。

目前,除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其他省区都有人造板生产企业。

近万家人造板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拥有产业工人110万。

2010年,产量超过700万m³的8个省区共计生产人造板11922万m³,占全国总产量的77.6%。

其中山东突破3000万m³,江苏突破2000万m³,广西、河北和河南分别超过1000万m³。

2.2 各板种产量Top10省区胶合板——2010年,全国有10个省区的年产量超过200万m³,江苏和山东的年产量均超过2000万m³,河南超过1000万m³。

6000多家胶合板生产企业以小工厂居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纤维板——2010年,全国有10个省区纤维板产量超过150万m³,其中山东537万m³,河南、广西、江苏三省均超过400万m³。

随着国产连续压机生产线的面市,我国纤维板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相关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也不断加快。

2010年,新增纤维板生产能力369万m³,全国已投产的700多条生产线总产能达4500万m³。

2011年在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高达892万m³,将在今明两年陆续投产,预计到2012年底,全国纤维板生产能力接近5500万m³。

刨花板——2010年,全国有10个省区刨花板产量超过50万m³,其中福建省产量208万m³,山东和河南两省均超过130万m³。

同样以小企业为主体的刨花板行业,目前是我国人造板发展的短腿,800多条生产线参差不齐,既有自动化程度高、年产50万m³的进口生产线,也有年产量不足5000 m³的手工生产作坊。

其他人造板——近年来大部分细木工板生产调整了产品的原材料构成,大芯板表面由原来贴胶合板改成贴辊压薄纤维板,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改善了表面加工性能,深受市场欢迎。

2010年,全国细木工板产量超过刨花板,达到1652万m³。

其他板种也发展迅速,人造板表面装饰板2010年产量达到2.95亿m2,有10个省区产量超过500 m2。

2.3 中国人造板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贡献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国锯材和人造板高速发展,产量纪录不断刷新,产值年年上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4%,增长速度世界排名第二(越南排名第一)。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逐步提高,中国人造板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逐渐巩固。

特别是近几年,中国人造板产量占全球人造板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从2005年的25%一直飙升到2010年的51%。

“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平稳发展带动下,我国人造板产量、质量及生产装备水平都有了较快提升,尽管内需不断增长,但人造板进口量和进口额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却一直在小幅平稳下降,进口量由2005年的6.05%降到2009年的4.26%,进口额从2005年的4.68%降到2009年的3.24%。

2009年,我国进口人造板262.79万m³,进口额7.69亿美元,平均单价292.74美元/ m³。

五年来,全国累计进口人造板1820.87万m³,进口额56.39亿美元。

与此同时,由于内需增加,近五年我国人造板出口量占全球人造板贸易总量的比例,在2007年出现27.81%的峰值后有所下降,而出口额占全球比例则持续上升,从2005年的8.88%提高到2009年的14.69%。

由于中国进口的人造板中价格偏低的刨花板居多,而出口的人造板以价格较高的胶合板和纤维板为主,加之近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因此在出口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人造板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比例仍保持小幅上升。

2009年全国出口人造板851.23万m³,出口额36.27亿美元,平均单价426.1美元/ m³,高于进口平均单价130多美元。

五年来,我国累计出口人造板5043.25万m³(约占生产总量的10%),是进口总量的2.77倍,出口额198.35亿美元,是进口总额的3.52倍。

3 、全球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推进森林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生活需求偏好来看,人造板工业仍将长期居于加工业中的新兴和朝阳产业地位。

3.1 人造板工业发展的区域转移就全球而言,人造板工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应加大以下因素的改进,一是提高资源效率,更加注意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资源保护;二是更加注重环保和与环境相容材料的使用;三是更为安全和舒适的工作条件;四是人力资源能力的持续和拓展。

其中,经济可持续性是这些因素的核心环节,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才能保持人造板工业的长期经营活力。

影响人造板工业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趋势。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人口分布状况和经济增长。

全球人口已从1990年的53亿增至2010年的69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2亿。

未来20年,最显著的人口增长将出现在非洲(增加2.35亿)及亚太地区(增加2.55亿),而一些欧洲大国的人口将维持下降趋势,欧洲人口在此期间预计将减少1700万。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1990年大约为38万亿美元,2010年增至63万亿美元(按201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117万亿美元,每年增长3.2%,欠发达区域的增长率预计相对较高。

这种发展趋势的结果是,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地区的人口和GDP占全球份额将不断降低,亚太等其他发展中地区则持续提高。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全球发展地平线——多极化:新的全球经济》报告预测,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在2011-2025年期间年均增长将达到4.7%,发达经济体同期增长为2.3%。

到2025年,六大新兴经济体——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规模及其企业和银行的快速全球化,可能意味着到2025年全球货币将形成围绕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多种货币并存的格局。

由此推定,今后10-20年间,全球人造板工业将延续由欧美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

3.2 加大废弃木材及非木质纤维的利用,扩展原料资源2005年,全球生产锯材、人造板和纸张所需的纤维相当于26亿m³的原木当量,但同期工业原木产量只有17亿m³,余下的纤维需求(9亿m³原木或约占总量的35%)由利用回收纸(5.5亿m³)、非木质纤维、无记录来源的资源(如锯材和胶合板生产中的木材剩余物、回收废弃木材产品)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