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写字表上册带拼音

2017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写字表上册带拼音
2017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写字表上册带拼音

写字表

课文

1两liǎnɡ就jiù哪nǎ宽kuān顶dǐnɡ睛jīnɡ肚dù皮pí孩hái跳tiào 2变biàn极jí片piàn傍bànɡ海hǎi洋yánɡ作zu?坏huài给ɡěi带dài 3法fǎ如rú脚jiǎo它tā娃wá她tā毛máo更ɡanɡ知zhī识shí识字

1园yuán孔kǒnɡ桥qiáo群qún队duì旗qí铜t?nɡ号hào领lǐnɡ巾jīn 2杨yánɡ壮zhuànɡ桐t?nɡ枫fēnɡ松sōnɡ柏bǎi棉mián杉shān化huà桂ɡuì3歌ɡē丛c?nɡ深shēn处chù六liù熊xi?nɡ猫māo九jiǔ朋p?nɡ友yǒu 4季jì吹chuī肥f?i农n?nɡ忙mánɡ归ɡuī戴dài辛xīn苦kǔ年nián

课文

4称chēnɡ柱zhù底dǐ杆ɡǎn秤chanɡ做zu?岁suì站zhàn船chuán然rán 5画huà幅fú评pínɡ奖jiǎnɡ候h?u报bào另lìnɡ及jí拿ná并bìnɡ6封fēnɡ信xìn今jīn写xiě圆yuán珠zhū笔bǐ灯dēnɡ句jù电diàn 7哄hōnɡ先xiān闭bì脸liǎn事shì沉ch?n发fā窗chuānɡ

8楼l?u依yī尽jìn黄huánɡ层c?nɡ照zhào炉lú烟yān挂ɡuà川chuān 9南nán部bù些xiē巨jù位wai每měi升shēnɡ闪shǎn狗ɡǒu

10名mínɡ胜shanɡ迹jì央yānɡ丽lì华huá展zhǎn现xiàn披pī

11份fan坡pō枝zhī起qǐ客ka老lǎo收shōu城ch?nɡ市shì利lì12井jǐnɡ观ɡuān沿yán答dá渴kě喝hē话huà际jì

13面miàn阵zhan朗lǎnɡ枯kū却qua将jiānɡ纷fēn夜ya

14棵kē谢xia想xiǎnɡ盯dīnɡ言yán邻lín治zhì怪ɡuài 15洪h?nɡ灾zāi难nán道dào认ran被bai业ya产chǎn 16扁biǎn担dān志zhì伍wǔ师shī军jūn战zhàn士shì17忘wànɡ泼pō度dù龙l?nɡ炮pào穿chuān向xiànɡ令lìnɡ18危wēi敢ɡǎn惊jīnɡ阴yīn似sì野yě苍cānɡ茫mánɡ19于yú论lùn岸àn屋wū切qia久jiǔ散sàn步bù20唱chànɡ赶ɡǎn旺wànɡ旁pánɡ浑hún谁shuí轻qīnɡ汽qì21食shí物wù眼yǎn爷y?爪zhuǎ神sh?n活hu?猪zhū22奶nǎi始shǐ吵chǎo仔zǎi急jí咬yǎo第dì公ɡōnɡ23折zh?纸zhǐ张zhānɡ祝zhù扎zhā抓zhuā但dàn哭kū24车chē得d?秧yānɡ苗miáo汗hàn场chǎnɡ伤shānɡ路l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本册教案共包含2套不同的风格教案)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写字表(带笔顺可打印)

两两两两个 拼音jiù部首尢笔画12笔笔顺 就就就成就 拼音nǎ部首口笔画9笔笔顺 哪哪哪哪里 拼音kuān部首宀笔画10笔笔顺 宽宽宽宽度 拼音dǐng部首页笔画8笔笔顺 顶顶顶头顶 拼音jīng部首目笔画13笔笔顺 睛睛睛眼睛 拼音dù部首月笔画7笔笔顺 肚肚肚肚皮 拼音pí部首皮笔画5笔笔顺 皮皮皮皮球 拼音hái部首子笔画9笔笔顺 孩孩孩孩子 拼音tiào部首足笔画13笔笔顺 跳跳跳跳远

变变变变化 拼音jí部首木笔画7笔笔顺 极极极南极 拼音piàn部首片笔画4笔笔顺 片片片片面 拼音bàng部首亻笔画12笔笔顺 傍傍傍傍晚 拼音hǎi部首氵笔画10笔笔顺 海海海大海 拼音yáng部首氵笔画9笔笔顺 洋洋洋海洋 拼音zuò部首亻笔画7笔笔顺 作作作作业 拼音huài部首土笔画7笔笔顺 坏坏坏坏人 拼音gěi部首纟笔画9笔笔顺 给给给送给 拼音dài部首巾笔画9笔笔顺 带带带带来

法法法办法 拼音rú部首女笔画6笔笔顺 如如如如果 拼音jiǎo部首月笔画11笔笔顺 脚脚脚手脚 拼音tā部首宀笔画5笔笔顺 它它它它们 拼音wá部首女笔画9笔笔顺 娃娃娃娃娃 拼音tā部首女笔画6笔笔顺 她她她她们 拼音máo部首毛笔画4笔笔顺 毛毛毛皮毛 拼音gèng部首曰笔画7笔笔顺 更更更更加 拼音zhī部首矢笔画8笔笔顺 知知知知识 拼音shí部首讠笔画7笔笔顺 识识识认识

园园园园丁 拼音kǒng部首子笔画4笔笔顺 孔孔孔桥孔 拼音qiáo部首木笔画10笔笔顺 桥桥桥大桥 拼音qún部首羊笔画13笔笔顺 群群群群众 拼音duì部首阝笔画4笔笔顺 队队队排队 拼音qí部首方笔画14笔笔顺 旗旗旗旗帜 拼音tóng部首钅笔画11笔笔顺 铜铜铜铜牌 拼音hào部首口笔画5笔笔顺 号号号号角 拼音lǐng部首页笔画11笔笔顺 领领领领袖 拼音jīn部首巾笔画3笔笔顺 巾巾巾毛巾

部编二年级上册写字表

二年级上册写字表 课文1两就哪宽顶睛肚皮孩跳 2变极片傍海洋作坏给带3法如脚它娃她毛更知识识字 1园孔桥群队旗铜号领巾2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3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4季吹肥农忙归戴辛苦年 课文 4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 5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6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7哄先闭脸事沉发窗8楼依尽黄层照炉烟挂川9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10名胜迹央丽华展现披 11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12井观沿答渴喝话际 13面阵朗枯却将纷夜 14棵谢想盯言邻治怪 1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 16扁担志伍师军战士 17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18危敢惊阴似野苍茫 19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20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21食物眼爷爪神活猪 22奶始吵仔急咬第公 23折纸张祝扎抓但哭 24车得秧苗汗场伤路 (共250个字) 二年级上册写字表两就哪宽顶睛肚皮孩跳变极片傍海洋作坏给带法如脚它娃她毛更知识园孔桥群队旗铜号领巾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季吹肥农忙归戴辛苦年称柱底杆秤

做岁站船然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哄先闭脸事沉发窗楼依尽黄层照炉烟挂川南部些 巨位每升闪狗名胜迹央丽华展现披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井观沿答渴喝话际面阵朗枯却将纷夜棵谢想盯言邻治怪洪灾难道认被业产扁担志伍师军战士忘泼度龙炮穿向令危敢惊阴似野苍茫于论岸屋切久散步唱赶旺旁浑谁轻汽食物眼爷爪神活猪奶始吵仔急咬第公折纸张祝扎抓但哭车得秧苗汗场伤路 独体字 车求州民舟贝甲与肉母亡及乌垂户永失页止世弓甘必(23个) 上下结构 碧丝剪寻荡杏员黄息苗冒留弯背买具菜劳景恋舍奔齐奋艾热壳骨币关茄梦蓝森苹灵伞充亲死幸筋牢丢告参药奖另拿整并意麦突命莲穷荷含吴雷黑帮导需宇宙量容易室茶表免安最定商完卖泉望蛋界复简弄觉类炎害童(93个) 包围结构 围团递原局匹闹屁尿屎疲愿压闯咸扇遇痛店应反迎(22个) 左右结构 吐啊味冲决鸡净邓劝艰戏叔峡岭昨暖破碰财贴坏睛甜乱记词诗评该谊浴洒温汁波注满湾浓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 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019年部编版人教二年级上册写字表

部编本二上写字表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准备了“注音版”和“无注音版”) 注音版 课文 1.两li ǎn ɡ 就ji ù 哪n ǎ 宽ku ān 顶d ǐn ɡ 睛j īn ɡ 肚d ù 皮p í 孩h ái 跳ti ào 2.变bi àn 极j í 片pi àn 傍b àn ɡ 海h ǎi 洋y án ɡ 作zu ò 坏hu ài 给ɡěi 带d ài 3.法f ǎ 如r ú 脚ji ǎo 它t ā 娃w á 她t ā 毛m áo 更ɡèn ɡ 知zh ī 识sh í 识字 1.园yu án 孔k ǒn ɡ 桥qi áo 群q ún 队du ì 旗q í 铜t ón ɡ 号h ào 领l ǐn ɡ 巾j īn 2.杨y án ɡ 壮zhu àn ɡ 桐t ón ɡ 枫f ēn ɡ 松s ōn ɡ 柏b ǎi 棉mi án 衫sh ān 化hu à 桂ɡu ì 3.歌ɡē 丛c ón ɡ 深sh ēn 处ch ù 六li ù 熊xi ón ɡ 猫m āo 九ji ǔ 朋p én ɡ 友y ǒu 4.季j ì 吹chu ī 肥f éi 农n ón ɡ 忙m án ɡ 归ɡu ī 戴d ài 辛x īn 苦k ǔ 年ni án 课文 4.称ch ēn ɡ 柱zh ù 底d ǐ 杆ɡǎn 秤ch èn ɡ 做zu ò 岁su ì 站zh àn 船chu án 然r án 5.画hu à 幅f ú 评p ín ɡ 奖ji ǎn ɡ 候h òu 报b ào 另l ìn ɡ 及j í 拿n á 并b ìn ɡ 6.封f ēn ɡ 信x ìn 今j īn 写xi ě 支zh ī 圆yu án 珠zh ū 笔b ǐ 灯d ēn ɡ 电di àn 7.哄h ōn ɡ 先xi ān 闭b ì 脸li ǎn 事sh ì 沉ch én 发f ā 窗chu ān ɡ 8.楼l óu 依y ī 尽j ìn 黄hu án ɡ 层c én ɡ 照zh ào 炉l ú 烟y ān 挂ɡu à 川chu ān 9.南n án 部b ù 些xi ē 巨j ù 位w èi 每m ěi 升sh ēn ɡ 闪sh ǎn 狗ɡǒu 10.名m ín ɡ 胜sh èn ɡ 迹j ì 央y ān ɡ 丽l ì 华hu á 展zh ǎn 现xi àn 披p ī 11.份f èn 坡p ō 枝zh ī 起q ǐ 客k è 老l ǎo 收sh ōu 城ch én ɡ 市sh ì 利l 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掺和.(he) 绵廷.(yán) B.缥.缈(piāo) 陛.下(bì)显耀.(yào) 愚.蠢(yú) C.忙碌.(lǜ) 辍.行(zhuì)充沛.(pèi) 梳.理(shū) D.放肄.(sì) 苛.刻(kē)凸.起(tū) 笨拙.(zhu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 ....,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 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3.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生字表

二年级上册生字表 姓名: 宜(适宜)(景色宜人)(不宜)(便宜)实(果实)(老实)(春华秋实) 色(金色)(五光十色)黄色)(色彩)华(中华)(华丽)(华南) 谷(谷子)(山谷)(五谷丰登)(谷物)金(金色)(金黄)(金子)(金秋时节)尽(尽力)(尽情)(尽量)(尽头)层(层次)(表层)(云层) 丰(丰收)(丰满)(丰富)壮(壮大)(山河壮美)(壮丽)(壮观)1、秋天的图画 波(波浪)(声波)(水波)(风波)浪(海浪)(风浪)(浪花) 灯(灯笼)(灯光)(电灯)(台灯)作(作业)(工作)(作文)(作品) 字(写字)(汉字)(字体)(文字)苹(苹果) 丽(美丽)(华丽)(秀丽)劳(劳动)(勤劳)(劳工)(劳苦) 2、黄山奇石 尤(尤其)其(其它)(其次)(其中)(其实) 区(区别)(灾区)(市区)(区分)巨(巨大)(巨人)(巨石)(巨人) 它(它们)安(安静)(安心)(平安)(安全) 块(一块儿)(石块)(方块)站(站立)(站台)(车站)(站长)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已(已经)(已知)甲(甲天下)(甲鱼)(甲方) 豆(大豆)(豆苗)(豆角)(黄豆)识(认识)(知识)(识字)(常识) 纷(纷纷)(五彩缤纷)(纷飞)经(经常)(经过)(经理) 如(如果)(如意)(如今)(如何)好(好看)(好人)(爱好)(好奇) 娃(娃娃)(布娃娃)(女娃)洼(山洼)(洼地)(水洼) 4、古诗两首 于(于是)(大于)(小于)(等于)首(首都)(首长)(首先)(一首歌)枝(树枝)(枝叶)(柳枝)枫(枫叶)(枫树)(枫林)(红枫) 记(记住)(记得)(日记)(记号)刘(刘海)(姓刘)(刘老师) 胡(胡萝卜)(拉二胡)(胡子)戏(看戏)(唱京戏)(戏曲)(戏院)棋(下棋)(象棋)(围棋)(五子棋)钢(钢铁)(钢笔)(钢琴) 观(观众)(观天气)(观点)(观看)弹(弹琴)(弹钢琴)(子弹)(弹力)琴(琴声)(钢琴)(胡琴)(琴谱)养(养金鱼)(养病)(养成)(养鸡)5、一株紫丁香 休(休息)(休假)(午休)(休学)伸(伸手)(伸直)(伸张)(伸开) 甜(香甜)(甜言蜜语)(甜美)(甜品)歌(唱歌)(儿歌)(歌曲)(歌星) 院(小院)(院长)(医院)(学院)除(消除)(开除)(除非)(除夕) 息(信息)(休息)(安息)(作息)您(您好) 牵(牵挂)(牵动)(牵手)(牵头)困(困难)(困苦)(困住) 6、我选我 员(员工)(队员)(球员)(学员)青(青草)(青菜)(青山)(青年) 宁(宁静)(宁可)(安宁)(宁波)室(教室)(室外)(办公室) 样(样子)(榜样)(同样)(一样)校(学校)(校长)(校园)(校友) 切(亲切)(切记)(切身)(一切)教(教室)(教师)(教养)(教学) 响(响声)(响亮)(音响)班(上班)(班级)(班长)(下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doc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春》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课文中都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副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作者把存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 答: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这三种人的不同特点:“处她”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健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3、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两个“盼望着”表现出作者急切而欣喜的心情,“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缴嫩的,绿绿的” 运用定语后置,读起来节奏短而快,突出了小草的特点。写出了小草情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受。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枪,点出了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野草的情态。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连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雨的形态万千和细密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济南的冬天》

1、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它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答;特点“温晴”写了济南四腿的小山,雪景,济南的水 2、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睛”,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 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3、品味语言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一些趣味,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答:拟人的修辞。将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可爱,突出济南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答:“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写出了夕阳映射下的雪景,更加富有美感。 《古代诗歌四首》 1、反复诵面读《观沧海》.体会这首诗质朴刚健、音调整佛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怎样的感觉。 答:诗中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沧海、洪波,日月、星汉”是远观之景。景物浩大,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2、《闻王品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答:诗人选取的这两个景物,一是表现了事情发生的季节为春季,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给人一种画面感,三是运用其象征的意义,“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的哺叫如“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杯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 [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第16课《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

1 春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ün) 嫩.绿(na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a)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 躲藏.(cáng) 和.牌(hú) 宝藏.(zàng) 和.药(hu?) 黄晕.(yùn) 和.泥(hu?)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3)炫耀。(卖弄)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汇总 第1课春 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窠巢(kycháo):鸟兽昆虫的窝。 卖弄(mài n?ng):故意显示,炫耀。 喉咙(h?u l?ng):咽喉,文中指嗓音。 宛转(wǎn zhuǎn):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应和(yìng ha):应声唱和。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脆响亮。 黄晕(huáng yùn):昏黄,不明亮。 烘托(hōng tuō):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静默(jìng m?):宁静沉默。 抖擞(dǒu sǒu):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赶趟儿(gǎn tàngr):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hūp?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huüzh?zhü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第2 课济南的冬天 髻(jì):原指在头顶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文中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 镶(xiü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响晴(xiǎng qíng):晴朗无云。 安适(ün shì):安静而舒适。 着落(zhu?lu?):文中指依靠、依托。 慈善(císhàn):仁慈,富有同情心。 秀气(xiùqi):清秀文雅。 宽敞(kuün chang):宽大开阔。 贮蓄(zhùxù):存放、积存。 澄清(ch?ng q?ng):文中指清亮,透明。 空灵(kōng líng):清新灵活,不可捉摸。 第3课雨的四季 畦(qí):由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花苞(huübüo):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部编版(2020版)小学语文生字表(1-6年级)

一年级上册 识字 2-二三上 3口目耳手 4日田禾火 5虫云山 八十 课文 1了子人大 2月儿头里 3可东西 4天四是 语文园地四女开识字 6水去来不 7小少牛果鸟8早书刀尺本9木林土力心10中五立正 课文 5在后我好 6长比巴把 7下个雨们 8问有半从你9才明同学 10自己衣11白的又和 12竹牙马用九 13只石多出见 14对妈全回 工厂 (共100个字)一年级下册 识字 1春冬风雪花飞入2姓什么双国王方3青清气晴情请生4字左右红时动万课文 1吃叫主江住没以2会走北京门广 3过各种样伙伴这4太阳校金秋因为5他河说也地听哥6单居招呼快乐 7玩很当音讲行许8思床前光低故乡9色外看爸晚笑再10午节叶米真分豆11那着到高兴千成识字 5间迷造运池欢网

6古凉细夕李语香 7打拍跑足声身体 8之相近习远玉义 课文 12首采无树爱尖角 13亮机台放鱼朵美 14直呀边呢吗吧加 15文次找平办让包 16钟元洗共已经坐 17要连百还舌点 18块非常往瓜进空 19病医别干奇七星 20吓怕跟家羊象都 21捉条爬姐您草房(共200个字) 二年级上册 课文 1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2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3法如脚它娃她毛更知识识字 1园孔桥群队旗铜号领巾2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3歌丛深处六熊猫九朋友4季吹肥农事忙归辛苦年课文4候柱底杆秤岁站船然5老师由画妙合桌面课6今写圆珠笔灯句电起7哄先闭脸蛋沉发窗 8楼依尽层照炉烟挂川9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10名胜迹央丽华展现披11份坡梯客收城市利12并观沿答渴喝话际13阵朗枯做却将纷夜14棵谢想盯言邻治怪1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16扁担志伍军战士怎17忘泼度龙炮穿向令18危敢惊阴似野苍茫19于论岸屋久散步消20弟互得坏帕汗扔妹21唱赶旺旁浑谁轻汽22食物眼爷命爪神活23奶吵仔急咬第轮公24围何觉感拥周反而25羽挤挨败凶另诉信(共250个字) 二年级下册 课文 1诗村童碧妆绿丝剪

201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全集-精编

初语七上 教案 执教者 七上语文第01课. 春. 教案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