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氢氧化钠变质讨论.docx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氢氧化钠变质讨论.docx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氢氧化钠变质讨论.docx

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氢氧化钠变质讨论(1)有关氢氧化钠化学反应中的元素质量守恒

1. 有一部分潮解和变质的苛性钠样品14.6g ,为检验其变质的程度,向其中加入

分数为 14.7%的稀硫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 值为 7.则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A. 2.3g B.5g C.6.9g D.14.2g 100 克质量

2. 有一部分潮解和变质的苛性钠样品W g,为验证其变质的程度,将其加入98g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0g20%的 NaOH液恰好呈中性,则把溶液蒸干,

可得固体的质量为

A.19.6g

B.14.2g

C.28.4g

D.30.4g

3.小明同学把 12gNaOH固体等分成 A、 B、 C 三份并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 未变质、

B 部分变质、

C 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

B .为控制正好反应, A 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

C 可滴加稀硫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 .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都相等,均为7.1g ;

4. 实验室有一瓶久罝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

钙的质量分数为(

A. 80%

B. 66.7%

C. 40%

D. 18.8%

5.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

碱中 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 溶液;再加入200g 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 .

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 ,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用同浓度的硫酸,与一瓶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

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其原因是:

Na2CO3)的烧碱(2)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讨

1. 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

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

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 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2)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4)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 ) 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

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

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

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填“行”或“不行”) 。理由是什么?

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

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

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围绕此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②欲证

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

探究目的

2-除尽溶液中的CO3

证明溶液中尚存NaOH NaOH,请你帮助小娟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预计现象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加足量的试剂

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

加酚酞试液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保存。

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

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 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若 A 是Ca(OH)2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

淀为(填化学式) ,该实验(填“能千或“不能”) 说明样品中有NaOH。(3) 若 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 a 为,现象 b 为,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的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1)求 16g 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通过实验一的分析和( 1)的计算结果,可计算出样品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则16g 干燥的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g.

5.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Ca(OH)

2HC

石蕊酚酞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

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

+-

式为: H +OH

2

= H 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

阳离子是(填符号);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 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用化学符号表示)6.小方取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 10. 0g 于锥形瓶中,加入

40. 0g 水,振荡形成溶液,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 6%的稀

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经计算测得

①样品中含有物质,

② 10.0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 写出计算过程 )

7.有一瓶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其成

分,称取10g 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只放出二氧化碳

气体且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g?

(2)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g?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