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教育影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和更新。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影响到学习效果。

而优秀教育影视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通过播放一些优秀的教育微电影或者教学视频,展现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教育教学的现场,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优秀教育影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成长为终身学习者,并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优秀教育影视常常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观点的视觉表达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教育纪录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

高校师范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优秀教育影视的应用,积极挖掘和借鉴优秀的教育影视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教育人才。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首先,影视教育课程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影和电视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现代社会中,电影和电视是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开设影视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影视的内涵和价值。

影视教育不仅包括影视艺术,还包括影视文化、影视产业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教育课程,了解到影视的历史变迁、文化背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此外,影视教育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欣赏电影和电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其次,影视教育课程能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今,很多学生的娱乐活动都离不开电影和电视。

而开设影视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多彩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从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课余生活,避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

此外,通过影视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也可以认识到电影和电视并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传媒,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更多的电视和电影知识,也可以更好的创造自己的视角和体验感。

最后,影视教育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影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影视教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创作自己的影视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影视教育课程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影视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影和电视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以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中学阶段开设影视教育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电影和电视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更丰富人生阅历和更高级别的艺术素养。

思索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

思索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

电影和大学校园有着天然的联系,电影与生倶来青春、探索、记实、梦幻的特点与大学生生性激情浪漫、富于幻想、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不谋而合。

如今的大学校园普遍开设了影视欣赏、影视评论等影视教育课程,各地的大学生电影节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各大高校已开展20多年的影视教育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影视教育的现状如何?笔者就此在一所普通高等院校(非专业影视院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文科生占41%,艺术生占25%,理科生占24%,工科生占10%,男生占48%,女生占52%。

调查结果在影视教育和影视创作两方面都值得思考。

一、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前长大的,是在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在电影诞生以前,还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如此地走近大众,与大众_起狂欢,把艺术彻底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

历史悠久的文学如诗歌、小说等在今天的青少年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伴随他们成长的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样式一一影视。

据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有14.5%,不看电视〃的只有1%。

影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包。

“超级女声”的火爆、“网络扫墓”、“电子月饼”的流行等都说明了影视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影视涉及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许多领域,充分利用了人类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是最现代化的综合艺术。

它能迅速、及时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

影视艺术提供给大学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开拓视眼,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是一个极广阔而又相当重要的思想文化重地。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对影视艺术教育非常重视。

校园影视教育的意义

校园影视教育的意义

校园影视教育的意义校园影视教育是指在校园内开展与影视相关的教育活动,包括电影课堂、电影俱乐部、电影节等。

它不仅能够提供基础的影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历史、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首先,校园影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是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许多经典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看电影、分析电影,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此外,影视作品也可以通过表现手法、情节构思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校园影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

影视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各种思想、观念,它们反映了社会、文化、人性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评价影视作品,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批判思维的能力,进而对于各类信息和观点保持较高的敏锐度和思考力,不被单一的观点所束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校园影视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很好地反映每个时期的文化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的影片,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敬重,对人文价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后,校园影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鼓舞和启发作用。

许多电影作品都蕴含着勇气、信仰、坚持等正能量。

当学生面对困惑和挫折时,适当引导学生观看这类电影,也许能对于学生心灵产生鼓舞和启发,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综上,校园影视教育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也让学校成为了文化传承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

浅议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开设的必要性1. 引言1.1 影视教育的普及意义影视教育的普及意义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影视作品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具有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的表达形式。

通过影视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情,领略不同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影视作品也是传播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开始逐渐形成。

通过影视教育的普及,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学生在观赏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娱乐和放松,还可以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影视教育的普及可以促使学生对文化、历史、人文等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影视教育的普及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2 影视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影视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学阶段是学生主要的成长阶段,通过影视教育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影视教育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镜头运用等方面,学生可以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影视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影视教育课程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参与影视创作、拍摄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探索。

影视教育课程在中学阶段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生活素养提供有益的帮助。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影视文化是当今社会中最为普及和广泛的文化形式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影视产业呈现出之前无法想象的繁荣,包括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网络影视等等,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验。

影视文化不仅具有广泛的娱乐价值,还通过各种形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影视文化对其思想教育的影响更加突出和重要。

首先,影视文化可以带给大学生新的知识和文化体验。

大学生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者和接收者,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影视文化在不断地创新和更新,通过表现形式、叙事方式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不断地给大学生带来新的知识和文化体验,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例如,一些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都能够深入人心,引导观众深入思考人生和人性的问题,启发他们对于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影视作品能够开拓大学生的思维视野,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丰富他们的思想内容,从而对其思想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影视文化还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形成一定的影响。

好的影视作品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生命、道德等问题,从而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刻、更具体、更丰富的认识。

同时,一些关注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也能够让大学生认识到现实的压力和挑战,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认识,以更加正确客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避免一些极端的、扭曲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最后,影视文化还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新的教育载体。

影视作品除了是文化产品和娱乐方式之外,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

在影视作品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生活难题,以及人性、人生、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生动的教育教材。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高校师范教育中优秀教育影视的作用不可小觑。

影视教育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增强学生吸收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通过影视教育,师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师范学子也能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领会教育的内涵,从而为未来的教学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将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影视、高校师范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潜力、学生知识吸收、师生互动、审美情感、艺术修养、重要性、不可忽视。

1. 引言1.1 影视教育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重要性将优秀教育影视引入高校师范教育中,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影视教育在高校师范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之一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优秀的教育影视资源,教师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方法和理论,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教育影视中展现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教学挑战,提升教学效果。

教育影视还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启发他们对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观看优秀的教育影视作品,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潜力。

教育影视还可以帮助教师们不断学习和进步,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促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发展,提升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和有深度的教育服务。

2.2 激发教师教学潜力优秀教育影视在高校师范教育中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潜力。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影视文化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本文将从影视作品的内容、大学生观影心态以及大学教育的角度探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一、影视作品内容的影响影视作品的内容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以励志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可以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影视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大学生在享受作品的接受到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

一些低俗的影视作品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

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热点和话题,会采用低俗、庸俗的手法,包括对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的渲染,这种影视作品不仅会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还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影视作品的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双重影响,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观影心态的影响大学生的观影心态和品味也会影响他们接受影视文化的方式和程度。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观影渠道愈发多样化,有线电视、网络视频、院校影视基地等,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影视作品资源。

大学生的观影心态和品味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一些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选择过于娱乐化,只追求作品的热闹和刺激,对于一些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影视作品却缺乏兴趣。

这种观影心态会使大学生无法从影视作品中获取深层次的思想启示,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教育效果。

与此一些大学生则更加注重自身的观影品味和审美情趣,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索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电影和大学校园有着天然的联系,电影与生倶来青春、探索、记实、梦幻的特点与大学生生性激情浪漫、富于幻想、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不谋而合。

如今的大学校园普遍开设了影视欣赏、影视评论等影视教育课程,各地的大学生电影节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各大高校已开展20多年的影视教育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影视教育的现状如何?笔者就此在一所普通高等院校(非专业影视院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文科生占41%,艺术生占25%,理科生占24%,工科生占10%,男生占48%,女生占52%。

调查结果在影视教育和影视创作两方面都值得思考。

一、高校影视教育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电影银幕/电视屏幕前长大的,是在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在电影诞生以前,还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如此地走近大众,与大众_起狂欢,把艺术彻底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

历史悠久的文学如诗歌、小说等在今天的青少年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伴随他们成长的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样式一一影视。

据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有%,不看电视〃的只有1%。

影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包。

“超级女声”的火爆、“网络扫墓”、“电子月饼”的流行等都说明了影视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影视涉及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许多领域,充分利用了人类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是最现代化的综合艺术。

它能迅速、及时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

影视艺术提供给大学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开拓视眼,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是一个极广阔而又相当重要的思想文化重地。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对影视艺术教育非常重视。

日本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

前苏联、美国等国家也非常重视。

美国仅据1977年不完全统计,便有1000多所学校开设了电影电视课程,主修或选修的学生达10万名。

到1981年,有600多所大学设置了影视专业,攻读学位的数万人,可以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有100多所大学可以授予影视博士学位。

大家都明白,美国的电影电视企业再发达,也容纳不了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

很显然,美国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专职的影视工作者,而是将影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中,使学生掌握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影视专业知识已经成为美国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这种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影视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1985年4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意见》的文件,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应把电影课程作为重要的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把“大学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强调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教育由此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影视课程陆陆续续地登上了我国_些高校的神圣殿堂。

二、对影视教育的几点想法基于目前大学生对电影的认识和校园影视教育的现状,我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拓宽狭窄的观片类型和范围,形成大学生对电影的整体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观片范围比较狭窄,对电影的分类和区域特色并不了解,这样就会阻碍眼界的开阔和思维的创新,形成欣赏电影的思维定式,容易走入认识的误区。

首先就电影类型来看。

类型片,曾经是专门用来指美国电影工业体制下生产出来的电影类型,一般分成喜剧片、恐怖片、动作片、战争片、科幻片、言情片、动画片艺术片等几大类。

调查显示,喜欢看喜剧电影和言情电影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分别是60%和30%,其次就是动画片,占26%(可以多选)。

讲求电影好看,喜欢喜剧是无可厚非的;对于爰情或是言情电影的喜爰,也是十分正常的;其他的电影类型,比如科幻、恐怖、动作、灾难等,都比较受欢迎;但问津艺术片和记录片的就很少了。

而艺术片恰恰代表了影视创作和实验的先锋,是最具创新意识的;记录片含有大量的信息元素,也是最能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的影片类型。

这说明大学生在观看或欣赏电影时,多是抱着娱乐和休闲的态度。

再看区域特色。

很多大学生对于港台片的热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从小就形成了。

在很早以前的一份关于中国电影人的调查当中,港台电影人的知名度要大大高于内地,周润发、张国荣这些明星的名字甚至比老一辈的艺术家要响亮得多。

同样的,美国电影对于中国的影响就更加毋庸置疑了,美国影片大举侵入中国市场,早就是个不争的事实,观看美国大片依然是大学生去影院的首要原因。

所以,美国电影受欢迎的程度也和港台电影基本持平,分别占有60%和55%。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大学生对于日韩影片的喜欢程度在激增,占到了40%。

韩国电影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强劲。

日韩风的流行在电影、电视剧方面一直没有降温。

日韩电影中的一些现象现已成为今天经典流行语汇或是行为方式,比如说,野蛮女友。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遗憾的是大陆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在有命名的各国或地区电影中,所占的份额却仅有26%,国产电影的危机依然存在。

再有就是大学生们很少自发地接触欧洲的电影,只占到了20%。

(均可多选)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大学生的观片范围比较狭窄,对类型电影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此可见,引导他们接触不同类型、风格、地区的电影,促使他们自觉地扩大观片的范围,主动走出对电影认识的误区是影视教育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传授影视文化和鉴赏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大家都知道,电影是舶来品。

电影最初作为民间的一种新鲜玩意传入中国,出现于荼馆酒肆,是人们荼佘饭后的新消遣。

调查显示,大学生知道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叫“影戏”的只占17%,而在二个干扰项中,37%的人选择了”活动皮影”皮影是我国精致的民间艺术,和电影总算也有相通的地方。

2%的人选择了“映画”一项,而映画实际上是日本人对电影的说法。

另外的44%则回答不知道。

生于1889年的郑正秋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奠基者,一生共编导影片四十佘部,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26%的大学生知道他是一个导演。

同样生于1889年的还有电影大师卓别林,如果是关于卓别林的调查,也许不至于有七成多的人根本不知所云吧?又或者是与郑正秋差不多同时代国学大师胡适,也不至于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知道他吧?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中国电影文化知识的普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电影是一门容文学、戏剧、音乐、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与高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

而实际上有57%的大学生在欣赏和评价一部影片的时候,主要是以情节为出发点和评判标准的,很多大学生简单的认为电影就是用来讲述故事的。

然后是“演员”,占19%,如今是明星时代,演员是票房号召力的有力保证部电影有无明星参与演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拿演员来弥补剧情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时下影视创作的惯用手法。

但是很遗憾,导演、声音、画面等构成一个电影最为根本的几大因素却很少有人认为他们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

无独有偶,也有不少的同学选择了”宣传炒作项。

由此可见,由于电影文化和鉴赏知识的缺乏,大学生形成不了对电影的整体认识,不能客观地、独立地来欣赏和评价一部影片,更不要说培养一种电影思维了。

大学影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高审美,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电影思维的能力。

在国外,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电影思维能力是他们的主导思想,电影思维已经被作为一种普遍性思维方式来认识。

影视作品是一个由二维画面、三维深度幻觉、时间纬度再加上声音元素构成的多维时空的声画结合的视听语言体系,所以,影视比文学、音乐等时间艺术多了立体、多维的空间,比美术、雕塑、建筑等空间艺术多了时间纬度。

路遥小说《人生》中刘巧珍结婚的情节,读者要通过作者对婚礼的描述并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艺术的再创造。

而电影《人生》则以刘巧珍穿着一件大红袄盘着腿坐在炕上开始,以很响的唢呐声结束,给观众一种直接的视觉听觉冲击,也就是说,观众以对画面和音响的同时感受取代了文字的线性阅读。

所以,影视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它的艺术内涵、表现手段,更包括了从它的表现手段中折射出来的多平面的、多方位的立体化的思维模式。

拍摄角度的变化、长短镜头的交替、景别的选择、蒙太奇的变化、声音的加入,它被运用于影视中,又反作用于我们的认知方式,久而久之,更影响我们对其它方面的认知和思考的方式。

国外的一些学术著作,其论据往往旁征博引,涉猎众多,其论辩往往海阔天空、纵横驰骋。

把他们的著作与影视做一比较,会发现其思维模式如出一辙。

二者之间,谁影响谁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上的优越性。

我们应该借鉴它,在高校影视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使他们走向社会时能较好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具有创新精神。

(三)正确看待商业与艺术之分,树立大学生自己对电影本质的认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只是电影的类型之分,是电影的创作者根据不用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创作理念、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不同的思想、达到不用的目的,本身并不存在孰优孰劣。

商业电影是以投入市场之后取得尽可能大的商业回报的预期来作为电影生产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的,进而影响到剧本的选择、影片的内容、形式外观、所对应的观众群体和所采取的宣传策略。

商业片是要媚俗的,是要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它不是对既定的合理性的东西提出质疑,不会让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它是一种精神消遣或精神按摩。

商业片不去鞭打,不去揭开掩饰的面纱,好莱坞的影片绝大多数是包装的更加精致的商业片。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多地关注商业影片也是其实现身心平衡所必不可少的_种“精神疗法”。

而艺术电影是以立意和表现诸方面的新颖和独特来实现创作者更为个人化的艺术追求,更具有先锋实验的意识和文化精英的姿态。

而越是在主体精神和艺术处理上追求新颖和独特,它越容易失去和大多数观众交流的基础,导致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

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让大学生了解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各自的发展状况、风格特点、社会功能及欣赏方法上面,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片经验、欣赏水平、兴趣爰好和自身需要去选择和欣赏影片,以形成他们有自身特色的对电影本质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