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心理疏导案例及心理援助的十条实操讲课教案

失独家庭心理疏导案例及心理援助的十条实操讲课教案
失独家庭心理疏导案例及心理援助的十条实操讲课教案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以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困难,六十年代

的文革活动,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九十年代的分流下岗,这代人可

谓一路风雨。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却还得品尝失独的惨痛。据估计,不久后的中国将有千万失

独家庭。

失独心理援助实际操作方法与技术,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无论心理服务工作者、失独者

本人及亲友,还是关注这一现象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助人助己的力量。教学与科研也可从

中找到实证的依据。

失独是失去独生子女的一种社会现象。失独者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失独家庭是以失独

者(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为内核的包括其他与失独者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如爷爷

奶奶、外公外婆在内的家庭。失独家庭的社会关系,还应拓展到与失独者相关的家庭社会成员,如叔叔、伯伯、阿姨,以及与失独者生活相关的邻里、组织。

失独群体一般具有诸多共同特征。从失独发生的时间上看,有刚刚发生一个月的,有长达七

八年的,也有已经十多年的,失独是一种状态。从失独类型上看,有因突发事件死亡和病故

两大类型。突发事件中,地震、建筑事故、车祸、被杀、牺牲、自杀等情况不一,病故中也有久病人财两空、暴病突然离去、先天染病夭亡等多种情况。从关系上看,失独的核心是丧

失,是父母对独生子女的丧失,但从家庭、社会关系上看,绝非只有失独者的夫妻、亲子关系那么单一。这里有隔代的爷孙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多种关系。

作为心理服务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根据失独发生的时间、类型,以及失独带来的一系列家

庭社会关系变化,有效开展失独家庭的心理援助呢?

一、不要急于介入沉痛期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失独者的心路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失去孩子半年至一年,大多数失独者不愿与人沟通,不愿相信失去孩子的事实,

称为回避期;

第二阶段是失去孩子2到3年,失独者已接受事实,但终日哀伤,沉浸在痛苦中,故称哀伤阶段;

第三阶段为失去独生子女多年后,逐步走出阴影,乐意接受新生事物,称作新生阶段。

这三阶段中,哀伤阶段是失独者能否“重生”的关键时期。

失独者群体很少会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也不

可能改变失去孩子这个事实。失独者的亲朋好友不能单方面要求心理咨询师介入。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不要轻率让失独者讲述他不愿回忆的痛苦历程,除非他们需要倾诉。

这对咨询师了解情况造成一些困难,但总比“打开”后不能很好“缝合”造成“二次创伤” 要好。日子久了,

许多信息自然会汇总起来,别期望像来访者主动来到咨询室一样的交谈,那样的来访者心中积蓄了许多话语要倾诉,而失独者面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回避都来不及。因此,陪伴是主要的。

二、陪伴也是主要方式

案例一:不愿接受事实的失独者

某街道计生办科长发现失独者张某(女)情绪不稳定随即让她跟心理咨询师作个面谈,她答应了。

张某现年66 岁,丈夫葛某67 岁。他们的儿子生前在某区机关担任领导工作,2012 年5 月的一天,因公出差期间突然暴病去世。所以夫妇俩至今不能接受儿子已经离世的事实。他们瞒着3 岁的孙子,对孙子说:爸爸到国外去了,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回来。他们特意搬了家,不让原先和新居住地的邻居知道失去儿子的情况。夫妇俩经常到儿子墓地,久久不愿回

家…….

心理咨询师通过初次交谈感到:张某夫妇需要通过陪伴接受失独事实。

陪伴,是失独家庭心理援助的主要方式。

首先,援助者要注意首次接触,寻求被接纳。也许与失独者接触过程会给人有一茬没一茬的感觉,这要看他们的心情与需要,能保持接触就好。第一次接触要精心设计,可以随街道人员的上门慰问,可以在街道办事机构“偶遇”。第一次介绍自己时要突出能为他们做什么,可以暂时不提自己是心理服务人员。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那些处于回避期的,那些知识层次越高的,那些已经想好了自己该怎么做的,那些感到自己冒然被打扰的,那些性格上有敌对、怀疑倾向的失独者,都有可能拒绝陌生人的介入。

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校正不合理、非理性认知,这似乎更符合心理治疗范畴,给咨询师更大的施展空间。常见的认知问题有:孩子走了,千万别被人知道,免受人瞧不起;她长的就是克子、克夫命相,孩子死了,都是她惹的祸;本来这件事是可以避免的,这全是我的错;孩子没了,谁都欺负我,邻居冷落我、居委会干部歧视我、社会遗弃我;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以后的日子怎么办. . .等等。还要能够正确诊断抑郁、焦虑、偏执等症状,明确需作何种调整或治疗。

再次,要做长期伴随式服务的准备。可以在电话里问候,过年过节是打电话的良机,而且适用于老年人;在网上陪伴,告知有人在关心、重视他们的话题,但这适合于知识层次较高者;在聚会上陪伴,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场所,而我们则可退居一边;在遇到难题时陪伴,以此建立信任关系,这种陪伴,不止一年、两年,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自我疗伤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案例二:“星星点灯”,点亮了什么?

2001 年 9 月,8 岁的儿子阳阳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睡梦中去世, 母亲王子美悲痛欲绝, 那年 她正好 40 岁。老房子里处处是儿子的记忆,夫妻俩忍痛搬家到城市另一头。阳阳被安葬在 上海福寿园。王子美无意中发现,墓园的网站上可以发表纪念文章。于是, 她在网站上为儿 子建立了一个 “阳阳小屋” ,每天上网、 写文章, 感到往事如溪水一样在心中流过, 很平静。 她还发现, 自己并不是唯一在痛苦的人。 两年后, 她决定请墓园的工作人员帮忙, 邀请同样 遭遇的十对夫妻举行一次网友聚会。 聚会的那天, 网友们讲述着去世的孩子,边讲边哭,所 有人也一起流泪。从中午一直进行到晚上 11 时,大家久久不愿散去。相聚几次之后,大家 感到该为这个团体起个名字,最终商定叫作“星星港”。星星是孩子,天上每一颗星都是孩 子明亮的眼镜;港是港湾,告别痛苦、寻找平静的地方。

“星星港” 2003 年 7 月正式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以提供精神支持为主的哀伤辅导机构,成 为失独者自我疗伤的一个典范。

“抱团取暖”, 是失独者自己的发明。我们应有效地利用失独者自我组成的一些团体, 给予 指导,倡导自救、互救。同时,抱团也是一种心灵相互抚慰,有利于社会稳定。一些知识层 次较高、心智较为健全者,抱团可以从中获益,而一些偏执、敌视、攻击者,则更适宜于个 别辅导,尔后逐步融入一些团体。

强调自我疗伤, 实质上就是强调以当事人为中心。 自我救赎的社会正能量, 唯有失独者才能 自我释放。茅盾文学获得者、军队作家周大新在送别他

29 岁的独子之后,呕心泣血捧出了

悼亡文学作品《安魂》即是一例。

四、心理帮助往往在本质上侧重于实际层面而非心理层面【见注解

1】 案例三:需要实际帮助的失独者

失独者徐某、杨某夫妇年龄都已 60 多岁。丈夫徐某中风卧床已有 自照顾。

平时把丈夫扶到卫生间淋浴已经很麻烦,如需下楼看病, 陡又窄,需要两三

个人才能抬下去。妻子感叹自己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照顾丈夫力不从心。

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街道能安排一位家政服务人员帮助照顾丈夫。

及孙子车祸全部死亡。

杨某表示, 可以到街道咨询室与咨询师面对面沟通, 也愿意接受电话随访, 希望提供实际的 帮助。

当志愿者进入失独者家庭, 一部分失独者已经度过了回避期和哀伤期, 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 由解决丧失之痛转向解决生存之难。 生活起居照顾、 各种关系协调、 孙子孙女抚养教育等问 题成为主要矛盾。 心理服务人员应侧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即使是新近发生的失独, 也应注 意从帮助处理丧事、 寻找可利用信息、 提供相关政策咨询等方面做起, 而不是一味语言安抚。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

案例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标准的确立【见注解 2】 1976年,著名心理学家埃瑞克?埃里克森的儿子的著作《荡然无存》。标志着人们对灾难 创伤看法的根本改变。书中的一些内容很快被纳入 1980 年第三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 计手册》,成为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标准。

埃里克森记录的灾难幸存者 “威尔伯” 两年后对自我心理的表述, 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 义。 8 年,一直是妻子杨某独 60 年代的老房子楼梯又 就在十年前, 儿子、 媳妇

首先,威尔伯反复梦见他再次经历灾难。“布法罗拉河上的经历是问题的根源,甚至在梦中也会梦见这件事。我梦到我在水里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整个事件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梦中发生。”

其次,威尔伯的心理已经麻木。“我父亲去世时(大约在洪水后一年),我甚至没有去墓地。我并没意识到,他已经永远地离去了…??我对死亡这样的事情不再有以前那种感受,这些事

不再像从前那样影响我。”注:西方人与我们中国有着一定的区别,子女独立后没啥事一般不会与父母频繁见面或联系,国内则不一样,另外国内的丧事后续有很繁琐的程序,国外没有。

再次,威尔伯出现了焦虑症状。“我关注新闻,如果有暴雨警报,我整夜都不会睡觉,就坐在那里。我告诉妻子:不要给孩子脱衣服,让他们和衣睡觉。如果我看到有情况,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叫醒你们离开房子。”最后,威尔伯也有幸存者的内疚。“她喊道:‘威尔伯,快来救我!如果你救不了我,就把我的孩子带走吧!’……但我根本没想过回去救她,为此我一直很自责。她那时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最好她家所有人都淹死了。”

后来,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最新诊断标准如下:(1)经历了创伤性事件;(2)该创伤性事件被反复体验;(3)持续逃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通常的反应是麻木;(4)持续过度警觉;(5)困扰,即标准(2)(3)及(4)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6)困扰导致了需要临床医治的显著痛苦,或造成了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方便的损害。

适用于失独者的创伤应激障碍诊断,目前也有研究成果。瑞士苏黎世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通过两国科技部申请的合作项目“心理创伤网络自助”,希望借助“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的网络平台为失独者服务。

创伤应激障碍的治疗,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于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接受所面临的不幸与自身的反应,表达和宣泄与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认识具有的应对资源,

并学习新的应对方式,各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在PTSD台疗中都有报告,效果得到公认的有焦

虑处理、认知处理和暴露治疗等。还需注意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必要时可对症使用小剂量药物,主要为抗抑郁剂等。

六、把积极引导作为主要导向案例五: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带来的不利后果

在美国,一个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会给退伍军人余生带来约每月3000 美元的伤残金。但一旦找到工作,或者症状得到缓解,补偿就会终止。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退伍军人一旦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且开始获得这笔伤残金,其中82% 的人就不会回来接受治疗。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率是20%,远高于以往,也高于那些不补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队。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回国的英军士兵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只有4%。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不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装出来的,而是怀疑有些人被过度诊断了。相对于通过感恩和金钱的方式给予退伍老兵的补偿而言,社会还是亏欠他们太多。他不认为感恩应当通过对残疾的诊断以及剥夺退伍军人的骄傲的制度来实现。

他通过一项统计发现:美军西点军校中,有超过90%的学员听说过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只有10%的人听说过

创伤后成长,他认为,知识普及很重要。哪怕仅仅知道,流泪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而是正常的悲伤反应,那么恢原力也往往会紧随其后,帮助人们从恶性循环中脱身。

促进创伤后成长的方法要点包括:(1)认识到创伤后信念的崩塌是正常反应;(2)减少焦虑和强迫的想法;(3)讲出创伤的经历;(4)描述创伤后的积极改变;(5)总结因创伤而产生的更加坚强、更加无惧挑战的人生原则和立场。

操作技术要点是:(1)实时抗击悲观想法。可用ABCDE模式反驳悲观想法,通过收集证据、乐观、换角度等策略引导。(2)抓住好事。可采取记日记、写博客等形式,培养积极情绪。

(3)找到并运用品格优势。可利用马丁?塞利格曼24项优势量表。(4 )建立强有力的人

际关系。教授积极回应的人际交往风格模式。

七、注意生育动机的差异

案例六:失去了传宗接代的独子

一对恋人,男方家庭十分不喜欢女方。在家庭压力下,男方乘车去找已怀孕的女方谈分手,在途中遭遇车祸身亡。由于女方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方整个家庭的唯一血脉,男方家庭的态度

180 度大转弯,把女孩奉如女神,给房给车给现金认女儿。这是人性的悲哀还是失去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扭曲?

关于中国人生孩子的动机可以列出很多,诸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家庭劳力、生计所需,完整家庭的标志,在孩子身上的圆梦,获得帮助孩子成长的成就感、荣誉感…??但是要排序的话,恐怕第一位的还是传宗接代。

国外针对生育动机做过相关研究,主要归结为七种:(1)与他人之间充满爱、愉悦和亲密

的关系;(2)看着孩子成长带来的激励和兴奋感;(3)自我发展的方式—使自己更负责任,善解人意,人际交往能力更强;(4)获得成人地位的方式—成为父母是成熟的标志;(5)在帮助孩子成长中获得成就感;(6)出于道德、宗教信仰;(7)实用性—自己老了以后可以得到孩子的照顾。【见注解3】西方人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放在了首位,养儿防老已退居末位。

面对失独之痛所作出的反应,关乎内在动机。动机又决定着随后的行动;那些为了“养儿防老”生育孩子的夫妻,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只要还有生育能力,大多都会在失去孩子后一到两年再次生育,或者想尽一切办法生育。那些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观念的失独者,会更多地考虑再次生育,繁衍后代,确保不断根。那些生了孩子就交给老人抚养,自己照顾不多的,不太会有动力再次生育。那些出于其他动机而生育的夫妻,失独之后的伤痛期非常长,而且深刻。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有关生命的脆弱,自己的无力感,自我价值的否定,圆梦的破碎,对自己的怀疑、自责、内疚等深层次的内容,甚至会感到绝望。

对自我生育观的再审观、再认识,力图找到心理的补偿和平衡,是当事人心理活动的特征,是心理援助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八、别用简单的加减法重组家庭

案例七:领养一个女儿

曾有一对夫妻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独生女儿。有一次,夫妻俩在一家饭馆吃饭时,发现一个服务女孩酷似过世的女儿。女孩很善良,在听完他们的故事之后,主动提出当他们的孩子。在后来的日子里,这对夫妻对这个女孩的呵护不亚于此前的女儿,然而,生活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拿这个女孩跟女儿对比,时间越久越觉得她不如女儿。终于,女孩不堪重压,选择离开了他们。这是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里的真实故事。在大多数人看来,失独唯一可能弥补的就是再生一个孩子或者领养一个孩子。但是,再生孩

子有生理条件限制,高龄再生出畸形儿也有案例。领养的孩子可以暂时帮助失独者忘记失去孩子的事实,但只是替代,在重新塑造、培养、评价一个领养的孩子时,有时会事与愿违。当然领养也有成功的例子。志愿者为失独者再生育、领养提供帮助时必须十分谨慎。

离婚与再婚,是较为年轻的失独者的选择,既有圆满,也有不幸,由此而带来的新关系需要协调,应当列入失独家庭心理援助的范畴。

九、重视两种老年发展观的存在

案例八:老人其实也能成长

失独者张某和李某夫妇都60 多岁了,儿子病逝近十年。女心理咨询师通过多次上门了解到,这对夫妇矛盾挺深,妻子李某最受不了老头子外出文化活动时与其他女性打情骂俏,而丈夫最看不上老婆子贪小便宜,老到居委会弄点小东西。

通过心理辅导,妻子李某对老头子的戒心有所消除,还挽留女心理咨询师在家吃晚饭,亲手包饺子。饭后,还允许老头子亲自送女心理咨询师到小区门口。女心理咨询师很有成就感,感到“老人其实也能成长”。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老年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发展观:一种是老年丧失观,一种是毕生发展观。【见注解4】心理服务工作者应注意引导失独者对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失去儿女照料的老年生活有更主动的应对,对自身累计的人生优长与品格有更好的自信、运用,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有所调整、改善,从而积极追求属于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十、不盲从、不轻诺、不放弃履行社会责任

案例九:失独者的一次上访行动

2012 年6 月5 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人民来访接待室,失独者从各省市相约来京上访。

“在人生步入中老年的时候,孩子却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一天天地老去,谁为我们养老

送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赡养保障。”失独者递交了《关于要求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的申请》,共4000 字,有一千多人签名。其诉求是:希望得到部门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明确管理失独群体的机构,让失独者知道出了问题该去找谁。据说,官方对失独问题的态度仍“不太明朗”。“他们当下的工作重点还是生育控制,而不是生命关怀。”

既是失独者,又是先知者。失独者遇到的问题,既是个体经受痛苦的人生体验,也是当代社会在成熟过程中的种种幼稚表现,作为心理服务工作者,对此应有自己的判断,应有定力、选择与胸怀。

不盲从,以成熟的社会理念作为支撑。人们有时会对一些社会罪恶表现得义愤填膺,强烈要求给饥饿的人以充足的食物,给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所,给失独、失智、失能者以特殊的关照。如果官员“不作为”,就应当团结起来让他们“下课”。然而,我们不可随意嘲笑所谓前人的无知,更应学会从历史角度看问题,以负责任的态度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是添乱。

不轻诺,依靠政府、组织规则行事。实施心理援助往往由民间发起,民间心理机构又依靠政府立项支持。无论是宏观政策的解读,还是微观生活问题的处理,都不轻诺。失独者与社会

的联络、与志愿者的关系既十分脆弱,又十分依赖,如果我们的承诺不能兑现,将使刚刚建立的关系迅速瓦解。

不放弃,以强烈的责任感与爱心履行社会责任。虽有充满热情的进入,常有悄无声音的推出,这是应当克服的现象。立了项、拿了钱就敷衍了事,这是违背职业道德。要有真心、有大爱。要承担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孤军作战的压力。要承受负性事件和情绪的影响。心态好很重要,正如马斯洛所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做贡献才是真正要紧的事情”。

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对策

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伊梦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遭意外亡故或严重伤残的家庭。目前, 全国没有直接关于“失独”家庭数量的统计数据,但可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估算。据统计,目前我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数超过1.9亿人;又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5岁至30岁年龄段的人口疾病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从以上两个数据可估算出,2010年我国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超过7.6万人。另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全国“失独”家庭数量已经超过百万。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失独”家庭可能日益增多,将可能引发一系列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待解的课题。本文就“失独”家庭的生活和养老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目前“失独”家庭的现状。 1、“失独”家庭群体生活贫困。在我县“失独”家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总数的84%,他们大都已步入中老年,体弱多病,劳动能力低下,同时,在失子之痛的打击下,长期精神抑郁,疾病缠身,身体健康状况受影响。这些人员普遍显得苍老,因长期

悲伤影响了视力、肢体运动功能、心脏等主要器官功能受损。有人因长期悲伤变成了弱视、行走不便、长期卧床,有人因病导致生活更加贫困,有人还要赡养年事已高的父母,不少“失独”家庭面临生活困境 ,经济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2、缺乏精神慰藉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面临着生活和心理上的负担,失独家庭往往容易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无法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所以相对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对于他们的误解与歧视。正是这样一群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却面临着突然的变故,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最难以愈合的伤痕。许多父母因为失去了“孩子的父母”这一角色,即使地位崇高、生活富足,却始终无法真正释怀。失独老人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失独家庭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他们害怕刺激、孤独,将来无人送终,可谓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3、缺乏有力、有效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三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育龄群众为此作出了贡献,但由此产生的“失独”家庭问题,却没有妥善解决,政府对“失独”家庭还缺乏有效的救助。全国人大代表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伤残的家庭因医疗而返贫的比例高达50%。而现行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在这方面的救助力度非常有限。2007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情绪,变变变 一、目标: 通过这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二、过程 课前播放《拍手歌》 老师:同学们,刚才听到这首歌心情怎么样? 有关情绪的问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心理健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善于调节情绪”。 主持人: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

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主持人:下面请小组展示。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主持人: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①快乐②恐惧③愤怒④痛苦⑤喜欢⑥忧虑⑦难过⑧讨厌 主持人:请同学们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啊?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主持人: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每一事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a.同学小王的例子: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 2.学文明理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知道究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后城为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3.活动明理(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情况。(2)做个放松小游戏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智慧星。(3)谁来帮助苹果娃娃分别将扇形的填字游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4)开个小擂台赛。分别出示口算比赛题,每次两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课?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想个办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最好能将这个办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同学们喜欢今天的学习吗?大家的回答和笑脸告诉了老师。你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天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

关爱失独家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惠民、爱民政策,特别是“失独家庭”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有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宽慰。以“失独家庭”主要为对象,通过形色多样的捐赠、帮助、自助、互助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心理阴影。 二、项目背景 独生子女因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称之为“失独家庭”。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目前农村失独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较大,个别家庭因为孩子病发时高额的医药费使他们还背负较大的外债。而精神的孤独、自卑、封闭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目前,失独父母们最担心最惧怕的,不是死而是生病,特别是那些单身失独父亲或母亲。而农村失独家庭困境更加严重,经济的来源只是城市的十分之一,贫困加精神上的创伤更需社会加以关注。 通过我们爱心志愿联盟前期的走访调查认为:目前,我们爱心志愿联盟最应该为他们做的是:一是分类实施心灵抚慰;二是搭建他们走向社会的平台,使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走向社会;三是需要志愿者为失独家庭提供定期的访问、关爱和问候,组织一定的活动,让他们极早融入社会。 三、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及早的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二)具体目标: 1.摆脱失独家庭的孤独和自我封闭现状,让这个特殊的群体首先从颓废、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 2.接受现实,找到知音,找到兴趣相同的同伴,互帮互助。 3.建立融洽家庭关系。 4.整合、链接多方社会资源,提供各类服务。 四、项目实施流程 我们打算通过一对一的走访、交谈、倾听、疏导、电话问候、志愿者服务、相互介绍认识等形式,为失独家庭设计走向社会的平台,逐步解除孤独自卑,慰藉心灵,重塑阳光、快乐、健康的生活氛围。全年节假日问候关心不少于8次(包括上门、邮寄贺卡(贺信)、短消息等),电话问候每周1次,志愿者医疗服务每月2次,全年服务总人次不少于600人次。 搭建组织架构 实行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法,根据失独家庭的数量,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开展服务。 (二)个案服务 1.走访:了解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1、子女姓名、出生年月、死亡原因;2、家 庭经济保障情况;3、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个人爱好状况;4、目前家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需求;5、对今后养老问题的设想以及愿景。 2.预估及建档:预估他们内心对失子之痛的创伤程度、愈合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态度,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建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界沟中学

一、《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小亮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小亮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小亮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小艳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小亮不小心碰翻了小艳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小艳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二、课题:青春期——成长的季节(一)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或阅读帮助中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特点,了解青春期所带来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特点。 课型:讲读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说说我的逆反心理 课例:小灵和爸爸、妈妈的意见常常不一致。虽然爸爸、妈妈说的常常是对的,但小灵心里就是不痛快,于是,老是和爸爸、妈妈对着干.这就叫做逆反心理。产生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经常有这种心理,或者处处与长辈做对就不好了。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试一试: 1.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2.与父母间加强沟通; 3.对父母的意见认真地进行分析。 4.与自己的好朋友、同学多交流。 第二课理想中的自己 课例:韩玉看一本童话书,书中有一个神奇的宝盒,宝盒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我们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许多同学理想中的自己都拥有动人的外貌、优秀的品格、崇高的职业。理想中的自己是没有缺陷的,是世界上最棒的。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所以我们要想实现理想,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来达到的。 只要我们决心为着理想而勇往直前,我们的理想就不是白日梦。 做一个调查,看看学生们在班上是不是一个负责的人同学。

再想一想,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讨论怎么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第三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一、数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传统节日》教案

传 统 节 日 教学 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传统节日的知识。 重点 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②传 统(tǒnɡ) 节 日① 2春节②到,人欢笑, 贴(tiē)窗花,放鞭炮。 段导读:写过春节时的习俗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3元宵(xiāo )节,看花灯③, 大街小巷(xiànɡ)④人如潮。 1 字词导读 ? 2 ①节日: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②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3 ③花灯:用花彩装饰的灯,特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灯。 ④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⑤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⑥先人:祖先。 ⑦龙舟:龙船。

段导读:写元宵节的习俗。 清明节⑤,雨纷纷, 先人⑥墓前去祭(jì)扫。 段导读:写清明节的习俗。 过端午,赛龙舟(zhōu)⑦, 粽子艾(ài)香满堂(tánɡ)飘。 段导读:写端午节的习俗。 七月七,来乞(qǐ)巧(qiǎo), 牛郎(lánɡ)织女会鹊桥。 段导读:写七月七的传说。 4过中秋⑧,吃月饼(bǐnɡ), 十五圆月当空照。 段导读:写中秋的习俗。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shǎnɡ)菊(jú)去登高。 段导读:写重阳节的寓意和习俗。 5转眼⑨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⑩真热闹。 段导读:写新春阖家团圆。 4⑧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5⑨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⑩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关爱失独家庭方案

关爱失独家庭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惠民、爱民政策,特别是“失独家庭”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有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宽慰。以“失独家庭”主要为对象,通过形色多样的捐赠、帮助、自助、互助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心理阴影。 二、项目背景 独生子女因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称之为“失独家庭”。 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目前农村失独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较大,个别家庭因为孩子病发时高额的医药费使他们还背负较大的外债。而精神的孤独、自卑、封闭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目前,失独父母们最担心最惧怕的,不是死而是生病,特别是那些单身失独父亲或母亲。而农村失独家庭困境更加严重,经济的来源只是城市的十分之一,贫困加精神上的创伤更需社会加以关注。 通过我们爱心志愿联盟前期的走访调查认为:目前,我们爱心志愿联盟最应该为他们做的是:一是分类实施心灵抚慰;二是搭建他们走向社会的平台,使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走向社会;三是需要志愿者为失独家庭提供定期的访问、关爱和问候,组织一定的活动,让他们极早融入社会。 三、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及早的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 (二)具体目标: 1.摆脱失独家庭的孤独和自我封闭现状,让这个特殊的群体首先从颓废、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 2.接受现实,找到知音,找到兴趣相同的同伴,互帮互助。 3.建立融洽家庭关系。 4.整合、链接多方社会资源,提供各类服务。 四、项目实施流程 我们打算通过一对一的走访、交谈、倾听、疏导、电话问候、志愿者服务、相互介绍认识等形式,为失独家庭设计走向社会的平台,逐步解除孤独自卑,慰藉心灵,重塑阳光、快乐、健康的生活氛围。全年节假日问候关心不少于8次(包括上门、邮寄贺卡(贺信)、短消息等),电话问候每周1次,志愿者医疗服务每月2次,全年服务总人次不少于600人次。 搭建组织架构 实行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法,根据失独家庭的数量,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开展服务。 (二)个案服务 1.走访:了解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1、子女姓名、出生年月、死亡原因;2、家庭经济保障情况;3、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个人爱好状况;4、目前家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需求;5、对今后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 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 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 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 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 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 我的呢?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 其他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活动三: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 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小组讨论:(略) 学生回答: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②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④积极与他人交往。 展示:让我们来看几个有关自我认识的名人名言: 在人们的一般缺点中,最容易忽视的是轻视自己。 努力成为你自己。一旦发现了自我,就将没有痛苦。 你的卓越、成功和最大的骄傲,只能来自于你一个人:你自己。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集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学习有计划 第二课快乐每一天 第三课学习要专注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教育重点:明确学习专注的重要性。 三、教育难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四、教学准备:课件迷宫图计算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面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故事明理 (1)教师讲《吴义的故事》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老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A、要用眼,仔细看。B、要用耳,仔细听。C、要用脑,勤思考。D、要动口,敢发言。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3、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4、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能力差的特点,通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A、保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B、注意排除干扰: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己。C、怎样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老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六、总结 第四课学习真有趣 第五课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注意安全;在遇见到困难和危险时,知道怎样进行正确自救自护,看到别人遇见困难和危险,知道怎样正确的进行帮助。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教案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教案 导语:让孩子们乐于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教案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在学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对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传统节日 元旦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要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主题,积极举办元旦晚会等活动,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展示浮桥职工风采,促进公司和谐发展。 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节日,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因此,要利用辞旧迎新、祝福平安、团圆和睦、安定祥和的气氛,组织春节联欢、敬老孝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传承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因此,要积极组织职工参观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元宵节民间习俗,并积极参与猜灯谜等活动。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要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广泛举办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端午节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要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融入节日活动教育之中,通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民俗知识讲座等集体活动,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要通过组织集体婚礼、比翼双飞好夫妻评选等活动,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8最新】失独家庭心理疏导案例-范文模板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失独家庭心理疏导案例 篇一:关于伸出温暖之手,关爱失独家庭的建议 案类案号:提案第201X0139号 案由:关于伸出温暖之手,关爱失独家庭的建议 提出人:民革广东省委会(共1名) 办理类型:未分派 承办单位: 内容: 案由分析: 7.6万个失独家庭出现,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不用太久之后 的中国,更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正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为失独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些年来,政 府虽然也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只是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 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36000多户,据广东省人口计 生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 规定,仅将女方年满49周岁(即退出育龄期)的失独家庭纳入扶助体系, 201X年广东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独生子女死亡类扶助对象为4804人, 201X年为3663人。考虑部分符合条件的扶助对象未申请政府的扶助,因此实 际人数应大于统计数。 要的养老方式,但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失去之后,他 们只能依赖国家和社会。目前国家和社会对于失独家庭的养老帮扶机制并不完善,老无所依是失独家庭面临的一大困境。(二)生活压力。失独家庭中,绝 大部分家庭收入属中下水平,且父母大部分年事已高,身体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生活自理能力日渐下降,日常生活需友人照顾,大部分失独家庭都面临经济困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学期教学计划+下学期教案(第二学期打印版)

初四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备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一代,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完善自我意识,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会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知识与方法。 2、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 3、理解并处理好学习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也是学生心理能否保持健康的基础。 4、拥有一份好心情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学会采用恰当的办法进行自我调节。 5、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 6、让学生懂得真诚的重要意义,用真诚和理解去精心浇灌人际交往之花。 7、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个人灵活应对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会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等知识与方法。 2、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 三、具体措施: 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定期通过广播,板报、橱窗等采用专栏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心理行为问题时如何寻求帮助等。 2、继续开设好“心灵之约”聊天室,每周星期二午间定期开展咨询活动。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诊断、矫治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鼓励学生在有问题时直接与老师聊天方式沟通师生心理,加强师生交流,为进一步改善提高师生关系作尝试。 3、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4、班集体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良好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如各种竞赛、班际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等,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5、继续做好个别跟踪辅导,鼓励学生在有问题时直接与老师通过聊天方式进行心理沟通,加强师生交流,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师生关系作尝试。 6、通过多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食物中毒的预防一课时 2 我和父母一课时 3 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发展一课时 4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课时 5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一课时 6 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一课时 7 感恩的心一课时 8 情绪控制台一课时 9 记忆的窍门一课时 10 如何有效复习一课时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活动一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明年会长得更高,学到更新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朋友。树立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画一画、写一写来认识自己的不断变化。树立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猜猜未来的我。树立自信心。活动重难点 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明年会长得更高,学到更新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朋友。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的合影。 活动流程 活动一 谈话引入, 1.激发兴趣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2.请同学们默读活动一。 3.教师出示PPT课件(第一页方框里的话)

4.同学们勾画第一页方框里的话。 5.教师讲解。 活动二 做游戏:照片秀。 一 .刚入学时的我 1.教师准备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的合影。 2.让学生找自己和别人。 3.学生自己找。 活动三 写写画画 1.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入学(读学前班)时的照片贴在第二页的方框里,并写一写刚入学时自己的年龄和印象最深的事。 2.学生自己写。 3.交流分享。 二 .现在的我 1.让学生画一画(贴自己的近照)。并写一写老师和同学给我最多的评语。 2.学生自己写。 3.交流分享。 活动四 畅想未来 1.画一画并猜一猜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己画。 3.交流分享。 活动五 1.心声笔记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交流分享。 3.教师出示ppt课件: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的硕果不会结在缺乏自信心的树上。” 4.学生勾画,教师讲解,学生齐读。 5.教师讲《张“笨”不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主题:中国传统节日 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中国传统节日》一、春节 1、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古代的新年,今天我们称之为春节,而古时这一天却称为“元旦”,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一“元旦”中解释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欲呼为信念。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 即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早晨。它是古代官方的法定岁首,千百年来发展成为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 的一个节日。 2、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祭灶 (2)除夕:对联、饺子、鞭炮、守岁 说说家乡的 (3)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灯节。它是 风俗习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古时人们认为这一天是大吉 大利的日子。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代也称 为“宵”,“元宵”便由此得名。 3、诗词赏析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 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 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 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总把新挑换 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 center can only view/control of the cameras. This period monitoring system more zhiqian original Institute of monitoring 179 a camera of number for has increased, reached 203 a, increased camera main consider cover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part monitoring corner regional and focus regional, increased has 60 a alarm probe, its purpose is reached security full cover, into floor within of personnel of access are has track can found, some focus parts not only to has depending on like information can storage, also to has audio information do can storage, For future extrac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for foot prepared. While currently social security also in complex period, for like medical facilities such of special public more is should particularly note platform storage capacity calculation way category parameter 1# video collection type D1 D1 camera number D1 camera bandwidth (Mbps) 2 D1 storage days 30 single road single days storage space (GB) 21.1 CIF CIF

失独家庭居家养老及心理慰藉服务告知书

失独家庭居家养老及心理慰藉服务告知书鼓楼区计生协会开展失独家庭居家养老及心理慰藉服务 告知书 失独家庭是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的人口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群体。鼓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失独家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及心理慰藉服务~以提高失独家庭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现就有关服务事项告知如下: 一、失独家庭居家养老服务 ,一,补助对象及内容:凡户口与居住地在我区的60-69岁生活无法自理和70岁以上的失独老人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失独家庭居家养老补助费及每人每年120元应急救助基础服务费。 (二,费用发放及使用方式: 1、每人每月300元的失独家庭居家养老补助费以服务券的形式进行发放~服务券由区计生协会负责管理与发放~由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并使用服务券。 2、每人每月120元应急救助基础服务费为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会员费~由区计生协会进行代缴。 ,三,具体服务内容: 1、家政保洁服务~为老人清洗更换床单、被罩、枕巾、衣服外套~进行简易修补、缝扣子~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整理。

2、助急服务~提供简易物业维修服务~为老人房间上下水、电路维护提供基本服务~所需材料成本由老人支付~并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代买代购和交费等应急服务。 3、全程陪诊服务~陪同老人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4、助餐服务~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助餐等服务~食物材料由老人自己承担。 5、助浴服务~帮助有需要的老人沐浴。 6、代办服务~帮助老人代购物品~代办事务。 1 7、应急救助服务~在老人紧急呼叫时~在老人授权下联络有关单位协助处理应急事务,根据老人需求提供提醒、咨询、定位、组织集体活动、提供心理慰藉等服务。 二、失独家庭心理慰藉服务 ,一,服务对象及内容:具有鼓楼区户籍~且实际居住在本区~近三年失独、年龄在65周岁以下的~可以上门提供心理慰藉服务的计生失独家庭。 ,二,服务场所:鼓楼区失独家庭帮扶家园即“心家园”~设在树兜社区~内含活动室、家庭辅导书、档案室。 ,三,“心家园”工作时间: 1、夏季工作时间,6月—9月,: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5:00- 18:00, 2、冬季工作时间,10月—次年5月,: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 14:30-18:00。 (四,具体服务内容: 1、根据预约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慰藉服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初一女生刘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李老师正在板书时,刘冰的同桌张浩不停地拉址她,刘冰忍无可忍,对张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李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冰一看见李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冰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刘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请问:1、假如你是刘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冰走出困境。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刘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刘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周 教学内容:班级小干部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教师讲故事《我选我》,激起学生的回忆,启发思考:为什么会选自己“ (二)[咨询台] 1.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能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呢? 2.班上的小干部是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的人,你想想,他们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通过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干部是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是需要奉献精神的。 3.如果你当班干部,你还会做到哪些呢?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责任感,教师可让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 4.教师总结:你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啊! (三)[活动区] 1.将学生分成4-5人小组,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竞选演说2。 2.推选4名同学参加班上的竞选。 3.班级竞选(每人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每人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 (四)[实践园] 1.班主任在班上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一天的班干部。 2.请你先想一想,你觉得你愿做些什么工作?请大家认真填写课内表格。 第二周 教学内容:小干部,你辛苦了 教学目标:使班干部认识到充分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充分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档案馆] 快开学了,班长苗苗同学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检查自己的暑假作业,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正打算写一份班机级计划。开学前一天,他去学校报到,向老师询问了开学要做哪些准备,并用笔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后,苗苗开始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二)[咨询台] 1.教师:寒假快结束了,苗苗同学在做什么?赞同他的做法吗?上学前,你是怎么准备的?出示投影。 2.即将开学了,准备好了吗?如果临近开学你的生活中政治家下列事项,请在括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