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宣传标语

居民健康档案宣传标语
居民健康档案宣传标语

1、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光荣

2、健康就是增收,健康就是财富

3、营造健康环境,追求健康生活

4、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建设和谐锦丰

5、大力开展“健康镇、健康村、健康社区”创建活动

6、争做健康公民,争创健康家庭

7、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8、追求健康从我做起

9、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10、扎实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努力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

11、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2、健康是人类第一财富

1、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答:健康档案,指居民身心健康(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的疾病预防健康保护促进、非健康的疾病治疗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 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2、居民健康档案产生的的背景

答: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到2011年,农村

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好处有哪些?

答:居民健康档案是系统化档案记录,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基层卫生服务。

4、居民健康档案的优点有哪些?

答:(1)健康档案内容全面、充分

健康档案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病历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入电脑,还记载了居民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2)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更广泛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卫生领域的电子商务、电子服务应运而生,居民健康档案能在广域网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能任何时间、地点为任意一个授权者提供所需

要的基本信息,无论到哪家医院就诊或体检,都能提取到自己的以往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使医生会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上下级医院的信息交流更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3)检索使用更方便

到过档案室查询资料的人都知道,要想使用纸质的信息资料时,必须先通过查找索引,找到相关索引一层层进入后才能进行翻阅,当查询多个不同区域的健康档案时,不仅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而且信息不够全面集中。而且健康档案特有的数据格式和集中的存储,有利于快捷输入,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资料,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统计分析、卫生管理的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4)档案存储更简易

纸质病历的保存,必须有足够空间,规定保存期限,同时还要解决纸张的磨损、老化以及防潮、防火、防蛀等问题,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健康档案有效的存储体系和备份方案,能实现大量存储和实时存取的统一,占用空间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5)为突发性、传染性、多发性疾病提供资料

居民健康档案可以直接、快速、准确的为突发性、传染性、多发性病提供资料。如SARS期间,如果我们能从健康档案中提取非典型肺炎所具有的病症特点,可以从这些症状中得到提示,寻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治疗方案与防止疾病扩散的有效办法。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十个问题宣传

1、什么是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的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2009年12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对健康档案进行了界定, 即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 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基本回答了健康档案建档主体、建档内容, 明确了健康档案涵盖生命过程及健康因素两个重要的维度。

2、为什么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档案本身不是目的,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有效的管理手段。健康档案的建立应满足三方面的需要。首先是居民获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健康档案便于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同时也有利于居民自身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第二, 是建立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需要, 健康档案是健康服务的文件记录, 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应保存和管理这些服务记录, 并通过使用改善服务效率, 同时更好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第三, 健康档案是卫生行政部门考核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重要工具, 居民的群体健康信息可作为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3、为谁建立健康档案?

从长远来看, 全体居民都应该建立健康档案。但是, 在当前情况下, 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有限, 信息系统尚不健全, 应确定优先建档对象。首先, 要为主动利用服务的人群建档, 这些人群主动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或寻求咨询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在服务过程中为这部分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以保证建档的有效性。其次, 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为重点管理人群主动建档。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 主要包括两类人群, 即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病人和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 这两类人群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频率相对较高, 也是建立健康档案的优先管理人群。在以上两类服务对象基础上, 再逐步扩大到全体人群。在建立健康档案之初, 卫生行政部门不易盲目扩大范围,

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出过高要求, 搞运动式建档、全民建档, 其结果容易导致健康档案管理效率的降低, 造成死档问题。

4、由谁来建立健康档案?

由谁建档的问题, 应本着谁服务谁建档的原则, 目前国家有了基本规定, 在城市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档, 在农村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档。目前,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有一定基础, 农村地区尤其是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分工应进一步明确, 建议充分发挥好村卫生室和村医在建立健康档案中的作用, 村医熟悉所在社区环境, 与村民关系融洽, 便于建档, 也便于健康档案的管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建立健康档案的主体, 医院、门诊部等其他医疗机构也是健康档案更新与管理的实施者, 二者应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将所有医疗机构的服务信息及时纳入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5、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卫生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09年版) 》对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做出了要求,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基础信息和基本健康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相当于登记表。二是健康体检信息, 即主要健康问题记录, 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以及健康评价等。三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主要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管理对象服务记录。四是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包括接诊、会诊、转诊记录等。这四个方面的信息相互关联, 共同组成健康档案。

6、怎么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档案应该在服务过程中随时建立, 必须与医疗机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 主要方式包括: 门诊服务、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一些地方动员医务人员到居民家庭撒网式建档效果不好, 一是医疗机构为? 建档而建档%, 容易走形式, 编造档

案; 二是居民不了解情况、没有需求, 不愿意配合建档工作; 三是入户建档收集的信息也受限制, 必要的检查项目难以完成。健康档案信息涉及很多个人隐私问题, 必须坚持居民自愿的原则, 在建立过程中应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

7、谁来使用健康档案?

如何增强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卫生及其他行政部门主动利用健康档案的意识十分重要。首先, 应让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主动使用健康档案, 感受到使用健康档案的方便性,这是保证用活健康档案最关键的环节。其次, 对于居民, 应加大宣传, 并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和互联网, 动员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 参与健康档案信息的维护。第三, 健康档案作为社会资源, 应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业务管理, 为医疗保险部门完善资金支付, 为财政部门核定补助经费等提供重要依据。

8、如何使用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只有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医疗机构在服务过程中, 应将健康档案作为提供服务必要的工具, 在服务过程中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康档案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 并有效保护居民个人健康隐私信息。在技术层面, 根据居民需求, 要不断完善健康档案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 增强健康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健康档案使用过程中, 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提高健康档案使用效率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纸质档案很难满足信息共享的需要, 也不便于管理, 各地在健康档案之初即要考虑到电子化和信息化问题, 这是健康档案管理的必要条件和发展趋势。

9、如何看待健康档案管理的目标?

2009年12月, 卫生部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要求到2009年底, 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 城

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 到2011年, 农村达到30%, 城市达到50%。到2020年, 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这个目标的确定充分考虑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 各地不应盲目追求建档率, 而更应该注重健康档案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打好基础, 真正发挥健康档案在管理人群健康中的作用。

10、如何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障?

建立健康档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必须有经费保障措施, 目前已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对医疗机构为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的更新予以补偿。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档案管理、维护方面的投入, 尤其是要安排信息系统建设经费, 加快信息化建设速度。在推进健康档案工作中, 要加强宣传, 动员居民广泛参与, 增强居民的认可程度。同时, 当前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人员掌握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的督导检查, 保证健康档案质量。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定义:

居民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居民健康档案是个人一生的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的完整记录,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

二、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等。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它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三、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城乡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四、如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可在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建立;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快到我们的社区或乡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自己的“居民健康档案”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试行)

注:总分100分,小于70分为不及格,70-79分为及格,80-89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各单项扣分以扣完该项分值为止。

居民健康档案个人说明基本信息表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未知的性别、男、女及未说明的性别。 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4.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5.联系人姓名: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 6.民族:少数民族应填写全称,如彝族、回族等。 7.血型:在前一个“□”内填写与ABO血型对应编号的数字;在后一个“□”内填写是否为“RH阴性”对应编号的数字。 8.文化程度:指截至建档时间,本人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现有水平所相当的学历。 9.药物过敏史:表中药物过敏主要列出青霉素、磺胺或者链霉素过敏,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请在其他栏中写明名称,可以多选。 10.既往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 (1)疾病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如有恶性肿瘤,请写明具体的部位或疾病名称。对于经医疗单位明确诊断的疾病都应以一级及以上医院的正式诊断为依据,有病史卡的以卡上的疾病名称为准,没有病史卡的应有证据证明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可以多选。 (2)手术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11.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患过所列出的具有遗传性或遗传倾向的疾病或症状。有则选择具体疾病名称对应编号的数字,没有列出的请在“”上写明。可以多选。

健康档案填表说明

健康档案填表说明 个人基本信息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未知的性别、男、女及未说明的性别。 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4.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5.联系人姓名: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 6.民族:少数民族应填写全称,如彝族、回族等。 7.血型:在前一个“□”内填写与ABO血型对应编号的数字;在后一个“□”内填写是否为“RH阴性”对应编号的数字。 8.文化程度:指截至建档时间,本人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现有水平所相当的学历。 9.药物过敏史:表中药物过敏主要列出青霉素、磺胺或者链霉素过敏,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请在其他栏中写明名称,可以多选。 10.既往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 (1)疾病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如有恶性肿瘤,请写明具体的部位或疾病名称。对于经医疗单位明确诊断的疾病都应以一级及以上医院的正式诊断为依据,有病史卡的以卡上的疾病名称为准,没有病史卡的应有证据证明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可以多选。 (2)手术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11.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患过所列出的具有遗传性或遗传倾向的疾病或症状。有则选择具体疾病名称对应编号的数字,没有列出的请在“”上写明。可以多选。 健康体检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的年度健康检查。 2.一般状况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 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吗”或“你的情绪怎么样”。如回答“是”或“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老年抑郁量表”检查。 3.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因工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篇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 诊记录、会诊记录等。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臵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填写

居民健康档案

填 写 规 1 范 制作人:姜骞 2 编号□□□□□□-□□□-□□□-□□□□□ 编号=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6位)+乡镇或街道(3位)+村必填3或居委会(位)+居民健康档案流水号

(5位) 封面不能涂改,如果有涂改,需立即更换居民健康档案 姓名:必填 现住址:必填 户籍地址:必填 注意:不能写村医电话“联系人”的填写顺序应是:家属→邻居→村干部 联系电话:必填 乡镇(街道)名称:水浸坪乡 村(居)委会名称:必填 建档单位:必填 建档人:必填(不能写村卫生室) 责任医生必 建档日期必 建档日期:建档日期不能写本年份的日期,而是写居民首次建档的日 3 附件3 个人基本信息表

编号□□□-□□□□□姓名:必填 性别1男2女9未说明的性别0未知的性别□出生日期□□□□□□□□ 未成年填未成年或无工作,不要写学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必填生农民写务农 本人无电话可以填亲友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必填本人电话可以不填的01汉族99少数民族□□族2非户籍常住类型必填1户籍民 (必填:如果是少数民族,必须注明是什么民族) 1 A型 2 B型 3 O型 4 AB型5不详/ RH:1阴性2阳性3不详□/□型血(注意:血型必填,不知道可以填不详) 1研究生2 大学本科3大学专科和专科学校4中等专业学校5技工学校6高中7初中文化程度8小学9文盲或半文盲10不详必填□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专业技术人员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商业、服务业人员 4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职业□有关人员6军人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8无职业 无职业,但要在后面注明在校学生)(学生填83丧偶4离婚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1未婚 2 已婚婚姻状况□必填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 贫困救助4 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 支付方式(必填) 其他1无2青霉素3磺胺4链霉素 5 药物过敏史□/□/□/□必填 毒物 3 4射线1无2化学品□/□史暴露□/ 必填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 (6. 恶性肿瘤后面要标明肿瘤的名称和部位严重精神障结核1肝1其他法定传染1职业1其疾确诊时/确诊时/确诊时/确诊时确诊时/确诊时(既往史要时常更新,按道理此表只要填一次,因工作方便领导要求每年写一次时时/有:名(必填

居民健康档案表格最新版

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编号□□□□□□-□□□-□□□-□□□□□ 居民健康档案 姓名: 现住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 乡镇(街道)名称: 村(居)委会名称: 建档单位: 建档人: 责任医生: 建档日期:年月日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编号□□□-□□□□□ 性别0未知的性别1男2女9未说明的性别□出生 日期 □□□□□□□□ 身份证号工作单位 本人电话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1户籍2非户籍□民族1汉族2少数民族□血型 1 A型 2 B型 3 O型 4 AB型5不详/ RH阴性:1否2是3不详□/□文化程度1文盲及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5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 职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 5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 婚姻状况1未婚 2 已婚3丧偶4离婚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 □/□/□ 药物过敏史1无有:2青霉素3磺胺4链霉素5其他□/□/□/□暴露史1无有:2化学品 3毒物 4射线□/□/□ 既往史疾病 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 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其他法定传染病12职业病 13其他 □确诊时间年月/ □确诊时间年月/ □确诊时间年月 □确诊时间年月/ □确诊时间年月/ □确诊时间年月 手术1无2有:名称1 时间 / 名称2 时间□外伤1无2有:名称1 时间 / 名称2 时间□输血1无2有:原因1 时间 / 原因2 时间□ 家族史 父亲□/□/□/□/□/□母亲□/□/□/□/□/□ 兄弟姐妹□/□/□/□/□/□子女□/□/□/□/□/□ 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先天畸形12其他 遗传病史1无2有:疾病名称□ 残疾情况1无残疾2 视力残疾3听力残疾4言语残疾5 肢体残疾 6智力残疾7精神残疾8其他残疾□/□/□/□/□/□ 生活环境* 厨房排风设施1无2油烟机3换气扇4烟囱□燃料类型1液化气2煤3天然气4沼气5柴火6其他□饮水1自来水2经净化过滤的水3井水4河湖水5塘水6其□

健康档案填表说明

健康档案填表说明 一、相关记录表和填写要求 1、家庭档案有关信息表。家庭档案是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选定的重点人群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时,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健康档案。有关家庭档案的信息表包括:家庭档案封面式样、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表(表1)、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目录(表2)、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情况表(表3)、家庭成员变更情况表(表4)。 2、个人健康档案有关信息表。这是个人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必须合理分工,保质保量完成。包括:个人健康基本信息表(表1,村医填写)、个人健康状况表(表3,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填写)。 3、健康管理工具相关表格。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是发现建档人群和社区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周期性的健康体检、家庭和个体的健康评估及危险因素管理措施、患者随访、慢性病管理和重点目标人群的初级卫生保健等。在建立健康档案后,务必要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根据本地实际提供上述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水平,避免健康档案成为死档。这里提供的健康管理工具包括:周期性体检表(表3-1、3-2、3-3)、健康评价及处理建议(表4)、个人就诊记录(表5)、重点管理疾病患者随访表(表6-1-1、6-1-2、6-2-1、6-2-2、6-3-1、6-3-2、6-4-1、6-4-2)、日常访视情况记录表(表7)、0-3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表8-1、8-2、8-3、8- 4、8-5)、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表9-1、9-2、9-3、9-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10)。 4、基本要求 1、档案填写一律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字书写。数字和编码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数字填错,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勿在原数码上涂改。 2、在记录表中,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如性别为男者,应在性别栏“□”内填写与“1男”对应的数字1。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没有备选答案的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据情填写。 3、合作医疗证号:前16位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户建证/卡的编码相同,前6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9)中本县的代码,7-12位为乡村组的编码,13-16位为“户编号”17、18为户内人员;在17、18里男户主分别填写0、1,女户主分别填写0、2,祖父分别填写0、3、祖母分别填写0、4,长子分别填写0、5,长女分别填写0、6,次子分别填写0、7,次女分别填写0、8,其他分别填写0、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省市县乡或镇村组户户内人员) 4、建档信息:建档单位填写全称;建档人可以是责任村医本人/责任医生本人,也可以是其

家庭健康档案登录表格

自定义档案号:□□□□□□□□ 电脑生成档案号:□□□□□□□□□□□□□□□□ 家庭健康档案 (主档案部分) 户主: 家庭成员:共人 (男人, 女人) 成员姓名: 家庭地址:区(县/州) 街道(镇/乡) 居委会(村) 路号(室) 联系电话: 建档医生: 建档日期:年月日 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福建省卫生厅统一印制

(二)、非户籍成员一览表 居住状况编码: 01:长住(户籍) 02:长住(非户籍) 03:住外辖区(户籍)04:长外出(不在本市) 05:不详

1、基本资料: 姓名:电脑生成档案号:□□□□□□□□□□□□□□□□父亲姓名:母亲姓名:自定义档案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 01、户口性质:□本市□外来 02、民族:□汉族□其他 03、身高: cm 体重: Kg 04、婚姻状况:□未婚□已婚□分居□离异□丧偶 05、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以上 06、职业状况:□工人□个体户□家务□待业□行政干部□教师□医务人员 □职员□离退休□学生□农民□下岗□无业□其他 07、医药费用承担:□医保□公费□自费□其他 08、过敏史:□有□无□不详 09、血型:□A型□B型□AB型□O型□不详 10、□是否迁出/迁出日期年月日□是否死亡/死亡日期年月日 11、签了保健合同:□是□否 2、健康危险因素: ⑴吸烟情况:□不吸□过去吸现在不吸□吸烟;吸烟持续时间年;平均日吸烟量 支 ⑵饮酒情况:□不饮或不常饮□饮酒:饮酒持续时间年;平均日饮量毫升 ⑶药物依赖情况:□安眠药□吗啡□其他 ⑷饮食习惯:□喜甜食□偏咸□偏淡□一般 ⑸每天以哪类食物为主:□素食□荤食□混合 ⑹每天进食鲜水果:□100g以下□100-300g □300g以上 ⑺运动方式:□步行□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体操 □球类□跑步□跳舞□游泳□其它 ⑻参加次数:□每周<三次□每周>三次□极少运动 ⑼运动时间:□<30分钟□>30分钟 ⑽居住条件(通风、采光、宽畅情况):□差□一般□较好□良好 ⑾既往病史(包括医疗事件、生活事件): ⑿预防接种史: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为了您的健康,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为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

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 (二)健康教育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6.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1、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

会员健康档案及其说明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众会员健康档案 姓名: 现住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 建档单位: 建档人: 建档日期:年月日

大众会员健康档案 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前言 一、健康档案 以亚健康人群为管理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您建立统一、规范的大众会员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信息包括会员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医疗机构服务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大众健康会员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定期提醒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 三、老年人保健 对大众会员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四、慢性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五、各项服务表格填写说明 1、个人基本信息表 表格内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在该项目上打钩(?),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 ●联系人姓名:指紧急情况联系人。这里要求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该联系人应为当遇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无法与建档对象直接沟通而急需建档对象亲友提供帮助时,确实可以取得联系并能提供帮助的人。 ●血型:填写A、B、O血型,如是“RH阴性”血型应特别注明。 ●文化程度:填写内容包括“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其中“文盲或半文盲”指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者。“小学”包括小学毕业及在校学生,还包括未上小学,但识字1500个以上,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达到扫盲标准者。 ●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史及其它过敏史。药物过敏主要指青霉素、头孢类或链霉素等过敏;如有其他药物或物品过敏,请在其它栏中写明过敏原名称,项目可以多选。 ●疾病史: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疾患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患病的确诊时间,疾病史可以多选。 ●手术史: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主要手术具体名称和时间。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

1.居民健康档案(精彩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一、判断题(40题)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x)常住人口 2.健康体检表的主要用药情况中,西药填写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 x)西药写化学名 3.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第三段3位数表示乡镇(街道)。( x)县6个,乡镇3个,村3个,个人5个 4.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最后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v ) 5.规范中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作为免费项目来检查。( x )不做免费项目 6.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x )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v ) 8.动态使用记录中建档时健康体检是属于符合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之一。( x )建档体检不算动态记录 9.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未开具处方。( x)“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10.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v )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承担为个人建立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v) 12.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x) 13.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v ) 14.常住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接受医疗服务时应询问了解健康建档或更新内容。( v )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v ) 16.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由县以上专业机构负责。

居民健康档案全套表格.doc

附件 2 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编号□□□□□□-□□□-□□□-□□□□□ 居民健康档案 姓名: 现住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 乡镇(街道)名称: 村(居)委会名称: 建档单位: 建档人: 责任医生: 建档日期:年月日

附件 3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编号□□□-□□□□□ 性别0 未知的性别 1 男 2 女9 未说明的性别□出生 □□□□□□□□日期 身份证号工作单位 本人电话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 1 户籍 2 非户籍□民族1汉族 2 少数民族□血型 1 A 型 2 B 型 3 O 型4AB 型 5 不详 /RH 阴性: 1 否 2 是 3 不详□/ □文化程度 1 文盲及半文盲 2 小学 3 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 5 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 1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2 专业技术人员 3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 职业员 4 商业、服务业人员 5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6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 军人8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 婚姻状况 1 未婚 2 已婚 3 丧偶 4 离婚 5 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医疗费用 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支付方式 4 贫困救助 5 商业医疗保险 6 全公费7 全自费8 其他 药物过敏史 1 无有: 2 青霉素 3 磺胺 4 链霉素 5 其他□/□/□/□暴露史 1 无有: 2 化学品 3 毒物 4 射线□/□/□ 1 无 2 高血压 3 糖尿病 4 冠心病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恶性肿瘤 7 脑卒中 8 重性精神疾病9 结核病10 肝炎11 其他法定传染病 12 职业病 既 疾病13 其他 □ 确诊时间年月/ □ 确诊时间年月/ □ 确诊时间年月 往 □ 确诊时间年月/ □ 确诊时间年月/ □ 确诊时间年月 史 手术 1 无 2 有:名称 1 时间/ 名称 2 时间□外伤 1 无 2 有:名称 1 时间/ 名称 2 时间□输血 1 无 2 有:原因 1 时间/ 原因 2 时间□父亲□/□/□/□/□/□母亲□/□/□/□/□/□ 家族史 兄弟姐妹□/□/□/□/□/□子女□/□/□/□/□/□ 1 无 2 高血压 3 糖尿病 4 冠心病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恶性肿瘤 7 脑卒中 8 重性精神疾病 9 结核病10 肝炎11 先天畸形12 其他 遗传病史 1 无 2 有:疾病名称□ 1 无残疾 2 视力残疾 3 听力残疾 4 言语残疾 5 肢体残疾 残疾情况 6 智力残疾 7 精神残疾 8 其他残疾□/□/□/□/□/□ 厨房排风设施 1 无 2 油烟机 3 换气扇 4 烟囱□ 生活环境 * 燃料类型 1 液化气 2 煤 3 天然气 4 沼气 5 柴火 6 其他□

最新健康档案表格文件.doc

姓名:编号: 个人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 1 男2 女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工作单位 家庭电话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 1 户籍 2 非户籍民族 1 汉族 2 少数民族____ 血型 1 A 型 2 B 型 3 O 型 4 AB 型/RH 阴性:1 否 2 是文化程度 1 文盲及半文盲 2 小学 3 初中 4 高中 5 中专 6 大专及以上 1 工人 2 离退休者 3 专业技术人员 4 行政管理者 5 办事人员 职业 6 军人 7 企业家 8 商业服务业员工 9 学生10 其他____ 婚姻状况 1 已婚 2 未婚 3 离婚 4 丧偶 5 分居 医疗费用支付 1 全公费 2 部分公费 3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4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5 商业医疗保险 方式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7 贫困救助 8 全自费 9 其他___ 药物过敏史 1 无有:2 青霉素 3 磺胺 4 链霉素 5 其他____ 1 高血压 2 糖尿病 3 痛风 4 肝炎 5 其他_____ 疾病确诊时间年月确证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既 确诊时间年月确证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往 手术 1 无 2 有:名称1________时间________/名称2________时间________ 史 外伤 1 无 2 有:名称1________时间________/名称2________时间________ 输血 1 无 2 有:原因1________时间________/原因2________时间________ 遗传病史 1 无 2 有:疾病名称____________ 1 无残疾 2 听力残 3 言语残 4 肢体残 5 智力残 6 眼残 7 精神残 有无残疾 残疾证号____________

居民健康档案填表基本要求

填表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一)档案填写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和编码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数字填错, 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勿在原数码上涂改。 (二)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各种记录表中,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如性别为男,应在性别栏“□”内填写与“1男”对应的数字1。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或者是“异常”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或者是“异常”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如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的既往疾病史时,若该居民曾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在该项目中应选择“其他”,既要在“其他”选项后写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在项目栏“□”内填写数字13。对各类表单中没有备选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据情填写。 (三)在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疾病诊断名称时,疾病名称应遵循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填写,涉及到疾病中医诊断病名及辨证分型时,应遵循《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TCD)。 二、居民健康档案编码 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统一的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统一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 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乡镇(街道)级行政区划,按照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2003)编制; 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村(居)民委员会等,具体划分为:001-099表示居委会,101-199表示村委会,901-999表示其他组织; 第四段为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在填写健康档案的其他表格时,必须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编号,但只需填写后8位编码。

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

居民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表 篇一:居民健康档案___个人基本信息表[2]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未知的性别、男、女及未说明的性别。 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 4.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5.联系人姓名: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6.民族:少数民族应填写全称,如彝族、回族等。 7.血型:在前一个“□”内填写与ABO血型对应编号的数字;在后一个“□”内填写是否为“RH阴性”对应编号的数字。 8.文化程度:指截至建档时间,本人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现有水平所相当的学历。

9.药物过敏史:表中药物过敏主要列出青霉素、磺胺或者链霉素过敏,如有其他药物过敏,请在其他栏中写明名称,可以多选。 10.既往史:包括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 (1)疾病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如有恶性肿瘤,请写明具体的部位或疾病名称。对于经医疗单位明确诊断的疾病都应以一级及以上医院的正式诊断为依据,有病史卡的以卡上的疾病名称为准,没有病史卡的应有证据证明是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可以多选。 (2)手术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11.家族史:指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患过所列出的具有遗传性或遗传倾向的疾病或症状。有则选择具体疾病名称对应编号的数字,没有列出的请在“ ”上写明。可以多选。 健康体检表 篇二:居民健康档案___个人基本信息表

居民健康档案填表说明

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 1、资料的真实性 健康档案是由各种原始资料组成的,这些原始资料应能真实地反映居民当时的健康状况,在记录时,对于某些不太明晰的情况,一定要通过调查获取真实的结果,绝不能想当然地加以描述。已经记录在案的资料,绝不能出于某种需要而任意改动。 2、资料的科学性 居民健康档案应按照医学科学的通用规范进行记录。文字描述、计量单位使用都要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符合标准。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健康问题的名称,要符合疾病分类的标准,健康问题的描述符合医学规范。 3、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 居民健康档案在记录方式上虽然比较简洁,但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各种资料必须齐全,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 4、档案填写一律用钢笔,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 健康档案填写说明 一、封面 家庭档案编号为8位,前2位为乡镇的编码,3-4位为村编码,5-8位为户编号。 户主信息: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应与相应个人一般情况表内容一致。 在本地长期居住、户籍不在本地的家庭,要填写户籍地址。 建档信息:建档单位填写全称,如**镇**村***卫生所;建档人可以是责任医生本人,也可以是其他医护人员。 二、家庭基本情况 在记录表中,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没有备选答案的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据情填写。 家庭内如有0-3岁儿童的,在家庭成员表中填写相关基本资料,但对3岁以下儿童不录入“个人基本信息表”和“健康体检表”,而是加入“0-3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儿童满3岁以后再录入“个人基本信息表”和“健康体检表”。家庭内如有孕产妇的,应加入“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 家庭成员情况表中健康状况栏填写主要健康问题:一般指过去影响了、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人健康的疾病或生活事件等,可填写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疾患、残疾、手术,也可以是遗传问题、药物过敏、某种症状、异常体征及持续性异常化验结果等。 三、个人基本信息表 编号:前8位与封面健康档案编号一致,后2位为户内家庭成员编号。 表格内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在该项目栏的“□”内填写与相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对于选择备选答案中“其他”这一选项者,应在该选项留出的空白处用文字填写相应内容,并在项目栏的“□”内填写与“其他”选项编号对应的数字。没有备选答案的用文字或数据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方框内据情填写。 联系人姓名:指紧急情况联系人。这里要求填写与建档对象关系紧密的亲友姓名,该联系人应为当遇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无法与建档对象直接沟通而急需建档对象亲友提供帮助时,确实可以取得联系并能提供帮助的人。 血型:填写与ABO血型,如是“RH阴性”血型应特别注明。 文化程度:填写内容包括“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

健康档案填写说明.doc

填写表格(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 (1)所有文件应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而不是 铅笔或红笔。字迹要清楚 楚,字迹要工整。所有数字或代码均应书写 用阿拉伯数字。不要填写数字和代码 如果数字错了,就用双引号划掉整个数字 水平线并在原件上方填写正确的数字 数 密码,不要改变原来的号码。 (2)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各种记录形式中 有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列在项目列表中 对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的编号 填写“□” 列的名称。如果性别是男性,那么 填写在“□”栏 数字1对应于“1人”。对于那些选择“其他”的人或“不正常”的替代答案,他们应该 用单词填入该选项的空白,并填写“其他”或 项目栏“□”中的“其他”

与“异常”选项编号相对应的编号,例如 在“个人基本情况”中填写既往病史时 信息表”,如果居民有 如果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你应该选择“其他”项目,也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后的“其他”同时,在项目的“□”中填写数字13 列。对于各种形式, 根本没有 备选答案的项目应填写单词或 数据在相应的水平线或方框中根据 情况。 (3)当疾病的名称涉及到诊断过程时 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 疾病的名称应该是 根据ICD-10填写姓名和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证分类与编码/ 应遵循t15657-1995,中药)。 2、居民健康档案编码 采用17位编码系统,统一编码

行政区划通过 根据代码, 居民的健康档案是用计算机编制的 以乡(街)为范围,村(居)委会 作为单位 代码。同时,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统一编号 身份码,从而实现资源下的信息共享 站台。 分享是基础。 第一段是一个六位数的数字,表示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法 (gb2260);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 乡(街)级行政区划 国家标准“县以下线” 《行政区划编码规则》(GB/t10114-2003);第三段是一个三位数的数字,表示 村(居)委会等,并分为:001- 099,表示附近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 1 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三、服务流程

1. 进行体格检查 ·询问慢性疾病常见症状 ·健康状态自评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等 ·口腔、视力、听力和活预约:动能力的粗测判断 辖区内65 2. 辅助检查; 检测血常 岁及以上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常住居民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3. 询问生活方式和健康状 况 ·吸烟、饮酒、体育锻 炼、饮食 ·所患疾病 ·治疗情况 ·目前用药情况 既往确诊高血压纳入相应疾病 或糖尿病等疾病管理 进行有针对性 根据评估结果存在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定进行 分类处理 期复查 无异常发现 1.告知健康体检 结果 2.进行健康指导 ·生活方式 ·疫苗接种 ·骨质疏松预防 ·预防意外伤害 3.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服务时间 四、 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 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 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 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 年内辖区内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 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六、附件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为了您的健康,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为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

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 (二)健康教育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6.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