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到2022年底,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形成安全监管与环境监管协调联动格局,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建三江管委会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o二、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监管机制(二)落实责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建三江管委会对本地区危险废物治理负总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环境工作,要把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列入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报告。
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海关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污染环境防治、安全生产、运输安全、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监管职责。
(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海关、同江海关、抚远海关及各级政府负责落实。
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将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目标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目标考核体系。
(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委组织部)(三)强化沟通协调。
具有危险废物监管职责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线索移交、案件移送、管辖通报、信息共享、联合督办、联合执法、专业支持、司法鉴定管理和使用衔接等联动工作机制,监管中发现的涉嫌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安全、消防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相关司法机关及行政主管部门。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
A.0.01B.0C.-1D.-52.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的排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少个?()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②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③圆的半径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A.1个B.2个C.3个D.4个4.若ab<0,a+b>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都是正数B.a、b都是负数C.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D.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5.规定向南走500米记为+500米,那么向北走200米记为()。
A.200米B.+200C.-200米D.-2006.一根圆柱形木料,长6分米,横截面的直径是2分米,把它锯成3个一样的小圆柱体,表面积增加()平方分米。
A.9.42B.12C.12.56D.18.8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将一个圆锥沿高切开,切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高和底成反比例。
()3.队员每人做好事的件数一定,做好事的总件数与做好事的少先队员人数成正比例。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临界点。
()6.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三.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4:5= =0.8÷()=():2.5=():15=20:()。
2.玩转双面龟。
请参照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双面龟从0点向东爬行2米,记作+2米,那么从0点向西爬行2米,记作________米。
(2)如果双面龟现在的位置是-5米,说明它是向________爬行________米。
(3)如果双面龟从0点开始,先向东爬行4米,再向西爬行10米,那么它现在的位置记作________米。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14]10号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14]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6955f0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d.png)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14〕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经研究,现将《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4年3月14日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为规范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化工产业集聚程度更高、产业链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按照陆海统筹优江拓海、产业关联提档升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分类控制差别管理、尊重民意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区域准入要求(一)坚持“优江拓海”,统筹沿江沿海开发,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13〕13号)进行化工园区和产业布局。
产业园区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应当加强水资源论证。
(二)化工园区应当依法进行规划环评。
规划变更应当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
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重新开展规划环评或者进行补充规划环评,并报有权部门审查,未履行规划环评变更手续的,不予受理和审批原批准规划范围外的建设项目。
(三)化工项目必须进入通过规划(区域)环评且环保基础设施完善的化工园区。
化工园区外化工重点监测点企业,允许改、扩建项目,但原则上不得新增化工生产品种,不得增加排污总量。
(四)不得在具有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上下游5公里,两侧1.5公里内新建涉及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化工项目。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9.30•【字号】苏政发〔2018〕122号•【施行日期】2018.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30日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目标指标。
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PM2.5浓度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三)优化产业布局。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云府〔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云府〔2021〕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云浮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
云浮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29日云浮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云浮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同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号),结合我市“三线一单”研究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总基调,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珠三角核心区建设,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助力我市实现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奠定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走在广东省前列。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57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6〕57号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13日成都市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建立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工作部署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6〕6号)要求,现就我市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大城市细管理”工作要求,以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条块结合、社会参与”,结合“净洁美好家园,建设宜居成都”行动,全面开展清洁城市环境活动。
通过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深入、持久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到“十三五”末,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努力创建“中西部第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城市环境。
二、主要任务(一)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水平。
1.完善城市环境治理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制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行业部门职责权限,落实属地政府的主体责任。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30日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目标指标。
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比2015年下降20%以上;PM2.5浓度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三)优化产业布局。
2018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
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录,各市根据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可制定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府办[2012]20号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府办[2012]20号](https://img.taocdn.com/s3/m/e846cc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0.png)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府办〔2012〕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奋勇经济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8月20日湛江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粤府办〔2011〕89号,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湛江”的核心任务,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责任制,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是民生优先,人水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现代化民生水利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
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宁政发[2015]37号
【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2.13
【实施日期】2015.02.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15〕37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5年2月13日
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
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快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宁委发[2014]3号)第47条“建立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改革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
明确全市禁止和限制建设的产业门类和空间区域,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等要求,形成产业结构、生态空间和总量控制“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模式。
实行严格的环保倒逼机制。
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快改善人居环境质量,防范环境安全风险,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严格的产业环境准入制度
1.严禁重污染项目准入。
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明确提出禁止准入的新(扩)建产业、行业名录,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
全市范围内,禁止新(扩)建燃煤发电、钢铁、水泥、原油加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有色金属冶炼、多晶硅冶炼等和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高耗能、重污染项目。
凡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立项,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规划、住建、环保、安监、质监、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消防局、南京海关、市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