卟啉病简介
卟啉病PPT课件

预防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减少高蛋白 食物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 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健康教育:提高对卟啉病的认识,了解 其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卟啉病的饮食 管理
饮食原则
F
遵循医嘱: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
E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以预防贫血。
避免高蛋白食物:卟 啉病患者应避免高蛋 白食物,以免加重病
情。
保持饮食均衡:卟啉 病患者应保持饮食均 衡,以维持身体健康。
定期监测:卟啉病患 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尿常规等指标,以便
及时调整饮食。
卟啉病的心理 调适
心理压力来源
01
疾病带来的身 体不适
02
对疾病的恐惧 和担忧
04
社会和家庭的 压力
01
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腹 式呼吸等方式,增强肺部功 能
03
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关节 活动、拉伸等方式,保持关 节灵活性
05
心肺功能训练:通过有氧运 动、游泳等方式,提高心肺 功能
02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哑铃、 弹力带等器械,锻炼肌肉力 量
04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平 衡球等器械,提高平衡能力
运动和康复的效果评估
如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肤病变、神经病变、
慢性卟啉病等
胃肠道病变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01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 骨骼、神经系统等异查、基因检测等
03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 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04
诊断意义:明确病因, 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治疗和预防措施
卟啉病

e.癫痫治疗较困难的 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 溴化物 加巴 癫痫治疗较困难的,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 溴化物,加巴 因为所有抗癫痫药物(溴化物
喷丁除外)都会加重病情。 喷丁除外 都会加重病情。 都会加重病情 f.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 亦可继发 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亦可继发 卟啉病发作期间的癫痫可直接由卟啉病引起 于低钠血症.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于低钠血症 某些病人卟啉病和特发性癫痫可共同存在。 癫痫与卟啉病急性发作有关,病情好转后可终止抗癫痫药 癫痫与卟啉病急性发作有关 病情好转后可终止抗癫痫药 物. g.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 阻滞 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β-阻滞 在急性卟啉病发作期间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可用 剂来控制,但 阻滞剂对低血容量病人是危险的 剂来控制 但β-阻滞剂对低血容量病人是危险的
经症。 经症。
促发因素 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大量饮酒 感染、 大量饮酒,感染 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大量饮酒 感染、过 度疲劳、精神刺激等; 度疲劳、精神刺激等;巴比妥酸盐及其他抗癫 痫药,磺胺药 磺胺药、 痫药 磺胺药、雌激素等
症状和体征
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或更长, 发作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或更长,是由 于对神经系统作用,皮肤不受影响. 于对神经系统作用,皮肤不受影响. 腹痛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腹痛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麻痹性肠梗阻 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 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尿频. 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尿频. 心动过缓或过速, 心动过缓或过速,高血压
二.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
卟啉病培训演示ppt课件

可抑制肝脏中卟啉前体的生成,减少 卟啉的产生和排泄,从而控制病情。 适用于慢性卟啉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肝移植
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卟啉病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移植健康的肝脏,可以恢复 患者体内正常的卟啉代谢功能。
基因治疗
针对某些遗传性卟啉病,基因治疗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通过修复或替换缺陷基因,从根本上 治疗疾病。然而,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MRI等检查结 果,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信息,按照诊断标准 进行分型诊断,并制定治疗方 案。
04 卟啉病治疗方法 及效果评估
一般治疗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酒精、某些药物(如磺胺类 、巴比妥类等)及阳光照射等诱 发因素,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
度。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疼痛、瘙 痒、光敏感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支 持治疗措施,如止痛药、抗过敏药 等。
如避免阳光暴晒、避免 使用某些药物和化学物
质等。
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过多酒精和高 嘌呤食物,增加水果、 蔬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
。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 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问题。
处理方法指导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给予营养神 经药物改善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预后评估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病 情的稳定性和复发情况,评估
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神经系统并发症
朴啉病的原理

卟啉病系由血红素生物合成的特异酶缺陷所致的卟啉代谢异常综合征。
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色素,参与血红蛋白的组成。
血红素生物合有多种不同的酶参与,不同的酶缺陷可引起不同的卟啉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症状。
一、主要病因
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有血红素,人体合成血红素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合成所需要的酶在人体的幼稚红细胞和肝细胞中,卟啉是中间产物的统称。
当这些反应中不同的酶出现功能缺陷时,卟啉无法代谢,就会在体内蓄积并对组织器官产生毒性。
最常见的就是遗传因素,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血红素的酶出现缺陷使患者患病,还有是由于外界环境、代谢因素等导致患者患病。
二、诱发因素
1、饮酒、雌激素、农药、透析或脂肪性肝病。
2、阳光直接照射,卟啉是人体唯一内源性光致敏剂。
在有氧条件下,当这些卟啉在波长4 05nm光线照射下可产生带电不稳定氧,称为单线态氧,可引起组织损伤。
3、药物,尤其是诱导肝细胞色素酶P450的药物,可诱导ALAS1,造成卟啉增多。
卟啉病神经病的治疗及护理

04
误诊原因:缺乏对卟啉 病的认识,容易与其他 疾病混淆
疾病分类和特点
01
卟啉病神经病是一种罕见的
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
系统。
02
卟啉病神经病可分为急性卟
啉病神经病和慢性卟啉病神
03
急性卟啉病神经病通常表现
经病两种类型。
为急性发作,症状包括头痛、
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
04
慢性卟啉病神经病通常表现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 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A
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方法, 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焦虑
C
B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D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决策, 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预防和康复
预防措施
01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避免接触可 能导致卟啉病神经病的有毒物质, 如重金属、农药等。
卟啉病神经病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卟啉病神经病的 概述
02
卟啉病神经病的 治疗
03
卟啉病神经病的 护理
04
预防和康复
卟啉病神经病的概 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卟啉病是一种遗 传性疾病,由基 因突变引起
卟啉病神经病是 由于卟啉代谢异 常,导致神经毒 性物质积累,引 起神经损伤
02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全麦面 包、瘦肉、低脂牛奶等
04
饮水量:每天至少喝2000毫 升的水,保持身体水熬夜和过度劳累
A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 当进行体育锻炼
C
B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中国卟啉病诊治共识》要点

《中国卟啉病诊治共识》要点
中国卟啉病诊治共识是关于卟啉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指南。
该共识
旨在规范卟啉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卟啉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一、卟啉病的定义和分类
卟啉病是一组由于体内卟啉合成和代谢障碍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根据疾病的表型和遗传特点,将卟啉病分为急性卟啉病、非急性卟啉病和
伴肾病综合征的卟啉病。
二、卟啉病的诊断
卟啉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绿原酸尿、皮肤光过敏试验和基因检测。
绿原
酸尿是卟啉病的主要特征,通过尿液检测可以评估卟啉代谢的紊乱程度。
皮肤光过敏试验能够检测患者对紫外线敏感性的程度。
基因检测可用于确
认患者是否存在卟啉病相关基因突变。
三、卟啉病的治疗
卟啉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光、补充卟啉和红细胞输血。
患者应该避光,减少紫外线照射,以防止光照引发症状。
补充卟啉可以帮助纠正卟啉代谢
的紊乱,改善症状。
对于溶血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红细胞输血治疗。
四、卟啉病的并发症管理
卟啉病患者常常伴有肝脏受损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对于肝脏受损
的患者,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调整药物剂量和纠正卟啉代谢异常等方法。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以上是关于《中国卟啉病诊治共识》的要点。
通过该共识的指导,可以规范卟啉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也为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治疗方案的参考。
卟啉症

卟啉症卟啉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人体产生血红素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通过多个酶的协同作用合成血红素,而卟啉症患者则因基因突变而导致这一过程出现异常。
本文将介绍卟啉症的症状、病因、诊断与治疗措施,并探讨其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
卟啉症的症状因其类型而异,主要有四种类型:急性间歇性卟啉症、Velpeau-Boyer型卟啉症、控制性卟啉症和特发性卟啉症。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症状包括腹痛、呕吐、便秘、神经精神症状等。
Velpeau-Boyer型卟啉症主要表现为手足畸形,同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控制性卟啉症的症状较轻,表现为轻度贫血和皮肤敏感。
特发性卟啉症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卟啉症,其症状与其他类型相似。
卟啉症的病因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目前已经发现数十个与卟啉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其中由FECH、ALAS2、UROS、HMBS等基因突变引起的卟啉症最为常见。
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体合成血红素的酶活性受到抑制或异常激活,从而引发卟啉症的症状。
卟啉症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分析、骨髓检查、基因分析等。
其中,尿液中的卟啉代谢物的检测是诊断卟啉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卟啉症还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治疗主要是针对其症状进行缓解和控制。
急性发作期间,治疗重点是止痛、镇静和补液等措施。
对于慢性卟啉症患者,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症状。
卟啉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卟啉症的发作是突然且周期性的,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此外,卟啉症症状的出现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患者需要定期就医、避免光线暴露等。
这些限制和不适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总结而言,卟啉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症状和病因各异。
对于卟啉症患者来说,及时确诊和治疗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与关爱。
卟啉病综合概述课件

演讲人
卟啉病基本概念
卟啉病的分类和 治疗
卟啉病的预防和 护理
卟啉病基本概念
卟啉病定义
卟啉病是一种 遗传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卟 啉代谢异常
01
急性卟啉病主 要表现为皮肤 红斑、瘙痒、 水肿等症状
03
02
卟啉病分为急 性卟啉病和慢 性卟啉病两种 类型
04
慢性卟啉病主要 表现为皮肤色素 沉着、肝功能异 常等症状
01
临床表现: 皮肤病变、 神经病变、 胃肠道病 变等
02
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基因检测 等
03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
04
诊断意义: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提高治疗 效果
卟啉病的分类和治疗
卟啉病的分类
✓ 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由 于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卟啉 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
预防措施
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长时间暴露 在阳光下,使用 防晒霜和遮阳伞
饮食调整:避免 食用富含卟啉的 食物,如动物肝
脏、菠菜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保持良好 的作息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卟啉
病
护理要点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避免 过度劳累 和压力
保持良好 的饮食习 惯,避免 刺激性食 物和酒精
病因和发病机制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卟啉病是一种遗 传性疾病,由基 因突变引起
卟啉病患者体内 卟啉代谢异常, 导致卟啉在体内 积累
卟啉在体内积累 会致皮肤、神 经、肝脏等器官 受损
卟啉病的发病机 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卟啉代谢 异常、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等因素 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卟啉病【概述】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病,是一组遗传缺陷性或获得性卟啉代谢紊乱性疾病,因卟啉及卟啉前体生成增加、排泄异常并在皮肤等器官内积聚,引起以光敏性皮疹为主,并常伴有胃肠道及神经精神症状的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卟啉和卟啉前体是血色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其合成顺序是在一系列酶催化下甘氨酸及琥珀酸盐合成δ-氨基酮戊酸,再变为卟啉的单吡咯前体-卟胆原,然后依次转变为尿卟啉原、粪卟啉原、原卟啉原和原卟啉,原卟啉与亚铁络合成亚铁血红素。
4个亚铁血红素与红细胞珠蛋白结合,最后成为血红蛋白。
上述中间产物中,尿卟啉原和粪卟啉原又可分别形成尿卟啉和粪卟啉。
卟啉只是人体中的一种内源性光敏物质,本身并无直接致病性。
但卟啉具有光动力作用,在吸收特定波长光谱(峰值为405nm)后形成激发态的卟啉,或是丢失能量而发出红色荧光,或将能量转移给其他分子。
在氧的存在下,可发生光毒性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过氧化物等自由基,导致组织与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因此,卟啉病的发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组织中存在过多的卟啉和卟啉前体,二是在特定波长光线(作用光谱峰值为405nm)照射下被激发。
已知多种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可致卟啉代谢紊乱,引起卟啉及卟啉前体生成增加、排泄异常并在皮肤等器官内积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在卟啉-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遗传缺陷造成底物积聚与临床特征有密切关系,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发作总是伴有卟啉前体形成增多,而皮损发生则与各种卟啉产生过多直接相关。
尿卟啉、粪卟啉和原卟啉在皮肤的过多沉积均产生显著光感性,特别是尿卟啉水溶性好,光感性更强。
血液中的原卟啉对红细胞膜脂质有亲和性,易产生光溶血反应。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临床上根据过量卟啉合成的场所将卟啉病分为红细胞生成性和肝性两类。
1.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1)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又称Gunther病、先天性光敏性卟啉病和先天性卟啉病,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尿布被胎粪和尿染成红色,以后在日晒时患儿啼哭,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皮损,有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和血疱,可发生糜烂或溃疡,并可有瘢痕形成、局部组织结构残毁和变形。
本型的临床特征是严重毁容性、光敏性皮损、溶血性贫血及脾肿大。
患儿常早年死于继发感染、严重贫血或出血。
患儿牙齿呈棕色,Wood灯下发出粉红色荧光。
骨髓及红细胞荧光检查可见红色荧光。
(2)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有家族史。
发病多在10岁以前,表现为急性光敏性反应,其临床特点是颜面、双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肤经日晒后,5~30min内有烧灼感和刺痛,局部出现水肿及红斑,严重者有丘疹、水疱、血疱和紫癜形成,可有糜烂、黑色厚痂或线状结痂,皮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消退后可留有虫蚀状表浅性萎缩性瘢痕及局部色素异常。
反复发作后,局部皮肤可呈蜡样增厚,表面沟纹明显。
皮损在冬季自然减轻和消退。
此型病程较长,全身症状无或轻,预后较好。
2.肝性卟啉病(1)迟发性皮肤卟啉病:为最常见的卟啉病,分为两型,Ⅰ型为散发性(又称症状性或获得性);Ⅱ型为家族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以成年人发病为多,夏季多见,以皮肤光敏感性和脆性增加为特征。
临床表现仅限于皮肤,无腹部及神经精神症状。
暴露部位皮肤常对光及物理损伤敏感,日晒后起红斑和水疱,有瘙痒和灼热感。
手及腕等处皮肤轻微外伤就易引起多发性、无痛性红色糜烂面,用指甲可刮去患部的表皮。
有15%~20%患者并发糖尿病,部分患者有肝硬变及黄疸。
10%患者最后发生硬皮病样改变。
患者尿液中尿卟啉明显增加。
半数病例血清铁浓度增高。
(2)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称急性卟啉病和焦性卟啉病,起病多见于青春期后。
临床上经典的三联征为阵发性腹部绞痛、暗黑色尿和神经精神症状。
患者可有胃肠功能紊乱。
本型患者体内卟啉并不增高,故无光敏性及皮肤损害,仅于发作期可见点状色素沉着。
(3)混合型卟啉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称变异性卟啉病,既可类似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也有迟发型皮肤卟啉病的一些表现。
临床表现呈多种形式,既有以皮损为主者,也可有神经、内脏病变突出者,或两者均有。
(4)遗传性粪卟啉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罕见的肝性卟啉病,急性发作时的症状类似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但较轻。
约1/3患者皮肤对光过敏,临床上无法与混合型卟啉病或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区别。
尿液和粪便中粪卟啉Ⅲ增多。
3.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患者在1岁内即出现光敏感性皮疹,自觉瘙痒和烧灼感。
皮肤脆性增加,外伤也可引起水疱。
随着水疱破溃,瘢痕形成,光敏症状可改善。
另有指(趾)骨缩短、甲营养不良、硬皮病样皮损和儿童期面部多毛。
牙齿在Wood灯下有时可显荧光,多有红棕色尿。
所有成年患者虽无症状,但可有肝功能异常和肝组织学改变、脾肿大、溶血性贫血等。
红细胞内原卟啉明显升高,血浆原卟啉、尿卟啉和粪卟啉升高,尿液中尿卟啉和粪便中粪卟啉增多。
4.药物引起的卟啉病某些药物可增加卟啉及卟啉前体的生成,用灰黄霉素治疗皮肤真菌感染过程中,有些患者的粪卟啉、尿卟啉均增多;有些妇女服避孕药后尿中δ-氨基酮戊酸和粪卟啉增多。
此外某些化学制剂如除草剂三氯酚(2,4,5-trichlorophenal)及小麦抗真菌药六氯酚(hexachlorobenzene)等也可引起卟啉病。
诊断标准卟啉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诊断主要取决于医师对本病各型特征的认识及警惕性。
凡遇有原因不明的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及光敏性皮损的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结合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家族史,配合对尿液和红细胞中的卟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主要类型卟啉病的实验检查情况如下:1.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尿、粪和红细胞中尿卟啉Ⅰ和粪卟啉Ⅰ增加,尿液中有大量尿卟啉Ⅰ及少量粪卟啉Ⅰ,粪便中粪卟啉Ⅰ超过尿卟啉Ⅰ。
常有溶血性贫血,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
骨髓幼红细胞和外周血红细胞荧光检查见稳定的红色荧光2.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血浆、红细胞和粪中原卟啉增加,少数患者伴粪卟啉增加,尿中卟啉正常。
骨髓正成红细胞及外周红细胞在碘钨石英灯下发射短暂桔红色荧光。
血清铁水平降低,铁结合力增加。
血色素及血细胞比容降低,肝功能检查异常。
3.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尿液中有大量卟胆原,新鲜尿液经日光曝晒后逐渐变成葡萄酒色至暗黑色,如加几滴酸液煮沸30min,则颜色的变化加快。
4.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尿液中尿卟啉明显增加,粪卟啉轻度增加,粪便中卟啉正常,如有增加,则粪卟啉高于原卟啉。
尿中含大量尿卟啉,尿液在Wood灯下呈珊瑚红色荧光。
肝功能常有异常。
血清铁增多。
5.混合型卟啉病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及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相似。
【治疗概述】1.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尽可能避免日晒及光照,外用对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有较好防护作用的防晒制剂。
口服β-胡萝卜素和氯喹可改善光敏反应、皮损及化验指标。
脾切除和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贫血、降低光敏程度。
2.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尽可能避免日晒及光照,外用对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有较好防护作用的防晒制剂。
有报道外涂3%二羟基丙酮和1.3%散沫花素霜,可减少紫外线透过皮肤。
口服β胡萝卜素是控制本病惟一有显效的药物,按每日3mg/kg剂量连续服用4~6周,待出现掌跖皮肤黄染后减量维持2~3个月,可使患者对日光耐受性增加。
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维生素E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消胆胺4g,3次/d,餐前服用,可阻断原卟啉的肠肝循环,对防止肝胆病变的进展有效。
有肝胆受累者,应行相应的内、外科处理。
3.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尽可能避免日晒及光照,外用对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有较好防护作用的防晒制剂。
采用长期小剂量口服氯喹有助于改善症状,用法为每次0.125g,每周2次,连服至少10个月,临床症状可望在4个月左右减轻。
另可服用羟氯喹,0.2g,每周2次,连续1年有良效。
对本型卟啉病行静脉放血疗法有明显疗效,可每2~3周放血500ml,直至血红蛋白降至110g/L以下,一般放血4~6次,可持续缓解数年,但对心力衰竭和严重贫血者忌用。
有人采取皮下缓慢注射去铁敏,每日1.5g,每周5d,认为疗效优于静脉放血疗法。
此外,每日服4~6g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减少肾小管对粪卟啉再吸收,促其排泄。
强效螯合剂如依地酸钠钙、二巯基丙醇、D-青霉胺能从卟啉-金属复合物中去除金属,使卟啉游离得以排泄。
有人用5-腺苷蛋氨酸(每日12mg/kg)共3周,然后接服小剂量氯喹(0.1g每周2次)持续4~5个月,证明此法安全、有效。
4.急性间歇性卟啉病避免药物、感染、饮酒和饥饿等诱因。
急性期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可应用依地酸钠钙、二巯基丙醇、5-单磷酸腺苷和糖皮质激素等。
腹痛可用氯丙嗪和丙氯拉嗪。
5.混合型卟啉病忌用巴比妥类、磺胺类、甲乙哌啶酮、氨苯砜、眠尔通、灰黄霉素、氨基比林、雌激素、麦角制剂、3-甲基苯乙妥因、氯喹和甲基多巴等药物,戒酒,应尽可能避免日晒及外伤,外用遮光剂。
静脉血可改善症状。
依地酸钙钠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6.遗传性粪卟啉病参照混合型卟啉病。
7.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参照迟发性皮肤卟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