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检测答案
汉字文化期末测试题

汉字文化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关于汉字起源的几个古老的传说,都发生在新石器时代。
○B.八卦图像距离汉字形体很远,是发展不成笔画丰富、结构复杂的汉字的。
○C.结绳记事打出的绳结,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记号。
○D.仓颉造字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很有价值的传说。
2.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汉字的创造是从画图画开始的○B.古老的岩画图像还不是文字。
○C.仰韶文化几何形刻画符号没有记事功能○D.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图像形刻画符号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文字3.远古时期(夏代以前),哪种图像或符号在形体上有点儿像成熟汉字甲骨文? [单选题] *○A.岩画图像○B.仰韶文化几何形陶器刻画符号○C.大汶口文化图像形陶器刻画符号○D.陶器和青铜器上的图腾、族徽标志4.汉字起源于图画。
3000多年来汉字主要经历了的形体演变过程? [单选题] *○A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B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D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5. 是甲骨文形体最显著的特点? [单选题] *○A用刀刻写○B线条细瘦硬直○C字形不成熟○D象形程度高6. 是甲骨文笔画最显著的特点? [单选题] *○A用刀刻写○B线条细瘦硬直○C字形不成熟○D象形程度高7.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主要是一种占卜文字。
○C甲骨文是刻写在陶器上的文字。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8.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甲骨文是“原始图形文字阶段”的文字。
○B甲骨文是可以读出来的符号。
○C甲骨文已经是能够记录语言的文字了。
9.一般来说金文主要指商周时期铸刻在上的文字,又叫做文。
[单选题] *○A 青铜器钟鼎文○B 钟鼎青铜文○C 礼器和乐器钟鼎文10.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标准字体,这种字体叫。
[单选题] *○A 金文○B 小篆○C 大篆○D 隶书11.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金文字体的大小要比甲骨文匀称。
汉字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汉字文化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1.段玉裁、于省吾 2.王筠、朱骏声 3.罗振玉、郭沫若 4.孙海波、容庚 5.意音、语素-音节 6.象意、形声 7.象形、假借 8.古文字、今文字 9.殷商、战国 10.一 11.古字、今字 12.读音、意义 13.削弱、增强 14.表意性、表音性 15.常用字 16.词义,时间、空间 17.偏旁分析法、辞例归纳法 18.3500 19.7000 20.仓颉 21.小学二、单项选择题1.② 2.④ 3.④ 4.② 5.④ 6.③ 7.③ 8.① 9.③10.②11.② 12.③ 13.② 14.③ 15.② 16.③ 17.① 18.①三、多项选择题1.②③④ 2.①④ 3.①②③④ 4.③④ 5.③④ 6.②③ 7.①②③④8.①②③④ 9.②③④ 10.①②③④ 11.①②④ 12.③④ 13.①②④14.①②④ 15.①②③④ 16.②④ 17.②③ 18.①③④ 19.①③20.③④ 21.②③④ 22.②③④ 23.①③④ 24.①②③ 25.①③④四、简答题1、①形声字的声符,是给形声字标音的,即通过它独立成字时的语音与由它构成的形声字语音之间的音同或音近关系来标示形声字的读音。
②因为在造形声字时就存在有用不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情况,加上古今语音的演变和方言对文字读音的影响,即使在造形声字时是用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形声字,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地区,用当时的普通话或当地的方言读这个形声字,就未必跟它的声符读音相同了。
这就意味着,进入了汉字系统的形声字,声符的标音功能有的能保留,有的会减弱,有的甚至已失去。
③例如:“忠、桐”的声符都保留着标音功能,声符字与形声字今音相同;而“绿、悲、撞、域、偷、扔、配”的声符,有的不能准确标音,有的完全失去了标音功能,声符字与形声字今音不相同。
④有些形声字的声符还有表义示源功能。
这类形声字中,声符是由源字直接转化成的,自然具有表义示源功能。
《专题--汉字》专项练习答案版

《专题汉字》专项练习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砍杀、攻打2、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理由是【汉字风采】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我选句,“采”包含的情味是【汉字传承】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
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
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迭么说。
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
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
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汉字起源】本意:摘理由: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
【汉字风采】(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1点即可。
)【汉字传承】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意思对即可)3、近日,班级开展“重温笔顺,写好汉字”语文活动。
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以下任务(1)我和同学一起做调查。
汉语文字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

汉语文字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安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方面?参考答案:汉字的属性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构型原理第一章测试1.请选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八卦”的用途()参考答案:卜筮;族徽2.请找出《周礼》中有关史官系统的名称()参考答案:外史;大史 ;内史;御史;小史3.文字是圣人仓颉创造出来的。
()参考答案:错4.创造文字不是人类的共通能力,中国的汉字是受到西方古文字的影响而发展来的。
()参考答案:错5.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黄帝时期的特点。
()参考答案:宫室 ;种植;纺织;战争第二章测试1.由希腊文、拉丁文派生出的各种欧洲文字的共同特点是()。
参考答案:借用型;他源型 ;拼音式2.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变现为()。
参考答案:综合的;灵活的;意象式3.汉字和汉语之间有严格的整体的语音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错4.汉字可以只记录语言的意义信息,也可以记录语言的表达单位,包括语音单位和音义结合体。
()参考答案:对5.汉字的“用”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这是它区别于艺术绘画和专门标志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汉字的书写元素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书写单位的交接;书写单位的数量;书写单位的置向;书写单位的种类2.汉字的书写风格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整字的体式类型 ;书写单位的具体样态;书写单位的组构布局3.汉字的书写单位主要有()类型。
参考答案:线条 ;实块 ;笔画4.现代楷书中“鸡(鷄)”“汉(漢)”“难(難)”以及“赵(趙)”“区(區)”“风(風)”也是继承符号代替法而形成的简化字。
()参考答案:对5.“隶变”是指李斯等人“书同文”之后的“小篆”字体演变为汉代“隶书”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汉字属于(),它既因汉语而发生,必然是适合汉语的,所以只能是音节—语素文字。
参考答案:表意文字 ;自源文字2.几十个世纪以来,汉字的具体构形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从总体看,汉字并没发生性质的变化,它的基本构形特点一直是保持着的。
《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作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
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
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材料二:看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人或许会记得张一清,他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专注于语言教学与测试研究。
在这档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宾持续参与。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
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
”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
“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汉语与中国文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

汉语与中国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陕西理工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语言与文化是()的关系。
参考答案:共存共变2.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文字是()。
参考答案:汉语汉字3.汉字的演变经历的过程有()。
参考答案:金文;行书;隶书;甲骨文4.汉民族的主体语言经历的过程有()。
参考答案:雅言;官话;普通话5.汉语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性。
参考答案:历史时代第一章测试1.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种表意文字为()。
参考答案:圣书体文字;楔形文字;汉字2.表音文字采取的是概念—自然物象—字形的联系线路。
()参考答案:错3.神、祖、祝、祷、社等词汇,它们共同的部首“礻”意义为()。
参考答案:祭祀4.“示”在小篆中的三条直线指代的是()。
星;月;日5.汉语词源考释的方法有()。
参考答案:义训法;以形说义法;音训法第二章测试1.汉语表述中的对偶、排比等句式,是汉语()价值观的体现。
参考答案:重和谐2.汉语中,语音和谐的体现表现在()。
参考答案:押韵;双关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体现了汉语中重身份的价值观。
()对4.汉语中,味觉词汇的意义扩散引申,构造出许多用于表示其他生理、心理感受的词汇。
()参考答案:对5.中国菜的命名方式有()。
参考答案:以地点定名;以形状定名;写意手法;写实手法第三章测试1.“白”的甲骨文是指()。
参考答案:日光照射的形状2.在中国古代,颜色词的发展离不开()。
参考答案:陶瓷制造业;绘画艺术3.以食物喻色的颜色词语有()。
参考答案:米黄;奶白4.“黄色”在中国古代一直象征皇权,都是古代皇帝穿黄袍,并且禁止庶民穿着黄色的衣服。
()参考答案:错5.“青”和“绿”色彩词与低微的文化内涵意义相联系。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根据史书记载,人类最早的计数方式是()。
参考答案:结绳计事2.中国最早的数文字产生于()时期。
参考答案:甲骨文3.《老子》的“三生万物”中的“三”,具体指的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三套)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汉字文化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汉字文化知识竞赛题(附答案)首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附答案)一、综合判断简答题1.世界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2.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辨识声读,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书。
该书共收字(9353 )个。
3、汉字的“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字、形声)属于造字法;(假借和转注)则属于用字法。
4、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其中,(隶书)这种字体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5、在“好、妨、姑、婪、嫌、婆、姻、佞”中,含有对妇女歧视甚至侮辱的字是(妨、婪、嫌、佞)。
6.“省声”就是形声字的声旁为构形的美观而省掉某些部件。
如“豪”《说文》表述为“豕形,高省声”。
意为形声字“豪”是用“豕”作形旁,“高”作声旁,但“高”与“豕”上下叠合在一起字形太长显得不美观,竖行排列时甚至容易读成“高豕”两个字,为使其形成方块形状,于是声旁字"高''省掉下面的“口”嵌入"豕''就组成了“豪”。
在“家、觉、意、间''中,属于省声字的是(觉),《说文》表述为(见形、学省声)。
7.“亦声”就是会意兼形声字。
如“婚”字,《说文》表述为“从女从昏,昏亦声”,意为女子出嫁、男子娶女子,所以有个“女”旁; 古时嫁娶拜堂多在黄昏之时,所以又有个“昏”旁,会意而成“婚”,这是会意造字法。
但是“昏”又表示读音兼任声旁,因而“婚”字就具有会意兼形声的特点。
在“妈”、“坪”、“娇”、“嫌”中,属于“亦声字”的是(坪),《说文》的表述为:(从土从平, 平亦声)8.对增累式的形声字进行切分是有层次的。
如“蹦”,第一层次应将“蹦”切分为“足形,崩声”,第二层次再将“崩”切分为“山形, 朋声”。
有些字还可以进行三个层次的切分,如“照”,第一层次的切分是“心形昭声”,第二层次再将“昭”切分为(日形召声),第三层次再将“召”切分为(口形刀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文化与字理知识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小学
2.
黄
3. 东汉 许冲 篆文 异体字
4.
目
5. gōng
6.
眼睛 蚕虫
7.
人 戈
8. jie
卩
9. 山崖 hàn
10.
手爪
11.
蹄印或足迹
12. zǐ
13.
小 隹
14.
擤
15.
嗍
16.
护众
17. 帽子 mào
18.
瘢痕 斑痕
19.
分为数字
20.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三、单项选择题(20分)
序号
12345678910
答案A A B A D
B B B A B
四、看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 A 2. B 3. 降 陟 4.
祭 祝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1.
答:古人认为蚕能吐丝给人织锦,乃上天所赐,故视之为天虫、神虫,构字时就把“天
虫”组合成上下结构的“蚕”字。知此理就不会写成上下结构的“夭虫”。
2.
答: “募”为力形,莫声的形声字,意为广泛征召,征召自然要出力襄助,故“募”
字用“力”表义。“暮”为日暮,故从日;“墓”为坟墓,故从土;“幕”为幕帘,故从
巾。
3.
答: “乱砍乱伐”—— “乱砍”与“乱伐”表义一样,用语重复。
“乱砍滥伐”——“滥”为形声字,指水泛滥横流,引申为过度。“乱砍滥伐”指
不遵规章盗砍和过度地砍伐。 “乱砍滥伐”用词准确。
4.答:“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奕”下面是个“大”字,“大”就像
人展臂跨腿时的情形,人高兴时会手舞足蹈,故“神采奕奕”的“奕”下部应从“大”。
而“弈”也是形声字,形旁“廾”是双手的象形,与手持棋子下棋有关,常用词如“对
弈、博弈”等。故“神采奕奕”不能写成“神采弈弈”。
“歉”是会意兼形声字,从欠(人叹气)从兼(手爪持双禾),兼亦声。构形为人手上
拿着禾穗在叹气,以此表示年成不好。可向学生出示“兼”的古文字“ ”,只要知道
“兼”与禾谷有关,禾谷又与年成有关,这样就不会把“粮食歉收”写成“粮食欠收”
了。
六、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答:甲教师顾形失义,未注意识字教学音形义结合的要求。乙教师注意形义结合,在
科学识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汉字形义。
2.
答: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只是简单地记住汉字的构形,应在此基
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字义,才能牢固地识记汉字形义。如“情”字去掉“忄”换上“争”就
是“静”。为什么换上“争”就是“静”呢?因为“静”与争闹有关,不“争”了自然就
“静”下来了;“静”字去掉“争”换上“米”就是“精”,为什么换上“米”就是
“精”呢?因为精细、精美和古代舂米有关,舂得细致,米就“精细、精白、精美”,胡乱
舂捣几下,米就“粗糙”,所以“精”字用“米”作形旁。只有这样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学生才能形象牢固地识记汉字形义。
3.
答:
“起誓”的“誓”是用语言告诫和约束的意思,故从“言”。“折”声兼义,表示发誓
2
时折断箭杆筷子之类的物件,以示所说的话就像箭杆筷子断折不能复回一样,保证说到
做到。从调达的“起誓”可见他先前是信誓旦旦的。可是最后他出卖了九色鹿,“背信弃
义”,此时,可抓住“信”字进行字理析解:“信”是个从人从言的会意字,意为人之
言须诚信,须信守。而调达利禄熏心,却“背信”——也就是违背了自己先前“起誓”的
誓言,不守诚信,抛弃正义,真是个利禄熏心的小人!
为强化对词语的理解可采用如下的引读法:
师:调达郑重起誓——
生: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师:可是,调达看了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的皇榜后,心想发财的机会来
啦,他就——
生:进宫告密。
师: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而后——
生: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师:调达之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现在却告密带路捕捉九色鹿,这种
为了个人利益违背誓言,出卖他人的行为就叫——
生:背信弃义。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