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教学设计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塑料制品的定义:塑料制品是用塑料制成的各种生活用品。
2. 塑料制品的特点:轻便、耐用、色彩丰富。
3. 塑料制品的用途:日常生活用品、玩具、包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和用途。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分辨日常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并了解其用途。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各种塑料制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操作法:让幼儿亲手操作塑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杯、塑料碗、塑料玩具等)。
2. 学具:幼儿操作手册、画笔、彩纸等。
3. 环境:干净、宽敞的活动场地。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塑料制品的定义,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塑料制品。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塑料制品,并介绍其用途。
二、教学基本内容(10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观察其特点(轻便、耐用、色彩丰富)。
2. 教师讲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其重要性。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操作活动(5分钟)1. 教师发放操作手册和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塑料制品手工艺品。
2. 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塑料制品手工艺品。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塑料制品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幼儿参与游戏,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教师总结游戏结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2. 幼儿表达对塑料制品的认识,以及对环保的看法。
幼儿园科学玻璃与塑料教案

幼儿园科学玻璃与塑料教案教案:幼儿园科学玻璃与塑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中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2.认识玻璃和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玻璃和塑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准备1.图示资料:玻璃杯、玻璃瓶、塑料杯、塑料瓶。
2.教具:玻璃物品、塑料物品。
3.剪刀、胶水。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幼儿们一起想一想,家里或幼儿园中有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制成的,哪些是用塑料制成的。
(2)向幼儿展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让幼儿们观察并讲解,让幼儿们了解两者的不同之处。
2.学习(1)分小组,分别给小组提供一些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让幼儿们看一看,感受一下两者的外形和质感,让幼儿们自己总结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汇报给全班。
(2)随后,引导幼儿们通过触摸、听声、比较等方式,感受并辨认出玻璃和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玻璃杯、塑料杯、玻璃瓶、塑料瓶、玻璃窗、塑料雨衣等等。
3.操作让幼儿们动手操作。
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玻璃和塑料的不同之处。
这里以制作玻璃杯和塑料杯为例:(1)制作玻璃杯:教具为玻璃杯模型、彩色纸和胶水。
①将彩色纸剪成合适的大小,用剪刀将玻璃杯模型上的孔剪去。
②将剪好的彩色纸贴在玻璃杯模型的内部。
③将贴好的纸杯用胶水固定在玻璃杯模型上,待干燥后即可制作完成。
(2)制作塑料杯:教具为塑料杯模型、彩色纸和胶水。
①将彩色纸剪成合适的大小。
②将剪好的彩色纸贴在塑料杯模型的内部。
③将贴好的纸杯用胶水固定在塑料杯模型上,待干燥后即可制作完成。
4.总结通过对玻璃和塑料的认识和制作,让幼儿们认识到玻璃和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不同之处。
同时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评价标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总结出玻璃和塑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感受并辨认出玻璃和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动手制作玻璃杯和塑料杯。
六、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们继续了解玻璃和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究玻璃和塑料在各自领域的优缺点,让幼儿们加深对玻璃和塑料的认识。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第一章:认识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培养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塑料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塑料制品的外观和用途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塑料制品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让幼儿触摸和观察引导幼儿描述塑料制品的特点和用途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特点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塑料制品的用途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多种用途培养幼儿对塑料制品功能的理解激发幼儿对塑料制品的探究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多种用途,如饮料瓶、食品包装、玩具等探讨塑料制品对生活的便利性和可能的环境影响引导幼儿思考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和回收问题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让幼儿猜测其用途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塑料制品的便利性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回收问题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用途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第三章:制作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幼儿对塑料制品制作过程的探究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如塑料瓶的制作提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提供制作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和乐趣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创作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制作过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第四章:塑料制品的环保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幼儿思考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如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探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如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让幼儿关注和思考引导幼儿讨论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措施和方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办法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环保问题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意识和行动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 教学内容回顾塑料制品的认识、用途、制作过程和环保问题激发幼儿对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 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要求4. 教学评价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第六章:探索塑料的性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的性质,如可塑性、耐腐蚀性等培养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塑料性质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的性质和特点,如可塑性、耐腐蚀性、透明度等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塑料的溶解、燃烧等,观察塑料的性质引导幼儿描述实验结果,探讨塑料的性质和应用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进行简单的实验,如将塑料放入热水中的溶解实验,或用火烧塑料的燃烧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实验结果,探讨塑料的性质和应用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实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能力评估幼儿对塑料性质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如塑料瓶的回收和制作成新的产品探讨塑料回收的意义和环保效果,如减少塑料垃圾的污染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参与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和关注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回收的意义和环保效果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参与塑料回收的方法和意义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对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的培养情况第八章:创意塑料制品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引导幼儿发现塑料制品的美学价值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塑料制品的例子,如塑料艺术作品、塑料手工艺品等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创作自己的创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3. 教学活动展示创意塑料制品的例子,让幼儿欣赏和启发创意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创作自己的创意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和成果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第九章: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1. 教学目标了解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2. 教学内容介绍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如避免高温、避免尖锐物品等探讨塑料制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塑料吸管的使用等引导幼儿思考和提出自己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3. 教学活动展示塑料制品的安全使用原则,让幼儿了解和关注引导幼儿讨论塑料制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办法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塑料制品安全使用的理解程度评估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 教学内容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3. 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幼儿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要求4. 教学评价评估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认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认识塑料制品补充说明:通过实际物品展示和触摸,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外观和质地,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塑料制品的特点和用途。
中班科学课件塑料制品教案

中班科学优质课件塑料制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塑料制品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塑料制品的特点及分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知道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塑料制品的分类方法,并能正确区分各种塑料制品。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方法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塑料制品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塑料袋、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塑料制品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应用。
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几种常见的塑料制品,讲解它们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分各种塑料制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自己带来的塑料制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环保意识培养(5分钟)讲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的认识2. 内容:定义:由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充料、增塑剂、稳定剂等制成的制品。
特点:轻便、耐用、成本低、易加工。
分类:按用途分为日用品、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应用:广泛用于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收集家里的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学生收集的塑料制品,正确分类并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塑料制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塑料制品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塑料制品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塑料制品的能力,认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塑料制品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制品样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碗等)、教学PPT。
2. 学具:塑料玩具、塑料生活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塑料制品样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塑料制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塑料制品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概念。
(2)讲解塑料制品的分类、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介绍塑料制品的用途,让学生认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及其用途。
(2)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针对塑料制品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1)定义:塑料制品是由合成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成型得到的产品。
(2)分类: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碗等。
(3)特点:轻便、耐用、易塑形、成本低等。
(4)用途:生活用品、玩具、建筑材料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填写塑料制品的分类和特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20240326.(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塑料制品》2024032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塑料制品》。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并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概念,知道塑料制品是由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
2. 使幼儿掌握一些常见的塑料制品,并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杯、碗、玩具、书包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塑料制品,让他们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塑料制品。
讲解塑料制品是由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并引导幼儿关注塑料制品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塑料制品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创作环节(15分钟)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塑料制品的手工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强调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塑料制品的定义塑料制品的分类塑料制品的特点塑料制品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在生活中找出三种塑料制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示例:塑料杯:透明、轻便、易携带,用途:喝水、装饮料等。
塑料玩具:颜色鲜艳、耐摔、不易损坏,用途:娱乐、益智等。
塑料书包:耐磨、轻便、容量大,用途:装书、文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塑料制品的概念、分类、特点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塑料制品》教案精选

中班科学活动《塑料制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塑料制品》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与用途,以及如何分类和回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塑料制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 培养幼儿对塑料制品的分类和回收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和回收。
重点:认识塑料制品的特性与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杯、塑料玩具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2. 讲解塑料制品的特性与用途(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特性(轻便、耐用、易塑形等)和用途。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提问:“这个塑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及其用途。
5. 塑料制品分类与回收(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将塑料制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并讲解回收的重要性。
6. 动手操作(5分钟)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塑料制品的分类标识。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塑料制品的特性:轻便、耐用、易塑形等塑料制品的用途:瓶瓶罐罐、玩具、日用品等塑料制品分类与回收:可回收、不可回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塑料制品,记录下来并分类。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塑料制品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参与塑料制品的回收活动,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塑料制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塑料制品》。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了解塑料制品的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意识到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塑料制品的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玩具、瓶子等)、多媒体课件、分类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a.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及其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讲解其制作材料、用途等。
b. 引导幼儿分析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a. 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分类卡片,将塑料制品进行分类。
5. 动手操作(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引导幼儿创作一幅以“环保塑料制品”为主题的画作。
b.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b.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塑料制品2. 内容:a. 塑料制品的基本特点b. 塑料制品的分类c.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 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塑料制品,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 答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教学设计
Middle class science: teaching design of glass and plastic products
中班科学: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特征和用途,并能进行区分。
2、能在生活中寻找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活动重点:能在生活中寻找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活动难点:能发现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准备:
图片、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实物如杯子、碗、塑料瓶子、塑料玩具等等。
活动过程:
一、找出玻璃制品。
*请幼儿到摆放各种制品的桌子旁,教师提醒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发现,挑选出玻璃制品。
*教师:哪些物品是玻璃制成的?你怎么知道它是用玻璃制成的?
*指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观察、探索的方法,如看一看:玻璃是透明的;摸一摸:玻璃是光滑的、凉的;掂一掂:玻璃沉;敲一敲:声音脆。
二、辨认塑料制品。
*小朋友在桌子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塑料制成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塑料制成的?提醒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辨别塑料制品。
三、讨论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的优点和缺点。
*小朋友们分别把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分别挑了出来,谁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如玻璃制品掉在地上易碎,塑料制品不易碎,但遇热会变形,而且要防止白色污染。
四、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是玻璃制成的,哪些是塑料制成的。
*请幼儿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五、引导幼儿在室内寻找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六、活动延伸。
*继续寻找生活中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