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合集下载

碳硅硼——精选推荐

碳硅硼——精选推荐

第十七章碳,硅,硼基本要求:1、掌握碳的单质,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单质硅,氧化物与硅酸的性质和结构。

3、掌握硼的单质,氢化物,含氧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缺电子原子的结构特点。

我们对卤素元素作了较系统的讨论,对ⅥA,ⅤA族阐述的重点只是本周期的一些常见元素——氧,硫,氮,磷。

本章包括ⅥA碳,硅,锗,锡,铅组成及ⅢA硼,铅,镓,铟,铊组成。

对这两族,在本章只重点学习碳,硅,硼这三个非金属元素,对其它金属放在以后学习。

碳是第二周期元素,我们仍应注意它在族中的特殊表现,硼的价电子数(3个)少于价电子层轨道数(4个),它是具有这种特征的唯一非金属元素,常称为缺电子原子,由此带来一系列性质表现。

学习时应注意。

我们一再指出,学习元素知识应注意运用对比方法,寻找知识间的异同点。

本章里,碳和硅虽然是同族元素,我们不妨找它们间的相同点。

相反,硼和硅虽非同族元素,我们力求寻找它们间的相似处,便于学习,掌握。

§17-1 概述对ⅥA—ⅤA一些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总结如下:1-1、形成原子晶体从ⅥA—ⅤA族,非金属但是多为双原子或多原子的有限分子,组成分子晶体,而C,Si,B都能形成原子间共价结合的庞大分子,组成原子晶体。

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之一,具有典型的原子晶体结构,其中每个C原子以共价键(sp3)和其他4个C原子键合,构成坚固的,连续的网状骨架结构。

碳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石墨,它的性质和金刚石有很大差别,石墨很软,能导电;而金刚石很硬,不导电截然相反。

石墨的这些性质完全由它的晶体结构所决定,石墨晶体中,C原子的4个价电子轨道仅3个参与了杂化,形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相邻3个C原子的相应轨道构成σ单键,排列在一个平面,再引伸开去便成六角平面的网状结构,整个晶体中这种互相平行的许多平面,构成了层状结构。

另外,C原子还剩有一个未杂化的P电子,这些P轨道垂直分布于平面上下,并可以象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那样,自由表示,而层间地在层间宽广范围内流动,构成极多个C原子间相互重叠的离域ヰ键,用ヰxx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参考答案

第⼗三章p区元素(⼀)参考答案第⼗七章碳、硅、硼⼀、是⾮题:1 、钻⽯所以那么坚硬是因为碳原⼦间都是共价键结合起来的,但它的稳定性在热⼒学上⽯墨要差⼀些。

2、在B2H6分⼦中有两类硼氢键,⼀类是通常的硼氢σ键,另⼀类是三中⼼键, 硼与硼之间是不直接成键的。

3、⾮⾦属单质不⽣成⾦属键的结构,所以熔点⽐较低,硬度⽐较⼩,都是绝缘体。

4、⾮⾦属单质与碱作⽤都是歧化反应。

⼆、选择题:1、硼的独特性质表现在:A 、能⽣成正氧化态化合物如BN,其它⾮⾦属则不能B 、能⽣成负氧化态化合物,其它⾮⾦属则不能C、能⽣成⼤分⼦D、在简单的⼆元化合物中总是缺电⼦的2 、⼆氧化硅:A 、与NaOH共熔反应⽣成硅酸钠B、是不溶于⽔的碱性氧化物C 、单质是分⼦晶体,与CO2晶体相似D 、属AB2型的化合物,晶体结构属CaF2型3 、下列四种⾮⾦属元素中,哪⼀种不⽣成象POCl3之类的氯氧分⼦化合物?A 、B B 、C C 、ND 、S4、C、Si、B都有⾃相结合成键的能⼒,但C的⾃链能⼒最强,原因是:A 、C原⼦外层4个电⼦易得或易失形成C4-或C4+B、C形成的最⼤共价数为2C、C单质的化学活性较Si,B活泼D、C原⼦半径⼩,⾃链成键不受孤对电⼦键弱化效应的影响5 、CO与⾦属形成配合物的能⼒⽐N2强的原因是:A、C原⼦电负性⼩易给出孤对电⼦ B 、C原⼦外层有空d轨道易形成反馈键C、CO的活化能⽐N2低D 、在CO中由于C-←O+配键的形成,使C原⼦负电荷偏多,加强了CO 与⾦属的配位能⼒6 、下列⽆机酸中能溶解酸性氧化物SiO2的是:A、HCl B 、H2SO4(浓) C、HF D、HNO3(浓)7 、下列元素性质最相似的是:A、B和Al B 、B和SiB、B和Mg D 、B和C8、关于BF3的下列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BF3⽔解得到HF(aq)和H3BO3B、BF3接受电⼦对的倾向⽐BCl3强C、BF3是离⼦化合物,分⼦是极性的D、在室温下B与F2反应得到BF3三、填空题:1、等电⼦原理是指( )。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强度:为一般共价键强度的一半 硼烷的性质比烷烃活泼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17.4 硼
硼烷的化学性质
水解性 配合性 B2H6(g)+6H2O(l)= 2H3BO3(s)+6H2(g) B2H6+2LiH = 2LiBH4 万能还原剂
17.4.3 硼的卤化物
BF3+3H2O = H3BO3+3HF BF3+HF = H[BF4]
在 C60 中碳原子
为 sp2 杂化,未参加
杂化的一个 p 轨道在
C60 球壳外围和内腔 形成大π键。
12个五边形 20个六边形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17.2 碳
17.2.2 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 CO N2和CO为等电子体
性质一:还原性
CO+PdCl2+H2O = Pd+CO2+2HCl
硼砂珠实验
此反应可用于定性分析中,用来
鉴定金属离子。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H
§17.4 硼
2 硼酸
性质一:溶解性
H3BO3是白色片状晶
O
H
O B H
O
硼酸 H3BO3 结构单元
体,微溶于水。
性质二:弱酸性
H3BO3+H2O
B(OH)4+H+
Ka=7.3×10-10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17.4 硼
第十七章
此反应可用于鉴定微量的一氧化碳
2. CO2 3. 碳酸及碳酸盐
第十七章
碳 硅 硼
§17.2 碳
性质一:溶解性
(1)铵和碱金属(除锂)的碳酸盐易溶
于水,其它金属碳酸盐难溶于水。 (2)对于难溶的碳酸盐,其相应的碳酸
氢盐有较大的溶解度。

衢州学院关于考研培训辅导项目的预中标结果公示 .doc

衢州学院关于考研培训辅导项目的预中标结果公示 .doc

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化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无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1《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0《有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1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1《分析化学选论》教学大纲2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31《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33《物理化学选论》教学大纲39《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49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51《结构化学》教学大纲 53《化工基础》教学大纲 59《化学教学论》教学大纲63《高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69《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71《配位化学》教学大纲 75《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80《无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除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为本专业其它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水溶液化学原理、电化学基础、配合物、元素化学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及近代物质结构等化学原理,并应用化学原理理解化学基础知识,解决有关的化学元素的结构、性质等问题,具有对化学规律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思维方法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开课对象化学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80 其中面授:45学时自学:135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教学内容:1.1道尔顿原子论1.2相对原子质量1.3原子的起源和演化1.4原子结构的波尔行星模型1.5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1.6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7元素周期系1.8元素周期性教学任务: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初步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掌握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电离能、电负性等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17章-2常见无机化合物

第17章-2常见无机化合物

漂白粉
Ca(ClO)2 4HCl CaCl 2 2Cl2 2H2O 有效氯
Ca(ClO)2 H2O CO2 CaCO 3 2HClO
基础化学
失效
重要卤酸盐:KClO3
2KClO3 MnO2 2KCl 3O2 4KClO3 加热,400oC3KClO4 KCl
KClO4 在定性分析中鉴定K+
KClO4稳定性好,用作炸药比KClO3更稳定。
KClO4 610CKCl 2O2
Mg(ClO4)2 , Ca(ClO4)2可用作干燥剂 NH4ClO4:现代火箭推进剂。
基础化学
17.2.2 氧化物
定义: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 氧,通式为RxOy。
氧化物的酸碱性质 氧化物的酸碱性在周期系中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短周期元素自左到右先是生成碱性氧化物,随后是两性
氧化物,最后是酸性氧化物。 在长周期中,从左到右是按碱性—两性—酸性—碱性—
两性—酸性的规律变化。
基础化学
[1] 同一周期元素中,随原子序数增加,氧化物酸性增强。如第三周 期元素氧化物:
强氧化性: (与各种易燃物混合后,撞击爆炸着火)
火柴头 中的
氧化剂 (KClO3)
KClO3与C12H22O11的混合物的火焰 基础化学
高卤酸及其盐
高卤酸: HClO4 酸性: 最强
HBrO4 强
H5IO6 ( Ka1

4 .4×10
4
)

酸性↓
都是强氧化剂,均已获得纯物质,稳定性好。
(1) HClO4 ◆ 制备:
软玉是一种具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化 学成分为Ca2(Mg,Fe2+)5(Si4O11)2(OH)2。它是造岩 矿物角闪石族中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其 它微量矿物成分的显微纤维状或致密块状矿物集合 体。晶体呈纤维状或针柱状。

硼碳硅氮磷实验报告

硼碳硅氮磷实验报告

硼碳硅氮磷实验报告硼碳硅氮磷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化学领域中,元素的组合和反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硼碳硅氮磷是五种主要的元素,它们在实验室中的组合和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研究硼碳硅氮磷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硼、碳、硅、氮和磷作为实验材料。

这些元素的纯度均达到实验要求。

2. 实验装置搭建我们搭建了一个封闭的实验装置,确保实验过程中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实验步骤a. 将硼、碳、硅、氮和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b. 将混合物加入实验装置中。

c. 使用适当的条件,如温度和压力,进行反应。

d. 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硼碳化合物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硼和碳反应后形成了硼碳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

2. 硅氮化合物硅和氮的反应产生了硅氮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高熔点和优异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备高温材料和电子元件。

3. 磷化合物磷和其他元素的反应产生了磷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实验讨论1. 元素反应机理硼、碳、硅、氮和磷的反应机理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反应产物,这可能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比例有关。

2. 应用前景硼碳硅氮磷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硼碳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超硬材料和涂层,硅氮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高温陶瓷材料,磷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农药和药物。

3. 实验改进尽管本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比例下的反应产物,以及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研究了硼碳硅氮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我们观察到了硼碳化合物、硅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的形成,并讨论了它们的应用前景。

这项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硼碳硅氮磷化合物提供了基础。

六、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15). Boron-Carbon-Silicon-Nitrogen-Phosphorus Compound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5(4), 567-578.2. Zhang, L. et al. (2018).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Boron-Carbon-Silicon-Nitrogen-Phosphorus Compounds. Chemical Reviews, 42(3), 345-356.七、致谢感谢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完成这项实验。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第17章 碳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下册)-第17章 碳

Si 以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以 d-pπ 配键。
杂化轨道形成配位数为 6 的 σ 键,或形成
B 常以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或形成多中心键。
Si 和 B 是亲氧元素,硅和硼与氧结合的 Si—O 和 B—O 键的键能很大,在自然界中都
是以含氧化合物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单质。
二、碳 1.碳的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金刚石晶体硬度最大,熔点极高,不导电。 (2)石墨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有离域大 π 键,有层向的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层与层之间以范
于水。对难溶的碳酸盐,其相应的酸式盐通常比正盐的溶解度大,对于易溶的碳酸盐,其
相应的酸式盐溶解度却比较小。
b.水解性:碱金属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水解度不大,溶液分别呈强碱性和弱碱性。
金属离子不水解,(如
等),将得到碳酸盐,如果金属离子的水解性极
强,(如
等),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又很小,将得到氢氧化物:
4 / 35
这些反应可用来检测微量 CO 的存在。 b.络合性 合成氨工业中用铜洗液吸收 CO:
c.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d.与碱的作用
(2)二氧化碳 ①CO2 的来源
(把 CO 看作是甲酸 HCOOH 的酸酐)
② 的结构,如图 17-2 所示。
图 17-2
的结构示意图
③ 的化学性质
3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在溶液中与一般氧化剂反应:
这两个反应可用于检验 ②稳定性比甲烷差。
③ 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发生水解。
7 / 35
圣才电子书

不发生此反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3.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

硼的基本性质

硼的基本性质

碳硅硼14-1 通性一、碳、硅、硼的基本性质碳、硅、硼的基本性质性质碳硅硼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价电子构型常见氧化态共价半径/pm离子半径/pm M 4+M 3+第一电离能/(kJ/mol) 第一电子亲合能/(kJ/mol) 电负性(Pauling 标度)C612.012s22p 2+2 ,+477151086.5121.92.5Si1428.093s23p20 ,+411741786.6133.61.8B510.812s22p 10 ,+320800.726.732.0二、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碳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非金属性最强的卤素元素和金属性最强的碱金属之间。

它的价电子层结构为2s 2 2p2,在化学反应中它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难以形成离子键,而是形成特有的共价键,它的最高共价数显然为 4 。

碳原子以sp 3 杂化,可以生成 4 个δ键,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例如金刚石、甲烷CH4等;碳原子以sp 2 杂化,生成 3 个δ键, 1 个π键,平面三角形构型。

例如石墨、C2H4等;碳原子以sp 杂化,生成 2 个δ键、2 个π键,直线形构型。

例如CO 2、HCN 、C2H2等;碳原子以sp 杂化,生成 1 个δ键, 1 个π键,1 个配位π键和 1 对孤对电子对,直线型构型。

例如CO 。

碳原子不仅仅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叁键,碳原子之间还可以形成长长的直链、环形链、支链等等。

纵横交错,变幻无穷,再配合上氢、氧、硫、磷、和金属原子,就构成了种类繁多的碳化合物。

硅通常以sp3杂化,生成4 个δ键,但由于其原子半径较大,不易形成π键,但可用3d 价轨道,以sp3d2 杂化形成配位数为 6 的δ键,如SiF62- 。

或与PO43-类似形成d-p π键,如SiO42-。

B 原子的价电子结构是2s22p1 ,它能提供成键的电子是2s 1 2p x1 2p y1,还有一个P 轨道是空的。

B 原子的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在成键时,价电子未被充满,所以 B 原子是缺电子原子,容易形成多中心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III A、IVA族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
p区元素中,自ⅥA到ⅤA族, 很多元素呈多种变价。
对III A、IVA族元素,变价特征
已不甚明显。 IVA :ns2np2 III A:ns2np1
+4,+2
+3为主,也有+1
5、 IIIA 、IVA族元素氧化物水合物的酸 碱性
每族自上而下表现出由酸性到碱性递
2、C,Si,B有很强的成键能力
p区的非金属原子间容易发生成 键作用,而C,Si,B表现更为明显,其
中C是指相同原子间的成链;对Si和 B,还包括形成相异原子间的Si-O-Si
链状化合物,它们常构成分子量很大
的无机高分子材料。
3、IIIA 、IV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居中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不很显 著,有些显两性,在化合物中以共价性 为特征。而对C,Si,B更为明显,在C, Si, B与电负性较它们高的元素所形成的二 元化合物中,它们都是共价化合物,具 有很低的熔、沸点。在与电负性较它们 低的元素结合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碳 化物,硅化物,硼化物,其组成和键型 较复杂。
B元素利用sp3杂化轨道,与氢形成 三中心两电子键。(氢桥)
H H B H H B H H
记作:
要点:B的杂化方 式,三中心二电子键、 氢桥。
B2H6中两种键(重点): 1)B-H硼氢键 ;2)氢桥键
在高硼烷中,除了有这两种键以外,还可能有:
3) B B
4)硼桥键 开口三中心键(硼桥键)
5)闭合三中心 硼键
3 2 O 2 2 CO 2 ( s ) 3 H 2 O ( l )
C2H 6 (g )
H

1561 KJ / mol
b)硼烷容易水解:
B 2 H 6 6 H 2 O 2 H 3 BO 3 6 H 2
B: 2 s 2 p 2 s 2 p ,采取sp2杂 化与三个氧原子键合,具有平面三角形 的结构,形成一个BO3单元。在硼酸晶 体内,又许多可分的BO3单位通过OH…O氢键相互连成层状结构,层与层之 间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相联系,这种结构 和石墨相似,故硼酸也可作润滑剂。
2、在自然界中,硼和硅均为无游离态存 在,它们都有对氧(以及电负性高的元 素如氟)的极强亲和力。 B-O与Si-O均有很高键能,所以B和 Si都易形成B-O-B-O和Si-O-Si-O结构的 聚合含氧化合物。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 硅酸盐和硼酸盐都有这类结构。活性的 B象Si一样,易溶于碱,生成含B-O键的 2 偏硼酸盐。 B 2 NaOH 2 H 2 O 2 NaBO 2 3 H 2 Si和B的卤化物都易水解,生成含BO,Si-O键的含氧酸或氧化物。
(2)可强烈水解:
BCl 3 3 H 2 O H 3 BO 3 3 HCl
由于Cl比F原子大得多,难以配 位于体积很小的B原子周围,故不能 生成[BCl4]-。
(3)硼酸的电离:
硼酸H3BO3是一种鳞片状晶体,其 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结构为:
Ka=5.8-10,一元弱酸?
硼酸分子电离并非给出质子, 而是接受电子对,电离后生 成的偏硼酸根B(OH)4-(习 惯上写成H2BO3-或BO2-)离 子其价层轨道已满,无法再 接受电子对,故硼酸只能是 一元酸。
§17-4 硼和硅的相似性
根据对角线相似规则,ⅢA的B和ⅣA α-菱形 的Si具有这种典型的相似特征。 硼(B12) 1、硼和硅都形成高熔点的原子晶体
B 2300 C

Si 1410 C

例如:晶状硼能耐浓酸浓碱的作用 ,晶状硅也几乎不溶所有的酸,但无定 形硼和硅化学活性高得多,能与电负性 较它们低的不少元素化合,生成硼化物 、硅化物。
传统的价键理论无法解释乙硼烷的 分子结构,利普斯科姆(Lipscomb,
W· )提出多中心键的理论以后才解决。 N·
人们不仅对B2H6的分子结构有了认识,
而且补充了价键理论的不足,使硼化学
研究成为近三十年内取得进展最大的领 域之一。利普斯科姆因为这一成就荣获
了197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硼烷的结构
碳与硅比较: (1)从C和Si在自然界存在形式 看: 碳能以单质状态存在,金刚石或 石墨晶体中C原子连成链状。硅在自 然界中并无游离状态,而主要以硅酸 盐形式存在,这和 C-C 键能> Si-Si键能以及 Si-O键能» Si-Si键能有关。
(2)从单质Si和C的化学性质活泼看: Si较为活泼,Si在空气中比C更容易 燃烧且放热更多。 C O 2 CO 2 H 394 KJ / mol
B4H10分子结构
3-2、硼在ⅢA族中的特殊性
(1)不存在B3+离子,硼化合价均呈
共价性:
p元素中,随着自右到左的过渡,
ⅣA和ⅢA元素成键时呈现以共价为特征,
在这点上硼表现更突出。
硼的+3价态化合物都呈共价性,所
有三卤化硼都只有很低的熔点和沸点。
(2)B-O键很强,易生成硼氧化合物: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都很 小,除N-O、O-O、F-O键能受到孤对电 子键弱化效应的影响而大大削弱外,CO尤其是B-O键有极大键能,比Si-O键还 强。因此,C、N容易与氧原子间形成重 键,并构成易挥发的共价型有限分子, 但硼与氧原子间并不形成重键,而是象 Si-O那样,易构成B-O单键的稳定化合 物,或呈-B-O-B-O的环状,链状,片状 的聚合大分子。
本族中碳以外的其它元素,同原子 间成键倾向急剧减弱,但Si容易和氧生 成简单或链状化合物(单键键能大) 。
O-O 142 S-S 268 S=S 352
N-N 193 P-P 197 P=P 489
C-C 347 Si-Si 226 C=C 620
C-H 414 Si-H 318 O=O 499
C-O 360 Si-O 464
Si O 2 SiO 2 H

911 KJ / mol
另外,Si易溶于碱,生成具有Si-O 键的硅酸盐,并释放出氢。
Si 2 NaOH H 2 O Na 2 SiO 3 2 H 2
由键能低的Si-Si转变为键能高的Si-O键。 但C-C键和C-O键能相仿 ,不发生此变化 。
a)由于B-O的高键能,硼化物容易转 变成硼氧化合物,例如:硼烷中的多数 在空气中能自燃,和氧燃烧生成硼的氧 化物。这时,由键能小的B-H键转变为 键能大的B-O键,并释放大量热。 B 2 H 6 ( g ) 3O 2 B 2 O 3 ( s ) 3 H 2 O ( l )

H

2486 KJ / mol
3、硼和硅都能形成不稳定的分子型氢化 物——硼烷和硅烷 从氮化镁可以制取氮的氢化物—— 氨,同样,也可以从硼化镁或硅化镁制 取硼或硅的氢化物: Mg 3 N 2 6 H 2 O 3 Mg ( OH ) 2 2 NH 3
2 1 激发 1 2
硼酸 H3BO3的结构: H B:sp2杂化 O O
H H B O H O H H O H O B O H O H H
H
H
O H H
O
O B H O H O B O
O B
B
O H O
O
O
O
H B
O
H
H
H
H 3B O 3 片 层 结 构
含单个BO33-阴离子的简单硼酸盐为 数极少,绝大多数是多硼酸盐。硼砂是
在这个假想式中,硼将呈四价,这 是不可能的。
B2H6分子中有两类键:
(1)一类是处于两侧:四个正常σ共价 键,B-H键,这些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上,共用去12个价电子中的8个。 (2)另一类键两个中间的H原子各自与 两侧B原子组成B-H-B键,两个B-H-B键 分别处于平面上下,这种键一共含有2个 电子,但却连接了3个原子,称三中心一 二电子键,也称为氢桥键,氢原子具有 桥状结构,把两个B连接起来了。
第17章 碳 硅 硼
要求:本章只重点学习碳,硅,硼对其它 金属放在以后学习。 碳是第二周期元素,应注意它在族中 的特殊表现。 硼的价电子数(3个)少于价电子层 轨道数(4个),它是具有这种特征的唯 一非金属元素,常称为缺电子原子,由 此带来一系列性质表现。学习时应特别 注意。
组成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 环。每个碳原子与周围3个碳 原子形成3个σ键,参与组成 两2个六元环,1个五元环。 剩余的轨道和电子共同组成离 域的π键,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每个碳原子和周围3个碳原子形 成2个单键和1个双键。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的计算, 3个σ键介于平面三角形sp2和四面体sp3杂化轨道之 间,为sp2.28,即每个σ轨道近似得含有s成分30%、 p轨道70%(s0.3p0.7),而垂直于球面的π轨道含 有s成分10%。p成分90%(s0.1p0.9)
键时,可得ns2npx2npy2npz0的结构,比8
电子构型尚缺一对电子,即留有一个空 轨道,本族元素的+3价态化合物称为 “缺电子化合物”,它们有很强的接受 电子对的能力,成为路易斯酸(酸碱电
子论)。
(1)缺电子化合物同路易斯碱易形成配 位化合物: F H H F
H N H + B F F H N H B 物, 总称为硼氢化物或硼烷,其中最简单的 一种称为乙硼烷。B2H6
6 LiH 8 BF 3 6 LiBF 4 B 2 H 6 ( g )
硼烷中主要有两类不同组成: Bn H n6 B n H n 4 — —较稳定
各种硼烷都是缺电子化合物,它们 的分子结构较复杂。若将硼烷和碳烷相 比,就可看出它们间的差别。碳呈四价, 硼呈三价,然而从未发现相应于甲烷 CH4的“甲硼烷”,乙硼烷分子也不可 能具有如乙烷那样的结构:
一种重要的含硼化合物,它是四硼酸的
钠盐Na2B4O5(OH)4· 2O(写成 8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