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西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β-环糊精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β-环糊精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β-环糊精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环糊精所具有的结构赋予环糊精独特的超分子效应,使得它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有前景的应用。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具有适宜的空腔尺寸大小,使得它成为研究的最多的环糊精种类。

本文综合整理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β-环糊精衍生物,对环糊精的衍生物以及形成的包合物结构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对β环糊精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β-环糊精;化学改性;衍生物;主客体包合作用中图分类号 o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2-0200-02环糊精是由芽孢杆菌属所产生的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生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其最显著的分子特征是具有一个外环亲水、内环疏水并有一定尺寸的立体手型空腔结构,可以包合各种小分子。

由villiers在1891年在软化芽孢杆菌作用后的淀粉中首次发现,并在1903年由schardinger首先分离出两种结晶体,分别命名为α-环糊精(α-cyclodextrin)和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

随后经过后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逐渐确定了环糊精的结构为环状葡萄糖单元。

环糊精的结构是由d-吡喃型葡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环状低聚麦芽糖,根据环中葡萄糖单元的分子数目不同可以分为α-,β-,γ-以及更大的环状糊精。

对于所有的环糊精种类,β-环糊精由于其适宜的空腔尺寸和无毒的特性使得它更容易包合各种有机小分子尤其是对药品的包合;然而,在各类环糊精的水溶性比较中,β环糊精最低,几乎不溶于水,这使得β-环糊精的应用受到了局限。

对于β-环糊精的难溶性解释是在其环状结构中一个吡喃葡萄糖单元的c2-羟基能够与相邻吡喃葡萄糖单元的c3-羟基形成氢键,因而在环糊精分子内,这些氢键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全氢键带,使得环糊精成为一个刚性结构。

这样的结构使得β-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相比其他环糊精最小,对β环糊精进行改性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药用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药用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药用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刘凤兰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β-环糊精(简称β-CD)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包合材料,具环状中空筒型、环外亲水、疏水的特殊结构和性质.由于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和性质,能与许多物质、特别是脂溶性物质形成包合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业和食品业,主要针对β-CD在中药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总页数】1页(P181)
【作者】刘凤兰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世界药用辅料聚合物在难溶性药物溶解性增强方面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J], ;
2.离子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β-环糊精的有关物质 [J], 靳贵英;王淼;王彩媚
3.浅析MVR浓缩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J], 王谷洪;郭亮;周齐
4.世界药用辅料聚合物在难溶性药物溶解性增强方面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J], 孟祥志
5.浅析MVR浓缩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J], 王谷洪[1];郭亮[1];周齐[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糊精

环糊精

环糊精的应用研究作者:向坤谢涵环糊精(Cyclodexdrin,CD)是有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作用于淀粉所产生的一组环状低聚糖。

首次发现于1891年,薛定锷(Schardinger)完成了确定CD结构的研究,由于CD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分子结构,又因CD是手性化合物,这种特殊分子结构赋予CD在各个领域中得以应用。

近年来,对环糊精的研究已在各个领域取得许多成就。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着重介绍CD在医药、荧光和磷光、电化学分析及食品环保方面的应用。

以便为充分开发地方植物、药物资源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1.环糊精的结构环糊精分子结构由6个以上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呈桶状。

桶内形成疏水性空腔,能吸收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疏水性小分子物质或基团,形成稳定的非共价复合物。

分别由六,七,八个葡萄糖单体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糊精为α-CD,β-CD,γ-CD。

β-CD是已知效果最好的包合材料之一,在三种类型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已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可。

2.环糊精的应用2.1环糊精在药物上的应用一步法合成药用生物材料磺烷基醚-β-环糊精衍生物。

β-环糊精衍生物由于具有可与水溶性差的药物分子形成超分子包合物以提高药物溶解度等重要性能而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和广泛用途的新型药用生物材料.然而,目前此类衍生物的常用合成方法大多存在反应步骤繁琐、成本昂贵、产出率低、使用有毒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有机溶剂等诸多缺点.有鉴于此,探索高效、环保的新合成方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报道一种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β-环糊精衍生物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制备了磺烷基醚-β-环糊精衍生物——磺丙基醚-β-环糊精(SPE-β-CD)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材料表征和测定了其与常用抗真菌药氟康唑形成超分子包合物时对药物溶解度的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一步合成的β-环糊精衍生物不仅在结构上相近于商品化的β-环糊精衍生物,而且在对药物溶解度的增强作用上也至少不低于商品化的β-环糊精衍生物.可见这一简单的一步合成法有可能为医药行业低成本地大量生产β-环糊精衍生物生物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蹊径.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巴洛沙星滴眼液制备中的应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在巴洛沙星滴眼液制备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优势。

改性_环糊精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_曹利慧

改性_环糊精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_曹利慧

改性β-环糊精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曹利慧【摘要】改性β-环糊精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简称β-CD)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了其应用效果。

本文着重介绍了改性β-环糊精在改善药物溶解性和稳定性、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发展现状。

【关键词】超分子;β-环糊精;改性;药物制剂【作者单位】曹利慧,衡水学院化工学院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继冠醚后第二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1891年由Villiers首次从淀粉杆菌的淀粉消化液里发现,是一类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首尾相连成环的大化合物。

CD为略呈锥形的圆环的空腔结构,空腔外侧由于有仲羟基和伯羟基,具有亲水性;而空腔内由于受到C-H键的屏蔽作用形成了疏水区。

利用其特殊的结构环糊精可与一定大小形状无机、有机客体分子结合成主客体包合物。

天然环糊精有α-、β-和γ-三种,其中β-环糊精分子空腔内径大小适中,应用广泛,是目前唯一大量生产的环糊精产品。

β-环糊精能改变包何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具有保护、稳定、增溶客体分子和选择性定向分子的特性,因而自从被发现以来在食品、环境、医药、化学检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药物包合材料。

一、改性β-环糊精β-环糊精分子中的分子内氢键导致其在水中溶解性差,100ml水中仅溶解1.85g,使得环糊精分子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为适应不同的应用目的需要对环糊精进行改性,所谓改性就是指在保持环糊精大环基本骨架不变情况下引入修饰基团,因此也叫作修饰,而改性后的环糊精也叫环糊精衍生物。

改性后的β-环糊精具有更优良的性质,可提高其应用效果。

如β-环糊精甲基化后形成的二甲基-β-环糊精具有高水溶性,100ml水中溶解度达55g,比天然β-环糊精水中溶解度提高了近30倍。

改性环糊精水溶液对某些药物的溶解性能增强,如药物黄体酮在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3.12μg,比在水中提高3.1倍,而在二甲基-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2,020μg,比在水中提高150倍。

羟丙基-β-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羟丙基-β-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中 图分类 号 : R 2 8 3 .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0 5 . 1 2 2 7 02 -
环糊 精 ( C D) 是 由淀粉 经酶解环合 得到 的 6— 8个 葡萄糖分 原 药溶 解度的 3 0~ 4 0 倍 。 由此说 明 H P—B—C D在 改善难溶 性 子以 0 【 一1 , 4苷键 连接 的环状 低聚物 , 常用 的环糊精有 一环糊 药物 的溶解 度方面具 有显 著的效果 , 这对解决药物 的水不溶性 问 精( O . r 一c D) 、 1 3 一环糊精 ( p—c D)和 ^ y 一环糊精 ( 一c D) 。羟丙 题 以及研制 开发新 制剂、 提 高药物 的生物利 用度 、 克服 药物 的不
基 一B一环糊 精( H P—p—C D) 是 在 p—C D的羟基被羟丙基 取代 良反 应 方 面具 有 重要 意义 。 后生成 的衍生物 , 在常温下水溶 性很 高 , 在人 体 内基 本上不 被分 1 .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药物分子或部分被包裹 进 H P 一 1 3 一 c D 解代谢 , 也不 累积 , 口服绝大部分随大便排 出体外 , 非肠 道给药时 的空穴 中后 , 可能对 药物的稳定 性造成 影 响, 如果 药物 的不稳定 基本上全部 随尿 液 排 出体 外 , 包 合 的 药 物 在体 内可 以快 速 释 基 团被包裹进 HP—B—C D的空 穴 , 通 常会 提 高药 物 的稳 定性 。
也有将 中药 中提取 的有 效部位制成 H P—p—C D包合 制剂 , 如^ y 穿 琥 宁溶 液 时 , 可用 H P —B—C D 包 合 药 物 分 子 以 提 高 其 稳 定 山竹 黄酮 、 金银 花挥发 油 、 艾 叶挥发油 、 降香挥 发油 、 细辛辛夷 性 。 挥发油 、 薏苡仁油 、 大蒜油 、 莪术油 ” ; 甚至也有将 中药提取物 1 . 3 提高 药物 的生物 利用度 由于 H P—B—C D具 有增 溶和 提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欢迎访问南京师范大学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欢迎访问南京师范大学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1宋赛杰,2何春兰,2崔雷蕾,2何静雯(1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空腔结构,能够与许多分子结合形成包合物,具有诸多良好的效应[1]。

本文综述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对其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检测、超分子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环糊精,结构,性能,研究进展0引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指出:环糊精超分子科学是21世纪化学领域11个突破口之一[1]。

作为碳水化合物化学的重要分支,环糊精的研究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环糊精(cyclodextrins,CD)是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某些种产生的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作用于淀粉而产生的一类环状低聚糖,由Villiers在1891年首次发现,并于1935年由Freudendenberg和French表征了其结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环糊精的毒理学研究报告的给出,环糊精化学的研究进入鼎盛时期,在药物、食品、化妆品、分析化学等领域有诸多应用[1-2]。

1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简介1.1环糊精的结构环糊精(CD)是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结合形成的一类环状化合物,主要研究的是具有6~8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分别称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

组成环糊精的D-葡萄糖单元都是呈椅式构像,各糖基不能围绕糖苷键自由旋转,因此环糊精的立体结构略呈锥状的圆筒形。

其小口端是由C-6位上的7个伯羟基组成,大口端由C-2和C-3位上的14个仲羟基组成,因其羟基聚集在分子外侧边缘,故环糊精外壁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环糊精内腔是由C-3和C-5位上的氢原子与C-4位上的氧原子组成,由于氢原子对氧原子的屏蔽作用,环糊精内腔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由于这样的结构,环糊精能够包埋许多有机、无机化合物[1-4]。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包合材料-环糊精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包合材料-环糊精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质及应用包合物中的主分子物质称为包合材料,能够作为包合材料的有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

药物制剂中目前最常用的包合材料是环糊精,近年来环糊精衍生物由于其能够改善环糊精的某些性质,更有利于容纳客分子,研究和应用日趋增加。

环糊精(CYD)是淀粉经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由嗜碱性芽孢杆菌产生)作用生成的分解产物,是由6~10个D-葡萄糖分子以萄糖,4-糖苷键连接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非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

常见苷键连接、苷键连接、苷键连接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立体结构为上窄下宽两端开口的环状中空圆筒状,内部呈疏水性,开口处为亲水性,该结构易被酸水解破坏。

由于这种环状中空圆筒形结构,环糊精呈现出一系列特殊性质,能与某些小分子物质形成包合物。

三种类型环糊精的空穴内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

它们包合药物的状态与环糊精的种类、药物分子的大小、药物的结构和基团性质等有关。

形成的包合物一般为单分子包合物,即药物包入单分子空穴内,而不是嵌入环糊精的晶格中。

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在药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种CYD中YD包合最为常用,已被作为药用辅料收载入《中国药典》。

为常用,分子量1135,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空穴大小适中,水中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水中析出结晶,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这些性质对于制备为白色结包合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应用的原理

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应用的原理

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应用的原理简介靶向制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传递系统,能够把药物精确地输送到目标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环糊精是一种常用的靶向制剂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

本文将介绍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应用的原理。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环糊精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环形淀粉分子。

它的结构特点是中空的环状结构,内部空腔可以容纳一些小分子物质。

环糊精是一种水溶性有机物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环糊精的靶向作用机制环糊精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在靶向制剂中的作用:1.包合作用:环糊精的空腔可以容纳一些小分子物质,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当药物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时,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从而增强了靶向输送的效果。

2.亲和作用:环糊精与目标部位的生物分子具有一定的亲和性。

通过与目标生物分子相结合,环糊精可以帮助药物更加靶向地输送到目标部位,提高药物的效力。

3.减少毒副作用:环糊精可以包裹药物分子,在输送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同时,环糊精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4.调节药物释放:环糊精可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方式。

通过控制环糊精与药物的比例和包合方式,可以实现药物的缓释和靶向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的应用环糊精在靶向制剂上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药物包合靶向制剂:将药物与环糊精形成复合物,制备成纳米颗粒或微球等形式的靶向制剂。

这种制剂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靶向输送效果。

2.糊精包覆药物制剂:将药物包裹在环糊精中,形成糊精包覆的制剂。

糊精包覆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输送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环糊精修饰靶向制剂:通过在靶向制剂表面修饰环糊精分子,增加靶向制剂与目标细胞的亲和性。

这样可以提高靶向制剂的靶向输送效果,增强药物的疗效。

4.环糊精调控释放系统:将环糊精引入药物载体中,设计调控释放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与综述・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西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段秀芬,郄素会,张浩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段秀芬、郄素会);05009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体育部(张浩) 【关键词】 环糊精类;药用制剂;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 R 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96(2009)24-0122-02 环糊精(cycl odextrin,C D )是6个以上葡萄糖分子单元通过α2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聚合体,具有空腔结构,是良好的天然合成包合材料。

近年来包合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应用较多的是β2环糊精(β2CD )及其衍生物。

小分子药物与β2环糊精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能显著地改善药物理化性质,解决有些中药制剂生产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为药物新制剂、新剂型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

1 环糊精的结构经结构分析确定构成环糊精分子的每个D (+)2吡喃葡萄糖都是椅式构象,且各葡萄糖单元均以α21,42糖苷键结合成环。

由于连接葡萄糖单元的糖苷键不能自由旋转,环糊精不是圆筒状分子而是略呈维形的圆环。

其中,环糊精的伯羟基围成了锥形的小口,而其仲羟基围成了锥形的大口。

空腔内部排列着配糖氧桥原子,氧原子的非键合电子指向中心,使空腔内具有很高的电子密度,因而表现出某些路易斯碱的性质。

吡喃葡萄糖环C 23,C 25氢原子位于空腔内并覆盖了配糖氧原子,使空腔内部成为疏水空间,因此其内腔是疏水性的,且极性很小。

环糊精分子这一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某些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其中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是环糊精重要的性质之一。

2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2.1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2β2环糊精具有高亲水性,有利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快速溶解,从而使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据此可以制成速释制剂;而疏水性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用于缓解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对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尤为重要,可以制成缓释制剂。

Betlach 等[1]用22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卡马西平,研究了包合物在狗口服后的释放性能,发现包合物药时曲线下面积是市售片的5.6倍,市售片的平均达峰时间为1.4h,而包合物仅为015h,表明22羟丙基2β2环糊精对药物具有良好的增释作用。

董亚琴等[2]探讨了羟丙基2β2环糊精对环扁桃酯的增溶作用。

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包合物中环扁桃酯的含量;利用相溶解度法测定羟丙基2β2环糊精-环扁桃酯的包合物的形成常数。

结果显示经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后环扁桃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最高可达包合前的280.92倍,包合物的形成常数K =882.2L /mol 。

羟丙基2β2环糊精可显著提高环扁桃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2 环糊精包合物在黏膜系统中的应用 生物黏膜种类不同,环糊精包合物中药物的渗透能力会有很大的变化。

2.2.1 在鼻腔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鼻腔黏膜上皮下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能使药物迅速吸收进入体循环。

因此药物在鼻腔的吸收存在一定优势。

环糊精是鼻腔黏膜给药系统的有效载体。

Loftss on 等[3]将咪达唑仑经碘丁醚2β2环糊精(14%,mg/m l )包合后,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1%,mg/m l )和其他辅料制成鼻腔喷雾剂(pH4.3),对6位健康受试者(按0.06mg/kg )进行施药,同时以静脉注射2mg 咪达唑仑作为对照,施药6h 后收集血样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包合物喷雾剂中药物吸收迅速,达峰时间为(15±2)m in (口服给药的达峰时间为30m in ),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3±7)%。

2.2.2 在眼部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用环糊精制成包合物进而制成滴眼剂,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减少眼用药物的刺激性,增加眼用药物的渗透性。

眼用制剂载体材料的眼部刺激性应当很小,从而防止眼睛反射性的眨眼、流泪而使药物过快被清除。

在滴眼剂中亲水性的环糊精,尤其是羟丙基2β2环糊精和碘丁醚2β2环糊精显示出对眼睛的无毒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有研究将氢化可的松制成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物水溶液,并将其分为2份,其中一份不加入其他辅料,于另一份中加入黏膜黏附剂玻璃酸钠,同时以氢化可的松混悬液作为对照。

将3种制剂以局部给药形式施于兔眼。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空白的氢化可的松包合物溶液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55%~75%,而加入玻璃酸钠对氢化可的松包合物的吸收影响不大[4]。

2.2.3 在直肠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环糊精用于直肠黏膜给药系统能增强直肠对药物的吸收。

一方面是因为环糊精可以促进药物从制剂基质中释放;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药物对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在基质或吸收位点的稳定性,提供稳定持续的释药,减少药物造成的刺激。

Ueka ma 等[5]用环糊精和多糖来改变吗啡在兔直肠的吸收,将药物混合物置于中空的油性栓剂中。

结果显示:吗啡经α2环糊精和β2环糊精包合后能增加直肠对吗啡吸收的速度和程度。

但同时吗啡经γ2环糊精包合后药物的吸收则有所减少。

联合应用黄单胞菌胶和α2环糊精能产生持续较高的吗啡血药浓度,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较单独使用吗啡提高了近4倍。

2.3 β2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2.3.1 改善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性,提高制剂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难溶性药物被环糊精包合后,能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制剂的溶出速率,进而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宋洪涛等[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肉桂油2β2环糊精包合物中桂皮醛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发现其包合物中桂皮醛在0.1mol/L 盐酸溶液、pH 6.6和pH 7.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比单一的桂皮醛有显著提高。

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盐酸哌唑嗪的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物,羟丙基2β2环糊精与盐酸哌唑嗪形成包合物并使其溶解度增加(226.4±3.0)%[7]。

槲皮素(Quercetin )是一种天然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水溶性极小,吸收差,稳定性低,易氧化为对人体有害的醌类物质,影响了其临床应用,但与羟丙基2β2环糊精形成包合物,不仅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8]。

2.3.2 防止挥发,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应用最多的是包封挥发性成分。

当挥发性成分被环糊精包封后,可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环糊精将客分子包入其空腔内而起到保护性作用,即使外部条件(温度、pH 、溶剂)发生改变,仍能保持药物的稳定。

管慧等[9]将妇康阴道泡腾片中挥发油用β2环糊精包合,改变了原工艺将处方有效成份蛇床子、莪术挥发油喷在颗粒上,压片,在放置过程中挥发油大量散失,影响疗效。

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4h,提取挥发油6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2环糊精与油按10∶1(g:m l )配比,在40℃包合1h;在光、热、湿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挥发油含量明显下降,挥发性试验包合物的热失重比混合物小。

许杨彪等[10]进行了连翘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的考察。

实验采用饱和水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连翘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β2环糊精与连翘油的投料比为10∶1,以无水乙醇为溶媒,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连翘油得率为95%。

稳定性实验表明,包合物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明显高于混合物。

可见β2环糊精可有效防止连翘油挥发,提高其稳定性。

3 讨 论综上所述,随着医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展,分子包合物的应用研究有很多报道,特别是在药剂领域的应用更令人瞩目。

环糊精是改进药剂处方的有效辅料,尤其是越来越多新型环糊精衍生物的问世,其在药剂学上的应用,特别是在缓控释、透皮和黏膜给药系统及在中药制剂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着良好的前景,因此进一步开发研究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剂学上的应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Betlach LS,Bertuo JB.B i oavailability of carba mazep ine:betacycl odextrincomp lex in beagle dogs fr om hydr oxy p r opyl m e thylcellul ose matrix tab 2lets[J ].Eur J Phar m Sci,2004,22(2):201-207.2 董亚琴,徐朝阳.羟丙基2β2环糊精对环扁桃酯的增溶效应[J ].海峡药学,2008,20(6):13-15.3 Loftss on T,Gudmundsdottir H,Sigurj onsdottir JF,et al .Cycl odextrin s ol 2ubilizati on of benz odiazep ines:f or mulati on of m idazola m nasal s p rayJ [J ].I nt J Phar m,2001,212(1):29.4 Bary AR,Tucker I G,Davies NM.Considerati ons in theuse of hydr oxyp r o 2pyl 2b 2cycl odextrin in the f or mulati on of aqueous ophthal m ic s oluti ons of hydr ocortis oneJ [J ].Eur J Phar m B i ophar m,2000,50(2):237.5 Uekama K,Kondo T,Naka mura K,et al .Modificati on of rectal abs or p ti onof mor phine fr om holl ow 2typesupposit ories with a combinati on of al pha 2cycl oclextrin and viscosity 2enhancing polysaccharideJ [J ].J Ph 2ar m Sci,1995,84(1):15.6 宋洪涛,郭涛,赵明宏,等.肉桂油2β2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12-14.7 刘龙孝,朱素燕.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对盐酸哌唑嗪的增溶作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122-125.8 邵伟,许伟,李爱国,等.槲皮素与羟丙基2β2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药材,2005,28(1):47-50.9 管慧,薛桂蓬,刘宣麟.妇康阴道泡腾片中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07,25(3):76-78.10 许杨彪,宋宁宁.连翘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考察[J ].中成药,2008,30(6):936.(收稿日期:2009-10-26)・讲座与综述・消化道手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张建民作者单位:056002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外三科 【关键词】 医源性;脾损伤;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R 7141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09)24-0123-02 因消化道手术导致的医源性脾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严重可误将脾切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