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伺服系统行业品牌企业汇川技术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汇川技术汇报提纲(xin)

汇川技术汇报提纲(xin)

特色化的MD3x0系列产品
特色二:复合频率源功能
MD320可采用最多9种选择的频率源进行复合给定,如两个频率通道的加、 减、相互切换等,极大增强了其系统应用的灵活性 尤其是把控制性能优越的PID作为复合频率源之一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实 现恒张力控制、多电机同步控制、多传动点恒线速度控制; 已经广泛的应用场合: 拉丝机(铜丝加工设备),线缆机械(动力放线架、漆包机、捻股机),直 进式拉丝机(钢丝加工设备),印刷包装设备(涂布机、复合机),皮革机 械(磨毛机),塑料机械(吹膜机),印染设备,喷涂设备,电子生产线设 备
三、行业专用产品
圆织机控制器: 圆织机控制器: 380V:4KW+0.75KW,5.5KW+1.5KW 380V:4KW+0.75KW,5.5KW+1.5KW
旋转机和提取机集成一体,专门针对圆织机工艺开发 安装与调试方便,调试过程仅为设置机械和编织材料的少数几个参数 提取机和旋转机速度根据工艺要求高度同步,保证了加工产品的品质 可以通过文本直接设定和读取参数,实现对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工作统计
三、行业专用产品CAN600系列
塔机一体化: 塔机一体化: 380V:5.5KW-280KW 380V:5.5KW-280KW
塔机控制4 in 1: 集成了行走、起升、变幅和回转四个工作模式 回转控制平稳 可选配IP21防护盖,充分考虑塔机的户外工作环境,考虑了防露水、防盐雾处理
三、行业专用产品
特色化的MD3x0系列产品
特色四:可靠性的设计与制造
所有产品依据国际标准,经过严格的EMC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 超强的电网适应性,输入电压波动范围:-15%~20%,不降额;在-15 %~-20%可降额使用; 系统温升测试保证温升小于30℃,可以适合60 ℃环境温度; 7.5kW以上机型全部配置直流电抗器,有效抑制谐波,并提高机器寿命; 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三防涂层处理,保证了潮湿、粉尘、腐蚀性场合应用 的可靠性;

变频器市场调研报告

变频器市场调研报告

变频器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控制电动机转速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领域等。

变频器可以通过调整电压和频率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和控制效果。

本报告通过对变频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变频器市场从2015年到2020年保持稳步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变频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变频器市场的最大增长驱动力,主要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增加。

2. 市场动态变频器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能源效率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高效节能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推动了变频器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加剧,尤其是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低价产品的竞争。

3. 市场细分根据产业咨询机构的数据,变频器市场可以按照产品类型、应用领域和地理位置进行细分。

产品类型方面,市场可以分为低压变频器和中高压变频器。

应用领域方面,市场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矿山业和能源行业等。

地理位置方面,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

三、市场竞争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变频器市场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

主要竞争厂商包括ABB、施耐德电气、岛津电机、西门子等。

这些企业主要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市场推广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本土企业进入市场,增加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加速发展,变频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高效节能、智能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将推动变频器市场的需求增长。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制造业的增长和工业升级将成为主要推动力。

2. 市场挑战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是其中的一个挑战。

由于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低价产品的涌入,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加剧。

此外,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也是一项挑战。

汇川技术——精选推荐

汇川技术——精选推荐

汇川技术⼀、公司简介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业⾃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中⾼端设备制造商,以拥有⾃主知识产权的⼯业⾃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快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案为主要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公司是专门从事⼯业⾃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产和销售的⾼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有低压变频器、⾼压变频器、⼀体化及专机、伺服系统、PLC、HMI、永磁同步电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三⼤领域,产品⼴泛应⽤于电梯、起重、机床、⾦属制品、电线电缆、塑胶、印刷包装、纺织化纤、建材、冶⾦、煤矿、市政、汽车等⾏业。

公司在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占有率在国产品牌⼚商中名列前茅,其中⼀体化及专机产品在多个细分⾏业处于业内⾸创或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家⾼新技术企业,掌握了⾼性能⽮量变频技术、PLC技术、伺服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等核⼼平台技术。

截⾄2011年12⽉31⽇,公司拥有已获证书的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新型专利31项,外观专利17项。

公司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但尚未获得证书的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新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4项。

公司拥有员⼯1660⼈,其中专门从事核⼼平台技术的研究、应⽤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的研发团队409⼈。

⼆、公司⽂化愿景汇聚百川,引领未来使命致⼒于成为世界⼀流的⼯业⾃动化控制产品及整体解决⽅案的供应商核⼼价值观⽅向,为谁做——客户⾄上;⽅法,如何做——持续创新(个⼈),团结协作(团队);品德,受⼈信赖、尊敬(精神牵引)——诚信务实经营策略定位和资源配置——聚焦⾼端;产品形态——技术领先;业务模式——服务制胜。

如何赢得竞争?关键要素——赢在速度三、质量⽅针质量⽅针以客户为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追求技术领先,持续提升核⼼竞争⼒;推⾏全⾯质量管理,打造⾏业精品;为跻⾝国际优秀的⼯控设备供应商⽽不懈努⼒。

2024年通用变频器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通用变频器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通用变频器市场调查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通用变频器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提供市场现状、市场规模、竞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

一、市场概述通用变频器是一种电力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商业领域。

它能够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频率来调整运行速度,具有节能、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等优点。

通用变频器市场主要由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构成,其中工业领域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二、市场现状目前,通用变频器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通用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同时,商业领域也对通用变频器有着广泛的需求,如空调系统、电梯等。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然而,目前市场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通用变频器供应商,产品质量和性能差异较大。

其次,通用变频器市场受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较大,如能效标准和限制性措施等。

再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也较为激烈,厂商需要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通用变频器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不同地区和应用领域的需求,市场规模呈现出差异化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通用变频器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10%左右。

四、竞争状况通用变频器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BB、施耐德电气、亚可特等知名企业,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来争夺市场份额。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通用变频器市场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用变频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能效标准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将促使通用变频器市场朝着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此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也将对通用变频器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时需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以保持竞争优势。

工业自动控制十大品牌简介

工业自动控制十大品牌简介
Βιβλιοθήκη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01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 化,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 服务。
02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 合作
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伙伴建立紧密 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提 高市场占有率。
03
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国际化战略和海外拓展,扩 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在全球市场 的竞争力。
THANKS
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
雷赛智能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运动控制产品。
3
智能制造服务
除了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外,雷赛智能还提供 智能制造相关的咨询、设计、集成等服务。
固高科技
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
固高科技专注于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技术实力雄厚
固高科技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 质、高性能的运动控制系统产品。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
禾川科技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
禾川科技致力于实现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 自主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广泛应用领域
禾川科技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食品等行业。
雷赛智能
1 2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雷赛智能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工业 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工业自动控制十大品牌简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工业自动控制概述 • 工业自动控制十大品牌 • 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 工业自动控制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策略建

01 工业自动控制概 述
工业自动控制定义
工业自动控制是一种通过自动化设备 、计算机软硬件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 监测、控制、优化和决策的技术。

变频器调研报告

变频器调研报告

变频器调研报告《变频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变频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调节设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

为了了解当前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变频器产品及其应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变频器设备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变频器产品特点及技术参数;3. 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案例分析;4. 变频器的市场竞争情况和发展趋势。

三、调研方法1. 采取网络调研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料;2. 就变频器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各个行业的真实需求和反馈。

四、调研内容1. 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了解行业专家的观点,了解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2. 各品牌型号的变频器产品特点及技术参数:通过查阅厂家资料和实地访谈,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变频器产品的特点和技术参数。

3. 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案例分析:通过实地走访和采访,了解变频器在不同行业中的使用情况,并收集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4. 变频器的市场竞争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网络调研和行业分析,了解变频器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调研总结本次调研发现,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变频器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选择变频器产品时,除了要关注设备的性能和价格外,还应特别关注设备的稳定性和售后服务。

此外,当前市场上各品牌的变频器产品多样,企业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设备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工业4.0的发展和智能化制造的兴起,变频器产品将会进一步提升自身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以满足各个行业对于智能化设备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为企业在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变频器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变频器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意见反馈。

变频器行业痛点分析报告

变频器行业痛点分析报告

变频器行业痛点分析报告引言变频器作为电力传动和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变频器行业中存在一些痛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就变频器行业的痛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痛点1.1. 不同厂家的产品互操作性差当前变频器市场上存在众多品牌和型号的产品,但由于各个厂家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存在差异,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互操作性差,导致用户在进行设备替换或系统集成时面临一定的技术难题。

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标准化,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提高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降低用户的集成成本和风险。

1.2. 高频负载电机驱动难题高频负载电机的驱动是变频器应用中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变频器技术面临频率响应范围窄、电机谐振、振荡等问题,影响了高频负载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解决方案:研发新型的高性能变频器技术,扩大频率响应范围,提高电机驱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应用痛点2.1. 变频器应用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当前变频器市场上存在应用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一些传统行业对变频器的需求较大,但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而一些新兴行业则对传统变频器技术已经满足不了需求,需要更加高级的技术和功能。

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开发定制化的变频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行业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2. 缺乏统一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标准变频器作为一种复杂的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缺乏统一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标准,导致用户在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时面临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建立统一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标准,制定规范的操作指南和培训体系,提高用户的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能力。

三、市场痛点3.1. 价格竞争激烈当前变频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比较普遍。

一些低端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但其质量和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给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和服务的建设,减少价格竞争的压力。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分类 (4)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产业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4)2、产业政策 (5)三、行业现状、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 (7)1、低压变频器行业现状、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 (7)(1)行业发展现状 (7)(2)市场容量 (8)(3)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10)2、伺服系统行业现状、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 (11)(1)行业发展现状 (11)(2)市场容量 (12)(3)行业竞争格局、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13)3、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5)4、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情况 (16)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6)1、技术壁垒 (16)2、品牌壁垒 (17)3、销售渠道壁垒 (17)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7)1、有利因素 (17)(1)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和产业升级政策将加快行业的发展 (17)(2)节能环保政策将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8)(3)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18)2、不利因素 (18)(1)行业基础相对薄弱 (18)(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9)六、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上下游行业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20)1、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20)2、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该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20)(1)有利影响 (20)(2)不利影响 (21)一、行业分类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产品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控制层产品、驱动层产品和执行层产品,PLC属于控制层产品,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直驱驱动器、一体化及专机属于驱动层产品,伺服电机及直驱电机属于执行层产品。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产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规划管理、行业协会协调指导发展,其中前者侧重于行业宏观管理,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后者则侧重于行业内部自律性管理,包括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伺服系统行业品牌企业汇川技术调研分析报告
一、高筑墙,广积粮,工控龙头纵横扩张 (6)
1.1、差异化集中战略破局,同心多元化版图扩张 (6)
1.2、业务结构趋于均衡,营收净利稳健增长 (7)
1.3、创始团队脱胎于华为,人才为先,激励完善 (9)
二、工控基本盘稳固,优势持续强化 (10)
2.1、工控行业短周期景气下行,长周期趋势不改 (10)
2.1.1、受宏观经济影响,工控行业短周期景气下行,预计将于2019年Q4触底 (10)
2.1.2、制造业升级正当时,工控行业长周期上行趋势不改 (11)
2.1.3、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期,工控行业竞争焦点转变 (12)
2.2、技术平台+行业营销形成合力,管理体系形成的优势持续强化 (15)
2.2.1、研发端:高强度研发投入缩小技术差距,模块化技术平台实现定制化需求低成本快速响应 (15)
2.2.2、营销端:行业营销解决行业痛点,灯塔客户加速推广 (16)
2.2.3、管理端:组织架构持续变革提升经营管理体系效率 (16)
三、战略收购贝思特,电梯业务强协同 (17)
3.1、电梯行业平稳增长,更新需求占比提升 (17)
3.2、战略并购贝思特,现金牛业务优势强化 (19)
四、垂直一体化布局逐步成型,机器人业务突破在即 (21)
4.1、工业机器人需求高增,国产品牌正逐步崛起 (21)
4.2、从“四大家族”看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核心 (23)
4.2.1、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形成技术与成本双重优势 (23)
4.2.2、应用端逐步成为产业瓶颈,加码系统集成业务布局 (25)
4.3、全产业链布局+工艺解决方案,细分行业实现突围 (25)
五、汽车平台体系搭建完成,电控业务锋芒渐显 (26)
5.1、电动化趋势下,动力总成外购将成主流,释放巨大增量市场 (26)
5.2、汽车平台体系搭建完成,即将迎来收获期 (28)
六、突破地域限制,轨道交通业务开始放量 (29)
6.1、城轨运营里程高速增长,地铁贡献主要增量 (29)
6.2、完成技术消化,引入战投突破地域限制 (30)
七、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31)
7.1、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31)
7.2、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33)
七、风险提示 (34)
图表1:公司业务围绕电机控制技术为核心进行纵横扩张 (6)
图表2:公司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6)
图表3:2007-2013年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 (7)
图表4:一体化专机业务高速增长 (7)
图表5:2013-2017年公司进入平稳增长期 (7)
图表6:通用自动化业务高速增长,抗周期能力增强 (7)
图表7:营收结构逐步均衡 (8)
图表8:2018营收毛利结构(内圈为毛利) (8)
图表9:公司十年营收净利增长逾20倍 (8)
图表10:毛利率、净利率自2011年见顶后逐步下滑 (8)
图表11:各业务板块低毛利率产品增加拖累整体毛利率表现 (8)
图表12:公司股权结构 (9)
图表13:各期股权激励情况 (9)
图表14:工控各环节构成 (10)
图表15: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领先工控产品市场一个季度左右 (10)
图表16: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受GDP增速变化影响较大 (11)
图表17:制造业就业绝对人口下滑 (11)
图表18: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 (11)
图表19:全球制造业进入竞争新时代 (12)
图表20: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后效果 (12)
图表21:智能制造市场预计将加速 (12)
图表22:工控行业千亿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 (12)
图表23:OEM市场增速持续高于项目型市场 (13)
图表24:工控市场产品结构出现分化(从内到外分别为2009/2013/2017) (13)
图表25:2018年工控产品OEM市场下游领域 (13)
图表26:OEM型市场分应用领域增速 (13)
图表27:2018年工控产品项目型市场下游领域 (14)
图表28:项目型市场分应用领域增速 (14)
图表29:低压变频器市场格局 (14)
图表30:伺服系统市场格局 (14)
图表31:公司工控业务市占率持续提升 (15)
图表32:公司变频器、伺服系统市占率持续提升 (15)
图表33: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15)
图表34:专利数量大幅增长(个) (15)
图表35:伺服系统核心性能参数已与国际主流企业接近 (16)
图表36:IPD流程优势 (16)
图表37:行业营销+灯塔客户形成营销组合利器 (16)
图表38:公司组织架构演变路径 (17)
图表39:电梯进入成熟期,产量将小幅增长 (17)
图表40:更新需求占比逐步提升 (17)
图表41:全球电梯市场格局 (18)
图表42:电梯单价持续下降(万元/台) (18)
图表43:受钢价上涨影响,电梯单位成本攀升(万元/台) (18)
图表44:电梯厂商毛利率持续下滑 (18)
图表45:收购贝思特方案 (19)
图表46:贝思特主要产品 (19)
图表47:贝思特营收稳步增长(亿元) (20)
图表48:贝思特营收、毛利结构(内圈为毛利) (20)
图表49:贝思特客户结构 (20)
图表50:贝思特前五大客户 (20)
图表51:业绩对赌指标 (20)
图表52: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 (21)
图表53: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21)
图表54:相比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中国仍处于较低水平 (22)
图表55:2014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快速提升 (22)
图表56:2018年中国机器人销量结构 (22)
图表57:中国机器人下游行业结构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