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二五”规划中重点产业及区域发展水污染负荷环境压力评估
十二五各省发展目标

北京市宏观目标: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作出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实施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南北两大产业聚集区、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加快通州等重点新城和城市西部地区建设等,在“十二五”末期,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90%,10个远郊区县城镇化率全部超过70%。
产业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大力支持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鼓励发展服装、食品、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限制和转移无资源条件的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
改变中心地区功能过度聚集的状况,疏散传统制造业,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就业为宗旨,在有条件的边缘集团发展都市型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
加快完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政府行业管理与服务,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注重社会公平,积极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必要的住宅保障。
重大项目:加快城南建设投资,预计未来三年,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将达到2900亿元。
城南地区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将会有较大规模的改善,帮助城南走出发展缓慢的怪圈。
发展“首都圈”城市群规划建设:一是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二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
将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三是通讯体系建设规划。
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河北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除此之外,还包括信息体系建设、金融体系建设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等。
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为推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认识、政策、体制和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14.29%,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火电脱硫装机比重由12%提高到82.6%。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6.3%。
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保护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可控,全社会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
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
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
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129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1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18d4a83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1.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129号2011年11月9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全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规划,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相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63吨标准煤/万元(按照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5%,比2005年的2.4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4.23%;“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000万吨标准煤左右。
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控制在85.9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6.7%;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4.9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9.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4.4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3.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23.8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5.8%。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内党发[2012]8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2.05.04【实施日期】2012.05.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内党发〔2012〕8号2012年5月4日)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 重要意义。
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保护,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持续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控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和能力建设力度,切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要看到,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退化,加强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设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的贡献。
2.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环境保护的各领域各环节,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优化和保障作用,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城乡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87.0
2023-06-20
TOP4
Hale Waihona Puke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基础测绘 数据采集项目结果公告
广州国测规划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
87.0
TOP5
中友四达(北京)科 基础测绘数据采集项目(二次) 技有限公司
83.8
2022-08-19 2023-06-20
TOP6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基础测绘 数据采集项目(二次)结果公告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 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320.0
2023-05-15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4/2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5 TOP6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报批审核工作结果公告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审核工作
内蒙古维地标规划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小于 1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42.9%。500 万 以上大额项目 4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2/25
1.4 行业分布
近 1 年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印刷服务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其他工 程服务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16 个、9 个、9 个。其中其他工程服务 环境治理业 测绘地理信息 服务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3163.70 万元、673.30 万元、565.19 万元。 近 1 年(2022-09~2023-08):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基础测绘数据采集项目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利用及水利情况

目录1概况 (4)1.1行政区划 (4)1.2气候条件 (4)1.3自然资源 (6)1.4社会经济 (7)2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9)2.1水资源 (9)2.2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12)2.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2.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3)3“十一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15)3.1工程建设情况 (15)3.2水利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16)3.3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16)4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8)3.1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重要意义 (18)3.2指导思想 (19)3.3规划原则 (19)3.4规划依据 (20)3.5规划任务与内容 (20)5防洪工程建设 (21)5.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5.2防洪工程规划情况 (21)5.3防洪工程建设目标及投资 (21)6农田草牧场灌溉发展规划 (28)6.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8)6.2续建配套提高灌溉标准 (28)6.3新增灌溉面及发展目标 (29)6.4重点灌区建设 (30)6.5灌溉定额 (35)6.6灌溉工程投资 (35)6.7农田草牧场灌溉2020年发展目标 (36)7安全饮水工程 (37)7.1安全饮水现状 (37)7.2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目标 (37)7.3安全饮水工程2020年建设目标 (37)8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规划 (38)8.1水库除险加固 (38)8.2水闸除险加固 (39)9水土保持 (41)9.1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及及水土流失现状 (41)9.2水土保持治理目标及主要措施 (45)9.3水土保持2020年治理目标 (46)10国际界河护岸工程 (47)10.1界河、界湖现状 (47)10.2界河护岸工程现状 (48)10.3存在的问题 (48)10.4规划情况 (49)10.5护岸工程建设目标 (49)10.6护岸工程2020年建设目标 (50)11重点水利枢纽及小水电工程 (50)11.1重点水利枢纽工程 (51)11.2小水电工程 (51)11.3重点水利枢纽及小水电工程简介 (52)12各业需水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67)12.1各业需水量预测 (67)12.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73)13工程投资 (84)14水资源保护及管理 (86)14.1水资源保护 (86)14.2水资源管理 (100)1.概况1.1行政区划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土地面积253356km2。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二○一○年十二月前言 (1)第一章“十一五”交通发展情况 (2)第一节取得的成就 (2)第二节存在的问题 (4)第二章“十二五”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分析 (7)第一节面临的形势 (7)第二节需求分析 (9)第三章“十二五”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发展目标 (11)第四章“十二五”交通发展重点 (15)第一节基础设施建设 (15)第二节公路养护管理 (19)第三节运输服务管理 (21)第四节物流园区建设 (23)第五节水运交通管理 (25)第六节科技进步与信息化 (25)第七节安全应急 (27)第八节绿色交通 (29)第五章“十二五”交通发展保障措施 (31)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31)第二节完善投融资政策,加强资金保障 (32)第三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法规体系 (33)第四节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35)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 (35)“十一五”时期,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做好“三个服务”,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交通运输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成为自治区成立以来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运输保障基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富民强区”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政策机遇,在“十二五”时期科学有序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步伐,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内建科[2012]740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2012.12.27【实施日期】2012.12.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通知(内建科[2012]740号)各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房管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和借鉴兄弟省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年12月目录一、工作回顾及形势(一)建筑发展现状(二)绿色建筑发展回顾(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重点工作任务(一)完善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二)完善绿色建筑发展的标准体系及技术体系(三)重点开展保障房、大型公共建筑等政府投资项目的绿色建筑建设(四)示范引导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五)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六)加快实施绿色建筑的全过程管理(七)大力发展适宜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技术(八)积极发展城市中水利用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政策法规(三)完善激励机制(四)加快能力建设(五)促进宣传推广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前言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 十二五” 规 划; 水 污 染 负荷 ; C O D与 氨 氮 ; 情景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2 0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0 3 7 0 ( 2 0 1 3 J 0 4— 0 1 2 0— 0 7
Mo Ri g e n , Z h a o J i a n , S u We i y i ,Gu o Xu a n , Ya n X u I Du L a n ‘
(1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 c a d e m y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 H o h h o t 0 1 0 0 1 0 ; 2 . C h i n e s e R e s e a r c h A c a d e m y f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2 ; 3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H y d r o p o w e r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r u t e , H o h h o t 0 1 0 0 2 0)
Ab s t r a c t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r a t e h a s i n c r e a s e d i n t h e 1 2 t h F i v e—Ye a r P l a n ”o f t h e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C OD a n d a mmo n i a n i t r o —
W a t e r Po l l ut i o n Lo a d e nv i r o n me nt a l p r e s s ur e s As s e s s me n t o f ke y i ndu s t r i e s a nd r e g i I o na l d e v e l o pme n t i n “The 1 2t h Fi v e—Ye a r Pl a n’ ’of t he I nn e r Mo n go l i a
期 间 内 蒙城 镇 生 活 污 水 C O D和 氨 氮 的去 除 率较 低 , 为 实现 十二 五 减 排 目标 的 完成 , 需 大 幅提 高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处理能力 , 实现盟 市污水 处理厂收 集处理率达到 9 0 % 。此 外城镇 污水处理厂 C O D和氨氮的去除率 , 分别至 少达到 8 0 %和 4 5 % 以上。这样 才能够满足 重点产业发展增排的 C O D和氨 氮的同时, 实现十二五 总量 目标的
g e n l o a d g e n e r a t i o n h a v e a h i g h e r g r o w t h.o f u r b a n l i f e p o i n t s o u r c e .CO D a n d a mmo n i a n i t r o g e n r e mo v a l r a t e i s l o w e r o f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r — b a n s e wa g e i n t h e 1 1 t h F i v e—Y e a r P l a n ”o f t h e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t a r g e t s o f t h e 1 2 t h F i v e—Y e a r P l a n” o f t h e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I t i s t h e n e e d t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u r b a n s e w a g e t r e a t me n t p l a n t c a p a c i t y, t h e r a t e i s 9 0 % o f C o l l e c t i o n a n d d i s p o s a l o f t h e s e w a g e t r e a t me n t p l a n t i n Un i o n C i t y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r e mo v a l r a t e o f C OD a n d a mmo n i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a c h e d 8 0 % a n d 4 5 % o f t h e mu n i c i — p a l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e n t p l a n t a t l e a s t .S o t o b e a b l e t o me e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k e y i n d u s t r i e s a d d i t i o n a l r o w o f C OD a n d a mmo n i a ,a n d t h e s e c o n d iv f e t o t a l g o a l s .
2 . 中 国环 境 科 学研 究 院 , 北京 1 0 0 0 1 2; 3 . 内蒙 古 水利 水 电勘 测 院 , 呼和浩特 0 1 0 0 2 0 )
摘要 :
“ 十二五” 内蒙城镇化率的提 高 , 使得城镇 生活点源 C O D和氨 氮 负荷 产生量有较 高增 长。 ” 十一五”
北方环境
第2 9卷内蒙 古 “ 十二五" 规 划 中重 点 产 业 及 区域 发展 水 污 染 负 荷环 境 压 力评 估
莫 日根 , 赵健 , 苏伟 义。 , 郭璇 , 闫旭 , 都 兰
( 1 . 内蒙古环境科学研究院 , 呼和浩特 0 1 0 0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