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十五期间,我国企事业单位改制全面推进,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我国事业单位效率是必要和迫切的,然而,企事业单位改制却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事业单位办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企事业单位剥离社会福利功能后,旧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中一个重要部分被打破了,而替代性的供给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新、旧体系交替过程中出现供给缺失,再加上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高峰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在一些城市,入园难的问题又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

和20年前入园难相比,此次的入园难并不表现为绝对数量的不足,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民众在所能够负担的水平上找不到合适的幼儿园,或为子女的幼儿教育支付了不合理的价格。由此也决定了要解决目前入园难的问题,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是调整结构和价格管理,而不是盲目铺摊子。

(二)幼儿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责任定位不清,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制度基础

我们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根本特征决定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事业发展模式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同时,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又非常狭隘,不熟悉市场调控手段的边界和作用机制,对于过渡时期市场手段的不完美和过渡时期的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有利可图的事业,政府和民间资本都纷纷拥进,而对于无利可图的工作则希望赶快撤退,政府的作风有时和资本的“品行”非常相似。在确定工作时,不考虑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而主要考虑是不是负担,甚至有没有好处。其实,“市场经济”不等于“市场社会”,市场失灵的地方才恰恰是政府应该存在的地方。政府在“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反映了政府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除了在提供幼儿教育服务问题上政府要确定好自己的界限外,提供基本的法律、规章和标准是政府两大职能之一。就幼儿教育来说,在建立新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过程中,政府、个人、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要发生变化。企事业单位改革,要把过去承担的幼儿教育责任转移出来,怎样转移,需要政府给出一个基本的规章。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教育服务,包含资产的流转和人员的安置。资产流转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但要按照资产流转的程序和该部分资产的用途进行有序流转。由于幼儿园涉及金额小,往往不受重视,使得部分人员在幼儿园转制问题上大做文章。在人员安置问题上,企事业单位办中小学已经有成熟的做法,但对幼儿园往往以非义务教育阶段为由,予以推辞。同属教师,在转制面前待遇不同,造成幼儿教师严重的心理落差。

同样,随着新的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建立,过去政府没有承担的要承担哪些,过去政府承担过多的要出让什么,幼儿园准入标准、幼儿园质量、价格管制怎样制定……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和法规,对政府责任和角色缺乏新体制下的重新界定,制度的缺失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出现种种混乱的根源。

(三)幼儿教育经费匮乏,投入体制不顺,严重制约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幼儿教育经费缺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除了总量不足外,过渡期内,我国幼儿教育投入的主要问题还是体制不顺,投入和事权没有统一。从目前看,有限的幼儿教育经费都沿着现行的政府、事业单位、教育部门预算的渠道拨付,政府办园的经费预算列支在政府办公经费中,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办园也分别列支在各自的预算中,不属于这个体系的幼儿教育机构缺乏纳入预算的渠道,真正为一般民众服务的幼儿教育机构,如街道幼儿园、小区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等无法得到政府的资助。即使增加幼儿教育投入,如果没有理顺体制,则增加部分仍然很难到达政府应该支持的地方。

(四)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增量,它既考验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也是消化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园后解决体制转换,重新布局幼儿教育供给体系的契机。然而,小区建设中配套幼儿园的问题却暴露了我国整体推进制度建设能力的缺陷。城市发展以小区建设为主要方向,然而,小区的配套幼儿园是交由政府还是由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怎样决定……都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对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重视不够,在涉及产权、收费等问题上相互扯皮,与民争利,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协调赶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公共服务的思想极度缺乏。关于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问题迫切需要协调各个部门,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条例,以免新的体系问题成堆后再调整。

(五)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举步维艰

在现行的预算体制下,农村幼儿园是得不到财政支持的,在村提留难以支付办园经费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靠自收自支维持。自收自支的办园行为缺乏规范和管理,质量、安全、卫生都存在隐患,事业发展缺乏调控,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危机。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政府行为以责任为导向还是以利益为导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表现。

(六)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但缺乏有效管理

民办幼儿教育基本集中在幼儿教育服务的两端。一端是为城市中上层服务,服务质量比较高,收费也很高;另一端集中在为城市中下层,特别是为中小城市中下层提供日托服务,收费非常低,但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目前,两端的民办教育都出现了一些管理问题,主要是价格管理和质量信息问题。为高端服务的民办幼儿园常常以一些时髦而又让人琢磨不清的内容高收费,例如,双语教育、感觉统合、蒙台梭利教学……究竟什么标准才能够称为双语、感觉统合和蒙台梭利,则不予解释。这些利用专业信息抬高收费价格的做法引起民众不满。低端的托儿服务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规模小,数量大,恶性竞争普遍。在有些地方,民办园平均每园仅有24名幼儿,每月收费只有10元,为抢生源竞相压低收费标准。这种恶性竞争导致民办园的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克扣幼儿伙食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在园幼儿身心健康,隐藏各种危机。

(七)办园体制、教育体制的调整带来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

计划经济时期,除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教师编制管理外,企事业单位办园和农村幼儿园教师均未纳入教师系列,其工资待遇由主办单位解决。体制改革中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与原单位剥离后,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企事业单位幼儿教师变成单位性质不明确,社会保障无着落的群体,心理落差大,情绪激烈。更为严重的是,幼儿园迫于生存压力,一味降低成本,靠压缩教师编制、增加班额、降低教师工资等方式维持生存,造成大量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而正规的幼儿教师却大量流失,1995~2003年间,幼儿教师减少26万,减少24%。

农村的幼儿教师也面临着和企事业单位幼儿教师大体相同的状况。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师虽从事教师工作,但一直没有教师身份,工资低,待遇差,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随时面临着被挤占和被任意辞退的可能。

农村和城市企事业单位办幼儿教师身份问题,从短期看表现为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但从长期看则大大降低了基层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不住,更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加入,转而由一些低素质、低准备,乐于接受低工资的人员充当。目前,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调整,幼儿师范学校要么合并到师范大学,要么升格为专科和本科的学院,为广大城市基层和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培养教师的机构不见了,转而由职业高中的幼师班来替代,虽然这反映了高等教育规划不力,致使幼儿教师培养层次断档,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层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连幼儿教师的培养机构都不愿培养这个层次的幼儿教师。因此,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幼儿教师问题不解决,扰乱了整个基层幼儿教师的

供—需链条,如果不能打破“低待遇——低素质教师——低待遇——低素质教师”的恶性循环,则意味着基本幼儿教育服务与中上层幼儿教育之间在人员素质和质量上的差距会固化和加大。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充满着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个阶段正是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期。开发幼儿创造力,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因此,想像树幼儿创造力开发课程把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颇有成效的结果。作为幼儿创造教育事业中的一员,我们有一种信念,就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贡献到创造型人才培养中去,贡献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